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必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第一,给孩子创设自主阅读的氛围。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独立个性,他们喜欢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纯真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作为家长应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孩子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体差异,在家里给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孩子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经验。鼓励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第二,教孩子学会观察图画进行阅读。
因为很多绘本故事以图画为主,文字少,这就给孩子的阅读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恰好,孩子的思维直观性强,没有局限性,不受外部干扰。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对图画中的人物、动物的表情、对话、心理活动进行猜想,尽情的想象图中的内容和情节发展,然后进行讲述。随着孩子认字量的增加,家长可以借助文字帮助孩子解读故事。
第三,在情感互动中进行亲子阅读。
图画书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很多图画书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色彩,给人留有想象、思维的空间。一本书,就连大人一眼看上去有时都看不出什么意思,多看几遍才能品味出其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蕴含的教育意义,这就是绘本书的特点。也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以身示范,为了孩子,让我们自己首先喜欢图画书,与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因为很多孩子都有喜欢缠着妈妈讲故事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听,是一种情感享受。近距离的听父母讲故事,相互间传递着美好的情感,在温馨的`气氛中共同讲述,一起感受图画书给人带来的人生启迪和震撼。仔细想想,我们每个做妈妈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妈妈讲的故事中安静的入睡,妈妈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脸蛋,轻轻的给他(她)盖好被子,这种感受和意境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第四,建立阅读档案。
1、以文字记录为主,家长用写日记的方式记载今天与孩子共同阅读了什么内容,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及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和对故事的感受。记录下幼儿的想法和需求等信息,能够让家长了解幼儿的个别需求,并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幼儿反馈。
2、影像资料主要是指照片、录音带和摄像带。它们能提供幼儿语言发展的丰富信息,如一份有幼儿复述故事、大声朗读自己的故事、练习儿歌的录音带,对幼儿、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非常有力的语言发展证据。家长因经常为幼儿阅读活动照相或摄像,拍摄的时候,要简短记录所拍的内容或物体,包括日期、场所、幼儿的姓名以及每一个场景的特殊地方。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老师……我今天又尿床了!”安安用颤抖的声音告诉我,“啊?你真是的,赶快把裤子换吧!”哎!“我刚才问你有无尿拉,你又说没有!”今天已是他连续第三天尿床了。
下午,安安的爷爷来接他,于是我就跟他爷爷诉说了他的情况。安安爷爷听后也告诉了我他在家的情况。原来这段时间天气不太好,安安生病了,多尿是他吃药的副作用。哦!原来如此,第二天我特别留意了安安的午睡,让他一定要尿完才上床,一点半左右又叫他尿一次。结果那天他没尿床。就这样安仔连续几天都没尿床。
过了几天安安爷爷说:昨天安安的内裤湿了,不敢告诉老师和妈妈,因为怕被老师批评和妈妈打骂。听完这话后,我顿时愣住了,原来他的尿床是我们事后批评对他的阴影,为了不让我们知道他只能沉默与忍受。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无疑是做错了,过分了,我们没有用心去倾听幼儿的.内心而是用自己认为正确、快速的方法去处理幼儿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自私,也是对幼儿的不公平啊!
看来我们应用耐心去换幼儿的心声。这样才能知道他们是在想什么。很多人说幼儿是一张白纸,其实他们并不是这样,只是不懂得很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作为老师和家长只有耐心地去倾听与引导,才能使幼儿更放心更舒坦地接近我们,以及述说他的心事与想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游戏中,女孩要做爸爸……
上周去看小班的孩子做游戏。分享交流时,一个女孩告诉大家:“今天我是红红的爸爸!”在场不少教师听了不禁面面相觑。班主任倒是不急不躁,轻轻追问:“你是女孩,你为什么要做爸爸?”女孩极其认真地回答说:“今天,娃娃家里都是妹妹朋友,所以我就做爸爸了!”
听了女孩的回答,很多教师情不自禁地点头:“这女孩,灵!”
在游戏结束后的教研活动中,有关女孩的聪慧与机智再一次成为教师们热议的话题。我在大家由衷的赞叹中体会到了众多教师所表达出的类似于“如释重负”般的欢愉,便忍不住反问大家:“假如今天的娃娃家有男孩参加,可这个女孩仍想做爸爸,你们还会支持吗?”
争议由此产生。极少数教师表示支持,有几位教师态度中立,但更多的教师明确反对:“这怎么行?这样的反串会混淆孩子的性别认知!”
在角色游戏中,女孩要做爸爸,到底可行吗?
显然,在游戏中孩子的回答一定是“行”。在孩子眼里,女孩做警察、上太空、扮马戏团小丑、当总统……只要想玩,什么事都行!好比今天,娃娃家的女孩们并没有在意谁来当“爸爸”,照样玩得十分愉快和尽兴。对孩子而言,谁当爸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娃娃家有爸爸”就行!
