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中医养生在增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1
1、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
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
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
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
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2、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
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
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饣壹而饣曷。
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
《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
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
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
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
特别是老子提出的“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十章)更是涉及到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
老子所倡导的上述锻炼原则,在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气功养生史上,曾经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
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
《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在先秦诸子中堪称是最早对气功导引方法的一种具体而形象的描绘。
在庄子开创的诸多养生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大概莫过于“心斋”和“坐忘”二法,可以说它们已经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坐忘”的概念见于《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
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
概而言之,《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节欲。
《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
在作者看来,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贵生》)人们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本性》),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
骄奢淫佚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
为此,作者在《本生》篇中提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适度。
提出在精神、饮食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均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尽数》)等不良情绪的骚扰;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同上)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复次,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防止“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的侵袭。
运动。
《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运动养生观。
《尽数》篇中就明确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拘为聋,处目则为目蔑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蹷。
因此要想去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总之,先秦时期属中国养生文化的滥觞,特别是诸子百家在养生领域中所作的各种大胆探索,更是为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2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基本形成,出现了多种治疗方法,如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等,这一时期也见证了《皇帝内经》的初步成型,这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以下是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
远古起源期。在这一阶段,人们为了生存而奋斗,在与自然界的适应中产生了朦胧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如火的发现、石砭和石针的使用等。
先秦奠基期。夏商时期,人们养成了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脸、洗手、洗脚;周代,定期洗浴成为习惯,宫庭设立了食医,负责饮食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养生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儒、道、墨等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
此外,中医养生文化还深受《周易》《道德经》《庄子》等古典文献的影响。中医养生文化强调顺应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预防为主,即“治未病”的思想。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3
中医养生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商周时期,这一时期已经有了养生思想的萌芽。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我们可以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在生病或分娩时都会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同时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时卜问,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清除不祥。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这些都体现了养生思想的初步形成。
到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周代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并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此外,还有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负责清除环境中的毒蛊和害虫,保持水质的清洁,这些都为养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养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吸收了众多医学家的思想和经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经典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它提出了“阴阳”、“五行”、“脏腑”等重要理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对健康的重要性。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王叔和的《针灸甲乙经》等医书对中医养生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尤其是针灸疗法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大大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
唐宋时期,中医养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养阳”、“补阴”等为中心的调养身体方法,包括饮食调养、气功养生、草药调理等。尽管在元明清三代,由于外来医学的进入和西方医学的影响,中医养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其核心理念和方法始终流传下来,并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养生文化强调个体差异,注重因人因时制宜,充分考虑不同体质的人,采取个性化的调理措施。同时,它非常注重节气养生,强调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适当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此外,中医养生文化还强调“患者中心”,注重预防为主,通过养生来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
总的来说,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个体差异和因时制宜,对于现代人的健康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相关文章: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10-05
中医养生常识09-30
中医养生观10-05
太极文化起源10-05
金鱼文化的起源10-05
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10-07
中医夏季养生方法10-26
西服文化的起源历来10-05
中国针灸的文化起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