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教师随笔

时间:2024-11-11 07:32:39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随笔[优秀14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随笔[优秀14篇]

  幼儿教师随笔 篇1

  刚上小班时,天天每天眼里盛满了泪水,遇到一丁点儿事就会哭,脆弱得像个玻璃娃娃。

  连续两个月,天天总是哭,根本没法正常参加班里的活动。经了解,天天从小都是外婆带的,从没有离开过外婆,外婆对他宠爱有加,以致天天凡事都依赖外婆,一旦离开外婆,他便无所适从。

  有一天,天天爸爸通过班级QQ群与我沟通天天的情况,他显得非常沮丧,不知如何是好。天天爸爸是一名中学教师,对孩子并不是不闻不问,只是孩子一出生就由外婆带,虽然他也知道外婆的教养方式有问题,但又很无奈,想自己带孩子,又怕外婆不高兴。了解事情的缘由后,我向天天爸爸提议:可在设法改变外婆的教育观念的同时,适当参与孩子的教育,父教不可缺失。我还向天天爸爸推荐了《养不教父之过》这本书。

  一番交谈后,天天爸爸很受触动,决定先从接送孩子开始,尽量多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活动。之后,天天爸爸坚持每天站在楼梯口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儿子走进活动室大门,我们则以热情的拥抱迎接天天。不久天天与欣欣成了好朋友。天天爸爸抓住契机,经常让欣欣和天天玩耍。从此天天来幼儿园更有动力了。天天爸爸也形成了接送孩子的习惯,在与天天的相处中慢慢走进了天天的生活,并影响着天天的`成长。

  这以后,天天爸爸每次都会腾出时间来参加幼儿园的“父教活动”,如给孩子带操,跟孩子玩游戏、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等。爸爸的到来无疑给天天以积极的影响。天天在活动中的状态也在一点点变化:变得积极主动,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自信了。

  两年来,天天越来越有男子汉气概了,却也不失细腻,能从细小处关心别人,当身边有伙伴摔疼了或不高兴了,他会第一个去安慰,哪个同伴有困难他会第一个去帮助。

  天天的变化与父亲教育的回归分不开,与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分不开。所以说,家园相结合的教育才算是完整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幼儿教师随笔 篇2

  幼儿教师随笔 篇3

  区域游戏自制材料的制作无关材质的牢固,只要能激发幼儿产生游戏“动机”,不断与材料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即可。而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老师在游戏中尽量把一些物品~样一样用贴膜扎好,一件件分别在盒子里装好……孩子们使用时就是一盆盆、一盒盒地“买”,有的甚至都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我们还会看到点心店的客人端着包装结实的盆子在假装吃饺子、馄饨,还有鱼等。孩子们真正接触的只是一个包装盒,根本就没有和里面的一个个饺子、馄饨、鱼等进行过亲密接触。原因是老师们生怕孩子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损坏了这些辛苦制作而成的游戏材料。

  其实,每当增设新游戏、增添新材料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增设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小游戏区。这个小游戏区的持续时间也可以随着幼儿的游戏需要灵活机动地安排:一个月、一个星期亦或是一天、两天都行。

  针对话题中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超市旁边增设一个鞋子修理店或者是移动小摊位,增设“修鞋匠”这个角色。孩子们可以把穿坏的拖鞋拿去进行修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情节,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修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动手制作能力,萌发爱惜物品的环保意识。因为“修理”渗透在游戏情节中,也有角色作为动力,孩子们与材料得到了更多的互动,游戏热情会更加高涨。

  再如,在图书馆游戏中,可以增设一个图书修理日,临时招聘修理图书的工作人员,把坏了的图书整理出来并修好;在点心店、菜市场等游戏中,若是碰到有材料弄坏或破损,我们也可以增设~个食品加工厂,把那些坏的包装进行回收再包装或再制作……

  无需老师们独自来修补,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要让孩子们和材料互动起来,这才是根本。

  幼儿教师随笔 篇4

  成人往往总觉得孩子还小,能力差,正是需要教育、需要管束的时候,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或许要待他们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吧。

  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许多感触,印象较深的,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小A的故事让我深有体会。