但一些教师却觉得“这是万万不行的”,甚至认为“即便是游戏,也应该明确性别意识”。
其实,在游戏中类似孩子觉得“行”,而教师觉得“不行”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看到“理发店”在招揽生意、“小吃店”在大声叫卖,“小医院”便也效仿,大做广告招揽“病人”,那一声声“谁要来看病?看病很合算!欢迎来看病”的叫喊声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再比如,教师不断鼓励孩子要丰富消防车的装置,教师也积极建议孩子要表现出消防员的勇敢与尽职,可教师却不能接受游戏中频繁地着火,教师更不想看到消防员没完没了地救火的场景。
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以为不应该在孩子!因为,游戏中的孩子是“本色出场”,他们兴高采烈地扮演着“爸爸”“医生”“消防员”等,他们如实地运用着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逼真地模仿着角色所特有的动作。游戏中的孩子从不去想情节是真实还是虚假,当然更不会去想其所扮演角色的意义和价值。孩子只会纳闷:医生为啥就不能大喊“欢迎来看病”?他们不知道生活中还有一些让人忌讳的事情;孩子只会无奈:现实中的人们只在危难之时才期待英雄出现,更多的时候是希望“远离一消防员的,人们对过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远胜于一切……
就这样,孩子的认知水平与成人传统观念间的差距造成了游戏中的“不和谐”。只是,这样的差距不存在于孩子的脑海里,因此,他们天天玩得“百无禁忌”;但这样的差距却根深蒂固地印在教师的观念中,于是,缺乏游戏精神的教师便焦急地阻挠着孩子去“百无禁忌”地玩。
我发现,教师们大多都是认可“游戏是儿童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这句话的,但是否人人都真的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自愿、自主、自由、快乐一呢?这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我们偷偷拿出家里的纱巾、裙子,在弄堂里和伙伴们蒙头盖脸地扮女鬼,在疯玩中满足装扮的快乐……
其实,谁都经历过“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的童年时代,我们真的不必担心孩子的游戏是否合乎常理。要知道,孩子们的'很多游戏就是从“傻”玩开始的,也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步提升游戏水平的。对教师而言,关键是要给孩子不断重复的机会,要允许孩子拥有“沉浸在那些不起眼甚至不合理的游戏中”的过程。
记得在那天的教研活动中,还有教师担心“如果那女孩长期做爸爸,怎么办”。我说很简单,我们可以从观察和解析女孩游戏行为的水平与意愿入手,发现女孩的游戏初衷,发现女孩对父亲的依恋,甚或发现女孩对性别的认知水平,并为以后的日常教学捕捉有效的教育契机。
还是那句话,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但孩子的快乐需要成人的细心呵护。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一种游戏精神,不仅把孩子的玩当成一件“大事”来尊重,还应该努力保证孩子游戏的趣味性,让孩子充分体味游戏的乐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到“玩什么,让孩子说了算”真正挑战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黑格尔认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本领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是幻想!可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些,他们以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画。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画的什么呀?怎么不像呢!”家长的认知就是画什么像什么,运笔要横平竖直这才叫画画。其实家长不经意的点评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我班有个很帅气的小男孩阳阳画画不错,在区角活动中,他画了一个很可爱的稻草人,挥动着长长的`手臂保护谷子。孩子们在赏评时都说他画的是神奇的稻草人,有长长的手臂能帮助农民伯伯保护稻谷!阳阳很自信的拿着作品让小朋友们欣赏。
离园时孩子高兴的让妈妈看自己的作品,妈妈却说:“着画的什么呀?怎么怪怪的,这长长的是什么?”孩子的笑容慢慢的收起来,(这时,妈妈还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还要说什么)我及时制止了妈妈将要脱口说出的话,阳阳妈妈你还是先听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再评价吧!在我的引导下,阳阳讲了自己绘画的意图,是想让稻草人手臂长一点能保护更多的稻谷!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语言打击了孩子,很夸张的说:“我竟然没有看出长长的是稻草人神奇手臂,稻草人长长的手臂肯定有神奇的能力!农民伯伯就不担心鸟儿破坏稻谷啦!”笑容又回到阳阳的脸上!
这说明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别人的认可。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多么重要啊!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童话的、梦幻的世界,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大人要拥有一颗童心,蹲下来贴近孩子、了解孩子!分享、赏识属于孩子的成长快乐!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一粒胚珠的动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气,雨露的滋润,阳光的照耀,不然,它将会慢慢枯萎,永远埋藏于地下。幼儿就象胚珠,老师的爱和关注就是他们健壮成长的'动力。
课堂上,应对孩子的嬉闹和喧嚷我有点束身无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咙喊了一声:“都坐好了!”那气势,肯定是出言如山,不可违抗。看到我凶神恶煞的样貌,孩子们害怕了,赶紧坐好。但是没过几分钟,又乱作一团,我转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们心中充当机械的权威者,我应利用我们之间相互融合的情感来解决问题呀。想到这搭,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我发明了一个奥秘,我喜欢的孩子秋水里还有老师呢!”孩子们立刻好奇起来,纷纷问我:“老师,你喜欢我吗?”“老师,我的秋水里有无你?”我像放哨似的,从每个孩子身边走过,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恐怕错过我的秋水。检查完后,我说:“喜欢和我学习的小朋友,老师喜欢你,你的秋水里就会有老师!”之后我列举了几个小榜样,这一招真奏效,孩子们都但愿本身的秋水里有老师,听得个性当真,回覆问题也很用心,整个教育活动生动搞笑。
“老师,你的秋水里有无我?”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头禅,孩子们也总长短常当真地注视着我,但愿从我的秋水里找到他本身的影子。秋水很快成了我们相互通报信息的通道和表达爱的窗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渗透着我和孩子们之间无尽的爱。我真的但愿我播种的这些胚珠,能够勇敢的应对风雨,健壮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吃过下午点后,有个孩子们来对我说:“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明白是谁偷偷扔掉的。”“多可惜。”“这是谁扔的?”我大声问孩子们,孩子们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觉到自我的行为太粗暴了,我立刻语气缓和的说:“谁扔的这块饼干?”孩子们还是没有作声的,谁也不敢承认。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但扔饼干的事却使我放心不下。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说明孩子有顾虑,这件事应当从正面用心引导,并且要在全体孩子面前解决,因为许多孩子都看见了。
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资料,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透过录相观察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和孩子们一齐制作成饼干样,孩子们在活动中兴奋不已。我表扬了张家蕊和杜青妍,过去连一块饼干都吃不下,此刻吃得多了,身体壮了,个子高了。孩子们笑着看着他们俩,我又问:“为什么他们此刻比过去吃得多了?”孩子们纷纷说:“他们从前不爱活动,不爱玩球,不爱跳绳,不爱玩呼啦圈,所以不想吃东西。”我说:“对了,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不活动,高兴或不高兴增多或减少,还有就是中午吃得过多或过饱,下午吃点量也会减少,不想吃了。”这时李争顺着我的话自豪的说:“我就是这样,昨日中午我吃得太多了,觉得有点饱,下午吃点时我就不想吃饼干了。”我说:“对呀,李争和老师说的一样,我们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时就应怎样办?”孩子们都说:“告诉老师少给点,就要一个或半个饼干。”“告诉老师吃不了啦。”我称赞他们真聪明,说得对,这时李争反而不出声了,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脸上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多半是李争扔的。我及时说,像昨日下午垃圾桶里就有一块饼干,不明白是谁不留意掉进去的?李争说:“老师,是我扔的,我以后再也不扔饼干了。”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李争,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透过这件事,我觉得教师遇到任何问题都就应心平气和地说服教育,而不就应怒气冲天大声训斥,应当多从正面用心引导,让孩子明白道理,比点名批评会更有效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西安新概念未央区第一幼儿园结合园所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特长,积极申报了“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开展体育游戏的策略研究”小课题,结合课题内容多方入手、开展各类活动,提升体育活动的成效,更为了培养宝贝们从小爱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特此编排了别出心裁的体操,新体操与以往体操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选材大胆、形式创新方面。
幼儿体操是一项集音乐、舞蹈、基本动作于一体的新兴幼儿体育项目,是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对象,形式包括徒手操、器械操,配上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集体协作完成的一种体育活动。
