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
砖混结构,尤其是空心砖房屋居多,房屋受损时,往往会先出现墙体开裂。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1】
【摘 要】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的影响,常使墙体产生一些形状不规则、宽度不等的裂缝,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外观造型和使用功能,而且会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本文对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建筑物的墙体裂缝一直以来就是很难避免的质量通病之一,根据砖混结构房屋的提点,对墙体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控制裂缝的办法。
【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砖混结构,尤其是空心砖房屋居多,房屋受损时,往往会先出现墙体开裂。
分析其成因、切实加强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砖混结构,砌体裂缝不仅仅影响到建筑物美观,也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有甚者还会降低建筑的结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耐久性以及整体功能,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坍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因此,正确分析其成因、切实加强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房屋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为以下几点:
1.因温差变化引发的砖砌体裂缝温度应力引起多层砖房墙体开裂
温度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时,墙体会产生抗拉或抗剪破坏,这就是造成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温度裂缝产生特征为温度裂缝是从顶部开始,越下层裂缝越轻。
房屋长高比越大,裂缝越重。
条式房屋的中间单元裂缝轻,两端部单元裂缝较重。
2.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当地基不均匀、建筑体型复杂、结构布置不当时,建筑物容易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沉降裂缝。
当地基不均匀沉降后,建筑物产生相应的整体变形,墙体产生附加弯曲应力和剪应力。
当墙体的主拉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便出现斜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斜裂缝大多发生在房屋纵墙的两端。
裂缝一般由拉应力引起,产生于墙体较薄弱的截面,所以多数裂缝的宽度是下宽上窄。
裂缝的数量和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扩大。
一般来说当地基沉降曲线为凹凸形时,墙体裂缝呈正八字形,当地基沉降曲线为凸形时,墙体裂缝呈倒八字形。
3.因施工或材料原因而产生墙体裂缝
例如砂浆饱满度不够、沙子过粗、水泥重量不足、砖没有浇水、砂浆王放入过多、没有放拉结筋、钢筋规格不对等等都能造成房屋的墙体开裂。
4.由于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伸缩缝的设置不当
(1)按标准设置伸缩缝,以减少屋面热膨胀的累积值。
(2)承重墙体的材料设计强度不足。
(3)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
(4)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
(5)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浆溶开裂。
5.预防措施
(1)房屋的长高比不宜过大。
(2)为减小屋顶与墙体的温差应加设架空隔热板。
(3)保温材料要符合要求。
(4)提高顶层砌体的砂浆标号。
(5)屋面结构层做完后,要及时做保温层。
另外建议增加非承重墙厚度,并在起结构时,预留拉结筋,以便加强内墙对温差的抗变能力。
(6)切实保证施工质量,砌体砌筑质量是出现裂缝的内因。
(7)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1/3处。
(8)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9)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现浇楼面在施工时混涨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上部施工荷载也不能加得过 早、过大和过于集中,并严禁吊装物件的冲击;浇筑混涨土时,管线预埋应深浅适当,当板厚≤80mm、管径≥25mm时, 可在板底及板面加一层宽500mm、长度与管同长的钢丝网。
(10)顶层两端房间外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及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均设构造柱,杭裂住上下端锚固在相应圈梁内。
(11)减少屋面伸缩缝间距,缩短混凝土构件直线段的尺寸,对于现浇混凝土屋面板,可没隔6M左右设置柔性分隔缝。
(12)当房屋的屋盖和楼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应在错层处纵横墙相交点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设双道圈梁与构造柱相连。
(13)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砌体结构因温差和墙体材料材质因素产生的裂缝较为普遍,而以沉降、超载导致裂缝的危害较大,但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应该正确区分裂缝产生的原因,对症防治,且以防为主。
总之在施工建设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要求施工,还要和设计人员多沟通,根据房屋的特点,地质条件和气候温度做好设计工作, 就一定能降低和防止房屋墙体开裂的现象发生。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防治【2】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多层建筑基本上采用砖混结构,而砖混结构易出现混凝土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外观造型和使用功能,而且会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
本文分析了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阐述了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并提出了在设计、施工中相应采取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混凝土楼面;裂缝;分析;防治;措施
一、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现状
近年来墙体裂缝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裂缝的形式、部位等大同小异,引起裂缝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在一般讨论的是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局部承载力不足、设计施工等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其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仍被广泛采用。
但其砌体强度较小,结构自重大,砂浆和砖石之间的粘结力较差,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砌体易于开裂。
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但此类裂缝还是屡屡出现,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裂缝的发生,是摆在工程设计人员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
当温度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房屋各部分构件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引起彼此制约而产生应力。
