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管窥的论文

时间:2022-10-08 08:09:36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管窥的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旅游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很多高校,包括农林院校开始纷纷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然而,与综合性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相比,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始终处于_种非常尴尬的境地,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林院校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管窥的论文

  一、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

  (一)规模

  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852所,其中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90所,招收博士研究生的院校11所,在校学生49.84万人?。在旅游业和旅游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_些农林院校也开始设立旅游管理专业。自1984年中南林学院最早开设生态旅游专业以来,目前开设旅游专业的农林院校(不含高职高专与独立学院)已有19所?占农林院校总数的1/2左右。就毕业生情况看,有的院校每年的旅游专业毕业生数量相当可观,如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84人,专科毕业生91人,两者合计175人,如再加上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生态旅游方向)的27人,三者共计202人?。

  (二)结构

  1.地区布局结构

  从地区分布上看,全国共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林院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其中,位于华东地区的有6所,位于华北地区的有4所,位于东北地区的有3所,位于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各2所,位于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各1所(表1)。这一分布特点与各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即在经济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开设旅游专业的农林院校数量较多;而在经济和旅游业相对滞后的地区,开设旅游专业的农林院校数量较少。

  2.人才培养结构

  随着高等农林院校旅游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增长,其人才培养结构也趋于完善。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旅游教育已基本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三个层次,为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总体来看,多数院校以本、专科人才培养为主,仅有少数院校提供研究生教育(表1)。

  3.学科体系及建制结构

  旅游学是_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它涉及诸多学科门类。由此,旅游院系的发展也来源于多种学科背景。通过统计各高校本科阶段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系名称,可在_定程度上反映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所依托的学科背景,并在_定程度上揭示我国旅游学科体系的结构状况[1]。统计结果表明,在19所建有旅游院系的农林高校中,仅有3所为独立建制的旅游院系,其余16所皆为与其他专业联合成立或隶属于其他学院的旅游院系(表1)。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显示,独立建制的旅游学院模式越办越旺,而隶属学院的旅游系部模式则越办越弱[2]。尽管这一研究并非针对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但值得相关农林高校的重视与思考。

  (三)办学质量

  1.人才培养质量

  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评价。由表2可知,在有关机构统计的23所农林院校中(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此处的农林院校包括个别独立学院)尚无1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被用人单位评价为A(即卩“优秀”,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被用人单位评价为“良好”或“一般”(分别对应评价等级的“B”或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科研实力

  科学研究既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以衡量科学研究水平重要指标的学科点建设为例,目前,全国拥有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农林高校仅有1所,拥有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农林高校也只有6所,分别占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农林高校总数的5%和32%。再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情况?看,1980~2000年,农林院校发表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共计26篇,仅占同期旅游管理论文发表总数的0.96%;2001~2011年,农林院校发表旅游管理方面的文章共计504篇,尽管数量比前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也仅占同期

  旅游

  管理论文

  相关信息

  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

  相关信息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论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与饭店行业之契合CBE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探讨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实践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研究旅游管理3M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二、制约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瓶颈

  (一)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低,优质生源缺乏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很多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农林院校,即使报考也多出于不情愿或下下策的考虑;同时,由于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自身办学实力的差距,不少学生对该专业往往持不置可否甚至怀疑的态度,加之有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在人文社科院系下,而这些系科在农林院校中基本均处于“弱势”地位,因此给学生造成农林院校设旅游专业“不伦不类”的感觉,进而对该专业的认同度较低。由此带来的_种直接后果是,学生报考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一志愿比例偏低。

  (二)领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学科“被边缘化”趋势明显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研究不被看成是一种学问。在当时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院校,要建立旅游专业曾受到传统学科多数专家学者的反对。后来旅游专业在有些高校设立之后,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官员仍坚持“旅游不是学问”的主张[3]。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各校旅游专业的创办几乎都是白手起家。资金的匮乏,使学科发展在教学设备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各方面都受到极大的限制[4]7。这种情况在农林院校表现得更为明显。事实上,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如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旅游与文化变迁问题、旅游与贸易问题、旅游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旅游与气候变化问题、旅游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等,均是旅游研究与国家社科领域重大研究课题的契合之处。

