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随笔故事

时间:2023-07-11 19:06:48 随笔 我要投稿

教育随笔故事(2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随笔故事(20篇)

  教育随笔故事1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这门艺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在20xx年就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从参加工作走入讲台以来,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课堂教学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原来一直以为师道尊严,教师是高高在上,其绝对权威不容置疑。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与学生的不断接触以及业务学习,我逐渐明白:课堂是师生间的一种对话,师生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绝对的平等。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意识到:只有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才会感受到孩子们真正的自主;只有蹲下来与孩子说话时,才会发现孩子们原来也是这般的“伟大”;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感觉到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

  以下的一个小故事是我教学中的点滴再现,虽平凡,但很实,正是因为有着一颗平常之心,我才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在教“万以内数比较大小”这一课时,我事先让学生带来了厚厚的书本,告诉他们比比看看谁的书最厚,里边装的知识最多,就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给他颁发“知识小博士”证书,学生们急不可待地搬出从家带来的厚书,寻找着书本最后的页码。 “我的页数最多,有988页!”王春滢第一个把自己带来的书的页数报了出来。

  “988!”我一边认可地点头,一边把数字一板一眼地写到黑板上,然后郑重其事地宣布:“这本书有988页,这个数可真不小哇。看来这个证书得发给她了!”

  我话音未落,就听见一个同学大声说:“老师,我的页数比她的还多,有1302页呢!”“1302?”我把这个同学报的数字写到988的旁边。“凭什么就说1302页比988页多?”文艺委员从来不肯轻易认输:“你的都是1、2、3,还有个0,我的数都是9和8,怎么不比你的`大?”她的质问还真拉来了响应的伙伴,但同时也激起了更多的反对:“988再大也没有到1000,1302可是一千多呢!”“1302是四位数,988是三位数,四位数就比三位数大!”激烈的争论中,同学们时而独立思考,时而互相商量,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伴着激情自由地飞翔。一次、两次……直到我郑重地宣布第四次,大家才心服口服地让我把证书发给了吴梦瑶。

  ……

  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溜走了。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认为,正是在课堂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积极思考的环境,学生才能更放得开。在课堂中,我总是尽量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学生的自由讨论,自主发言,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热爱。我想,只有尊重学生,顺其自然,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课后我在想:数学所要给予学生的不仅是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长”出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并有兴趣解决生活中无数个数学问题!体验多了,信息丰富了,课堂活跃了,探索有价值了,孩子们的兴趣浓了,数学也就不再枯燥了。只有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不是一句空话;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尽情地舒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在激情的陪伴下自由地飞翔!

  教育随笔故事2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说我们班小浩吧,因为天生反应慢,动作慢,他很贪玩,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过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懒洋洋”,年轻的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他的`。有一次我进教室找他要作业,听到他正大声给同学们讲笑话,大家都笑成一团。于是我趁机也给他起了个绰号“喜洋洋”,当着他的面对同学们说:“没想到徐洋洋这么会讲笑话,这么爱笑,如果我们大家多去督促他,指导他完成作业,相信他完成作业后会是更加的喜气洋洋,大家能听到更多的笑话。”这令他感到很意外,马上坐下刷刷刷地做作业。这以后,大家都热情地帮助他,我也时时提醒他,他的情况也有所好转了。

  这学期,我把“黑板清洁员”的任务交给了他,更是让他喜气洋洋,信心百倍。我认为,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比如,我们班的张城超,他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家里是卖花的,说起花,他便头头是道,我就让他当“花卉栽培员”。在他的精心护理下,如今教室里的小桃树已长满了樱桃般大小的小桃子

  总之,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责任感,有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教育随笔故事3

  今年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说实话,五、六年都没教过一年级了,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担心。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看着他们一个个天真、活泼的样子,说真的,我特别的喜欢他们,但是对于怎样教育他们,我还真是不知道,看着他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成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真不忍心去改变他们。可是为了他们的成长又不得不去这样做。近期发生的事却使我震撼了,也使我更加小心地去教育他们。

  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上学总是迟到。上课铃声都响了,他才匆匆走进教室。我很生气地冲他说道:“看看你,怎么现在才来?你都连续迟到5天了!”我一脸的不高兴,非常严肃地看着他。他呆呆地看着我,非常害怕,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鸟,表现出那么无助的样子,我心里一颤,孩子的眼神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开始自责,怎么能这么对一个小孩子说话呢?我真没想到,我的一句无意的批评,却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我终于明白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渴望老师的关注,都是那么的怕老师不理他们,都是那么想学好的。

  第二天,小男孩又迟到了,这次我没有批评他,给他一个手势示意他回到座位上,开始上课。下课后,我也没有找他,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又过了几天,他居然又迟到了。但是,我发现他和每天有一些不同,额头上布满了大粒汗珠,我猜他一定是一路狂跑到学校的。我开始纳闷,他家离学校走路最多不过15分钟,为什么要跑着来呢?我觉得好奇怪。我打电话给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天天不到7点就去学校了。

  孩子干什么去了呢?我觉得好奇怪。第二天,我特意早点到他家附近等他。我发现他在学校附近的早市卖金鱼的大鱼缸前驻足观望,迟迟不肯离去。()我恍然大悟,我终于明白了他迟到的原因。那天他到校后我对他说:“孩子,告诉老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从家出来,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早市金鱼缸里的金鱼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我也来到早市和他一起看金鱼缸里的金鱼。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包里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金鱼缸里的金鱼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老师。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迟到过。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要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师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这个故事清流我把它叫做班主任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应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严历的目光会切断学生的思维,冰冷的面孔会熄灭学生心中的热情。微笑是人类最美丽,最友善的语言,就让我用微笑、理解、尊重去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吧。每当我给学生一个真切的微笑时,他们也总会回报我一个更加灿烂的笑脸。

