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论文【锦集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木工程论文1
摘要:
目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一直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随着设计思想的不断更新, 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 建筑平面布置与竖向体型也越来越复杂, 出现了许多超高超限钢筋混凝土建筑, 这就给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抗震设防地区, 如何准确地对这些复杂结构体系进行抗震分析以及抗震设计, 已成为高层建筑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之一。复杂连体结构从抗震的角度是一种抗震性能差的结构形式,因此要采取特别的措施进行加强设计。论文首先阐述了高层连体结构的特点及高层连体结构的震害情况,探索复杂连体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建议,达到使复杂连体结构设计日臻完善的目的。
关键词:复杂连体结构;抗震设计;措施;
引言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所谓连体结构是指两个塔楼或多个塔楼由设置在一定高度处的连接体(又称连廊) 相连而组成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由于连接体的存在使得由原来独立发生振动的塔楼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远比单塔结构和无连接体的多塔结构受力复杂,会出现较强的祸联震动、扭转加大等现象,其结构的抗震性能也不如单体结构,因此连接体的设置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高层连体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对称性、扭转效应、连体两端的连接处理方式重点考虑滑动支座的做法,限复位装置的构造,并应提供滑动支座的预计滑移量。当采用阻尼器作为限复位装置时,也可归为弱连接方式。强化结构的抗震安全目标并提高结构的抗震功能要求,已经成为工程抗震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都繁华商业地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市景观的要求很高,建筑的使用功能也要求多元化,房屋的下部三层为商城,其上有21层的塔楼,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24层,总高度83米,为多功能的写字间,塔楼的顶上三层为观光连廊,因此形成了大底盘双塔的连体建筑结构。自然条件和设计依据:1)基本风压:035N/km2;
2)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剪力墙二级,框架二级。与连接体相连的部分的梁柱构件为一级
2 结构方案的确定
2.1 结构方案的确定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首先应该注重的是概念设计。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根据结构的层数、房屋的高度、抗震设防要求、施工技术、材料等条件来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对抗震结构要尽可能的设置多道防线,采用具有联肢墙、壁式框架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 结构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侧向刚度要均匀连续变化,以适应地震反应的要求,结构的平面布置要力求简单、规则、对称,要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部; 构件的设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脆性破坏,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延性。要减轻结构的自重,降低结构的地震作用。
2.2 本工程从平面形状来看,平面狭长的形状,属于抗震不利平面,从竖向来看,底下三层为大底盘,其上有二栋21层的塔楼,在塔楼的顶上三层设有连接体,因此竖向刚度不均匀,形成竖向刚度二次突变,对抗震非常不利。本工程的难点就在于要在建筑方案己经基本定性的原则下从结构方面来采取措施,尽量满足抗震的要求,尽可能的减轻地震的反应。这些措施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剪力墙的布置,连接体的选型等,下面分别阐述。
2.3 根据本工程结构的层数、高度和使用功能要求,按照《高规》规定的房屋使用高度和高宽比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比较适合。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它既能为建筑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有较大的抗水平力刚度,适用于商场、办公、住宅等,是一种抗震性能比较好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布置应设计成双向的抗侧力体系,剪力墙应分散均匀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处及荷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并沿高度逐步减薄,避免刚度突变。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要有足够的剪力墙的数量,应当使剪力墙承担大部分的水平作用产生的剪力,但是剪力墙的数量也不能过多,否则,结构的刚度过大,引起的地震反应加大,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也不利,结构设计也不经济。
2.4 连接体的结构方案确定
连接体是连体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前面的分析表明,对对称结构而言,在
对称的水平力作用下,连接体的存在对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很小,但对非对称的连体结构,连接体的存在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就很大,在实际施工完成的工程中是没有绝对对称结构的,更没有绝对对称的水平力,即使是设计为对称的结构,在施工、材料和使用荷载上也可能不对称,地震作用更是随机的和多向胜的。现行《高规》规定,对一般的结构都要考虑结构的偶然偏心。连接体在整个结构中是两个塔楼的变形协调部分,由于各塔楼的刚度不同,结构的振动性能也不同,变形也不同,连接体的存在使得塔楼中侧向刚度大的塔楼受力变小,而侧向刚度小的塔楼受力变大。
3 结构设计的加强措施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基本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抗震设防标准。但是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和计算的近似性等原因,抗震设计更重要的是概念设计,即所谓“三分计算,七分构造”,因此还应当应用工程经验和通过计算分析中发现的薄弱部位采取加强措施。
3.1 对塔楼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强设计
与连接体相连的梁(并延伸一跨) 和柱提高一级抗震等级,与连接体直接相连的柱用钢骨混凝土柱,钢骨柱从第十八层至顶层设置,控制这些柱的轴压比。连接体的钢梁伸入塔楼的第二跨,与剪力墙相连,没有剪力墙的地方与柱相连,并加强连接体与框架柱和剪力墙的锚固,以免地震时连接体的拉脱,而引起连接体塌落。与连接体相连的第二跨的梁端加强抗剪和抗弯的设计;第4层、第7层、和第19层是薄弱层,柱箍筋全高加密、箍筋直径加粗,剪力墙的水平钢筋也适当加强。并且不在这些层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适当加强11、15、17、18层柱和墙的配筋,不在这些层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第三层和连接体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用150mm 厚,并且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一方向的配筋率不小于0。30%。
3.2 采用隔震加固法
结构刚度和地震作用成正比。当结构周期变大时,刚度随之减小,进而降低了地震作用。目前工程实践中,以增大周期为目的的加固技术方法多为隔震技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铅芯橡胶隔震。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橡胶、铅芯两种材料阻尼值相对较高、水平变形比较大,且能大量吸收并散耗地震动能量的特点,将铅芯橡胶隔震布置在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使二者完全脱开。地震中,隔震垫产生较大的水平变形,吸收并消耗大量的能量,增加上部结构的周期,使得上部结构的地面水平加速度大幅降低,实现减小上部结构地震力的目的。
3.3 消能减震加固法
在工程抗震原理中,结构阻尼与地震作用为反比关系。在工程实践中,增加结构阻尼主要通过在结构变形较大的部位设置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方法来实现。利用阻尼器来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预期变形,通过降低建筑结构在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确保建筑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出现严重的破坏。
3.4 外加构件法
通过在原建筑结构构件外部增设构件,加强结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整体性的方法称为增设构件法。该方法可以对建筑物中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加强,但使用该方法进行构件的加固设计时,需重点关注新增加的构件对加固后结构整体
抗震性能的影响。常用的技术方案有增设构造柱/圈梁加固、增设墙体加固、增设柱子加固、增设拉杆加固、增设支托加固、增设支撑加固和增设门窗加固等。
4 结语
在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中, 除要考虑概念设计、结构抗震验算外, 历次地震后人们在限制建筑高度, 提高结构延性(限制结构类型和结构材料使用) 等方面总结的抗震经验一直是各国规范重视的问题。当前, 在抗震设计中, 从概念设计, 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 在将抗震与消震(结构延性) 结合的基础上, 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 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隔震措施, 消能减震措施) 来减震, 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而且, 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高层连体结构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系,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复杂高层连体结构这一新型结构体系进行了抗震设计和研究,加强连接体以及与连接体相连的构件的构造设计,一般情况下,连接体与主体的连接要用刚性连接。跨度大时,可采用钢析架,以便减轻结构自重和方便施工。