  (三)学科设置不合理,办学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从_开始就面临着办学体制的制约[5]。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取消了原隶属于经济学门类的“旅游经济级学科,而将旅游管理归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中工商管理_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实践证明,这种把旅游高等教育局限于工商管理的专业设置是存在片面性的,这种片面性直接导致各旅游高等院校(系)在专业设置上的困难、盲目与混乱[6]。同时,由于高等旅游教育的学科设置时间不长,各院校大多在已有的学科框架下由与旅游相关的其他学科发展而来,深深打上了相关学科的烙印,导致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各有侧重,旅游学科的“专业性”被淡化,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奖、课题申报等都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对农林高校而言,其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被设置在经济管理、园林、农学或人文院系下,i方面,研究成果无法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对接,另一方面,不同学科又从单一角度“肢解”旅游学科,课程体系容易呈现“拼装”色彩[7]56,当然,也包括旅游专业迫于现实压力造成的“傍大款”现象,这样,旅游专业自身的学科优势被弱化,教师跳槽或转行的现象增多,学科发展举步维艰。

  (四)专业自身定位不准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学生就业竞争力弱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都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而设计的。该规定中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_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并且规定主干学科为工商管理,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统计学、会计学、旅游学等[8]。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设置课程,由于缺乏学校及地区特色,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势必与其他高校同专业学生发生同质化竞争,且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从主要农林院校旅游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大体有三类是侧重宽(专业口径的培养目标;二是侧重农林专业基础的培养目标;三是设置多个方向的培养目标(既有侧重于经济学、管理学等宽口径的旅游管理专业,也有侧重农林专业基础的生态旅游方向。其中,第一种类型的农林院校占最大比例,但就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来看,只有第三种类型的培养目标是上策[9]。

  三、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培养学生“爱农”、“学农”意识,强化其专业认同感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作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投身农业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其所学专业完全可以找到与农业的结合点,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业园区规划等领域都是该专业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且,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相比,绝大部分农林院校都设有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城市规划、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有力的保障[1。-11]。因此,作为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学科或专业的特点及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为此,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友资源开发及校企合作等形式,群策群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二)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专业持续健康发展

  与综合性院校相比,农林院校创收途径较少,资金来源相对有限,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困扰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_个瓶颈[7]57。为此,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_方面可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如教育部修购计划项目等)的资助,另1方面则应加强与旅游、农业、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在为行业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行业资金投入。

  作为学校,应保证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稳定投入,加大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应注重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使之直接参与企业现场的实践活动、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和科研攻关等工作,不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应加大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的力度,切实把旅游管理专业纳入学校整体的发展战略中,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三)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教学科研资源的整合力度

  旅游管理专业总体上属人文社会学科。由于其涉及面广,学科交叉特点非常明显。在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完全有与相关学科融合的空间。如旅游学与农学的结合,旅游学与林学的结合,旅游学与园艺学的结合等,都能生发出新的学科增长点或促进新型交叉学科(如休闲农业、森林旅游、生态旅游等)的形成。为此,必须在找准切入点、凝练学科方向的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摒弃部门、单位利益之争,消除专业偏见,以对学科、专业负责任的态度,加快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等在内的相关资源的整合力度,以此推动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专业特色

  1.人才培养要符合人才需求的层次性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1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要来自于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与之相对应,高等旅游教育有三个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12](图1)。但实际情况是,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的旅游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极大的重复性[4]7,因此造成培养的人才难以与市场或行业接轨。这种情况在各农林高校当中同样存在。为此必须尽快改变“一揽子设置”的教学课程体系,明确旅游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分层次科学设计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使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行业的需求,同时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专业设置要突出农林优势

  前已述及,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相比,农林院校拥有雄厚的农林教学资源,可以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场所等的提供上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提供有力保障。然而与其他院校一样,不少农林院校的旅游教育至今仍瞄着全国上万家的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而对于全国“农家乐”旅游所需求的数以万计甚至数以十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国内至今仍没有一所院校在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上开设“乡村旅游专业”。在这方面,农林院校可谓责无旁贷,如果开设了这个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领域可能会更广泛。

  3.课程设置要体现农林特色

  纵观高校发展历史,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反映质量,特色体现水平,特色就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特色就源于社会的现实需求与学校办学优势的结合[14]。因此,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完全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设置_些与农业有关的课程,或者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相关的农业类课程及选修比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方面,云南大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该校旅游文化学院根据自身特色,辟建了云南省高校中唯一占地1.2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2%,其中高尔夫球训练课等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是重要法宝[15]。

  总之,高等农林院校旅游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善于依托学科优势,确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为中国旅游业培养优秀的专门人才。

【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管窥的论文】相关文章: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管窥论文10-09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10-09

女子本科院校特色学科建设论文10-09

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论文10-09

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通用10篇)09-20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内容及举措论文10-08

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教育论文10-12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10-11

管窥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论文10-09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