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文学作品阅读

时间:2022-10-05 20:34:14 随笔 我要投稿

2017文学作品阅读

  闲暇时候读一读文学作品,洽意无比,以下的文学作品阅读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借鉴。

2017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1】

  掌心化雪

  作者:丁立梅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又紧又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冻得瑟瑟发抖。她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想,若是她也有一把可供燃烧的火柴该多好啊!她实在太冷了。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地站着看,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回答:“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别人窥见她衣服背后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一下像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的,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月是故乡明

  作者:周克武

  我又梦见了故乡的月亮。

  她还是那样温婉、明丽,像一位端庄娴静的古典美女从遥远的天宫款款而至,轻轻撒下一地清辉,点燃了乡村的夜晚,也点亮了村民们劳作一天之后渴望小憩的心灯。

  这些年我一直蛰居街巷,钢筋水泥垒筑的厚实墙壁将大自然紧紧关在城外,连赏月也成了奢侈的事。偶尔从两幢大楼之间的一线天里望见那轮高悬的孤月,又总觉冷冰冰的,遥不可及,仿佛与夜幕下这喧嚣繁华的都市没有丝毫联系。

  这样的时候,我会油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一城市里没有月光。月亮这恒久不熄的精灵只属于乡村,属于印满我儿时履痕的那一方水土。

  在我的意识里,日复一日轮回于故乡山水之间的月亮,是乡村流动的生命。当我家老屋背后那座名叫上吾寨的大山刚刚隐入浓黑的暮蔼时,她便悄悄挑开四合的夜幔,透过房前屋后的树丛,毫不吝惜地将白玉似的碎银洒落下来,令人迷离乱眼。晚风吹拂,草木摇曳,月光跳跃在草尖上、花蕊上、菜叶上,山南水北,流泻着一地浪漫。

  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扯开嗓门喊了声“月亮出来啦”,原本渐渐归于沉寂的山村又开始涌动起生命的声浪。通往村外的小路上,顽童们踏月如飞,打打闹闹;月亮走,他们走,笑声叫声涨满了幽深的山谷。我生性好静,时常面对月亮,枕在奶奶的腿上,缠着她一遍又一遍地讲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突然,几只流萤从眼前划过,耀眼的萤火在我脸上播下一抹辉光。奶奶霎时双眸一亮,一把将我搂进她的怀里亲一口,转过头,笑眯眯地凝望着淡蓝色的夜空,仿佛天上的月亮多了一个。

  月亮当顶,在村口的池塘中投下一个玉盘似的倒影。隔着清澄如镜的水面望去,晶莹剔透;缕缕波光随着晚风拂动一圈圈地扩散,瞬间织成了缤纷夺目的水底世界。此刻,周遭蛙鼓频敲,远处流萤盘旋,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艾草味,池塘边的禾场上摆开了月光盛宴。两鬓飞白的老人半躺在油光发亮的竹椅上,轻轻摇动蒲扇,说起镇守边防的儿子、刚刚盖好的猪圈,还有满垄饱壮的谷穗,月色下,皱褶巴巴的脸膛笑得灿若菊花;姑娘、后生子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像是在分享晴耕雨作的欣喜,又像是在悄悄牵扯月下老人手中的红线;禾场边,娃娃们搂住母亲的脖子,仰头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渐渐地,眼睛微闭,双唇翕动,带着他们摘星揽月的幻想融进了斑斓的梦境。

  柔情似水的月夜,许是上苍格外恩赐给村民们的另一片世界,他们咀嚼着月光碎片,忘却了生活的羁绊,一任时光在竹篱茅舍间悄然飞逝。待到起身离去,早已是月影东移,夜露沾襟。

  淳朴的乡邻像依恋太阳一样钟情于月亮,哪怕只是短暂的分离,也会如丢魂失魄似的空落。“天狗”吃月的时候。全村人一齐涌出家门,敲响手中的脸盆、竹筒和木桶,在咚咚嘡嘡的击打声里,沸腾着驱“狗”护月的呐喊,也激荡着对春花秋月般美好日子的呼唤。当月亮终于抖落身上的阴霾,重新回归山野的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点燃一挂挂鞭炮,俨然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迎接他们心中的光明天使。

  童年远去,我带着月亮的体温走进了城市。城市里疯长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欲望,再也没有萤光蛙鼓,没有恬淡的月光盛宴,曾经的繁星皓月遗落在人们步履匆匆的行色里。在这样的夜晚,我眼前的城市仿佛变得异常的陌生。茫然不知所往的灵魂,久久地徘徊在它的边缘,无法找到入口,一转身,久积于心的乡恋怦然进发——

  作者:肖云儒

  在编《民族文化结构论》这本集子的时候,常常想起我的母亲,要是她活着,今年已是80岁整。二十八年前弃我而去,她52岁,正好是我现在的年纪。

  几十年来,思念有如流不断的涧水,剪不断的云翳。思念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而在研究学问时,如此执拗地、排解不开地想起她,还是头一次。

  好不惑然。

  半岁丧父,亦无兄弟姐妹,母亲终生守寡,将我拉扯大。我于她,她于我,都是唯一的、独有的。她携着我,我搀着她,脚印交织在人生路上。

  母亲大半生任教于中学,晚年调入图书馆,一直住在单位的单身房间。我初中以前,被寄放在外婆身边,她每周回来看我。高中起我在市郊一所学校住宿,每周必定回去看她。

  有次她对我说:下星期有事不能回来了,不要想我。那分外的温存,使我过敏地感到这是要扔下我远行,竟然怀着少年人不该有的悲哀和惶惑,悄悄跟在母亲后面足有一个钟点,直到看见她确实进了学校的大门,而不是去了车站,才脚踏实地踅回。