在新操的音乐选择上,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向着幼儿需求的方向靠拢,《功夫小子》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幼儿园目前所存在的女性多而考虑选择,目的是让幼儿从新操的乐感中感受到男子的阳刚志气,遇到困难时的不弃不馁,对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马兰花儿开》选用传统的民间童谣,民间童谣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有它自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目的是让幼儿从小感知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祖先们的睿智,不断的`去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新操结合《指南》的教育方针,依据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进行编排深思熟虑的编排,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锻炼不同的肌肉群,使各年龄阶段幼儿的体能都能得到锻炼和接受。例如:《马来花儿开》我们对小班、中班、大班进行了相同音乐不同器械的动作编排来吸引宝贝更加喜欢运动。
通过新的体操形式培养幼儿热爱运动,像宝贝们传递运动无处不在,爱运动,爱生活,生活无限的精彩的情感。让新概念的宝贝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做得到快乐、健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年幼的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是在我刚工作的两年里给我触动最大的一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能,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语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鼓励、表扬、引导克服不足,尽力弥补他的短处。
刚接受我们班级时,我和搭班老师都很快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男孩子——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当老师一靠近他时他的全身就会紧张,特别是在学习新操的时候,老师纠正他的动作时他的身体硬到掰到掰不动的`地步;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美术、音乐、语言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儿发展的要慢一些……看到这样的孩子,我们都很心疼。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他,我们已无从去追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给他新的教育,新的起点。于是,我们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希望捕捉到他的亮点和进步的地方,给他鼓励,给他赞美,给他希望。当我们发现他在运动方面很出色时,就在全体孩子前面表扬他,并让他做示范。当他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会抹抹他的头,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当他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给他鼓励的掌声以及一个小粘纸……在这些不同的赞许、鼓励下,他渐渐大方起来,肌肉不再僵硬了,眼睛也敢正视老师了,这些进步就是简简单单的鼓励与夸奖就能改变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夸夸他们,鼓励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9
孩子与孩子之间不免会出现抵牾冲突,争抢皮球、故意挑逗、不慎触犯等事件屡见不鲜,碰到这种事,我们教师的做法一般是赶快避免、解决抵牾,以免抵牾“进级”,大打出手,而一件小事却转变了我的观念,在重视孩子抵牾冲突的基础上,不妨静观抵牾冲突的成长,看看孩子本身的解决之道。
一天,孩子户外分离活动时,悦悦与晨晨因争抢一个跳跳球而争吵起来,互不相让,我刚想上前处理时,一个孩子跑过来却让我“陷入”了另外一场“官司”,延迟了我的行动。当我“审判”完这一场“官司”,去处理刚才的争抢事件时,却发明两个孩子已兴奋的玩了起来,他们用本身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一个为另外一个数数,每人跳20下,之后互换,不但和平解决了问题,还操练了数数,真乃一箭双鵰之策。
针对这件事情,我思量了很多,我想孩子之间出现了抵牾,不要认识不清的去干涉,而要学会静观孩子的抵牾冲突,看事态成长,赏识孩子本身独特的`解决方法,孩子粒在没有办法处理了,教师再从其中指导调治。
其实,每一次抵牾冲突都是对孩子的磨练,锻炼孩子矫捷的思维,成长他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对孩子的成长成长是极其有利的。我们不要只看到抵牾冲突欠好的方面,更要看到它有利于孩子成长、进步的一面,是以要善于利用孩子间孕育发生的抵牾冲突,这是孩子解决问题潜力成长的最好契机,不要让我们的善意轻易褫夺孩子成长的良机,还这种权力给孩子本身。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
开学已经有一段了,孩子们的变化使我很欣慰,我们班是小托班,这些孩子从来没有上过学,从刚开学,孩子们因为离开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情绪上的不稳定,到现在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这些变化是可喜的`。
周一我像平常一样,早走的来到幼儿园,发现每次上学都要哭着喊妈妈的张天硕小朋友,看到我在门口等他,很开心的跟我说,"老师早上好"!随后转向他的妈妈,挥着小手说,"妈妈再见!"我高兴的一下把他抱起来,夸着张天硕说:"我们硕硕长大了,上学不哭鼻子了是吧?"每天都要高高兴兴的来上学。他点了点头说:"老师我长大了,上幼儿园不哭了!他的这些变化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同时也肯定了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这些心血没有白费,觉得很有成就感。
幼儿园里的很多事对我感触很大,每天看到孩子们进步一点,我就非常开心,工作上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天,看到每位老师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谁能知道,这些笑容背后,藏着多少辛酸,我们每天为之奋斗的,就是家长的肯定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这些就足够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1
让教育静下来
我们该如何办好教育呢?我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个公益视频,深刻而又通俗地表达了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即任何一个维度的教育,它的极致体现是对人行为的影响。比如在饭店里,服务员上菜慢了点,有的大人感到不耐烦就会大声嚷嚷;过红绿灯时,看到没车,就牵着孩子的手急匆匆地闯人行道上的红灯。这些行为的改变是否也是教育前进的标志?也就是我一直在说的,“大手”的方向决定了“小手”的行为。所有在孩子身上能产生教育作用的人与环境都要有自然的教育意识,这种意识就如吃饭穿衣一样渗透于生活的各个细节,不刻意,不强求,而是一种自然的素养。
作为一名基层校长,我也在思考:给学校、教师减负,学校应该承担什么?我想起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突破是生命。各种繁杂的文件、评比、会议等就如同外界施予学校的压力,让学校、教师、学生都沦为单一的“食物”,学校如今需要追求的,是前行的主动性和从内突破的视野与规划。主动地思考与探索比起被动地应付,会更有难度与挑战。所以,校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真正把办学与育人相结合。有些当下看不到成绩但以后会有长远发展的事,要耐得了寂寞去坚守;有些当下有显著成绩但今后会有发展隐患的事,要舍得了名利去摒弃。在我身边,这样的校长和教师也有不少。比如有一位老校长,退休前把他总结的关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编成了儿歌,自已出钱打印成册送给学校。他说自己一辈子育人,感觉到孩子的习惯养成太重要了。还有我身边的一些教师,为学生策划各种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写教学日记,等等。
当然,社会也要为教育营造合适的`气候和土壤,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不能总是“管”字当头,各种与教育相关的责任部门不能相互推诿、指责。教育的纯粹,首先是育人环境的纯粹,当教育夹杂了太多偏离本质的任务与声音时,这种杂、闹、烦、累会渐渐让教育人疲惫乃至迷失方向。要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杂事、杂音,让大家看到更清晰的现在与未来。
记得台湾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把教育比作一颗众手托起的钻石,我们大家可以把它切成36个切面,切成几百上千个切面。如果问怎样才能办好教育,那么也有36个甚至几百上千个答案。而我在两会上的呼吁,只是从教育的一个切面来回答怎样办好教育:让教育回归纯粹,让生命回归本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2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孩子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有用真挚、温暖的爱去换取孩子们的信任,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引导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记得三年前我带小班时,班里有个叫小威的男孩,不仅性格怪异,而且语言发展极差,小班上学期只会说单个的字、词,从不会用短句交流。吃饭时,他总喜欢找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来,将不爱吃的饭菜扔得满桌子都是;午睡时,他常常钻到床底下和我们“躲猫猫”;区域活动时,他常常与小朋友发生争抢,只要是他想玩的东西,其他小朋友谁都甭想玩,倘若哪个小朋友也想玩,遇到他心情不好时他还会抡起小椅子砸向那个小朋友,使得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说实在的',我当时感到很头疼,甚至每天只要看到小威就特别恐慌,因为我没办法预测他还会惹出什么乱子来。尽管当时有好多人建议我向园领导说明情况,劝说他退学,但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我那样做,我是解脱了,但对小威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上幼儿园的机会。小威是无辜的,他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我咬咬牙,决定留下他!