  从此以后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更喜欢上课,也期待上我的课,为了不辜负学生对我的期待,我更努力地上好课,设计好每一课教案。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因为我明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清澈的,还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自身的评价,大多来源于老师、家长及周围人的评价。新课程对孩子的评价大大降低了对学科知识分数的权重,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结合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身上的亮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和激劢。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积极。

  从学生们渴望上课的期望中,我明白了是微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是、尊重,让我的课堂有了人情味;是理解,让我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育随笔故事4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教师节快乐”

  我毕业后很顺利的被分配到了一个小镇子的一所中学任教。说实话刚进入这个陌生的环境,我不是很喜欢这所偏僻的学校。但又不能违背家人的意愿,所以就“勉强”来到了这里。

  我任教的是七年级生物。当我第一次进入教室时,全班五十双眼睛齐盯着我,这让一向内向、羞涩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幸好此时有豆书记“引见”,他好像看出了我的不安。在我耳边悄悄说:“不要紧张,看着学生”。然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又让班干部作了自我介绍,这样我对这个班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段相互了解的时间过后,我紧张的心情似乎得到了平静。我开始环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发现每一双眼睛里都流露着一丝兴奋与喜悦——他们似乎很欢迎我的到来。

  第二天,我怀着紧张而又企盼的心去上我的第一节课。还未进入教室我就听到了学生嘹亮的歌声——“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我踏上了讲台。可是在我一声“请坐”之令发出后,同学们并未坐下,这让昨日的紧张心情又重新袭上心头。我努力从他们的脸上寻找答案。我看到:他们个个脸上似乎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此刻的我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了。这时我看见教室的后边有一个身影正缓缓向前移动。原来是班长,“他想干什么”,我心里嘀咕着。正在这时,我看见他把手里捧着的小礼盒举在了我的面前,我下意识的接过了礼盒。“老师,节日快乐!”这时,全班学生齐声喊道。此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教师节。顿时,我的眼眶里涌满了激动的泪花,这泪花中蕴含着太多太多。

  在我眼里的这群毛头小孩竟然如此懂事,我这才明白:他们年纪虽小,但他们的“礼”并不小。我被“小小”的他们那“大大的礼”感动了。

  我强制住内心的激动,上完了我的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我仔细低头看了看这个礼盒,淡蓝色的包装纸包裹着一个方形的盒子,上面系着一个红色的蝴蝶结。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了这个“精致”的礼盒,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只白色的小羊。我心想:淡蓝色——我最喜欢的颜色,羊是——我的属相,他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我静下心来,在脑中努力搜索着答案。原来是昨天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将这些信息无意之中透露给了他们。内心的激动再一次袭上心头:他们真有心啊!我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在认真地听着。可以想象,他们在选这份礼物时是多么用心啊!

  我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群细心、可爱的学生,他们每一双眼睛背后都隐藏着一颗火热的爱心。

  爱的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同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的去激励、去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

  王晓峰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他总是板着一张蜡黄的脸,毫无生气。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课间,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独来独往。在与其它科目老师交流后,我得知他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但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窥探到了一丝希望。经多方了解我才得知,他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他由后妈抚养,但后妈对他又不好,再加上他身体不好,这一切让他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以致于快乐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

  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看一本网络小说。经一番思考,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刚好有一道仿句练习题我便点名让他回答,我原本以为这道题对他是有些难度的,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答案便跟着出来了。回答很精彩。我被他的灵敏、聪慧惊呆了。顿时,全班想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下课后,我仍然对课堂上的一幕念念不忘。我想:他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语言组织的那么精彩,这说明他很聪明;他如此认真地读那么厚的小说,这表明他很喜欢阅读,只是缺少一个人去正确引导。想到这,我决定去充当这个引路人。

  于是,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告诉他:“我特别想看你的那本网络小说,你看我的这些书,我都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我们能不能交换着看?”他拿起我早已放在桌子上的几本书,翻阅起来。“当然可以”,他突然说。“但是我的书不许在周内看,只能星期天在家里看,更重要的是不能影响学习。”“没问题!”他爽快的答应了。就这样,在这一借一还中,我发现他渐渐的变了,上课积极发言,与同学和睦相处,成绩也提高了,特别是作文水平尤为突出。

  我认为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认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的爱充满教育心智,让教育之爱闪耀智慧的光芒!

  教育随笔故事5

  自从两年多前接触到来自新西兰的“学习故事”后,我就被“学习故事”所体现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所吸引。我们幼儿园的全体老师从观察一个个儿童、做出一点点改变,记录点点滴滴开始,将观察的视角聚焦儿童,将研究的切入点定位于用教育实践来理解内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孩子们身上获得了新知、真知、勇气与力量。

  正当“学习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幼儿园老师、教研员和教育行政管理者所认识与重视之时,种种因“学习故事”而起的观点、做法却越来越令我感到一种难以释怀的“沉重”与“可怕”,让我对遍及南北的“学习故事”探究热潮心生担忧。

  担忧1

  只强调方法途径,而忽视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

  说到“学习故事”的“沉重”,首先来自于在对“学习故事”的背景、理念不断学习后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起初,我们对“学习故事”更多的认识是:这是一种积极正向的评价模式,可以转变“请你像我这样做”、“我不教你不会”这些教师原有的、内隐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帮助教师在头脑中建立“儿童是有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形象,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形成师幼间积极良好的互动。作为管理者,我甚至认为“学习故事”有如一种信仰,当我们不断用相机与笔记录儿童积极主动的学习瞬间时,当我们不断传颂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去学习的故事时,教育者自身的心灵会得到净化与提升,哪怕工作几十年的幼儿教师也会自然而然地转变观念,实施科学的保教。

  然而,随着深入学习《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建构学习者的形象》这本书,我才发现“学习故事”远不像我们所理解的:关注和记录儿童能做的,为儿童写一篇篇图文并茂的学习故事,用叙事性观察激励儿童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等等这么简单。