  又有一个星期天,因为下雨我留在学校没回家。雨停,时已过午,想不到她让一位学生步行15华里来看我。我便又步行15华里回去,让她确证儿子的安然无恙。那时中学生很少有骑自行车的,我们用脚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

  每一次离别,无论短长,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独作一次搏斗。大约从那时候起,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倚门倚闾”的诗文书画,便一遍一遍地感动着我。

  实在也苦了她。因着浓洌的爱不能不压抑自己的爱。

  母亲是知识女性。整整四大本相册,记录着她挥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时代。

  “一二·九”运动在北京的有轨电车上散发传单。

  搂着卢沟桥的石狮子大笑。

  六位女同学平卧雪地,摆成六角的冰花。

  在教会学校和美国神父面对面论辩……

  她并不封建,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性呼吁。但在28岁守寡之后却没有重新组织家庭,尽管有人撮合,尽管外婆催促。我想那是为了我。成年之后,我才加倍痛切地感受到母亲这样生活的孤寂。孤灯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是容易的吗?每当她听唱片,便有如一颗孤寂的心在自言自语。囿于当时的文化氛围,加之我不是女儿,上大学后几番欲言而未启齿。

  母亲的感情生活中为儿子的自戕,使我终生内疚。

  母子之间的爱都无私。

  就连母爱,她也不能不斟酌着、节制着表露。

  作为寡母,她必须同时具有父之尊、师之严、友之诤。

  对我的功课近乎残酷的督查,每每使外婆暗自流泪。至今想来,仍然引起甜蜜的战栗。我甚至恨过她,又终于懂得能够从小接受大松博文式的教育,是我的造化。那远低于家庭经济水平的简朴要求使我简朴,那不完成计划不能睡觉的训令使我勤奋。铁器是在铁砧上锻打出来的,若要一位寡母如此锤打自己的独子,心里是怎样的滋味?

  直到今天,母亲严厉的目光,仍在天宇中监测着我,催我奋力奋进,催我自思自审。

  由不惑而届知命,母亲有了一点变化。先是稍稍超脱了繁忙的学校行政,而后又稍稍超脱了省图书馆的机关事务,重新拣起历史专业,开始了女性系列历史剧的写作:《嫘祖》、《班昭》、《李清照》、《赵飞燕》、《武则天》……直到《秋瑾》。有的演出了,更多的存于箧底。《秋瑾》只写了第一场,便和一封给我而未发出的信,一块掰开吃了一半的点心,永远留在了桌上。——第二天,她被死神遽然劫持,因为脑溢血在省人代会发言后倒下。从此,长卧于江南的红土地中。

  转向历史,对母亲来说,也许是一种人生的沉凝,也许是一种感情的蒸腾,我不得而知。也许阅历总要使人皈依土地,皈依文化土壤。

  也恰恰是由不惑而届知命,我的兴趣悄悄地发生转移,开始钟情于历史文化。内中原因我不得而知。分明不是有意识要接续母亲在52岁时戛然中断的工作,只能说是生命自然运行的结果了。

  生命来源于母体,精神根植于历史和现实既在的文明成果。每个人都从脚下的土地上起步,经历了青春的翱翔,总有一天要重新降落在土地上。尽管那是另一块土地,尽管那里有另一番风致。

  自从剪断脐带,我和母亲的联系由血肉的直接交融转而为语言和文字的传递,为眼的流盼,为心的感应。五十多年中,我们日甚一日娴熟地在各种有声和无声的频道中联系,哪怕地隔千里,哪怕分隔于两个世界,一直相依为命。

  有时我想,母亲之于我,已经是一种传统,一杆标尺,一个基座,一种象征。有了喜悦,走了弯路,面临抉择,很自然地就和冥冥中的她对话。那往往是以历史和人生的基座检视自己。

  真应了郭沫若早年的名句:“一的一切”,“一切的一”。母与子这两个“一”,占有着对方的“一切”。母与子这两个“一切”,凝结为对方的“一”。

  近三十年了,回江南扫墓的机会那么少,我几乎没有正式祭奠过她,也没有一篇怀念母亲的文字。这都是儿子的罪过。

  我的母亲,愿这本涉及历史和文化土壤的书,能寄给你些许的慰藉,能赎回我如山的歉疚。

  1992年1月28日(选自《新正气歌》)

  款款切切 情挚意浓

  作者:潘兰林

  以一则两千字的文章,来写一位历经坎坷与磨难的母亲的一生,其篇幅和容量显然是不足的。然而,无论谁读这篇文章,都会产生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动和一份无法释却的情怀。

  浓于真——

  作品以母亲一生的磨难、忍耐、不屈与牺牲,赞扬了母亲的伟大与坚韧,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一颗蓬勃着母性之爱的崇高与不屈的心灵。

  母亲是一位曾经历过“挥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时代”,并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性呼吁的知识女性,却在28岁丧夫之后,伴着年仅半岁的独子,“因着浓洌的爱不能不压抑自己的爱”,在感情生活中为儿子自戕,母子相依为命地走过了“孤灯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

  于细微处见精神,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每周一次的探望,儿子怀着“悲哀和惶惑”跟踪母亲,母亲让学生步行十五华里确证儿子的平安等一系列事件,均娓娓道来,感人肺腑。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母亲还全身心地担负着儿子成长的重任。“就连母爱,她也不能不斟酌着、节制着表露”,因为“作为寡母,她必须同时具有父之尊、师之严、友之诤。”

  母亲,就这样以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来诠释着母爱的内涵,将“母爱”二字书写得熠熠生辉,感天动地!

