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我的读书随笔

时间:2022-10-12 09:45:44 随笔 我要投稿

我的读书随笔(精选2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读书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读书随笔(精选26篇)

  我的读书随笔 篇1

  读书好比串门,隐身的串门儿,这是杨绛说的名言。读书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让我们丰富生活,让我们见多识广,让我们懂得更多道理……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八十天环游地球》。男主角用80天环绕了地球一圈,他是一个富商,和朋友打赌,80天环游地球,他用坚持不懈的精神提前一天回到了俱乐部,他赢了。我以前是一个懒惰不愿意坚持的男孩儿,自从读了这本书后,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勤奋做事情,懂得坚持。因为不坚持怎么会知道会不会赢呢?一天中午,老师留了两道特别难的`题,说做完才可以出去玩,同学们急得焦头烂额,而我立刻拿起笔开始算,由于公式已经记在我的脑子里,解方程,算术法,我都算了一遍,于是这两道题终于做完了。我拿起本子向老师那走去,老师批完,我错了一道,也是最难的那一道,我立刻回到座位上,很多人已经放弃了,而我一定要把他做出来。因为我想到书中男主角坚持不懈,所以赢了。我几乎用过所有公式还是没有做出来,正当我要放弃时,老师给了我一些提示,立刻恍然大悟,做出来了。我自信满满地走向讲台,只见老师在我的题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对号,我才长舒一口气,回到座位上,回想起刚才的事,为自己的坚持而暗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应该继续读书,读好书,这样才会使自己懂得更多,知识更广泛。

  我的读书随笔 篇2

  波浪啊,我浸透了你的颓丧疲惫/再不能把运棉轮船的航迹追随/从此不在傲慢的彩色旗下穿行/不在监狱般可怕的眼睛下划水!

  ——题记

  它是一只脱离了纤夫、锚、缆绳和岸的束缚的货船,在海上随意漂流,无牵无挂。这是诗人兰波笔下的醉舟,也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许多诗人都用诗歌为自己造梦,用浪游的想象超越沉重的肉身,而现实生活中和那些平凡的人没什么两样。但兰波例外,他所有的诗都写于19岁之前,19岁之后是那真实的醉舟的故事——他身无分文地流浪四方,在塞浦路斯建造总督府的宫殿,在埃塞俄比亚,在沙漠里跟随过阿拉伯人的驼队,又随吉卜赛人的大篷车一路演出。

  究其原因,正如诗中描写的“傲慢的彩色旗”“监狱般可怕的眼睛”,是现实中的种种黑暗压迫和禁锢使他选择了叛逆,选择了流浪,用他的方式去追寻所向往的自由。你可能认为这并非最高明的做法,但相较那些在挟制下屈服并渐渐麻木的人们,兰波是值得尊敬的。

  然而,醉舟式的生活真如字面上那般浪漫吗?在一封给家人的信中,兰波这样写道:“我很快就三十岁了,我已无力在这世界上徒劳地奔波。”他已如此疲惫,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哪怕赚到了钱,甚至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也似乎宁可把钱束在腰上,而不肯回去过上中年人标准的富家翁生活,直到1891年去世,年仅37岁。

  再品那“徒劳”二字,心中感慨万千——十几岁时写于诗中的“愿我龙骨断裂!愿我葬身大海”,并不是一时的少年热血,而是愿以全部生命去践行的誓言!或许人们总会怀疑他这种过于极端的方式是否有意义,或许他本人终其一生都未能找到关于真正的自由的解答,但那都毫不影响他的伟大和人们给予他的崇敬。他追求得那样热烈,那样执着,给了后人莫大的激励,而那醉舟也如同海上的灯塔,为后人指引心中的`方向。

  《醉舟》结尾写道:“如果我想望欧洲的水,我只想望/那黑而冷的小水洼,到芳香的傍晚/一个满心悲伤的小孩儿蹲在水边/放一只脆弱得像蝴蝶般的小船。”那小孩儿是曾困于重重禁锢中的兰波,更是仍挣扎其间的我们。水洼里的纸船和汪洋中的醉舟,它们的影像重叠在了一起,彼此道出了对方的脆弱,彼此预示着前进的方向。我们每个人与那些现实中的黑暗和压迫对抗,寻求自由之时,正是我们放出自己的那只小纸船之时。一刹那,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是那只在风浪之中、烈日之下仍毫不畏惧的坚持着的醉舟,它承载着一种精神的力量,灌注于我们心中。

  心中留住那只醉舟,哪怕我们的纸船如蝴蝶般脆弱,我们也不会退却,越来越多的力量汇聚起来,总能冲出水洼,驶向宽广的大海。

  我的读书随笔 篇3

  一天,看到张鑫同学在读《爱的教育》。我也一直想读这本书,便对张鑫说:“等你看完《爱的教育》,借我读读行吗?”也许她没有想到老师会向她借书,先是一愣,接着连声说好。过了几天,她把书交给我,颇为神秘地说:“等你读完了,我们可以交流交流吗?”我自然一口气答应。

  几天后的课间操,我和张鑫交流了读书体会。当时,好几个同学围在周围,大概是出于好奇吧:老师会和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而后,让我更惊喜的事情发生了。一天,王康旭拿着一本崭新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兴致勃勃地说:“老师,这本书我读完了,借给你看吧。”王康旭是属于坐不住的那一类学生,平时连阅读课都上不好,今天这是怎么了?我收下他的书,他也故作神秘地说:“老师,你知道吗?现在同学们都在偷偷地读书,都想读完了借给你,看谁借给你的多。”多可爱的孩子,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此后,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借书给我看。

  班级里的读书氛围就这样被不经意地营造了出来。我欣喜若狂,及时调控,把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引导到中外名著上。早读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起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我相信读它们会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刻下传统文化的烙印。孩子们说有的读不懂,我说长大了自然会懂;孩子们问我考试考不考,我说不考,考试是为了更好地读书,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孩子们问我懂不懂,我老老实实地承认有的懂,有的不懂。

  为了提高读书质量,我和孩子们共同商定了每月必读书目,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没有刻意求新的教学模式,没有花样迭出的教学设计,一本书,一次交流,我和孩子们一起漫步在书海中,其乐无穷。

  今天是星期二了,我们班下午是作文课。上节课我们把第一个作文交上来了,我浏览了一番,虽然字数不是很多,但是基本没有跑题的,只是有的学生没有把该写详的详写,故而字数少,只有两百。对于字数,我倒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多少,我认为作文字数不是作文优劣的直接体现。有一位同年级的老师,他要求学生写到四百字,没有写到的重写。虽然他这样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会多思考一些,多写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写了很多,但不能说明作文写得好。我觉得单单在字数上定量,不能真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在网上和书上看到过不少作文批阅方法。这次,我试了一下学生互改。我以前总认为这种方法在我学这学生基础较差的偏远山区没有什么可操作性,试了以后我才发现,其实这种方法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我班分了十三个小组,我把这个小组的作文分发给另一个小组,学生自己选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我让学生阅读同学的作文的同时,在发现有错的地方用铅笔改一改,然后在最后给打个分,并且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好还能写上点评语。这样可以了解批改者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还有发现错误的能力。我预先想,学生可能不会改错,只会凭印象打个分,刚刚实行同学互改(据了解这是他们第一次改同学的作文),能做到打个准确的分也算不错了。出乎意料的是有些学生不但会改错,还写上了一两句简短的评语。我想我是低估了学生了。

  这时我也来了一丝灵感:利用这个机会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把学习过程记下来。 我想不能告诉学生要写成作文,因为学生提到作文就会产生恐惧,他们现在还没有“爱”上作文。

  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强调诗文的诵读以及个性化情感的体验等,是阅读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 淡化段落教学,强调整体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课标中,让我们感受到:

  第一、新课程改革中没有把段落作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整体理论发生变化的结果,是阅读教学理论改革的直接体现,打破了原来侧重词、句、段、篇的阅读教学顺序,不再把词、句、段、篇作为阅读能力发展的外在标准,阅读的初始阶段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恰恰是重点;

