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陪伴母亲的日子
记忆中母亲有一颗最博大最宽广的胸怀, 您扶我学走第一步路,您教会我学说第一句话.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姐姐打电话说让我回家看看卧床的母亲,没有来得及细说。
做为医生的我,猜出了其中的一些缘由,肯定是母亲?我不敢多想便直奔家中。
母亲自去年十月份卧床以来,不仅饱受着病痛的折磨,还出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不适。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而今最主要的问题是大便困难。
前几个月用一些通便的药物还能解决问题,现在身体虚弱,活动受限,口服通便的药物很难凑效。
昨天下午母亲对我说:“今晚可怎样过呀?肚子胀得厉害。”我安慰母亲:“是不是需要解大便了?”母亲点了点头又说:“要不给你妹妹打电话,让她过来一下。”其实妹妹早已告诉我了,实在不行就戴上手套给母亲往外掏。
看着母亲异常痛苦的表情,我说:“娘,不用妹妹了,我给您往外掏吧。”“你行吗,没有掏过。”我说:“当然可以。”母亲点了点头。
示意我帮忙把她的身体侧过去,望着骨瘦如柴的母亲,我简直不忍直视,扭头掉了几滴泪。
当我戴上手套,涂上甘油,给母亲掏出郁结的便块后,母亲显得舒服多了,紧锁的眉头自然舒展了。
我也为母亲解决了一次痛苦而有一丝的欣慰。
随后给母亲喂了一碗水,母亲边喝水边说:“今晚你不走行吗?我愿意让你陪我一晚上。”母亲大概忘了我要在家过夜了,这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呀,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阵难过。
我对母亲说:“今晚我哪里也不去,专门来陪你的。”是的,小时候,母亲是我们的保护伞,每每在外受了委屈,或是自己摔倒了,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自己的母亲,向第一个诉苦的也是母亲。
在母亲的安慰下,躺在母亲的怀里,有种暖暖的幸福感,一切烦恼也会云开雾散。
因为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
而今,母亲需要有人陪护了,我们再不能与母亲提及啥了。
晚上,听着母亲的鼾声,我睡的很安稳。
我写的一篇文章《母亲的呼唤》曾经被中国作家网发表,一家人给了很好的评价。
我觉得,母亲老了,能陪在母亲的身边,听从母亲的呼唤心里会有春天般的温暖。
母亲曾经身体好时,从来未要求过我们做啥。
现在有事情呼唤我们了,能为母亲解决一些事情,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亲情的表现与流露,心里会幸福好一阵子的。
上周回家照料母亲,与母亲聊着话。
突然,母亲问我:“给我几块钱好吗?”我当时一愣,母亲卧床半年多了,未曾离开屋子里的床,买不了东西呀?母亲又说:“有几块就行,我没有钱了。”
我说:“当然可以,您经常爱干净,我专门挑了几张新的纸币给您。”母亲显得很满足。
我当着母亲的面,让她知道自己有钱了,用一个红袋子装好放在了母亲的枕头下。
我安慰母亲说:“用完了,还给您,别省着。”母亲高兴地点了点头。
或许母亲忘记了自己已经卧床了,或许是她的一种心里安慰,更或许是她的一种满足。
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小小的要求,不知道母亲下了多少次的决心才张开的口,做儿女的只有尽量满足她,心里才会平衡。
卧床的母亲不仅需要有人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籍。
那天夜里,我辗转难免。
母亲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母亲勤劳一生,俭朴一生。
父亲早早的离开了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年轻时为我们操劳,无怨无悔;年老时,又为下一代操劳,任劳任怨。
卧床了,我们只有尽量满足她,尽量减轻她的痛苦。
这也许是母亲的期盼,也是我们应该唯一能做的。
别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了后悔晚矣。
晚年的母亲,您的存在,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不管您怎样,只要您能与我们说说话,我们都是幸福的。
不只是因为“有妈的孩子是块宝”,更是因为“妈在,家就在。
”我们就不会觉得孤单。
母亲在,心里就会有种幸福感荡漾着,流淌着。
我还会照料您,母亲。
谢谢您,亲爱的母亲。
陪伴母亲的日子【2】
母亲老了,母亲真的是老了!
那一夜,气喘胸闷的母亲就算吸着氧气都无济于事,我所能做的一切都没能让她减轻丝毫的痛苦,无助的我绝望地在母亲面前流下了久违的泪水。
母亲说:儿啊!不哭,妈死了俺孩也不要哭!
