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成语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3-04-01 09:31:54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成语背后的故事

  从小学起我们就被教育,成语的使用会使得一个人的文字看上去深邃、有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庞大的成语体系顺便也有着历史教育的功能。

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背后的故事1

  结局反转

  有些成语故事只让世人记住了自己的一半,让人对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和可能的结局产生了错误的预期。一旦去细究其渊源,那可真是比看侦探剧还要逆转。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退避三舍。

  我小时候好像也看过这种小人书(暴露年龄

  这个词语现在被用来形容对某些事物退让和回避,以避免冲突。在使用中往往带有贬义,常被用来说认怂的表现。这个故事大家也很熟悉了。话说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夺嫡之战出逃外国,经过楚国时收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招待。

  楚王也是心直口快,问重耳今后如何报答自己。重耳回答:“如果我当上晋王,与贵国交战时退避三舍。”所谓的舍,也就是军队的补给站,一般相隔三十里。后来两国交战,当上晋王的重耳果然下令后撤九十里,遵守了自己的承诺。

  看到这里,这似乎是一个大人物信守承诺的故事,和成语今天的意思确实有了差别。不过,这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公子重耳可不是好人

  楚军的领军大将子玉是一个性格激进的人,其实晋军一开始就看准了他的这个性格缺陷,主动退却示弱。子玉的自信心被晋军搞得十分膨胀,便指挥部队长驱直入,追着敌人的屁股跑。孤军深入本来就是兵家所要避免的必败局势,

  双方的军人结构更加剧了这种差异。春秋时期,诸侯对战主要以战车兵冲击,辅以步兵跟上。而楚国由于山林茂密、地势崎岖,战车使用不便,步兵的比例比其他诸侯国高。

  春秋战车,似乎少了一个射手

  可想而知,步兵踩着十一路电车,背着皮甲、铜剑和弓弩跑九十里地,真可谓是精疲力竭。晋军退到了三舍之后,用以逸待劳的军队迅速击败楚军,这才是他们退却的真正目的。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既不是有雅量的信义君子,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软蛋脓包,退避三舍可是实打实的高级战术。

  人物反转

  成语故事有很多来自于诸子百家的著作当中。为了使自己的学说为人所认同,他们往往会将一些故事戏剧化使之更易被接受。诸子百家们在文章中断章取义的现象也并不少见,这使得一些历史人物的面目被扭曲了。在故事里看来的明主和能臣,也许反而是昏君和奸臣哦。

  南橘北枳

  这个故事为人所熟悉,是在《晏子使楚》这个小学语文课本当中。聪明机智的晏子通过骂楚国是狗国、说楚王品行差和批评楚国风气不佳的三个神吐槽,使得楚王自取其辱,保住了齐国的面子。橘子种在楚国是橘子,过了长江变成枳的这个比喻,

  后来《喻世名言》中变成了”南橘北枳“的成语。晏子留给我们一个高大伟岸、机变智慧的历史背影——可是他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还记得吗?

  这个晏子使楚的故事记载在《晏子春秋》上,这应是一本由墨家弟子编纂的书籍,目的是为了宣传墨家尚俭的思想。既然晏子是墨家的偶像人物,美化他自然不在话下。其实晏子这个人,把持朝政四十年,齐国从姜太公时期开始的商贸传统被他打压,

  经济实力一路下滑,执政能力是不行的。另一个知名的成语”二桃杀三士“,也是晏子干的。他让三名勇士分桃不均而自杀,而这三位勇士,都是已经引起了齐王兴趣的社会名人。晏子此举,显然就是出于嫉贤妒能。另外,晏子身为齐国重臣,

  在齐庄公被臣下篡杀时,既没有殉死、也没有复仇,而是继续心安理得地做着国相,哪里有点忠君爱国的样子。

  二桃杀三士的浮雕,据说艺术价值极高

  其实这个故事本身也有逻辑缺陷。晏子此次出使楚国是为了寻求楚国的帮助一起对抗日渐强大的晋国,结果把楚国人搞得这么下不来台。也就是楚灵王心胸豁达开朗,否则联盟不成,齐国搞不好就灭国了。

  比干剜心

  比干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死谏”的名臣,他进言让商纣王不要荒淫无度,反而被纣王给挖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商纣王的糜烂残暴和比干的尽忠职守,由《史记》正式固定下来,成为了中国人印象中的这两个人物。

  也是不理解为什么会尊奉比干为文财神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商纣王的残暴形象非常可疑。首先来看商纣王,一般给他的符号就是“酒池肉林、终日荒淫”。可是酒池肉林这个奢华的发明,其实前一个朝代的末代君主夏桀也用过,他对待宠妃妹喜的态度跟商纣王对待妲己十分相似。

  这极为类似的堕落场景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周朝人在往他们身上泼粪,来体现自己的合法性?

  好想去这个欢乐谷啊

  中国的王朝更替,一般都发生在世家大族合并地产、人民流离失所、天灾人祸横行、皇室的征税能力骤减的时代。末代帝王根本没有荒淫无度的能力。不信我们来考察一下历代的穷困潦倒的末代帝王:

  东周的周隐王发明了“债台高筑”这个词,明显是穷的不行了;

  新朝的王莽因为国内大量的币制改革搞得百业凋敝,也是最后穷得叮当响;

  东汉的汉献帝,税收全部被地方军阀瓜分,自己都是饥一顿饱一顿;

  隋炀帝挖运河、攻朝鲜,留给儿子恭帝的家底谁看了都心酸;

  唐哀帝的钱都在节度使手里,连自己的老娘都护不住;

  南宋的末代小皇帝还没有发育就死了,哪来的时间荒淫;

  明思宗崇祯皇帝临了连自己国丈的捐款都拿不到;

