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

时间:2024-07-15 21:25:28 审计报告 我要投稿

2017财务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精选)

  导语:审,非严谨无以明透,计,非细致无以致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内部审计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推荐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2017财务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精选)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篇一

  (一)一次性审计方式。

  这是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完毕后进行的审计工作,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有三个阶段:

  1.初步检查。它对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内容都重点加以检查,查明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企业一般考虑核实财产物资、检查产品成本、审查当年损盈和分配等要点。

  2.重点审核。根据查明的主要问题,进行实质性检查,采取抽查、详查、验算、核对等方法,取得审计证据,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评价意见。

  3.综合评价。依据主要问题的评价意见,分清主次,综合评价,构成财务会计报告的评价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写审计报告,确定被审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报告连同主要审计证据、重要问题处理意见以及与被审计单位不同的重要意见一并报送主管审计工作的负责人核批,作出审计决定或意见,送达被审计单位。

  一次性审计方式要把握两点:

  (1)规模较大、问题复杂的企业,首先要把审计的重点放在评价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其次才是效益性审计。对其中问题复杂的审计项目,如果受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和审批的时间限制来不及进行,则只在审计报告中概要陈说,另外安排专项效益审计。

  (2)对于账目差错或违反财经法纪的事项,即使问题繁乱复杂,也不应留待审计终了以后另立项目加以审计,而要组织力量进行审计,作出结论,进行处理,以保证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多层次的审计方式

  这是在企业会计年度中进行分期、均衡、多层次的组织审计工作,以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年度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方法,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步骤:

  1.期中审计。在每年度的9—10月就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计。通过这次审计,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检查主要问题,解决存在的差错、弊端、违纪、损失、浪费等问题,而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时,只对期中审计后的财务收支进行重点检查,即可迅速作出审计结论。

  2.资产审查。审计人员及时参加各部门的年底财产清查,充分了解情况,收集审计证据、及早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时只需对盘点后发生的收发数额验算核实,即可适时作出审计结论。

  3.年终核对。主要检查货币资金、有价证券以及债权债务是否按规定核对、清理,以确定其真实性。

  4.综合评价。重点在于对年度决算工作的检查和评价。

  这种多层次的审计方式,对于审计生产规模大、财务问题复杂的企业最为适合。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篇二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126(2013)04-0057-03

  随着20世纪美国安然、世通、安达信等重大财务舞弊丑闻的相继曝光,社会公众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基于此,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利法案》(SOX法案),规定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要定期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由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我国也于2008年6月由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自2012年1月1日起,将该规范与指引的实施范围由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扩大到在深沪上市的公司。但由于我国对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和实践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明确的鉴证标准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一样,同属于注册会计师业务中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需要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才能对鉴证对象作出适当的评价和鉴定。鉴证业务中制定适当合理的标准至关重要。

  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业务中非常重要且发展成熟的业务,其标准非常明确,就是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虽然世界各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目前各国会计准则都呈现出国际趋同的态势,因此这方面差异并不大。相较于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新兴业务。目前世界各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标准大多是参考美国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制定的,但仍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标准。但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鉴证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过程,属于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鉴证对象更具有较强的定性和主观性。这样的特征对按照标准对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过程进行评价和计量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也对内部控制审计中的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评价标准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判断依据,不同的审计人员根据标准可能会得出不同评价结果。而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更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并不完全适用。

  (二)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我国由于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较晚,迄今为止尚未出台相关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有关内部控制审计目标、范围与程序的问题也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这给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实际执行带来一定的问题。

  1.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目标不明确。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审计目标的实现与审计过程密切相关,它决定着审计范围的确定,制约审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影响审计意见的表达,对审计责任的确定和提高审计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有着明确规定。虽然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一章总则中提到“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但目前并没有相关准则对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做出明确表达。

  2.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范围不明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实务中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局限为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对于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发现的与财务报表非相关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则通过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由此可见,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更倾向于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而非企业全部内部控制。

  3.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程序不明确。审计程序是审计实践活动中完成某项具体审计项目所实际经历的.工作步骤。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有着明确且科学规范的审计程序。但尚未有明确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三)公司主体对内部控制审计缺乏主动性

  我国自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根据上交所的数据统计分析,2009年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中有约200家上市公司聘请了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进行了审计,提供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2%;2010年沪市上市公司约有203家提供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3%;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中有258家公司聘请审计机构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8%。①从这一数据看,虽然沪市上市公司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呈现上升趋势,但所占比例仍非常小,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主体对内部控制审计的主动性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大多上市公司,尤其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委托代理制度。公司治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控制执行力不高。另外,我国目前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制度法律层次较低,威慑力和影响力不够。因此,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业务,相较于财务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在这方面的执业经验较为欠缺。审计业务中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需要注册会计师有足够的经验,才能做出准确合理的职业判断。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必然会影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效果。另外,目前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尚未建立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这也造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不高。

  (五)社会公众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需求不足

  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信息关注的重点还是财务信息,并未认识到非财务信息的重要程度。

  二、对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改善措施

  (一)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标准

  明确合理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是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时的依据,对于企业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很多,但大多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因此,我国在制定大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制定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二)制定科学规范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执行审计工作应该遵循的规范,是在审计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多数同行承认并参照执行的一种审计工作惯例。审计准则是审计主体进行自我约束的规定,也可作为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我国目前应在推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实务中,对于出现的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形式、审计结果利用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准则,明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内部控制的概念、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等重要问题。权威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实务中的职业判断,提高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三)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主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主动性不强,主要原因还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因此,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如明确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承担者,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方法,并明确评价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和经其授权的经理层的责任;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和工作,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解决多数国有控股公司中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常见问题。只有不断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内部控制审计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也能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更多关注的是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报告审计相比,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执业中需要注册会计师更多地运用职业判断,如对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估,对此,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理论的学习,理解相关术语的准确含义;积极参加相关审计的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帮助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更好地在实务中运用该指引中的相关规定;注意实务中经验的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也应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执业质量。

  (五)引导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需求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应引导信息使用者加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关注度,认识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如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贷款客户财务信息实际质量的关注度等,从而加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外部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相关文章: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11-25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03-21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07-02

内部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的范文及模板08-25

内部审计报告02-13

内部审计报告怎么写-内部审计报告格式04-01

内部审计报告[精选]06-08

内部审计报告01-21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范文01-29

[热]财务内部审计报告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