这以后,我常常牵着他的手,让他跟在我身边,同时引导其他幼儿与他交朋友,鼓励他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抓住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开始,班里有很多人告他状,每次我都会耐心地调查、分析,公平公正地处理。
有一次,走进观察区,我看见小豪不小心把刚抽出两片小芽的小豆子揪了出来,此时小豪也回头看见了我,怕我批评他,他猫着腰躲到了钢琴后面。当时我保持了沉默。收拾活动区时,孩子们发现了被揪出的小豆芽,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是小威揪出来的。此时的小威使劲摇头。看到小威被冤枉,我便说出了真相。我还组织了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借故事帮助大家消除对小威的偏见。就在那一刻,我从小威脸上看到了一丝笑容,我对他更有信心了。
又有一次,我看到小威走进了小朋友较少的表演区。我便静静地观察他,只见他认真地用手指着《好吃的食物》图谱,节奏准确地唱着歌。我高兴得紧紧把他抱住,亲了又亲。活动点评环节中,我表扬了小威,并让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又唱了一遍,博得一片掌声。
慢慢地,小威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他不再那么随意、无规则了,能用简短的语言与大家交流了……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很感动,我也很欣慰。爱,要真诚、要无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爱孩子们,因为我会勇敢地承担教育的责任,毫不吝啬地将爱给每一个孩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3
不知道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会读懂。作为教师,更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来爱这些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读懂他们。
“老师,让我来分吧!”早点时间到了,我提着篮子匆匆走到孩子们中间,就听见徐世英小朋友在我背后轻声说,我扭头一看,她张着两个小手,抬头看着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啊!”我一边说着,一边将几个小蛋糕放在他的小手里,接到蛋糕,他马上“忙”起来了。
说起徐世英,他确实算不上我们班非常乖巧听话的孩子,在刚进幼儿园时,她的调皮好动爱哭也着实让我和其她老师“头疼”了一阵。慢慢的,我发现徐世英不像很多调皮的孩子一样,“混世小霸王”似的,只知道玩,不学知识。他调皮好动,却也非常聪明好学,在老师讲故事、发书给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时,他都一改往常的调皮好动,静静的听着,认真的'学着。不仅如此,兴桦小朋友喜欢出头,当老师带小朋友复习以前学过的歌曲时,他就站在前面,面对大家,做给其他小朋友看;当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结束回教室时,他就站在门口,像老师似的摸着小朋友衣服,让他们一个一个进来,虽然这也时常让许多胆小的小朋友不敢进教室;当我们开始吃饭时,他就跑过来“忙前忙后”。
认识到这一点,我跟其她老师也不再认为他那是不听话,违反纪律了,而是时常满足他的“小虚荣心”。结果,他却明显比以前听话了。最让我意外感动的是,他的那一句“谢谢”。离园时间到了,我像往常一样给孩子们穿好外套,戴上帽子。“老师,我鞋带开了。”徐世英在我旁边说。“那老师帮你系上”,我笑着说。我蹲下身,帮他系好鞋带,我刚要站起来离开,“谢谢”,他轻轻的抿着嘴说。听到这两个字,我一愣,参加幼师工作几年了,每天离园时,帮小朋友穿外套、戴帽子、系鞋带,徐世英是第一个对我说谢谢的小朋友,这两个字也在我心里盘旋了很久,我又进一步认识了这个调皮好动却也聪明好学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心里感到特别的高兴。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4
在幼儿园,我们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总会用各种各样的运动,来辅助帮忙!磊磊这几天在练习乒乓颠球的时候很认真,因为是这学期新教的乒乓动作技能,有些孩子因为动作协调能力弱所以有些跟不上脚步,可磊磊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今天,磊磊仍旧在练习“小青蛙跳荷叶”,可是小青蛙总是会掉下来,磊磊看看我,一脸的无奈有些无助,我鼓励他:“你的小青蛙可真调皮,总是喜欢跳到地上去做游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跟乒乓板做游戏呢?”磊磊很肯定的告诉我:“把他粘在乒乓板上就不会跳到地上去了!”“可是粘住它的话它就动不了了,还怎么做游戏呢?你再想想我们平时颠球念的要领。”磊磊很疑惑的看着我,陷入了沉思中,然后我就去指导其他的孩子颠球,过了一会儿,当我再转回来再看磊磊时,他已经能颠三两个球了,我为他的坚持不懈感到高兴。
磊磊虽然一开始没有学会颠球,但他有一股不气馁、坚持不懈地精神,我觉得这是当前孩子们要学习的精神。在磊磊没有领会颠球要领时,只是一味地尝试和练习,在与老师的交谈后,记起来平时在与小朋友学习颠球时一直念的动作口诀,这让磊磊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坚持的练球和尝试中,磊磊的耐心战胜了挫折,终于初步地掌握了颠球的技巧。
在这个案例中,让我有一个思考,那就是在平时的颠球练习中,有许多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做到磊磊的耐心和坚持。在抗挫力好的'孩子面前,我们给与鼓励和表扬,并让他继续保持这种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当面对抗挫力不好的孩子时,我们又该如何教育呢,这是我在磊磊身上陷入的思考。在面临颠球总是失误的孩子时,我觉得及时的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孩子分析失误的原因,找出失败的根源,当然鼓励也非常重要,孩子对认清了失败,但老师若不及时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放弃学习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软弱。孩子们都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所以也都会以磊磊为榜样,从而自我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提升自信和自我的抗挫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很荣幸能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和学习本次活动。虽然以前也参加过教育工作,但是对于幼儿教育的认识还是有些粗浅的,希望通过本次“金点子”的探讨,能吸收一些宝贵的经验。
今天我将从一下几个实例中说一下我的观点:
刚刚进入幼儿园时,我发现每天早上小朋友与老师之间的相互问好,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于是,今日我在我们班实行了”迎宾小礼仪“活动。来加强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礼貌教育。同样,在进行此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很大方的和老师打完招呼后还会跟两个执勤的小朋友打招呼,有的需要老师提醒后再打招呼,有的小朋友直接不说,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针对这一现象可能会发生在胆怯的孩子身上。
胆怯的原因:
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要求严格,家规很严,家庭氛围等原因。
2、家长们对孩子的保护措施或者灌输安全意识的缘故。(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别人东西……)
3、家长们看不到的闪光点。也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认可态度,不善于鼓励孩子。
我觉得关于胆怯这一话题可以在班会活动上适当的点到。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举例子。
针对刚刚我们班文明小礼仪例子中胆怯孩子教育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1、自我示范(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可能有些慢,等老师或者同学示范过后会明白)
2、渲染法(请执勤的小朋友在一次友好的表达,请周围小朋友给予鼓励)
3、在日常活动中多留意胆怯的小朋友并且安排活泼开朗的小朋友带动。