  小A病了一周没有来上幼儿园,今天他终于来了。很快我就发现他显得嫩生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小了,操也不敢做了,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的。小A的妈妈早晨对我说,他病了之后,整个状态还没有恢复过来。我心里怪难受的。中午餐后,我决定请小A为大家分发面巾纸。小家伙乐颠颠地行动起来。有孩子说里面有两张呢,要节约用纸。我想两个人发或许会更快些,于是请刘滋一起帮忙发。根据小A以前的个性,凡事都要占先的,今天有个人与他一起做事,也不知结果怎样。我没有提醒他们该怎样分工合作,暗暗担心俩小孩因为分工不明确可能会起争执。事情出人意料,他们做得倒也井井有条。小A将整张面巾纸递给刘滋,刘滋再将紧贴的两张分开,依次分到两位小朋友手中。原以为小A会亟不可待地自个分,事实并非如此,他与刘滋配合默契,一个拿,一个分,合作愉快。小家伙端着面巾纸盒,没有了常见的急性子,总是等刘滋分完两张,再递给新的。站在一旁,我不觉感慨,看来我小看他们了。他们已经能自主地将一件事情细化成几个部分,再分工合作完成了。如果我们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孩子的能力也许会更加超乎我们的想像吧。

  生活中,我们是否为了孩子能力的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抑或是因为不信任他们而剥夺了许多次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不放心孩子做这个,不放心孩子做那个,也许是导致孩子能力较弱的直接原因吧。就像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不会与人相处,事实是没有让他到人群中,他又怎能与人相处呢?

  如果今天俩孩子因为完成任务时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了争执,会成为一个我向他们提出分工合作的教育契机。然而我看见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倒觉得自己的观念要更新了。

  孩子正在悄悄成长着。成人之所以会讶异,缺乏的不仅仅是观察和聆听,缺乏最多的或许就是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吧。

  幼儿教师随笔 篇5

  一天上午,孩子们陆续在喝水、送水杯,这时,从教室前面传来“当当当”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孙宇仑和马增凯一边喝水一边碰杯,他俩碰得正开心。旁边一些小朋友见他俩敲得好玩,也跟着相互碰杯,还有几名幼儿用水杯敲桌子玩。大热的天,小小的屋子被这乱糟糟的碰击声吵得更加燥热。于是,我大步走到孩子们身边,看到老师严肃的表情,他们停止了敲击,连忙低下头喝水。我一边看着孩子们喝水送水杯,一边思索着该如何解决刚才的问题,很快孩子们都喝完水坐回位子上。

  接着,我用拟人的口吻说:“刚才小水杯悄悄地对我说,它今天非常不开心,小朋友都把它撞疼了。它想和那些爱护它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谁愿意做小水杯的好朋友?”孩子们高高地举起小手,我又问:“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这个朋友呀?”“轻轻拿,轻轻放。”“不碰撞水杯。”“两只手拿住水杯,不往地上掉。”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满意地点点头。我想,教师在面对和解决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一定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实施教育,避免说教,不仅易于幼儿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更好。

  正当我为自己刚才巧妙的教育策略感到得意的时侯,我听到孙宇仑小声说:“小水杯一起唱歌为什么不开心呀?”难道是我错怪了孩子,是不是孩子们还有其他想法?此时,我意识到教育幼儿爱惜水杯、养成良好习惯是教师的教育目的,虽然自己没有指责幼儿,也采取了适宜幼儿理解的教育方式,但这并不代表孩子的意愿,自己还缺少倾听的'教育环节,应该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我又问:“哪个小朋友还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孙宇仑说:“刘老师,我听到小水杯碰在一起,像小铃铛一样好听。”马增凯也紧跟着说:“对,对,我也很喜欢。”曹诗玉说:“我用手指弹它能发出小撞钟的声音。”……

  其实,很多时候幼儿独特的、有创意的想法,常常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略了。细想起来,在他们大胆、童真、稚气的想法背后,岂不隐藏着智慧的火花?就像今日,我差点错过孩子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乐器的新奇想法。或许,我们不能接受幼儿喝水时相互撞杯的行为,但是,若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怎会有若干个发现?怎会有音乐家们用厨房餐具、废旧物品演奏出的精彩?

