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的文章散文 推荐度:
- 茶的优美文章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茶的文章
一杯小小的茶有着中华几千年的智慧,茶文化博大精深,写出来的文章十分优美,那么该怎么把茶文化中的智慧写出来呢?想知道话就看看下面小编为您收集的这些关于茶的文章吧!
关于茶的文章【1】
那一年,才子胡兰成与才女张爱玲缔结婚约,珠联璧合的一段姻缘,形式有点草草。
她提笔蘸墨写道: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他接笔补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之后,他去了武汉,在那里认识了护士小周。
黄昏,在汉江岸边,双双并肩散步,你侬我侬。
再后来,他又去了温州,身边的女人是秀美,一个读书,一个刺绣,花好月圆的样子。
而她,在上海,对他,无一日不思念。
她渡水辗转,去温州的乡下找他。
人在渡上,看那有水有天、有路有桥的江南风光,她觉得欢喜而亲切,只因,这里有他的气息。
短暂的搁留,心酸多过欢喜。
是他太幼稚了,还是她太宠他了?他以为她爱他,就会爱他的一切,甚至包括他爱的别的女人。
世间还有这般道理?!而她以为,他应毫不犹豫地选才女的她。
只是不料,他不选!他是妹妹好,姐姐也好。
男人眼里,才女是虚衔。
叹,才女只懂舞弄文字,却不懂识人。
文人的情话好比戏子口里的唱词,绕梁三日的动听,但,不可信,更不可久信。
这厢才说过细碎的软语,转身那厢又与人耳鬓厮磨了。
怕凉了姐姐,又怕冷了妹妹,多情至于滥情,滥情至于无情。
一时脑热,爱了也就罢了,怎可以轻易脱身呢!她不懂。
40年代那样的一个乱世,许多人谨慎封笔,韬光养晦,她却独树一帜,赶乱世成名了。
因为文字,他拜访她,她认识他。
她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可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也是因为那个乱世,他躲到温州乡下,在他回沪的最后一次相见后,她搬家,并给他去了一封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
你是早就不喜欢我了……你不要来寻我,即便你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好个“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像一夜花尽似的凄凉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可我看她,她的爱情,更像一杯茶。
她是爱茶的,以至于她笔下的人物,或悲或喜的爱情,都与茶有了一点儿关联。
《倾城之恋》里,范柳原第一次请柳白苏上香港的上海馆子吃饭,饭毕,范柳原将玻璃杯里的剩下的茶一饮而尽,然后迎着亮瞧杯底的一片残茶,竟像一片蓊郁的森林了。
绿色的茶叶贴着玻璃壁,横斜有致,像翠生生的芭蕉。
错杂在杯底的茶叶,像末膝的蔓草与蓬蒿。
迎着一片光亮,用心看,一片残渣中也见出美了。
一对精明自私的庸俗男女,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一座倾覆的城里,竟也刹那间感受到了平凡夫妻的那一点真心。
苍凉。
像暗夜的一点星火,叫人看到了一点光色,却也更见出了暗夜的浓稠和幽深。
而她自己呢,这个爱茶写茶的女人?乱世为壶,那个他是煮她的沸水。
她在沸腾里舒展,生色,吐香;然后,人走,茶凉,香随晚风逝。
关于茶的文章【2】
老公从外地给我带来一盒上等的西湖龙井,将茶叶放在杯中,加入开水时,淡淡的香味也一下子散开了。
或许是因为茶好的原因,总是觉得没泡两次便没有滋味了。
他见此笑着说:“凡事都是如此,美好的滋味,很快就会离我们远去,而只有在拥有的时候,细细地品味,才不至于心存遗憾。”
他的话的确有道理,茶如人生,是个很好的比喻。
如果将人生比喻成这杯茶,多数的时候,也许是平平淡淡,也只有少数的时候,才会让我们品尝到不同的滋味。
而无论好与坏,都是我们所要承受的。
一杯茶,我泡了三次,味道便淡了。
可是我却舍不得倒掉,依旧细细地品味其中的味道。
虽然淡,却淡得幽香。
茶中滋味只一时,人生当中的各种滋味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年初恋心跳的感觉,与心爱的人牵手的感觉,还有为人之母的那份喜悦,过去了,也便过去了。
拥有的时候,就细细品味,好好珍惜。
就像我每天泡的茶,一遍茶浓,二遍茶香,三遍茶淡,每一次的续水,都让我感受到不同的滋味,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尝才不至于辜负了这茶。
而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关于茶的文章【3】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书画琴棋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
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
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
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
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
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
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让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
“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也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常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
“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好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茶很清雅,不是浓郁的东西。
真正的茶玩味的就是清和闲。
记得我自己二十几岁时,完全喝不惯茶,更喜欢浓醇的咖啡。
咖啡里有本味的苦,有糖的甜,有奶的香。
喝完一杯咖啡,感受那种百味含混的浓沉醇厚,顿觉浑身热气腾腾,陶醉不已。
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淡了。
浓情饮咖啡,清心品淡茶。
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喧嚣的事,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
茶,今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等,品类繁多。
而旧时人们喝的多是绿茶。
泡绿茶,古人讲究“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淡淡的几片叶子泡在水里,慢慢地释放出茶香时,清浅的绿色好像沏进了一片阳光。
在这样清浅的绿色里,你能听见山风,能感受到山泉,一泡绿茶的前世今生都在清泉中被唤醒了。
这种写意之美,正是中国人对茶最迷恋之处。
喝如此清淡之饮显然需要安静。
“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一个人跟一盏茶静静地交流,能得其神韵;两三个人喝,颇有意思,能喝出茶趣,能喝出好友间的情投意合;如果七八个人群聚一起喝,就跟施舍茶一样,不过是为了解渴而已。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是一个整体,无法切割开来。
也许你只需一盏茶、一壶酒,就能感受到所有的一切。
走出国门,我们会发现整个亚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比如日本茶道讲究四个字“和敬清寂”,与中国的茶道同脉同宗。
“和”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喝茶时能感觉到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和谐。
“敬”源于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念,意指喝茶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要有恭敬之心。
我们以茶待客时,叫“敬茶”,常用的话是“请用茶”,没有人会把茶杯往客人面前一墩说:“喝茶!”这就是恭敬之心。
孔子说“仁爱”的第一点就叫“恭则不侮”,你对别人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
敬茶,其实是敬人,也是敬自己的心。
“清”指茶叶的清雅。
“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好茶的茶汤一定是透亮的,你能看见草木氤氲化育,能看见茶的魂魄在水中释放。
茶的生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四季的风雨,经历了霜雾雹露,所以我们喝到的茶,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
我很喜欢《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做“光而不耀”。
一个人的人格,要有内在的光泽,但不能太耀眼。
如果你的光芒到了刺眼的地步,不可逼视,这样的生命就太喧嚣了。
如今的人们,大多外在锋芒毕露,缺少了内心的澄澈,而茶吸收了天地至清之气,自能洗涤我们内心的凡尘污垢。
古人说:“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这一辈子,你可以得到些什么呢?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带走的,但是山中一杯茶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消受的。
一碗清茶人肚,把草木清新之气吸纳进自己的生命之中,让体内的浊气在茶中逐渐消解、宣泄,那些滋养出来的清新光芒,自然会让我们变得“光而不耀”。
【茶的文章】相关文章:
关于茶的文章散文10-26
关于茶的优美文章(精选13篇)07-15
“茶”作文04-04
康乃馨茶10-05
正能量文章励志文章10-26
有关茶的广告11-30
茶的经典语录11-18
关于茶的对联06-10
茶活动策划04-23
家乡的茶作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