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新课标提倡“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学思想,主张问题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合作者。很明显,探究式教学日趋重视,并成为课堂教学主要方式,它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表现更为突出。
一、探究式教学对问题意识的要求
各地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设定问题情景,提出问题;②分析问题,对问题提出质疑、假设;③设计解决问题过程,进行推理验证;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因此可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只有把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才能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探究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概念、性质、公理、定理、公式等都较适宜于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发掘和创新,把问题融入恰当的数学情景中,不断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1)问题要问在有疑之处。“疑”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促使学生心理活动进入更高的境界,引起学生注意力和情感态度及时变更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促使学生对问题更细致、更深入思考,寻找方法,得出结论,总结规律。学生问题得到解决,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此时设疑,增加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问题的难易要适度。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设置学生通过周密思考基本能够解答的问题。如果设置了学生可望不可及的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放弃心理,容易打消其学习和探究的信心。
(3)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创设具有激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满足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望需要的过程。有质疑的问题,不一定都有启发性,有些问题虽然使学生产生疑问,但与学生现有认识水平距离很远,这些问题只能对学生启而不发,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心理需求,尽可能地能在学生现有能力下得以解决,与学生发生共鸣,使学生感兴趣。
(4)要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探究教学要求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回答问题,充分展示每个学生对问题的见解,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探究教学的课堂,教师以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欣赏者的身份在学生的面前出现。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宽松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要遵循教学原则,把握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精心设疑,激发兴趣。探究教学中,学习内容往往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积极思维。但是问题的设置必须选择真正使学生困惑的、适合本节内容特点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使学生愿学、乐学,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学生兴趣油然而生,进而发现错误原因。
启发诱导,以问代答。在探究教学中主张尽量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总结结论,开阔学生思维。在学生发现问题时,通过设计中间台阶,让学生顺势独立完成,找出问题答案。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证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中线的2倍”这个题,可以引导学生将图形的一部分进行180°旋转或延长一倍中线。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对应关系,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还可顺势利导,总结作辅助线的方法:遇到图有中线,只须将其一倍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应用类比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只要注重学生发展,尊重科学的认识规律,善于观察总结,就一定能够探索出有效可行的方法来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课程与教学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盛建武.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10-06
关于浅淡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10-05
怎样评价和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论文10-08
英美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10-08
2018培养创新意识的数学教学论文10-11
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10-08
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10-08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