  第二、这样的'要求意味着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或途径可能是多样的,不一定每篇课文都必须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在这个学段的阅读材料中,诗歌故事还占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诵读、表演、复述等活动也可以实现初步把握内容、体会情感的目标,为教师和学生灵活地尝试各种途径和手段创造机会;第三、降低要求,避免繁琐化,为学生能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提出空间;

  第四,对于情节性强的文章,我们不能逐段学习,繁琐分析,肢解故事,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边读边勾画,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或感受。最后指导朗读,能读出个人的理解或感受。)

  <三>总结归纳。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把原来侧重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等程序简化,不再被这样程序化的操作所牵制,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阅读文本。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对课文有初步的把握和体会就可以了,应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拔高或要求太多。

  二、重视复述,鼓励与他人交流。《语文课标》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这样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从复述的对象来看,是有明确规定性和指导性的,即使具有一定情节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而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求复述;

  第二、在复述这样的作品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鼓励学生对作品人物发表看法、观点,并相互交流。为了实现这样的任务,阅读动力和阅读量是关键。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的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所以,这样的作品应该成为这个学段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这些作品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正因为复述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所以有时将其归入阅读教学,有时作为说话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综合特点的表现。从阅读教学来说。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课文特点,采取不同的要求,将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三、落实语言积累,鼓励作读书笔记。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令人头痛,无论怎样指导,写出的作文总有些生硬、枯燥,文章主要表现在语言不够生动形象。主要原因是学生头脑中的好词、佳句有限,无法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所以中年级落实语言是提高学生说、写的有效手段。具体做法如下:

  1、随文积累。很多课文很美。如:《走月亮》、《诗的材料》、《火烧云》等课文中蕴藏着很多优美、生动的词语。这类文章,教师就应该把语言的积累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熟读后,找出文中的好词佳句并摘抄在读书笔记上。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学生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语言储备”,这个教学过程正是学生“语言积累、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积累”的整合,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另外,可以利用课堂资源,变化形式让学生积累不同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语言活动中。如: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摘录语文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在规定的时间内分类写好规定的句数。

  2、课外积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句的好习惯。我采用了“阅读三步曲”:读—圈—抄,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词句或好的段落作好圈点,并摘抄下来。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讲习时自觉的吸取文章中有益的“语言营养”的习惯,提高作文水平。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我的读书随笔 篇4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全家上下都会把他捧在手心里。因此很多孩子就成了掌上明珠,小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助长他的自私心理,“什么都得听他的,要什么买什么,想怎样就怎样,还动不动就发脾气。”为什么孩子的气焰会这么嚣张呢?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家长造成的。

  第一,父母把应该属于自己的物质上的所有东西毫无保留的让给孩子,久而久之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父母越是把自己当牛马,孩子便越没有尊重父母的意识,越会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父母的纵容,比如怕孩子在外吃亏,下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自私。

  第三,父母经常突出孩子在家中的中心地位。什么活动或者话题都以孩子为中心,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

  怎样才能克制孩子自私自利的.心理呢?其实知道了孩子自私的原因,要解决问题被并不难。

  1、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是自私的。但孩子到3岁以上,还表现出不愿与人分享,或者抢占等行为,家长必须制止和引导。

  2、父母别给孩子特殊待遇。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或者给它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让他知道自己与别人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3、给孩子多灌输正面的思想。如果家长从小就对他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那孩子心里不会装下别人、只会想到自己,长大后会变的贪婪,爱占小便宜,见利忘义,成为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而不受欢迎。

  4、教育孩子体谅长辈。从小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我的读书随笔 篇5

  我看了一本书《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之社科人文、地理卷》。

  在这本书里印象最深的是《贫富差距》。

  世界上有些国家比较富裕,也有的国家非常贫穷。而且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按人均收入的比率来计算,在20世纪60年代,人均收入第五位的国家与倒数第五位的国家之间的比率是30:1;而今天,比率已经达到了80:1。另外,在世界各国,不论是富国还是穷国,国内的贫富悬殊也很大。

  那些最富裕的国家都有发达的工业和服务性行业,能够满足人民的各种生活需要。这些国家可以自己生产国内所需要的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也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输出商品,利用赚取到的外汇从别国输入产品或服务。在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所生产的粮食仅能够维持自身的`生活。如果再遇到疾病或自然灾害,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难以保证。

  最近几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这些国家的出生率非常高,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需要吃饭。

  难怪最近会有金融危机发生呢,原来是这样啊,那以后我可在不能浪费粮食了,不能再见什么买什么了如果每个国家都这样,每个人都这样,那就不会有金融危机了,今天你做到了吗?

  我的读书随笔 篇6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心情看完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书的核心思想:

  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3、工作时间长,报酬少;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5、幼儿老师的安全责任大;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7每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8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10家长工作有难度;11、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同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幸福。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因为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同。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我的读书随笔 篇7

  读了《弟子规》一书,使我获益良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担任着多种角色,妻子、子女、母亲、教师,如何在这种物欲横流的今天找到方向,我想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很大。

  一、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可到底怎么做到孝呢?就如弟子规中所说“入则孝”,就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到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之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在孝敬好父母的同时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因为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孝”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照顾好自己,时刻关怀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的生活。关心家人,关注自己!我认为这就是孝的根本体现。

  二、教育之道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家长,我们担负着教育子女、教育学生的重任。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首先做人父母者,就要为孩子的生活起居、家庭教育等等负责,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仅要教给他知识,也应该教给他生活的道理、做人的修养。当然,这要求我们自己就应该有一份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不论是教师、家长哪种身份,我们既要教会孩子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

  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读了《弟子规》一书,它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道理,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也会使我们对幸福的诠释迸发出无限的感想!

  我的读书随笔 篇8

  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传奇动人的小说,美丽优雅的诗歌,引人入胜的童话,发人省醒的寓言那美丽的图书会让你爱不释手,那美丽的图书会让你为它而着迷。记得学校图书室第一次对同学们开放的时侯,我走进崭新的.图书室看到成千上万套的,各种类型的图书,我惊呆了。我选了选,每本书的内容都风趣动人,各有特色,让我目不暇接。我该选哪一本书看好呢?就在我为这烦恼时,十本《世界童话名著》映入我的眼帘,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连忙拿下了一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书里面有调皮、可爱的匹诺曹和他的伙伴经历的种种遭遇;能在空中飞行、机智勇敢的救助伙伴们的彼?得潘;六次航海历经坎坷的辛伯达历险记;爱丽丝奇妙的梦境游记都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到了快放学时,哥哥和妈妈来叫我,我才慢慢地从童话美妙的世界中苏醒过来。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家呆闷了,就找了一本科普读物来看。这本书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呀!咦!书里面UFO的事件让我停止了往下看的脚步。

  UFO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带着这个难解之谜继续看着。突然妈妈叫我:“快去弹琴,琴弹好了才准看书。”“我正看到精彩之处呢?”我心里嘀咕着去练琴了。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琴弹好了,终于又可以去看书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书房。咦?我的书怎么不见了?突然我看见哥哥手里捧着一本书。我仔细一看,这不是我的书吗?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有了!我又拿了一本童话书说:“哥哥,快来看呀!”哥哥连忙跑过来,我一把抓住我的书抢了过来。哈哈,哥哥上当了!我拿着书马上又看了起来书就像财富一样,只要日积月累,越看越多;知识在我们心中就会越来越多!

