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3-05-13 02:25:36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对于规范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意义重大,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出现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限制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学校制度的功用和意义,探讨如何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小编带来的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制度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学校管理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而且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

  建立了一套好的制度,而在管理中不去严格执行,落实或管理不到位,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过程也是制度建设,完善的过程。

  制度执行落实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

  制度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在制度建设中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没有制度建设就谈不上管理,没有管理,更谈不上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和制度建设相辅相依,杂糅相容的。

  管理是刀,制度是刃,用好刀,更要把钢用在刀刃上。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管理,如何搞好制度建设并落到实处呢?第一,提高管理水平,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有一个好的校长。

  实践证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因此,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不断加强对教育法规,政策理论的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提高,并能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指导工作。

  研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学校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领导班子成员不但要善于学习管理方面的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既懂业务又懂管理;既能应付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事情,又能驾驭全盘的德才兼备的行家里手。

  其三,打铁需要自身硬,改变作风自先行;外树形象强内功,身为标杆旗自红。

  领导班子要廉洁自律,塑好形象,树好威信,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

  第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不任人唯亲,不搞小圈子。

  敢于坚持原则,主持正义,明察秋毫,伸张正气,铁面无私,一视同仁。

  教育广大教师自我管理,做到既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能够自我约束,举止有素,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第五,防止计划多,落实少;制度多,执行少;布置多,督查少;制度上墙装门面,材料入档走过场。

  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有评估,有记录,有总结,真正使检查成为促进制度落实的催化剂。

  第六,坚持制度创新。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教育管理与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第七,以管理为龙头,建立激励机制,为制度落实,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们对工作进行了量化,实行了目标管理,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落实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

  解决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相互推诿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把抽象的使命化作具体的责任,把满腔的豪情化作前进的动力,形成群英云集,争相竞技的良好氛围。

  第八,实行领导集团化,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将个人愿望与学校目标达成一致,

  把学校的发展需要变成学校和自己的共同需要,变成自己的自觉追求,从而使学校与教师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管理搭台,制度唱戏,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创造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自由的环境,唱好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三部曲,以制度建设为契机,激发斗志,凝聚意志,严谨治学,向管理要效益。

  学校制度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关于制度,《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要求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

  ”制度分为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制度,其中诉诸文字的相对固定的诸如律令、规则和章程等是有形的制度,也称正式的制度;未诉诸文字的诸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观念宗教等是无形的制度,也称非正式的制度。

  因此,制度是隶属于文化形态的范畴。

  我们平时所说的学校中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更多地是指有形的制度,即正式的制度。

  学校中的各种制度作为规范人行为的方法和手段,是一定范围内和特定时间里人人都要遵守的共同约定,它具有强制性、工具性和时效性的特征。

  1.制度的强制性

  制度的强制性特征主要包括主管部门执行制度的坚定性和员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两个方面。

  在学校中凡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劳动的法律法规精神的各种制度,一旦获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通过并开始实施,学校主管部门就要坚定不移、毫不走样地贯彻执行。

  同时,要求员工要认真领会制度的精神并自觉遵守。

  在制度执行和遵守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和员工都要受到应有的监督,包括相互的监督,谁违反制度谁就要受到制度规定的相应的惩处和纠正。

  2.制度的工具性

  制度的工具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主要表现为运用制度的激励性。

  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能够促进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对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目标具有导向作用,

  同时对不符合事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具有自我调节和免疫的功能。

  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能够通过其独有的激励能量,使进入这个能量场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激发出潜能和激情,向着理想的境界、积极的目标不断地努力进取。

  3.制度的时效性

  制度的时效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表现为完善制度的修复性和创新性。

  制度是一定时空环境下与现实的契合,与时空环境是互为依存的,而时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世界上哪怕曾经是最优秀、最完善的制度,也不可能永远有效。

  它需要不断地修复和创新。

  所以,为了学校的发展,每个员工都可以提议主管部门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修改、纠错和创新,让制度始终保持应有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一直具备造血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功用和现实意义

