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时间:2024-09-03 17:27:40 随笔 我要投稿

小班教育随笔(精华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育随笔(精华15篇)

小班教育随笔1

  人们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人把父母比喻成雕塑家,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个未成型的泥巴,而作为父母,就要把这一块泥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这块泥巴也渐渐有了形状,然后越来越坚实,甚至有时候,这块泥,就不听使唤了,即使再怎么捏,也无法捏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那些早该进行的教育,已是为时已晚,那些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当然也就很难纠正。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岁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个关键期,正值小班年龄阶段。那么,如何将最合适的教育给予他们呢?我认为,我们需要从认识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始。

  第一,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婴儿到幼儿初期,一般都由成人照顾,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而3岁~4岁幼儿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事事要求自己做,做不好也不接受家长意见,并常用“我自己来”来拒绝成人的帮助,这种抗拒常常在3岁~4岁时达到高峰。在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看着碗,不会自己吃饭,自己不会用杯子喝水,看到鸡蛋不知道怎么吃。说明什么呢?作为家长,没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包办代替过多,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其实,抓住现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这个特点,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效果非常好。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己上床睡觉、自己洗手等,还可以创设一些条件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如吃饭时发筷子及浇花、喂小动物等。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并认识自己的力量,培养自信心,有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如果什么事都怕孩子做不好或怕耽误时间,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事都不愿自己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习惯,这样剥夺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没有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

  第二,攻击性行为相对来说比较普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班中95%的幼儿都会有攻击性行为(不论是男孩、女孩、平时很乖的或者是很调皮的),只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年龄大小、力气大小)每个人所造成的后果不一样。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简单,这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系。由于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索性用手代替,也就是说用动作代替语言,甚至于用牙齿代替,这样来的效果反而更快一些,因为嘴巴讲不清楚。所以小班存在这种幼儿之间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家长要理解,因为这种攻击性行为是处于这个年龄段幼儿所特有的特点,当然,也需要家长、老师的恰当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把这种行为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第三,小班幼儿语言发展迅速。3岁~4岁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家长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这个阶段家长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嫌烦”,父母要接受孩子这个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孩子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多制造些愉快气氛,如“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担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可以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同时当幼儿语言发展起来后,攻击性行为会自然减少。

  第四,爱模仿是小班孩子又一特点。在这个年龄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同样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习惯。比如吃饭时妈妈看见饭菜里有胡萝卜皱起眉头,孩子也就不想吃胡萝卜。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于是,父母便成了他们学习的示范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像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谱一样展示在幼儿面前,幼儿从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良好的、适当的,幼儿看得见、学得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些好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勤俭自强、勇敢自信便会自然地形成,并健康地成长起来。

  第五,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孩子是你让他听他随后就忘,你要让他看他就能记住,让他做他就能理解。这就是说,孩子的思维离不开直接的感知和动作,幼儿只有听到、看到、拿到具体物体时,才能进行思维。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针对这个特点,家长要多引导幼儿看图片、实物,让孩子多动手操作,把抽象知识形象化。例如吃糖果时区别“1和许多”、点数糖果,按颜色分一分、按软硬分一分、按类别分一分等。在家里父母不妨多给幼儿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如玩具、瓶盖、废旧盒子等,只要干净、安全都可利用。这些物品是幼儿所喜欢和熟悉的,用它们作为操作材料,能激发幼儿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幼儿在不经意间学会有关数学知识。

  家长朋友们,如果您能够从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那么,家庭教育将事半功倍。望家长朋友们能够为孩子做好入园的生活、心理等各项准备,帮助幼儿迈好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小班教育随笔2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淘气”,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的“淘气”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运动外部表现。有些“淘气”其实是孩子求知的反映,有些孩子的好奇性特强,但他们知识经验有缺乏,这一对矛盾的开展就表现为“淘气”。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好动的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这次的事例让我更加相信,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有所改变的,只要我们有心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要求他们。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你有所收获,让你发现,只要是善于引导,淘气的孩子也能变成可爱、优秀的。

