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我的父亲随笔

时间:2024-06-19 17:53:34 随笔 我要投稿

我的父亲随笔合集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父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父亲随笔合集15篇

我的父亲随笔1

  今天是父亲节,我好想好想给父亲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父亲。这个愿望却无法履行,因为父亲自从我从长沙买给他的助听器在坐别人的摩托车时被损碎后就一直没用手机了,接电话也听不清楚。后来几次给他买助听器,他都不肯要了,我揣摩他是为了替我省钱,因为第一次买的助听器是叁仟多元,我只说叁佰多元,他还说别浪费钱,人老了少听话好,后来知道是叁仟多元,还狠狠骂了我一顿。他的.节俭,这件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我的父亲出生于一九四一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务农一辈子。土地就是他的命根子。年逾古稀还要种那一亩三分地,田要种稻谷,土要种疏菜,池塘要养鱼。二零零八年随我去北京的四年期间,经常惦记着那一亩三分地在闲置,唠叨不休要回家,去年一回来,不和我们住市里,要回家种田。还栽了三百多蔸油茶树,房侧的竹林又已光亮能让我们去休闲度假了。闻着父亲的清新饭香,吃着父亲的绿色疏菜,观赏父亲的竹林,那种感觉很超然。这也是我常带着孩子去乡下老家看望父亲和逗留一段时日的原因之一。我的父亲是勤劳的一生,健康的一生,乐观的一生。

我的父亲随笔2

  我的父亲去到城市打工已经一年多没回来了,我都有点记不清他的模样了。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父亲工作的城市。我第一次见到那么高的楼房,那么多的车,那么光鲜的城市。妈妈跟我说,这些楼房里有你父亲出的力,我不禁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来到了他们工地的门口,听到水泥机的搅拌声,升降机吱呀吱呀的声音和一系列嘈杂的声音。在往天上看,好多像蜘蛛人一样的人,攀在高高的外架上,在绑架子,看得我胆战心惊。我们看到远处有一位看门的工人,就跑过去问他说,可不可以进去?可他不让我们进去,说里面他危险了,一般人不能进去。我们只好站在原地等。等了很久很久。

  终于到了中午要吃饭了,父亲从上面下来了,他的汗水湿透了衣服,皮肤是黑褐色的,头发和脸上全是灰蓬头垢面的。父亲微笑地看看我们说:你们怎么来了?妈妈回答了爸爸的问题。父亲说:我带你们出去吃饭吧,好不容易来一回,我带你们去参观参观这所城市。说完之后,他带我们去找工头请假。工头说:不行啊,你的工作非常重要,你走了,工作就没法干了。我望着父亲,他的眼睛里有了点点的泪花,显出了愧疚和无奈的神情。我知道,他是觉得没能陪我们感到愧疚。父亲内疚地说:对不起,你好不容易来一趟,父亲却没能带你去买一些书什么的。等你下次来,我一定带你出去玩。我跟父亲说:你身体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父亲带我们在工地吃饭,他们吃的发全是大白米饭泡菜汤和一个馒头,吃得如此简单,却干得如此的重体力劳动,看得他们吃得很香,而我却一点也吃不下去,流出来眼泪。晚上,父亲为了省钱,便带我们去他的'工棚里睡觉。父亲睡觉的地方,是一间破屋子,还漏风。墙的一角全是工作要的器械,屋子里全是灰。父亲那一床比较干净的被子拿给我们盖,自己却盖了一床很脏很脏的被子。忍了很久的眼泪在此刻却再次流了出来。

  从此这些我都记在了心里,没想到此情此景,我都忍不住让自己眼泪掉下来。我也默默地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不再让父母操心。

我的父亲随笔3

  戴一顶有点发白的帽子,身体有点清瘦。手里编织着毛衣,胳臂弯里还夹一根赶羊的鞭子,每天赶着他的羊群,去大山里放牧,风雨无阻,这就是我记忆里最清晰的父亲的模样。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的中部,跟很多地方一样,没有什么独特的风景,只有山坡、沟豁、梯田、河道。记忆中的家乡贫穷、落后,因为六七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那时候的农村,人们思想、观念,还是特别的闭塞。

  父亲就是在那年月,度过了他生命中最辛劳的日子。我们兄妹六个那时的生活,全凭父母俩个的劳动所挣的工分过日子。记得父亲在队里是个饲养员,照管饲养队里那些牛羊,很是辛苦,母亲一直是队里的劳动模范,俩口子就任劳任怨养育着他的儿女们。

  父亲是个特别乐观的人,整天赶着他的羊群在山坡河道里嘻嘻哈哈,好像生活的艰辛,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也时常会跟比他小的毛孩子们说笑、打闹。可能是他听力不好的原因,那些小孩会时常说些欺负他的话,不知道他是否听明白了没有?也没有看见他发过火。反正我们有时听见会特别生气的,有时也会说父亲没大没小的,让那些小辈胡说八道,就是不应该搭理那些人。可他还是我行我素,从来不理会我们的劝告,惹得我们姐妹都不高兴,因为那是相当没有面子的事。

  父亲编织毛衣的水平很高,那时候在农村还是特别受欢迎的。邻居家的大爷、大娘们,时常会托他给自己家的孩子织毛衣、毛裤什么的,那是来者不拒,统统接纳,也没有什么报酬,就是一些人会在收到衣服以后,象征性地送一点冰糖茶叶之类的东西表示感谢。那个年月,家家都穷,就那点,都足以让父亲高兴一段时间。因此他就在放羊的时候利用空闲,给人织毛衣,到他快走完人生路时,还有两件毛衣没有给编织完。也成为了他的遗憾?

  我记忆里的父亲好像不太爱干家里的活,家里都是母亲在操心,除了家里的大活。他会时常去奶奶的娘家,帮助那些表婶,表叔家人干活,这是我当时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就喜欢去给他们干活呢?现在想啊,可能是奶奶去世得早,不在了,喜欢舅爷爷和舅奶奶对他的那份爱,于是他想回报的原因吧,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只是猜测而已。

  七十年代末,两个姐姐相继出嫁,哥哥也去省城上学,家里的经济是捉肘见襟的困难,只能靠地上那点微薄的收入勉强的度日。那时候地里种的麦子产量也不高,收成不好,家里吃饭经常断顿。有时候遇到天灾,就会连成本也收不回来,全凭国家救济点玉米。

  土豆就成了各家各户的主食了。我们那山坡地上,就是适合播种土豆,那东西对土壤要求不高,产量特别好,再者就是地上种点杂粮,以次度过那些贫困的年月。

  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父母亲就会把仅有的那点吃的,尽量的让我们多吃,他们则会少吃点。我们还小,也还不知道父母生养我们的困难,不会为他们着想,就是有空闲了,帮助干点农活,减轻点父母的劳动量。

  有那么几次我跟伙伴,星期天去给猪拾猪草。看见队里果园里的'苹果,那时候还没有成熟,因为经常吃不饱,就偷偷地钻进去,摘了一些果子,当时让看护果园的人发现了,她也看着孩子们可怜,就没有告诉父母,只是把我们几个教训了一顿,就放行了。后来,不知道父亲怎么就知道了,狠狠地收拾了我们一回,告诉我们:“人哪怕没有饭吃、饿着,也是绝对不能去偷。要想以后吃饱饭,就去好好的学习,好好干活,用自己的手和劳动去换取果实,要是以后再看见你们偷东西,会打断你们的手。”从此以后,我们记住了父亲的话,偷是世界上最可耻的事,这一辈子不再去犯。

  没有文化的父母,靠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明白做人的道理。

  一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日子才慢慢的有点好起来,可是还是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靠自己家养的那点羊,已经没法改变生活的模样。那时候的人们,观念已经在开始转变,都纷纷去大城市打工,在外边包工程的表叔就叫父亲去他工地上,干小工的活。那时候,父亲已经是快奔50的人了,哥哥在外边工作,也还没有成家,对家里也补贴不上。弟妹还小,为了生活,还是去了省城打工,家里地上的活,就都是我跟妈妈干了。

  那时我已经初中毕业,回家劳动了。到天冷了父亲回来时,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双袜子,我们几个好开心,高兴劲没法言说。那时的外边挣钱,工资是到劳动结束以后,过好长时间才能拿到手的。父亲只是靠在工地上干活时捡水泥袋,那时是牛皮纸袋,然后去卖钱,积攒了一点,给我们一人又买点礼物带回来。那几个月好像也没有挣上多少钱,那时一天才是2块钱的工钱,到了第二年,父亲就早早又去了,只是五月份哥哥结婚时回家了一回,后来就又去了工地,我们都在家里盼着父亲给我们多挣点钱,让我们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记得那一年也没有挣着多少钱的,因为天时常下雨,出工的时间不多。

