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时间:2022-10-05 21:31:05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关键词: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 从战略全局看,中部崛起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是 解 决中部“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潜藏着对教育培训的巨大需求 , 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此,了解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 现状,总结其成功经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 践价值。

  一、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

  长期以来,国家以汲取农民和农业剩余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中国“三农"领域累积问题很 多 、矛盾很深、化解难度很大。

  中部地区则是我国“三农"问题和矛盾的“集结"地,是解决中 国“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所在。

  一是中部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

  中部地区目前绝大多数仍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生产总值 中仍占较大份额,农民在全部劳动力中占一半以上。

  2003年,中部六省农业占GDP比重达1 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2个百分点;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31%;2 004年,第二产业比重山西为595%,安徽为451%,江西为456%,河南为512%,湖北为47 5%,湖南为395%,除山西外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9%。

  2004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 的比例为1727∶4807∶346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高207个百分点,第二产 业低483个百分点。

  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在中部地区反映得最为突出。

  二是农民收入低,富余劳动力多。

  2003年,中部地区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 3%。

  中部六省农村劳动力17 69182万人,剩余劳动力约占40%,达707193万人,其中,安 徽、河南、湖南均超过千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了中部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和解 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瓶颈。

  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文盲率偏高。

  中部地区由于经济、自然、生活质量、医疗服务设施 等诸因素的作用,社会成员普遍存在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下,劳动力文盲率偏高、职业技能水 平偏低的现状。

  按7~11岁、12~14岁、15~17岁特殊年龄段计算的学龄人口入学率,中部 地区 大都在90%左右浮动,而全国同期指标为98%;另外,高中年龄段入学水平也不超过50%。

  200 1年中部地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比例只有530%,低于东部地区572%的水平,而其15岁 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达到了84%,不仅高于东部地区,也高于传统的中部地区,说明 其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

  据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中部地区 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 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

  虽然中部地区人口呈现出随年龄下降,文盲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劳动 力人口文盲率偏高的现象却不容忽视。

  如35~44岁男女年龄段文盲率分别是2081%和5154% 。

  四是教育经费较低,教育投入不足。

  2004年中部地区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的26 1%和268%,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51%和559%,但同期的教育经费只及全国的192%、东部 地区的339%,充分说明其在教育上的投入明显不足。

  五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随着中部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但长期人 才外流形成的中部地区人才“洼地”现象正严重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虽然说,在市场经 济中人才可以也应该自由流动,但中部地区人才流失过多则不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从万 人所拥有的科技人员数比较,中部地区为1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61%,远远落后东部 的3701%。

  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 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个时期以来 ,从中央到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都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部地区尤其如此。

  (一) 各级政府重视是关键,增加财政投入是重要保障

  安徽省扶贫系统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2003年全省19个国家重点县投 入财政扶贫资金756万元,委托107家培训单位,培训19万贫困人口,其中通过培训转移11万 人,2004年工作和投入力度都会进一步加大。

  为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河南省大力推广信阳市“先培训、后转移"的经验,把劳动力 转 移培训提高到发展劳务经济的高度进行精心部署。

  在扶贫培训资金方面,河南省加大了中 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

  2004年,省扶贫办拿出366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培训基地 建设和贫困学员学费补助;2005年,河南省在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的投入将达到45 00万元,接近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的10%。

  湖南省将由财政出资每年培训45万名农村劳动力,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 0%以上。

  培训由经市州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向国家级和省 级贫困县、150个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省十大劳务品牌打造基地等3个重点倾斜。

  为了推动全民创业的开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江西省财政下拨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共计27 25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70个农村劳动力输出县,对17万农民开 展15~90天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加快向非农产业 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都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有关部 门也通力合作,形成了强大合力。

  2004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2004~2010 年全省农民工和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两 个文件,对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列为 给全省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