  身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发现他们富于创造性的想法,并适时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和支持。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开发。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条件,我提议在班中找一找,除了小水杯还有哪些物品也能做乐器,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下孩子都积极地开始寻找,不一会儿,有的拿来饮料瓶,里面还放了几颗串珠,有的拿来积木、塑料玩具,有的找来纸盒、铁桶等等,每个幼儿都找到自己的“乐器”,而后大家一边敲打着自己的“乐器”,一边齐声唱起熟悉的歌曲。此时,我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教室里也回响着生活中最美妙的乐章。

  由此我深深感悟到,成人眼中美好的事物,孩子不一定觉得美好,而成人觉得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也许就是宝。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你的眼光来替孩子做决定,应该给孩子表达表现的机会,为孩子提供选择。这需要我们教师多一点爱心,多一些理解与接纳,多一些赏识,才能与幼儿共同碰撞出快乐的音符。

  幼儿教师随笔 篇6

  小斌的爸爸要去新疆工作了,临行前满怀心事地找到我:“郭老师,孩子平时在家特别能喝水,可在幼儿园喝得很少,回到家就使劲喝,我们让他自己跟老师说要喝水,可这孩子性格内向。这不,只好我自己跟您说了,麻烦老师操心了!”小斌平时少言寡语,在我的印象里,他基本上是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排队接水喝的,倒没有发现他有这么大的“水量”。看着家长一脸的愁云,我由衷地说:“您放心吧,我们老师一定会尽心照顾好小斌的!”

  听完小斌爸爸的话,我自责没有做好小斌的家园沟通工作,竟不知小斌在喝水方面的特殊需求,深感平时疏忽了对小斌的关注。我蹲下身子,抚摩着小斌的头说:“小斌,你知道吗,人如果体内缺水会有生命危险的。你在家真好,能主动地喝水,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感谢你呢!在幼儿园喝水为什么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呢?”他看着我,欲言又止,重又低下了头。我趁势微笑着把他揽在怀里:“小斌,老师像妈妈,没关系,老师妈妈想知道呢!”

  “我不敢。”小斌低着头小声断续地说。

  “为什么?”

  小斌又不语了。

  “幼儿园就是家啊,老师不是说了吗,你们有两个家,一个小家,有爸爸、妈妈和小斌,还有一个大家,就是我们小一班啊!”

  “我怕。”小斌低着头,声音小到我几乎听不见。

  就是这两句小到几乎听不见的话,使我意识到小斌对我和我们这个班级还没有产生认同感和接纳感,还不能融人到这个集体。幼儿园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的心扉是闭着的,这样怎么能让他在幼儿园喝水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呢?

  “小斌,老师不知道你特别喜欢喝水,老师做得不够好,对不起。以后喝水时多接些,想喝就去接,如果遇到上课时间,只要悄悄地,不影响小朋友就行,老师不会说你的,不用怕。”小斌怯怯地看着我,腼腆地点点头。

  “那咱们拉勾!”

  我知道,引导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不能单靠我一两句特别关照的话,更需要在我们的接触中,在每一个细微处来体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

  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意识关注、关怀小斌,帮他系鞋带,看他有没有露肚皮,和他说话语气缓慢、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并力图做到蹲下身子以达到和他平视;拉着他的小手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创造条件引导性格活泼、能力强的同伴主动带他一起玩;时时用平和友善的目光关注他,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抿嘴、一个俏皮的扮相……我和小斌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

  私下里,我和小斌有个约定:如果每次多接些水,喝完后就能得到一个小吸管,一天当中如果集到五个以上的小吸管,到离园时就能得到老师为他用纸折的小动物。渐渐地,小斌得到的吸管多了,但大多是在我主动提示下才得到的。要让小斌做到按自己的需求喝水,使“要他喝”变为“我要喝”,还差那么一点点儿。我的期望是那样的迫切,但又深知不能心急,尤其像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如果在他面前稍微露出那么一丁点儿的急噪、不耐烦,触动他敏感的内心,那我就会前功尽弃。为了尽量不打扰其他幼儿,也为了避免接水时引起同伴的关注让敏感的小斌感到不自在,我把小斌的座位排在了离水桶最近的位置。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在一天天地努力,也在一天天耐心地等待。有一天在区角游戏中,我发现,小斌朝热水桶看了几眼之后又有些犹豫地朝我看,我知道他想喝水了。我庆幸自己捕捉到了这一时机,我的嘴立马向上抿起、眼睛一眯、微微点头,以示鼓励,然后目光似离非离。只见他忐忑地离开坐位、胆怯地拿起水杯、接水、喝水、悄悄回到坐位。小斌终于迈出了质的一步,虽说这一步带着些许谨慎,但我相信有了这质的一步,一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此时的我内心是那样的激动与欣慰,他认同了和他朝夕相处的老师、认同了自己的班级,我多日来努力营造的和谐、温馨、安全、接纳的班级氛围使他紧闭的心扉敞开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小斌确实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喝水了。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小斌较以前活泼了,课堂问答的时候也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有时还会向我“报告”情况了。

  一件喝水的小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意义: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小社会,为他们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激活他们的个性,释放他们的天性,就可以为他们未来走向大社会培养健康独立的人格。这是幼儿教师的天职!

