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原因
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原因,下面带来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原因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原因【1】
摘要:近年,随着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难度尤显突出。
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取决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各个方面,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做好此项工作。
关键词: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思考
地方院校是指隶属于地方政府的院校,与之对应的是部委所属院校。
地方院校具有较强的地方区域性,一些地方院校办学历史不长且远离省会城市,存在着品牌弱势和区位劣势;一些地方院校没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较少,属于教学型院校;一些地方院校属于升格时间不长的院校。
而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研究生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
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因此,做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要。
一、原因分析
1.个人就业目标存在偏差
对河南中医学院2006~2009级部分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省会城市就业的毕业生高达65.47%,有6.97%的毕业生选择中小城市,仅有3.19%的毕业生愿意到地市级单位(多半是回原籍),至于到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多数毕业生根本不予考虑。
可见,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就业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
2.个人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绝大多数毕业生及其家长依然认为,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而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特别是地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越来越趋近大众化。
不少刚走出“象牙塔”的毕业生把自己定位很高,总认为高学历就等于高就业能力和高工作能力。
实际上,刚毕业的学生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社会就业形势发生变化
用人单位在经历片面追求高学历的人才消费观后,逐渐摒弃人才高消费的思想和做法,更加注重个人实际能力与岗位职责的匹配。
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各级医疗机构,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用人单位受当地人事政策的限制,程序审批上也比较复杂,签约时间跨度较长。
另外,硕士研究生大量扩招而博士生的招生比例并未增加,使考博率逐年下降,这也成为研究生就业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4.研究生教育存在相关问题
不少专家认为,伴随着研究生扩招的同时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跟上。
一些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造成课程结构僵化,脱离实际。
另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偏重学术性,轻视学生就业所需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
二、对策与建议
1.积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
千万个毕业生的背后是千万个家庭,就业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为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2.调整就业预期,实现人生价值
毕业生应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专业优势合理定位。
高校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更是培养普通社会劳动者的基地。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只要能正确选择人生方向,就能顺利就业。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去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3.加快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要与社会需求、就业能力相吻合,教学改革要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
高校应加大社会急需学科及专业的招生数量,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此外,高校应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鼓励自主创业
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并需进一步强化就业工作的预见性。
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结构及就业市场、就业导向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强化预见性,提前分析就业市场形势,使就业指导具有前瞻性,以便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好、更准确的服务。
高校要鼓励有能力、有条件、敢于创新的硕士研究生积极开展自主创业,使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同时,高校要教育引导硕士研究生树立“能力本位”意识,并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具备敢于创业的勇气的同时真正具备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2]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从培养模式角度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尴尬”问题【2】
摘 要: 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角度分析了硕士研究生面临就业“尴尬”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此种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就业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中间环节,处在本科教育和博士教育的中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硕士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可以说是在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排挤的夹缝中生存。
究其原因主要是硕士生在下没有本科生活泼、实用,实践能力强,在上没有博士生学术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因此,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2007年初,广东省关于硕士就业率的一项调查显示,硕士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
[1]由此,硕士生“就业尴尬”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硕士落得如此“尴尬”境地?为此,我找到了一个原因视角――培养模式,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确实造成了硕士生的尴尬,既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又不利于硕士生自身的发展,更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浪费。
一、现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阻碍硕士生就业的情况
(一)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与博士生的培养目标相混淆,与社会需求错位。
20世纪80年代,《学位条例》将硕士人才定位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
攻读硕士学位者不仅要学习学位课程,而且要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
[2]这个硕士培养目标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个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到它主要是培养研究型学生、学术型学生,并不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学生,而形成硕士层次的目的是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形成博士层次的目的才是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
显然,硕士培养的目标与博士培养的目标混淆在一起了,这种目标定位的不清晰,严重影响硕士生在学术行业的就业率,因为和博士生相比,硕士生既没有学历优势,又没有能力优势。
