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季是哪几个月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春季是哪几个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季是哪几个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春季是哪几个月
春季一般为每年3-5月。
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
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
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由于热空气开始北移,而冷空气还往往依然徘徊,此外土地、水域与空气温度上升的速度不同。春季,在中国南方许多地方是多雨的季节,而在中国北方多数会少雨干旱。在欧洲时常有很强的风暴,在北美洲往往出现龙卷风。
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至此,渐次复苏。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中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2】春季的划分
节气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
在历史发展中文化交流传播,廿四节气中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时期便在各地流传。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即春分为春季的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还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国的新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
候平均气温
我国现在划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3】春季的节气
立春
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春,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在传统观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义。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天维建元,从寅开始,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进入全新的循环,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建寅的正月,又叫做“元”月,立春为元月元日,立春是干支(岁、摄提)的历元。《史记.天官书》将立春称为“王者岁首”:“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春季为四时之首,立春又是春季之始,立春既是“四时之始”,又是一岁之首。
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廿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星象与自然节律的变化规律,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廿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廿四节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衍生出大量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诸如立春(岁节)、清明、秋分(仲秋节)、冬至等一些节气既是自然节气也是民间重要节日,一岁之始的立春岁节更是诸节之首。立春曾是隆重盛大的岁节,在历史发展中立春“岁节”民俗被挪到了阴阳合历元月朔日,立春成了单纯的节气。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春分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节气在时间段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传统四季划分是以“四立”作为起始。在历史发展中文化交流传播,廿四节气中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时期便在各地流传。西方四季划分春季是从“二分二至”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二分二至”中的春分还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清明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5个节气。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此得名。谷雨是反映降水现象的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非常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
谷雨节气期间,在我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4】四季的划分
四季的划分,我国与西方有所不同。
我国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季节的天文特征: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
具体地说,它以二十四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为四仲(见四季的划分)。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这样的四季,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但与实际的气候情况不符。
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开始,而在气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点,可是在气候上,它们并非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进行天文、气象和物候观测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科学成就,它的划分兼具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的特点。它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称八节),表达的是天文季节;而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等气,则明显地表示气候和农事季节。其中的大暑和大寒,分别表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季节。大暑是夏至后第二气,即夏至后一个月,大体与传统的“三伏”中的中伏相当;大寒是冬至后第二气,即冬至后一个月,同传统的“三九”相近。故民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区别明显,结合紧密。
【相关阅读】春季三个月是孩子身高猛长期
春天万物复苏,各种生物都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茁壮成长、欣欣向荣,这些生物中也包括了我们的孩子。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3—5月)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哦。一起来看看如何抓住春季黄金月,为孩子长高助一臂之力吧~