  初读这本书,感到有些晦涩难懂,反复读几遍后才发现,这本书表面上只讲了“学习故事”的评价手段是如何建构学习者形象这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其中却包含了若干深奥的理论与基于实践的研究,包括如何定位学习者是有权利、有责任的学习角色,如何整合多视角为学习建立连接,如何认识多种可能和学习的连续性,如何用复杂的方式占有知识等。

  原来,发现、认识和推动儿童的学习不仅需要对儿童进行赏识、鼓励、尊重,还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建立民主关系、赋予儿童权力,学习为什么是在“中间学习”,“学习故事”是如何发挥边界介质作用的,等等。这些隐藏在“学习故事”背后的、科学的、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才是支持儿童学习的真经。

  随着认识的深入,我感到如果不加强深入的学习以及进行与实践对接研究,“学习故事”在幼儿园实践工作中的运用会是十分困难与曲折的,而且极其容易遭遇种种曲解。

  担忧2

  脱离本土、本地区、本园的现实

  说到“学习故事”的“沉重”,还有一方面是来自同行的期待与质疑。自从我们开始尝试记录儿童的“学习故事”、改变一日生活常规、改变幼儿园管理方式,就不断出现来自各个层面的询问与质疑。最令我们感到“压力山大”的是经常听到老师反应:“就你们那个什么故事把我们害惨了。”

  原来,很多幼儿园现在都开始要求老师们用“学习故事”的方式观察儿童、观察游戏。于是乎,注意、识别、回应的三段体充斥了各类型的汇报交流。有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我们领导让我们每天拿着相机拍照、记录,我们还要担心三四十个孩子的安全,根本看不到‘哇’时刻。”有的老师说:“又是一股风,于点实事,好不好?”还有的老师说:“我们现在不组织集体活动啦,我们都是在向三义里一幼学的。”

  听到这些,我对姐妹园探索“学习故事”的情况充满了担忧。其实,我们最初尝试时也并不能深刻理解。学习故事”的内涵,但因为有迫切解读《指南》精神、解决现实之困的需求,凭借一股感性冲动,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

  可以说,从“四个打破”(详见20xx年3期、20xx年4期)到开始记录“学习故事”、建立儿童成长档案、拓展微课程等,我们幼儿园从领导层到教研部门再到一线教师从没有松懈过,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教研,不断领悟和尝试,调整、捋顺幼儿园的一系列关系,比如一日生活与儿童、教师的教与儿童的学、儿童的成长与教师的发展等等。三义里第一幼儿园就是在这样的推动下,慢慢发生改变。而归根结底,是整个幼儿园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都达成了共识——我们要改变。

  我理解老师们的困惑,但每个地区、每个幼儿园都有不同的情况,“学习故事”能在三义里第一幼儿园生根发芽是因为我们幼儿园有它能赖以生根发芽的土壤、水分和空气,也就是我们的文化、资源与现实情况,还有我们迫切想要改变自身状况的需要。

  但是,我们始终告诫自己,“学习故事”不是三义里一幼的全部,而是多年传承的本土文化,老师们不断学习、建构园本课程的一个阶段,一段专业探索的“旅程”。当然,正是这关键的一部分将我们散落的课程编织成一张整体的网络,为儿童的学习建立了更多的'连接,为孩子和老师们提供了更多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我们的幼儿园、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受益良多。所以,我想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不认同,但请尊重我们彼此选择的权利。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才可以是快乐的、幸福的。

  幸福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故事”的“沉重”还来自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理想总是丰满而美丽的,现实却是骨感而残酷的。学习故事”来自新西兰,无论地域还是人文,我们和新西兰之间都充满了差异。我们幼儿园也曾经试图照搬人家成功的经验,却发现应用到实践中带来的结果就是一团糟。

  比如,我们看到新西兰的幼儿园根本没有安排集体做操这样的户外活动,而是一上午的时间都可以非常自由地选择与室内游戏区相同的游戏。于是,我们也在本来就狭小的户外场地为孩子们开辟了玩水、玩沙、角色、美工、建构等区域。孩子们开始户外活动了,几个孩子一起开心地搭建大型积木,操场的三分之一就被占用了。有的孩子想骑小车因为满操场的小朋友而充满了惊险……一个学期下来,体能测试结果出来了,我们幼儿园的孩子的运动能力测评成绩严重下滑。经过反思,我们总结出根源在于国情不同。我们幼儿园的面积和新西兰幼儿园的面积差不多,但是人家幼儿园里只有三四十个孩子,又是平房。我们的幼儿园有二百多孩子在三层楼里生活,进出都是危险因素,场地的整合利用需要科学规划。我们与新西兰唯一相同的是孩子们都需要均衡全面的发展,因此集体做操、开展体能动作练习、循环式大体能运动这些适合我们国情、园情的活动是应该考虑实施的。

  于是,在实行了一个学期的尝试后,我们又改回了原有的户外活动组织形式。只不过,我们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错时活动并规划每天有两个班使用主运动场来保证集体锻炼。当初,为孩子们创设的玩水、玩沙、角色、美工等区域也得到了很好的使用,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学习的可能性。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任何学习和借鉴都不是伸手“拿来”那么简单,只有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辩证地理解学习、取其精华、适时调整才能吸纳其真正价值。

  因为有感而发,我写下了这篇《“可怕”的学习故事》。其实,“学习故事”本身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担忧的是自己不愿改变现状的思维模式——一旦相信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便心安理得地什么都不做。

  教育随笔故事6

  积木、插塑等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今天的建构区张毅欣和齐少涵等五个人进入开始搭建了,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他们几个正在拼一座大高楼,只见张毅欣和齐少涵正在那里往上拼,就连平时内向的张熠玮也参与了其中,一边给他们俩递积木,一边时不时的还说,真漂亮呀。我蹲下来问他们说:“你们这是拼的什么呀,真是太漂亮了!”赵云晰说:“我们在拼大高楼呢。”“那我可以和你们一起拼吗?”“可以呀。”于是我也参与到他们的集体里面,我一边夸奖他们,偶尔给他们递一下积木,一边观察他们,顺便还提一下意见。不一会儿,一座大高楼就在我们面前,看着这座“宏伟”的工程,我忍不住夸奖他们:“宝贝们,你们实在是太棒了!”他们看着我,高兴的笑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小精灵,他们都充满了无限的潜力,等待着我们给他机会去展示,有时候,他们的表现真的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宝贝们,加油吧!

