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时间:2024-05-07 13:41:56 蔼媚 随笔 我要投稿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通用12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规则培养,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通用12篇)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1

  户外活动中的滑梯游戏一直是幼儿比较钟情的活动,尤其是荡秋千,每次都会有好多幼儿玩。这天轮到我班幼儿玩滑梯,孩子们兴奋极了,待老师说完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后就迫不及待的到自己想玩的地方开始玩起来。可是不一会儿,玩荡秋千的凯凯就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润润插队,他没有排队就玩荡秋千了。”我走过去一看,润润正坐在秋千上玩的不亦乐乎,而后面排队的小朋友看到我来,也都连忙告诉说:老师,润润插队,他跑过来就把凯凯给挤了,不让他玩,自己先玩秋千。”

  “润润,你为什么不排队玩秋千?”

  润润抬起头,嘟着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丝毫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

  润润是个比较强势、霸道的小男孩,他想玩的就一定要玩到,在幼儿园抢着玩的行为也屡次发生。

  家里的大人也很宠他,孩子在家想怎样就怎样,经常把家里的玩具弄的到处都是,有时,家长即使提出一些规则要求,孩子也很少去执行,家长也不会强求,听之任之。正是在家里为所欲为的习惯,家长的任意放纵,待到他融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时,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家中养成的行为习惯,无视游戏规则,自己想要玩的就一定要玩到。

  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通过规则意识的培养,使幼儿对规则有着切身的感受,制定的规则,不断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执行规则使幼儿不断获得快乐的体验。

  当然,小朋友犯了错误通过教师的引导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并不意味着他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因为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改变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纲要》中也提到过:“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所以我采取了以下一系列的'行动:

  1、将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执行规则。如:玩桌面游戏时不争抢玩具;上厕所、洗手、喝水要排队等候;上课要坐神气,回答问题要举手;午睡要安静,不能不影响别人;户外活动要有序等等。

  2、活动时让幼儿自由讨论规则,从而建立起规则意识,活动后师幼共同评价规则要求。让孩子自己定规则,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更容易接受。

  3、加强家园互动。家庭是幼儿园教育孩子的重要合作伙伴。润润是由外婆带的,外婆非常的宠他,而他的父母平时工作很忙,还要带个小的,父母在心理上觉得生了个小的、无暇顾及他,对他很是亏欠,所以他想要的就尽量满足他。这也就养成了他霸道的性格,这种霸道在游戏中就自然而然的体现了出来。通过此次事件,教师让他当着小朋友的面向凯凯道歉、向所有排队的小朋友道歉,其目的就是让他意识到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不遵守规则是不对的行为,需改正。同时,我们通过电话及家访,更多的与孩子的爸爸妈妈、以及带他的外婆沟通,希望通过家园同步教育,养成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2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们在日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建立在孩子们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上,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规则是对自由和空间提出的相对的限制与约束,它是一种良好的规范和秩序,可以使人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发挥更大的自由度,享受到更多的乐趣。那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呢?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具体做法:

  一、引导幼儿参与制定规则

  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有许多需要遵守的规则,而孩子的日常规则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阶段,孩子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所以让孩子通过讨论,自己制定各项活动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事。在出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选择解决的方法。从而制定新的规则,并用文字或符号语言记录下来,贴在活动室相应的位置。如玩具摆放的规则,教师把它交给由幼儿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他们参与下建立的规则要求,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幼儿在一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才能快乐、满足。

  二、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内化规则的要求

  我们主要应用三种手段:

  1、专题性教育

  案例:“关于作品该放几天的规则制定”。在进行建构区时,晨晨小朋友发现一只用各种积木组合搭好的新房子玩具,想给它拆掉,在一旁的悠然小朋友发现了他的举动,就说:“你不能这样做,大恐龙是轩轩搭的,我认为你应该得到他的同意。”老师也注意到了他们两人的谈话,于是以邀请幼儿开会,解决问题为召集行事,教师提出:“这是轩轩搭好的大恐龙,这样的作品你们觉得放几天可以拆掉?”(教师提出问题)孩子们开始各抒已见,(孩子们规定规则)有的.提议:“放3天,因为这样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让别人记住你的作品。”有的建议:“放1天,因为别的小朋友也可以玩这样的玩具”等等。最后,老师请大家说出各自的理由,用举手表决的方法,通过了大部分小朋友放3天的意见,而那些原先不同意的小朋友也开始改变了自己的主意,服从大家的意见。

  教师的分析与反思:当孩子之间有冲突时,是培养孩子适应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如果这样的争持是一种输赢现象,它其实是一种竞争,在幼儿身上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感行为,可就是因为教师尊重了每个幼儿的意见,把制定规则机会给了孩子,运用了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告诉各自是怎么想的,现在心里感受如何,让孩子进行语言情感交流,是教师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肯定、归纳,最后,把权力交给了孩子,让他们想出一个使大家都同意的规则,达到双赢目的。上列案例在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的活动中渗透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讨论某一事件,讨论原因“为什么不好”,“该怎么做才行”。结合制定好的规则,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

  2、渗透性教育

  规则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教育中发现问题并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很重要。现在每周都会到操场附近进行捡垃圾,垃圾不能随地乱扔的活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不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那些东西捡起来。于是回到班级一起讨论有关的话题,现在有的小朋友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一些不讲卫生、不文明的习惯都能提醒,或自己有意识地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形成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

  3、设计标志的暗示

  通过设计标志的暗示,可以提醒幼儿自觉遵守把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的规则,玩好后整理物品的规则,形成互督行为。为指引幼儿进行合作的行为,我们根据班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在活动区玩出的半成品该怎样提醒别人不要破坏?”“怎样提醒小朋友用肥皂洗手?”“如何提醒大家爱护自然角的植物?”“如何提醒大家因地滑而滑跤?”等等一些急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讨论,自己设计标志来提醒自己和大家都来遵守需要注意的规则。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在短期时间内能完成并见效的,它需要每一个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巩固效果,使我们的孩子更主动适应幼儿园生活,更自信适应社会。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3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已显得刻不容缓,特别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规则意识潜移默化的深入幼儿的学习意识之中;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来改变幼儿的不当规则意识,都是相当重要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规则对于幼儿的约束与指导可以让幼儿在一个度的范围内认识到规则底线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让幼儿萌发规则意识,虽然有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自觉的遵守规则,也会出现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在规则意识的培养中,我们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慢慢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可以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从自己身边的东西做起,让幼儿明白存在自身的规则。在教师在全面指引下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特别是在相关事例的表现下更能生动形象向幼儿传达出什么是规则,怎样才能遵守规则。

  其次,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的方法,以学习者树立榜样,而后由榜样向学习者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可以提高幼儿的态度,行为方式、动机和技能。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证明,榜样对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例如xx同学在课堂上与其他小朋友交头接耳,但是老师并没有当众批评,而是通过表扬其他小朋友的方式来从侧面进行对这名小朋友进行评价。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榜样示范法,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标准,不仅让幼儿掌握有关课堂行为规范,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创设类似情景,将有助于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其三,内化幼儿心中的规则,有效的控制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从自己身上看到规则对于自己的控制。

  总之,幼儿规则意识是在教师长期的指引下,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里需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让幼儿制定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特点的规则要求,就能使他们在掌握和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主发展,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4

  “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了!请大家把手上的东西停下了,听老师说;请大家把东西整理好,放回原来的地方……”

  每次活动开始或结束时,免不了听到我们这样的话语,特别是在美术活动或其他操作活动中,由于孩子的吵闹声,这样的话还需要重复好几遍。似乎很累很烦,小朋友们也总是记不得要怎么做。

