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时间:2023-09-26 12:26:42 宗泽 随笔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精选1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精选14篇)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1

  我今天实在太累。一天上了5节课,外加午睡管理、大课间活动。

  但今天又很开心,因为上了四年级,今天第一次体会到了以前那种上课时和孩子们融合的感觉,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我也上得投入。让孩子们体会描写大榕树的顺序,以及大榕树的特点。茂盛和生命力旺盛,孩子们一下子就悟到了。那种美好的感觉他们也能体会到,因此课堂上朗读大榕树的这段话,是他们开学以来朗读最好的一次。写鸟的这段,我们也是探究了规律,学习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以及好处。我给孩子们举了例子,孩子们还是挺能接受的`,而且也很开心。印象最深的是一处:两个鸟影的发现。第一处一个鸟影,突出的是没有一只鸟的寂寞;第二处鸟影,却是实在太多,只能看到鸟影的繁华。这样一来,孩子们都挺惊奇,原来同样的词,放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语言的妙处就在这不可言喻之间。

  正因为如此,课堂效率也很高,原本以为上不完的内容在课内上完了。这样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接下去的课把作业也写完了,两处鸟的天堂的含义有些难,重点讲解了下。

  值得惊喜的是,云的字突然有所改观了,他得笔画不差,只是写得过窄过斜,今天就盯牢他写,嘱咐横写长,竖写直,没想到一下子写好了,比原来的好100倍。我还特意让别的孩子看,都说好多了,看出云很开心,但是还是硬憋着,装作不开心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有时让人讨厌至极,有时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用力摸了摸他得脑袋,呵呵。不过坚持才好啊!

  这些天要准备公开课,很忙,好在我还是有很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样的感觉真好!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2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晒晒”,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

  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还记得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在语文课堂上“溜号”或困乏了。但是,如果能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巧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联想空间,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元素,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就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锄禾》这一课中,我教学生改读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绘画加深直观认识。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云房子》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画出心中的“云房子”,加深了学生对“云”的直观认识和这一课的理解。

  三、即兴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孩子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一课中,我让孩子分角色进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课堂的内容如果换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将会更地深刻留在学生脑海。

  教育呼吁创新,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加强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联系,把读与唱、画、演等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3

  十月份即将结束,这个月我深刻感觉自己到布置作业真的是一门艺术。其中最让老师头疼的莫过于国庆作业。其实,国庆前办公室老师就讨论过国庆作业如何布置,布置需要往家庭作业本上写的作业,怕学生假期玩疯了,以至于完成不了或者应付了事,老师批改作业也生气,最终网上作业及数学手抄报成了大家一致认同的作业形式,既新颖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万万没想到,就一个手抄报,也没能收齐。有的手抄报不认真做;有的是没听清作业,把错题写在了家庭作业本上,至少还是知道有这项作业;有的是干脆就不知道有这项作业。总之,总有各种不同的理由,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网上作业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当然,我觉得网上作业完成度比较高是因为我们的奖励机制,我见证孩子们从十几个不做,到偶尔的几个,直到现在可以全部完成的'成长过程。也见证从几个人可以因为网上作业完成的好,到现在二三十个人可以因为作业完成满分而获得奖励。网上作业解决了,让人头疼的就是家庭作业本了。首先,能收齐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能有几个学生不交作业,我发现今天有人不交你没有点出他,明天就会继续完成不了,所以我每天都会让小组长、大组长收作业时核对作业数量,有时我会亲自核对,然后一个个找到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询问原因,约定第二天把作业补出来,亲自交给我。第一次,我会信任他,让自己隔天补出来,如果第二天没有履行约定,会通知家长监督完成,若是同样的问题出现第三次,就严厉要求他们趁下课时间将作业补出来,下午放学前亲自交给我。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没有我催促的情况下,69本作业整整齐齐放在我办公桌上时,那种激动的心情,这时候及时给孩子们一个表扬以及一些奖励,是可以强化他们这种行为的。由此,我发现如果想收齐作业,首先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身为一个老师,他们的作业我是一定认真核对批改的,一旦出现没有完成的情况,老师是绝对清清楚楚,哪个人,第几次作业没有完成,让学生明白绝不会出现漏网之鱼。作业数量问题解决,接着就是作业质量问题。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是家长评价中,家长认真提供意见,对孩子作业重视的,孩子的作业必然是既干净,准确率又高的,但是,从来不书写家长评价的家长,其孩子的作业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涂涂抹抹,卷面不能看。由此可见,作业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对作业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作业质量。