  教育随笔故事7

  故事大王评选是我园的一项传统项目,今年是幼儿园第七届”故事大王”评选活动。本次评选分三场举行,每个年级一场。今天下午开展的是大班组园级“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我到多功能厅时,担任评委的空班老师和参加比赛的幼儿已经端坐两排等着活动的开始。我看到许多小朋友脸上还化了妆,真认真。

  在小顾老师的主持下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一开讲,就感觉到他们声音响亮、讲述流利,角色语气也能表现出来。我欣喜地听着,回想起前几次比赛还总有个别小朋友会背不出故事而尴尬地站在台上,最后又遗憾地从台上走下来。今天的开头不错,希望这次不要出现。

  小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讲述着童话故事,简直是故事大PK,一个比一个大胆、大方了。有的小朋友还准备了道具,更是生动了。老师和小朋友给与了热烈的鼓掌。

  13名小朋友都精彩地完成了讲故事表演,他们个个神采奕奕的,俨然一副老师讲故事的模样。而每一个故事讲述至少有3分钟时间的长短,最长的一个故事讲了6分钟而不打一个隔顿,真是令人赞叹。我赞叹小朋友的大胆、大方,我赞叹孩子们的熟练流利,我更赞叹有些幼儿对故事内容角色语气的恰当处理。我欣喜地看到了我们这几年提出的“会锻炼、会交往,求知兴趣浓,艺术表现大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我想,这些孩子在这方面已经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了。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园每年开展“故事大王”评选活动就是想借助这个平台推动家长、老师重视对幼儿阅读、表达、讲故事等语言方面的能力培养。每一届故事大王评选都要历时几个月,每个班级每位幼儿都要参与。要求各班给不同幼儿以不同的舞台,评选不同层次的“故事大王”,努力让每个幼儿体验到讲故事成功的乐趣。评选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每个幼儿喜欢讲故事,喜欢看书学习。

  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总课题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开展各种活动就是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搭建成功的舞台,努力让幼儿有个结实的人生基础。

  教育随笔故事8

  昨天,即期中考试的前一天,下午,我上完第二节正课。做操开始了,看着满满一黑板讲解的'知识,我想:下一节还得继续战斗呢!得让一个学生把黑板檫了。叫男生吧,不行,万一在这儿捣乱,反而得不偿失。于是,我;个子矮的也不行,黑板上面有够不着。于是我叫了一个个子高高的平时表现还算不错的学生隋钰欣。

  可是,第三节课我走进教室,学生们大声嚷嚷着告诉我,老师,后面的黑板报给隋钰欣檫了,我一看,傻了,前后黑板上空空如也。我问她为什么把黑板报檫了?她说我以为你让我吧两块黑板全檫了。我说怎么可嫩能呢?我不是让你檫好后赶快下去做操吗?

  如果是要檫这么多的地方,我还回叫你下去做操吗?再说平时要出黑板报我总要叫上好几个檫,从来也没叫过一个人干呀?我大声责怪着,她解释说,好象以前考试前总要把黑板檫干净了,说着说着,伤心地哭起来了。是呀!这话说得也不错呀!

  这次黑板报出得特别好,前所未有,虽然我有无数的舍不得,但是我还是有那么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教育随笔故事9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那就是教育故事,它记录着教育实践、反思着教育行为。对于班主任来说,回顾那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实践,既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1月8日,区中小学班主任“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成功举行。这些优秀班主任同台竞技,以赛会友,探讨“用智慧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

  比赛分小学、中学组依次进行。小学组的'班主任们从一个个亲身经历、印象深刻的教育故事入手,有对班级个别学生的细致研究、有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刻反思、有对处理学生矛盾的创新思路,有自己工作中的欢笑和泪水……中学组的班主任们演讲的主题鲜明突出、事例选择的聚焦性强,内容更充实了,于朴实中渗透着一个个教育哲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话语,抒发着对学生们的真挚热爱,尽情地阐述着三尺讲台上的精彩人生,诠释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充分将班主任的工作和爱与智慧的教育牵成一线,上演着一个个朝气蓬勃又幸福的教师形象。

  总之,本次比赛,为全区班主任成长搭建了一个碰撞教育智慧、呈现教育艺术,重构教育理念的平台,相信在这个平台上班主任们会走得更深、走得更远,走向更广袤的天地!

  教育随笔故事10

  乐乐今年5岁了,是一个中班小姑娘,白白净净、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对弯弯的、月牙似的眼睛,她性格外向,喜欢向别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乐乐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也许是由于爸爸的缺失,乐乐对自信、豁达的男孩子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依恋。

  山山是一个小男子汉,黑黑瘦瘦的,但是对自己、特别是自己的外貌充满了无比的自信。他经常会追着老师问:“老师,我长得帅吗?”当被老师反问:“你说呢?”他的回答无比坚定:“我觉得我很帅!”山山认为自己师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每天早晨都要往脸上抹香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乐乐开始关注每天乐呵呵的山山。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乐乐的眼睛会在教室里先巡视一遍,当看到山山时,脸上蓦的就笑开了花,跑过去问:“山山,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都想你了!”下午山山的爸爸来接山山时,乐乐会跑过去,主动跟山山的爸爸打招呼:“叔叔好!你又来接山山啦!”渐渐的,山山喜欢和乐乐玩了,山山和乐乐成了好朋友。