前几天,我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发现有部分小朋友对于蔬菜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后来我跟几位家长了解了一下情况。由于孩子挑食问题严重,所以,平时吃饭时能喂进孩子饭去就很费劲,没空闲对孩子对蔬菜进行认知教育。有的家长那个能让孩子安稳坐下用餐,不过是包办似的,有的对着一桌子菜问小朋友”你想吃绿绿的那个还是黄黄的那个呀你想吃酸酸的还是辣辣的呀“根本不会教育孩子蔬菜的名称。所以,每次,进餐前,我们会给孩子介绍今天吃什么蔬菜。会给孩子尽量展示图片或者事物,然后会小朋友们讲解吃这个蔬菜的好处。及其他的蔬菜的用途。
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么多小故事,谢谢大家。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培养生活中的“小男子汉”
品读作家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我们看到了一个爽气、独立、沉着又不乏天真可爱的小男子汉形象。生活中,我们更希望能够看到一群“小男子汉”们茁壮成长。那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生活中的小男子汉呢?
踩死“臭大姐”
作为一名女性教师,虽然身上不可避免地少了一些“阳刚”色彩,但我依然尽全力为班里的孩子们灌输“男子汉”精神,并适时地作出表率。
在一次手工制作课上,一只“臭大姐”从窗外飞了进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王晗玉小朋友的头上。本是一件小事,但后一排的陆一畅小朋友看到了,吓得“啊”的一声慌忙跑到了走廊上。紧接着,其他小朋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慌间已经抱成了一团。陆一畅指着王晗玉的头说:“臭大姐,很大的臭大姐!”王晗玉吓得“哇哇”大哭。我赶紧向王晗玉走去,同时安慰大家:“小朋友们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只是一只臭虫。”
王晗玉哭着向我扑来,头上的臭虫也趁势飞到了地面上。我把她揽在身边,并召集全班小朋友围过来。
“大家看,这只是一只臭虫。它虽然很臭,但不会咬人。臭虫是害虫,看老师来消灭它!”我抬起脚,故作轻松地把臭虫踩死。随后,又用纸把臭虫的尸体包住,扔进了垃圾箱里。
“臭虫只是一种小害虫,不会咬人的。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勇敢的,以后就不会害怕臭虫了,对不对?”我满含期待地看着大家。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眼中的惶恐告诉我,他们依然害怕臭虫。
又来一只“臭大姐”
正值秋季,又一只臭虫飞进了教室。这一次孩子们明显比上次镇定了许多。
“老师相信我们班的男孩子都是小男子汉,女孩子也会像故事里的花木兰那样勇敢。这一次,有谁愿意站出来像奥特曼一样保卫大家呢?”
“老师,我想试试,不过,我不敢用手捏住它……”陆一畅看着我说。
“好的。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愿意帮助陆一畅的呢?”我问道。
很快,有三四个男孩子站到了陆一畅这一边。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向臭虫走去。来到臭虫面前,陆一畅神情紧张地望着我,我用微笑鼓励着他。
只见他猛地闭上眼睛,抬脚向臭虫踩去,很可惜,没踩着,引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第二次,陆一畅看准了臭虫,一步到位,臭虫一命呜呼了。紧接着,在我的鼓励下,王晗玉用纸巾把死去的臭虫扔到了垃圾箱里。
一只“臭大姐”,让幼儿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勇敢,我们相信这是孩子们迈向“男子汉”的第一步。想要靠做来指导,让幼儿从自身体验中去克服怯弱、体会勇敢是学前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讲一个故事,树一个榜样
在班级故事会前,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讲一下我心目中的男子汉,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我把范围放开,鼓励他们去发现身边的“男子汉”榜样。
很快,在故事会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讲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榜样。“我觉得我的爸爸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敢杀鸡,还敢杀鱼。”王伟小朋友第一个为大家讲述。
“我奶奶是我心目中最勇敢的。因为我和爸爸妈妈睡一个房间,奶奶自己睡一个房间,可是奶奶并不害怕黑。”李颖小朋友的故事虽然短,却赢得了其他小朋友热烈的掌声。
“我心目中的男子汉是喜羊羊,因为它不仅勇敢,还非常聪明。每一次它都能战胜灰太狼……”“我觉得《海的女儿》里的小美人鱼公主是最勇敢的……”孩子们很开心地向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故事。
“小朋友们,我们要像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榜样’学习,对不对?只有这样,我们长大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或者女英雄。”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赞同。
邀请爸爸做个游戏
考虑到孩子们平时都由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接送,很少能够与爸爸在一起做游戏,于是,我们携手家长,组织了一次“家庭接力赛”。
比赛规则:爸爸负责在一端吹气球,由孩子把气球送给在另一端等候的妈妈,妈妈再给每一个气球画上笑脸。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一组家庭完成的笑脸气球多,即获胜。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里,孩子们感受到了“男子汉”的力量。爸爸们努力地吹着气球,鼓励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送给另一头的妈妈。有的孩子在运送过程中不小心摔倒了,若放在平时肯定会号啕大哭,可是在游戏过程中,因为有爸爸在,他们不好意思哭,有一些爸爸直接要求孩子“爬起来,向前冲”。
去感受爸爸的力量,也是鼓励幼儿去体会男子汉的力量。这种男子汉的力量会带给他们安全感和对父母的崇拜之情,这是幼儿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在学前教育中,尤其是在当下幼教队伍中女性居多的情况下,让幼儿在体会柔性美的同时感受“阳刚”的力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我们相信,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出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总爱把小手放在嘴巴里面。还有一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在地上爬,然后在把脏脏的小手摸脸,放到嘴巴里。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
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
所以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所谓,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家庭,老师则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家长的角色,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受着影响,因此,老师对幼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平时,老师在幼儿面前,要有意思无意识地让幼儿知道老师是这样爱干净,讲卫生的。例如,吃饭前和小朋友一起洗手、擦手。幼儿的模仿能力强,自然会跟着做,久而久之,幼儿饭前洗手的习惯就培养出来了。
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应从小事做起。有好多小朋友爱玩纸,可每次玩过后,教师里就会一片狼籍,满地的纸啊等令老师头疼。为此,在一次美工活动中我想了一个办法,我让小朋友自己按意愿玩纸,小朋友可高兴了,等他们玩累了,地上也遭殃了,碎片到处可见。于是,我就唱起《开火车》的曲子,玩起游戏来,小朋友兴趣来了,也纷纷加入进来,当我们开着开着我停了下来,对小朋友说:“不好前面有障碍物,我们的火车过不去”。说完,将一堆纸捡器起丢进纸篓。火车又开了,前面又有一堆纸片,我正想开口,只见杏子小朋友主动跑上前去说:“老师,我把这个丢进纸篓。”我冲她一笑,大声说:“小朋友看,教师里还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开火车呀?”小朋友明白了我的意思,都争着将地上的垃圾丢进纸篓。这下,火车开得真快!
