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精品课)招生,招生考试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不断满足人民诉求的调整中不断蜕变,2014年9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意见》明确给出了改革“时间表”: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北京市率先打响招生制度改革“当头炮”
本着坚持“能改早改、积极稳妥”的原则,今年4月7日《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布,并因其关系着万千考生切身利益而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2017年起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学业水平考试
“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2017年秋季起,从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20年起综合素质评价将纳入高校录取参考
“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将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2020年起本科院校招生录取实行“3+3”模式
从2020年起,北京市将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课程)3门,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也就是普通高考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每门科目满分100分。这样在新高考方案框架下,高考总分满分值仍为750分,作为高等院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各地相继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16省区市高考改革 “文理分科”将被终结
继北京市相关改革方案公布之后,全国已有上海、广东等16个省区市公布了本地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取消文理分科。改革后的高考科目,除了语数外,考生可以在“史地政理化生”中任选三门,这意味着“文理分科”将被终结。
——实施二三本批次合并地区
北京市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未来北京高考将取消本三批次,与本二合并。江西省从2016年起,合并文史、理工类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称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合并艺术、体育类第二、第三本科批次;从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此外,上海、辽宁、福建、四川、广西、湖北等多个省市区先行一步,将本科第二批与本科第三批合并录取。
——实施“3+3”考试模式地区
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多个省份将实行“3+3”的考试模式。“3+3”模式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高考英语(精品课)改革
北京市高考改革还确定,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等。除此之外,广东省实行英语科、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海南省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普通高中学生在修业期间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上海、江浙等多地也公布了类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