  例如:在一次数学活动中,老师在桌上摆放了各种操作材料,老师还在讲述操作规则,可是小朋友都被材料所吸引,都去摆弄材料,没有小朋友在听,教室里也开始躁动起来。这时,老师就停了下来,有的规则意识较强的小朋友就说:“老师还没有说可以拿呢,老师生气了。”这时我们就可以抓住时机,和小朋友共同讨论:“你们还没听到老师的要求,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老师还没有说可以拿,有的小朋友就开始拿了,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最能遵守规则。”这时可以让小朋友听老师口令拿放操作材料,这样反复的操作,一些规则意识较弱的小朋友也会被这种教学环境和气氛所感染,渐渐的形成规则意识。

  区域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不顾一切地冲向自己喜欢的区域。医院里挤满了人,建构区里咚咚的响。收区域了,美工区里剪刀、废纸到处都是,阅读区的书放的比较混乱。这些都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常见的现象。

  在我们教室里每个区域不但有相应的人数限制,还有各种图示规则。每个区域里面都有插区域卡的小口袋,如果口袋里面都插满了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区里人满了他只能到其他区域玩了。在建构区、阅读区、建构区、我们都把相应的规则用图片和简单的字符写下来形成图文并茂的图示贴在相应的区域内,小朋友们在操作的'同时就知道要遵守的规则。例如:美工区,小剪刀嚓嚓嚓,橡皮泥捏捏捏,纸折折折,不吵闹、用心玩,还要记得整理好,我的小手真灵巧。阅读区,看书要安静,书本要爱惜,阅读要仔细,收归要整齐。这一系列隐形规则的暗示,让小朋友们在区域活动中相互提醒,有序的开展各个区域活动并能收放整齐。

  老师在对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也要注意,班内两位老师的规则要一致,不要让幼儿感觉无所适从,还有长期坚持,是规则内化为习惯。规则不是预先就明确存在着,因为有了交往和实践、有了碰撞、冲突协商、交换、合作之后,才会出现规则。老师在生活中,为幼儿创造多种交往和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的过程中,学习制定合理的规则,并遵守规则。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5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中班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一直以来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规则时,幼儿总是一直很难理解。在一次户外游戏中,教师本来预设大型玩具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突然幼儿提议玩“捉迷藏”。很多与幼儿突然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始玩“捉迷藏”游戏。因为之前在幼儿园没玩过,所以幼儿都很兴奋。第一次游戏后,教师发现幼儿虽然很高兴但却没理解游戏规则,幼儿对在大型器械自由跑玩感兴趣而已。于是在游戏后,教师便以游戏的规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对游戏产生了兴趣,开始第二次游戏。游戏后教师再次总结游戏情况,发现许多幼儿没理解游戏要求,提出“藏的人”和“找的.人”不同。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后,对游戏更加有兴趣了,提出再次游戏。于是开始了第三次游戏,这次游戏中幼儿基本能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每个幼儿都很兴奋而且能按规则游戏,且对游戏也更加感兴趣了。一直以来教师总以为幼儿就喜欢自由的乱玩,游戏与规则没什么关系,有规则的游戏幼儿也不太喜欢的。但今天发现幼儿慢慢长大后,对游戏的也发生变化。游戏中的规则使游戏更加有趣,所以规则被幼儿接受了。反思以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规则时都是教师主观的和强迫式的,忽视引导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需要,所以幼儿没能很好接受。所以要从规则的需要方面,引导幼儿理解和接受规则。

  让规则成为幼儿的需要,幼儿就能接受,幼儿就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如何让规则成为幼儿的需要?从游戏的角度思考,在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规则的意义,从而产生对规则的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6

