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只有不被拆穿的谎言才是善意的杂文随笔
我不知道,我只是想先讲两个绝对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高中时代最常见的男生群像: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每天做题到深夜,闹钟叫得比鸡早,喝国产牛奶和补脑口服液,在性激素分泌最旺盛的青春期,绝不早恋。
他们是老师口中最经常被称赞的那批小孩——无公害,便于管理,作为辱骂吊车尾和激励尖子生的参照物都再好用不过——但他们从未得到过自己内心的认同与犒赏。
他们总在想,如果成绩能和努力成绝对正比,那该多好。然而世界的不公平早就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些人就是可以随便读读就轻松得到满分,有些人不读书但敢于打架也能获得少女们的爱慕,偏偏就是这批男孩,成了班上永远被遗忘的那批人。
可他们的父母却依然还得陪着他受高考的苦,晚上为他热牛奶,早晨为他买早餐,为他洗衣服买补品买教辅请家教在学校周边找最适合陪读的安静出租屋。这一切,如果建立在一个双下岗职工的家庭里,就更显得悲壮了。这点悲壮对两位成年人来说,尚在可以忍耐的范畴,但在一个未满18岁的少年眼中,自己的不争气被十倍百倍的放大。
“我只是想为父母得一次满分。”
这样的借口足以让他做出下面的举动了——盗取办公室的钥匙,私拆密封试卷,然后获得一次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的大跃进。他知道如何躲避大家的猜疑,只有最容易考的英文考了满分,其余科目都在不引起怀疑的范围内考出了尽可能高的成绩。综合起来,他在这次模拟考中冲进了全校的前十名。
他在心惊胆颤中度过了发榜前的十几天。其实,一次模拟考根本没他想像的那么严肃,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发现试卷的失窃。他本可以考全满分的,但他没那么做,但已经够了,这次进步已经让他的父母欢呼雀跃到不能自拔,他们认为,自己儿子的努力有了回报,甚至有机会冲击一本。当然没有那么多随随便便的机会,男孩最终考了一个农大的专科,离开了家乡,学习草皮养殖。专科也没什么不好的,起码占了学费低这样一项好处。父母自我安慰道。
这是他人生唯一一次作弊,也是他第一次撒谎。撒谎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你圆谎的过程中,最终会相信自己的谎言。
在人生无数次为陌生的朋友讲述还原自己唯一一次英雄的瞬间之后,故事开始渐渐被讲述成另一个版本——我在中学时代,曾经获得过一次全满分,而且是全市的状元。
为了润色这一版本,让它显得可信,自然而然衍生出诸多分支的佐证:“我高中测过智商,156呢”,“那时候喜欢我的女孩很多,但我看不上她们”,“如果不是高考前一晚拉肚子,我可能现在正在北大读书”。所幸他自己最后都相信了。而他未来的朋友们,在酒局、饭桌、公司专供吸烟的楼梯间听到这些陈年旧事时,完全像当年那次考试中被他超过的同学一样,根本不在乎他说了些什么。
他一次次讲述,觉得自己的中学时代真的很棒,这也让他平庸的后半生显得平衡了许多。
另外一个故事,与爱情和食物有关。
你知道吗,胡同里有一家羊肉串,好吃、便宜、浪漫,而且气氛文艺。虽然刚刚相识,她当然还是跟他去吃了,吃完后赞不绝口,觉得他总能发现神奇的馆子。第二次这个男孩又在东直门北小街发现了一家狗肉馆子,邀请的话还没有说完,女孩就生气了,“如果我知道你吃狗肉,我们恐怕永远不适合在一起了”,刚刚认识,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的问题上总归还是要磨合的。男孩笑着说,“我听朋友讲的,我才不会吃那个呢。”
两人爱到第二年的时候,食品安全的新闻出来了,胡同里那家羊肉串被曝光用的是劣质的猫狗肉,已经被查处了。男孩没敢把这条新闻告诉女孩,小心翼翼地藏着掖着,但最终女孩也还是发现了羊肉串小摊不见了这个事实。女孩可能是知道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或是已经吵够了架,倒是没发多大脾气。然而男孩到现在还不知道,女孩可是世代屠狗的家庭,女孩父亲一碗招牌狗肉大酱汤火遍小镇。女孩当时撒谎,其实是觉得食狗会让自己淑女的定位减分。
他们继续相爱着,女孩这善意的谎言也将继续保持下去。
两个故事听起来都像是弥天大谎,其实不过是我们人生路上讲过的一万个谎言里最不起眼的两个吧。简单的谎言,大家每天都在说。比如女人逛街问男人累不累,男人说自己不累,或者男人为了去踢球而谎称自己在公司加班,再严重一些,公司组织了单身趴,为了不显得自己像个另类,两人中的一个悄悄摘下了订婚戒指。他们都称这些为善意的谎言,然而谁也没法站出来为谎言的严重程度打一个分级表,比如什么样的谎言其实有利于家庭和谐,什么样的谎言又会危害到爱情。
谎言这种上帝奇妙的发明,最好的归宿就是,永远保持下去。只有不被拆穿的谎言,才是善意的谎言。
至于我有没有撒过谎,我当然撒过。比如上面两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其实都是我虚构的。
【只有不被拆穿的谎言才是善意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善意谎言05-15
教育随笔:善意谎言3篇05-15
善意的谎言10-09
苟且杂文随笔10-12
随笔吧杂文10-12
坚持杂文随笔10-12
蒲公英杂文随笔10-12
Brovo杂文随笔10-12
浮沉杂文随笔10-12
决定杂文随笔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