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记忆中的“绿豆煮盛夏”随笔

时间:2022-10-07 15:46:26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忆中的“绿豆煮盛夏”随笔

  “你今年没有去割麦,皮肤也白了些,有些发福,总算享了一回福。”妻子望着我,淡淡一笑。我的思绪因这句话轻轻地颤动了一下,记忆也恍惚回到了那镰刀飞舞、麦茬漫撒的年代。

记忆中的“绿豆煮盛夏”随笔

  古诗云“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我的老家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一个村子,交通便利,渭河穿村而过,盛产小麦、玉米和豆类作物。每到农历五月份,麦浪滚滚,在龙口夺食、奋战三夏的日子里,农家老少个个精神抖擞,手持镰刀向田间,到处是肩扛手提、拉架子车的身影。

  多年前农历五月份的一天,考虑到老家没有收割机械,劳动力不足,我便向单位请了假,回老家帮干农活。回到家,我与母亲也没多说几句话,哥嫂都已经下地干活去了,便拉着架子车、提着灌满的水壶去了麦田。

  到了地头,看见哥嫂忙碌的身影,身后已是一小片麦茬地,见到我来了,他们甚至连与我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我放下工具,便举起镰刀割了下去,麦秆很硬、也很烫手,我戴着手套也能感受到热浪的袭击。割麦五部曲(弯腰、抓麦杆、起镰、堆放、扎捆)要全神贯注,因为你稍不留神便会挂彩。没多久,我的胳膊就开始发酸,一滴滴的汗水也浸酸了眼睛,我转头望向哥嫂,却见他们干劲十足,镰刀与汗水齐飞舞,我暗暗自嘲,却也忍着酸痛与劳累,继续收割,这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不到半个小时,我实在撑不住了,招呼哥嫂休息,我们靠在树下,大哥脱下了汗衫,我看到哥湿漉漉的上身留下了清晰的汗衫印记,没有被汗衫遮挡的地方明显染黑了许多,嫂子鬓角粘连的发丝上还粘着短小的麦茬。我的胳膊被晒得黑红黑红的、火辣辣的疼,全身黏糊糊、湿漉漉,带着手套的双手破了一个洞。一大壶水很快就被我们喝完,不久母亲又送来一壶,我提起水壶一口灌下,感觉不是清香、浓郁的茶水味,而是甜丝丝、冰凉冰凉、沁人心脾的绿豆汤顿时,浑身的湿热气被一扫而光,很是舒心。

  母亲从麦茬沟里捡起一粒散落的麦穗,从上到下仔细捏着、搓着,嘴角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容。

  在绿豆汤的鼓励下,我重又焕发精神,一家人齐心协力把剩下的小麦割完了。然后,我忍着热浪、疲倦和困顿,强打精神,把拉运、碾打、晾晒的活儿也一并干完。

  休息的时候,我就像瘪了气的皮球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人力的有限和农民的辛苦。虽然累,但一想到绿豆汤的冰甜和干爽,浑身又来了劲。以后到农忙时节,母亲都会带上一壶甘甜爽口的绿豆汤,对抗那骄阳似火的热浪袭击。

  岁月似水,往事如烟。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推广,出现了一系列联合收割机,比如:“新疆-2”、“福田”、“谷神”等等,解放了人们繁重的手割劳动之苦,现在麦收,一般两天就结束了。

  看到这一切,母亲感慨地说:“政策就是好,大铁牛让绿豆汤也不吃香了。”我想,农机现代化是大趋势,绿豆汤固然甘甜,但再甘甜的绿豆汤,也比不上机械化的生活甜似蜜啊,再见了,我记忆里那“绿豆煮盛夏”的岁月!

【记忆中的“绿豆煮盛夏”随笔】相关文章:

记忆中的桥随笔散文10-10

记忆中的炊烟随笔散文10-10

记忆中的泉随笔散文10-10

记忆中的童年美文随笔10-12

记忆中的夜的杂文随笔10-12

盛夏游记的随笔10-11

记忆中的年味随笔散文10-10

记忆中的歌声的心情随笔10-13

怎么煮好吃的绿豆汤11-13

《记忆》随笔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