  浓于挚——

  写这篇回忆性的文章的时候,作者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丰富的阅历与学识赋予了他深刻与冷峻,儿子的视角赋予了他以真挚与炽热。

  在“我”与母亲相隔于两个世界二十八年的漫长岁月中,“我”对母亲人生的认识与领悟仍经历着不断的升华:

  母亲之于我,已经是一种传统,一杆标尺,一个基座,一种象征。有了喜悦,走了弯路,面临抉择,很自然地就和冥冥中的她对话。那往往是以历史和人生的基座检视自己。

  这份真挚的亲情,这份厚重的情感,世间无与伦比。这对苦难中的母子,他们的真情构成了他们人生最富有的珍藏。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经历,他们曾经的心理,无不令人为之动容——“每一次离别,无论短长,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独作一次搏斗”的心路历程,“倚门倚闾”的诗文书画所激起的共鸣,母子“用脚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成年后“甜蜜的战栗”的回忆与对“从小接受大松博文式的教育,是我的造化”的领悟,还有“铁器是在铁砧上锻打出来的,若要一位寡母如此锤打自己的独子,心里是怎样的滋味”的感悟,更有“直到今天,母亲严厉的目光,仍在天宇中监测着我,催我奋力奋进,催我自思自审”的精神鼓舞,无不体现着真挚之美,赋予了读者一份久远的感动。

  海上

  作者:冰 心

  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岩石下面的一个小船上的,就会感到宇宙的静默凄黯的美。

  岩石和海,都被阴雾笼盖得白蒙蒙的,海浪仍旧缓进缓退的,洗那岩石。这小船儿好似海鸥一般,随着拍浮。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

  两只桨平放在船舷上,一条铁索将这小船系在岩边,我一个人坐在上面,倒也丝毫没有惧怕,——纵然随水飘了去,父亲还会将我找回来。

  微尘般的雾点,不时地随着微风扑到身上来,润湿得很。我从船的这边,扶着又走到那边,嘹望着,父亲一定要来找我的,我们就要划到海上去。

  沙上一阵脚步响,一个渔夫,老得很,左手提着筐子,右手拄着竿子,走着便近了。

  雨也不怕,雾也不怕,随水飘了去也不怕,我只怕这老渔夫,他是会诓哄小孩子,去卖了买酒喝的。——下去罢,他正坐在海边上;不去罢,他要是捉住我呢;我怕极了,只坚坐在船头上,用目光逼住他。

  他渐渐抬起头来了,他看见我了,他走过来了;我忽然站起来,扶着船舷,要往岸上跳。

  “姑娘呵!不要怕我,不要跳,——海水是会淹死人的。”

  我止住了,只见那晶莹的眼泪,落在他枯皱的脸上;我又坐下,两手握紧了看着他。

  “我有一个女儿——淹死在海里了,我一看见小孩子在船上玩,我的心就要……”

  我只看着他,——他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却又不言语。

  深黑的军服,袖子上几圈的金线,呀!父亲来了,这里除了他没有别人袖子上的金线还比他多的,——果然是父亲来了。

  “你这孩子,阴天还出来做什么!海面上不是玩的去处!”我仍旧笑着跳着,攀着父亲的手。他斥责中含有慈爱的言词,也和母亲催眠的歌,一样的温煦。

  “爹爹,上来,坐稳了罢,那老头儿的女儿是掉在海里淹死了的。”父亲一面上了船,一面望了望那老头儿。

  父亲说:“老头儿,这海边是没有大鱼的,你何不……”

  他从沉思里回过头来,看见父亲,连忙站起来,一面说:“先生,我知道的,我不愿意再到海面上去了。”

  父亲说:“也是,你太老了,海面上不稳当。”

  他说:“不是不稳当,——我的女儿死在海里了,我不忍再到她死的地方。”

  我倚在父亲身畔,我想:“假如我掉在海里死了,我父亲也要抛弃了他的职务,永远不到海面上来吗?”

  渔人又说:“这个小姑娘,是先生的……”父亲笑说:“是的,是我的女儿。”

  渔人嗫嚅着说:“究竟小孩子不要在海面上玩,有时会有危险的。”

  我说:“你刚才不是说你的女儿……”父亲立刻止住我,然而渔人已经听见了。

  他微微地叹了一声:“是呵!我的女儿死了三十年了,我只恨我当初为何带她到海上来。——她死的时候刚八岁,已经是十分的美丽聪明了,我们村里的人都夸我有福气,说龙女降生在我们家里了;我们自己却疑惑着;果然她只送给我们些眼泪,不是福气,真不是福气呵!”

  父亲和我都静默着,望着他。

  “她只爱海,整天里坐在家门口看海,不时地求我带她到海上来,她说海是她的家,果然海是她永久的家。——三十年前的一日,她母亲回娘家去,夜晚的时候,我要去打鱼了,她不肯一个人在家里,一定要跟我去。我说海上不是玩的去处,她只笑着,缠磨着我,我拗她不过,只得依了她,她在海面上乐极了。”

  他停了一会儿,雾点渐渐地大了,海面上越发地阴沉起来。

  “船旁点着一盏灯,她白衣如雪,攀着帆索,站在船头,凝望着,不时地回头看着我,现出喜乐的微笑。——我刚一转身,灯影里一声水响,她……她滑下去了。可怜呵!我至终没有找回她来。她是龙女,她回到她的家里去了。”

  父亲面色沉寂着,嘱咐我说:“坐着不要动。孩子!他刚才所说的,你听见了没有?”一面自己下了船,走向那在岩石后面呜咽的渔人。浓雾里,她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看不分明。

  要是他忘不下他的女儿,海边和海面却差不了多远呵!怎么海边就可以来,海面上就不可以去呢?

  要是他忘得下他的女儿,怎么三十年前的事,提起来还伤心呢?

  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里去的时候,父亲就不能找他回来吗?