  转眼已经是八六年了,小侄女也出生了,我就去给哥哥看孩子。父亲就又在农闲的时候去了工地,反正那样也挣不了什么钱的,就是补贴点家用,他自己也乐意去,就没有人阻拦他。农村,农民的日子就都是那么过的,辛苦是他们一辈子生活,为了儿女,为了家,更是作为父母的责任,也就无怨无悔。

  记得一九八七年那一年秋季,父亲就从工地突然回家来了,当时我看见父亲回来很高兴,可是看脸色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脸是黄色的,还好像很疲乏。听了父亲地诉说,才知道是生病了才回的家。大夫说父亲害的是肝炎,因为那一年是肝炎传染最厉害的一年,当时就让农医给看,然后托人找关系去县城住院。

  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又离开了父亲去带孩子了。就那样父亲的病情快速的恶化,去医院三天就确诊 了,肝萎缩,要命的病,我们全部听傻了。父亲才刚刚五十二岁,我们的日子还没有过好,还有三个孩子没有长大成家,我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呢。听妈妈说,父亲是从医院哭着回家的。就是,父亲的责任还没有尽,不甘心就这么撂下孩子。可是老天它不管这些了,他要将父亲生生地带走。

  当我们接到电报的时候,哥哥又去外边出差了。我跟嫂子俩个人,当时就买票领着侄女连夜往家赶。车上没有座位,是站着。那个年月,坐车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车速慢不说,还经常没有座位,九百公里路必须两天才能赶回去。到家一看,父亲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但当第一次看见小孙女时,还是很高兴,嘴里叨叨多想抱抱孩子,可父亲已经没有了力气。那个小家伙也对没有见过面的爷爷,显得特别的亲切。我领她好长时间,回家看见了没有见过面的爷爷,她就开始会叫爷爷了。那也许就是亲情,所谓的血缘吧!

  时间已经把那些悲伤的回忆拉得久远,心灵里已经对父亲的模样有点模糊,可是那份撕心裂肺、掏肝掏肠、生离死别的痛,这辈子忘不了。我会从此以后没有了父亲,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弟弟妹妹以后谁来抚养长大?天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我还没有给父亲给过一分钱,没有尽过一天孝,就这么残忍地把我们分开!

  我们姐妹抱头痛哭,好像有流不完的眼泪,心,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痛苦蔓延。妈妈还年轻,她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 ,因为她就是孩子的主心骨。就在我们的悲声中,无数人的惋惜里父亲离开了,撂下一切,去了天堂,回到那个据说是没有病痛的折磨,没有辛苦劳作的天堂。不管我们千万次地呼唤,父亲就这么没有了踪迹,留下的是没有完结的思念……更让我觉得无法接受的是,父亲看病、埋葬的费用,全都是自己挣的钱,我没有一点能力在父亲有生之年给予回馈,让人痛彻心扉。

  上帝给了我们一生的缘分,却又活生生的把它割断,有时想想,人生怎么就这么多的苦闷无边?既然结下了一份难舍的情缘,为何还要用离去考验?

  曾经看见莫言的一句名言:“人生是需要用苦难侵泡的,没有了伤痛的人生,就少了炫彩和厚重。只有在伤口中盛开的花朵,才是陪伴我们默默前行的风景,不要去在意那些委屈。该铭记的,就把他雕刻在心灵的石碑上。该淡忘的,就让它融入宣泄的泪水中……”看见这些勉励人的话,才觉得人生里苦难,分离是不可避免的,才会让心里多点安宁。

  我的父亲,太普通了,普通得没有一点特点,以至于没有留下多少让我们为之自豪的才富……

  拿我的愚见,人生是不用以成败论英雄的。平凡的人,自有他平凡的魅力。那就是:默默的、无谓的、那种付出,就像大地上春天一季的小草,虽然短暂,却也用绿色装点了原野,那就已经足够了。父亲您的品行,儿女会传承。

  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化作山脉。”我仿佛觉得父亲也化作了山脉,是儿女心中的那座高山!父亲离开已经三十年了,想你、念你,也只能在梦里,唯一能给予你的,就是节日的那份香钱,和那化作青烟的一丝丝浓浓的思念之情。

  父亲,安息吧!没有了您,孩子们也都努力的长大,日子在慢慢地变好。孙子们,学习都很上进,也考取了好的大学,让我们欣慰的是,妈妈的身体也算不错,我们还有机会给她老人家尽孝。遗憾的就是没法为父亲做点什么,只能把思念执笔涂鸦。

  天堂的父亲,愿你安好;相约来世;不见不散!

我的父亲随笔4

  多少次作文练笔,我都写了母亲,父亲看了之后,孩子气地不满说道:“看看,又写了你妈妈,什么时候,写写我呀?”父亲直勾勾期待地望向我,我发现,他的眼神深处,有一点晶莹。

  父亲是理科高材生,经常在全国竞赛中脱颖而出。他曾经获得当老师的机会,却义无反顾地拒绝了。为了他从小当警察的梦想,他坚持参加了三次高考,终于如愿以偿。初中的数学题越来越难,我不得不常常让父亲出手援助,当父亲钻研出一道题时,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歪着头孩子般地问母亲:“你会吗?”得意地走开了,就好像一个赢了比赛的孩子。

  还记得我会唱的第一首歌是筷子兄弟的《父亲》,父亲别提多高兴了。逢人就问:“你知道父亲这首歌吗?我儿子会唱!”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母亲拦着他,他说:“哼,你问我儿子会唱《母亲》吗?他会唱《父亲》!”他将“我儿子”强调得格外清晰,接着又雄赳赳气昂昂大跨步走开了。望着他的背影了,我忽然意识到他的背,弯了,他的发,白了……

  但父亲生气的时候也是十分具有震慑力的。在我幼时的记忆中,我也受过不少父亲的打。上周的物理小题,我考得很差,只有80小几分。父亲让吴老师转告我把试卷带回家,我明白了等待我的会是什么。当我哆嗦地从校园中走出,一眼就看见为了工作几天几夜都没有回家的父亲那高大的身影。晚风中,父亲站立在那,刺骨的寒风将他久没梳理的头发凌乱地吹起。我低下头慢慢走过去。父亲卸下我背上的书包,轻轻拍拍我的肩膀:“怎么今天在学校有不开心的事?”语气和我想象的截然相反,显得和蔼可亲。我偷偷瞄了一眼父亲:“没有。”我嗫嚅道。父亲又跟我聊起了天,我等待着,终于……

  “今天物理考得不好啊!怎么啦有不会的'吗?今天让你把试卷带回家,我就是要和你一起分析分析!”瞬间,一股暖流涌向心头,我鼓起勇气抬起头,看见父亲沧桑憔悴的面庞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我的心忽然痛起来,我有多久没有同父亲接近过,好好观察他了?我迎着父亲的眼神用力点点头。

  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铸就辉煌的大业、没有富裕的生活,但他,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我的父亲随笔5

  一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秦岭山麓一处偏僻的土地上,有那么一户家庭倔强地生长着。这一户,在第一代有序的繁衍出七位子女。子皆健壮勇武,女皆朴素大方。他们依照传统的步骤成长、结婚、育子,然后逐渐老去。他们既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也没有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生活步骤。其中就有那么一位略微显得不同的人,他既是家族中的第三代,也是家脉中的第一代独子。为了避免家单力薄的传统,在结婚的早年几乎年年生育,然而仅有一位男孩存活,其他的都是女孩。这仅有的男孩就成了家族中第四代和第二代孙辈。他就是我的爷爷。

  我并未见过爷爷,因为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故去多年。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他的形象像朋友一样逐渐清晰,而且还有那么几分传奇色彩。爷爷出生于公元一九零二年,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他参过军,打过仗,经历过生与死的洗礼。然而不幸的是,在西安的某次战役中,在城墙上守备的他被坠落在城墙脚下的炮弹振摔了下去。这件事直接导致了他的退役,经过了三四年的调理,他的身体恢复了一些,走路拄拐杖没有问题,体力活是干不了了。这时,三十多岁的他依靠着自己并不多的知识,开始为当地孩子做启蒙老师,加上退伍的一些补助,生活上还算优裕。不久,就有人介绍给他了邻村的女子,俩人相互看着顺眼就结了婚。一年后,第一个女孩降生了。老人并不相信单传的邪门,却禁不住妻子的自责和愧疚,再次让她怀孕了。这次依然是女孩,而且并没有保住,衰弱的妻子在生育后的大出血中不治身亡。临走的时候,妻子对他说:对不起啊,我没用……他几乎崩溃了。这时民国晚期的事情。

