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塔”让航天员放心巡天

来源:实时热点 时间:2017-10-19 编辑:杨洁 阅读: 手机版

  10月17日7时30分,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成功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航天四院承担了被誉为航天员“生命之塔”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动力装置、“天宫”和“神舟”全套结构密封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分别应用于飞船、火箭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全程为“神舟”护航,让驻守在"太空家园"30天之久的航天员放心巡天。

  “生命之塔”让航天员放心巡天

  在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顶部安装的逃逸系统是为了确保飞船发射阶段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保障系统。

  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一旦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逃逸系统能够迅速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舱体带离危险区域,帮助航天员瞬间逃生,因此被誉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也被形象地称为火箭上的“救生艇”。

  逃逸系统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瞬间产生巨大推力的特点,一旦火箭在发射升空阶段出现重大故障,它会按指令点火工作,在2秒左右的时间内将载有航天员的舱体带到2~3千米以外的安全地带。

  逃逸系统由低空和高空两组发动机组成,分别承担从火箭起飞前30分钟到起飞后120秒,起飞后120~200秒左右两个时间空间段内的救生任务。

  若火箭发射一切顺利,120秒后低空逃逸发动机组按指令点火,逃逸塔自行与箭体分离;火箭飞行200秒左右,安装在飞船整流罩上的高空逃逸发动机机组与整流罩一道与箭船分离。

  至此,四院逃逸系统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完成。

  神舟十一号是载人航天飞行器在轨运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拟在轨飞行三十天,对航天员的心理状态是一次更严酷的考验,四院始终把每一次发射都当作第一次,发扬“严慎细实”的作风,以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可靠交付产品,不带任何隐患上天。

  此外,神舟十一逃逸发动机产品技术状态延续了以往的成熟技术,新增了多项加工和检测设备,工艺技术也更是严上加严,确保上天产品零缺陷,为航天员吃下了“定心丸”。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四院提供的逃逸系统发动机已经伴随着长征二号F火箭完成了多次完美飞行,均圆满完成了任务。

  舱体密封件可安全使用30年

  舱体密封件是密封件是航天飞船、空间站等舱体结构密封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舱体之间的衔接,如旋窗和舱门,对隔离舱体与外层空间、支撑宇航员安全独立的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外太空的复杂环境,要求密封件在高真空、高低温交变、紫外辐照、带电粒子辐照和原子氧侵蚀、组分容易挥发等特殊环境下使用不产生降解、老化和龟裂等,始终保持可靠的密封性能。

  另外,由于舱内载人环境的特殊要求,密封材料还必需具有极低的挥发性且无毒、无污染。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四院为神舟飞船和“天宫二号”量身打造了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密封件产品,产品尺寸超差范围不超过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5,产品安全环保,能经受住-70到200℃高低温交变等各种空间复杂环境的长期考验,可安全使用30年,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自1999年神舟载人飞船飞行以来,四院已为飞船总体单位提供了10多套、万余件大小各类密封件,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均为100%。

  此外,四院承担了神七“飞天号”舱外航天服橡胶件、“天宫”舱体密封件、“玉兔”月球车防尘密封圈及“神九”航天员医监生化检测组件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涉及到火箭、飞船、空间实验室和航天员四大系统。

  参与载人航天工程是固体动力技术在宇航领域中的应用典范,面对未来激烈的太空竞争以及国民经济和空间技术的需要,四院大力发展我国快速进入空间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及深空探测大型固体助推火箭,不断提高我国固体火箭的发展水平,拓展固体动力技术的应用领域。

本文已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