小班教育随笔3

  我班来了一个新生叫小平,她刚刚来到新环境,性格尤其内向,上活动时,她更表现的十分紧张,不能大胆唱歌,时常显得胆怯,害羞。可当每次下课,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时候,仅有她坐在位上边看书边叽里咕噜的在说着什么。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机会,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说:“小平,你唱歌的声音最好听,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诉我:“教师,我唱歌真的很好听吗?”我说:“你不信的话,教师把你的歌声录在手机上,你自我来听听好吗?”说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脸,我把她的.小手轻轻的拿开,对她说:“小平,你必须能行。”到了上课时间了,我把小平唱的歌放给全体小朋友听,并且,说:“这是小平唱歌的声音,你们觉得她唱的好听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听”我请小朋友为她鼓掌,我让孩子们热情的围着、拉着她和她一齐玩游戏,使她感受到团体玩的乐趣,她最终理解了新的家园!

小班教育随笔4

  吴雨昊在我们班是各方面能力都很弱的幼儿,比如,开火车排队、起床穿鞋、上厕所解小便,他都需要老师帮助。特别是解小便,帮他拉下裤子都还不行。刚开始,小朋友都是自己去解小便,他就一个人站在那儿不吭声,于是我便问他:“昊昊,是不是不会。”看他看着我不吭声,我知道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得到“是”的回答后,我把他的裤子拉了下来,随即去关注别的幼儿。

  尿完后,别的幼儿已经出去做到了位子上,这时发现昊昊的裤子是湿的.,我觉得很奇怪,我明明帮他拉了裤子,为什么裤子还是湿的呢?难道是之前就已经解手了吗?问他,他只是看看我,我只好给他换了裤子。

  第二天,在入完厕后我发现他的裤子还是湿了,我便问于老师,她说:“我给他也是拉下裤子才去尿的。”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决心查个究竟。

  睡觉前,我和往常一样让幼儿去解小便,给昊昊拉下裤子后我留心看看他,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昊昊总是把小便解到裤子上,原来他的小手一动不动,任由他的“小鸡鸡”搭拉着脑袋,于是“嘘嘘”时也就顺着大腿跟流了下来。发现原因后,昊昊每次解小便时,我都要提醒他小手要捏牢“小鸡鸡”。这下,昊昊的裤子就不再莫名奇妙的湿了。

  小班幼儿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弱,而且动手能力也差,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多观察、多注意,做个细心的老师,使幼儿能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小班教育随笔5

  凡是认识丁健康的老师,都知道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语,但通过一件事,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孩子。

  在上周,我跟孩子们还在做游戏,不知哪个小朋友说了一句:“老师,有臭味!”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于是,我就问;“哪个小朋友拉在裤子里了?”没有孩子回答。我正想挨个小朋友检查,这时丁健康红着脸说:“老师,我肚子不好,拉在裤子里了”我说:“没关系,来老师帮你洗洗去!”于是,我就带他到厕所旁,蘸上温水给他洗腿,洗脚,并给他换上裤子。接着,这个孩子就对我有说有笑,还跟我说:“我肚子不好,可能是在家吃梨的事,以后我不吃了,老师!”我听后感到很高兴,以前不言不语是丁健康竟和我谈心了,更令我高兴的事从这件事以后,每次我上课,他都是坐的.端端正正的,听得可认真了,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觉得我给他擦腿、擦脚这件事起了作用,他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通过这一件小事,我觉得孩子的心对老师敞开了,不再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了

小班教育随笔6

  一次社会活动中,我捡来了不同品种的树叶,请幼儿分别说说它们像什么。他们的回答超出了我的预设,让我对小班的幼儿有了重新的认识。

  有的说:“树叶像我前几天看到的那个树叶。”有的说:“我在我们家小区看到过这样的'树叶。”几次问答下来都没有幼儿能说出“树叶像什么”,我反思自己的提问方式是否有问题,或者说对小班幼儿来说这样的提问有难度。

  调整:

  小班幼儿由于受到自身经验的局限,在碰到类似像什么的问题时,不能从大脑中获得相关的信息,所以回答十分局限,甚至于不回答。加上“像什么”本身属于非常开放的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困难。教师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或者铺垫相关的经验准备。如活动开展之前做些小游戏,像《图形找朋友》,《小动物找家》等。也可以提问:“树叶的形状有点像我们平时看到的什么东西?”这样类似有实物性质的提问会进一步激发幼儿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小班教育随笔7

  孩子们进入小班已半年多了,我鼓励他们午睡时尝试着自己叠衣服,但是,经常会有孩子脱下衣服后随手一扔,就躺在床上睡觉了。

  为了培养孩子们叠衣服的习惯,这天,我带着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寝室。

  小军问:“老师,今天我们怎么这么早就睡觉啊?”