因屋面混凝土与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屋面变形较大;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墙体便被拉裂。
这类裂缝普遍是在建筑物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
此类型缝对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更易发生。
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屋顶保温情况、室内外温差和施工质量有关,如砌体砂浆标号太低,在以往的设计中只考虑砌体的抗压强度,砂浆标号越到上层越低。
另外,当房屋越高,温度变化时变形越大,墙体开裂情况越严重。
三、如何预防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
为了防止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适当调整温度伸缩缝间距。
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对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楼盖规定每50米设一道伸缩缝,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规定每40米设一道伸缩缝,这个规定是从整体结构考虑的,但对温差较大且温度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的房屋及构筑物不适用,特别对于冬天有严寒,夏天有酷暑的地区,伸缩缝的最大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外,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2.当房屋的屋盖和楼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应在错层处纵横墙相交点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设双道圈梁与构造柱相连,以帮助墙体抵抗拉剪应力。
3.适当加大屋面层圈梁和房屋四角构造柱的配筋提高顶层砌体的砂浆标号。
4.当有女儿墙时,女儿墙的抗风构造柱应与楼层的构造柱上下连通。
5.在建筑物的两端的1~2个开间内或总长1/4范围内的屋面板底设置滑动支座,让其自由伸缩。
6.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建议采用种植屋面和储水屋面,或者使屋面做成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能量,这样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能取得非常理想的隔热效果。
四、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横向不规则变形,当建筑物的主体刚度较差,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应力时,便会使砖砌体的薄弱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当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变形应力时,墙体便会产生裂逢,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水平及竖缝。
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
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
当外纵墙呈凹凸形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
2.建筑物基础深浅不一;
3.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及基础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
4.建于软弱土质上,如在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上,即使上部结构均匀,但由于压缩模量较小,强度较低,变形较大,因荷载差异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五、如何预防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地基基础的具体情况,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当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等有显著差别时,应在差异部位设置沉降缝,将其划分成刚度较好、长度变化较小的几个单元,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在样体内引起的应力,避免墙体裂缝。
规范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沉降缝宽度一般应大于5厘米,为避免上部结构在地基沉降后相互顶撞,房屋较高时应加宽,最大可达12厘米以上。
2.加强门窗洞口外的刚度,将门窗洞口上的钢筋混凝土过梁与内墙钢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过梁,以增强房屋整体刚度。
3.尽量避免用软弱土层做持力层,若无法避免,可调整上部结构刚度,或采用筏式基础,以减少建筑的沉降。
4.房屋的纵墙宜贯通,横墙的间距不宜过大,小于建筑宽度的1.5倍左右。
5.对于地基持力层不均匀的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局部基础适当加深或加宽,或局部设计成板带基础,降低基底应力,尽量达到地基均匀沉降。
6.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做好排水处理,完工后建筑物四周做好散水坡及排水地沟,避免地表水浸泡基础而引起局部下沉。
7.设计时严格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必要时可增加圈梁道数,以增加上部结构的刚度,当建筑物屋层较高且大时,在窗顶增设一道圈梁,效果更好。
结束语
在房屋建设中,除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操作外,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等做好设计工作,严把设计关,就一定能够降低和防止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润福,张景红.多层砖房裂缝的根源[J].建筑科学(科技资讯).2005.(20):77.
[2]陈丰仁.闽南地区建筑外墙渗漏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4.31(12):91-93.
[3]苏文辉.中南地区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原因及其对策[J].建筑施工,2002(2):71-72.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与防治【3】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住宅的商品化和私有化已逐步深入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房屋质量也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房屋质量薄弱的最直观表现之一——墙体裂缝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
本文根据笔者工程经验,分析了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产生成因,提出建筑施工中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裂缝 砖混结构 地基不均匀沉降 温度 防治措施
1、前言
砖混房屋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后,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有的还会造成建筑物的渗漏等病害,对建筑物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有的砖混裂缝还会造成房屋的倒塌事故。
笔者在多年从事房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中,所接触到的裂缝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具体原因也较复杂,但经分析,归纳其基本原因,往往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造成的。
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1)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较大。