  从制度产生的原始过程来看,制度的创设是为了保证公平性和效率性。

  实现公平性是为了使组织具有稳定性,从而使组织获得持久,而实现效率性是为了使组织具有发展性,从而使组织变得具有竞争力。

  公平性和效率性是制度功能的终向目标,是制度的本质所在。

  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系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1.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证

  制度的原始产生过程直观地说的是由于个体行为偏离群体行为所导致的群体利益受损,为免遭再次受损而在群体内部达成的旨在为平衡群体利益而规制个体行为偏离的妥协约定。

  简单地说,制度是基于组织秩序受到破坏而产生的,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平衡组织内群体利益,维持组织内的“公平”。

  约束个体行为只是为了规范,为了不使组织内的个体随意越过规则的边界,一旦越过边界,约束机制便会起作用,从而体现制度的规范。

  因此,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系统能够建立起一种规范,平衡员工之间的利益,维护学校的公共秩序,促进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保证

  制度平衡群体利益并非均分利益、实行平均主义,恰恰相反,平衡利益为的是体现差别利益,是为了限制平均主义,在群体内体现个体各自的付出与所得,使个体的成本与收益相配比。

  规则实行付出与所得相配比,成为刺激个体成员遵守执行制度的动力,因此制度具有激励功能,它能够促进和激发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所以,对于学校来说,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系统不仅能够建立起约束机制,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还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名员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在课堂教学、专业研究、学生德育、人事管理、实验室工作、后勤保障等诸多办学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拥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制度系统,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应有的功能和活力,是和谐校园建设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然而,要创设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制度文化系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至少需要仔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努力保持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所谓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为师生在校园中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奠定的物质基础。

  所谓的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以体制、机制、政策、规章等确定的制度环境,它对师生的思维、言行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具有引领、约束和定型的作用。

  所谓的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所倡导并确立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情感等思想和心理环境,是对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无形力量。

  三个层面的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是一个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强化,不可分割。

  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

  但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同时对精神具有反作用。

  所以,制度文化建设要与精神文化建设尽可能地保持“同频共振”,即制度文化应该与精神文化的内涵相一致,那就是,

  一方面要用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作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贯彻制度执行的始终。

  另一方面,要修正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中相背离的部分,用先进的精神文化来指导制度文化的建设,同时在创设的制度文化中也要充分体现这种先进的精神文化,努力使二者保持统一的关系。

  2.要尽力防止各种制度贫困现象的发生

  制度的贫困是指可利用的制度资源不足于满足或支撑学校发展的公平和效率的需要。

  制度的贫困现象有几种表现:其一表现为制度的缺失、疏漏、过时、滞后、超前,即制度的供给与制度的需求脱节,

  或制度执行期过长并将之固化导致制度缺乏演进与完善,制度自身无法拥有应有的活力,无法实现作为资源的效应。

  其二表现为制度不配套导致的制度系统结构失衡,制度之间出现冲突,如普遍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冲突,宏观制度与微观制度的冲突等。

  其三表现为制度歧视,即制度不公平,通过制度管制,或是制度不当倾斜,或是保护过度,分别给予制度主体不同的权利和机会,实行不公平的待遇。

  剖析原因,导致制度种种贫困现象有其认识及实践的根源。

  制度的目的不在于约束,而在于规范,而规范又是为了获得平衡。

  制度的本质是为了公平,核心是规范。

  对约束是制度基本功能的不当认识,以及制度“唯我”所用的自利主义观念,使制度沦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一种工具,极大地影响着制度的变迁,这是导致制度贫困的根源。

  在学校制度的创设中充分发扬民主,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制度产生的规范程序操作,是防止制度贫困的有效途径。

  3.要始终恪守制度创设的基本原则

  创设制度必须使制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符合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内在功用的要求,为此制度的创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之具有合法性与现实性的广泛基础。