从那以后,幼儿往地上丢东西的习惯明显好转,不管是进行活动,还是吃午点,小朋友都很自觉往纸篓仍。由此可见,老师对幼儿的耐心引导,会促使孩子两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
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也表现在要有独立自理能力,玩具玩过后,一定要让幼儿学会物归原主,如果老师让老师来收拾整理,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从让幼儿学会收拾玩具,逐步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穿、脱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日后,这种好习惯会迁移到孩子的学习,工作中去,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认真的督促,培养幼儿爱清洁,将卫生的好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逗蚂蚁——走进孩子的生活
“蚂蚁蚂蚁快快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黄米饭。什么筷?毛竹筷。什么碗?烂泥碗。吃不了,往回搬,嘿呀嘿呀搬得欢。”看着孩子们兴致盎然地玩语言游戏“逗蚂蚁”,我却忍不住想:逗蚂蚁,这本该是一个特有生活气息、带着科学探究意蕴的活动,难道就只能这样在模拟的语言游戏中让孩子们想象表演吗?早在上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什么我们不能带孩子们到户外去逗蚂蚁呢?
带上一个小小的饭团,我带领孩子们出发在园内寻找蚂蚁,交给孩子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我们走过的地方发现蚂蚁。与往常的散步不同,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步履缓慢,显得异常专注:“哪里有蚂蚁啊?”园内,多是水泥浇筑的平坦大道,确实难以找到蚂蚁的身影。
“看这边!”子杰大声地喊了起来:“这个花坛边边上有一只蚂蚁!”一群孩子凑过去:“哪里呢?”子杰沮丧地说:“它往那里的泥地里爬走了!”
“蚂蚁喜欢待在泥地里!”俊成兴奋起来,像发现了什么新的秘密:“老师,我们到种植园地去找蚂蚁!”
果然,临近种植园地,孩子们在水泥路沿上发现的蚂蚁多了起来,不时有孩子停下来,凑到一起细细地看,还不时跑过来向我报告他们的发现。
“老师,我想用手轻轻地去碰碰蚂蚁,蚂蚁好像是怕人的,还没等我的手伸过去呢,它就很快地爬走了!”
“老师,蚂蚁太小了,我轻轻地一捏,还没用力呢,它就被我捏死了!蚂蚁怎么这么容易就死啊?”
“老师,蚂蚁的家在哪里啊?我们怎么只能找到一只两只蚂蚁呢?”
“蚂蚁怎么那么小啊?它爬得可真快。一会儿就看不到它了!它还会一边爬一边掉转头朝另外一个方向爬,好像在跟谁打招呼呢!”
“老师,你把饭团放在地上,看看是不是真的会吸引到蚂蚁过来。”
“好,你觉得饭团放在哪里才能吸引到蚂蚁?”我请小朋友把饭团分成小份,孩子们把饭团放到了刚才发现蚂蚁的几个地方,然后蹲在旁边盯着饭团看。
很快,孩子们就没有耐心了:“老师。好像蚂蚁不喜欢饭团,怎么到现在也没有蚂蚁过来呢?”耐不住性子的子杰,早就在四周寻找,并抓到了一只蚂蚁:“老师,我抓到一只蚂蚁了,能不能把它带回教室?”
“当然可以了!我们把饭团留在这里,午睡后户外活动,我们再来看看,会不会有蚂蚁来搬饭团。”
回到班级,子杰松开捏得紧紧的小手,发现蚂蚁已经被他捏死了:“唉,蚂蚁又被我捏死了,它怎么这么不经捏啊?”
俊成迅速地从柜子上拿了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不急,我用这个瓶子去抓蚂蚁,在阳台的康乃馨种植园里,一定也可以找到蚂蚁。”
没过一会儿,俊成的瓶子里就装进了一只蚂蚁,他想盖好盖子,又担心会把蚂蚁闷死:“老师,你说,要不要把这个盖子给拧紧啊?”孩子们异口同声:“不要盖盖子!蚂蚁会闷死的!”俊成小心地把玻璃瓶放在了钢琴上。
可是,等孩子们午睡起床,蚂蚁不见了!连我都觉得诧异,蚂蚁居然能够沿着光滑的玻璃瓶壁爬出来!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孩子们再次随我去户外寻找蚂蚁的时候,都带上了一个小瓶子,我则准备了一些放大镜,我多么希望,孩子们能像我小时候那样。看到蚂蚁搬家的壮观景象,找到蚂蚁的家,在蚂蚁的家里发现那只硕大的蚁后,看到忙碌的工蚁,发现那些小小的白色的蚁卵和幼蚁……
蚂蚁搬家没看到,期待中的蚂蚁搬饭粒也没看到,却发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食堂后门口,一群小蚂蚁正在搬一小块芒果肉。“蚂蚁最喜欢芒果肉?”子杰最先提出了疑问:“芒果比米饭好吃!芒果是甜的!”“那我们放一颗糖在地上,看看蚂蚁会不会来吃?”“蚂蚁们的家在哪里呢?它们把芒果搬到哪里去?”几个孩子拿着放大镜跟着蚂蚁去探寻了。
可惜的是,孩子们抓到的蚂蚁,没有能够在教室里多存活几天。但在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拿着放大镜在阳台上观察蚂蚁:“老师,我们不要再抓蚂蚁了,妈妈在电脑上帮我查蚂蚁的知识,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各自都有自己做的事情,离开了蚁群,它们就活不了了。”区域里,我悄悄地为孩子们提供了蚂蚁的标本、蚁穴的模型以及放大镜,为了增添自然情趣,我特意设计了户外花园的立体墙面场景,让孩子们用放大镜寻找躲在花叶下面的小蚂蚁,用创意泥制作可爱的小蚂蚁并放到小花园里,用绘画剪纸的方式表现出蚂蚁的家……可喜的是,孩子们在美工区里的创意制作,也细致地表现了他们对蚂蚁的观察发现:蚂蚁有六只脚,头上的触角是细细长长的,蚂蚁喜欢生活在泥地里,喜欢在树底下、花叶下爬来爬去……他们还用一次性餐盘做瓢虫、做蝴蝶、做蜻蜒,因为,它们是蚂蚁的好朋友!