  我不明白,我至终不明白。——雾点渐渐地大了,海面上越发地阴沉起来。

  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小船上面?——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默凄的美。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8年第12期)

  只因为喜爱

  作者:杨继光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喜欢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读完女作家方方的《喜欢苏东坡》,我们又一次在热情洋溢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那种不加掩饰的喜爱。

  历来抒发喜爱苏东坡的诗文不计其数,而这一篇《喜欢苏东坡》仍能在众多文章中彰显特色,给人以平易清新之感,这源于作者坦率热烈的情感、行云流水的文字和准确新颖的评论。

  既不同于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的凝重,也不同于朱增泉的《文赤壁》中的思索,方方女士的文字少了些关于东坡先生历经坎坷的沉重,更多的是由心而出的,真诚的喜欢和热情的赞颂。文章开头第一段,作者用中国其他文人与苏东坡进行对比,突出苏东坡耀眼的光芒,再在苏东坡“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有魅力”的评价中表达着对苏东坡的喜爱,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好了感情上的铺垫。紧接着,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第二、三段从东坡先生的诗文成就和人格魅力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详细说明作者喜欢的理由。

  第二段关于苏东坡诗文的评论中,作者没有从理论的层面上冷冰冰地下结论,而是独具慧眼地选取了最能体现东坡先生诗歌灵韵和他最具魅力的诗句,结合着“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最具文化意义的水”,结合着最能体现相思的明月,把苏诗中的种种“之最”写得更加生动可感,神宗“举箸不食”和章元弼休妻的故事从侧面表现了东坡诗文的魅力,更在诙谐之中流露出了作者对东坡的佩服和仰慕。

  如果只凭诗文成就,还不足以使东坡跃居于众文人之上。“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历经坎坷的东坡依然“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一戏墨”,“他一写字”,“他一好吃”,“他一穿戴”,“他一说笑”,“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这不无夸张的酣畅淋漓的表达既是东坡魅力的张扬,也无一不洋溢着作者的赞叹,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作者在文字间举头仰望、深情鼓掌的无限赞佩之情。

  文章最后一段跳跃性较大,初读时似觉多余,仔细琢磨才发现与前文浑然一体,一方面“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既点了题。又照应第一段。同时写自己愿意嫁给苏东坡,是从侧面衬托苏东坡才华横溢、性格可爱、人品完美,表达更平易也更真诚。

  正是这“天才诗人”和“大家气度”让作者深深喜欢,然而如果没有全面的了解,深入的思考,精准的评论,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喜欢则难免会流于肤浅。而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与评论方面也确实值得称道。比如“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一般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文字凝练,比喻生动。再如“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用比拟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如行云流水,颇具气势,也使文章读来满口余香。

  乌龟与蝴蝶

  作者:陆 波

  乌龟和兔子赛跑,因兔子骄傲,乌龟出人意料地赢得了那场实力悬殊的比赛。蝴蝶知道此事后,也要求与乌龟比赛。乌龟略加考虑了一下,接受了蝴蝶的挑战。但要求由它来确定比赛的项目及场地。

  见蝴蝶表示同意,乌龟说道:“你是飞行,我是爬行,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我们就比60米障碍赛吧!”

  随后,乌龟把蝴蝶带到了比赛的场地:20米荆棘、20米河流和20米花丛。

  比赛一开始,蝴蝶便一路领先,轻而易举地飞超了许多动物都难以通过的荆棘与河流,来到花丛。到达花丛后,蝴蝶发现乌龟还未爬出荆棘,便放心地在花丛中玩耍。

  当蝴蝶在花丛中玩得起劲时,乌龟已经游过河流,不声不响地上到岸上,并一鼓作气地悄悄爬过了终点,赢得了又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

  (选自《少年文摘》2008年第10期)

  蛙

  作者:芥川龙之介

  在我住所旁边,有一个旧池塘,那里有很多蛙。

  池塘周围,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和菖蒲。在芦苇和菖蒲的那边,高大的白杨林矫健地在风中婆娑。在更远的地方,是静寂的夏空,那儿经常有碎玻璃片似的云闪着光辉。而这一切都映照在池塘里,比实物更美丽。

  蛙在这池塘里,每天无休无止地呱呱呱嘎嘎嘎地叫着。乍一听,那只是呱呱呱嘎嘎嘎的叫声。然而,实际上却是在进行着紧张激烈的辩论。蛙类之善于争辩并不只限于伊索的时代。

  那时在芦苇叶上有一只蛙,摆出大学教授的姿态,说道:“为什么有水呢?是为了我们蛙游泳。为什么有虫子呢?是为了给我们蛙吃。”

  “对呱!对呱!”池塘里的蛙一片叫声。辉映着天空和草木的池塘水面,几乎都让蛙给占满了,赞成的呼声当然也是很大的。恰好这时候,在白杨树根睡着一条蛇,被这呱呱呱嘎嘎嘎的喧闹声给吵醒了,于是抬起镰刀似的脖子,朝池塘方向看,困倦地舔着嘴唇。

  “为什么有土地呢?是为了草木生长。那么,为什么有草木呢?是为了给我们蛙遮阴凉。所以,整个大地都是为了我们蛙啊!”

  “对呱!对呱!”

  蛇,当它第二次听到这个赞成的声音的时候,便突然把身体像鞭子似的挺起来,优哉游哉地钻进芦苇丛里去,黑眼睛闪着光辉,凝神窥视着池塘里的情况。

  芦苇叶上的蛙,依然张着大嘴巴进行雄辩。

  “为什么有天空呢?是为了悬起太阳。为什么有太阳呢?是为了把我们蛙的脊背晒干。所以,整个的天空也都是为了我们蛙的啊!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蛙的。包罗万象,悉皆为我这事实,已完全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当敝人向各位阐明这事实的同时,还愿向为我们创造了整个宇宙的神,敬致衷心的感谢。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

  蛙仰望着天空,转动了一下眼珠儿,接着又张开大嘴巴说:“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

  话音没落,蛇脑袋好像抛出去似的向前伸,转眼之间这雄辩的蛙被蛇嘴叼住。

  “呱呱呱,糟啦!”