  爷爷养着大妈,虽然并不算容易,但十几年就那么轻易地熬过去,直到女孩读过一点儿书之后在十八岁左右把自己嫁掉,爷爷的生活再次恢复到孤身一人。年近五六十的他精神依旧矍铄,但是毕竟有几许孤独。虽然他表面上享受着晚辈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有聪明的侄子表示愿意为他养老送终。他在半呆半装的状态下把自己存下的数百只银洋,以及家里的铁器送给了他们。晚辈并不罢手,几番劝慰之后,把家中所剩无几的余粮分走。不大的房屋,只剩下几只不能挪动的柱子,来串门的人也少了。这时候,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开始把人堵在门外,坚强的对邻居说:别拿了,我的家还要留给儿子孙子!旁人就一阵冷笑:切,连儿子都没有还谈孙子。真笑死人了。

  二

  然而,当一个四十来岁的从甘肃来的中年妇女拖着一女两男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爷爷的命运中真的发生了转机。这位身材饱满而且精明干练的女人,因为丈夫被送进了监狱而举家逃难。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没有人欢迎这样不知底细而且拖累频仍的人。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一行四人从秦安县一路颠沛,跨过了省,越过了数十个村落。已经流浪了十多个月了,她不愿再走,她的孩子们也不愿意。过凤村,就是她发现的天然的避难场所。这里山水依傍相映、茂林修竹盘踞,人烟杂置,如果能安身立命也算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她真的没有把握在这里扎根下去。作为一个女人,她很难搞定这偏僻地方的领导们。如果用身体,这不但侮辱了她的灵魂,也会影响到别人的前途。没有人会那么傻的。她于是和孩子们晚上躲在近山的狼洞里,白天下山向村民讨要些吃的。但这毕竟不是长久的办法,而且大家的生活也挺紧巴,也没有多少余粮。这情况她很清楚,也自然不愿意第二次麻烦乡亲。于是不几日,她就借无可借,满目苍茫。

  这时,撑着拐杖上山的男人,一步一挪地接近她们的“屋”。她望见了他,想起了什么,居然感觉脸上有热热的东西淌下来。他也看见了她,脸上依然没有表情。只说:你们还没有吃早饭吧!走,去家去吃些。

  女人像得了特赦令一样,拉着孩子们依次喊:谢谢老叔,然后下山。

  这顿饭很普通,洋芋汤拌苞米面疙瘩,饭上还漂浮着几星油花子。显然是男人比较用心的水平,但是没有盐。十一岁的大孩子吃完,砸吧着嘴巴对着女人还嚷着要,被女人大声地喝退。其他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吱声。女人饭吃得很慢,边吃泪花子边流。她不急着去擦拭,任凭着水滴进饭里。一滴,一滴……七八岁的的女儿抚着她的肩膀,傻傻的问:妈,眼泪好吃吗?

  女人不说话,手中的自制鲜竹筷往嘴里拨上两口,继续沉默。

  就吃个饭么,至于这样不?男人恨恨地说,不想吃就给我滚走。这话像个定音锤,女人伸出袖臂擦掉了眼泪,三下五除二就把饭喋了个精光。然后径自走到后锅,给孩子添了饭,开始洗锅。锅沿上多年没有干净的饭茄,在她熟络的锅巾挥动下消失一空。她像收拾着自家的东西一样,把碗筷一一放置好。然后,揽着孩子在大门口站定,望着有点儿驼背的男人。他的脸上像被石头划出的一道道凹槽,在阳光下时隐时现。

  你们吃完了就走,站在门口像什么话?男人声音很大,吓得男孩紧锁着眉头,拉住妈妈的衣襟,女孩则干脆躲进女人的衣兜底下。

  我,我们,可以给你帮忙做工么?我什么都能干好,孩子也很懂事,不会给您添麻烦的。女人嗫嚅着声音,却并不慌张。之前的经历和今天的遭遇让她认定这是一个良心好男人,而且看来他家里没有其他人。第一次在这家讨饭的时候,男人就没有给她冷饭,反而让她就着家里的黑麸面自己做了一些麦饼,那热突突的粮食香味让她记住了这个男人。这一次,这样的香热饭也满足了孩子的味觉,这可是一个多月来第一次让孩子吃饱饭。这时,望着这黑洞洞的屋子,她多么想留下来,这样孩子们就都能吃饱饭了,而且她也可以服侍照料他。她觉得,虽然自己也许对不起尚在监狱里的男人,但是她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几个孩子。多少年之后,就算他知道了自己这样的`处境,也该会原谅自己的。

  胡说什么!男人厉声喝止她的话,甩出拐杖,作势要赶她们出门。小孩子们迎风而逃,她却不动弹,一任着硬棒挥到身边。她想:就打上我吧,或者……但是,她并没有感觉到疼痛。她睁开了眼睛,看见那个男人手撑持着身子,呼呼的喘着气。

  就让我服侍你吧,大哥,我可以照顾你的身体。她上前一步,手握住拐杖,握紧男人的胳膊。男人敏捷的甩开胳膊,说:我身体棒得很,不需要人服侍。她听得很清晰,男人温柔了一些,感觉到一座冰山将要被融化。

  你走吧!他挥了挥拐杖,对孩子们说:把你们的妈妈拉走,附近有个麦秸棚,住那里会暖和些。他没有笑,孩子顺从的拉着她走了。

  三

  秦岭山区漫长的冬天一步步的来了,山上的叶子就只剩下松柏枝还强装着温暖,小河的水逐渐封冻,在冬至到来前后会披上完整的冰甲层,鱼和水虫将无以遁形,这个半原始的社会像要开始一场严酷的战斗。

  在麦秸堆住了三四天了,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孩子们的单衫将难以抵挡寒风的侵袭,她知道这个冬天将是最难以熬过的季节。虽然那个男人给孩子送了几件厚实的棉衣,但这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而且还是女式的旧夹袄,如果在家里,她只需要几步针线就可以把那老旧的花拆掉,儿子就可以堂堂正正的穿出去。这些天,她还是蹭到男人家去吃饭。男人的脸色依旧铁青,不多言语。每当她望着他的时候,就觉得有种亲切的腼腆浮现在心头。虽然他们的交流依然十分有限。她抬头望着巍峨的群山,想象着自己就和山中的羚牛一样,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哪怕受尽苦痛也不回头。虽然她并没有去过山巅。这天,她打定了一个主意。

  这几天,每当她拖着孩子往那男人家赶,就听见有人指指点点的在背后议论什么。当她回过头去,就看见两张凑巧扭过去的脸,通过背影,她大抵认出那两个人。他们,是为数不多的从不施助她吃的的人,有一次小妹不知轻重的走进他家,然后被一盆冷冷的脏水甩到身上。从麦秸堆到男人家要经过三户人家,这几户人都不约而同的看一眼她,然后像步兵一样,正经地走远开。他们在说什么她并不知道,但隐隐约约,她感觉到了什么,她大概猜出了什么。管他呢?过我的日子要紧。

  男人并不表现出高兴或者厌烦,只是菜饭的品质直线性下滑,这两天似乎只能吃到窝头。但是,孩子依然吃得起劲,而且一个劲儿对女人说:妈妈,真香。女人微微一笑,大胆着站起来,走到男人的粮食柜,伸脖子望去:好家伙,五斗包谷,一小堆小麦。偌大的柜子,粮食显得局促。这个坚强的女人,又再一次感觉到眼热。

  吃完饭,她照旧带着孩子回到麦秸堆。却忍不住趁着四下无人,带着孩子在荒废的山地上摘到了一大抱野菜、几株大蘑菇、几朵木耳。并且趁着天黑之前,放在了男人家门口。

  在这天晚上,十点钟左右的光景,女人带着孩子走到了男人家门前。这是依然寒冷的一个夜晚,风吹过来,让人整个神经都紧绷了起来。孩子们不敢言语,一是因为妈妈的叮嘱,二也是因为怕。至于怕什么,他们什么都怕。

  男人的大门早已经闭上,一盏昏暗的的清油灯微弱的亮着。女人在叩门不见响应后,发动孩子喊:叔,叔,开门。孩子们的声音不响亮,却有效的透过塑料纸做的窗眼传了进去。几分钟后,门吱呀一声开了。

  四

  第二年的秋天,我的父亲在多人的注目下,在他母亲的几度昏厥和挣扎之后,降临到这个寒冷的时节。与其他哥哥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受到寒冷的叨扰,而且平稳的活了下来。他中年的母亲用并不丰满的乳房哺育了他的生活,从这时开始直到十岁,他过着有哥哥姐姐关怀,父母细心呵护的美好时光。只是当他懂得简单的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妈妈还算年轻,但爸爸是那么苍老,而哥哥姐姐是那么拘谨。