  编辑:cicy

  幼儿教师随笔 篇7

  在一次开放日活动时,李哲小朋友要妈妈去书架给他拿图书。妈妈说:"别的小朋友没有拿图书,我们也不能随便拿图书看啊。"可是李哲却哭起来,偏要妈妈给拿,不管妈妈怎么说,不给图书就是哭,也许是因为怕影响我们的活动,李哲的妈妈只好到书架上给拿了一本书,李哲才停止了哭声。他的妈妈不好意思的说:"这孩子脾气很倔,很任性,都是他奶奶和爷爷给娇惯的。"

  是啊,正像李哲的妈妈说的那样,现在有些孩子很任性,因为农村孩子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照看的,人们常说隔辈亲,爷爷奶奶会特别疼爱孩子,娇惯孩子,给孩子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平时这个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不是这样的,还是比较懂事、听话的;可是当着家长的面时,却表现出了任性的性格,其他的孩子有时也会表现的和他一样。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有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不一样,在幼儿园里是个好孩子,因为没有爷爷奶奶的袒护。可是在家里却是"小皇帝",娇生惯养,要什么,得赶紧给什么,要不就会又哭又闹。针对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我通过讲故事,说儿歌等形式,还通过和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孩子们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任性的孩子也不那么任性了。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不能随意地去娇惯孩子,要给孩子一定的约束力,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和守纪律的意识。

  幼儿教师随笔 篇8

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在开学初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告诉过我,班主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虽然我作了十足的准备,但是说实话心里还是很担忧的。

  开学后的两个星期,有些幼儿哭闹、有些幼儿沉闷、有些幼儿因为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来询问幼儿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询问中不免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老师,我们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很宝贝的,不能说重话”、“老师,你们这里会不会给孩子晒被子,我们敏感的”、“我们的孩子吃饭乖吗?你们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话,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切地显得那么自然,但是我隐隐地感受到了无比大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当初别人对我的提醒。

  可是摆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实,我只有解决不能退缩,除了在幼儿园给孩子培养常规,还要给他们像妈妈的爱,面对家长,我建立了班级QQ和班级博客,把孩子吃饭、游戏、睡觉的照片录像呈现给家长看,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幼儿园之外也能随时了解到我们班里的情况,让他们能放心地将幼儿交到我们手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学这一个月来,我们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孩子们爱老师,爱幼儿园,家长和我们也像朋友那样交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和谐自然。我想这样的和谐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工作,将我们班搞出特色,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幼儿教师随笔 篇9

  自由活动时间无疑是孩子们的天堂,美丽可爱的抱枕几乎成了阅读前必争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开始不久,随着一阵惊呼声,我连忙向声源望去:只见那只企鹅抱枕,挂在了区角挂饰顶端的钢丝上,霖霖在一旁哭,寰寰急得赶紧伸手拿,可是怎么也够不着,急得满头大汗,我连忙拿了一个小凳子,帮他们拿下,区角活动似乎又进入了正轨。

  过了会儿,寰寰走过来说道:“老师,老师,企鹅又飞上去了。”我看着他眼中闪烁的狡狭,明白他是故意的,于是假装抱怨到:“这只企鹅真调皮,怎么又飞上去了。你去把它弄下来好吗?”寰寰端了一个小凳子,大步走去,爬上凳子,自信的伸出小手。够,够,再够,可是怎么也够不着。于是满脸疑惑的望着我说:“老师,为什么你刚才拿到了,我怎么拿不到呀?”我忍着笑,刚要开口,燕燕忙说道:“因为你没老师高呀!”寰寰视乎想到了什么,连忙又端来了一个小凳子重叠上,便向上爬。看着他摇摇晃晃的身影,我急忙要走去帮忙。突然有股力量阻止了我前进的步伐。侧身看去,康老师对我摇了摇头说,“没事,他们会想到办法解决的!”