  “今天,我们要在寝室里练本领,所以早一点来。”

  “练什么本领啊?”

  “嘘,现在不告诉你,一会儿小朋友就知道了!”

  等大家来到了小床,像往常一样脱衣服时,我拿起了相机,说:“照相机要给衣服和裤子拍照,它可不要拍乱糟糟的衣服,要拍叠地整整齐齐的衣服。”说着,我将小军的.衣服“咔嚓”一下拍了下来,这下,孩子们都开始检查自己的衣服,有的还着急的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叠,你快来帮帮我吧!”于是,我邀请了几个会叠衣服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大家坐在自己的小床上跟着好朋友一起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

  最后,我将所有孩子的衣服都拍了照片,孩子们也甜美的进入了梦乡。

小班教育随笔8

  如何让孩子们安静的午睡在我们班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今天中午又有几个小朋友不休息了,他们睁着眼睛东瞧瞧西看看,如果老师在旁边守着还是挺听话的自己也能睡着!如果老师有事走开了他们就开始叽叽喳喳说话,在床上乱蹦!我一直在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突然之间灵机一动我侧身装出一副倾听的样子:“嗯我听到了一种声音”我小声对那几个没睡着的小朋友说。他们反应很快!也装出倾听的样子来“我怎么没听见啊!”我说:“那是因为小朋友说话声音太大把小精灵给吓跑了!你们把眼睛和嘴巴都闭上没声音一会小精灵就会出来和你们说话了你们快把眼睛闭上吧试一试!大眼睛也累了顺便让他们休息一下吧!”我说完这些话小朋友们慢慢把眼睛闭上没一会工夫就睡着了。孩子就是孩子其实他们的思想很简单,关键是我们要站在他们的思想上去思考问题!

  孤独的“小公主”

  我们班有个叫芮芮的小朋友,小名语语,非常可爱。这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很聪明。大约来幼儿园两个星期左右,语语妈妈向我反映孩子不合群,让她很担忧。家长这种担忧情绪的表现让我们意识到接下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首先,我安慰家长,告诉她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宝贝 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这种表现是新入园宝宝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想玩啥就玩啥,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却忽略了与同伴在一起玩时所能激发各方面的潜能。

  其次,我们老师会尽多的创造机会和游戏活动来帮助宝宝们学会怎样与伙伴交流相处,让孩子在幼儿园大家庭中共同游戏,共同体验集体活动快乐的时候找到自己与社会他人亲近的良好态度。我相信孤独的“小公主”会慢慢地变成活泼的“小公主”。

小班教育随笔9

  新的学期开始了,小班的孩子们这几天的表现一直让我担忧,经过一个寒假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入园以后有很多的不适应,迟到的孩子多,中午睡觉、吃饭,常规上面也不如上一学期做得好,我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

  雨晴的妈妈打来电话,说晴晴这几天每天早晨不但不想起床而且还不洗脸,就像今天早晨劝了好长时间也没洗成,快要到点了,只好送去了,真是拿她没办法,请老师嘱咐一下孩子,因为孩子最听老师的。我告诉他这件事情我前几天就发现了,不是只有晴晴自己,还有几个孩子也是这样,早晨不想起床不想洗脸。其实这件事情我也经常地在幼儿园和他们讲,可是回到家里,就不管用了,这也与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有关,这件事我应该怎样去说服那些孩子们,这也是我这几天考虑的一个问题。