  一天早晨,山山来到幼儿园,对老师说:“老师,你知道乐乐家的电话吗?爸爸说要带我到乐乐家玩。”老师说:“一会儿乐乐来了,你问问她吧!”乐乐来园后,当山山问她电话号码的时候,她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羞涩。她满脸兴奋地跑过来对老师说:“山山要到我家去玩!”老师笑着说:“是吗?你欢迎山山到你家做客吗?”乐乐使劲地点了点头。

  乐乐和山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乐乐来幼儿园都要抱着山山的脖子,把脸贴在山山的脸上紧紧地亲一会儿才放开,乐乐还会带糖果或者是自己画的画给山山。乐乐经常高兴地对老师说:“山山是个大帅哥,我长大了要和他结婚!”老师问:“乐乐,那结婚是什么?”“就是天天在一起玩呗!”乐乐毫不犹豫地回答。“哦,你想和山山结婚就是想和他一起玩,那就是想做非常好的好朋友,对吗?”乐乐用力地点了点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乐独占的意识开始萌芽。当别的`小朋友找山山一起玩时,乐乐会挡在前面说:“山山是我的好朋友,他和我一个人玩,不和你们玩!”开始的时候,山山还能接受乐乐的做法,可是时间一长,山山不高兴了。因为以前山山常常成为女孩子簇拥的中心,现在只能跟乐乐一个人玩。一天,山山非常严肃地对跟在身后的乐乐说:“别再跟着我了,要不长大了,我就不给你送花啦!”

  老师问山山:“你和乐乐怎么了?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山山说:“乐乐每天都叫我大帅哥,还老跟着我,不让我和别人玩,_我不喜欢这样。”“乐乐不让你和别的小朋友玩是做的不对,但她跟着你,是因为你是她的好朋友啊。”山山不作声了。

  有了山山的“警告”,乐乐不再跟着他,可是她的目光还是时刻跟随着山山。当山山和别的小朋友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乐乐的脸上就会现出落寞的神情。老师和乐乐谈心:“乐乐,为什么不和山山玩了?”“是山山不让我跟他玩了。”乐乐的声音小小的,带着一点忧伤。“山山不仅和你是好朋友,和别的小朋友也是好朋友,对吧?你也可以找很多好朋友玩啊。”乐乐轻轻点了点头……在老师鼓励的目光中,乐乐搬着小椅子坐到了奇奇的身边,不一会儿他们就用积木一起拼插起花篮,微笑又回到了乐乐的脸上。

  过了一段时间,山山告诉老师:“我喜欢珠珠,珠珠说长大了要和我结婚。”老师问:“你的好朋友是珠珠了,那乐乐也是你的好朋友,对吗?”山山笑着点了点头。再过了一段时间,乐乐也有了新的好朋友——宇宇。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表达自己喜爱同伴最高级别的话就是:我要和你结婚。时间的期限是:长大了。孩子们口中“结婚”的含义无非就是:我喜欢你,我要和你天天一起玩。这就是孩子表达“喜欢别人”的思维方式。对于四五岁的幼儿,正是规则意识萌芽的阶段,他们在一日活动中学习交往,乐乐的过分亲昵和霸道行为违反了交往的规则,引发山山的反感,致使“爱情故事”结束。相信,有了这样的经验,乐乐之后的同伴交往会越来越顺畅。

  教育随笔故事11

  不知不觉中这学期的数学课已经完成大半,自己也在边学边教的过程中感叹数学的奇妙。只可惜对数学的悟性实在是低,越发觉得愧对学生啊。

  每节课上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故事,有时想起来真是觉得既好气又好笑,每天面对相同的学生,原来是这种感觉,我想在他们的心目中我也一定是个很凶的老师吧。

  第八单元是数学广角,主要讲了三个问题: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田忌赛马问题。看到这三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呵呵,这只是典型题的代表,还有煎鱼、炒菜、比赛。怎么样?丰富吧。

  在讲解这部分的习题时,发现有一些同学的反应真的很快,给出一道题后,能迅速的.做出来;而有些同学,实在是费劲锕。所以我只有一遍一遍反复讲解这些题的特征。

  有一节课讲到优化问题,说的是一次短跑比赛,两个班级进行比赛,要想其中一个班级获胜,该怎么办?我想把题读完,然后慢慢启发学生,很快有学生有了答案,迫不及待的举手。果然,还是那几个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我叫起其中一个学生,当他说完后,我对他的答案产生了质疑:再好好想想!12秒和17秒哪个大啊?

  果然有学生同意了我的看法,可随即又产生了争议,我很疑惑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可争论的?于是又读了一遍题,哦,原来是短跑比赛,用时越少速度越快成绩越好啊!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弄错了,闹了个大乌龙。于是我不好意思的对学生说:“对不起同学们,是老师弄错了。”但是还是挺不好意思的。呵呵,有几个人又开始笑话我了。当然,我不止一次犯错了,有时算题也会出错,订正答案时就很尴尬了。我也奇怪当时算题时想什么去了。看来我真的不适合教数学。

  不知不觉已经三个月了,今天魏姐问我教龄时,我不假思索的回答说是7年,后来又对她说:“不对,我的数学教龄是0啊。”

  时间过得很快,学期也接近尾声,努力。

  教育随笔故事12

  时光荏苒,在一个新的学校里,我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跟那些前辈相比,我的教学故事没有那么多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不过也有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长的故事情景。

  一本励志书上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他的年龄大小,而在于他的意志力、经历和心智.回顾我这几个月,如果真的要来一个随笔的话,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总觉内心深处时时充盈着感动。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意义,感到了生命的美好,也给了我在单调机械的工作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一点心得。

  在学习上,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科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上课热情洋溢,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细心洞察任何一个学生乐趣的闪光点。

  强调能者为师,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一题多解,可以采取学生交流,讲解的办法。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展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活性,增强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及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信心,从而对整个班集体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运用数学本身的魁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兴趣及广阔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教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活法,调查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立主式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设计上多下苦功,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创设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等,还要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接受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形成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