是的,与其说自己坚强,不如说是倔强吧!多少年来,我没在母亲面前掉过一滴眼泪。
我害怕母亲发现我的软弱;勘破我的困窘;我时刻用一种故作强硬的态度来抵御着母亲投来的探究的目光!母亲面前我死命地撑着,总觉得让年迈的母亲为我操心,就是自己的不孝。
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关于母亲的后事,当然都是避着母亲。
然而母亲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状况。
她坚决要求回自己的小院,自己的家。
我知道她始终都在忌讳一件事:怕老在我家,给我罩上阴晦之气。
我拗不过她,最后决定暂且送她回去。
母亲喘息着,走两步歇三歇,一步三挪,挪出了我的家门,老人眼神里那满满的留恋使我几度无望而失声……
糟糕的消息不胫而走。
纯朴的邻里街坊纷纷赶来问候,我好担心母亲会有很大的负担!我跟众人讲更是说给母亲听:变节令里!人老了且不说,半病的人尤其受不了,过了这个节令,天渐渐暖和了,人也就好了!嘴上这样说着,其实是一点儿底气也没有。
直至在外地从医的兄弟在电话里嘱咐:没事姐,给老人还熬上中药!我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母亲喝着汤药竟一天天的好转起来。
沉默的母亲端坐在春风里。
望着远方,我知道,有一种感谢,叫大恩不言谢!
02
母亲一向沉默寡言,也很少见她有一次爽朗的笑。
她能把许多事装在心里,等装不下的时候无声地落泪。
她无刻不在想着自己的家;自己的街坊邻里;甚至于她家大门前的鸡鸣狗吠青石条……可是她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她一个人独自生活了。
为了不让子女牵挂,也是为成全子女的一点孝心吧,她为难地住在子女家里,这使得本来就不苟言笑的她看上去更加郁郁寡欢。
母亲人缘极好,这一次生病惊动了她远远近近的亲朋。
在家的日子里,我就见母亲的几个朋友都是着急忙慌的来了,等进得门来,发现母亲并无大碍,只是看上去有些疲惫憔悴后,她们好像都是一样的神情,笑着指着母亲说:你呀!你呀!可把人都吓死了……
面对面坐下后,她们彼此攥着对方的手,那场面几次都让我这个死倔死倔的人暗暗感伤。
本村里还好,要知道她们偌大年龄是从外地赶来的呀!
哪天午饭后,安排母亲躺下午休,我去厨房收拾碗筷。
听得大门上有人念叨着母亲的名字,我迎上去时老半天没认出来她是谁,她也望着我问:这不是谁谁(母亲的名字)的家?她温和的神情瞬间让我想起:她是母亲幼时的同学!住在邻村,很早些年见过。
我赶忙把她引在母亲跟前,就听见她说:咋嘛着我也要来看看你,咱姊妹们再见上一面里!她不吃饭也不喝水,说:闺女!你去忙你的,我跟你妈说说话!我出来的时候才吃过饭,走了个把钟头,一点儿也不饿,乘着中午这会儿暖和来看看你妈!
我收拾完厨房,她也要走了,她把母亲拦在屋内,然后紧紧的把门关上。
她看着正在阴沉下来的天把自己的头巾围起来对我说:闺女,好好照看你妈,等她病好后,你带上她来家啊!就怕要下雨了,我这就回去了!我目送她拐进一个胡同,消失在迷雾里……
03
一只鸽子大小的鸟儿,灰褐色的翅膀在窗棂上来来回回地扑打着。
母亲说:那是斑鸠,估计是要在屋檐下筑巢了!尔后便听得屋檐下有鸣叫声声 。
在我印象里,这种声音都是从很幽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些许哀伤,些许神秘。
如今在母亲院子里听见,倒仿佛变得很温馨。
母亲的房前屋后都是树,鸟音透过凌晨的清凉,一整天的呢喃啁啾。
鸟儿繁多,音色各异,可是感觉并不嘈杂,却偏偏是巧妙地铺陈出乡村特有的恬静闲适来。
石板铺就的院落里,缝隙间柔柔弱弱的小草、亭亭玉立的春韭虔诚地沐浴在明媚春光里。
坐在院子中央,母亲陪伴在身旁。
身后是妖娆茁壮的月季,面前是蜂缠蝶绕的杏花。
台阶的角落里一支小小的蒲公英正在怒放,杨柳风拂面而过,燕子一声唿哨掠过头顶,光阴在小院书写着安详。
暮晚,小院灯影婆娑,布谷鸟不间歇的吟唱听起来就有点凄惶了!每当这些时候,母亲总是颤颤巍巍地站在北房门上,把门帘撩起一角来,默不作声地陪着还在院里穿梭忙碌的我。
陪伴母亲的日子【3】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遍山开遍哟…映山红”歌手阿鲁在电视上演唱这首精典老歌。
老母随着节奏清晰的跟唱着,那种神情那种嗓音那种面部散发的活力,仿佛又回到了母亲年轻时的风采,那是世界最美的歌声,让我陶醉仿佛回到了童年……数日前不言不语身心衰竭的慈母让儿女们忧心如焚……
“妈,已经天亮了,你到卫生间解手洗脸漱口吧。
不要在房间里解大便。
”已经倒了二三天大便的我心里酸酸的,妈妈已没有那样好的记忆了。
加之一生中自己没有干过也不懂什么家务事,更缺乏伺候耐心……
“妈…妈…妈……”妈妈静悄悄的躺在病床上,花白的头发摇曳在我潮湿的双眼,妈妈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一天沒有妈妈的应答,我们都寝食难安,一生苦难艰辛的慈母……“子欲养而亲不在”。