  下一步,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我准备让小组传看作业本,评出几本优秀作业并发放喜报,希望可以由此可以激励一部分潜力股像他们看齐,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质量。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4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5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教师的主角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教师主角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往由于实行单一的课程政策,即仅有国家课程,所以在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纲一本。教师习惯于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用有限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主角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型,教师的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至少对一部分学生是削足适履,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此刻,实行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教师能够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学校教材,所以教师光传授就不行了,必须进行研究,教师要从原先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主角,转变为不仅仅是教材使用者,还是教材评价者和教材开发者与编写者的主角。

  其次,新课标的提出,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种课堂上缺乏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缺少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缺少供给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也所以造成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低下。新课标让我们明确了一个观点,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习是学生这一主体的活动过程。我们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而开展,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动脑又动情,身体力行,亲历体验。本案例中,教师在让学生读了凡卡的信后,先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再进一步理解文中凡卡的感受;之后又问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么等等,每一环节的学习,都先引导学生搜索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再带着这种体验走入文本。整个过程,教师旨在进取的引导,担任的是合作者引导者的新主角,而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说感受,谈体验,参与了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效率必会提高。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7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说到这一天大家都不陌生,对,母亲节,今年我想给孩子们过一个不一样的母亲节。早几个月前,我和同办公室的老师就计划着要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母亲节感恩体验——让我来当你的妈妈!

  前一天临放学,我给孩子们布置任务,一人带了一枚生鸡蛋,用塑料袋装好。孩子们一头雾水,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第二天孩子们都很听话,每个人都拿了一个,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有的还画上小花,我告诉孩子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保护鸡蛋,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可是他们大多是粗心的父母,第一次当父母!操场上,我看到一个孩子,我问他你的孩子呢?他说在教室,我去上个厕所就回去;还有没进校门就已经不小心把鸡蛋打碎了。当然也有十分贴心的父母,我们班的余文琪把包鸡蛋的塑料袋系在了红领巾上,让我觉得又好笑,又被她的'爱心所打动;另一个小男生刘继东则是把小小的鸡蛋用卫生纸包成了一个大大的球,他是多么害怕这颗小小的鸡蛋破碎啊!有的用盒子装着,走到哪里拿到哪里。课间,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孩子们都没有玩,我好奇地问他们,你们怎么不玩啊?!他们告诉我,“老师,我们要保护鸡蛋啊,没办法玩,要是一跑起来就会用力过猛,害怕把鸡蛋弄碎了。”看来孩子们是体会到了当父母的不易,我暗自窃喜。

  因为下午要开家长会的缘故,孩子们的保护计划就只有半天,但让我有些失望,班里的18个孩子们的鸡蛋碎了,我有点生气,他们似乎没有把这当做是一次特殊的体验,而是觉得好玩。我对孩子们说,你们今天就是这枚鸡蛋的主人,甚至说就是他的妈妈爸爸,你们有没有想过,妈妈十月怀胎是多么的不易,她如果累了,能把你从肚子里拿出来休息一会吗?她如果向你们今天一样不小心,你还能来到这个美丽世界吗,还能坐在这里安心的学习吗?你手里的鸡蛋就是你的妈妈,你的孩子,如果你连一上午都保护不好它,你又可曾想过妈妈是多么的辛苦和不容易呢?!说到这注意到孩子们不再嘻嘻哈哈,而是沉默了,我让孩子们拿出纸笔,写一写今天保护鸡蛋的感受,然后再写一写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孩子们写的很认真,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母亲节活动,我想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8

  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身为人师的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多年的教学实践更让我明白“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的道理。

  还记得那是一次作文课,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忽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问我“缠绕”的“缠”怎么写,我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字写在了黑板上。不一会儿,班上的小语拿着字典走到我的身边,轻声地告诉我:“宋老师,你的‘缠’字少了一点,瞧!”说着,她把字典亮在了我的'眼前。我定睛一瞧,果然如此。我感激地摸了摸小语的头,随机在大家面前订正了这个字,并表扬了小语的善于发现、勇于纠错的精神,我还风趣地说她是自己的“一字之师”。

