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历史人物唐武宗何故下令大肆灭佛
唐武宗是唐穆宗第五子,文宗之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那么唐武宗何故要下令大肆灭佛呢?以下是根据史籍总结出四点原因:
一、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
笔者认为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
其深层次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存在着矛盾,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被佛门收留。
武宗之所以毁灭佛教,一方面是为了追杀宣宗,另一方面是对保护宣宗的佛门泄恨。
唐宣宗在朝野内外颇有声誉,武宗一直将其视为劲敌,对其百般迫害。
宣宗被迫逃出宫中,隐身于佛门之中。
武宗屡次下令对寺院僧尼多加盘查,对僧尼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因此,宣宗在即位之后,立即大兴佛教,以报答佛教对自己的大恩。
这种说法提出后,遭到了一些人的反驳。
他们认为宣宗出家为僧的之事,其实根本是无稽之谈。
武宗并不是在会昌元年突然间转变对佛教的态度。
会昌二年、会昌三年对僧尼的勘问并不是对宣宗的搜捕。
因为宣宗当时32岁,武宗如果想抓住他只要对30多岁的僧人查问即可,没有必要兴师动众。
二、佛道矛盾是灭佛的直接原因
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武宗灭佛是佛道相争的结果。
唐高祖李渊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尊为祖先,将道教立为国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和“太上玄元皇帝”。
这样一来,道教在唐代便有了极其崇高的地位,但佛道之争一直没有间断。
武宗在藩邸之时就崇尚道教,迷信道教长生之术,与许多道士走得很近,曾在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秋召赵归真等81人入宫,大建宫观,修“金篆道场”,并亲临三殿,受法篆。
武宗登基后,信任道士赵归真,为求长生不老而修习。
赵归真宣称佛道不能两立,佛教的存在影响道家的修炼结果。
武宗信以为真,认为僧人的存在是自己修炼成仙的障碍。
当时的道士还到处散布谶语:“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道士们对武宗解释说这条谶语暗示佛门中人将登上天子的宝座,这里的“十八子”与“李”相合,而黑衣人则是当时僧尼的标志,将矛头指向佛教。
更有道士赵归真利用武宗对自己的信任,于宫中“每对,必排毁释氏”,认为佛教“非中国之教,蠧耗生灵”。
据《旧唐书·武宗本纪》载,赵归真还向武宗推荐了道士邓元起、刘玄靖等人,这些人都煽动武宗灭佛。
在积毁销骨之下,武宗下定了灭佛的决心,灭佛的措施也越来越严酷。
三、唐朝的经济问题是灭佛的根本原因
也有一些学者指出,武宗灭佛有着深层的经济原因。
西汉末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
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佛教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其义理成为当世三大意识形态之一,以儒家和道家并称于世。
初唐时期,全国的僧尼竟有10多万人,成为社会的一大负担。
唐太宗、武则天等皇帝,支持佛教的发展,使得佛教的势力进一步发展。
唐朝寺院拥有免税的特权,出家为僧或投靠寺院做佃户的农民越来越多。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早在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就有人指出:“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宰相狄仁杰上疏言道,寺院“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
逃丁避罪,并集法门,无名之僧,凡有几万,都下检括,已得数千。
且一夫不耕,犹受其弊,浮食者众,又劫人财”。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的过分扩张已经严重损害到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间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到了唐肃宗和唐代宗统治时期,寺院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掌握着政治特权,建立了自己的法律系统。
佛教势力的发展,必然影响政府的财政来源。
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宰相李德裕早在敬宗时期就提出限制佛教的发展。
敬宗尽管是位昏庸的皇帝,但也看到了佛教的膨胀对社会经济的不良影响。
李德裕大力主张灭佛,认为武宗此举“独发英断,破逃亡之薮,皆列齐人;收膏壤之田,尽归王税。
正群生之大惑,返六合之浇风。
出前圣之谟,为后王之法。
巍巍功德,焕炳图书”。
实际上,武宗灭佛是佛教势力日益扩张的必然结果。
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
他们主张佛教与朝廷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历代许多士大夫严厉抨击佛教耗财蠢国,却从未得到帝王的重视。
在武宗之前,唐朝的君主多崇信佛教。
如果武宗灭佛是出于经济原因,那么他就没有理由沉溺于道教。
四、唐朝的政治问题是灭佛的重要原因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和在思想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互影响。
佛教能够在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主要是和儒家思想日益调和、会通、融合的结果。
但是,由于两者产生的地理、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二者的内容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同时,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又常常遭到儒家的批判和排斥。
从根本上说,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重视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
故而要求从个人本身开始,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就是使每一个人都在家庭、国家处于适当的地位,以达到家庭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的目的,这是积极的入世思想。
而佛教则认为人生是痛苦,社会是苦海,要求人们出家,脱离现实,以达成佛的目的。
这是消极的出世思想。
基于这个前提,二者对于生与死的问题也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儒家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男女婚配,生儿育女,使社会得以延续,也就是要人们重视现实的人生。
而佛教则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使人们希望在死后有个好去处。
前者重生,后者重死,也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唐武宗灭佛和这种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密切相关。
【历史人物唐武宗何故下令大肆灭佛】相关文章:
应聘简历石沉大海缘何故?10-08
我问佛,听佛说美文随笔10-06
勾践灭吴教案10-09
“灭”狗记作文02-19
“灭尘大战”作文01-03
勾践灭吴作文素材10-08
永不漫灭的回忆作文01-30
问佛随笔散文10-07
佛墙画随笔10-07
题法身佛对联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