1、春天补钙易吸收
很多妈妈知道,想要孩子长个子,就得补钙。但其实,人体在膳食中对钙的吸收还不到10%。而想要促进钙的吸收,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协助。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的“洗礼”,是获取维生素D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方法。紫外线的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被人体吸收,从而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使孩子骨骼长得更好、更快。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是最高的,所以孩子在春天补钙更容易吸收,因而也更容易长高。
2、春季生长激素旺盛
传统医学理论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分泌代谢科专家介绍,因为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功能、消化功能都有明显的加强,儿童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他们的身高增长创造了“黄金条件”春天长高黄金点一:睡眠。俗话说,“春困秋乏”,其实人体在春天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为了促进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更加需要优质睡眠的支持。
1、能睡的娃娃个子高,深睡越久长得越高。
美国《睡眠》杂志曾发表的两项研究报告称,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导致中年人大脑老化,而贪睡的婴儿则更容易长高。专家介绍,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身高增长大有益处,因为绝大部分生长激素是在夜间熟睡状态下分泌的,深睡眠时间越长,生长激素分泌的量就越多,而孩子将长得更高。若因为各种原因影响了孩子的夜间睡眠,就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2、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睡的孩子有个长
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一条是:晚上11、12点进入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段,但必须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才能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爸爸妈妈算一算:孩子从入睡到进入深睡眠一般需要45—60分钟,那么为了不错过11点开始的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孩子最好是在10点前入睡。
现在有的家长不仅自己做“夜猫族”,而且没有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任由孩子跟着自己十一二点甚至更晚入睡;有的家长则在哄孩子入睡后自己噼里啪啦地忙家务,没有注意给孩子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导致孩子无法早早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也有一些孩子经常在夜里加班加点复习功课,熬到十一二点才睡觉……这些无疑都是对孩子长高机会的浪费,对生长激素君深深的亵渎。
3、孩子睡眠有规律,身高增长更给力
你以为孩子睡得早、睡得足就能迅速长高高?有儿童健康专家表示,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是与天时交替相符的,入睡和起床的时间固定,形成规律、稳定的睡眠周期,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会比入睡早睡眠足但作息不规律的孩子要长。
春天长高黄金点二:营养
想要孩子长得高,营养必须跟得上。首先要注意的是保证孩子各类营养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水,七大营养素缺一不可。孩子每天饮食品种多样,不偏食不挑食,摄入营养丰富,才能给身高的增长提供更坚实的营养基础。
1、钙:孩子长高的重中之重
钙是骨骼生长的基础,如果孩子摄入的钙量不能满足生理所需,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不足,就必须向骨骼“借钙”,一旦骨骼缺钙,别说长高了,就连正常生长都做不到,导致骨质疏松、椎骨变形、脊柱弯曲等严重的问题。春天孩子生长发育速度加快,钙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家长应给宝宝多选用含钙丰富的食品。
2、蛋白质:生命的基础,长高的要素
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例如肌肉组织、内脏、大脑组织等,而胶原蛋白、粘蛋白更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所以说,蛋白质不仅是生命构成的基础,还是身高增长的重要营养素。春天宝宝新陈代谢加快,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更大,如供给不足就会影响孩子长高。
3、维生素:维持生命,促进钙质吸收
维生素意思就是“维持生命的要素”,维生素家族成员虽小,却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维生素A、C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质的吸收,从而促进孩子身高增长。
春天长高黄金点三:运动
让孩子春季身高芝麻花开节节高,适当的运动功不可没。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能够刺激骨骼,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骨骼生长更旺盛,从而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据医学专家调查研究,同龄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不爱运动的平均身高相差4—8厘米,有的甚至更多。
1、跳跃运动:摸高、跳跃、跳绳、篮球等。
跳跃运动能够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例如跳绳师可以促进成长的代表性运动。制订“每天15分钟跳绳”计划,能够让孩子在跳跃中长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跳跃运动时,家长要教导孩子不要脚跟落地,否则容易给膝盖和腰部造成伤害。
2、拉伸动:引体向上、游泳、伸展体操等。
游泳作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拉伸运动可以使全身各个部分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锻炼;而引体向上则可以拉伸脊柱、促进脊柱骨的生长,从而使儿童的身体不断长高。学龄儿童应选择性地多进行一些具有拉伸作用的运动,而婴幼儿可以做做主动或被动体操,同样可舒展身体,促进身高的增长。
3、适度的负重运动:举重、负重跑等。
有的人认为举重等负重运动消耗体力过大,而且容易把孩子“压矮”,不利于孩子长高。而又有专家称,骨头需要承受重量,才能将血液中的钙质存入骨头中,因此适度的荷重运动,也有助于骨质密度增加,进而让骨骼与肌肉增强,促进身高的增长。
【春季是哪几个月】相关文章:
沟通能力包括哪几方面11-15
田园风格有哪几种10-26
哪几种男人适合当老公09-26
刘邦的谋臣有哪几个11-10
装修风格有哪几种04-28
写作手法有哪几种07-20
卧室装修需要注意哪几点10-26
写作手法常见有哪几种11-16
求职简历包括哪几个部分?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