2)在房屋高差较大或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未留设沉降缝。
3)新建房屋的基础位于原有房屋的基础之下,而新旧基础底面的高差与净距之间的比值大于0.5~1。
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是比较小的,一般对房屋的安全使用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但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比较大。
如果房屋设计的长高比过大,整体刚度性差,而对地基又未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缝。
此类裂缝位置多数出现在房屋下部,纵墙两端,呈对称的“八”字形。
少数可发展到2~3层;裂缝的走向为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宽度为上部小下部大,对于其他形状的房屋,裂缝都在沉降变化剧烈处附近出现,纵墙裂缝多于横墙裂缝,当地基性质突变时,也可能在房屋顶部出现裂缝,并向下延伸,严重时可贯穿房屋全高。
(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除了规范中基础的控制措施外,也可采用下面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墙体裂缝的产生。
1)采用简单的建筑体型
建筑的体型是指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形式。
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如“H”型、“L”型、“T”型等,在其纵横单元相交处基础密集,地基土中应力重叠,沉降往往大于其他部位,易产生裂缝,而且当平面形状复杂时,建筑物内还会因扭曲而产生附加应力。
立面高差悬殊的建筑物,在高度突变处,会因荷载差异而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因此,对于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建筑物,采用简单的平面形式,可减少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房屋的长高比不宜过大。
长高比是保证砖混结构建筑物刚度的主要因素,长高比过大的建筑物,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就差。
如果将建筑物的长高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则建筑物整体具有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则房屋不容易出现裂缝。
一般砖混结构房屋的长高比不宜大于2.5。
2)加强房屋整体刚度和强度
a.合理布置承重墙 设计时应尽量将纵墙拉通,避免断开和转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横墙,将内外纵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空间刚度的整体,以提高调节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b.合理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能增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强砖混结构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显著调整房屋的不均匀沉降。
所有圈梁均应在一个水平面内连接成封闭系统;
c.不宜在砖墙上开过大的洞。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底层如窗洞过大,窗台下墙体易产生反向弯曲而出现裂缝。
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采用分期施工
先建荷载较重的单元,后建荷载较轻的单元;埋置较深的基础先施工,易受相邻建筑物影响的房屋后施工,以减少房屋各部分的不均匀沉降。
对于荷载较大的建筑物,荷载宜逐步均匀地增加。
4)沉降缝的设置问题
沉降缝将房屋从屋盖、楼盖、墙体到基础全部断开,分成若干个单独沉降的单元。
为保证沉降缝两侧房屋内倾斜时不互相挤压、碰撞,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的宽度尚需满足抗震的要求。
3、温度应力引起多层砖房墙体开裂
(1)原因分析
常见的砖混结构是由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等胶凝材料及粘土砖作为竖向承重体系,钢筋混凝土楼盖作为水平承重体系的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和砖砌体的材料线膨胀系数不同。
当两者以相同的温度升降时,它们的温度变形相差近一倍,两者在接触面上将会产生相对位移。
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接近刚性,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互约束,使此位移受到限制而产生剪应力。
由于屋面受到阳光的直射,通常屋面板的温度变化总是高于墙体,使得这种剪应力更大。
由于砖砌体本身的抗拉和抗剪强度很低,当温度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时,墙体会产生抗拉或抗剪破坏,这就是造成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2)温度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为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除了规范中提出的措施外,下面一些方面的控制措施也是必要的:
1)建筑布局在平面设计时,注意调整平面几何形状,使较长的外纵墙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若平面为“L”、“I”、“T”等形式,用伸缩缝将其分割成若干单元,使外墙避免不利形式,这样对抗震来说也是有利的。
建筑平面尽量规整,避免出现错层或房屋高度不一致时导致温度应力集中。
2)构造措施
层层设置圈梁,而且每个开间或进深都设置,这样可以增加房屋的整体性以抵抗裂缝的产生。
在错层处级房屋不等高处必须设置圈梁。
女儿墙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压顶,并且与构造柱连为一体,这样可以抵抗或减缓女儿墙上裂缝的发生;增加构造柱数量,所有内外纵墙与横向承重墙交接处均设构造柱,加强端部构造柱是为了加强砌体的整体性; 降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温度t有条件时,可对屋面进行绿化,既可有效降低屋面板温度,又可以改善顶层住户的居住环境; 墙体宽度为370mm时,将钢筋混凝土圈梁设计成内包,避免其外露,使阳光不直接照射钢筋混凝土圈梁;
3)伸缩缝的设置问题 一些调查显示,有些大于规定间距的房屋没有出现裂缝;相反,小于该间距的房屋出现了裂缝,所以我们需要采用规范限值,按建筑物所在的地域气候条件、结构设计措施、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及建筑物的材料综合考虑如何设缝的问题,单纯设置伸缩缝是不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发生的,而且建筑物的长度只是影响温度裂缝的因素之一,计算表明长度的影响较小。
因此用建筑物长度(伸缩缝)来控制温度裂缝是不全面的,只有综合考虑有关参数,才能使设计更趋合理。
4、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物常见裂缝的分析研究和实践证实,砖混结构的墙体裂缝虽然不可避免,但只要设计合理,确保施工质量,选用材料得当,建筑物的裂缝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苏文辉 中南地区砖混结构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原因及其对策[J].建筑施工,2002;
[2] 陈丰仁 闽南地区建筑外墙渗漏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4;
[3] 杨润福,张景红 多层砖房裂缝的根源[J].建筑科学(科技资讯),2005;
[4] 姚永福 某住宅楼的裂缝分析及加固措施[J].山西建筑,2002;
[5] 王琳贤 某教学楼墙体及楼板裂缝的检测分析[J].山西建筑,2003;
[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相关文章:
砖混结构房屋建设合同03-07
砖混结构施工方案10-07
砖混结构房租赁协议01-29
砖混结构楼房买卖合同02-28
砌体结构房屋裂缝质量控制10-26
间砖混结构房出租协议书12-14
砖混制房屋建筑合同02-28
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论文10-10
影响裂缝控制的建筑结构的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