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妈妈你就随便解手吧,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您想方便,儿子愿意为您倒一辈子的屎尿,儿子只有这点机会尽这点微薄的孝心。
二
猴年,今年老妈的本命年。
年初,一位五行学大师当着我们全家说:今年是老妈子本命年,万事小心,尽量不要出门。
所以今年冬季就再没有安排老妈到海南过冬了。
那天,入冬后筑城最寒冷的时日。
接近下班钟点,父亲一个电话打过来:你妈叫不醒了,我一直叫了半个小时,她都无应答。
我在片刻脑空白后,第一反应,叫父亲不要紧张,用便于呼吸的姿势护理母亲。
我以最快的车速向家急驶,车上的应急双闪灯巳比路口红绿灯亮了多少倍。
同时,120电话巳通知。
当母亲倒在我怀里的时候,气若游丝微弱得几乎听不到心跳,身体软软的。
容不得流泪容不得我点滴悲情。
我口对口对母亲进行了人工呼吸。
没用,吸不出任何气体。
情急之下,剪断了一根吊瓶的软管,直插母亲喉部,先吸后吹,在二三次用尽我全身力气吹吸后,母亲终于咳了一下,接着吐了一点卡住喉管的食物,气终于缓过来了。
我心里口里一直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意念和磁场的对接,倾刻间,生命奇迹般的复苏,只有心存慈悲虔诚礼佛敬佛的佛家弟子才能深切的感应到这一切:
法不孤起
丈境方生
道不虚行
随缘即应
三
今天无论母亲的生命能够延续多久,无论我对“气数”这个生死慨念如何参悟。
每天面对在重症室的母亲,除了禅修的诵经祈福外,切切的希望留下片言只语,平实的记录下这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您的一呼一吸, 如同战时状态
绷紧了儿的神经
在“重症室”里,
不知您是否还听得见孩儿深情的呼喚,那是儿一世的依恋
在“重症室”外
每一声电话铃响,都让儿心惊肉跳
忐忑·恐慌·揪心,席卷全身
孩儿军警一生直面了多少次,人生的生死离别
面对母亲暮年规律,却没有了承担的勇气
八十余年的经历和生活,您与父亲同甘共苦,
熬到今天巳算幸运
您常言道:
旧社会与外婆同做佣人,新社会作了人民警察,
事业上您是满足的,
看着您年轻时的照片
儿觉得文艺兵的自己,身上刻满了您的印记,
当您和父亲古稀之年,能有幸带着你俩外出旅游,为子心里充滿自豪
因为一路上很少看到,这样年纪的伉俪相携畅游。
记得儿时
每星期向您“要”二分硬币
只为买一枚“话梅”
生活再难都能滿足儿的“贪婪”
咸甜“梅”味
一点一点含在嘴里
跳着欢快的脚步上学放学
那天成绩一定可喜
至今甜味仍在心里
母亲就是我温暖的阳光和雨露
那时家里的日子很艰辛
五兄妹的衣食学业
耗尽了父母身心和底气
外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着给我父亲煮碗面条
每逢母亲在单位值班的时候,手掌红肿得像红皮大白萝卜
那是不分春夏秋冬 , 为全家人用手搓衣洗被留下的印痕
孩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妈妈却永远没有怨 言
中年一身病痛,从没有“哼”过一声
沉默寡言的母亲
默默的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精神和生活的压力
回报于社会和家庭的,都是善良坚韧的无私奉献。
记得妈妈最多的话语
是儿远离故乡从军 南疆
“注意每天擦身洗澡不要生病”
一句简单的咛嘱
饱含“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万般慈爱
孩儿无论在天涯海角
还是遇到千难万险
母亲就是儿的定海神针
纵然面对沙场的生死,和多少次与歹徒的枪战拼杀
心里泣血流泪的是,对您孝敬的亏歉。
今天,上天不负孝子心
让儿有机会伺候您到终老
您在病危的时刻
躺在儿的怀里如熟睡的婴儿
虽然没有回答儿和众亲的呼喚
虽然不曾睁眼明辨儿女子孙
可您的一呼一吸牵动着祖孙四代的悲与喜
儿愿意让您永远在 我的怀里呼吸歇息,生命不止。
正如诗人“四毛”
《这份爱》里所写:
可不可以不要告别
就让这份爱
伴随终将枯萎的我们的生命
在某一天 嘎然而止
………
阳光从指尖滑落
月光又重回眉湾
没有什么坚强和领 悟是可靠的
否则 我也不会在
深夜里静静地流泪
【陪伴母亲的日子】相关文章:
有青春陪伴的日子作文10-06
有亲情陪伴的日子作文10-01
母亲的陪伴作文03-31
有亲情陪伴的日子初三作文10-10
感谢母亲的陪伴作文10-09
母亲的陪伴亲情作文10-06
感谢有你陪伴的日子作文(精选46篇)11-14
以有书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作文03-10
母亲的陪伴亲情作文(精选40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