  我的读书随笔 篇9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次读书时,书笔记总是要写在书签上,把书里的意思,经过读,变成感想,抄在书签上。

  还记的高尔基讲过的一句名言: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见,高尔基也是一为爱读书的人。

  我读过一本叫《想变成人的猴子》的书,作者是杨红樱,这本书里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这只猴子异想天开,一心想变成人。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第三层含义就是,杨红樱作为童心的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刊物主编。这本书中她把笑猫比喻成家长,把猴子比喻成我们自己,就像无知的猴子一样,我们如果异想天开,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怎样长大以后有一番大作为。而家长不断地劝我们走出幻想,可我们不听,反而越陷越深。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犹太人那里,每当孩子过周岁生日时,犹太人家庭就会举行这样的仪式: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

  书是甜的,当你聚精会神地读书时,你就会感到知识像蜜糖一样流进你的.心怀。合上书,你会无比满足地回味刚才流进你心中的那些知识。

  书是甜的,快翻开你的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去尝一尝书的蜜糖吧。

  我的读书随笔 篇10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前时,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着这句话,我就又想起了在两天前读过的《简·爱》。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简·爱的小姑娘,从小就父母双亡。她从七八岁开始就在他的舅妈——里德太太家居住。但是舅妈并没有善待她。她天天把简关在“红屋子”里。她的哥哥姐姐也都对她不好,天天都打她,骂她。而后来,她去了一所“慈爱”学校。所谓的慈善学校其实就是折磨女孩子的地方。天天的饭只有臭肉片和坏土豆,好的时候,只有一片面包。而在这里,是一种打着慈善口号去打压女孩子的地方。从这里,我体会得到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后来,简去了一个地方当女家庭教师,从而认识了这所房子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并爱上了他。最后,在经历了种种变故后,简·爱成功地与罗切斯特先生结了婚,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禁产生出一种对简·爱无尽的`敬佩和尊重。她的性格是不屈服的,是清高的。当她受不了舅妈对她的嫌恶时,就奋起反抗,第一次赢了她舅妈,用一种反抗激烈的语调,憎恨着她的舅妈,使舅妈头一次去躲避她。当她在慈善学校,认识的一个叫作海伦的朋友,在受到了老师的羞辱后,是沉默的,也去承受那些本不怪她的错误。而简,往往在老师背后去批评她们,用愤慨的语调去为海伦分辩。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简在离开罗切斯特家后,曾经向别人乞讨,要饭。但在被人误会后仍会为自己申雪。在这件事中,体现了她也有自己的尊严。

  我要象简·爱学习,学习她不屈服的精神,那样才会得到美好的结果。

  我的读书随笔 篇11

  看着窗外大雨如注,夹杂着雷鸣闪电铺天盖地的下了起来。目之所及都在大雨中变得模糊了,白茫茫一片。在阳台出神得看着这一切,几缕雨丝拂过脸庞,凉丝丝的,说不尽的惬意!走近书架顺手拿起了曹禺先生的《雷雨》,“雷雨”“雷雨”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心情。

  《雷雨》的作者曹禺先生于1910年出生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在国内革命期间创造了大量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话剧,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而《雷雨》曹禺先生在1933年创造的处女作,也是他最有影响力的剧本之一。《雷雨》的问世引起了轰动,获得广泛的赞誉。

  《雷雨》我之前已经读过两次了,每次读完都是压抑与揪心并存,心情久久不能平伏。《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周朴园是这个家庭的统治者。讲述了在二十年代初,周朴园抛弃了前妻(其实也不是妻,只是他玩弄过家中的一个侍女而已)再娶了繁漪,而长期的生活压抑使得繁漪与他前妻所生的儿子周萍不断发生一些暧昧关系。周萍在疏远繁漪时,又去勾引下人四凤(周萍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二儿子周冲是个具有新思想的青年,他爱慕四四凤。四凤的妈妈来周家接走被解雇的四凤时,发现周萍就是自己的儿子。而侍萍和鲁贵生的儿子正是带领工人在周朴园工厂罢工的代表。所以的矛盾,纠纷,长期压抑的愤恨等等紧紧地缠在一起,爱恨情仇一触即发。在一个狂风暴雨的黑夜,出走被阻的四凤和周冲被闪电打中,死了;周萍自杀了,繁漪疯了,侍萍痴呆了,鲁大海出走了。一个辉煌一时的周公馆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在这里我最想说说的是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个旧社会的彻头彻尾的资本家,他阴险狡诈、唯利是图、毫无亲情。年少时自恃风流,勾引女佣侍凤。却像所以悲剧一样,一来受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二来也是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周朴园只是贪图侍萍的美丽。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在玩弄过后就吧侍萍抛弃了,又抛弃了他的儿子,他那是毫无怜悯之心,在利益的驱逐下就算是亲人也可以弃之不顾,留给我们的只是冷血的狰狞的资本家面孔。几十年后,当他重遇侍萍时,第一感觉就是害怕而不是羞愧。他害怕她会说出他以前的丑事以及冷血。还带侍萍去看他一直为侍萍留着的房间,以示他对侍萍的关心。可是他关心的不是侍萍而是他自己,他用这种方法来掩饰他的罪过无情。那个房间只是周朴园寂寞无聊时,用以回想他的年少青春,他的过往的辉煌成就;用以彰显自己的虚假的情意,存放肮脏的灵魂,仅此而已。在他以为侍萍会对他不利,影响他的前途时,立即就把一张支票递给了侍萍。他谁都不在乎,谁都不爱,他爱的唯有他自己。他在赶走侍萍时,娶了一个他认为的.门当户对的人——繁漪。可是他从未真正关心过繁漪,他把她娶回家好像只是买了一件可与家庭地位相称的物品而已,不闻不问地放在家里。他毁了一个女人的幸福,有又把外一个女人丢在家了,让她的青春岁月好在无尽的等待与寂寞中,任其枯萎。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坑埋苦工等害人发财的事情上。这一切反映的都是资本家卑劣的本质。

  然而,所有的一切一切,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想闪电划破黑夜一样所有的阴谋,秘密,纠纷都暴露无遗。真相的面前却是一颗颗沉重和破碎的心,结果在周家的那座大宅了,所有的人死的死,疯的疯,出走的出走。周朴园一生阴险狡诈,卑劣图利,自私无情,以为得到了很多,却牺牲了所有,失去的亲人,失去了自我和尊严,只留下一座空空的,死气沉沉的大宅,在历史的风雨中摇摇欲坠。

  挖尽心思的自私、算计,换来的只是孤独和唾骂。

  我的读书随笔 篇12

  以前断断续续读过一些龙应台的短文和语录,知道她是台湾人,做过台湾的文化部长。偶尔看到家里一本《目送》,好像是儿子的老师推荐儿子读的,于是取来读读。也许是和作者年龄相仿的缘故,这一读,引起了一点小共鸣,于是断断续续坚持读完了。读完每章每节,然后整体回顾,这是我读书的习惯。这一回顾,有几点感触,记录如下。

  全书三个部分,1、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2、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3、满山遍野茶树开花。第一部分,主要讲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事业,三者如何兼顾,一路前行。第二部分,主要讲自己的游学生活,日常生活,其中的感悟。第三部分,主要讲父亲的`晚年生活,以及为人儿女,怎样送别父亲最后一程。全书溢满温婉之气,柔情蜜意,雍容,恬淡,而又有挥之不去的无奈和哀伤,是真实人生的真实记录。

  诚如古人言: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做儿女的,必须为父母养老送终,陪父母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方是尽到本分;为父母的,把儿女育到自立,即当放手,交还社会,不可把他(她)当作私有财产,方可心态平和,少些烦恼;至于自己,须得尽量安身立命,尽量独立自主,不要有依靠儿女之念想,虽显无奈,但可得很多意外之喜。

  人生就是:目送儿女渐渐地,渐渐地离开自己,远去,远去,头也不回。无奈。目送父母渐渐地,渐渐地,老去,老去,怎么也拉他不住。悲哀。

  我的读书随笔 篇13

  最近再次学习了原来的领导推荐的《推动对方思考才是真正的领导力》及所附的《沉静领导六步法》推荐序言,文章的内容很多,大概有十几页之多,其实在一周前就大概看了,只是印象没有那么深,在今天重新又认真详细读过之后,才发现确实有很多需要我学习的地方,感触颇多。

  这让我想到了其实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岂不是和很多没有经验的老是一样,学生有问题了,我们不是想办法推动学生的思维,而是直接给学生讲解怎么去解决问题,这不是和文中的那些传统的领导一样吗?