在“爬呀爬、飞呀飞”这个有关昆虫世界的主题活动里,我们在班级环境以及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给孩子的,大多是对这些可爱动物的艺术再现和联想,真实的昆虫世界是怎样的,只有走进大自然,孩子们才能够获得真切的感知和体验。在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里,在经济日益发展、环境却持续恶化的现实中,我们或许已很难让孩子们看到萤火虫在夜空中四处飞舞的美景,但我们完全可以多创造一些让孩子们在自然中观察的机会,譬如观察蚂蚁,譬如饲养蚕宝宝,譬如在种植园地观察蜜蜂采蜜、蝴蝶翩飞……所幸的是,我们幼儿园右边的水岸新都小区,依然可以在池塘边听到此起彼伏的蛙鸣,甚至可以看到青蛙从草丛里一蹦而出跃向池塘;幼儿园后面的香樟花园小区,花香四溢,随时都能看到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幼儿园门外的路边草地,只要下雨,就能发现刚露头的野生蘑菇,还能闻到那种蘑菇的自然香气;幼儿园对面的贯庄小区,更有居民们种植的蔬菜以及各种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让孩子们享受到许多田间的野趣……而在幼儿园内,孩子们随时都能发现在泥地里忙碌松土的蚯蚓,看到草丛下缓慢爬动的蜗牛,看到浅水池塘里的螺蛳,还有各班教室饲养角里的各种小动物。每当我带着孩子们走进这些自然环境之中,孩子们总能发现许多我不能够发现的新奇,这让我再一次认识到: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发现和学习,而大自然,是最贴近孩子的学习场所!
“老师,蚂蚁长大了是不是就会变成西瓜虫?”这是俊成第一次观察蚂蚁时向我提出的问题。我想,孩子们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们太缺乏在生活中对昆虫的观察与发现了。当俊成抓到了一只蚂蚁装进玻璃瓶的时候,他就马上调整了自己的问题:“我发现蚂蚁就是蚂蚁,西瓜虫就是西瓜虫,它们都有脚,但蚂蚁只有六只脚,西瓜虫有很多细细的脚;它们都会爬,但蚂蚁爬得快,西瓜虫爬得慢;蚂蚁会把头转来转去,西瓜虫会把身体缩成一个团……老师,蚂蚁和西瓜虫吃的东西是不是一样的?”
“老师,蚕宝宝吃了桑叶就会长大,它能不能吃别的树叶?”这是文雨在饲养蚕宝宝时提出的问题。我想,这就是孩子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欲望,我一边鼓励她用一条蚕宝宝做实验,一边竭力地回想儿时随母亲采桑养蚕的点滴记忆,希望能够搜寻到有益的经验。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吧,虽然那条蚕宝宝最终死了,但我相信,这个孩子自己动手的探究过程会让她得到有益的经验。
“老师,我们的园服、小书包上都有小鸟的标记,我们幼儿园内是不是有小鸟会飞过来停在树上唱歌?”这是我们请孩子们设计新园标记时子怡提出的问题。我想,这正是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当那一天我们在教室里听见鸟叫而冲到阳台上,看到屋顶上似乎要在这里筑巢的燕子时,孩子们都欢呼了起来,旋即大家又都放低了声音悄悄地回到教室,我们都怕打扰了燕子,希望燕子能够长久地在这里筑巢,这样,我们就能一直和燕子做邻居了!
我想,孩子们的生活是需要这些小精灵们的陪伴的,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这些可爱的小生物将带给孩子们无穷的童年快乐。如果可以,我愿意重回童年,找到曾经玩过的在风中荡秋千的蜱虫、树上粘着的蝉蜕、房屋土墙下的土鳖虫甚至还有泥地里的蜗牛、桑树上的毛毛虫、躲在菜叶背后的菜青虫、挥舞着大刀的螳螂、在墙壁角落里唱歌的纺织娘……若能把它们一一带到孩子们面前,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惊喜万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教会我快乐生活
“王老师,早上好!”每一个工作的早上,我都能听到孩子们稚嫩而动听的声音。“早上好!”我也微笑着回应每一个孩子。从教5年来,我常常在想:是我教会了孩子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还是孩子们教会了我怎样好好快乐地生活?
记得毕业时,原本想着去小学执教的我,稀里糊涂进了幼儿园实习。就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愉快时间里,我坚定了当幼儿园教师的信心。这是世界上最纯洁的小天地,天真无邪的笑容让你无法抗拒。很幸运,半年实习时间过后我真的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徜徉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里;我愉悦在孩子们无限的欢乐里:我飞翔在孩子们快乐的笑声里。我感觉自己真的好幸福。
“王老师,明天我生日了,我想请你和小朋友一起到我家去给我过生日,行吗?”航航问。“好啊!”我满口答应了。那是一个双休日的晚上,我来到了航航的家。当我按响门铃的那一瞬间,一群孩子跑来给我开门:“王老师来咯!”大家纷纷欢迎我,牵着我的手进门,似乎这是我的生日派对。航航妈妈早已准备好了晚餐,我们一起坐着开始为航航过生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生日歌唱起来了。“许个愿吧!”“我希望王老师能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当航航说出自己的心愿时,我的心被触动了,我感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我为拥有这么可爱的孩子们而快乐。我知道,孩子们已经把我当作他们的亲人了,他们爱着我,我也爱着这群小精灵。
做一名幼儿园教师的确很幸福!我希望我能一直幸福下去,也希望全天下所有的教师们幸福快乐每一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嘉怡咬人了——走进孩子的生活
刚开学,孩子们在一起学跳集体舞,鞠躬行礼,互相拍手,拉手转圈,交换舞伴……佳宇心不在焉,动作总是跟不上节奏,每做一个动作,嘉怡都要强拉着佳宇去完成。当嘉怡要拉着佳字的手转圈向前行进的时候,佳宇却还停留在前一个拍手动作的状态上,甚至表现出不愿跟随嘉怡变换动作的神情。一时之间,嘉怡显得非常恼火,低头咬了佳宇的手指。顿时,佳宇哭着喊“嘉怡咬我了!”嘉怡恼着说:“佳宇不认真跳舞!我是提醒他!”全班孩子都停下了舞步。
我有些恼火:如此气氛热烈而又情绪愉悦的集体舞蹈活动,居然还会发生这样的纠纷!嘉怡怎么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舞伴?事后还丝毫没有愧疚之心,反而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把嘉怡拉到队伍之外,对佳宇稍加安慰,我继续组织孩子们跳集体舞。显然,嘉怡是因为不懂得处理问题的技巧而犯错,在她看来,提醒佳宇“要认真跳舞”,这是一件充满正义感的事情,是在帮助同伴。但“咬人”是明显的不良行为,嘉怡必须要得到“惩罚”,对“咬人”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纠正。我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嘉怡获得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学习到正确的同伴交流技巧?