  是呀,没有尝试又如何能否定。没有经过挫折又如何能真正的成长。年龄的小常常牵制了我的情感及思维,怕他们受伤,怕他们沮丧,仿佛只有一切在我的视线下,一切困难为他们解决,一切的不定因素为他们排除,才得以安心。却忘了在更早以前,那跌跌碰碰和那早以褪去的,青青紫紫的伤痕,正是有了那些摔倒,才有了今日的稳步向前;正是因为不断的重复纠正,才有了牙牙学语成就了今天的滔滔不绝。可如今,我怎能瞻前顾后的阻止,他们尝试的权利,思考,进步呢?

  望向寰寰,我静静地看着他,努力的一次次尝试着爬上,尝试着向上够。又一次一次的失败,有种似乎叫感动,又似感染的名词拨动了我的心弦。又有一群孩子去帮忙,叽叽喳喳的提出着自己的建议。霖霖说“还是不够,要再加高”;瑜瑜说“不行,不行,再高就爬不上去了。”;有人道“那怎么办呀?”;坤坤想了想说“我们再拿个抱枕,把他撞下来就可以了”燕燕疑惑道:“要是企鹅没撞下来,这个抱枕又挂上去了怎么办?”孩子们又陷入了片刻的宁静。

  看到这,我也陷入了深思:真不能低估孩子的智慧,只要我们放手,收获的会是惊喜;也不能低估了孩子的耐心,只要放手,收获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收理了思绪,再次望向那群不知放弃为何物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已经尝试了多少方法,而屡败屡战的尝试着,努力着。只见寰寰找李老师借来了撑衣干,站在小凳子上,努力的够着企鹅。有的孩子扶着凳子,有的孩子在旁指挥着:“向上”,“向右点”,“对,再向右点。”,“呀,动了,再向上用点力。“飞下来了,飞下来了……”相拥,拍手,欢呼,跳跃,仿佛所有的动作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喜悦。我看到了那洋溢的自豪,那因为自信而更美丽的色彩。

  这样的故事,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害怕他们受伤害;就是没有耐心等待。殊不知,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它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探究的权利,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学习,生活应该是孩子的自主行为,自主探究是孩子的权利,我们无权剥夺!放手让他们去思考,去创造,哪怕是一丁点的成功,也将会成为他们自豪的资本,自信的源泉。没错“思维的信心来源于自身成功的内在体验”,只有舍得放手,孩子才能更加独立,快乐的成长!

  如果说课堂教育是你成长的阶梯,那么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是你自信、健康,成长的前提。给你独立思考空间,让你更自豪,信心。这个舞台是你的,由你做主!

  幼儿教师随笔 篇10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老师应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多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尤其对于那些有缺陷的孩子,更是如此。

  前天,我们班举行了讲故事比赛。孩子们的热情特别高,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早就准备好了自己喜欢的小故事。第一轮比赛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都愿意把故事中的快乐分享。轮到书名了,他是我们班语言表达能力最弱的一个,甚至一句连贯的话都没说过,何谈讲故事。他胆怯却又坚定地走上台,断断续续讲着不完整的故事,台下的孩子们大笑起来,但书名还是把故事讲完后下了台。我带头给书名鼓掌,并且暗示其他孩子鼓掌,然后把鼓励奖的奖状发给了他,书名很高兴。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虽然书名讲的不如你们好,但他很有勇敢,也很认真。下一次书名一定会讲的更好。我们要给他更多的`鼓励。”第二轮比赛、第三轮比赛……书名也能讲完整的故事了,我和孩子们看到了书名的进步,为他高兴。

  翅膀受伤的天使,因为你的认真和勇敢,让我们发觉舞台更精彩。希望你能坚持自己的认真和勇敢,因为还有更高更远的蓝天等待着你去飞翔!