  不敢许诺什么,但我会取他人之长,努力奋进!希望学校多为老师提供学习机会。

  教育随笔故事13

  时光就像一把无情刻刀,雕琢万物,雕琢岁月,也雕琢人生,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经是教书的第二年了。也许数年之前的某个晚上,当我想象未来的职业时,我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位教师。

  教师,一个神圣的字眼,一个让人仰望的称呼,其中的辛酸和欢欣却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很多人都说教师荣耀,但做一个教师不容易,要做一个好教师更是又苦又累。

  一个人坐着的时候,一年多的种种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放映。回想刚进学校那会,什么都不懂。我在大学期间主修是中学教育,实习也是在高中渡过,一时间,面对这帮可爱的孩子我却有些没有办法。于是我只好在业余时间自己加班加点,钻研小学教育专著,补备课技巧,补作业批改,补上课艺术,补一切我不懂但教学需要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慢慢适应了小学教育,在备课、上课等方面也受到了领导和其他老师的好评。在学术上,我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撰写了多篇论文,虽然没有取得特别突出的成绩,但也记录了我成长的一个个足迹。

  教学路漫漫,上下求索之。在几年多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事,其中有一件尤其让我深思。

  在我任教语文的班里,有一个叫阿东(化名)的学生,平时上课随随便便,不认真听讲,经常趴在桌子上,甚至是随意吵闹;作业很少认真完成,时常拖拖拉拉,即使交上来也是应付应付,完成情况非常差。时间一长,这位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非常明显,考试成绩全班最差。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也想了很多的办法,一开始批评教育,收效甚微。我批评的时候他甚至偷偷地笑,非常不在乎。随后。我也通知了他的父亲,家长很重视,在我告知他阿东最近表现时显得忧心忡忡,当面责骂起孩子,甚至想动手打孩子,在我的劝阻下才罢手。他的父亲还恳求我一定要好好教育阿东,不要因为阿东的表现不好而不管不顾。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也坚定了我一定要教育好这个学生的信念。

  随后,我对阿东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通过和他的父亲以及班主任老师,其他老师以及班干部的交流,我得知了阿东的家是单亲家庭,母亲自幼便不在身边,只有靠打工的父亲独力抚养。他的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孩子。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方面必然会出现变化,容易自卑,懒散,对什么事都不在乎。而当今的.时代,对孩子的教育重在引导,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对于他,我想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理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于是,我在培养他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有一次,他准时交上来作业,写的非常整齐。我一看就知道不是他写的,一定是别人替写。刚想叫来批评,转念一想,何不糊涂一次,表扬他一下。于是我把他叫来办公室,翻开他的作业让他看,这时的他,紧张的已不知所措。我假装没看见,对他说:“你这一次的作业写得很好,老师差点都认不出来了,以后就这样写,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写好的。”看他表情很紧张,我又继续说:“你不会让老师失望吧?”他终于放下心来,略微一犹豫,坚定地说道:“不会。”

  在这一刻,我感觉奇迹可能真的要出现了。果真在这之后,阿东上课作业虽然不能全部完成,但也尽量多做了,学习成绩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而且我平时也尽量多和阿东聊天,谈心,关心他鼓励他,上课看见他举手多叫他回答。我相信阿东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育随笔故事14

  《会动的房子》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图画书。小松鼠在树下的大石头上盖好了房子,结果房子一天换一个地方。房子来到湖里,眼看房子就要沉下去了,这时却露出一个乌龟的头,原来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乌龟的背上。后来乌龟和小松鼠成了邻居,乌龟带着小松鼠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这本书除了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还有鲜活、可爱的动物形象以及诙谐、生动、有趣的语言,很适合幼儿阅读。

  就在这时,我发现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建构区活动的兴趣不大,搭建的'内容和情境不够丰富。于是,我想到了《会动的房子》,能否将这个盖房子的故事情境迁移到建构区活动中呢?我想尝试一下。

  首先,我组织幼儿欣赏了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松鼠的房子,想想为什么小松鼠的房子盖成这样,如果是长颈鹿或其他小动物的房子应该盖成什么样子。之后,我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乌龟还会带着小松鼠去哪里?

  在故事欣赏活动之后,我依照故事情节,带领幼儿创建了四个背景墙,分别是大树下、海边、山脚下、湖里,还制作了乌龟壳,将故事书投放在建构区。我与幼儿再次讲起了这个故事,这次故事的内容有了一点变化:森林里其他小动物看见乌龟和小松鼠成了邻居,也想和乌龟做邻居,和乌龟一起去好玩的地方……于是它们都在乌龟的背上盖起了房子……

  在接下来的建构区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特别乐意在“乌龟背”上盖房子,还边盖边讲:“房子来到了海边,看见了一个贝壳和海星……”他们盖的房子的高矮、大小各不相同,搭建的内容和情境也很丰富。与以前相比,无论是幼儿的游戏兴趣还是搭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体会到,将图画书阅读活动与其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也能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境,促进游戏的发展。

  教育随笔故事15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20个春秋了。回首这些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育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快乐成长,我喜欢学生由衷的叫“老师好”的感觉。