  这篇文章也引发了我很多深入的思考,其中体会最多的是怎样改变员工的思维,这也正是辅导学生的重要目标所在。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又决定个性,因此改变学生的思维是我们工作的本质需要。在多年辅导中发现,学生只有自己产生了顿悟,他们的思维习惯才能得以改观,学习兴趣才能发生本质性的转变,也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这不正是我们教导处需要解决的问题吗?那就是让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成为会推动学生思维的老师,只有我们的老师们有了这种思维,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新的`进步。

  学生怎样才能实现顿悟呢?学习障碍的理论体系中曾提到,只有实现问题情境的整体表征,才能产生顿悟。那么,辅导老师怎样帮助学生对当前的知识进行整体表征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学中不要给学生直接讲解问题的答案,而要去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其产生顿悟。一旦学生产生顿悟,他便会感受到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从而增强了其对该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这也可以用到我们教导处的工作中,如何让我们的老师顿悟,那就是引导老师思考,督促老师们的工作,让其工作有进步,让老师们在工作中获得自信,对工作有兴趣,获得职业幸福感,从而大大提高老师们的积极性。

  学生自我顿悟的实现是与老师全面、科学的引导密不可分的。引导思维是辅导老师通过恰当的语言引导,推助学生思考问题,形成自主思维产生顿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辅导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利用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思维,而不是辅导老师把自己的思维结果(解决问题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把答案讲给学生,学生难以把答案与自身思维系统中的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至此学生很难运用老师传授的新知识解决问题。

  至此,我想到的了我们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一学,二导,三练”,这不正是文中提到的领导解决管理问题的很好的方法吗?我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我们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应用到我们的教师管理工作中去。但是我也知道这个工作很难,我会迎难而上,竭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的读书随笔 篇14

  “布里丹选择”的故事很有趣:有一个外国人叫布里丹,听到驴子饿得咕咕叫,就牵着它到野外去找草吃。看到左边的草青,便把驴子带到左边;看到右边的草更青,又带驴子跑到右边。放眼一望,远处的草又青又嫩,便连忙牵着驴子跑向远方……就这样反复折腾,始终拿不定主意,结果驴子就饿死在寻找更好草料的途中。

  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决策永远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永远没有最佳的方案。不能为了追求决策的绝对正确,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犹豫不定,让绝好的机遇失之交臂。

  校长要拓展决策的视野,就必须力求做到:放眼全局、全盘考虑、设想后果、抛弃偏见、多谋善断。

  校长的主要职能是决策,其决策要正确科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多谋善断。要体现“多谋”,要求校长一方面要广泛收集信息,另一方面要集思广益。在体现“善断”上,要突出重点、把握时机、敢于独断(不是“独断专行”,而是更高境界的.决断。),还要按照严密的决策程序,即判明问题、明确目标、拟订方案、权衡选择、有效执行、追踪反馈六个程序。

  在日常学校管理中,自我感觉有时很果断,有时就犹豫不决。记得三年前,我刚到学校时,发现每到放学,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又像是百米冲刺般的奔向学校大门口。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学生不排队放学呢?经过调查,以前学生少,每个班只有20多个人,教室离学校门口也近,还有个别学生会被留在教室值日,所以一直也没要求学生排队放学。当时我想提出让学生排队放学的要求,试着随口说了一下,老师们都不愿意,觉得太耽误事。我又观察了一个星期,发现:随着学生的增加,这种学生离校方式很不安全,低年级的学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万一有一个学生跌倒,摔得痛不说,就怕后面的学生再次摔倒。于是,我在办公室放了放学时学生离校的照片和视频,指出这样存在的问题,在会上提出排队放学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方案:学生在班级门口整队,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负责护送学生到大门口,班子成员亲自带领护路队的教师在校门口疏散交通,做好监督。并在校门外的路边为每个班划定接送范围,以利于交通的畅通。经过长期的坚持,排队放学已经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样做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也受到家长的好评。从这件事上,我感觉在进行决策时,校长不能求得意见完全一致,只要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校长就要当机做出决断。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反思、去领悟、去分析,用书中的理论对照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的读书随笔 篇15

  ●虽有志于教育事业,但缺乏必要的扎实的学习条件的,则只好凭苦干,借助于对学生搞"疲劳战"从事教学,不待说,那些在教学上持不认真态度的,理当受到非议;然而,单凭苦干进行教学的也不能一味赞美。诚然苦干,从教学态度上讲,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无作用,但是这种不讲究教学艺术的苦干,从教学规律上讲,是一种莫大的窒息学生主动学习的桎梏,我们决不能提倡。很难设想一个业务水平低能的教师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学生;一个缺乏科学教学方法的教师能把教学质量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照本宣科"已为学生所唾弃,"满堂灌"亦被学生所敌视,"不学无术"之徒更不敢登大雅之堂,学者型教师愈来愈受学生欢迎,"照亮别人、完善(充实)自己"已成为新一代教师的孜孜追求,教学与学习相结合,已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康庄大道,教学与研究相渗透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能说没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不能说没有教材教法的研究,但很难说一定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更不要说把教学经验上升到教育智慧。一个教材反复的教,一块黑板不停的写,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发现教材教法"新大陆"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到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未能及时的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提升,终归会"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即便是来年再上这一节课,不一定能教出当初的水平,不见得能达到当时的境界久而久之,激情不在来,灵感不复临,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老化、智力衰退,"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君不见,曾经有过辉煌教学历史的人,由于缺乏积累、反思而过早失去了教学青春的光泽;君不见,在汹涌澎湃的课改大潮中,不做此功夫者,屡受学生冷遇。

  ●积极良好的教学心态能使教师精神振奋,乐观豁达地对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使教师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语言生动流畅,表情丰富多采,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反之,消极不良的教学心态则是教师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导致思路阻塞,思维迟缓,表情麻木,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学艺术的发挥。

  ●怠惰是贫困的土壤,衰弱是疾病的温床,无知是失败的起点,自私是错误的根源。

  ●一个教师,如果耐不得寂寞,经受不住外界喧闹环境的诱惑,将来是很难成为名师的。

  ●实力上输给对手并不可耻,如果从心理上输给别人,那才是真正的可悲,怕输就不要做教师。

  ●在受到挫折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如果你倒下了,不是被别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击倒的!当然与自己的心灵做斗争,是很困难的`,需要以灵魂作为代价。强者向人们提示的是确认人生的价值,弱者向人们提示的事对人生的怀疑。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职位高低,也不在于他活了多久,而在于他对生活的那份感受和奉献。不断地保持生活的美,是一个人神圣心灵的标志。而要不断地保持和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这样人生才能坦荡。

  ●永恒就是美丽,执著就是艺术,平凡造就伟大。

  ●以敞亮的智慧和诚实的秉性记录生活、诠释教育。

  ●对于任何人、做任何事,如果没有主观的积极愿望,而仅靠外因去支撑、引领、督促、甚至逼迫,那是永远做不好的,就像我们做教育,如果被人牵着鼻子走,疲于应付,得过且过,工作不仅会在原地徘徊,自己也会逐日落伍。

  ●当一个教师于烦琐中,主动去读书之时,用心写教育日记之时,积极改变师生关系之时,乐于思考教育问题之时,坚持练习教学基本功之时……他一定找到了自我奋进的着力点。当"自我完善"已成为心中热切的渴望,它将是我们心中坚定的精神支撑,永远激励着我们去求知、去探索。

  ●你不想做某件事,你可以找100个借口,但你要想做成某件事,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要做成这件事!

