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支付宝提现免费时代
10月12日,支付行业“一哥”支付宝开始向个人用户实行提现收费政策,一改今年2月份不收费的姿态,业界哗然。
根据公告,自今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实名个人用户(同一身份信息视为同一用户)每人累计享有人民币2万元的基础免费提现额度;超过基础免费额度后,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服务费。
自此,支付宝提现免费时代终结。
难扛高成本
补贴、免费一直是互联网企业吸引客户的重要策略,然而当业务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成本扶摇直上,企业不堪重负。
支付宝也没有例外。
“听到支付宝提现收费的消息感到很意外,毕竟几个月前他们还斩钉截铁地称不收费,没想到这么快就变了。”一位支付宝用户表示,好在自己账户里的资金不多,基本上都是购物消费,较少转账。
不过对转账金额大、频率较高的人来说,提现将是一大开支。
对此,支付宝本身称,如果要给别人的银行卡进行大额转账,建议用免费转账的网银通道操作。
当支付宝不再为用户提现手续费“买单”时,账户余额怎样合理使用?是坐等收费、清空账户、留作消费支出还是买理财产品?实际上,支付宝提现收费的消息一经传出,许多绕开手续费的免费攻略便在圈内走红,比如用户可先将支付宝余额转入余额宝再转至自己名下的银行卡里、留作还信用卡,甚至干脆经营一份副业变身为淘宝或天猫卖家等。
记者注意到,这次收费调整主要是对个人用户通过支付宝转账到银行卡的操作产生直接影响,但对支付宝的签约商家(含淘宝、天猫卖家)继续免费。
“近年来支付宝一直在强调社区的概念,而这种与社区功能相关的交易,大多不是可以收取手续费的商户业务,而是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易观智库金融行业研究中心总监马韬向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以转账业务为例,支付宝一直为客户垫付了使用银行卡通道所产生的手续费。
当业务量做起来后,成本很大。
加上支付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迅猛,个人用户的补贴成本超出预期,加剧企业负担。
事实上,就在不久前,蚂蚁金服内部调整了支付事业群的组织架构,设立用户及社区事业部,试图打造基于身份认证、职业、兴趣爱好等网络社群,将支付宝用户引入更多应用场景。
这种社区功能远远超出了纯粹的社交概念,锁定用户的同时经营成本陡增。
在马韬看来,支付企业的成本支出包括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推广、技术升级等方方面面,其中与银行合作所产生的手续费规模不容小觑。
由于交易规模和议价能力不同,支付企业承担的费率水平差异大,从万分之五到百分之二不等。
业内人士分析,从议价能力上看,支付宝、微信与银行合作的手续费标准不相上下。
微信支付方面曾透露,微信转账的手续费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即便算上支付平台所获取的利息收入,需要支付的手续费成本早已上亿。
如此看来,对于业务体量庞大的支付宝来说,要垫付的手续费绝非小数目,且这块开支还在加速攀升。
与微信支付一样,支付宝也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服务费。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向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提现手续费收入将用于支付与银行合作的手续费成本,但也只能部分覆盖。
“圈”住客户
其实,观察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发展可知,无论是微信、支付宝等支付企业,还是多米、爱奇艺等音乐视频软件,从免费“引流”到收费减压是大势所趋。
这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通行路径,即前期先用免费、补贴等方式吸引客户,积累人气与开拓市场,当客户对该业务有了一定使用习惯时,收费便开始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互联网企业逐步走向收费之时,传统银行却加速向免费靠拢,比如工农中建交等手机网银跨行转账已经免费。
业内人士称,这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机构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减去了许多收费项目,以线上免单策略来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步壮大后,也开始从免费走向付费经营,以提供更多价值和优质服务。
但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这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毕竟支付宝成立以来一直举着免费、快捷、共享的旗号,重塑着人们的支付习惯。
而今收费,似乎与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不符。
支付宝方面称,提现收费并非一个容易的决定,但这不意味着支付宝从此将以赚钱作为唯一目的。
所有服务都需要以可持续的资源为依托,勉力支撑有违客观商业规律。
另一方面,经过十几年的使用推广、用户积累,支付宝减少原有的补贴已时机成熟,此时收费也有足够的底气。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支付宝实名用户数量超过4.5亿,余额宝用户数突破3亿。
理财方面,到今年9月8日,蚂蚁聚宝理财用户已超过2550万。
另据公告,个人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理财、买保险、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等服务时依然免费,而通过参与这些业务,能获取蚂蚁积分,以兑换更多免费提现额度。
长远来看,支付宝提现收费进一步将更多的用户推向余额宝、蚂蚁聚宝等理财平台,使最初“买买买”的消费者开始向理财客户转型,并凭借各类场景应用牢牢“圈”住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