  今天晨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今天上幼儿园有没有洗脸?”孩子们一听都回答:“洗了。”“奥,小朋友们做的真棒,那我来看一看谁洗的脸最干净。”孩子们听了用手抹着脸说:“老师,我得最干净。”我看到他们都想上来,于是我说:“咱们请陆雨晴小朋友上来,让老师看一看。”雨晴很不情愿的走上来,晴晴的脸虽然没有洗,但是看上去也不脏。我轻轻地问:“晴晴,你洗脸了没有。”晴晴低着头说:“洗了。”“奥,那咱们请彩莹上来和你比一比,看看谁的'干净。”彩莹是我们班一个很干净的小女孩,当彩莹上来的时候,我低头闻到了一股的清香味。我心中突然有了主意,我和孩子们说:“彩莹的脸真香啊,不信你们闻一下。”这时孩子们也都聚拢过来,用鼻子闻了闻。“老师,彩莹是擦了油油了,我的脸也擦了,不信你闻闻。”梓铭凑过来让我闻,真的我也闻到了梓铭脸上的那股香气,虽然他和彩莹使用的不同的油,但是脸上都有香味。

  这时晴晴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油油,也很香。”我故意低头闻了闻说:“唉,晴晴那你的脸怎么不香啊?”“恩,我没洗脸,明天我洗脸擦油油。”“这就对了,明天擦上油油,来上幼儿园让老师闻闻香不香,好不好。”“好。”晴晴高兴地笑了,孩子们还在谈论着擦油的事情,可以看出孩子们都想让自己的小脸变得香香的。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接着我给孩子们讲《小猪变干净了》了的故事,并且和孩子们讨论:在幼儿园什么样的宝宝老师喜欢小朋友喜欢。清楚地告诉他们如果是不洗脸,不讲卫生就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没有人喜欢他。

  也许一件事情我们天天说不管用,也很难让孩子们做好,但是只要抓住了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你不用多说他们就会主动的去做,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不但要动脑筋,而且要从孩子自身喜好去考虑。同时也希望家长们把孩子在幼儿园学得好习惯维持好,不要因为回到家就任由孩子,这样好习惯是很难养成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习惯成自然。”

小班教育随笔10

  对于幼儿园来说,小班是基础阶段,是整个幼儿园时期,甚至是学习时期的奠基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小班时期习惯养成的影响。那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就成快乐重中之重,那如何培养幼儿的常规呢,今天我想来说说我的经历之手指游戏。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吸引他们注意力让他们停止哭闹的最有力的办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只要积木游戏才是受所有幼儿的喜爱,但后来发生的事,打破了这个“以为”。在园时不可能用积木游戏代替幼儿的全部游戏生活,在集体活动,以及其他各个环节中,有许多时间是空白的,在这些空白的时间里,我们能做什么来使各环节衔接在一起,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常规呢!

  一天在浏览育儿网站时我发现了既好看又好还有背景音乐的手指游戏,当即决定学这些手指游戏,让幼儿爱上美好的音乐、优美的动作、幽默又有趣的语言。我将音乐下载下来并理清动作。期待孩子们会喜欢,如《小白小白上楼梯》、《土豆土豆丝》、《鳄鱼吃猴》、《两只小鸟》等等。

  第二天,我便在大部分幼儿用完早点之后,让幼儿听音乐,幼儿被音乐里的.童声吸引,慢慢安静下来,紧接着,我坐在他们前面,开始用手指游戏来表演,幼儿情不自禁学了起来,连平时调皮的朋朋和什么都不参与的琪琪也吃完坐下来,看着我,举起自己的两只小手说边说边做,室内瞬间安静,我想我成功了。

  之后,我发现在午睡时个别幼儿躺在床上还会举起小手,回忆手指游戏,我很高兴他们接受地如此之快。

  但孩子们需要新的刺激,所以之后我在每个月内会选两种新手指操加到以前,既满足幼儿的猎奇猎新的心里,又让手指游戏延续下来。

  手指游戏不但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最重要的是还能帮助我们打造好班级常规,让幼儿有事可做,有游戏可以参与。你试过了,就会知道手指游戏的精彩,会明白它的力量。

小班教育随笔11

  每年小班的新生入园都会是一个令人特头疼的问题。新生从家庭那个熟悉的环境中转移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都会产生恐惧、害怕和不安,导致幼儿在入园时哭闹不止。如何安抚幼儿的情绪?依我的经验是跟幼儿倾心的交谈是让幼儿融入陌生的环境最快最好的方法。