嘉怡站在旁边,耷拉着脸,鼓着嘴,一副心有不甘的模样,眼睛不时地瞟向正在舞蹈的孩子们。可是,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舞蹈的快乐之中,没有人理会嘉怡。很快,我注意到了嘉怡表情的细微变化,身体放松了一些,人也向队伍靠拢了一些,她用眼睛看着我,似乎想得到我的首肯,进入到集体舞的队伍之中。
音乐停了。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谁愿意做嘉怡的舞伴?”
没人回答,有的孩子在轻声交流:“嘉怡刚才咬人了!”也有几个平时和嘉怡比较要好的孩子,露出想邀嘉怡做舞伴的表情,却又迟疑着缩回去了。看样子,孩子们还是有自己的是非判断的。我邀请嘉怡的好朋友瑶瑶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瑶瑶说:“嘉怡,你咬人是不对的,如果你能改正,我就请你做我的舞伴。”
“那嘉怡想提醒佳宇,该怎么办呢?”
“可以跟佳宇讲,要认真跳舞。佳宇会听话的。如果佳宇不听话,还可以告诉老师!”
“嘉怡要向佳宇承认错误,说对不起!”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在一旁观察嘉怡的表情变化。在小班的时候,嘉怡是很少主动跟小朋友说话的,而且,稍有不顺心,就会眼睛一红,眼泪汪汪地噘起嘴巴生闷气。可此刻,嘉怡却显得很“坚强”,两只手不停地卷着衣角,牙齿咬着嘴唇,显然,嘉怡心里还是有点不服气。我想,嘉怡的问题,在于她自我意识比较强,还不太懂得同伴之间的交往技巧。换个角度,让嘉怡了解到佳宇的想法,是不是能帮到嘉怡呢?
“佳宇.你是怎么想的?”我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到佳宇身上。
佳宇已经平复了刚才的委屈情绪,他很爽气地跑到嘉怡面前:“嘉怡,我原谅你!我动作做不好,你慢慢教我!”
嘉怡看了看佳宇,觉得不好意思了:“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咬人了!”
我相信嘉怡的这句道歉是由心而发的,佳宇给了她一个很好的榜样,让她知道怎么样面对别人的错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孩子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并不愿意用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去命令嘉怡承认错误向佳宇道歉,因为我相信嘉怡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她能够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因此,我只需要给她冷静思考的时间。
从幼儿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嘉怡咬人的行为可能是出于情绪宣泄的需要,她难以应对集体舞蹈过程中和佳宇动作不和谐的状态,因无能为力而感到烦躁不安,又不会用语言与佳宇进行交流,完好地表达需求,心里就有很大的失落感。我们都知道,处于“口欲期”的婴幼儿,嘴比手指要敏感得多,“咬人”是其探索世界的方法之一,他会用嘴去发现一切,并将任何能够拿到的东西都放进嘴里品尝一下,体验各种物品的软硬度、质地、温度和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咬人的行为会逐渐消失,但也有一些孩子会因语言功能发育迟缓而采用咬人的方式表达需求,嘉怡就是用了这样的一个极端方式来表达她对舞伴的合作需求。我想,如果我及时观察到佳宇在集体舞蹈中的动作表现,及时予以提醒,或许,嘉怡就不会在情急之下去咬佳宇的手指。但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嘉怡需要关注,必须找到合适的情境帮助她获得正向的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嘉怡需要学习的,是用语言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设计了一个蒙眼平衡桥游戏,让嘉怡戴上眼罩,由佳宇带着,慢慢地走过两米长的平衡桥。刚开始的时候,嘉怡很害怕,却不说话,几次想用手把眼罩取下来。佳宇很有耐心,一直拉着嘉怡的手安慰他:“你别怕,我拉着你的手,慢慢走……”嘉怡紧紧地攥着佳宇的手一点一点往前走,慢慢地放松下来,走了大概一半,嘉怡说:“佳宇,有没有走到头了?”我很欣喜,嘉怡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了!等嘉怡在佳宇的指挥和呵护下走下平衡桥,我鼓励他俩互换角色,由嘉怡带着蒙眼的佳宇走平衡桥。这一次,嘉怡很爽快地答应了,她学着佳宇的样子:“佳宇,别怕,慢慢走……”
游戏结束后,我让嘉怡说说自己的游戏感受。嘉怡说:“蒙上眼睛以后,我很害怕,想把眼罩拿下来,佳宇不停地要我向前走,我有点急,又想咬他,老师说咬入不对,不能咬,我就慢慢地往前走,后来就不怕了。佳宇走的时候,我怕佳宇掉下来,所以很小心,等佳宇走到头,我特别开心!”成功的游戏体验,让嘉怡情绪激动,和佳宇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这种幼儿间的纠纷和冲突,如何处理,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意识和即时心态。我想,作为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学会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学会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思想。嘉怡咬人了,表面上看,是一个孩子的不良行为,折射出的,却是这个孩子亟须教师关注的社会性发展。当孩子出现类似这种问题的时候,老师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把自己放在权威者的位置还是放在指导者的位置?是用命令的口气或者高高在上的心态同孩子相处,还是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过错?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孩子的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还有一点就是,当发现了孩子身上的问题,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的正向发展?批评,惩罚,抑或是其他方法的运用,我们都要考虑到适合孩子的后续发展。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说,为这些需要纠正不良行为的孩子设计一些量身定做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同伴互动的游戏交往中获得支持和帮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6-1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16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5-24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8-05
(精选)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8-05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30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5-22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04-18
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04-28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通用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