  在父亲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生养他的女人,在全村人的冷眼和热讽里,在自己孩子的不解中,在没有任何人的祝福下,和男人举行了只有几人参加的婚礼。男人穿着古旧却干净的衣服,女人穿着粗制的大红夹袄,在冬日难得的暖阳下走进了婚姻殿堂。这新的婚姻殿堂,其实就是在房间西角落,重新用土砖砌成的炕,外面用新木结成的挡风、挡视线的“墙”。当他们进入洞房后,孩子们隔着木头缝隙就可以看见里面的全部事物。不过,他们并不敢跨越这雷池一步。他们只是趁着人群散去后,在木橱柜的里面找到几个蓼花糖,规矩的躺在炕沿上连吃带舔的享受一通,连手上的芝麻粒都不放过一颗。

  从这时起,女人就成了家里的主人。她代表着年迈的男人,下地集体干活、上山采野菜,洗涮家里的所有赃物。不几天,几十年不变的环境变得一尘不染。大男孩也跟着女人下地干活,这样,他们四个月分配到的粮食可以整整吃一年。只是生养那最小的孩子耽搁了她一些时光。她多么想给他生个男孩子,他也希望是个男伢子,果然众望所归。女人哺育着孩子,老二也可以下地跟着老大干活了,家境终归是越来越好了一些。

  一些觊觎老男人家产的人早经过几次勾斗败下阵去,女人在这个家的地位日渐稳固。小子的身体也一天天壮实。她想象着自己终将在把孩子生养成年后,陪伴着这位老男人先后死去。然而,在小孩子五岁的时候,一位穿着规矩中山服的男人摸访上门,正在喂鸡的女人看见他,忽然惊叫了一声,盆子摔到地上,啪啦一声摔得稀碎。

  她带着自己的孩子随着男人,离开了居住五年的家。她望着站在门口呆呆发愣的小孩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五

  第二年的春天,这中年女人终于不能放下心头的骨肉,来到了这里。见到了自己的孩子,也见到了那男人。一年多不见,他显得苍老了许多,一个眼睛几乎要瞎了。孩子呆呆地望着她,许久,才支吾出一句:妈妈!

  这个妈妈这次穿得很漂亮,一点不像在这家时的样子。孩子摸着新花的布料,拿在手中仔细的望着。他看见女人以严肃和略带着哭泣的腔调和老爸爸说着什么,好像是关于自己的。不一会儿,女人就走到他的跟前,伸手递给他一颗白的印有兔子的东西,他不敢接。她熟练地帮他打开,塞进他稚嫩的口中。

  第二天,他在老爸爸的叮嘱下,跟随着妈妈。听说要去一个陌生的家,他想着新奇,又怕离开老爸爸。终于在他的鼓励下,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听说要乘坐火车,汽车,经历一天一夜才能到的地方。

  起初,他过得还算满意,这个新家不但很温暖,而且还见到了哥哥姐姐,那个略显年轻的男人对自己也不错。白天还好,晚上就像没有呵护的小鸟,但是,晚上见不到老爸爸,妈妈也不陪他了,这就让他十分伤心,他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来天,她再次乘着火车、汽车把他送回了家。他望着在家里拄着拐杖盘桓的男人,终于十分哀伤的哭泣。到底为了什么,他分不清楚。

  六

  在爸爸十七八岁的时候,终于见到了住在家里的漂亮小女子。这个小女子有着俊俏的脸庞,炯炯闪烁的眼睛。每当他捕捉到那双明媚的眸子时,心情就像小鹿一样冲撞着自己的心灵。虽然,他只依稀知道她的名字,在几年前见过一次面,但和她真得没有什么交往。她怎么就来到了家里?

  在爸爸十三岁的时候,他被自己年迈的父亲拖着身子,半拉着来到位于赤水峪口的一户人家。这里人真多,老父亲就和那一位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老人手攀手交谈着什么。之后,他被引着见到了几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孩子。其中一个大约一米五几,看见他头也不回的走开了,留下一对黑油油的辫子。当时老父亲告诉他她的名字,他现在居然还记得。他不知道,这是老父亲特意安排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期望自己的儿子能和对面的两个女娃子中一个成亲。这时,最成熟的女孩子已然明了了自己家长的用心,羞怯地离开了。

  这时的女孩子显然不懂得反抗和逃避,更少有不听父母话的孩子。假如有,那也只是不懂事的坏蛋。这个女孩子显然是温顺的乖孩子。十九岁那年,爷爷叫她过河去隔壁村子,她也就没有多想,径自跨过大河,欢快的样子。

  床上躺着那位胡子很长的虚弱老人,在轻柔的调子里告诉她:不要拘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这反而让她感到不自然。他让她做一份鸡蛋挂面,他要吃。她就听话的,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熟络,一会儿就乘上了热腾腾腾腾的面饭。他吃了一口,忍不住捂着胸口吐了出来。她赶忙去捶背。缓和了一会儿,老人支撑着身子起来,边吃边流泪,他说:谢谢你闺女,我在临走之前能吃到儿媳妇儿的一顿面,值了……

  七

  “在那个比今年冬天冷几倍的季节,你的妈妈带着你那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愣是站在大门口上,叫孩子们给我下跪,求我收留下他们。起先我并不同意,因为这对于我这老头就不是好事儿,我也不想落下个欺负妇女的坏名,我只想去帮帮他们,我没想要其他啥。她拖儿带女的,又背井离乡,一个女人不容易,虽然我不曾和她有什么交集,我愿意施舍我所能给与的。后来她跪下来,说愿意照顾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刚刚的好,当然不用她照顾了。照顾她的孩子才差不多,可是我并不确定能养活他们多久……后来,你妈妈告诉我,要为我生个男娃娃,我的心就松动了。你要知道,咱们大蔺家到我已经两代单传,我真不希望在我这里断了香火。我心软了。这时,孩子忽然叫我“爸、爸”的,我当时就哭了,这是我当着他们母子第一次露软……”

  “你要记得我的话,给我们大蔺家多生几个男伢子,灵子,我代表几代祖宗感谢你了。你比大超大些,而且是家里的老大。大超被我溺爱惯了,这辈子你要多担待些。对他不要太计较,两个人过日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过好。你要记得爸的话啊!”小女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似乎还并不明了,崭新的生活列车将要向她驶来。不管她懂不懂,少女时代就这样离她而去。

  这个家庭,不几年真的就有两个带把的孩子降生了。

我的父亲随笔6

  我的父亲离世十多年了,他的离世给我长久的心痛,我至少有如下不能释怀的事情:一是父亲离世那天我不在他身边;二是我觉得父亲给予我的太多,而我没有什么回报;三是觉得父亲劳累一生,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尽管那时候的祖国处于动荡年代,但我的家乡处在偏僻的乡村,同时又是偏僻乡村中的群山怀抱中。那种环境受到战火的肆虐相对少。周围都是山,我父亲出生那时候才四五户人,我能记事的时候是8户人。从开居祖搬迁到那个山窝算起到我这一代是7代人,开居祖就是两夫妻搬到那里,非常艰苦,据说就是唯有身上穿的几件衣服就是全部家产起步,开居祖是单传,到第三代才是有4个儿子,后来我经常听到长辈说的的是四房人反正他认为蘸有笔墨的东西就是值得珍惜的东西,不愿意丢掉。寒风下雨时候,能够做在父亲身旁,感受到他读书的乐趣也是一大享受。

  父亲的勤奋表现在他勤劳耕作上,他一般很早起床,利用清晨时间去碾米,因为要到翻山越岭到五六里外的地方去碾米,五六里外地方才有碾米机,我十岁以下的时候是水力的碾米机,稍大的时候是电力的碾米机。另外父亲在夏季起得早是为了去看水。所谓看水,就是指看需要灌溉的农田,是否有水,或者查看有无漏水或者渗水的地方。

  父亲的勤劳还体现在他耐心细致方面。比如对稻田施肥,其他人只把肥料随便洒到田里就行了,但他是角角落都保证做到有肥料。其他人犁田,反正把土翻回来就行,但他要把稻田犁得如何匀称才觉得满意。我们村落以前有很多松树,漫山遍野都是,大风一吹是松涛滚滚。割松香是我那个小山窝的除了耕田外的主要产业。割松香需要打通树与树之间的通路。割松香跟让橡胶树流出橡胶来的操作一样,是要通过对树的表皮肉割开,让松香流到袋子里或者竹筒里。其他人对树与树之间的通路不在乎是否平整,是否有荆棘,但父亲检查做到不但是要除去茅草和荆棘,而且要用锄头辟出梯级来。他信奉磨刀不误砍柴工。人家的随便弄个路出来,每次经过不好走的路就是畏途。