在其他实用行业上,硕士生的实用能力很弱,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增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已经不是从前的那种精英教育了,它的优势渐渐减少,那种仍定位在科研写作的基础能力,忽视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硕士培养倾向与当今市场需求相脱节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有高学历,又要有实际能力,不能徒有虚名。
(二)课程设置死板,评价方式单一化、主观化,无异于本科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科目少,新颖课题少,应用性少,范围小,学科跨度小且少,前沿性、“尖端性”课程少,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学生跨学院、跨学科选课的少,致使多数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学习课程、选课程,不能发挥个人特长、兴趣产生高效率学习的优势,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平淡无奇”,甚至有“得过且过”的学习心理。
这种课程设置法既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不能培养出有独特能力的高级人才。
同时,每门课程结束时,评价方式主要是论文评价,课程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也主要是论文,可以看出评价方式之单一,过程之死板。
这种课程设置就类似于本科的课程安排,特定专业的学生除了公修课之外,只修本专业的课程,知识面窄,见识短浅。
单一的论文评价就类似于本科的期末考试,评价标准都是学生的最后得分数。
而这最后的得分数主观成分太大,本科生的考卷在主观题上有一定的主观性,硕士生的论文也有一定的主观性。
有些导师在评分时往往给自己的弟子高于其他学生的分数。
出于个人偏好的因素,被教师喜欢的学生在论文评分时也会偏高一些,主观性强,客观性受质疑。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硕士生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方面无异于本科培养,也与本科培养相混淆,不能体现硕士生比本科生有高学历、高能力的特点,只能造成就业时的尴尬场面,拿着硕士学历证书却没有单位录用。
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硕士生的就业甚至低于本科生,在单位选人的时候,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高学历、高能力、高薪水,一种是低学历、低能力、低薪水,一种是高学历、低能力而要求高薪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历平平,薪水一般,但是业绩好,工作效率高。
在第一种人才稀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最后一种,因为这种员工虽然学历不高但实用,没有花架子,单位为了提高员工学历,更愿意为最后一种员工提供资助进修深造,单位不惜耗费培养成本。
在如此“实际”的市场就业,上述培养的硕士生就属于第三种情况,他们肯定会被本科生排挤,竞争力下降,优势下降,哪个单位都不想找个“空架子”的“高分低能”,不能给单位带来有实际用处的员工。
因此,我们“出炉”的“大硕士”与用人单位经常失之交臂,这是硕士生自己的悲哀,但其本源是硕士培养的失败,是国家教育师资、财力、物力的浪费。
有资料显示:一个硕士培养的费用是一个本科费用的1.5倍。
那照此计算,浪费之严重,问题值得人深思。
二、对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现代硕士培养的目标承担着博士的目标,应把硕士培养分类为职业型培养和深造型培养,对于不同倾向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培养方式,如深造型培养的硕士就读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博,把硕士当成深造的平台和跳板,培养目标就确定为预备博士培养,着重锻炼学生的写作、研究能力,深度挖掘问题,对问题有深度的剖析和解释,为社会造就高层次的学术人才。
而对于职业型的硕士,他们的就读目的主要是就业而不是科研,所以在培养目标上就确立为社会培养学历高、素质高、职业能力高的高层次人才,只有这样对硕士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和分类培养才能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在逐步实现把硕士生的培养从学术型、研究型转变为复合型、应用型的过程中,能更大程度上提高硕士生的就业率,摆脱博士生的排挤,力显硕士培养层次的特色与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实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会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人才结构来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竞争要求,这就需要在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来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为不同方向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适应市场,促进就业。
培养人才的导向应根据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顾客是商家的上帝,商品的好坏应该由顾客来评定,在这样的比喻里,高校及其他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者、教育者,硕士研究生就好比他们加工出来的商品,商品的质量应该由作为顾客的市场来评定,只有符合顾客的需求,商品才能继续生产,商品流通才能顺利进行。
面对这种局势,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主体地位的意识,关注市场导向,灵活机动地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保持协作,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保证为他们输送合格的高级人才。[3]
(二)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使评价多元化、客观化。
21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类似于“本科化”教学,课程安排、评价标准的形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了,要想显示硕士层次的重要性,必须更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方法,使其灵活多样化、多元化。
在信息化时代,硕士教育应改变过去的过细过窄的专业设置安排和专业选择安排,进行跨学科选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些新兴的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学习与发展都需要跨学科的知识。
西欧的教育家认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改进点,是教学计划安排更多的跨学科选修的短训课程,这对于研究生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很有益处。
[4]因此,只有教学计划机动灵活,才能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才能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评价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口,但是如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方式单一化、主观化,尤其是论文评价就类似于本科生的期末考试的考卷,而且主观评价较多,没有正确发挥评价出口的监督和检验作用,培养毕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区别不大,甚至在就业时出现“倒U现象”。
硕士的成才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方法是硕士生质量的保证,多元化的评价可以促进硕士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广中求精,培养“专中有特”的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工作,如果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发展分门别类的各专业学科的理论基础,那么同样这样的理论也可应用到同一专业的硕士生的分类评价上,让评价作为进入“金”场的试金石;客观化评价一是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评价合理、公正,二是可以保证硕士生的真才实学,从而促进学生踏实地学习,不投机取巧,不偷工减料,端正学习进修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
客观化的评价可以发挥评价“进化论”的作用,达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效果,使硕士研究生既有量又有质。
参考文献:
[1]谷平,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04).
[2]邢媛,林淦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02).
[3]焦美霞.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关系浅析[J].科学论坛教育科学,2004,(04).
[4]李芳,刘永旺.关于完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06).
【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原因】相关文章:
探究硕士分析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10-05
就业难英语作文精选10-05
就业难英语作文(精选20篇)10-21
地方院校计算机基础论文10-12
地方本科院校成人教育论文10-0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10-06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10-06
地方院校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10-05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教学论文10-09
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