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统一环境监控体系五年内建成

来源:实时热点 时间:2017-11-08 编辑:伟荣‍ 阅读: 手机版

  环保部:统一环境监控体系五年内建成
环保部:统一环境监控体系五年内建成

  原标题:统一环境监控体系五年内建成

  近日,环保部印发了《“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十三五”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昨天,环保部对该方案进行解读,我国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考核谁、谁监测”现象,地方环保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各种考核压力下,行政干预数据质量的冲动较大。

  为规范环境监测,环保部将积极推进国家监测事权上收。

  至“十三五”末,将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减少人为干预监测数据

  据环保部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转型对环境监测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同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自身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体制机制不顺,存在“考核谁、谁监测”现象,地方环保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各种考核压力下,行政干预数据质量的冲动较大。

  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方案》提出了五大任务,十五条具体措施。

  2016年9月,启动全国

  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事权上收工作,截至11月6日,交接工作已基本完成。

  同时,环保部也已启动全国地表水2767个国控断面监测(其中1940个为考核断面)事权上收的试点工作,均由中国环境

  监测总站直接管理。

  监测事权上收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国家网,原始数据第一时间直传总站,负责国家网监测数据传输、审核,地方为国家网运维条件提供保障,共享国家网监测数据,不再参与数据的生产和审核。

  建成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控体系

  环监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方案,“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质量力求取得两方面突破:

  在管理方面,通过完善法律规章、转变体制机制、加大质量检查和惩处力度、加强信息公开等措施,保障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评价和考核用国控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以及县域生态考核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在技术方面,构建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规范体系(覆盖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以保障质量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准确性。

  至“十三五”末,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保障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用数据质量。

  目前,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已基本建成,

  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相关监测规范性技术文件已出台,土壤环境监测网尚在建设过程中。

  按照规划,2016年确定土壤网点位布设方案,启动网络建设。

  2017年形成基本监测能力,建立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分析、数据审核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其后不断完善。

  建立“黑名单”和市场退出机制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存在的问题,环保部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案》,规范全国各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和运维机构监测行为,加大监测质量管理监督和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在新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下,要持续做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保证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必须强化空气自动监测各环节监管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在《空气自动监测工作方案》中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每年完成20%地级以上城市的国家网站点的现场检查。

  环保部侧重于建章立制,出台社会运维机构监管办法,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社会运维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

  出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发现监测行为不规范的,通报批评,对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绝不姑息,依法追责。

  同时,《“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也指出,要严厉查处监测质量问题,建立质控检查与考核联动机制。

  发现有运维不规范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进行通报批评、约谈、诫勉谈话或停职处理,并开展事后回头看检查;建立环保与公检法的联动机制,对监测数据造假“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震慑力。

  严厉打击,起到震慑作用。

  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支持将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写入正在修订的“两高”司法解释,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法律支撑。

本文已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