  (二) 健全运行体系是重要基础, 加强培训监管是重要措施

  山西省建立健全了包括资源管理、培训输出和跟踪服务在内的统一运行体系。

  在资源管理方 面,山西省的11个市和115个县区都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组和办公室;在培训输出方 面,山西各市通过整合资源,依托劳动、教育等培训阵地和民办培训机构,建立了省、市、 县、乡四级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在跟踪服 务方面,山西劳务输出重点市、县都在外出务工集中的珠江、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北京 、天津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基本建立了农民工输出服务体系。

  为了强化培训效果,河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重新筛选确定了30所省级培训基地,各省辖市 、扶贫开发重点县分级建立的培训基地达到164所,年培训能力达到20万人以上。

  全省初步 形成了遍布全省、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培训、输出网络。

  湖北省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 标,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形成了“政府积极引导、 农 民主动参训、部门配合和谐、社会力量参与、培训机制有效、就业组织有序、维权保障有力 "的运行体系。

  湖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从全省现有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院校和民办培 训机构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择优确认,向社会公布。

  培训机构以订单、定向式培训为主, 实施分类培训,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及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实施劳动 预备制培训,时间为3个月以上;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劳务输出培训,时 间为2个月以上;已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时间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自 行确定。

  安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包括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 等,不少培训单位已经积累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形成了培训与介绍就业相结合的 灵活机制,多数培训单位劳动力就业率达80%以上,有的单位培训的劳动力供不应求。

  近年来山西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加强培训项目监管的“十项制度”,即管培分离制、 行政领导责任制、培训基地认定制、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公示制、培训和转 移台账制、月报和季报制、检查验收制、资金直补和报账制,保证培训工程顺利实施。

  (三) 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是重要方法

  山西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就近就业、有序输出、稳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针, 部 分县市根据自身发展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近年来山西各地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岗位要求开展订单培训,实行“校企 联合"“校校联合"“校乡联合"等有效形式,提高了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全省农 村 劳动力外出务工也由无序流动向有序输出、劳动力型向技能型以及季节型向稳定型的转变。

  湖北农广校从改革办学模式入手,充分发挥系统自身网络优势,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 就业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通过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库和用工信 息库、组建农村劳动力教育就业网,成立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就业服务机构,开辟农村人才 交流网站,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网点,举办农民工现场招聘会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形成培 训基地+信息网点+就业服务平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

  根据《江西省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 龄在16~45岁,思想素质较高,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劳动力均可参加培训 ,经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颁发“阳光工程培训结业证书",培训机构将为学员提供 “ 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及时安排受训学员转移就业,力争全年输出农村劳动力不少于145 万名,确保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

  为搞好培训工作,河南各省辖市对贫困乡、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通过建 立台帐的办法,将适合参加培训的贫困户劳动力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需培训何种技术 等情况登记造册。

  这一基础性工作,为制定规划和开展培训转移提供了可靠依据,打下了坚 实基础。

  安徽省依托农业院校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培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安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 教育率先挺进大别山,在金寨县首创“农业大专班”。

  在此基础上,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致 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的宏伟事业,发展、形成了以“大别山道路"为标志的办学特色, 在 省内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2005年,安徽省教育厅批复同意安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单独招生,并决定在长丰县先行试点“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培 养乡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三、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劳动力是教育培训的对象和主体,他们对教育培训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转移培训工作的开 展,也最终决定了培训规模和质量。

  由于中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所限,他们不可能将教 育培训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很多人认为农村教育培训除扫盲之外,就是教农民认识几个 字的问题,这就导致一些地区的领导产生了把农民的教育培训当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耗 费人力财力的短视行为。

  特别是到2000年,全国初步完成扫盲任务之后,有些地方教育机构 的调整,首先把农村成人教育改掉了,成人教育专职干部、专职教师没有编制,乡镇成人教 育中心这块上承县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下连村厂办学的重要培训基地垮了,教师被调离,学 校被关闭,农村教育培训的地位明显地被削弱了。

  (二)农村职成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作用不够充分

  农村教育培训的功能是多方位的,但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只关心教育培训的经济功能和文化 科技功能。

