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浅谈文化随笔

时间:2022-10-07 17:07:15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文化随笔

浅谈文化随笔1

  文化这个词,在百度百科中是如此定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顾名思义,文化说到底便是伴随人生产发展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浅谈文化随笔

  说实话,我不喜欢高榜自己是多么有文化的人,也不喜欢他人如此的在自己面前显摆自己是多么的有文化,虽说现代教育比不上以前的教育模式,但终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短短涉及到教育的人有素质。

  自以为是的觉得他人没能力、无文化是极大错误的思想,文化说到底不过是与个人的'积累有关,并非此人没有文化,而是他总秉着“才美不外现,如此而已”的思想,他觉得自己知道即可,而非一天到晚随处显摆罢了。

  谁也无法到达他人最深处的思想层面。谁也不会将自己最深处、最精髓的部分交托与对方,其实,仔细想想无非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而已。

  文化可能会与给他人所呈现的印象有关,但并不是说这个人即使表现出的浅薄行为、好动行为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文化或者文化浅,他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罢了,而非内在思想。

  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因素其实很有一大部分是无关的,关键是看这个人所是否真正的去把他想呈现的东西所呈现出来。

  所以说,人非无能力或文化浅,而是“才美不外现”,倘若遇到识人知才的伯乐,这个人总会想着把才华展示出来,而非拒绝展示。

浅谈文化随笔2

  悠悠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光辉历史,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秦砖汉瓦;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无论是气宇轩昂的兵马俑还是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无不留给炎黄子孙无价的历史宝藏,令人叹为观止!

  在博意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分为传统节日,国学,国画国乐,书法等。

  中国的节日主要在于弘扬一种文化,倡导一种精神,借节日的休闲度假不仅仅颠没于集中的物质享受,更是注重文化的滋养。春节乃是中国文化的心结,它不只是挂起红灯笼,煮下鲜饺子,穿上新衣裳,而更是精神的寄托,情感的向往,在这一天游子的归心更似箭,亲人的情感更浓切,家庭的氛围更浓厚。时代在更新,然而春节里的情感,春节里的文化依然不变。

  国学热即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使人们迷茫的一种表现。仁、义、礼、智、信,都是中国人血脉传承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应该是每一给龙的传人心里的烙印。可是人们却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与其说是对文化的重视,不如说是一种自我安慰,太久的冷落生出一些陌生的味道,这些不得不说是文化的一次寻找。

  中国画的意境很含蓄,它是以线的`造型,墨色的变化来描绘物象,主要的绘画工具是毛笔、水墨和颜料、宣纸,被人们称作“文房四宝”。

  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著名的国画家多似繁星,杰出作品美如彩虹。我知道的有唐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近代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一支小小毛笔,几滴水墨与颜料,通过轻笔细描、浓墨涂抹,竟然能把世界万物描绘得像真的一样,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因为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国成了一个节日的国度: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国学的发展,灿烂辉煌;国画的气韵,蓬勃大气!我心中的精灵啊,你如同岁月水流里的白莲,愈加古老,就愈发清香!我心中的精灵啊,望你能够地久天长!

浅谈文化随笔3

  前些天看了一个娱乐节目,对其中的一个片段感触颇深,当时就想写点什么,由于种种原因搁笔至今。

  那节目的一主角是文学博士,比较文学博士后。当时一听到这一头衔,让我对他的崇敬油然而生。我不是从事文学方面工作的,但并不阻碍我很喜欢文学,我也很崇拜那些文人雅士,反正当时他那头衔唬住了我,羡慕了我。可当他说完一段话时,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让我对他的崇拜立即冷却,觉得他也不过尔尔,只是浪得虚名罢了。他当时是和另外一个主持人说有家媒体邀请他出了些题目去鉴定了一个文人,鉴定那人是否真的才华横溢,知道的很多。他言外之意就是如果那人答出了他提的问题就证明很有才华,反之不是。

  我很不以为然,感觉他把一个人是否有才华定义的也太肤浅了,难道文学法则是他说了算。虽然在这里对一个文学博士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看似班门弄斧,但我还是想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尽管在别人看来有些不自量力。他给我的印象感觉他评价一个文人是否有才华的标准不是在于其文章的思想深度,而是在于一些细节记忆和肚子里面典故的数量。在他看来能回答出他的问题就证明很有才华。

  我认为那是很荒谬的,要判断一个文人是否有才华,口头上的花言巧语,天花乱坠说地太多也无用,只要他能写得出得到大家称赞的文章即可。没有必要太去注重文史上的细节问题。我回答不出你的问题,并不代表我就没有才华,就写不出优美的文章来啊!

  鲁迅先生曾算过一笔账,一个中国孩子,从学会汉字到通晓音律再到掌握文学细节,待等到有资格谈论文化的时候,已经该是花甲之年了。若我们一直为些不知所云的文化细节而争论不休时,那放眼中国,无人敢去谈论文化了,没人保证自己都知道啊。后来余秋雨老前辈也提出了这一点,我们如果把精力都放在了考证“茴”字的四种写法上,哪里还有时间去干更重要的'事情呢?

  我觉得他们说得非常的有道理,我们与其把太多的时间去记忆,考究历史文化的种种,何不多一份自我思考的空间。我们是要创造历史,创造一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让其流传下去,没有必要太注重文史的细节。谁又能保证那些一定都是正确的呢?

  可是,现今社会偏偏就有这么些人,把时间都花在了去挑别人不知道的文化细节上去了。知道那么多的历史文化有什么用。追溯历史文化的始终,能被后世称赞还不就是那些经典著作,何不多花点时间去创作些美文出来。本来挑挑错,倒也无可厚非,可话又说回来挑来挑去能证明什么呢?证明比他强,学问比他高,比他有才华吗?结果肯定是否定的。

  这也许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劣根性,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传统,反映这类似的例子从古至今,不胜枚举。

  比如一代文人纪晓岚不知道苏轼“众星闹若沸”之所指,误以为“似流星”而遭众人嘲笑。可也阻碍不了他的成就震古烁今;比如文豪余秋雨因为一些文史细节上的差错,被人指责是个不通文史不懂格律还能出书的骗子。可也阻碍不了他的著作被大家称赞。

  谁敢说他们不是才子,谁敢说他们没有才华?这也许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悲哀,怪就怪中国历史文学太过悠久。用赵本山大叔说的话“悲哀,的确让我感到悲哀。”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人的思想都是畸形的,心理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嫉妒那些因才华而出名的人。专门去挑别人文章某些细节上的错误去了,而不论其文章的立意及思想性如何。他们也是可笑的,好比一个长舌丑妇老是在众人面前讥笑某某奇丑无比时,其实众人心里已默默鄙视她没有自知之明。

  这也是中国文化一直存在的问题,可悲的是现在的很多人甚至那些文人也乐于其中,沉迷于此。也许我自己也一样不能幸免。

  悲哀,的确让人感到悲哀!

【浅谈文化随笔】相关文章:

浅谈工作的美文随笔10-12

浅谈水族酒文化论文10-12

文化苦旅随笔10-07

浅谈企业文化培养班级文化特色论文10-09

文化苦旅感悟随笔12-16

文化苦旅阅读随笔12-16

廉洁文化理念随笔10-12

【必备】文化苦旅随笔10-17

[精]文化苦旅随笔10-10

传统文化随笔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