  父亲很勤奋还体现在他的开支大,需要更多的物质资料作支撑。在人民公社体制,对个体经济实现严密管制的时候,我父亲也偷偷种了番薯或者花生类。在小队分得粮食不够的时候,我父亲种的番薯能够弥补靠集体分得口粮不够的缺陷。也因此,在我小时脸上供应最紧张的时候,我家也还是有番薯吃的。番薯虽然有季节性的,一般是秋冬是收获番薯季节。没有番薯当鲜的春夏,是吃晒干的薯片煮成的.番薯粄。也因此,我家总是有可以装一百多斤薯片的缸总是满满的。另外在谷仓里面也有几麻袋薯片的。另外,父亲也总是种有不少花生,这些花生,就是有人来了的时候,就到谷仓里面取出几升花生拿出来炒(这个升就是一个容积的单位,大概是相当于 二十公分 高、直径 十二公分 左右的圆柱的体积)。这个炒花生很香,炒花生是需要耐性的慢功夫,急了,锅下骤然大火,就是花生外表完好而里面的肉烧焦不好吃,不够火力,嚼起来不脆也不好吃。我父亲很好客,有人来,就是要超花生或者敬奉酒席款待的。

  父亲对于来者都是客,不嫌弃任何人,他对于一般人不愿意收留的乞丐也会让他住下来。我小时候记得很真切的是有一位乞丐,一边乞讨一边卖唱的,父亲留他住了一晚。父亲代客人很热情,在席间总是不停给客人夹菜、不停滴劝酒。父亲每餐都要喝酒,喝的是糯米酿的黄酒。他总是交待我母亲多放酒饼(酒饼是让糯米发发酵的材料)。多放酒饼就意味着酒的度数更高。因为来客中有的感到黄酒不过瘾的,需要喝烧酒,即白酒的。我父亲就保证了家里放着至少有十来斤烧酒的。在席间,父亲也总是劝人家多喝,认为让人家多喝就是热情。也因此,我父亲劝酒的功夫也名声在外,即使是有点酒量的人,比如能够喝半斤八两的,在我父亲的殷切勤款待下,也会喝得酩酊大醉的,甚至出现表明上强撑着说没有醉,没有问题,但走到不远就要呕吐的。在赶集的时候,父亲在豆腐和黄酒摊子上总能够找到他的声影。遇到熟人,他总是能叫上人家跟他一起喝酒,用刚煎热的豆腐下酒。正因为父亲这些款待的开支大,这就是他要额外多挣得这些物质作支撑。比如黄酒,他每年就种植更多的糯米,要保证更多的烧酒就得保证有足够的稻米跟人家换酒。

  父亲在其他待人接物上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他尊敬老人,凡是本村或者本宗族中的老人,他都很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单停留在语言上的,他总是逢年过节要给老人一些鸡蛋或者给予一个鸡卵子(这是客家话,鸡卵子是指还没没有生过的蛋的鸡)。对于礼尚往来,他再艰苦也不会出现她给予别人的少于对方给予的。

  第三痛,是我作为长子没有给父亲过上好日子

  父亲送我读书的声影历历在目。因为我小学毕业恰好是县里面有一个规定,即凡是全县各小学升初中考试第一名的学生都录取到县城中学来读书。我那一届是唯一的一届从小学直接倒县重点中学读书的。因为我老家离县城40多里路。那时候没有象现在这么多车,我家所在的那个镇到县城的班车也只有每天一趟,不容易买上票,要走后门的。因此,父亲和我总是徒步上县城的。因为是早上四点打着手电就出门,不到九点就到了县城,我们是每小时走十里的速度。因为在离县城40多里路地方读书,加上那时候我还12岁,父亲会走路到县城中学来看我。也就是在上午八、九点的时候冷不防他就出现在我的教室门外,在老师的示意下我走出教室。有时候父亲给我一些菜肴,这些菜肴有肥肉煎成的,有鱼肉煎炒成的;有时候给我野猪肉。那时候因为总是在学校天天吃包菜的,吃上父亲送来的菜肴也格外香甜。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小县城工作,工资没有超过三位数。父亲一样跟上面我说的那样热情好客,我没有给他什么物质资料。倒是他为了张罗我结婚花了一万多元。在我住的70多平方米的套房的时候,我父亲也只是偶尔从小山窝的家上到县城来。

  1997年,我卖掉套房,获得二万七千元,用此钱在县城买了块地70多平方米,那时候我们县城就热衷于买块地建所谓的有天有地的房子。我当时建房子就是5000元起步,后来陆陆续续借钱,功花了九万余元。父亲分二次,给了我一万多元支持。现在想来,我工作十年后还要劳累父亲,真是惭愧。这段时间父亲还是跟以前一样勤奋劳作。跟以前一样保证又足够的黄酒或者其他物资待客。

  20xx年至20xx年间,我因为一些原因而产生强烈的动力,即通过艰辛的努力,考取了研究生,在现在工作的城市读研。之所以说艰辛的努力,是因为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经10多年了,对英语也大部分忘记了,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个难关。父亲在我考取要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已经65岁了。母亲与我父亲同年。这时候母亲多病,父亲仍然象以前一样维持原来的收入和家庭景象,这就需要更多付出,那几年我感到父亲的白发陡然曾多了不少。

  20xx年至20xx年,我在地级市工作。因为工资每月不到20xx元。自己只给了父亲每月300元的生活费用。他是要面子的人,他不甘心在年纪大了的时候就谢客闭门,他坚持要维持那种以前的局面。因此,他仍然耕田,但只耕了原来的面积的一半左右。到了冬季开销多,即人们做好事的多。人们因为我父亲的辈分大,又加上其因为好客的声望,所以人们愿意发请帖给他。

  我在地级市工作的时候,我父亲来过一次,他来的原因也是检查一个眼睛,因为眼睛模模糊糊看不清。我带他在市区走了走,父亲对于一个城市的了解就如他在寒风下雨时候看书的兴趣一样浓厚。因为那个地级市有好几座桥,在他的兴趣盎然驱动下,我带他对市区那几座桥都看过,每看一坐桥,他都仔细把玩。回来的路上他还说得出桥的名称来。

  我父亲在20xx年冬,上坡就喘气,步伐沉重,走得很慢。到医院检查是心脏的问题。那时候他说过一句话我记得真切,他说能到我现在工作的地方走走,特别是要看看我读过书地方就心满意足了。另外一句话,他在住院时候对我说的,他说他这辈子,没有亏欠别人的,别人对他好,是他付出了的。我对父亲的话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我没有让父亲实现要到我工作的、读过书的城市走走的愿望,这种遗憾所造成的情感伤痛仍然在继续。

我的父亲随笔7

  回忆中,我的父亲不像其他人那样。严肃。冷酷。他很帅气,也很幽默,常常把我们笑得在地上捂肚皮打滚。邻居家的孩子因此长在我们家赖着不走。还有我父亲做饭也是超一流的,除此之外,他还懂得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我的童年很幸运。这是父亲给我的第一笔费用。

  岁月日复一日,我长大了一点,便开始了自己学海生涯。小学时还比较乖,可中学时那嚣张样,一副欠扁的样,老师都那我没有办法。于是,我父亲亲自出马,从我的衣行抓起,跟踪我,并且每天给我上政治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彻底打动了我,于是我打心底里接受了父亲的第二笔费用。

  也许是恶有恶报吧!我的成绩总是平平凡凡的.,有也许是我没有童第周那种争气的精神吧!我一直没有考上重点初中和高中。而父亲又想让我进好的学校,因为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吧!于是父亲花高价把我弄进去好的学校,父亲因此也欠下许多的钱,每当我看到父亲下班后那疲惫地样子我的心真的很痛。我不想这样下去了,可父亲的态度坚决还说了一些鼓励我的话,让我愧疚地接受了这一笔的费用。

  也许以后的日子我还要接受父亲好多费用,我为有这样达到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处事等好多道理。此刻我只想说:父亲,你辛苦了,感谢你这么多年地费用,也许这辈子回报不完了,如果可以,下辈子我愿意做你的父亲,用你现在地方式换个位置,让我去这样对待你。

我的父亲随笔8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遇见许多迷人的景色。到底哪一处才是我们人生中最绚丽的一处景色?对此,我有属于自己的理解:那一处最绚丽的景色,应属于知恩图报。这里我要感恩的人是我的父亲。记忆里的父亲,不苟言笑,态度严厉,他的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会让我心跳加速……!

  我从不敢和父亲大声说话,我害怕父亲那严厉的眼神。现在父亲的`头发,也因为自己的年少无知而急出了白发,看着是那么的刺眼。那年,我十二岁。他在外工作,我在老家读书,照看我的是奶奶,她非常惯着我。那时我不但贪玩,还很不听话。那天晚上一时玩得兴起,也没和家人说声,就在同学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我去的很早,刚到教室,就看到父亲熟悉,他脸色苍白显得很憔悴,那因熬夜回来而通红的双眼分外显眼,他疑惑地打量我好一会,才问道:“你昨晚去哪了?为什么没有回家?你没考虑家人是多么担心你吗?”

