- 相关推荐
文化与道德相关的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与道德相关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仁爱意识的陶冶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的初义是爱,后来历代儒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天地一体广泛的概念,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原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条件,是中华民族道德的象征。而把仁赋予广泛意义的是孔子,孔子在他的《论语》中对仁作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等。孟子也认为,仁也者人也,合而为人道也;恻隐之心仁也。他们把仁同有生以来的同情心联系起来,从人性的角度去约束人们不做于人不利的事情。只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决无不和谐之处。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而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通常只是抱怨社会不理解自己,即从未想过自己也应该去理解他人。他们往往是己所不欲,都乐于施人。人性的功利观有相当大的一致性,自己不愿意的事,别人自然也不乐意,儒家所倡导的推而及人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没有换位思考,就很难有理解,缺少理解的人际关系,一定是不和谐紧张状态。与仁密切相连的就是爱,亦即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通俗地说就是善良之心。
人的道德修养,内涵非常广泛,但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是善良的品质,一切崇高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善良之上,离开善良这个基础的道德修养,那只是舍本求末的空中楼阁。故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该让学生理解古代儒家所提倡仁爱的本质精神,应该充分认识到仁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的标准与力量,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能克制个人私欲,以己之心推而及人,从而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民胞物与的境界,这无疑是值得倡导的。尽管传统文化中的仁包含的是封建思想的本质,但它的具体实施途径与方法,于今已高,应该是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二、中和理念的境界
关于中和的哲学基础、产生原因及其理论内涵,这里不作阐述。我们只是认识到中和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之,这就是天地人和。这里包含的两个层面,一是整个自然界,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人间万事,都是同一运动规律,同一价值判断。这价值判断的最佳形式就是中和。
中和观念对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影响,最大莫过于遵奉中庸的人生观,它是儒家奉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何谓中庸简言之,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庸即周也、常也、普通也。上古《尚书虞书皋陶谟》列举的诸如宽而栗,柔而立等九德,《左传季礼观乐(襄公二十九年)》戴季礼对鲁乐直而不倨,曲而不屈的赞美,无不是以中庸为衡尺。古人认为,过与不及,均非正道,只有持中尚中,方为至美。过去,我们所对中庸之道一直是持严厉批评态度的,这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诚然,中庸之道有许多封建思想意识,尤其宋代理学泛滥,至使中庸理论庸俗化,但要看到中庸自有其科学内核,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要全面看问题,就是反对偏执一端,主张斟酌两端而取其中,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这是谁都了解的哲学真理,而中庸正是具有这样合理的内涵。
今天在我们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更需要有尚中的理念,而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持中之道。回顾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无不使我们感到抛弃执中之道所带来的损失。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冒进,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极端,使我们国家经济上、伦理上迫乎崩溃。今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完全应该让他们了解传统的中庸思想,抛弃其落后的糟粕,吸收其合理的内核,古为今用,克服年青人偏执的缺点,学会全面看问题。在处理各种关系上,切勿偏执一端,力求左右兼顾。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尚中的思想,处事都秉承持中之道,整个社会就会处于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有了这一种风尚,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是指日可待的。
三、民本思想的教育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尽管这种思想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之所不容,但是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为历代有识之士所赞赏、所继承乃至发扬光大。特别是到了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严厉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使之具有某些启蒙主义的色彩。到了近代,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民本思想进一步加以发展。如康有为就认为君主不是什么天子,君权并非神授,而是民众赋予的,所以君主不是民众的主人,应该是民众的仆人。这就把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为什么要在大学生中进行民本思想的教育,就因为我们培养目标是要造就社会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之新,一是有先进的科技本领;二是要有优秀的服务精神。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大学生结束学业之后,走上社会,成了独立的社会人,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无论所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必须要有为他人服务的精神,这样才能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说,一个大学生缺乏民本思想,那么,他总会把自己置于百姓之上,置于民众的对立面,他只会想到自己是民众之主,根本不可能意识都是百姓之仆。这些的学生,即使专业知识再好,对社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应该知道,在一个国家中,每个人都是公民,是社会服务的对象;但首先又都是为社会公民服务的人。几十年前提出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口号,颇能表示这种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服务宗旨。这种关系以具体显现或实践,关键是学生要有我为人人的思想,只有首先确定这样的服务意识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都有这种主体意识,那么人人为我则是水到渠成,自然之理。
【文化与道德相关的论文】相关文章:
文化相关论文(通用9篇)10-09
茶文化论文11-04
跨文化交际论文11-03
道德议论文作文范文05-15
文化的差异论文(精选12篇)09-15
茶文化论文15篇11-22
中国茶文化论文07-20
关于职业道德论文(通用12篇)07-20
地域文化的论文(通用6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