  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容不得半粒沙子;心灵是纯净的,容不得一丝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使你是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面对错误,你无须去遮掩、逃避,而应真诚地改正,虚心地接受学生的意见,你会发现学生的世界是那样多姿多彩。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你播种什么种子,你将收获什么。一个错字,看似简单的教学细节,实质能反应一个老师的教学理念,蹲下身子看孩子,才能让你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从此,在学生面前,我不再敢大意疏忽,而是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身体力行去感染他们。课堂上,我会与他们进行朗读PK赛,在朗朗书声中互相激励;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在激烈的辩论中放飞思绪;让孩子走上讲台,尽情展现小老师的风采……课堂成了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抱着学习的心态走进课堂,你就会多些民主,少些专制;你就会多些肯定,少些苛刻;多些体谅,少些埋怨。如此,我们就不会再为学生的幼稚而偷偷地笑,不会为学生“品尝活蚯蚓”而大惊失色,更不会为学生的标新立异而全盘否定。你会发现,孩子的语言是那样的生动活泼,孩子的思维是那样的聪颖敏捷,孩子的生活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孩子的思维笑容是那样的美不胜收。抱着学习的心态走进课堂,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学生会更加阳光,我们老师会更加美丽。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9

  我们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而学生是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生命体,是充满激情和想象的群体,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兴致参与课堂,从而使课堂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善于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草原》这篇课文。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正要引导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时,王琦同学冷不丁地站起来提出:“老师,我发现课文中有个病句。”

  正准备回答问题的同学们刷的一下把目光转向了王琦同学。我停止了提问,好奇地问道:“你说说,哪儿是个病句?”

  她不好意思地皱着眉头读道:“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本来有点奇怪的我,突然笑了,眼睛一亮,呀!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发现,多美的一个“病句”,多好的一份学习资源呀!孩子们幼稚的“错误”,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于是就这一问题我让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李晓婷说“是病句,理由是“看不见什么东西,就包括看不见小鸟。”江康雯说“这不是病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刘杰说“听不见一点儿声音?草原真的一无所有,如果真的这样,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难道不是一点些东西?难道它们没有一声鸣叫?这不是明显的自相矛盾吗?”郭娟说“不是病句,而是意在突出、强调。”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着,他们已经对课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讨论中已经体会到老舍先生写这样几只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突出草原当时的安静,否则在热闹喧嚣之中,谁还能注意到那几只小鸟呢?况且又是忽飞忽落的小鸟!接着我又举了一个例子,如:“阅览室里肃静无声,只听见大家翻书报的声音。”作者写连翻书报的声音都听得见,有效地强调了阅览室里的“静”,突出了大家专心致志看书看报的学习气氛。此句并非病句,而是运用了“舛互”修辞手法,我就把这些知识告诉了学生。

  同学们的争论就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基于这种理念,只要我们要学会判断、学会取舍,挖掘生成的资源来优化课堂教学,就能让课堂因生成更精彩。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10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没有把握住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课上得不伦不类。比如,把《伟大的友谊》上成了政治课;把《把七颗钻石》上成了思品课;把《蝙蝠和雷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老师很多,有的还是全国著名的教师。他们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一些教育类学术报刊上还发表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一些出版社还为这些教师出集子。其实,这些人根本没弄明白,语文的本质,不知道语文课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还有一种现象也比较普遍,过于偏重分析课文的内容。这些教师把课文内容挖掘得特别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头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没什么提高。比如教《第一场雪》把课文没写出的内容也分析透了。

  近两年,又出现了一种现象,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多媒体的确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如果把课文的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学生还学什么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么能培养?语文课就得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来感悟,来品味。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

  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存重理解能力培养,轻其他能力培养的问题。虽然,阅读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阅读能力的全部,还有记忆力,阅读速度等等。人们普遍忽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速度对一个人越来越重要,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得到信息比原来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这样,就对人们的阅读速度要求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问题,语文需要积累。而很多教师只注重理解,而忽视了积累。

  各科教学都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也不例外。这一点,很多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些现象看上去是表面的问题,其实,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当然,对语文本质的认识,有一些争议,但都只是有不同的侧重,都承认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还有其他任务。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11