  幼儿教师随笔 篇11

  小刘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小刘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己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幼儿教师随笔 篇12

  随着夏天的到来,孩子们都穿上了凉快的衣服,女孩子成了班级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各种漂亮的裙子穿在孩子们的身上,让她们显得清凉而美丽。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来到班上就跟同伴展示她的新裙子,当然还不忘转几圈,露出得意的笑容。

  今天我借着教学活动《夏装舞会》,让孩子们在家里选一件最好看的衣服或者最喜欢的裙子穿到幼儿园里来,通过集体活动进行交流、展示。一方面能满足幼儿表现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交流、表达,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

  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先展示自己穿的漂亮的衣服,然后跟大家分享喜欢的原因。当然活动的最高潮出现在时装秀这一环节,伴随着舞动的音乐,孩子们各个精神抖擞的走起了模特步,那架势让我看得敬佩不已。当然她们的.兴致也很高,各个都想来展示自己漂亮的衣服。不管是有些腼腆的小男孩小伟,还是平时有点害羞的宁宁,在此刻都变的活跃无比,大家都自信十足地走着模特步,摆着形态各异的造型,体验着活动的乐趣。

  幼儿教师随笔 篇13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我请家长帮忙收集了许多饮料罐,从中选取质地较硬、高矮粗细相同的。七个为一组围圆,并用大胶带将易拉罐外围缠紧、固定,一个简易的“梅花桩”就做成了。

  易拉罐绑成的“梅花桩”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高老师.这些易拉罐怎么用胶带纸粘起来了?”“高老师,这有点像高跷,可上面怎么没有拉绳啊?”“这比高跷大多了,像个大树桩!”

  “呵呵,这是老师刚刚做的‘梅花桩’。练武术的人经常会走梅花桩,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想!”孩子们响亮地回答。

  “请小朋友自觉排好队!”一听我发令,孩子们迅速站队、排齐队伍。眼睛盯着我的下一步动作。我迅速将几个“梅花桩”按一定距离摆放并围合成一个圆形,“谁先来试试?”

  “我!”肖顶钦抢先举手,“老师。让我试试吧!”看到他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点头同意。顶钦小心翼翼地将两脚踩在一个“梅花桩”上,再慢慢地跨上另一个“梅花桩”,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了一圈。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掌:“肖顶钦,你是武林高手!”

  孩子们跃跃欲试地跟在肖顶钦身后,还不时问他:“你在梅花桩上面怕不怕?你为什么要张开手臂?”肖项钦也很认真地回答小朋友们的问题:“我站上去的时候觉得有点站不稳,张开手臂以后就能保持身体平衡了。走的时候一步一步慢慢走,就不会从梅花桩上掉下来。”

  瞧。孩子们自己在交流走梅花桩的经验呢!只要我们提供机会,孩子们就会相互学习、相互提醒。他们小心地踩上“梅花桩”,一个一个有秩序地走起来。几次下来,孩子们的速度就加快了,玩的兴致也更高了。他们把梅花桩当成障碍,练习绕障碍走;把梅花桩连接成小桥,在小桥上开火车;把梅花桩当成重物,练习负重走……小小的易拉罐,一经改造,就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玩具,还创意出很多种玩法,让户外体育活动变得趣味无穷。

  幼儿教师随笔 篇14

  你知道吗,我们的孩子真的是非常的聪明的,虽然他们总在和我们寻求帮助,但有些时候,这些所谓的帮助,其实完全是不必要的!在班里我常常能听见孩子们说“老师,我不会”,如果我仔细回想这些“不会”其实孩子们都能自己做好它,比如上厕所,很多孩子其实都能自己动手把裤子脱下来,当他们看到老师帮那些有困难的孩子脱下裤子的时候,他们往往也会说“老师我不会”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老师去帮他们;吃饭的时候,有的孩子明明能自己吃饭,却看见同桌的孩子有老师的帮助,他们宁愿放下勺子等着我去喂他们;我甚至有听到孩子要喝水,我让她自己走去拿杯子倒水喝,她回答我的也是“我不会”。其实,他们真的不会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都能很好的做好每一件事,那么“我不会”的`现象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孩子们的从众心理,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老师的帮忙,他们希望老师也能看到他帮助他,于是他就用“我不会”来获得老师的关注;孩子们的不情愿心理,他们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他们的需要没有被得到满足,他们希望这里也有像父母一样宠溺这他们的人。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的鼓励和引导,鼓励那些会却不愿自自己动手的孩子,多用正面积极的话语让他们愿意自己动手,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本领,老师喜欢这样的他们;引导那些不会的孩子,从帮助到孩子自己动手,引导他们慢慢地学会做一些简单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幼儿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教师随笔08-13

幼儿教师随笔08-29

幼儿教师随笔(经典)08-29

幼儿教师随笔08-26

幼儿教师随笔(经典)08-08

幼儿教师的随笔05-15

幼儿教师随笔优秀06-18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精选)06-10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06-10

幼儿教师见习随笔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