  他最后一句几乎是吼出来的。我不敢作声,低着头,身子微微发颤,双手不断在互相掐着。接着他又问:”怎么不出声了,你不是胆子很大的吗?说啊!“顿了顿,最终我还是向他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我一边说,一边偷偷打量着他的神情,只见他眉毛紧蹙着,我心想完了,他肯定发火了,我要”吃家伙了“。他扬手向我“打”来,我紧闭双眼,身子不禁向旁倾斜……那双手并没如预料般向我打来,只是轻轻抚摸我的脸,从脸上能清晰感觉他双手上满是茧子。抬头望向他,他眼角不知何时已有很多皱纹,这是他历经岁月沧桑的标志。想想父亲在外面辛劳工作,我却还不让他省心。想着,想着,泪水已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他只叮嘱我上课要听讲和放学早点回去,便走了。

  望着那空荡荡的走廊,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宏伟!放学回到家,我主动向爷爷,奶奶,父母真诚的道了歉。睡觉前他来到我的房间,对我说:”你知道今天我为什么没有打你吗?“还不等我回答,他就接着道:“因为你现在已经不小了,有些事我在怎样打你也是没用的,只有你自己明白了才行。”那晚父亲对我讲了很多,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感受到了他的温暖,他的爱……!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不管父亲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去感恩的人。别再一味地索求他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亲给予的一点一滴。祝愿天下所有的父亲健康快乐!

我的父亲随笔9

  我的父亲是武陵山区无数父亲中的一位,他勤劳、朴实、坚韧,又像这一座座突起的山峰一样伟岸挺拔、深沉厚重。

  在童年的记忆中,家里很穷。我们一家四口挤在两间破旧的小木屋里,由于田地稀少,种的粮食也常常不够吃。然而,我的家里总是弥漫着温馨、快乐的空气。

  饭桌上,偶尔有好的吃食,他和母亲总是微笑地看着我和弟弟吃,自己从来不会动一动筷子。有一次,母亲为我和弟弟煮了两个鸡蛋,我把我的那一个掰做两半,硬要塞给父亲一半,父亲无奈之下接住了,但马上又把它给了弟弟。看着弟弟狼吞虎咽地吃下,父亲脸上堆满了笑容。

  为了养活我和弟弟,父亲和母亲披星戴月、辛勤劳作,但不管有多累,回到家里的父亲脸上永远都是带着笑的。他笑着洗手,笑着吃饭,笑着给我们讲故事。父亲会讲的故事不多,讲来讲去也就是“妖精变嘎婆”、“棕树成精”、“兄弟分家”之类的,有时他也跟我们猜谜语,如果突然停电了,他就跟我们玩“木垛垛人”。我至今还记得他跟我们讲的关于“兄弟分家”的'故事,那个故事说的是兄弟俩父母双亡,哥哥欺弟弟年幼,分家时霸占了大部分家产,弟弟只得到一条狗。一天,哥哥看到狗在帮弟弟犁地,就要借去用,谁知,狗根本不愿意帮哥哥犁地,哥哥就打死了狗。弟弟伤心地把狗埋了,哪知,从狗的坟头上长出了一棵树,弟弟在坟前烧香,树竟然往下掉金子。这事又被哥哥知道了,他跑去坟头摇树,却摇下了一坨坨狗屎。哥哥一怒之下砍掉了树,树倒下时压死了哥哥。

  我和弟弟还很小时,父亲挑着箩筐去地里收庄稼,去的时候箩筐空着,他就把我和弟弟放进箩筐里。每每想到那情景,我总能把父亲和挑着孩子追织女的牛郎联系在一起。有时,我和弟弟在家里等父亲回来,他一定忘不了带回几颗野果、几朵小花,运气好的话,父亲还能拾到鸟蛋,捉到雏鸟,雏鸟不好养活,往往是养了几天就放生了。

  空闲时,父亲会教我和弟弟骑自行车、下象棋或军棋,他从不因为我是女孩而另眼相看,我先学会时,他还很高兴。

  父亲从来不打我们,即便是很生气时也只是说几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上初一那年考了全级第一,可在下学期只考了第九。父亲不知从哪儿学会了激将法,他说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考到第一了,否则就输给我二十块钱。当时,我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从那以后更加努力了,在后来的一次考试中,果然又拿了第一名。我赢了,父亲却满怀欢喜地笑了。

  上大学后,离家远了,我不能经常回去。每到传统节日或生日,我总会无误地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的话不多,要么就是:“明天立夏,记得买鸡蛋吃。”要么就是:“今天是中秋,一定要吃月饼啊。”如此诸类。大学里,我没有主动问父亲要过一次钱,也说不清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因为每隔一段时间,父亲就会问我还有钱么,我说还有,第二天,却发现卡上多了几百块。

  现在,我和弟弟都长大了,能够工作挣钱了。父亲也并没有坐享清福,仍然在劳碌着。有时,我们给他和母亲买些好吃的、好穿的,非但得不到他的感激,还会招来一番数落。

  唉!父亲,我的如武陵之山一样雄伟的父亲,就让我们这些从山上生长起来的小树,为你遮风挡雨,回报给你一片清凉吧!

我的父亲随笔10

  父亲离开我已整整三年了,我非常怀念他。早就想写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一是整年忙与生计,难以静下心来;二是自己笔秃,难以写出自己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情感。一直记在心里,这次机关开展“树家风,扬正气”征文活动,我写上此片纪念我去世的父亲。

  我的父亲一生平凡、简单,又是那样的实在,他平凡中蕴藏着伟大,特别是他的勤奋、勤劳和勤俭品行,是留给我们几个后人的宝贵财富。

  一、勤劳

  父亲出身在地主家庭。人们认为生长在地主家的人就可以不干活,靠收租日子就过得很不错的。可事实不是这样,他从小在爷爷的带领下干农活,犁田、耙田、插秧、割谷,十五岁就要担近百斤米到离家近40多里的水码头么滩场卖,稍偷点懒就会挨爷爷的打。参加工作后,父亲在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一干就是40多年,水利工程建设,基本上都在大山深处偏远的地方,条件差、环境艰苦。从事工程建设,需要认真负责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工作方法,每项工程都是百年大计,出了问题,会涉及到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和上百万千万的损失,来不得半点马虎。他长期住守在工地上,参与施工的每个环节,看是不是按要求在施工,防止出错。30多年长期生活在野外,没有节假日,这需要很大毅力,才能坚守下来。他的一生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先后十多次被评先进工作者,辛勤付出得到了单位的同事的好评。对于家,父亲也很勤劳,1982年前全家都在农村,每年回家探亲,说是休假,却没有一天的休息。上山担煤,来回60多里,从早上出发,到傍晚才归,回来二十多天,要把全家大半年的'燃料准备好,肩膀会磨掉一层皮,每天都很艰辛。小时候,还体会不深,长大了才深感多么的不易。

  二、勤奋

  只在解放前读过高小的他,参加工作后,因各方面表现出色,被单位推荐到吉林长春水电校学习了三年,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电力工程技术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非常勤奋,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事学,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别人下班了,他还在工地或办公室,他靠他不懈地努力、长期的坚持,从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成为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工程技术负责人,一路走来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三、勤俭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俭朴,他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外出,有两件象样点衣服外,许多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他养育了我们弟妹五个,多么的不容易,为了我们能吃饱穿暖,父亲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工作,挣点加班费补贴家庭开支,供我们弟妹上学。七十年代,他的工资只有30元,留下6元生活费,将其余全部寄回家。就是在病危之时,还将积累10多万元交给我,这是留给你妈妈的生活费,她没有工作,不够的你几姊妹就出点。父亲用他的脊梁支撑这个家,为我们铺平了人生的路,用父恩如山、父情似海来形容父亲的恩情一点也不夸张。

  父亲是一个很有原则性的人,在他身上能体会到职业道德的高尚。九十年代,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高峰期,作为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许多工程项目都要经过他的手,承包工程老板经常找他行方便,给好处,他都一一拒绝。他说,我工作了快40年,从没出现过差错,到快退休犯过错,不值得。退休后,许多业主找他,让成立公司或借用资职,都没让他动心。与他相同资历的人有的发了财,可他从不羡慕。他说,许多承包工程的老板,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能省的就省,工程建设,出了事,不是小事,你去就得承担责任,我不想我的一生名声毁在这里。钱生带不来,死带不走。我有退休工资,能生活就行了。