  ●很多时候,那些最初引领你入门并使你引以自豪的东西,不久就可能成为羁绊的绳索,你只有冲破习惯,挣脱羁绊,才能开创更加辉煌的局面。

  ●有一等的胸襟,成一等的事业。有时,教师真正要提升的不是专业知识,也不是方法技巧,而是胸襟与情怀、境界与视野,因为这些常常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深度、广度和灵性。

  ●奇迹常常是瞬间创造的,但仅仅依靠瞬间是创造不出奇迹的。"薄发"的过程是令人欣喜的,"厚积"的过程是寂寞的,甚至是痛苦的。

  ●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内把握各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或借机板书,或相机引导,或梳理提升或苟联摒弃,对多样化的算法进行优化。多中选优,择优而用,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方法作出积极的反思和必要的改进。

  ●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教学是一段旅程。在教学旅程中,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可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情”,不同的教学走向就可能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教学风景。当你位于教学途中一个个教学“站点”的时候。你就不可避免地会先确定正确的教学“路标”,然后选择合理的教学“路径”,从而呈现最佳的教学“风貌”。

  教学设计之路是一条开放之路。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文本”,而不仅仅是静态物化的作品。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还意味着一个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解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永远在创作但是总是无法结尾的作品。

  教学设计之路应是一条辨证之路。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个体的教育哲学觉醒、校正、丰富的过程。教学设计或者写教案不纯粹是技术性东西,与教育哲学有很大关系——没有什么教学活动不是在相应的教育哲学的指导下进行,没有什么教学活动不体现一定的教育哲学。

  每个教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哲学:它是根植于你的内心并内化为你的教育行动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论。

  教学设计就是要促使教师认识到自己个体的教育哲学,让这些深睡的教育信念觉醒,并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它、验证它、校正它、丰富它。

  奈勒说:哲学解放了教师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概括,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可见,一个对自己个体的教育哲学有着清醒意识的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可能把教学引向博大、浓醇的境界。

  我的读书随笔 篇16

  读了战争与和平,感慨颇多。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将陷于敌人之手了。

  罗斯托夫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

  我的读书随笔 篇17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手斧男孩》整套书,分别有《手斧男孩》、《冒险河》、《一个人的冬天》、《寻找鹿精灵》和《猎杀布莱恩》五个故事。当我拿起第一本《手斧男孩》时,我发现它竟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让我爱不释手。于是,我就如饥似渴地看了下去。

  《手斧男孩》这套书是盖瑞。伯森写的,他于1939年出生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他先后当过卡车司机、猎手、弓箭手、导演、演员、歌手、水手、工程师、农夫和教师,多种职业经历造就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

  《手斧男孩》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一个只凭一把手斧在丛林中挣扎着度过54天的勇敢男孩的故事。

  这个名叫布莱恩。罗伯逊的13岁男孩,因为父母离异,所以他平时跟妈妈住,每逢寒暑假就坐小型飞机去爸爸那儿。但有一次发生了意外,飞行员突发心脏病去世,布莱恩只能独自驾驶飞机,被迫坠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大森林里,而此时布莱恩身上唯一的武器就是临走前妈妈给他的一把手斧。

  在这里,布莱恩饥寒交迫,不得不以野果当食物,还要提防“吸血鬼”蚊子的进攻。但是,他用手斧制作出了打猎用的弓、箭,制作出了捕鱼用的鱼叉,找到了临时的“家”——石屋,成功地用手斧、燧石、桦树皮生起了火,甚至只凭一己之力学会了打猎。

  在这里,布莱恩先后被满身刚毛的豪猪偷袭,被有强大鹿角的驼鹿的袭击,被臭气熏天的臭鼬屁熏到,被横扫一切的龙卷风卷走好多“家当”……但是,这一切他都挺过来了!布莱恩真正成长了,他明白了两个道理:自怜自哀毫无用处,对任何生物来说进食是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和其它冒险小说一样,主人公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终获救了,布莱恩获救的情节设计得十分巧妙。

  当布莱恩在森林中生存的第54天,他突然想起坠毁的飞机中有个急救包,于是他冒着危险潜入坠毁的飞机里,找到了急救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有那么多好东西!有食物、果汁,有杯子、锅、勺子,有钓鱼用的'鱼线、鱼饵,还有打火机、枪。突然,他发现包里竟有一个应急无线电发报机!布莱恩按了一下,没有反应,估计是摔坏了。这时,一驾小型飞机忽然降落,驾驶员对布莱恩说:“我收到了你发的无线电,我是来接你的。”布莱恩看了看飞行员,清了清嗓子说:“我叫布莱恩。罗伯逊。”于是,他获救了。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敬佩布莱恩。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孤身一人在森林中度过了54天,换做是我,恐怕连5、4天都无法度过。我佩服他的勇气、信心、沉着,佩服他的顽强、机智、聪明,还佩服他超强的生存能力。我经常想,如果我是布莱恩,我能像他一样化险为夷吗?

  书中的一句话非常吸引我:

  困境之中,一把手斧可以化险为夷。但是,即使没有手斧,还是要有勇气!

  读完这本书,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有经历过真正的磨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的读书随笔 篇18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14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在罗马的青年旅馆遇见作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表现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的怎么样”和她很自然地回答我的问题时,我感到乌塔很有礼貌,对人热情,善于交朋友。而我却恰恰相反,不要说见陌生人了,就是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个招呼,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不礼貌,冷冰冰的。

  从乌塔14岁就能一个人游欧洲这件事,我联想到中外父母爱孩子的不同方式。外国的父母会比中国父母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比如: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外国的家长会只说几句鼓励的话,就各忙各的去了。而中国的家长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抱起孩子,亲亲搂搂。

  我又想起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三年级的时候,腾钰含约我到新华书店,我向爸爸妈妈说明情况准备走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没有一个大人的陪同,万一出了事咋办?”爷爷也急着说:“就是就是,万一出了事,我就见不到我孙子了,别去了,宝贝!”

  不就是新华书店嘛,红绿灯都不过,哪有多远啊!后来,我使出独家绝门秘籍:哭,拼命地哭!但无济于事,书店之行就这样泡汤了。

  哎,我和大胆、独立性强的乌塔差的有十万八千里呀!真希望我的.爸爸妈妈,所有中国的爸爸妈妈也都好好读读《乌塔》这篇文章。

  《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很深,首先我想对家长说:“给孩子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吧!”其次,我想对和我一样大的中国孩子说:“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像雏鹰一样在风雨中成长!”最后,我还要对乌塔说:“我一定要向你学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把自己培养成自立、自强的人。”

  我的读书随笔 篇19

  看过了《暮鼓晨钟》,再看《慈禧前传》,大清朝的历史,就是一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剧本。也许,哪个朝代都是如此,就算是在当下,亦不例外。想起一句话: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孝庄也好,慈禧也罢,不过都是踩在了多而滚和恭亲王肩上得到那万人之上的地位。孝庄是个太不平凡的有大智慧的女人,注定了不能寂寞。二十多岁的皇太后,用尽了多少心血耗尽了多少心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算计着先后将顺治和康熙送上帝位的宝座。还要让一个可唾手可得大清江山的男人多尔衮心甘情愿放弃帝位,辅佐自己的儿子做皇帝,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她与多尔衮有旧情,这期间也失去太多,值得与否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深切。与孝庄的不能寂寞相比,慈禧则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从“天地一家春”到垂帘听政,也是机关算尽。如果文宗与恭亲王之间兄弟失和,慈禧是不会有可趁之机。假设顾命大臣中有恭亲王,能够和肃顺相互牵制,祖宗的法制不会变,大清末期的历史恐怕也会改写了。女人和男人同台演出,演绎了一场历史的戏。只是,荣华富贵一手遮天的权利亦不能帮助她们多活一天。不幸生在帝王家啊。成天算计着别人,又提防着别人算计,生亦无欢。