  “嘎嘎嘎,糟啦!”

  “糟啦!呱呱呱,嘎嘎嘎!”

  在池塘里的蛙的一片惊叫声中,蛇咬着蛙藏到芦苇里去了。这之后的激烈吵闹,恐怕是这个池塘开天辟地以来从来也没有过的。

  在一片吵闹声中,我听到年轻的蛙一边哭一边说:“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都是为了我们蛙的。那么,蛇是干什么的呢?蛇也是为了我们蛙的吗?”

  “是呀!蛇也是为了我们的。要是蛇不来吃,蛙必然会繁殖起来。要是繁殖起来,池塘——世界必然会狭窄起来。所以,蛇就来吃我们蛙。被吃的蛙,也可以说是为多数蛙的幸福而作出的牺牲。是啊,蛇也是为了我们蛙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悉皆为蛙!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

  我听到一个年老的蛙这么回答道。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8年第12期)

  文学作品阅读【2】

  别样的高度

  作者:吕翠梅

  看到这些青蛙聒噪地淡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乃至宇宙万物都是为了青蛙的存在而存在,你是否会嘲笑这些青蛙的浅薄无知、自以为是。甚至狂妄自大呢?这个层面我们姑且不讨论。然而,请注意老青蛙的话——即使是蛇——青蛙的天敌,也是“因我而生”的。它选择了一个至高点俯览全局,以博大的胸怀来审视、接纳万物,为“我”所用。

  我们都知道,蛇是青蛙的天敌,那么,既然“万物皆因我而生”,去掉这个天敌,青蛙的世界岂不完美了?然而,蛇为什么没有成为青蛙的“眼中钉”?那是因为青蛙看到了蛇是青蛙前进的鞭策者与驱动力。有蛇,青蛙才有生存的压力,才有进步的助推。作为青蛙天敌的蛇,同时也扮演着青蛙优胜劣汰的选拔者的角色。因而,即使是天敌,也是“因我而生”。这只青蛙真伟大!伟大在它能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狭隘的敌我之分中;伟大在它能够站在超越自我的高度去审视自我的存在,审视敌人存在的合理性,并且进一步看到了这现实的敌人正是蛙类繁衍长存的鞭策者。

  这是何等的高度!俯视全局,包纳万象。我们的生活中也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时时让我们感到忧患、焦虑不已,以至于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去发展自己,以便不被打败击垮。对此,亲爱的朋友,你是否能像那只年老的青蛙一样,站在另外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自己和对手呢?如果能够的话,则善莫大焉。

幸福的第一道门

  作者:张鸣跃

  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慕名拜访一位隐居的大师,想请教一个问题。

  这个女孩越来越苦恼,人生的许多梦想到头来都是一堆无谓的重复,就像磨道里蒙着眼睛瞎转的驴,自以为行程万里,其实只是一个圈子而已,人的上帝就是驴的主人,幸福,是一场大骗局——她想听听大师怎么说。

  女孩找到大师的居所时,又觉得是自来了。传说中无所不知的大师,竟是一个瘦小憨相的老头儿,一座破庙,一片山地,土灶柴火粗茶淡饭。有客来,大师就到地头坐下,问有啥事。

  女孩笑问:“大师幸福吗?”

  大师说:“我也是刚找到幸福的第一道门。”

  “就这种生活?”

  “是啊!说说你吧。”

  女孩不想说自己了,只问:“大师也有七八十岁了吧?能找到幸福的门还真不容易。”

  大师笑了:“是啊,不少人从生到死都是在门外呢!”

  女孩有点嘲意地问大师是怎么找到这个门的,大师说:“跟我来吧!”

  大师先带女孩回家,让她先把行囊放下,然后带她进深山野谷,走了好久,进了一个山洞。山洞入口处很小,钻进去,里面挺大,很深,越走越黑暗。女孩有点怕了,问:这是去哪里?大师说,快了快了。说话间女孩就惨叫一声,踩翻一块旋转的石板,掉下去了。

  原来洞下还有洞,女孩掉在一堆烂草上,爬起来,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从下落的时间看,再爬上去是不可能的。她哭叫,没任何回音。

  她不知道大师是什么意思,心里恼火,只有自己找出路了。

  绝对的黑暗,女孩只能用手摸索着前行。她发现洞中还有洞,拐了几个洞口之后,她更恐惧了,这洞好像没有尽头,而且也走乱了,洞洞相通就像迷宫似的,就算有出口也很难走出去了。她想到大师可能是谋财害命,那自己就必死无疑了。什么都没用了,包括哭和喊,包抒恨,也包括死。在这绝对无人无光的地下幽洞,就如同在死亡里,死亡就是这种黑暗。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女孩觉得至少有一天一夜那么长了,她已经从走到爬了,从发疯到垂死挣扎了,但还没有停息努力,她只剩下一个念头:从死爬向活,从黑暗爬向光明。

  忽然间有一丝光亮,女孩尖叫一声就站了起来,朝光亮处跑,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到了。有台级,往上走,有一扇木门,是从门隙透进的一丝光亮。她推开门,愣了,竟是在大师的屋里!

  大师就在门里坐着,笑着说:“我算着你也该出来了!”

  “你……”女孩跌坐在地上,先是哭,哭着哭着就羞笑了。

  大师说:“我也是进香求福时被一位大师领进这个洞的,大师的大师也是这样,第一个大师是寻找宝藏掉进洞的,爬出来就有了这座庙,这座庙就叫福庙。现在,你该明白幸福的第一道门是什么了吧?”

  女孩说:“光!”