  下午,我带小班幼儿玩音乐游戏“小朋友散步”。孩子们都高兴地跟随钢琴旋律的变化,用动作表现睡觉、起床、散步等情景。按照游戏规则,当音乐结束时,钢琴会弹奏低音表示“打雷了”,大家听到后要马上抱头蹲下,躲避“雷电”。可是今天文文一脸坏笑,挺立着身体就是不蹲下去。我看了他一眼,他无动于衷。我又特意弹奏出很响的“雷声”,可他仍然不蹲下去。我皱皱眉,说:“文文,你再不蹲下,要被雷电打到了!”没想到他文文摆出一个很酷的造型,冲着我笑道:“我是铁甲战士,我不怕雷电!”文文的举动使原本乖乖蹲着躲避“雷电”的几个男孩子也兴奋起来了:“我也不怕雷电!”游戏不得已停了下来。我好奇地问文文:“铁甲战士为什么不怕雷电呀?”没等文文开口,其他孩子都抢着说:“因为他有防雷的装备。”我又问:“他怎么防雷呢?”孩子们都激动起来,他们边说边摆造型:“瞧,是这样的!老师,你看!”“那好,如果你们都带了防雷的装备,那么听到雷声就要做出避雷的`动作,说出防雷的方法,好吗?”“好!”几乎所有孩子都兴奋地叫起来。游戏又有序的进行下去了。

  在音乐游戏中,孩子要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或任务,有助于培养倾听能力和规则意识。但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尤其是文文这样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孩子的想法合情合理,又很有创意,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支持和指导,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7

  每次看见其他班的老师组织幼儿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活动时,幼儿总是快乐的沉浸在这个游戏,我常常被孩子们这快乐的一幕所吸引,让我更羡慕她们班的小孩有良好的活动规则和活动次序。但是一想到我们那个班,我就有些厌烦,心中就会产生不愉悦感。我们班有太多的调皮蛋了。

  这天下午,我们是健康游戏,我想何不也来尝试玩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呢?当我告诉孩子们,这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时,孩子们就表现出非常的兴奋。我想完了,到时又要乱跑了。因为有了上次的安全事故,我的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他们再发生什么意外。但是他们偏偏好动又爱跑,真是让人伤脑筋。所以我在游戏开始之前就宣布了一个规则"待会跑的时候不能离开塑胶场地"。游戏的开始就出乎我的意料。不知是什么原因,孩子们有次序地跟在我后面问着"老狼老狼几点了"。当我说"天黑了"时,他们在我的周围灵活的躲闪着我,快乐的.遵守着游戏规则。之后出来活动的班级多了,场地上人也多了,我怕看不清楚发生碰撞,就立刻转移目的地,来到草地上去了,继续快乐的玩着。玩着玩着,也许是草地上太软了,几个调皮的孩子就把持不住自己的行为了,把平时的爱好动作--故意摔跤,又开始在草地上故伎重演。于是我又制定了一个规则"如果小朋友在草地上摔跤,就在旁边休息一次,参加下次游戏"。刚开始我以为这个规则不会成功的,但是孩子们却很自觉的遵守了,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宋杨都自觉遵守,着时让我大吃一惊。规则就是这样在快乐中生效的。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8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盥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也容易出现拥挤、混乱、消极等待等现象。所以,近年来“按需盥洗”“分批盥洗”的方式应运而生。“按需盥洗”是指个别孩子根据需要进行盥洗,一般不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分批盥洗”虽能较好地解决集中盥洗时拥挤、混乱等问题,但是孩子等待的时间不会因此减少,甚至会变得更长。如何才能在“分批盥洗”时变消极等待为积极等待呢?我们尝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盥洗。下面就是由一首歌曲改编的游戏活动。