  可以用“以教育培训之渠,引科技之水,浇农田之母,收丰收之果”来描述农民 对农村教育培训的希望和要求。

  公办农村职成学校无疑应该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重 要作用,这是由农村职成学校的本质所决定的。

  职成教育可以说是教育体系中与劳动和经济 社会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这就要求其教育教学一定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市场紧密 结合。

  然而,中部地区许多农村职成学校的教育培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技能实践的状况 ,仅仅给农民传授一些基本的、普及性的、与实际生活不相符合的内容,学校定位出现偏差 、教育培训内容落后单一,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政府对职成学校也不够重视,无论是在师资、资金投入、政策等方面,都没有做好充 足的准备。

  (三)引导性培训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即对拟向 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由劳务输出地政府组织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 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这种培训单靠一个村庄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凭 借地方政府的支持,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

  而中部许多地区未能充 分认识引导性培训的意义,对技能培训和引导培训两类项目没做明显界定区分,不能科学地 认识和对待,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各培训点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忽视引导性培训, 或没有做出有效宣传和讲解,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和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引导性培训 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中部地区农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全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2001年国家投入成人 小学的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的00147%,成人中学的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 投入的00689%。

  另一方面是中部六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不力、地方财政收入水 平也在不断下滑。

  中部六省自1987年以来,其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中的比重就处于持续的下 滑状态中,从最高年份1987年的981%持续下跌到2004年的794%,落差达187个百分点。

  再 加上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大多实行的是无偿服务、免费培训,资金积累严重不足 。

  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了中部地区成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由于农村成人学校阵地建设、教 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的薄弱,根本满足不了培训农民的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当前,中部地区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未来一段时期的进一步转移,必须结合实际充分利用 各方面的有利资源,针对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培训。

  (一)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

  如建立专门的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培训机构,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加强现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逐步建立以村为基础、以乡镇为主阵地、以县为补充的培训 体系。

  如健全政府买单的投入机制,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作为公共财政的 必要支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

  再如加强管 理服务工作,加强信息指导和服务,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信息平台,这些都是必不 可少的基础工作,必须有长期坚持的精神和物质投入。

  (二)技能性培训与引导性培训并重

  技能性培训与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两大内容,彻底实现转移有待于培养和造 就一代新型农民,而这一代新型农民并不是仅仅拥有现代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现代的思 想和思维方式。

  由于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对劳动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对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还要开展引导性培训。

  (三)“就地转移"培训应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异地转移外,还有本地转移这种形式。

  一般来说,工业化和城镇 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

  但是在目前中部地区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农 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应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业剩 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向现有非农产业转移;二是通过小城 镇建设,向小城镇转移;三是向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转移。

  例如山西省就根据自身 条件,制定出“就近就业、有序输出、稳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针,部分县市根据自 身 发展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及其相应的教育培训。

  “就地转移"培训成 为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

  (四)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素质,更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中部地区应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尤其要加强16~40岁 这个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工作,同时要依托农业院校,逐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营造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良好环境,并且在中部农村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培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编.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4.

  〔2〕 周绍森等中部发展与区域合作〔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 陈宣庆,张可云等.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 版社,2007.

  〔4〕 李益梅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J〕科技广场,2005,(5)

  〔5〕 陈建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对策分析 〔J〕成人教育,2006,(7)

  〔6〕 王彦武中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分析研究〔J〕中洲学刊,2005,(3)

  当前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2】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对策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因素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并不象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乐观,就业状况也不象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好。

  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一、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的问题。

  我们要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和体面劳动。

  一方面,各个部门的培训机构要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打破条块培训、重复培训。

  在政府主要机构的统一协调下,利用社会多元力量,探索培训经费直补用工企业等新方法;另一方面要整合培训资源和项目,开展跨区域的统筹协作培训试点,重点加强家政服务培训、创业培训和小额信贷工作,开发订单式培训,试行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的直接结合;另外,还要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还要不断解决职业技术培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审慎统筹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政府可以考虑培育部分质量高、信誉好的培训机构,合理安排培训机构的分布点及培训活动的内容,以方便学员的生产生活,并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用工企业和农民工的要求。