  溥仪更不提了,就从来没有享过福。

  补鞋洗地的溥仪

  面对世家大族把持下的收税难题,商纣王如果不做点什么,恐怕连给妲己买一个包包都做不到。那么他应该做些什么呢?一个合理的推断,就是变法改革,把被地主兼并的土地还给人民、把被豪族把持的税源颗粒归公。一旦假设商纣王是勇敢变法的皇帝,

  那比干就只能是阻挠变法的权贵。为了积极推行新法,纣王干掉一个保守派杀鸡儆猴,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这个场景在中国后来的历史当中反复重演,只不过没有那么血腥。最可怜的变法者大概就是王安石的老板宋神宗。他的变法也是六亲不认,把保守派统统请回家,最后落得了一个“神宗”的庙号。谥号系统中,“神宗”的意思是无法评价、没什么话好说;

  而和宋神宗共享这一个称号的下一位皇帝,是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宋神宗心里一万头草泥马

  含义反转

  除了深究其背后事实令人直冒冷汗的故事以外,更多的成语面对的窘境是意义被反转了。像是“空穴来风”原指事出有因、“炙手可热”原指烫手的山芋没人敢拿、“差强人意”是指令人能够满意以外,还有一些隐藏的成语的意义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秦晋之好

  两个家庭结成儿女亲家之后,双方父亲也许会说:“很高兴我们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在现代语境中,秦晋之好泛指两亲家之间的关系,属于中性到褒义的词汇。不过两位亲家公真的知道“秦晋之好”是好还是不好吗?

  我要回老家结婚了

  秦晋之好的初始,源于秦穆公向晋国求婚。老晋王就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秦穆公,两家结成姻亲。老晋王在世时,国内发生夺嫡之战,太子被杀。老二和老三觉得性命不保,出逃外国。秦穆公觉得自己作为姐夫,帮助内弟夺回王位责无旁贷,

  就出兵帮跑到自己这的老三夺回宝座。老三继位以后没有给秦国许诺的土地,秦穆公也不生气,反而在晋国闹饥荒时输送粮食救急。后来秦国闹饥荒,老三非但没有投桃报李,反而趁机发兵攻打秦国。此战晋国战败,秦穆公却只要求晋国太子来当人质,还想把女儿嫁给他培养感情。

  结果这位太子可能是嫌秦公主不好看,逃跑了。心情复杂的秦穆公便接来老二,发兵助他打败侄子登上王位,便是后来的晋文公。与此同时,原本许配给那位跑路太子的公主转嫁给了晋文公。

  秦穆公是个厚道人

  按理说应该两国关系亲密无间啊。这两位公子在位期间,拒绝给饥荒的秦国输送粮草、截取秦国军事情报、抢在秦国前面勤王、挑拨秦齐楚三国关系,做了不知道多少对不起秦穆公的事情。后来晋文公去世,秦穆公的军队又被后来的晋王一顿胖揍。要知道那时候他的女儿可还是晋国的太后呢。

  这秦晋之好到底有多好,真的是谁用谁知道。

  莫须有

  秦桧残害忠良,至今还跪在岳王庙里,据说最近他老婆王氏的胸都被人摸掉漆了,可见中国人民有多恨这对夫妇。在风波亭英雄受难之前,这对男女还贡献了一个少见的三字成语“莫须有”。这个词在今天的汉语语境里被用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简称。如果当年秦桧想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意思,那也许他就不会被称为大奸臣了。

  袭胸的游客是多恶趣味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韩世忠在岳飞下狱之后质问秦桧岳飞是否有罪时秦桧的回答:“莫须有。”仔细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秦桧的这个回答如果是“没有的罪”的意思,岂不是把话柄交到了韩世忠手上?作为一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秦桧的智商应该还不至于弱到这种地步。也有人认为,“莫须有”是“或许有”的误传,其实也不可靠。原因基本类似,秦桧既然想要搞倒岳飞,把他打翻搞臭再踏上一只脚还差不多,怎么会留有余地呢?

  从清朝开始,就有学者认为,这个“莫须”是宋朝口语,意为“难道不”的意思。结合宋朝史书、笔记、小说中出现的大量对比,这个结论现在基本已经坐实。这样才能对得上史书上留下的线索。

  成语背后的故事2

  月怀一鸡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

  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

  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

  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

  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出自《孟子》)

  月怀一鸡的意思是:“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查看哀鸿遍野的成语解释

  解释: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

  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

  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

  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查看爱屋及乌的成语解释

  解释: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

  “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

  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

  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

  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

  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

  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

  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

  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

  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

  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

  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

  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

  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

  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

  (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

  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

  不过“余胥”一词写作“胥余”,两者的含意也不一样.

  “胥余”已不属胥史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

  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

  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

  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

  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

  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

  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

  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

  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中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

  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

  ”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人气:1115]

  查看安步当车的成语解释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释义 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

  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

  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 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

  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 “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

  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 怎么行呢?” 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 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

  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 玉礼贤下士的好.

  ” 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

  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 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 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 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

  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

  你们士人大 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

  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

  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

  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 的关键.

  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

  所以君父要 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

  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

  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 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 个个会衣着华丽.

  ” 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 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

  士人生在穷乡僻壤, 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 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

  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 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 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

  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

  命我讲话的 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

  ” 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查看安居乐业的成语解释

  出处《老子》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释义 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

  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

  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

  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

  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

  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

  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

  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

  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

  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查看安然无恙的成语解释

  解释: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

  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

  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

  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

  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

  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

  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

  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

  “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

  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成语背后的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背后的故事总结10-01

四字成语及背后的故事10-01

背后的故事作文02-26

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05-24

名字背后的故事作文01-30

发现文字背后的故事作文02-23

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作文02-06

背后的故事作文15篇05-15

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15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