  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老师今天来当鸭妈妈,鸭妈妈等会儿会一边唱歌,一边请她的鸭宝宝去做一件事情。我们来仔细看看,鸭妈妈会请谁,去做什么事情呢?”然后,教师唱歌曲:“一天五只小鸭出去玩,翻过小山走远了,鸭子妈妈呀嘎嘎叫,我的宝宝要洗手。”唱第一乐句时,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拍5个孩子的`肩膀;唱后面几句时,教师边唱边带着被请到的孩子学着小鸭走的动作走到盥洗室门口。接着,“鸭宝宝”们在保育员的照顾下盥洗,教师则回到原来的位置,引导孩子讨论:刚才鸭妈妈请到谁了?他们去干什么了?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鸭宝宝”们也陆续回来了。当然,教师还可扮演猫妈妈等角色,用相同的方法请其他孩子去盥洗。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孩子盥洗完毕。

  在盥洗过程中加入游戏情境,加入谈话环节,既提高了孩子盥洗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孩子消极等待的现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值得一提的是,再好玩的游戏也会有玩腻的时候,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积累,创编出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有序地盥洗。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9

  老师刚刚宣布分散活动,孩子们就像一只小鸟似的,迫不及待地“飞”向各个角落。洋洋看到翘翘板上没人,就走过去,突然一个球跑到了翘翘板旁,洋洋从翘翘板上下来,蹲下身抱起球送给跑过来的学仕,刚要再坐到翘翘板上去,琳琳不知从哪钻出来,不由分说一脚跨了上去,“让我玩会”“不行,我还没玩够呢”“你都玩儿了好长时间了”“我先来的”!只见洋洋小脸气得通红,一双小手却毫不放松地紧抓着翘翘板的把手。琳琳不甘示弱一手抓着翘翘板的`另一个把手,一手还叉着腰。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让谁!我走过去,“老师老师他不给我玩,”琳琳看见我就像见到了“大救星”马上喊起来,“是我先来的”!不对,你都坐了半天了我还没玩呢!俩人又争起来。我假装苦恼地说;我也没看见是谁先玩的,可是我知道你们俩人这样争下去,一会儿我们就要回班了,谁也玩不了了,怎么办呢?

  洋洋歪着头,想了想说“要不,咱俩轮着玩,你玩10下,我再玩10下,咱俩换行吗?琳琳想了想也笑了”好吧。一场“xxx”就这样过去了,我暗暗高兴,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幸亏我没有急于去调解,幸亏我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幸亏……..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合作,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学会的交往技能。每天在一起活动就避免不了冲突,但冲突不是坏事,可以启发提示孩子们反思自己的能力,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学会尊重轮流分享,我想无论什么时候,当孩子发生问题时,我们做老师的是不是应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呢?给孩子留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从而更利于他社会的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获得内化的好品质。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10

  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我总是感到矛盾重重,并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我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当幼儿作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觉得应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幼儿不遵守规则,是教师没有提出必要的要求,还是要求根本就不合理或不必要?为了有一个在表面看来安静、有序的环境,教师约束幼儿的一举一动,这样的规则必要吗?合理吗?每个幼儿的生理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些生活活动虽需随时提醒,但我觉得不应统一要求,而应让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若教师对幼儿事事监管,处处控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对幼儿事事约束,处处监控,幼儿则不明所以地被迫遵守着不合理的“规则”。没有“为什么”,只有“你必须”“你不能”。这样不合理的高控制,不可能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它有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孩子变得驯良、死板,二是孩子变得叛逆、反抗。这两种结果都是教育应极力避免的。当有些幼儿出现违反常规的动作时,教师只进行了必要的、温和的提醒,孩子们却能较好地把握分寸,也许这就是自主的力量。当规则渐变为幼儿的'自觉行为,一切活动都变得有序而舒适。

  我觉得规则不在于多或少,关键在于是否必要和合理,同时要注意规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我们可以尽可能用简明易懂的标记和卡片、动听的音乐、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儿歌等将必要而合理的规则物化、隐性化,使规则自然地被幼儿接受并自觉遵守。规则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是必要的,我们必须牢记规则教育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选择合理而必要的内容,采取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规则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11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流传布置多少年的一句话,而众多的家长也是用这简单的七个字来要求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关键是得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是必须从小树立的,因为只有从小就让孩子们知道规则是多么重要,而且是必须遵守的。所以从小就给孩子定规则而且是必须这样做,因为有些规则是不可以让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不可让步的,有些规则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让步。