  想父亲的一言一行,深感父亲的伟大。父亲的勤劳、勤奋、勤俭,原则性,值得我们后人去继承和发扬。

  父亲走了,但他的为人处事,却留在活着人心里,许多他共过事的人,提起他没有不说他的好,留下了无法用钱来衡量的精神财富。

我的父亲随笔11

  一个农村的家庭,一个农村的父亲,一个农村的女孩。

  女孩还没有上学的时候,父亲就要求女孩要练习写字。女孩以为上学了就可以不用写了;没想到父亲要求还更厉害:每天要求女孩坚持写一页。那时候女孩还会以作业多为借口了。爸爸就等女孩写完功课开始督促女孩。女孩想啊,这样下去玩的时间不是都要跟这些不会动的在一起啊。一天两天还接受的了,一星期,两星期的接。别人都在玩,女孩受不了了。就开始学会拖。今天检查女孩说等明天。一天又一天的。父亲绝了:要求一天一本了。哎呀变本加利啊。呵呵,那时候女孩还不知悔改:不写还是不写。有一天那天碰巧父亲心情也不好。被训了:爸爸狠狠的拿起竹编抽女孩一顿。女孩哭的老冤枉了。后来女孩就学会了多穿几件衣服了,这样打就不疼了;老爸一抽,女孩应付一叫;老搞笑了。渐渐的从三年级升到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每一年的钢笔竞赛女孩都得奖了。那时候很多同学都羡慕女孩写的字漂亮;女孩老得意了,她也知道是父亲的功劳。(到目前为止女孩还没有超过父亲写的字,也许我一辈子也没法超过)出来工作了也是因为字写得漂亮,会跟有自信。

  小时候被摩托车的烟管烫伤小腿的时候,母亲连看都不看我。女孩不知道为什么妈妈都不管她的,母亲只喜欢弟弟。父亲因为女孩烫伤的事情跟母亲吵架了。父亲开始先用唾液敷着,觉得没有效果。马上出门买药膏。女孩看着父亲粗大的手在小腿上揉;是女孩第一次觉得爸爸其实很疼自己。他为敷药的时候:女孩清楚看见了因为苦工熬夜留下的黑眼圈,眼睛有点发黄;不再是白眼球黑眼珠了。父亲边为女孩搞药膏边说我怎么不小心。普通的一句问候 ,女孩忍不住流泪。她也不知道自己原来很感性。想想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伤。只知道那时候父亲是担心女孩腿上留疤,女孩子的腿要好好保护着。小时候有爸爸护着,长大了再次调皮摔跤,膝盖上留下了疤痕。还不免不了啊。

  初中放假回家的时候母亲看见女孩左脚的裤子破了,又开始骂女孩了。女孩觉得还是委屈;父亲忙没有管女孩。可以说自从女孩上六年级之后父亲就没有在管过女孩的事了。渐渐的女孩也不以为然。就这一次,女孩很伤心,父母对女孩的伤都是爱理不理的(忙着盖房子的事,父母也吵也不可开交)。女孩自己贴的创口贴粘在肉里;女孩只是委屈偷偷的哭。哭够了之后就开始到隔壁哥哥家看电视。那时候刚好小舅舅过来为他们搭房子。是舅舅为女孩卸掉创可贴。女孩看着舅舅小心翼翼的剪掉裤脚,挑出创可贴的线;眼泪啪啦啪啦往下掉,委屈。

  毕业后经过副校长介绍到永春跟师傅学艺。

  那时候父亲本就不同意女孩的决定,担心女孩第一次到县城怕被骗,陪女孩去。由此还是跟母亲吵一架了。女孩坐在司机旁边,父亲就坐在后面。他偷偷买了话梅,矿泉水给女孩。女孩原本还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父亲,可父亲推迟说他坐班车是不会晕车的。到了目的的时候,父亲说他快要吐了。一直拍着胸口:女孩也不知道怎么做 就示意买点水果。父亲不舍得说“不用,车站的水果贵。我以前不会晕车的,不知道这次是怎么了”。望着父亲,一时间女孩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父亲留了钱给女孩做生活费的。

  这是女孩第一次离开家最远的地方。父亲看了看画院说先住一段时间,学学看。父亲说他没有看好这学艺。早上到的永春,下午傍晚父亲又要赶上末班车回去了。女孩看着父亲远走的背影,心中残留着不舍,眼眶不自觉湿了,半年回家一趟。这期间母亲也是因为担心特意大老远的赶来看她,陪我过一晚上,一大早就离开了。女孩没有看见母亲离开的背影。

  很快师姐师兄都因为师傅不给工钱的原因离开了。女孩成了师傅的'得力骗术的助手。说是单纯不如说是傻。

  母亲突然打电话跟女孩说几天都没有见到父亲了,说是吵完架之后就没有看见他。女孩着急马上打电话给父亲,得知他到泉州看病了。(是老胃病,你说都没40怎么就犯上这病啊。)女孩就要求爸爸回来的时候经过永春的车站下来看看女孩。刚好那时候特效的张老师的自行车借女孩骑。中午父亲到了给女孩打了个电话。“你就骑着自行车来接你爸爸啊”父亲看了看女孩说。(是啊,人家都是开着小车接送的。)女孩不好意思说请吃饭,口袋空空。父亲说了还没有吃饭,女孩其实也还没有吃。就这样女孩找了家饭馆,女孩说我请客,女孩原本已经告诉店的老板说晚上我再过来付钱。结款的时候是父亲给了钱(那时候女孩觉得自己好无耻,好没有的人啊)。这趟父亲就带女孩认识了他的堂表妹吧,女孩也不知道他们谁大谁小,只知道要叫姑姑就是了。同时傍晚;第二次看见爸爸离开的背影。女孩觉得自己显得多么的无知,多么的可笑。

  过年回家过完节。女孩就没有打算再到永春浪费时间了。妈妈就到处帮女孩找工作。就这样就来到了现在的位置:广东。有好几个月女孩没有手机可以打电话回家的。后来还是因为要跟一个男的联系,方才买的手机。但是一有手机就跟男的确认了朋友关系。女孩发觉好搞笑。打电话回家跟父亲聊天说他不像别人的爸爸一样能跟自己的女儿谈得来。父亲说:那要说什么啊,我可不懂得怎么说;你就说说你在那边的情况呗。好几次爸妈都是一接到电话就问:你在那边怎么样啊。女孩就会说很好啊,但女孩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幸福的啰说。接到电话,爸爸基本是被动行的,他问完女孩的情况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妈妈就开始滔滔不绝说着他跟爸爸的关系,抱怨爸爸呆头呆脑的又给她捅出什么幺儿子来;要不就是村里面的邻居吵吵闹闹磕磕碰碰的琐事。

  在吵杂的都市生活,有时候难免迷失了方向。每次打完电话,都会觉得:有一种动力支撑着你。因为你可以回想到自己的最初原点,你的初衷。一切问题就会圆满解决了。

我的父亲随笔12

  虽然我的父亲已过世将近两年,但在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父亲的身影,常常回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的往事。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家境贫寒,小时候曾乞讨度日。父亲几乎没读过书,因此识字不多。正因为如此,父亲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让儿女读书成才。我们姊妹五个,四个女孩,一个男孩,父亲并不重男轻女,都让我们读书。在农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了不起!为了供给我们姊妹上学,除了种地,父亲还想方设法做点小买卖:做豆腐,压面条,蒸馒头,承包梨园,常常是起早贪黑,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

  母亲曾告诉我,收获梨子的时候,为了卖个好价钱,半夜他们就起来,拉着一车梨,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几十里地远的村子去卖梨。为了让我们安心读书,父亲从不在我们面前叫苦叫累,和母亲一起支撑着这个七口之家。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家里打麦子,父亲不小心,一根小手指被打伤了,到医院去看时,本来可以接上的,但父亲惦记着家里的农活,就截掉了。一周之后,我回家才知道此事,每次看见父亲的手,我惭愧万分。痛恨自己为了学习,竟然没能帮父母一把。还记得一次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刮着,父亲顶风冒雪,到学校给我送馒头。我也打算回家去,刚走出校门没多远,就看见冰天雪地里一个身影,穿着军绿大衣,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那不就是我的父亲吗?父亲把一袋刚蒸好的馒头递给我,没说什么,又艰难地走回家去。每次想起这件事情,我心里痛痛的,但更多的'是感谢父亲无言的爱。

  父亲一生很劳累,到晚年时,身体不大好,慢慢地手脚活动不灵便,言语很少。经常一个人一坐很长时间,我们也很少和他聊天。虽然物质上父亲不缺少什么,但现在想起来,父亲的精神生活很孤独。这是我最感愧疚的事情。为什么不和父亲多聊聊天呢?作为儿女,我真的对不起父亲。想起这件事,我痛恨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

  我的父亲勤劳朴实,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父亲很伟大,在我心中,父亲永远是一座高山。

