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

语文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时间:2022-10-08 06:25:56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又承担着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和文化育人的重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语文教育与创造力培养

  摘要:语文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在于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是母语教育,另一方面在于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同步发展。在创造力缺乏的今天,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笔者总结了三点:多看一点、多说一点、多问一点。创造源于积累,有积累才会有发展,因此要重视语文教育在创造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教科书;创造力;培养

  应试教育逐渐将孩子们培养成考试机器,具备创新力的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在未来的教职生涯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来,有幸拜读《母语教材研究》中的《培养创造力:语文教育的使命》(王栋生),让笔者颇受启发。

  上官木子在《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中这样解读创造力:创造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离我们很远,它的潜在性要比它的实际呈现更为大量地存在着,语文教育就是要将其激发出来。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创造力,并非科学家的创造力,更多的是“普通人在修改生活惯例时稍微变动一下常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与其他能力复合的能力。在众多能力中,语言能力是首要具备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水平同步发展,这就决定了母语教育在培养创造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科书给语文教育提供给了一个平台,编写目的是为了为了让学生能习得学习方法,在心智、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寻求综合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精神。既然语文教育承担着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使命,那么作为平台的语文教科书在编写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母语教育教科书的编者首先要从教与学出发,王栋生老师说“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教’,是否值得‘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否有价值”。需要教的是学习思路、学习方法、思维角度,尽量让学生发散思维。值得学的是可以学以致用的知识,学以致用并不是仅仅应付生活即可,而是可以让自己更好生活的知识。

  其次,编写者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意识,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创造精神。想要让看书的学生具备创造力,编者首先得有创新意识,这样贯穿在教科书中的创造潜力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萌生创造的种子。语文教科书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样本,如再现经典的文学著作节选、与时俱进的科学小品、思想深入的社会哲学等,这些正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契机。如果教师能够灵活的利用这些样本创造情境,将是不小的变革。

  最后,教科书的编写要提供创造的平台、空间。王老师在文章中提到了“新一些”、“高一些”、“奇一些”三个综合要素。这“奇一些”给笔者的触动最大,且不说大教学,单单语文教学,这最需要思维火花的学科,硬是被社会逼得不敢越雷池半步。观山赏水的愉快语文变成“文字模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浇灭,哪还会想着创新呢?

  语文教科书是“死”的,教师是“活”的。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思考和发现,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要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成熟的语文教师应当能够举一反三,对这些例子有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思维空间的弹性。对待难点的要深入浅出,对待简单易懂的要善于深挖。对待教科书,不可照本宣科,教师的职责不是“读”书,而是“教”书。举一反三的阅读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母语素养。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创造性的读,还要教他们创造性的写,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魄力。王老师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对笔者来说是莫大的鞭策:

  多年来,教科书编写者对学生写作状态研究不够,往往忽略了教学对象作为生命个体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发展特征,忽略了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忽略了个人特定的情感状态,加之教师自身缺乏写作经历,因而不自觉地把写作文教学当成了工厂作坊,把学生当成了同一材料,用一种标准衡量、评价学生,这也是造成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作文教学也十分感兴趣,试图分析过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考虑过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喜好,但唯独没有想到过学生个人特定的情感状态和发展特征。写作是学生使用母语的基本能力的体现,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学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一点奇思妙想,尽可能地让学生有顿悟的机会,从生活细微处发现写作信息,体会语言创造的快乐。

  所以,从教师的角度看待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三个要素:多看一点(写作)、多说一点(口语)、多问一点(阅读)。“多看一点”是对写作的要求,“看”可以是“阅读”,“阅读量大的学生写作一般都不错”,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看”可以是“观察”,观察生活的细枝末节,这个时候“锱铢必较”也是可以的。“看”还可以是“体会”,看人生百态,体世间百味,如此,何来写不出文章之说?“多说一点”是对口语交际的要求。中学教科书中出现了口语交际的版块,充分发挥了眼、耳、口的作用。思维的火花需要大家的.互相碰撞才得以产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思维的活跃力,激发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多问一点”是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仅仅是课后的问题就能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吗?显然是不够的。教科书针对的是学生的平均水平(至少我国目前如此),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教师就要多问一个问题,多从一个角度启发学生,长此以往,让学生保持“疑问”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水平会比那些没有问题的学生高得多。

  创造源于积累,有积累才会有发展。母语教育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它所蕴含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量是不可忽视的。不论是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出发,还是从语文教师的教学出发,不论是从语言学习方面出发,还是从文学审美出发,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有积极探究问题的习惯,是让学生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创造力是语文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语文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10-08

硕士毕业论文08-13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10-05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10-26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2-14

硕士毕业论文15篇11-02

硕士毕业论文(15篇)11-03

法学硕士毕业论文10-08

硕士毕业论文的致谢模板10-08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