  有些家长认为规则那些都是小事,不用太计较,可是还有一句话也请家长们别忘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别忽略一件小事的影响。我们班有些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在家吃饭喜欢边吃边玩,有的喜欢看电视吃,或者是吃饭喜欢讲条件,不答应就不吃饭”。可是家长们你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是这样,边吃边玩还讲条件。所以即使是已将微不足道的小事,无关紧要的规则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甚至会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再如在幼儿园自己的被褥自己折这件小事,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自己不折,而且还理所应当的让别的小朋友帮他,当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义正言辞的说:“我家里从来没有人让我折也从来不让我自己穿衣服,所以现在我也不折”。我说:“那个是在家里老师不管,可是在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必须自己的事自己做”。可是他转头就走了,后来的一段时间他的`被褥也是小朋友折的。可见家里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那么即使在幼儿园里有明确的规则也是没用的,因为有不同的要求孩子会选择较容易的来要求自己。由此可见规则对孩子的影响是多大,而且是无处不在的。

  可见规则的重要,所以家长们别太娇惯你们的孩子,也可以适当的给他们一些规则,让他们从小便有规则意识,也让他们从小便开始遵守规则。可别让你的娇惯和无规则让孩子没有目标和方向。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 12

  有的时候,没有一个行为准则,真的是让人非常的着急,特别是不管你说什么,小朋友们都是我行我素的时候。在喝水一方面,我们这几个老师真是一筹莫展,每天到了喝水的时间有些小朋友不肯喝水,有些小朋友就只喝一点点水。可是吃饭刚吃好,豆浆喝好要喝水的情况却是很普遍,我也用了解说,批评等方式来严肃表明了喝水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掌握的时间,但在班上收效甚微。我也一筹莫展中,但一次从植物角的浇水活动我发现了教育的'契机。

  又到了植树节,我们也向小朋友简单介绍了植树节的由来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植树节可以做的事情。前几天的阴霾也在我们小朋友热情高涨的状态中退去乌云,太阳了展现出笑脸,一个教学活动后,我们一起种下了小植物。并放置在我们班的植物架上。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和话语不断在耳边响起。“我来给种子宝宝浇水,它很渴了。”一边浇还一边说“请你喝点水。”小朋友浇水的热情很高,有的甚至为了浇水多少而吵起来。

  在回去的路上我也提出了问题“小种子要在早上的时候喝水,那小朋友要喝水吗?为什么呢?”小朋友都七嘴八舌的说自己的想法。“要的,不喝水要感冒的。”小朋友都回应起来“是的是的,不喝水要咳嗽了。”“咳嗽就不会好了。”

  回到教室孩子们还在说喝水的事情,我也乘这个机会让小朋友自己来决定什么时候喝水,喝多少水。有的说应该早上喝,有一个小朋友马上说“早上豆浆喝过了,喝不下的。”有的小朋友说“在玩好后累的时候喝,上课不喝,吃好饭也不能马上喝。”在喝多少的问题上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认识,都认为喝多少倒多少,不要浪费开水。最后我还用笔简单的总结了小朋友自己想到喝水应该注意的地方。

  1、喝水不推不挤

  2、喝水要喝多少倒多少

  3、喝好马上入座

  4、女孩子优先。小弟弟小妹妹优先。

  虽然这些法则在实行上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孩子们已经会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规则培养4篇05-15

规则意识教育随笔12-04

教育随笔:幼儿习惯培养05-15

怎样培养孩子喝水教育随笔10-07

教育随笔:培养幼儿倾听习惯05-15

教育随笔幼儿自理能力培养08-02

最新教育随笔:生活常规的培养10-07

教育随笔:良好行为习惯培养05-15

教育随笔:培养幼儿自理能力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