  在自己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通过语境帮助孩子理解词语。

  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里面有这样几个词语:羡慕、饶有兴趣、不由自主,我是通过下面的设计进行教学的。

  在指名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读的好,我借机给她一个精致的小礼物,这时所有同学都用自己好奇的目光望着这个礼物,我随机告诉大家:“这个时候,大家的表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饶有兴趣”,而且大家此时的心情可以用本文中的'另一个词语来表示,那就是“羡慕”,而且大家的这种表情和心情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这就是“不由自主”,就是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我让孩子们理解了这三个词语,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走进文中细细体会。这样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在对《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进行教学时,对于这样几个成语:充耳不闻、无动于衷、视而不见、不折不扣,我是这样处理的——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放开玩,我站在教室门口不管不问,这样过了一两分钟之后,我问学生老师的表情可以用文中哪几个成语来表示,他们很容易就说出“充耳不闻、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接着,我又问学生:对于这样的老师你们怎么看?用上“不折不扣”这个词,对于刚才老师的表现做一下评价,他们很容易就说出了这样的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没有责任心的老师。

  这些都是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实例,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也非常适合采用这样的方法,不过,教学的要求要再降低一些,比如:一年级上册课文中有“格外”一词,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遥远的,当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连用“格外”说了几句话——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妈妈做的饭格外香!奶奶对我格外亲!接着让孩子们说一说,这样就让孩子在对语言的不断感知中,对“格外”一词有了一些亲近和触摸,对词的意思产生一种感觉,一种意会。这才是真正的理解,也就真正培养了孩子的语文素养。

  在字词教学中,当词意在学生面前真正成为一种立体的感知时,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真正走进词语教学,真的感到研究空间无限大。其实,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我们潜心去研究,教学更是如此。只有带着一颗思考的心教学,教育灵魂才会逐渐丰满。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12

  我在上五年级的语文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做好生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1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

  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 14

  一直想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以更好的反思自己,同时这能作为工作一年来的总结,刚好上周中心校来抽考(竞赛),卷子中的作文是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抽考是班级人数的20%,于是在星期天我就布置了这篇作文。想听听所有孩子的心里话。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出奇的好,不管在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可谓超常发挥,这更让我坚信了作文不是生拉硬逼能挤出来的,作文应能反应孩子的心声,要多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和启发,要让孩子去亲身感受,他们才能有兴趣写,有内容可写。

  龙头凤尾

  批改这次作文我是从头笑到尾的,作文中没有出现缺头少尾的现象,特别是有两个学生化用了《金色花》中的最后一个小节,“亲爱的马老师,这便是我所要同您所说的话了。”瞬间为孩子们能学以致用而感到欣慰。

  还有一个孩子开头就让我笑呆了:“教我们语文的马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老师。您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永远忘不了您。”乍一看,有问题,在仔细读读何尝不是对我的认可和表扬呢。

  到底有多漂亮

  对我的外貌描写更是五花八门,让我哭笑不得,以至于改完作文我都要赶快找个镜子照照,那个孩子描写的更接近我的长相。有的孩子化用《燕子》的第一段来写我:“一对弯弯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再加上高挺的鼻子,就凑成了马老师的一张瓜子脸。”其实我想说我不是瓜子脸,而是向日葵脸,看来在孩子眼中我就是标准的漂亮呀。

  更夸张的孩子在作文中是这样夸我的:“语文老师笑的时候非常美,就像花儿盛开的时候一样美。“我们语文老师长得就像千金大小姐,不,千金大小姐也不能和我们老师比,就如美女与野兽,你猜猜谁是美女,谁是野兽,答案就是语文老师是美女,很好笑吧。”看完瞬间我都想哭,孩子你们家都是这么夸人的吗。

  共同的心声

  孩子们用他们稚拙的话语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我忘不了您,马老师!下个学期我会等着你。”总是说娇生惯养的孩子们不懂事,但当他们说出这句话时,我们一个学期的劳累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愿感恩之心能伴随这些幼苗们茁壮成长。

【小学语文老师的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08-09

小学的语文老师教学随笔04-23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随笔12-04

小学语文老师教育随笔08-28

小学语文老师教育随笔07-29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随笔06-27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随笔08-23

小学语文教学老师随笔06-24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随笔简短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