我的父亲随笔13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村人,都有着农村人一样的勤劳和朴实。父亲参过军,身体还算健壮,做起事来敏捷的很;母亲的身材虽小,干活却干净利落。因为家里贫穷,父亲母亲总是很拼命的干活,为的是我和弟弟能过上舒服的日子,但是他们从来不埋怨什么,总是很乐观。小时候,我和弟弟上学,每天早上都是父母早早爬起来为我们做早餐,而我们自己从来不用动手。别家的小孩都是自己弄早餐,我们要幸福的多,然而我们也不懂事,只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然而我却是个例外,父母基本都不用我们干家务活,所有的家务都是父亲和母亲抢着干的。父母只是一直希望我们能够读书有个好成绩,但是又不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我没有辜负他们,成绩一直都还不错,等到要上高中了,村里的一些人开始在父母耳边吹风:“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读完初中就很不错了,应该让她去打工了,浪费那么多钱读书,以后还不是要嫁到别人家去成为别家的人。还不如要她早点挣钱,好让你们享享福。”父母对类似的话语置之不理。他们依然坚持要我好好读,能读他们会倾尽所有。我也没有辜负他们,成了村里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女大学生,其他的女生基本没上完初中就打工去了。

  上高中时我就离开了家到市里的学校寄宿,所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总是很少。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兴奋不已,会做很多平时他们舍不得吃的菜,并且拼命的往我的碗里夹菜。而我只是享受着这样的待遇却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谢谢。记得后来母亲说我第一次离家的那段时间,心里空落落的很,每天都希望听到我叫妈妈,有时候别家的小孩叫妈妈,我的母亲会兴奋的从屋里跑出来应,发现听错了后又会非常的失落。

  后来上大学离家更远些了,回家的`次数也变的越来越少,所以每次在学校给父母打电话,他们会左叮咛右叮咛要我按时吃饭,早上再怎么晚起来都得吃早餐。寒暑假在家每天都是很晚起床,父母也从来不说什么,他们总是认为我在学校要用脑,学校的饭菜又没什么营养,现在休息休息是很应该的,也是什么都不让我做。渐渐大了,回家也会帮着洗碗刷锅之类的,而我的父亲却每次都会和我抢着干,他总是说:“你刚吃完饭,好好休息休息,这碗油多粘手,还是让我来洗。”很多次都会拗不过他。

  这几年发现父母老了很多,他们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硬朗的身板了,经常会看到父亲腰弯久了直不起来,会看到母亲头上很多银白的发丝。其实我的父亲母亲年龄不是很大,他们还没到50岁,然而却因为劳累过度,过早的出现了衰老。现在我有了工作,却是离我的父亲母亲越加的远了。他们总是期盼着我给他们打电话,询问着这里的一切,饭菜能习惯不、生活习惯能调整不、能和同事好好相处不…听到我说我一切都很好,他们会高兴的像个小孩。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为了儿女付出了他们的一切,却不奢求我们任何的回报。

  我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父母那无私无尽的爱与关怀,我想他们的恩情我是无法偿还的。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也许只是一句问候的话语,也许只是儿传千里的声音,只是这些就足以使他们激动万分。有句经典的话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的孝顺父母,希望全天下人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

我的父亲随笔14

  晚上快回家了才发现忘了带钥匙锁门,只能给家里打电话,老爸接听,麻烦老爸打车给我送趟钥匙。节俭惯了的老爸是不舍得花那十几块钱的打的费的,便在这还有点寒意的夜晚骑了电动车给我送钥匙。锁好门,老爸说别坐车折腾了,我托你回去吧,扭不过老爸,于是带了老爸特意带来的帽子,做到了车子的后架上。

  我是有多少年没有再坐在爸爸的身后了呀!在儿时的记忆里,爸爸的自行车便是那最好的交通工具,坐在爸爸身后,飞过了一个个春天,度过了一个个冬季。夏天用爸爸的背影遮阳,冬天以爸爸的身躯挡风。直到有一天坐在后架上被车轮别了脚,才被剥夺了做后架的权力,于是转到了爸爸28车的大梁上。可能很多孩子都做过那种带大梁的车的横梁,而我却有一个特别的座位,为了怕我搁得慌,爸爸特意在车间做了个小小的木头座位,装在大梁上,从此我便有了个只属于我的座位,这是如此的幸福与关爱呢?

  记忆中爸爸的身躯总是宽宽、挺拔的,而几十年后,当我再一次坐在爸爸的身后,那身躯似乎变窄了,身子也弯了许多,我不禁把手轻轻的扶在了这儿时最有力的背上,那还是我的父亲,可是已渐渐垂暮,眼睛已不禁湿润了。这是怎样的一次回家的`路呀,仿若回到了小时候,带着一份骄傲,因为有爸爸的专车,而今天这不是一份骄傲,是一份父亲对儿子永远永远的大爱。父母不是无力养老,作为单位的中层管理,他们退休的生活可以说衣食无忧,他们不是打不起车,甚至更不是买不起车,他们本可以有一个舒适的晚年生活,而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含辛茹苦的培养,更为了儿子的理想、奋斗没有一句怨言,甚至在花甲之年还想着为儿子再多积攒一点,我还有什么可以表达的呢?

  大爱无言,这份对儿子的宠爱无以复加,也没有一句可以表达这份爱的炙热与永恒,可怜天下父母心,而能如此的父母我相信已经少之又少,而作为他们的儿子,我还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努力呢,因为他们便是最大的责任。又一次坐在父亲的身后,天虽然有些寒冷,但这份爱却是如此的火热,没有任何车辆能与今晚辆在大街上奔驰的电动车相比,因为这是一份用爱驾驭的专车,它只属于我和我的老父亲。

我的父亲随笔15

  "一九九九年,海面上渔网还没撒。女儿在我怀里酣睡,睡得那么甜。她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还不会……这是我第一次做父亲。"

  "二零零二年,我还在打渔。女儿突然哭闹着想看电影,我要再去邻居家借点钱。给她买件蓝裙子。"

  "二零零七年,今年鱼很多,妻子在洗衣服。女儿哭了一整天,想吃街尾的麦芽糖,闹着不去上学。"

  "二零一四年,女儿上初中了,我还在打渔。女儿和我渐渐不说话了,今天她回家,给她炖鱼汤。"

  "二零一五年,最近老犯病,我不再打渔了。女儿不常回家,这些年也没联系了。今天听说要回家。我要拿着退休金给女儿买蛋糕还有裙子。女儿长得很漂亮,以后我还要有个好女婿。"

  这是我父亲的日记里的文字,也是他的青春,十八年后,我打开看,泪流不止。可是他已经不在了。病魔让这个中年男人离开了我,眼前的你瘦的像影子,而我却悄悄长大了。

  我还记得,父亲牵着我的手,走在夕阳下细软的沙滩。咸咸的海风,还有温柔的笑容。我问他:"阿爸,为什么你一直打渔,现在他们都去城里工作了。"

  "这里是我们的家啊,我走了,你怎么回家。"父亲淡淡地说着。

  我不明白父亲的话,但我一直记得父亲每天傍晚,在夕阳下都会来这片海滩,静静地站着,看着海上的老旧的`渔船。

  我到城里上学,他也不跟来,在我上了火车,在车窗里我看见了父亲斑白的双鬓,那不属于三十岁男人的苍老。他追着火车,向我招手道别。

  而今,我已六年未归家了。十八岁的我,考上了大学,我回家了。我要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绵长的山路,绿树成荫。我闻到了,咸咸的海风,还有泥土的味道,那是故土的气息。

  阿爸,我回家了,你的宠儿回家了。

  我推开破旧的木门,上面还有沾满尘土的旧灯笼。老母亲坐在藤椅上睡着了。屋里挂着父亲的遗照。父亲床边放着一本日记还有一封信。原来父亲已然去世两年。

  "我的女儿:

  阿爸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个地方一定会有海滩和夕阳,还会有渔船。我这辈子也没给你什么,阿爸很愧疚。我想留下来陪你,但是阿爸要食言了。你不要怪阿爸,……长大了,记得多回家。"

  我走在夕阳下细软的沙滩,听着海浪拍打着礁石,海风咸咸淡淡。我站在父亲站过的地方,看向远方。父亲每天就是在这里,一站到黑夜的吧!我闭上眼睛,细闻着海浪的气息。

  阿爸,妞妞想你了。

  阿爸,我回家了。

  阿爸,我站在这里,等你回家。

【我的父亲随笔】相关文章:

我的父亲形象随笔11-28

我的父亲随笔04-09

我的父亲随笔11-04

我和父亲的生活随笔09-02

与父亲的随笔05-07

给父亲的随笔05-09

给父亲的随笔07-07

我的父亲随笔(精选15篇)05-10

我的父亲随笔15篇05-09

我的父亲随笔精选1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