  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院校在职业技术培训中的主阵地的重要作用,为农民工群体劳动者提供“充电”的桥梁,将我国农村的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二、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部分缺乏专业技术问题,应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立足于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劳务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对农村留守劳动力,要创新培训方式,按照年龄、接受能力和个人特长爱好,分批次开展培训,尽可能地把一整套技术分解开来进行培训传授,让农民循序渐进地掌握劳务技术和产业技能。

  对中青年劳动力要结合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侧重于机械化耕作、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养殖、农产品营销等技术要求较高的技能培训;对老年劳动力要侧重于家庭畜禽饲养等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低、容易掌握的技能培训;对中青年妇女要开展设施蔬菜种植等精细技巧的技能培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效益。

  要注意培训的实用性和连续性,采取农业科技人员和技术型干部挂牌指导、定点帮扶的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田间示范、技术人员包户包人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农业生产急需、劳务市场前景好,持续需求量大的专业技能进行系统连续培训,还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务培训,逐年逐步培养一批掌握技术、善于经营的主体劳务队伍,切实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

  三、针对我国还依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现在我们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度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

  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高的向“上”流动的机会。

  同时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剥离在“城市户口”这一身份标签上附着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实现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四、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

  要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要增加农民工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民工群体自主创业是一条安排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创业带动就业。

  事实上一部分农民工经过外出已有一定的知识和资金积累,有了较强的创业意识,所以政府对农民工群体创业在政策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扶持,各地方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把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创业的限制,实施至少等同于甚至应当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

  二是要清理不合理的审批、注册和许可程序,只要依法纳税,就应当允许一些非登记性的经济实体存在,允许农民进行非正规创业和就业 ,切实在更宽松意义上落实中央有关农民创业不进行工商登记而只对其进行备案的文件精神。

  三是要调整金融制度,多途径、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

  可以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公司,由政府牵头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协会要求成员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按企业利润的一定百分比提取费用组成协会基金,由协会统一账号把基金存入开户银行,再由政府或公用基金做担保,为符合要求的有发展前景的新进入企业,以及进行规模扩张时遇到融资困难的企业向银行贷款作担保。

  四是对农民工创业要实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取消对农民创业的一切收费和罚款项目,对经营个体微型和中小型企业,实行“零收费”政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农民进城就业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问题,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有关企业只要高度重视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共同努力,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就能逐步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就有助于解决这几年出现的“民工荒”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而且也可能会改变用工企业的用工模式,并且能够起到使社会各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有其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课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4

  [2]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杨云彦、王桂新、段成荣、桂世勋、李若建、刘传江:《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

  摘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于东部地区的率先起飞和西部地区的快速跟进,中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在巨大的经济差异的影响下,中部地区出现大量劳动力外出的现象。

  重点探讨了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农村

  一、中部地区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是否来到

  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中,由于传统部门中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现代部门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长时间内呈现一种二元经济格局,一方面是以维持生计的工资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的传统部门,另一方面是由积累率制约的不断扩张的现代部门。

  直到现代部门的发展把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增长才逐步被合成一体化的和均衡的现代经济增长。

  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的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刘易斯模型式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

  但是,从最近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的一些新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转变正在发生(王德文,等,2005;蔡�,2005),意味着局部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经常出现。

  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技工荒”等现象,就是这个新趋势的端倪。

  伴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两个标志性变化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结合这两个标志性特征,我们来分析中部省份的劳动力供给情况。

  2000-2008年中部六省和全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平均水平。

  除了2000年中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以外,中部地区其他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速度明显减缓,说明相较全国而言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有上升趋势。

  事实上由历年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中部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大,且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1世纪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高于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的刘易斯拐点似乎还没有到来。

  再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进度来分析。

  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本文从这几个行业进行比较。

  从近几年统计年鉴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林渔牧业平均工资水平与其他三大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的趋势。