  初中时代是青春期的主要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大多多思多梦,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在学习中有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富有探索和冒险精神但又分不清是非界限……他们没有过去传统的约束,怀着满腔的`热忱去实现自己的梦和理想。可以说初中生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最敏感、最活跃的“分子”,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 发展 ,社会阅历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化,感受社会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尊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使他们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也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20xx年5月,我的又一届学生正在进行中考前的紧张复习。就在这复习最关键的时刻,一天晚自习我去班级巡视,发现少了几位同学,就询问情况。班干部告诉我没进教室的是几位女生,正在田径场抱在一起哭呢。我一阵紧张,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经过调查原来是因为考前压力太大,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考前焦虑症状。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几个女生太娇气,这有什么可哭的?一顿骂就了事了。但我认为:这快要中考的关键时刻,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定得认真分析原因,科学处置,万一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她们的一生。我深感问题棘手和责任重大,凭借平时积累的心理辅导知识,一直和她们聊到十点多,开始她们可能认为告诉我也没什么用,不怎么愿意和我交流,后来听我渐渐说出了一些她们的症状和感受,开始对我产生了信任,才愿意向我倾诉,她们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我不断的查阅相关资料,通过陪她们听音乐、玩游戏、讲故事等多种手段缓解她们的焦虑症状;另外,我了解到这几位同学中有两位是父母离异的,一位同学是复读的,这三名同学症状最重,在我单独做工作取得初步成功后,又联系上她们的家长,取得了家长的支持,终于她们克服了焦虑情绪,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当看到她们灿烂的笑脸时,我的心情也格外好。最终在中考中,这几位同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部被省重点中学录取。经历过这件事情后,我更加觉得作为教师肩头责任重大,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为此,一方面我们对学生的观察要仔细,另一方面,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学习,因为我们懂得越多,教育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是发生在我教育教学上的一些真实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这样存进了我的记忆库,每一个时刻,每一处细节,都觉得有保存的价值。我在教育中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我感到特别的欣慰。

  教育随笔故事16

  一直以来,中班孩子学习科学中的分类贴标记都是一个难点,而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在故事中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了幼儿爱憎分明的情感,学会了许多道理,明白了许多许多礼仪等。在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为此,我在讲述分类贴标记这节课时,自编了一个为本节课服务的故事,使孩子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应学的内容,效果很好。

  我先以故事形式引出课题,让故事中的`小兔子去解决问题:先按形状在柜子外面贴上茶杯、毛巾和牙刷的标记,然后再按颜色在柜子外面贴上红颜色、黄颜色和绿颜色的标记,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贴标记的目的,学会了贴标记的方法,知道了怎么贴标记。然后我又让孩子在故事中加以练习,孩子们很快学会了所教的内容,最后我又用给玩具按颜色、形状分类加以验证,避免了教师枯燥乏味的说教和讲解示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随笔故事17

  成语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古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所以我们从小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想让他们积累一定的书面语言,就要从读成语故事开始,继而讲成语故事,表演成语故事,形成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这样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祖国这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分类上看,成语分类的方法多样,有按字数来分的,有四言的,有三言的,有七言的,有八言的;有按内容来分的,有历史故事类成语,有寓言类成语,有神话故事类的成语等。为了让幼儿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园多措并举,多人参与,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与成语有关的活动。

  今年六月在大班毕业典礼上举行成语情景剧的表演,毕业班每班报送一个成语节目。由园里根据内容进行初期筛选,最后定下几个很有创意的情景剧。其中《滥竽充数》古装情景剧最受学生欢迎,规模较大,有20名小朋友参演。从台词的编写、道具的准备到演员的化妆、舞台布置等方面来看,无不浸润着老师及园领导辛勤的汗水。正式演出之前,进行了多次的排练,所有的孩子都乐此不疲。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孩子们一学就会,但是要孩子们穿古代大人的服装,表演大人的神态,揣摩大人的心理,说成人的对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小朋友陆游担任齐湣王,他十分入戏,活脱脱一个大王的形象,他喜欢别人逐个给他表演,不像他的父亲齐宣王,讲究排场。一个个表演,搞得南郭先生露出了马脚,演不下去了,收拾包袱急匆匆离去,惹得小观众们哈哈大笑。家长们也用手机拍下了这精彩的瞬间。南郭先生由班上头脑最灵活的张悦同学担任,他那装腔作势吹竽的样子引来全场阵阵掌声。还有一些小朋友充当着吹竽队的成员,个个都要学这种乐器,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乐器,其难度是不小的,但是孩子不怕困难,竟然吹得像模像样。张悦小朋友对南郭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拿捏得非常准确,表演入木三分,将这种投机行为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小观众、大观众掌声不断,表演结束,我随机采访了一位叫张雨涵的小女孩,问她看懂了没有。她竟然能绘声绘色地复述整个故事的经过,细节也说得非常到位。她说,这个故事以前听妈妈给她讲过,通过这次演出,她有了更形象的认识。明白了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不可骗人的道理。

  不光是她,还有许多小朋友都不喜欢南郭先生,因为他不爱学习,没有本事。我们通过这样的情景剧展示了成语的无穷魅力,为课题研究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此之外,最近我们又举行了“成语寓言绘本制作比赛”活动,全员参与,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孩子,多方合作,全面互动。比赛分为几个组,分为“亲子组”“师生组”“师师组”。我和马老师老师一组,作为老师组,我们俩也出色地完成了比赛的作品——《曹冲称象》,主要采用剪贴的方法,将相关图片贴到空白的绘本上,然后在每一幅图片下配上生动的描述性语言,这些对话、介绍等要符合少儿的兴趣特点及知识能力要求,要简单易懂。马老师的美术功底非常扎实,她能画,能剪,能拼,富有创意,所选之画个个都是精品。我则给绘本配上生动的语言。《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但是称象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有点难懂,但是如果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小朋友们是很容易接受的,非常直观。各位家长、各位孩子都喜欢看这样的“自制的成语绘本读物”,评价很高。

  除此以外,亲子组的作品也非常出色,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团结合作,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幼儿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热爱之情。

  我作为园课题组成员之一之一,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上来。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注意加强成语教学与学习,多思考,多实践,要让每个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

  我与成语的故事正在发生,如今成语故事已经进入每一个幼儿的心灵深处,陶冶着每一个孩子的情操,他们正在茁壮成长。

  教育随笔故事18

  女儿有一段日子特别挑食,不吃青菜不吃肉,每天就只吃白糖拌粥。看着他一天天的瘦下来,我是急在眼里痛在心里。不管怎么费尽心思为他更换食谱,他就是正眼也不瞧,闭着小嘴倔强地说不吃。我

  说青菜和肉才有营养啊,不吃怎么能长高长壮呢。他辩解说:“吃米饭就可以了,吃了米饭我就有能量了。”我失笑,不知他的“能量”一词从何而来。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引诱他吃菜的办法。

