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普通高校社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时间:2022-10-07 17:39:48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普通高校社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普通高校社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普通高校社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整体不断壮大;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经济从腾飞到目前经济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开始转变。

  同时,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余波,高校课程改革有待推进。

  本文在这一新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学生个人、社会等不同方面完善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引导、提高。

  关键词:社科类专业 大学生 职业素养 就业

  1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概述

  1.1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界定

  根据教育部对于高校专业的界定,学科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

  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社会。

  其内容包含了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教育学类、体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等。

  1.2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综合能力体现。

  是对一个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职业过程从而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技能等方面。

  1.3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虽然同样是大学生,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理科专业学生的一些特点。

  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在性别构成上以女性为多数。

  其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相对于理工专业大学生在性格特点上更表现出人文气质,更善于自我表露,但又缺乏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

  综合来说,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具有女性气质,即善于待人接物和表达情感等,但缺乏男性气质即自信,富有主见等(见表1)。

  在学习能力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书本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都较差。

  就业习惯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位,企事业单位的文职工作、事务性工作,比较回避自主创业,或者尝试其他领域工作。

  在就业能力上也弱于理工专业大学生。

  2 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 我国当前社会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乘上高速运行的列车一般。

  但是在这当中也不断出现单纯重视发展数字,表面繁荣的现象。

  对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对就业的社科类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职业素养要求。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由腾飞时期转向平稳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在经历迅猛发展之后转而寻求内部结构优化调整。

  这就要求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要适应变化调整中的市场职位需求,不能粗浅地了解人才需求,要在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心理素质等综合方面不断提升,有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

  在文化方面,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我国目前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尤其目前的社会转型期,物质的分配不均,贫富分化较为严重。

  部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受到社会消极文化熏染,不能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的就业态度。

  在就业困难期,不能及时丰富自我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反而转头将戾气发泄向社会、政府、高校等,出现消极的大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大量的啃老族等现象,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业心态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2 社科类专业高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的高校缺乏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重视不够。

  很多高校重视的是科研能力,而不是育人的能力。

  意识的缺乏使得后期的具体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育人思想指导。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机制。

  首先,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都需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执行,不一定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僵化。

  其次,在教育模式上,仍以传统授课为主,常以闭卷考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

  这大大限制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时间和能力拓展。

  这都使得培养出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落后、僵化,动手实践能力低下,缺少独立思考能力。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只是形式化的存在,并没有真正地形成系统、专业、个性化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教育和就业指导体制。

  没有结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乃至每个个体的性格特点、就业意向、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内容,给出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和培养。

【普通高校社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关文章:

社团导向中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论文10-08

如何培养企业内部领导的职业素养10-09

古典舞学生表演素养的培养10-05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11-12

医学生职业素养建设论文10-08

职业素养培训心得01-19

职业素养个人总结12-04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10-1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论文10-08

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初探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