  那日,看了香港电视台的《金枝玉孽》,剧情早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可谁又能说那深深的帝王之家中,不是最能藏污纳垢的地方?不知道生活在帝王家中,面对那么多的你争我斗是怎样的心情?不知道那时候的女子,怎么去容忍男人的三妻四妾七十二嫔妃?有得宽容才叫贤淑,能够容忍才叫有德。我想,就是现在的男人,也都希望自己是古时候的九五之尊,能够坐享齐人之福的。现在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如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各自心怀鬼胎,机关算尽。男人和女人,都有着不同的贪婪欲望,不过是有些人的欲望没有被现实所勾起罢了。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越大,却越是不明白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名为利,到了也就只能占个一身之地。人分三六九等。男人大多数一生都在追求地位名利,就像马原所说的那样,不过是为了得到权利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征服的欲望。他们需要别人用敬仰的`眼神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那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成就感,到最后,就是为了征服他们所要征服的人,和一切!得到了,还得要更加费心地巩固地位,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这令人炫目的权利地位。做人真的很累很累,有几个人是真正为自己而活呢?有时候会想,若是我出生在古时候官宦家庭,会不会也有很大的野心呢?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他们居然说都我一定是有野心的女人,而且武断刚愎自用。有些道理吧,毕竟他们旁观者清。只是有一点,我倒觉得没有女人天生野心大,大多是生活的经历逼得她们不得不如此。十五年前的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象今天这样。看着以前的照片和录像,真的做梦想不到自己那时候单纯得近似于蛋白质。可能是我的脾气越来越不好,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感受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便有心想再回到从前的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我能做的,是要好好再多读点书,让自己变得充实一些。我既不要做孝庄,更不要做慈禧,我只想做一个普通平凡的小女人,就连做好这点,都不太容易呢。收回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幻想,务实一些,回到自己的轨道上。

  不能改变什么,但可以倒空忧伤,让自己快乐生活。不为凡尘俗世的事情浪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该来的让他来,该走的让他走。巴尔扎克说:“生活本来就是一场烦恼,我们还在不停地制造灾难”。多么尖锐啊!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应该知足了。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下去吧。至少,衣食无忧。其他的,少想或者不想为妙。闲得无聊的时候,想想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吧,比起他们,我简直就是在天堂里生活,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写下如此文字,仅以自勉!

  我的读书随笔 篇20

  一本书的智慧并不在书内,而是在书外,通过过读一些书,使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平日里我们不知的大悟大彻,从而能够结合自身灵活运用在生活中,才读懂一本书。

  就说写作吧!它就来源于我们平时的积累。“一口吃不成哦胖子”的确如此。写作文就是例子。在平时我们要积累了。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能利用上,自己积累的词语、成语、名人名言等,就会使白开水似的作文变得栩栩如生。但是只积累是不行的,要学以致用。但是只学习不思考也是不行的。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虽然知道读书,但不如懂书的人。人虽然懂读,但是不如以书为乐的人。这也是孔子曾经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新”我们不要像狗熊掰梆子那样,捡一个丢一个,我们要把这些知识,放在我们的脑海里,把他锁住,不要让他“飞”走了等到再用的时候,打开那把锁,取出知识。你读的书多了,在写作的时候,就会轻而易举的写出非常完美的一篇作文,不会绞尽脑汁的想。

  这才是读书的真正含义。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识,是生命的守护神;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在母亲膝下,津津有味地听母亲讲《白雪公主》,《灰姑娘》,《阿拉丁》等驰名中外的童话故事,我不厌其烦地听着,自己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置身于童话世界。那些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它们善良,它们淳朴,它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撒下了一颗颗善良的种子……

  稍大一点,我就开始自己借助拼音阅读一些较为浅显的童话了,如《狮子王》,《丑小鸭》等等。我看了以后感触颇深。

  再大一点,母亲便给我买来许多深刻的文学等方面的'书。我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我从中知道了简爱悲惨的人生;知道了成吉思汗这位一代天骄……我似乎看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驰骋沙场的壮观场面;看到李世民南征北战,创立大唐这个泱泱大国。我尽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些书,使我了解了辉煌灿烂的悠久历史,丰富了我的知识,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迷茫。我坚信:知识,可以创造金钱,可以创造财富,可以塑造出一个有用的人才。

  正因为我博览群书,我的考试阅读只扣了1、2分,有时甚至1分也不扣。是书帮我理解了短文中深邃的意思,我成了读书的受益人。

  不错,阅读和看电视同样能获得知识,读小说是所得到的是细致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不可磨灭的感情,但影片和卡通,虽然也能使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

  我的读书随笔 篇21

  今天,我读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洋七先生与他的外婆一起度过的那八年时光。在物质缺乏的时代,作者从外婆身上感受到的,是乐观的力量。

  外婆的一生经历贵族的光彩和失去丈夫后独自抚养七个子女和一个外孙的艰辛。在生活的巨大落差面前,乐观的态度让艰苦的.生活变得快乐,她说:“穷有两种:穷的消沉和穷的开朗。我们家是穷的开朗。”于是,在贫穷的日子中,作者一样感受到了幸福,这也许便说明了前言中的“幸福不是金钱左右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正是乐观的心态带来了幸福。 作者洋七先生曾是作为棒球特招生进入棒球强校广陵高中,怀有成为职业棒球手的梦想,但却在高二时因伤未能如愿,极大的失落中,他选择去闯荡天下,应聘歌手、汽车修理工、出租司机等职位一一失败。乐观的心态又给了他力量,从跑龙套做起,终于成为喜剧泰斗。

  任何时候都能开朗乐观的孩子与"欺负事件"无缘。如果被别人说到痛处比如"肥蛋"、"穷光蛋"等,你或许会受到伤害,但是,以前的孩子具有将这些难堪转化为笑声的开朗与坚强。 "穷光蛋!""你说什么?如果不服气,你也做做看呀。你想做穷光蛋还做不上呢。"

  外婆给我们的,便是这样一份精神财。

  我的读书随笔 篇22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过瘾的书了!那天从网上买了毛姆的两本小说,当时看到有这一本,看到评论中好评居多,便加买了这本《毛姆读书随笔》。前几天终于忙里偷闲,先看了这本书,结果是一开篇便被吸引住了,不忍释手,以至于前两晚熬夜把它给看完了。

  很认同毛姆的看法,读书是一种享受与娱乐,当然这种娱乐是精神上的娱乐。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喜欢的书才会用心读,如果文字可憎,读之无味,那远不如花时间去散散步好了。

  毛姆是个读书人,所读的书涉猎甚广,在这本随笔中,他主要记述了自己对文学名著及哲学书藉的体会。我觉得他像个文化导游,带领读者去拜访欧美文学名家,像狄更斯、简·奥斯汀、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一批十九世纪的大师。

  毛姆以说故事的方式,将作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和作品成就一一展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的一系列的奇闻趣事,而且难得的是毛姆并没有给文学大师们作任何粉饰,树立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向读者揭示其真面目,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这对于读者去理解原文学原著大有帮助,而且他对作品的评析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说出其主要的精神内核,风格特点,然后点到即止。

  由于毛姆的文笔生动风趣,情感真切,叙述又逼真传神,所以真是好看!所以读他的随笔,不仅能获知很多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是一次愉快的精神畅游,虽然他介绍的很多文学作品我并未读过,但是却生出兴趣想去一读了。

  译者刘文荣的`译笔特别好,晓畅通达,意韵俱全,难得!好读书的人不读这本书,遗憾。读书是一种享受,读这本书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好读书、爱读书的人是幸福的。

  我的读书随笔 篇23

  黎戈在博里就这本书写了一个笔记:“我亲爱的毛姆叔叔”。这本毛姆叔叔的书我虽然比她看得早,却一直没动笔。头一次觉得她没说透,可能是自己此时此地的视觉不太一样的缘故。

  毛姆写了六十五年的畅销书,对市场信息特别敏感,写东西也特别刻苦。据说,成名以后,某一天经过大剧院,那里正在上演他的一出戏,听到观众在落幕时雷鸣般的掌声,他老先生对着落日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下我终于可以从容地欣赏落日,而不用挖空心思想着如何优美地描写它了”。