  幼儿刚入园时家长会给幼儿带上好多的东西,我可以从这些东西入手跟他交谈:书包真漂亮是谁买的?书包上画的是什么呀?书包里装的是什么呀?谁给买的呀?你爸爸(妈妈)真好,我爸爸(妈妈)都没给我准备。交谈的话题还可以从孩子的衣服,孩子的家庭成员谈起。交谈中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跟着提问回答,并且要让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位置上,和孩子做朋友,表现得非常羡慕孩子的样子,孩子会对自己产生同情,这样孩子就会在幼儿园觉得不孤单。在交谈中可以借机引导幼儿认识身边其他的幼儿,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搭建桥梁。

  大多数的孩子在交谈几次后,都会很快适应幼儿园。可是有一个叫川川的'孩子在我们沟通一星期后,入园时还会大哭打闹一阵子。虽然入园时表现不咋样,但却对我产生了信赖。一天,我有急事要离开活动室他执意要跟着,我就带他出来了。一边走我就拿院子里的各种玩具、设施跟他交谈,没想到他话匣大开,兴高采烈的向我谈起他玩过的滑梯、转椅、跷跷板等,怎么玩的,和谁一起玩的,在什么地方玩的。我说:“以后我带你玩我们幼儿园的,看幼儿园的玩具跟外面的一样不一样。”从那天开始,川川来幼儿园再也没哭闹过。这次无意的经历,让我知道了并不是谈话不管用,而是我没在合适的环境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这个方法是我在接待新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觉得让幼儿心理上没了孤独、陌生、恐惧是最重要的,往后的各项工作都会很顺利的开展。

小班教育随笔12

  我班幼儿平日里都很爱玩电脑上的“愤怒的小鸟”游戏,我们就想,在区角活动中是否能让幼儿自己搭建材料,将虚拟的电脑游戏变为自己动手操作的游戏。于是,我们让家长配合收集了很多饮料瓶,还有正方形的硬纸板等材料,供给幼儿搭建,即选择同样高度的瓶子搭一层,再架上纸板,继续搭建高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等情况,我班幼儿可搭建2—3层,然后使用毛绒玩具将其砸倒,看看能不能一次性都倒。幼儿在听完游戏介绍后,显得非常的兴奋,都抢着玩此游戏,但是幼儿尝试后,发现没有看的那么容易。首先,搭第一层时,要选择规格高度一样的瓶子,摆成正方形四个角,然后轻轻放上硬纸板,再选择规格高度一样的瓶子,轻轻放上,以此类推。看似简单的操作,却需要幼儿很有耐心的来搭建,一些平日里耐心不够的幼儿就很难成功了,这时我们老师就给与鼓励,让他们向有耐心的幼儿学习,也可以先搭建2层简单一些的.,体验成功的喜悦后,再来提高难度搭3层的。通过此游戏,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做事情时也能更心细一些,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此游戏在我班幼儿中非常受欢迎。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探索,丰富幼儿的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小班教育随笔13

  关于规矩,读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是: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无法无天?少一些规矩、多一些自由对男孩来说,会不会使他越来越没有规矩,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快两岁的孩子是否需要立规矩?如何界定规矩和宽松之间的尺度?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如果给他自由,他长大就会无法无天。持这种观点是对人性不信任,认为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如果不加以管束和惩罚就会变得很差。其实人性非常善良,尤其是孩子,天性非常纯美,这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有些孩子成年之后有破坏力,不是因为他小时候被惯得太多,而是他受到的暴力太多或者说管束太多所致。所以不

  要害怕把孩子惯坏,只要不是惯他做坏事,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允许孩子干一些他愿意干的事情。

  关于自由和规矩,其实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迷惑,是不理解教育中的自由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自由是放任自由,什么也不管,干坏事也不管,但这是对自由的误解。真正的自由是解开孩子绳索,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安全、道德的底线上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使一些小坏都没问题。

  不要担心孩子变坏,恰恰是那些从小获得真正自由的孩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了才会讲规矩、有规则。因为他们在自由中获得自信,也获得自由的力量。那些从小被管束过多的孩子也会很讲规矩,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在规矩中框住了。这样的孩子很老实、没有创造力,甚至萎靡消沉。如果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讲规则有什么用?一定要相信人的`向心力,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一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自然会成长得自由、美好,不要担心。