  概括地说,制度的创设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教育法律法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民主程序原则、效率与公平原则、奖惩对等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等。

  首先,国家法律,国家、省市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教育法规和劳动法规对于学校制度的创设具有先决条件,任何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都必须在这些框架内制定。

  其次,制度是由人去执行和遵守的,人是制度的主体,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必须要体现出人的本性,这就要求制度的创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民主程序原则、效率与公平原则。

  第三,制度的工具性特征要求制度本身要充分体现出激励功能,同时还要有体现违反制度规定受到处罚的内容,做到奖惩对等,否则无法有效保证制度基本功能效率与公平的实现。

  第四,制度的执行要落实到具体操作的层面,同时还必须适应未来一段时间内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因此学校管理制度的创设必须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与一定的前瞻性原则。

  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为适应教育事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建设规划和建设水平,确保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科学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园总体规划审批。学校上报教育局校园总体规划,然后教育局工程办组织专家进行集体会审,再由局党委研究决定,资金不足的项目,学校要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

  二、校园总体规划图修改。学校校园总体规划图由于某种原因需要修改,都必须上报教育局再审批才能修改,学校无权修改校园总体规划图。

  三、校园建设无论是新建、改扩建、维修改造和校园绿化等建设工程,都要上报工程办,审批以后才能开工建设。

  四、学校校舍建设施工图纸都要送专业图审机构审核,未经审核的施工图纸不允许使用。

  五、严格实行工程预审和终审制。不论是新建、改扩建、绿化、维修、校园文化等建设工程开工前要进行预审(工程预算审计),校监会监督按预审价签订施工合同,竣工后要进行终审(竣工决算审计),学校工程都必须由校监会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需要进行工程预审和终审的项目,学校必须准备好完整的工程预审和终审资料,上报教育局工程办,学校进行初审后,再统一协调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审计结果由教育局工程办与学校校长签字认可并加盖公章,未经以上程序审计的结果无效,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六、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制。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造价咨询合同、勘察设计等合同是工程结算、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确定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不论工程大小都要签订合同,合同的内容必须完整,格式必须规范,计价必须合理。学校工程施工合同要统一格式。

  七、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学校新建、改扩建、维修改造项目工程都要聘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公司实行全过程监理,学校也应挑选1-2名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工地现场管理。竣工验收主要环节必须请校监会负责人参加。所有工程都必须按相关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安全规则实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理使用年限。

  八、学校基本建设档案指在校园总体规划内进行的自然勘测、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技术文件材料。

  九、学校基本建设档案是学校规划、新建、扩建、维修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按照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

  十、凡在学校内建设的项目,应按下列规定范围建立档案资料

  1.基础资料档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比例尺地形图、地下管线测量成果图、地名以及学校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历史、状况和校园建设管理规章制度等。

  2.规划方面档案:校园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工程规划、专业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等。

  3.工程建设管理档案:项目建议书、项目论证书、规划审批、土地征用与划拨、项目审批意见书、计划任务书、项目批复、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招投标书、预决算书、施工合同书、增减工程结算证明书、审计结论等。

  4.学校基本建设档案中的项目工程批复、工程施工合同、工程预概算书、竣工审计报告、施工图纸、备案证等,必须交学校档案室存档。

  十一、对未申报而私自建设的工程项目,直接责任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作书面检查;对未签订施工合同先施工的工程项目,将对直接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作诫勉谈话;对未进行工程预审、终审和直接拨付工程款的,将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行政和党纪处分;对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造成质量安全和经济损失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党纪、经济处分,并作降职或免职处分;对存在严重失职、渎职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违法行为,直接将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经济、行政和刑事责任;对学校建设管理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和表彰。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相关文章:

医院制度建设的意义09-30

公司制度建设的意义09-30

学校制度建设情况10-06

学校制度建设的作用06-06

学校制度建设计划03-31

学校课程制度文化的建设10-05

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10-06

从党的制度建设看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意义10-26

保障房建设的意义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