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的高考改革方案2014年启动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这意味着今秋入学的高中生3年后将接受全新的高考录取模式。昨日,教育部官方的网站公布了新高考的两个相关的具体配套方案,进一步探索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引发广泛关注。
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昨日公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制定本地具体实施办法,2015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特别邀请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周鹏程、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长董有建,就教育部昨日公布的两个《意见》进行了解读。
学业水平考试湖北省统考
根据教育部昨日公布的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以及艺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5科。考试组织方式分两种:前9科由省里组织统考;后5科由省里制定统一要求,具体组织方式可以多样。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科,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
名校长解读:
改比不改好 不必太担忧
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周鹏程认为,湖北的家长们不必担忧会增加孩子课业负担。首先,考试科目采取“分步走”,语文、数学、外语之外的科目高三之前基本可以“解决”,分散了压力。其次,学生可自主选择3个科目,学习自己感兴趣、擅长的科目可减小压力,不计入高考总成绩的科目只需达到合格。此外,我省具体政策出台后,学校、教师会有相应对策,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总的来说,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比不改好。
综合素质评价供高校录取参考 5个程序防暗箱操作
根据教育部昨日公布的方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综合素质评价须走5个程序——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综合素质评价要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在组织管理上,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4项监督制度,即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
名校长解读:
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起来有难度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长董有建认为,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具体的操作需要细化,监督机制也需要更完善。毕竟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网很复杂,家长们分布在不同阶层,恐怕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客观评价。因此,这些问题要先解决。此外,从以往的课改实践看来,只能部分体现学生的素质。综合素质是一个定性问题,不是定量问题,难以用指标考量,因此操作起来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