  我一向主张无为而治,相信得到充分爱的孩子会做出正确选择,不需要父母太多干涉,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两岁是孩子从极其柔弱开始成长为一个幼儿的阶段。两岁的孩子开始萌发一种意识,开始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做判断,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会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听话了,这其实反映了家长自身的脆弱。

  恰恰是那些做事极其严谨、雷厉风行,或者极其能干的家长,孩子在他们眼里特别容易变得不听话,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过多地强加到孩子身上,总觉得“我希望你这么做,你没有这么做”,“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就将孩子定义为不听话。实际上,这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接纳儿童,没有宽容弱小。我们应该真正把孩子当做孩子去爱,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的确很难界定规矩和宽松的尺度,就像无法轻易界定好与坏一样,只能放在具体案例、事件中去分析。总的原则是,不出危险,也不妨碍他人,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

  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件好事。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公德,但在不重要的场合,孩子喧哗几声,大声叫唤几声,真不是问题。由于成年人太注重所谓的安静,不允许孩子说话,实际上是用成年人的规则扰乱了童年的自由自在。

小班教育随笔14

  在一次游戏过后,我问朱朱,你觉得玩游戏快乐吗?朱朱说快乐啊。我又问,为什么你觉得快乐呢?朱朱歪着脑袋说:“因为有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啊

  但是,佳佳小朋友却不是这样认为,她举着小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经常有人跟它讲笑话,所以觉得很快乐!”这出乎我意料的奇特想法,使我很惊讶,我马上反问他:“那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快乐?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有人跟我讲笑话时,我觉得很快乐!

  这一问一答,使我悟出了她平时为什么喜欢傻笑的原因,也使我回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那次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就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好朋友一起玩,这时,佳佳就指着邱宇对我说:“老师,我想和邱宇一起玩!”当时,我不介意地反问了一句:“为什么?”她笑着对我说:“他老喜欢说笑话,我跟它一起玩觉得很快乐!所以我想跟他玩!看来,我平时对他的傻笑批评是偏面的、不切实际的。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

小班教育随笔15

  小威是个很可爱的孩子,虽然平时有点调皮,但他仍旧是个让老师放心的孩子。可是,昨天放学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左脸上青了一大块。本以为他是和同学打架了,才弄成这样的。所以,问他究竟怎么了。可是,让我感到疑惑的却是小威的回答。起先他吞吞吐吐的没有说话。于是我想,还是先和他妈妈说明下情况吧。可是当我一提到他妈妈,小威就急了,他马上说这是不小心撞到了墙壁弄出来的,妈妈已经知道了。我带着疑惑又看了眼伤口。怎么也不像是撞的呀,倒像是被打了。当时想着,既然他说是撞的,那就明天晨会课上利用这个例子好好地教育下班级中的小朋友们,以后走路要专心。

  于是,在今天的晨会课上,我提出了这个例子,并且请小威说说当时的.情况,这时候,小威显得很着急,都说不出话来了。于是我肯定了这中间一定有一些问题。等晨会课结束,我将他请到了办公室。我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伤口肯定不是撞出来的,欺骗老师是不对的。于是他小声的说,妈妈不让他把事情告诉老师。再三询问才知道,这是他爸爸打的。因为他在做口算题的时候有点粗心,做错了几道题目,爸爸在一气之下动手打了他。

  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教育他以后千万不可以欺骗老师,当然也不能欺骗其他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对于他家长的做事态度,我决定和他们好好沟通。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怎么可以教孩子说谎呢?孩子在做题时避免不了会犯错,家长应该有耐心,教育孩子相信家长比我们老师更有体会。不可能一教就会,就说孩子小的时候学说话,也不是家长教了一遍就会说了呀,必须一遍遍强调,才能在孩子的口中渐渐地听到清晰的字眼。

【小班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小班随笔05-17

小班教育随笔06-12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8-17

教育随笔小班11-27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8-07

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7-04

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7-03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7-24

[经典]小班教育随笔08-15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