  因为有这些杂碎打底,书就读得比较另类。譬如他在书的开篇写“读书是一种享受”时,说“你最好还是随你自己的兴趣来读,我甚至都不认为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我自己就喜欢同时读四五本书,历史、散文、评论、传记、诗等等分开时段来读……”他这么写固然不错,但显然,他还是从大家都喜欢的视角在写。你看,他介绍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自己读了三遍,然后又说,我打算承认,他的书并非每部分都很有价值的,读者可以对其受当时思潮影响而表述冗长的那部分抛掉,真是蛮体贴人的。

  随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关于读书”,第二部分“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伦理学方面读书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作家与作品”。第二部分里,毛姆先生写“真、美、善”的视角非常独特,也特别耐人寻味。

  人们要使生活过得有意义,“真、美、善”是可以能达至这一目的的三种价值观。

  “真”虽然排在最前面,占一席之地却是出于修辞方面的缘故。人们把一些道德品质,勇敢、荣誉感、独立精神等,划入真的范畴。毛姆先生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这些品质大多只是人们为求“真”而自我表现而已,与“真”本身无多大关联。如果“真”是一种价值,那只因为它是真的,而并非因为说出“真”来是“勇敢”。若说“真”是一种判断呢,人们往往误以为其价值更多在其判断的独特,并不在乎它的“真”本身。就譬如说连接两座城市的桥,要比连接两块荒地的桥来得重要一样。若说“真”是一种终极价值呢,哲学家、历史学家往往争论不休,他们各持已见,相互攻讦。历来的事实是,说真话未必聪明,人为了虚荣、安乐和利益,总是不顾“真”的。大多人的理想主义,不过想借“真”的名义弄虚作假。写了一辈子畅销书的毛姆谈论“真”的笔墨最少,取了他简单陈述事实的观点。也由此可以窥见,他在这里所说的,也未必就是真的,他得考虑市场的视角。

  “美”:美的情况稍好一点。在一位杰出小说家的眼里,美首先是一个句号。因之还是不要真正达到完美。完美无缺是乏味的。完美无缺就好比高山的峰巅,你一旦爬到山顶,可以做的事情就只是再爬下来而已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处处皆在的小讽刺:我们还是不要真正达到完美,虽然完美无缺是人人追求的目标。毛姆在随笔中引介的所有小说大作,没有一部是完美无缺的。说到题外,若要说完美无缺,我们的“红楼梦”堪称完美了,可是却也只有前八十回,就也算是有憾,不至于等读者爬到山顶后,仅止于爬下来而已了。

  对美的评判从来没有固定标准,人的审美情感非常复杂。美感固然愉悦,是一种智性又充满感性的激越之情,让人宁静、温柔,充满幸福感喟,然而毛姆先生的最终观点,还是落脚到实用的功效。美感除非能提高人的品性而且能使人有更多的能力去做好事,否则,再大的欣喜也是毫无意义的。他的观点就不是典型美学家指称的“为艺术而艺术”了。倾向于认为个人的审美陶冶,最好有利于性格培养,从而更适宜做出正确的行为。而艺术作品本身呢,“蜜蜂只为自己生产蜂蜡,并不知道人们会拿它去做其它事情”。

  三种价值观里,善最有大众性,因而也可能才最具实用性。其实。盲目的善,也是很害人的。毛姆将善与爱合在一起。纯粹的爱与单纯的爱,亦即性爱与仁慈之爱很难精确区分。人生的大悲剧不是因为人会死,而是因为人会停止爱。两个情人之间也总是一个爱、一个被爱,正是因为这种不和谐,人们将永远不可能获得幸福圆满的爱情。爱情能带来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爱情却难得无忧无虑。就好比人们常常在拥抱自己锁链的同时又怀恨在心。可是仁慈之爱就不然了。善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宣称有其自身目标的价值,德行就是它自身的回报。善和美不同,永远不会达到尽善而使人厌倦。善比爱伟大,从正确的行为中表现出来。那么作为个人,正确的行为究意是怎样的呢?毛姆用一位16世纪西班牙宗教诗人的话作结,虽说人脆弱,也勿需将其视为畏途。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顺其性情,做好分内之事。

  在毛姆的笔下,他所引介的作品,个性却是要首先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看完他介绍的作家与作品后,无疑会让读者在读其介绍的读本时有相当大的指导与启发作用。首先,寥寥几笔,他就把作品的个性全部勾勒出来了。而且,作品的精彩与缺陷也全在他的笔下一一道来。再引介到作者其人时,你会知道何以作品会如此。当然,最有裨益的,莫过于他告诉你那本书要怎么去读,对那些写得不好的冗长无用的部分如何略过去,他知道作家何以至此的来龙去脉,读来自然是特别有趣味些。而他视角的客观与无情也让人读来倍感独特精彩。

  他写巴尔札克文笔粗俗、为人粗俗,粗俗甚至也是他天才的一部分。巴尔札克极其单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甚至都说不上聪明,思想平庸而肤浅。然而,他却有一种非凡的创造才能,像自然力一样的创造才能。他极端自私,不讲道德,同时又不够坦率。然而,他要是很有节制、很有心计又很俭朴的话,又成不了一个作家了。他爱炫耀,喜欢奢华。他像牛一样地苦干,拚命写作,想挣钱还清债务,然而,还没等还清旧债,他又借上了新债。最有趣的事实是:他只有在债务的压力下才能专心致志地写作。

  可是,这一切都不妨碍毛姆依然如故的观点: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是巴尔札克,最伟大的小说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部史诗样的作品。小说主人公彼埃尔和安德烈公爵,同时代表了托尔斯泰矛盾性格中的两个对立面。大凡有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心某种遭压制的本能、欲望、白日梦的升华,而当他们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这些东西之后,既然内心压力已经释放,往往也没有进一步行动的必要了。在毛姆的笔下,读者也能看到托尔斯泰的缺点与局陷。然而就是这样,才是一个小说家笔下的非常客观的作家与作品。

  毛姆除了介绍到大部分伟大、激情的故事之书与其作者,他的“简。奥斯汀与《傲慢与偏见》”也写得非常漂亮。简。奥斯汀没有写浪漫故事的才能,也不打算往这个方向努力。她出色的`观察力和生动的幽默感使她从不耽于幻想,她感兴趣的不是不平常的事件,而是平凡的日常生活。可是没有迭宕的事件,却丝毫不妨碍作品本身很强的可读性——比一些更杰出更著名的小说更有可读性。小说描写的只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心感情和许多错综复杂的琐事,小说中没有发生什么了不起的事,可当你读完一页仍然情不自禁地翻过一页,迫切地想知道下文如何。作品能处理至此也算是最有才能的小说家了。

  毛姆先生认为,很多伟大的小说家都有趣味性、文笔和语法方面的缺陷,文笔精美并不是小说家应有的基本素养,对小说家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像力、大胆的创造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人性的关注、认识和理解。

  时下的日子,在读了毛姆介绍的二十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后,翻完读书随笔掩卷思索,你不得不承认,他对作家与作品的客观视角对读者会有一种特别深的触动。于个人的癖好,也许会重新找来奥斯汀的作品细细品读,把《呼啸山庄》一口气看下去,把普鲁斯特的那本大书看完。不过最迫切想做的,可能还是要把毛姆的《刀锋》找来一读,最好是原版。《面纱》已然写得很是好看了。

  我的读书随笔 篇24

  受《星期六晚邮报》的委托,我写了三篇文章[注释]。为了响应众多读者的需求,既便于读者阅览珍藏,又让那些没有看到过原文的读者能有一些收获,现在将它们重新印刷装订成册。委托方告诉我每篇文章写四千字,因而就算我写的比四千字稍微多一些,也只能竭尽全力压缩。说实在的,在这三篇文章中,任意拿出一篇都可以扩写成厚厚的一本书。