  大师笑着说:“这就对了。从死到生,只是从黑暗到光,光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而且是人人都有的幸福,只是许多人出生之后就慢慢地把这道门锁闭了,光就成黑暗了,幸福就成痛苦了,没有光,一切也都看不见了。”

  女孩明白了,因为她真的从没想到过光就是幸福,她一出来就强烈地感觉到这种幸福,而且,光中的一切都好像是第一次看见,屋里的每样东西,屋外的树,鸟叫声……一切的一切,都在给她传递一种清新浓郁的幸福感,从来没有过的幸福感!原来自己十多年来连光都没看见,原来光中的一切全是幸福,只要看见光,幸福的门就大开了!

  她跪下来给大师磕头:“谢谢!”

  (阿紫摘自《小小说月刊》2008年第7期)

  最牛的岗位

  作者:潘国本

  1776年的某一天,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在宫中散步。就在她走过那片空地时,她惊喜地发现了一朵盛开的小花。那是开春第一朵花,在这片寂寥而寒冷的土地刚接上春意时,它就开了。小花深深地打动了女皇,触发了她对生命的别样眷爱:这个黄豆大小的生命:已准备了一年!女皇于是命令:“就在这个地方设一个岗,好好看守,别让任何人踩到这朵小花。”

  小花虽然从来没有自卑过,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打动谁,可这一次,幸福还是冲它来了。当然,它并不名贵,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只是这次它遇上了二双特别的眼睛,这双眼睛是女皇的,而这位女皇又是十分有威望的。就这样,一朵小花,得到了一名卫士终日守护在身边。

  或许还有一朵,比它开得更早,女皇没有看到;或许前一年,前数年,这里也开过这样的小花,女皇没有发现;它的前辈,也在这些地方,这样自在地开花,自在地凋谢,有几朵比它还早,有几朵比它还大,有的甚至开到伊凡四世(第一任沙皇),彼得大帝他们的脚下,都没有得到这样的珍爱。

  这朵小花,后来凋零了,但女皇叶卡捷琳娜没有拆岗。第二年开春的第一朵小花,不在这里开了,叶卡捷琳娜也没有命令换地方。这个王朝一直在延续,这个岗位就一年一年设着。一茬一茬的卫士,一直守到尼古拉二世任上的1903年,也就是说,小花这个岗位一直设了127年。1776年以后的126年。与叶卡捷琳娜看上那朵小花已毫无关系,只与女皇说的那句“好好看守”有关,当然也连接不上什么对生命的珍爱了。

  这世上,会有这样的小花,也会有这样的岗位。

  听风说话

  作者:庞华坚

  趁着夜色,我缓步走出村子。这个叫盐坡尾的村落一下子仿佛隐入虚无。其实也并非虚无,是一片模糊的背景把村子挪到身后了。

  走着走着,便上了山坡。脚下软软的,是在夜色中依然精神的草。它是牛们、猪们、鹅们的灶房。

  这时我回头望望盐坡尾,这个村子却反而清晰起来了。

  高而柔弱的竹子,一株连着一株,不知多少株连在一起,摆成一个椭圆的阵势,把一间间的房子圈在里面。房是砖瓦房,砖是青砖,瓦是黄瓦,清清爽爽的三三两两结伴而坐。房子旁是或黄麻,或竹子,或丝瓜,甚至是一垄葱、几株生菜。

  都清清楚楚。

  月儿升上来了,像过年时节孩子的脸,因兴奋和无以言表而红并光亮着。它四处瞧望,好奇地巡视每一个角落。

  月的目光就是此时我的目光,水银泻地一般禁不住流向四周。然而,什么具体的物事也看不清。村子,房子,远处起伏的群山,仿佛画里的事物,都在白光中那么模糊而遥远。

  突然我发现自己变了,此时竟想到了村子及包围村子的月光在自己心里形成的所谓“美”。不自觉地望去,觉得村子有点悠远,有点古意,而泛起丝丝依恋和缕缕甜甜的味道。

  于是惆怅了:自己不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了。

  村子里的人是不会惆怅的。祖祖辈辈,如野草,一枯一荣;如流水,在世上的拐角处打一个转,然后远去,谁也不会也不能在这里多呆一会。风花雪月,阴晴圆缺,白日苍狗,世事如风。村里的祖辈和孙辈达观、大度,谁为此而惆怅?至少我看不出他们惆怅。或者是他们像保护传世珍宝那样,把惆怅都深埋心底,成为人人遵循的自觉传统。

  也许是吧。于是他们成为这个村子的主人,成为这方水土的一部分。而我,分不清村里的人、狗、山坡、树、草儿,谁是谁的主人,搞不懂如果没有了其中某些部分,某些内容,如果少了今天这样的夜晚,村子可还是这样的村子?草儿可还是这样的草儿?

  如果没有了这样的村子,哪还有像我这样的人?背叛了脚下的泥土,却又一辈子摆脱不了乡野的气息及村落、山坡甚至狗啊、草啊的吸引!泥土滋长着枯荣,也滋长着我远不止惆怅这么简单的情绪。

  月还在斜斜的远处好奇地瞪眼张望。草儿、花儿、高高矮矮的树,纤纤缕缕,清晰可见。宁静、寂寥。

  凉意不知不觉隐隐而来了,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没有风,是下露水了。风没来,我却隐隐约约听见风在村子的背后轻轻说话。

  一个人坐在离村子不远的山坡上,我听到了风在说话。平静的语言,却让身边的草儿哭了。

  自己暗一点

  作者:查一路

  这辆品牌商务车在公路夜行。我坐在车上,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看望病中的母亲,有些归心似箭的急迫。

  迎面的车辆,一辆辆疾驰而过。雪亮的车灯透过车窗玻璃打过来,让人眼花缭乱。可是无论我的心情怎样急迫,每当前面有车过来,迎面相遇时,这辆车总会减速缓行,狭窄的路,它近乎停下来,让其他的车辆先过去。

  司机扭过头,满怀歉意地说,没办法,这辆车的车灯很暗,这样彼此都安全。

  我向前方看看,这辆车的车灯确实较暗,其他的车,车灯雪亮而刺目,唯这辆车车灯的亮色是桔黄的,只能照亮自己和眼前的路,不能刺对方的眼。我只能抱怨这车的质量,谁知,司机说,这辆车的性能相当好。

  一路上,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聊的都是单位的人和事。最后,意见竟然达成一致,那些懂得谦逊和礼让的人,在单位都受人欢迎,人缘都很好;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无论头顶有多少光环,又多么耀眼,但终究让人避而远之。司机说,我们行车讲究“礼让三先”,其实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是至理名言。

  快到目的地了,我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好奇,问,车灯这么暗,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技术?