  我把“任我贴”贴在他肚子上,再用“小达人”一点,声音就出来了:“青菜青菜,肉肉肉肉,快进来跟我玩呀,我自己一人在小肚子里好寂寞啊,你们快进来。女儿一听,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肚子上,咦,不得了,米饭寂寞了,赶紧给它找朋友啊。我乘胜追击:“哎呀,米饭在你的小肚里跳舞呢,快,把青菜送进肚子里,还有肉,让它们一起进肚子里做游戏。”小家伙听我这么一说,就麻利地扒了几口菜,然后女儿得意洋洋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它们在我肚子里跳舞呢。”

  就这样,女儿渐渐在这种故事的氛围内不知不觉吃完了自己的`饭菜,我的难题也就解决了。

  教育随笔故事19

  洋洋小朋友长得白白胖胖的,留着一个小西瓜头,笑起来月牙似的眼睛,特别讨人喜欢。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很喜欢逗引她。可她就是有个缺点:吃饭不好,每顿饭除了一开始她自己吃外,剩余的饭菜都得靠老师喂,我们想:“孩子还是小,等长大了自理能力强了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高。”

  有一天中午,所有的小朋友都吃完了饭,我就一边喂洋洋吃饭,一边给带药的小朋友喂药,正当我去拿药时,看见洋洋故意把稀饭洒在桌子上,之前也有过几次,总以为是不小心碰洒了,可是今天……我走过去问:“为什么把稀饭洒了?”她一看事情不妙,哇哇地哭了起来,嘴里不停地说:“老师,下次我不这样了。”我想: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拿了一把小椅子坐在她的.旁边,安慰她说:“没事,老师擦擦就可以了。”等她的情绪平静下来,我就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小白猪与小黑猪》。小白猪吃饭从不挑食,大口大口的吃,每次都能把猪妈妈分给他的饭全吃完,几个月以后长成了一个非常健壮的猪宝宝。小黑猪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每次猪妈妈分的饭都吃不完,结果几个月后还是那么瘦小,猪宝宝们都说他是一个长不大的小猪……故事讲到这里,我问洋洋:“你愿学习小白猪还是小黑猪?”她说:“小白猪。”那刚才你把稀饭洒了,老师再给盛一碗好吗?就像小白猪那样大口大口的吃,她点了点头,很快就把稀饭喝完了。我真诚的表扬了她,告诉她以后就应该这样做。

  通过这个事例,让我想到了对于托班这个年段的孩子来说,做错事情用不着老师严格批评教育,只要选一个适当的教育方法,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一件小小的事情得到合理的解决,那么孩子们一定会茁壮成长!

  教育随笔故事20

  时间飞逝,一眨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从一切陌生到慢慢熟识,到慢慢适应,慢慢步入了正轨,自己献身教育事业的夙愿正慢慢实现。现将我一个学期以来的成长总结汇报如下:

  一、专业引领——我成长的起点

  很早以前就听说,新营小学是一个学术氛围很浓的集体,学校非常重视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把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定期召开各种会议和培训,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促进我们提高,开展新教师的汇报课让我们成长,举办骨干教师的观摩课供我们学习。海门市实验小学“缔造完美教室,共享幸福生活”实验、新时期德育创新与师生交往艺术“班主任主题研修班暨魏书生思想报告会、盛新凤和美语文专题研讨会等,这些教育专家为我指明了方向。相约“一三五”每一次的活动,都是我教育理论提升的平台,无论是班主任工作沙龙、青蓝结对1+1,还是骨干教师大讲堂,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在活动中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在每一次评课活动中,我都积极地参加,和老师们一起讨论,在这过程中使我对教材的理解更加透彻。现场的实践示范,专家的理论提升,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科学的引领,专业的指导。

  二、同伴互助——我成长的动力

  进入新营小学工作的半年时间里,我很幸运我有一群真诚合作的好同事。其中最要感谢的是我的结对老师费老师,听费老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感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将费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去。而费老师也经常不厌其烦地指导我,我有什么问题都非常热情地帮我们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知识和经验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全市新教育开放日《相约星期五——构筑理想课堂》的讲述,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确了对新教育实验的认识。短短15分钟的讲述,从写稿、改稿、排练到上台讲述,凝聚了太多的心血,王亮雪主任写稿到深夜12点,王亮香老师、庄海燕老师为了“学科内整合,凸显学科本真特色”这句话讨论了整整两节课,王锡芹老师、赵瑞琴老师为了每一个动作也是反复研究排练,她们的认真、敬业、细心、一丝不苟的.态度,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所以,我要说,同伴互助是我成长中的动力,正是有了大家真诚的合作,细心的指导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信念。

  三、在实践中反思——我成长的方向

  我参加工作至今有几年的时间了,如果说前面时间是我教师生涯的起步阶段,那么进入新营小学工作的这半年是我教师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在实践中自我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我注重了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在上课前,我总是认真地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状况,设计出符合班情、学情的教学设计。在课后,我总是针对自己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 我一直认为阅读是美丽的休闲,上班后通过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通过阅读教学专著可以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可以加速我的成长。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优秀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使我走出了初为人师的迷茫期,《怎样当好班主任》让我了解了班主任的智慧,《让孩子们踏上阅读的快车道》令我找到了教学的好办法……阅读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成了本期教学工作的主旋律。

  这就是我一个学期的工作,快速成长用汗水换来的一学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体会和总结各位优秀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同时也会在班主任工作上更加用心,争取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加圆满,是班集体更加蓬勃向上。

【教育随笔故事】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故事05-16

教育随笔故事15篇05-16

我教育小故事随笔09-18

教育随笔:班主任故事05-22

教育随笔故事(合集15篇)05-16

教育随笔故事(集锦15篇)05-16

教育随笔将故事带进建构区05-19

教育随笔将故事带进建构区8篇05-19

教育随笔将故事带进建构区(8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