  在前人留下的众多精神财富面前,许多读者感到无所适从,不清楚自己应该读哪些书,我的目的是列出一张推荐书目的清单给他们,清单上的任意一本书都会使读者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获得很大的收获。

  怕读者们嫌弃书单太长而心生沮丧,所以迫不得已把很多重要的著作都省掉不写了。每个作家的书我只推荐了一本,但是很少一部分作家(像简·奥斯汀、狄更斯、萨克雷、巴尔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把他们的几本书都推荐给读者,而且任何一本都严格按照我的择书标准来推荐。除此之外,我迫不得已删去了像夏洛蒂·勃朗特这样一些有才华的作家,因为篇幅不允许加进那些接近一流的作家。我还删除了所有像艾萨克·沃尔顿的《生活》和詹姆斯·莫利阿的《伊斯法罕的哈吉·巴巴历险记》这样名气不太大的书籍。这些书都能给人阅读上的享受,但是篇幅的限制促使我只列举那些大家都认可的名篇佳作。我这样做就像带着一位朋友去雕塑馆游览,虽然这位朋友有很大的热情,但是他的时间却很仓促,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使他领略到最辉煌的风景呢?我避开罗马时期的肖像,跳过古风时期的雕塑,直接把他领到希腊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面前,但是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认可那些被跳过的艺术瑰宝的'价值。

  在浩如烟海的欧洲文学里,我挑选的作品都是令我十分佩服,并且被公众认可的经典佳作。如果哪本书称不上特别出众,那么我有什么必要推荐它呢?但是我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推荐美国文学,因为它的历史比较短,如果我只列出四位作家来,我想读者们不会满意的。

  再说说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历史很短,著作也不多,三流作家因此能够进入主流,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作品根本不应该受到这么高的推崇。现在的美国不该再抱着爱国主义的偏见,不要只把美国作家看成美国人,还要把他们看作世界公民;要想做出恰当的评价,就要把他们和那些卓越的艺术家们放到一起对比。

  最后,我想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引用约翰生博士写给斯莱尔夫人的一句话:“那些不读书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去思考的,也没有什么可以去说的。”

  我的读书随笔 篇25

  我们常说言多必失。我在《总结》中曾经写过,经常有一些年轻人问我该读什么书,那时我无法预知自己的回答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自此以后,有许多读者给我寄来各种信件,他们想知道我究竟给出了什么样的建议。我竭尽全力写信回复他们,可是,一封短小的信不可能完全说明我的想法。太多读者想知道我的择书建议,鉴于这种情况,我索性根据自身经验归纳总结写成文章,以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享受,并且有所增益。

  阅读理当成为一种享受,这是我首先要强调的。当然,也有许多书是我们必须要读的,因为某些时候,读书只是为了考试过关,或者得到想要的资料。我们阅读这类书的目的是接受教育,读了全书没有枯燥的感觉,就已经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读这些书,不是为了从阅读中获得享受,而是迫不得已。我要谈及的“阅读”要把这些书排斥在外。我下面谈到的书,给不了你学位和谋生技巧,也给不了你船舶驾驶技术和故障机车的维修方法。但是,如果你能够享受这些书,就能把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有些好书不容错过,否则就是一种损失。一些业余时间比较充足的成年人可以读一读这样的书。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我所说的“你”。书虫不包含在“你”之中,因为他们容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寻无人问津的'孤僻小路,从找寻那些早被束之高阁的好书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我在这里要说的书,是那些真正的好书,是那些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被认为是经典的好书。这些书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读的,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些书。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书不仅受到许多权威评论家的推崇,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普通人读这些书会感觉枯燥,但学生们却会把它奉为必读经典。

  我们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然而,使一些人快乐的东西一定也会使另一些人快乐吗?谁能够向我们保证呢?追寻乐趣并非是不道德的行为。乐趣本身有什么不好呢?聪明人之所以放弃对一些乐趣的追求,不是因为讨厌乐趣,只能在感官享受层面停留下来,而是因为追求乐趣有时候也会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在一个时代中,最聪明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发现了最大最长久的满足是汲取知识。想要不断受益的人,可以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很少有什么运动可以带来持续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一般在我们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同时代的诗人也有可能把丰厚的宝藏留给我们,所以一样值得我们铭记。有一本诗歌选集我不想提它的名字,因为写得确实不怎么好,它可是我所知道的当代唯一一本了,真的很不走运。莎士比亚既是英国最卓越的诗人,又是民族的骄傲,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把他的悲剧拿来读一读。如果有谁对莎士比亚的剧本比较了解,有着优雅的品味,有着深厚的知识,并且判断严谨慎重,我希望他能够编出一本莎士比亚的选集,节选他剧本和诗歌中一些经典章节、段落,就算把单独的句子收集起来都行,如此这般我就可以随时读一读身上带的书,以满足诗歌滋养心灵的需要。

  我的读书随笔 篇26

  很多读者看到了刊登在《星期六晚邮报》上面的关于英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那两篇文章,他们希望我再写一篇关于美国文学的文章。晚报编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委托给我这项任务。

  我计划着只说那些被人称为经典的书。近代的作品被排除在外,对它们太陌生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有太多书籍在近五十年里相继出版,而要我现在就谈论哪部作品是经典的、永恒的,就有些太早了。

  有一个观点我过去一直强调,现在我想再说一次。

  人们读书的目的应该是享受。我觉得那些把读书当成任务的读者是缺乏智慧的。我认为生活里众多美好的事情当中,阅读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享受,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如果你不能从我所推荐的书籍中获得感动,或者缺乏兴趣,或者并不开心,那还有什么理由接着往下读呢?我不敢把自己说成是美国文学史方面的专家,正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我还是颇为自信地写出这篇文章。我清楚自己不能完全了解美国文学,所以在搜集材料阶段我看了几本权威的美国文学史。我想把最权威的评价拿来作为参考,对照自己的观点去发现有什么不同,然后考虑是否有必要修改自己的观点。但是有一点让我很惊讶,文史家们关注的焦点,在我看来差不多都与文学没有什么关联。他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某一位作家写作时盛行的社会情况,以及政治风气对这一作品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的评论当然也是正确的。

  就文学本身而言,它是一门艺术。不能把文学当作哲学、科学,也不能把文学看成社会经济、政治,文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他人获得快乐。

  让我用18世纪的一本书来开启我的话题。文学史上的自传很少,在这很少的自传中,只有《富兰克林自传》蕴含的趣味是经久不息的。这本书写得像他本人一样朴素。富兰克林美妙轻松的语言得益于他从学于名师的经历。书中生动的叙述和富兰克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又真实可信的自画像,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美国人对富兰克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又真实可信的自画像,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美国人对富兰克林很苛刻,说他是个人格残缺,语言平庸,理想低俗的人,这个评价令我很费解。他实际上不过是不浪漫罢了。他是一位机智聪明又勤奋的成功商人。他祝愿自己的同胞,却也能够摆脱他们的蒙蔽,同胞们的失败被他狡黠幽默地利用,进而达成目的。

  有些目的的确是自私的,但是大多数却是大公无私的。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喜欢并不影响他真诚恳切地接受艰辛的时刻。富兰克林是一位很有勇气并且很大方的好伙伴。他说话机智尖锐,坦言自己喜欢女人和酒,能够从中得到乐趣。他是个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成就的颇有才艺的人。他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他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所在的州,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着很大的贡献。正如约翰生博士是英国人的典范一样,我觉得富兰克林也是美国人的典范。我认为他不懂得弄噱头是不受美国人喜欢的唯一原因。

【我的读书随笔】相关文章:

我的读书随笔06-06

我爱读书随笔3篇09-25

我的读书故事教师随笔11-16

读书的随笔06-06

读书随笔09-13

我的周末随笔03-01

我的暑假随笔05-19

随笔我的暑假05-22

我的烦恼随笔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