  司机笑了,要想亮,车灯可以要多亮有多亮,私营的小厂,也能生产非常亮的车灯,可这种车原配的车灯都这么暗,技术不是问题,这车的生产厂家的品牌实力技术都非常强,可能跟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有关,它想让别人亮一点,自己暗一点。

  这些话,给我很深的感触。

  让别人亮一点,自己暗一点——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不与人争“亮”,把“暗”留给自己,以此求彼此的安全。

  我终于折服设计者的苦心。自己暗一点,不是在实力上的露怯,而是将朴素的体贴通过小小的细节体现出来。

  (选自《家庭科学》2008年第9期)

  文学作品阅读【3】

  最痛是亡国 夜夜数星到天明

  作者:龚志民

  天下最难忘的是故乡情,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亲人和生命之根;天下最痛心的是亡国恨,因为一切都被剥夺,人变成无根的水上浮萍。看李煜略带夸张的表达:江山易主后,连故国的雕栏玉砌都痛得变色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我们不难体会这种心情。

  历史上有许多亡国后不事贰主的忠臣名垂青史,也有两个亡国之君让人难忘:一个是“此处乐,不思蜀”的刘禅,一个是错投生在帝王家的词人李煜。蜀主刘禅亡国后自己都不觉得痛苦,我等当然不用替古人担忧。只有愚忠的姜维才会气急得“胆大如斗”,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白忙活了一场,叫后世骚客发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叹息。

  帝王生涯对李煜来说像一个凄美的梦。李煜不断地从中体验、回味,并编织出千古绝唱。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给予他的词以极高的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眼界大,首先是因为痛苦大。当一个人绝望于现实,自然会无可奈何地全力以赴去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圣人云:心死则神活。

  一个生在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亡国之君能有这样的体验,可以说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李煜独有的痛、伤、忆、悔,再加上父亲李璟“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那种名家风范的家学熏陶,使得李煜的情感体验卓尔不群。

  如果说人生有百味,那么李煜自愿或不自愿地在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已经品尝了其中九十九种:十五年至尊的帝王生活的奢侈享乐、两年“违命侯”高级囚徒的绝望苦闷……且每味都是皇家的绝艺——作帝王时的温柔汤是南唐皇宫的厨子做的,最后催命的断肠汤是北宋皇宫的厨子奉宋太宗赵光义的圣旨做的,汤名叫“牵机药”。

  可见,词至李煜而眼界大开,绝不是偶然的。一切杰出的文艺作品都有赖于作者个人天才的、独特的体验。李煜那种富贵的、屈辱的、出入冰里火里的生活,经其提炼升华成极其自然的绝美语言。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水面的波纹和喷射出来的岩浆,而李煜体壳内的灵魂的徘徊挣扎,只有李煜自知。

  天生的多情善感,否泰如天地的命运转换,使李煜数量有限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的地面上投下了庞大的身影。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你是否觉得这句词写思念和离愁,比李白的“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更形象生动、缠绵美丽,更有生活情趣呢?而同样是写静与空,李煜的“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比起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不是少了几分禅意的超脱,多了几分现实的忧伤和深情的关注呢?“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的描写,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相比,是不是少了几分空灵,多了几分俗艳之气?与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相比,是不是少了几分朴素与深刻的寓意,多了几分富贵的脂粉气呢?

  坦率地说,以上这些词句尚不能代表李煜的最高水平。李煜的词达到艺术的顶峰是在成了亡国之君作了俘虏后。情爱、富贵、江山,一切转眼成空,从帝王的天堂跌入囚徒的地狱,强烈的碰撞当然会使李煜的头脑进溅出灿烂的火花。

  文章憎命达。语言的巨大感染力是需要苦行的,学者不可不察。一首《浪淘沙》,把千古诗词中的春怨、春愁、春思的境界提升了何止一个档次?个人的悲欢对比、天上人间的空间错落、春花秋月的时间跌宕、阑珊的春意与料峭的春寒,眼前的景色与凭栏远眺永远不可企及的远方的“无限江山”,苦苦的思念与不可能实现的现实,都只能眼睁睁地看它随春风而逝!

  如此的情怀,岂一声叹息、几杯淡酒了得!所以李煜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结尾处不像陆游那样来几句“错错错”、“莫莫莫”的悲鸣,干脆不作任何悲愤叹息,反而来一声惨烈的呼叫:天上人间!叫人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长歌当哭,什么叫千古绝唱。

  亡国——痛啊:“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想当年年轻得意时,李煜为写好人间情爱别离,揣摩过多少人心中的离情别绪?这一次作了阶下囚,就不用再揣摩了,自己就是上天选中的天才演员!而且是本色的,无须导演!

  亡国——悔啊:“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李煜可还有早年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闲适?可还有“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的轻狂?可还有“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的浪漫?”