  2003-2005年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2006-2007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下降幅度较小,与2003年水平相比,行业间的差距没有缩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似乎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不能形成一个总体良性的趋势,且各行业工资的年均增长率差距扩大,这势必进一步恶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综上所述,针对刘易斯转折点的两个标识性变化,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劳动力供给状况来看,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增长仍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

  (2)从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在二元经济条件下,作为传统经济的代表性部门,农业部门以不变工资率为现代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工资水平长期处于生存水平。

  当现代部门的扩大把农业中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时,相应地引起农业中工资水平的提高。

  而中部地区目前的状况是,尽管农业工资水平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实现一体化。

  因此,从劳动力供给及劳动力市场这两个方面来说,中部地区的刘易斯转折点仍未到来。

  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缓解就业压力

  从长期发展来看,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跟上世界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部地区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结构,许多地区的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使各市产业结构的差距逐渐拉大,例如湖北省花大力气打造号称中国硅谷的光谷产业园以及湖南省的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这些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可是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引起了第二、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吸纳弹性的差异。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和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是有限的,就业容量还将进一步收缩。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一个现实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从经验来看,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增强,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伴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5653亿元,占全国的27.01%(西部地区乡镇企业5.73%),新吸纳农村劳动力111.4万人,中部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就业的贡献进一步上升。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岗位,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

  如何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成为中部崛起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课题。

  三、中部地区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劳动力转移?

  图中,Q代表劳动力的数量,P代表劳动力的价格。

  在政府没有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一般是通过劳务中介或熟人等方式到异地就业,而且一般是提供初级工业劳动或简单的体力劳动,其价格比较低廉,劳务输出数量较少。

  此时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为s1,需求曲线为D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均衡点就为E。

  ,原始劳务输出量是Qn,达到此均衡时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均衡价格为Pn。

  若当地政府将待转移的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政府的一些中介组织或者鼓励经济市场上的中介组织带动劳动力输出,使得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最终,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s1上升为s2,均衡点从E1转变为E。

  ,此时,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由Q1上升为Q,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但是由于供给的增加,其均衡价格由Pn降为P1,此时0Q。

  EP与OQ,E1P1的面积难以比较,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农村劳务输出的行为所实现的社会效益并不明显。

  倘若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及农民素质提高的投入,通过职业教育等培训方

  式,使待转移农村劳动力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其劳动技能,提升了过剩劳动力的价值内涵,从而扩大农民在城镇的就业范围。

  对这种提升价值后的劳动力的需求曲线从D1上升到D:,均衡点从E,变更为E:,此时均衡时的劳务数量仍会增加,即Q1增至Q1,劳务价格由P1上升至P1。

  对于政府干预前的劳务价格P1和干预后的最终价格P2的大小比较,关键要看劳务需求增加的幅度与劳务供给的增加幅度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大于后者,那么政府干预后的最终劳务价格P2将大于干预前的价格P1,反之亦然。

  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政府参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待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用工单位对输出农民的需求量。

  从政府职能角度来看,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迅速扩张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其职能要求。

  目前,在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占主导的背景下,各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成为当地政府的经济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正确的功能与作用,是当前政府调控社会经济进程中的应有的义务,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地方政府探寻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积极探索。

  四、中部地区的职业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对其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具有绝对的正的外部效应,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劳动力转移时获得工作的概率。

  而从2008年的统计年鉴中查到的资料发现,中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存在很好的基础,但是其社会功能还没有完全释放m。

  对比全国范围,中部地区的技工学校个数不少,基本上中部六省全部排在中上游,特别是湖北和河南的技工学校数量分别排全国第一和第四。

  参考文献:

  [1]王德文,蔡防,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K].开放导报,2005,(4).

  [2]蔡防.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劳动力市场新特征分析[K]//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7[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84).

  [4]周晓平,郑垂勇.政府干预区域劳务输出的经济学分析[K].集团经济研究,2006,(29).

  [5]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08[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9).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关文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途径10-0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04-25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10-05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10-05

劳动力中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10-0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09-06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总结10-08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04-28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