  无论在历史、文艺还是其他领域,人的结局都是存在某种前后的因果联系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李煜的悔与痛,都太晚了。政治的惨淡与诗词的辉煌,都是李煜在人生的秋天应该得到的收获,或者叫因果报应。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天地无言、有泪,人间有痛、无悔。

  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假若让李煜带着一身亡国哀痛的记忆再世为人、为君,他是否会抛弃心爱的文艺,投身曾经认为枯燥的政务中,励精图治,成为唐宗宋祖那样的一代明君呢?我不得而知。

  诸葛亮影响了海明威一生

  作者:王贞虎

  早年,海明威以独具刚气的“个性作家”风格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后,许多家报纸杂志争相以重金向他约稿,先前对他不屑一顾的文学界同行纷纷刮目相看,广大的读者中更掀起了一股“海明威热”。这真是“平地一声雷,飞步青云上”,金钱滚滚而来,赞誉滔滔不尽,到处有盛情的款待,到处有多情的秋波,这让海明威着实得意了一阵子。

  但也仅仅是“一阵子”。不久,一个真正作家的良知就使他产生了“兴尽悲来”之感。他发觉手中的笔仿佛绕着一个圆心,在一个等高线打圈子,写来写去都是那么个水平。为了实现“自我突破”,攀登新的高度,他谢绝一切应酬,拒绝种种卑辞厚礼的求稿者,关起门来,潜心构思,精雕细刻。结果,苦头吃了不少,写出来的东西仍不见有什么大的起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不相信自己就只是一块二流作家的料子,也不承认自己已经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但是他想来想去,怎么也看不到束缚自我的框架,找不到超越自我的途径。

  就在海明威被崇高的使命感逼迫着、煎熬着,陷入彷徨苦闷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位华裔朋友家看见诸葛亮的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开始,因为中文程度有限,他并不怎么理解蕴含在这副对联里的深刻隽永的哲理。后来听了朋友的阐释,他那双本来微微眯缝着的睿智的眼睛蓦地睁大了,闪耀出异样的光彩。

  他从沙发上跳起来,翘着大拇指,连声称赞:“诸葛亮,了不起!诸葛亮,了不起!我,海明威,被捧为美国的骄子,可是,真惭愧,我只做到诸葛亮的一半——淡泊以明志,而我最需要的正是他的另一半,宁静而致远。”他像一头饥饿的雄狮猛然攫住了一块美味,兴奋得手舞足蹈,喃喃自语:“宁静而致远,是啊是啊,妙极了……不宁静就不能致远,千真万确……谢谢,伟大的诸葛先生!谢谢,伟大的中华智慧……”

  海明威凭借“宁静而致远”这把智慧的火炬,照见了阻碍自己达到创作新境界的最隐秘的障碍——潜藏在自己生命中的弱点:性格刚烈、脾气急躁,遇事不能冷静思考,动辄大动肝火,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难以洞察生活的底蕴。他决心从改变脾性人手,再跨上创作新途。他在腰间吊一个小小的橡皮环,路见不平时,首先暗暗策动着富有弹性的橡皮环,提醒自己“忍耐,别冒火”!他还特意买了一艘小游艇,常常一个人驾驶到海上,一边写作,一边让大海陶冶心胸。

  有一次,海明威在海上碰到了这么一件事:一个老渔翁驾着一条小舢板在跟一条上了钩的大鱼搏斗。老渔翁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了,满头白发,瘦骨嶙峋;小舢板也小得像一片韭菜叶子。而那条大鱼却大得出奇,简直像一座暗礁,稍一摆动就掀起几尺高的浪圈,把小舢板抛上波峰,埋进浪谷。

  海明威估量了一下双方的力量,担心老渔翁抓不住大鱼,还有葬身鱼腹的危险,便小心地把游艇靠近小舢板,喊道:“老人家,这家伙太大,你对付不了啊,让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吧!”一连叫了几遍,老渔翁只是斜着眼睛朝他瞪一下,话也不搭一句。他以为老渔翁怕他分享猎获物,赶紧声明:“你放心,我绝不拿走你一片鱼鳞。”不料老渔翁竞怒吼道:“你吃饱了撑得难受?讨嫌!滚开!”

  “真是一个不识好歹的老蠢货!”海明威好心受辱,愤愤难忍。但是想起“宁静而致远”,他立即镇定下来,又小心地把游艇移开去,一面“坐山观虎斗”,一面也等着帮这个可怜的怪老头一把。

  老渔翁显然是久经风浪的“海混子”。只见他时而跟大鱼“拔河”,一分一寸地收拢着钓绳;时而跟大鱼“逗狮子”,左旋右避,伺机进攻。一任大鱼撒野,巨浪滔天,他那两条干瘦的腿像铁桩似的稳稳钉住小舢板,两只浑浊的眼也利箭似的紧紧盯着隆起的鱼背,从容沉着,毫无惧色。“啊!钢铁般的意志,神话般的人物!”海明威被老渔翁的雄姿壮举深深震撼了,并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显示人的气质、意志、精神、力量的极好题材。于是他更加留心观察着、体验着老渔翁在惊涛骇浪中,跟大鱼进行殊死搏斗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细节。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着,太阳已接近地平线,海面上已铺盖上第一层阴影,而那条可怕的大鱼依然桀骜不驯,又不见有丝毫“束鳍就擒”的迹象。不能再袖手旁观了:海明威再一次向老渔翁提出“助捕”的请求。他满以为这回该受到欢迎了,哪知回敬他的依然是冷冷的拒绝、严厉的喝斥。“不可思议的人物!简直是海的化身!”他的心战栗着,默默地把随身带到的食物全都抛到小舢板上,依依不舍地挥手离去。

  不久,海明威就根据这次海上奇遇写出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正是这篇《老人与海》使他实现了超越自我的愿望,登上了创作的新高峰,成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文学作品阅读】相关文章: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11-15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1-13

幼儿文学作品10-05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08-16

国内的文学作品08-08

文学作品赏析10-26

对文学作品的认知10-26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11-01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10-26

国内文学作品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