土木工程论文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度过入世后的过渡时期,建筑企业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面临行业的利润不断降低、生产要素成本要素不断上升等问题。建筑企业只有把握住市场竞争的优势,才能够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人才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为关键的要素,在土木工程从业者的培养中,应该利用现有的工程经济学方法,提高土木工程从业者的数量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利用最小成本实现工程建筑的最优化结果。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从业者
建筑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区别比较大,主要反映在建筑产品的投资量比较大、投资获利周期比较长等方面,并且建筑产品的投资、生产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应该进行周密细致的经济效果分析,保证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最佳的经济效果。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土木工程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可以提高土木工程从业者的经济分析能力。否则,将会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工程经济学概述
所谓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是一项在工程技术实践活动中的经济效果研究的学科,主要是以工程项目为主体,并且是以技术经济为核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工程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研究如何利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服务以及作业的最大功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工程经济学强调的是现有环境条件下,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分析,是一项针对于工程项目“未来”经济效果的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工程经济学专业的学校,主要是针对于学校内部工科背景的毕业生,目的是提高工科毕业生对于成本控制和经济分析的重视,避免在工作中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随着工程经济学对于我国学科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我国的技术经济与工程经济之间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我国现有的在人才培养中的工程经济学专业,这些对于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于我国土木工程从业者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二、工程经济学对于我国土木工程从业者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土木工程从业者应该保持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不断提高经济分析、评价能力,并且在技术方案选择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自身的相关能力,提高技术方案选择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现在的建设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保证选择质量高的技术方案,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实现资金的最优化使用。
(二)技术影响
土木工程从业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肩负着对于项目技术传承的使命。因此,需要在满足工程项目相关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方案与创新设计的有效结合。在建设的过程中,利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保证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项目建筑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于技术方案、施工的技术和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选择,才能保证最终使用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最优的。
(三)社会影响
工程经济学对于土木工程从业者的社会影响主要反映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土木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见证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1世纪中,新材料和节能工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建筑项目的能耗,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承载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语
土木工程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土木工程的从业者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程经济学对于工程项目成本降低、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土木工程从业者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书勤,王筝,赵玉如.谈工程经济学对土木工程从业者的影响[J].山西建筑,20xx,(3):253-254.
[2]何灿,张克.论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J].发展之道,20xx,(9):255-257.
土木工程论文3
关于教学策略的类型,以往研究者归纳了很多,比如自主式教学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合作式教学策略、竞争式教学策略、学徒式教学策略、评价策略,等等。这些策略在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中能不能适用,分别能用在哪些方面,值得研究。根据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特点,可以归纳如下适用教学策略类型。
(一)自主式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寻找教学目标,安排学习,并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风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这种策略可以把信息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讨,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效果较好。但存在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如目标设计不妥,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学习效果差。这种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学生已具有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适于学习成绩较好并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理论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环节中,可采用自主式教学策略,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查阅资料,教师重点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种策略在知识性较强的课程中能较好地适用,比如地下空间开发、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地质等课程。
(二)替代式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常使用这种策略。该策略主要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备课过程中组织和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这种策略比自主式教学策略效率高,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更多内容,但这种策略学生智力投入少,学习深度不如自主式策略好。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密集,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的时间少,因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学对象上这种教学策略适用于学习被动、自学能力一般的学生。这种策略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能较好适用,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三)合作式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行为,是指学生之间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而彼此配合、相互协助的一种联合行动,该策略的基本形式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体系的几个优越性:(1)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2)能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3)能加强学生间的感情沟通,改善关系,建立起良好的友谊。该策略强调学习小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和内容由共同学习的伙伴分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组内成员的意见不一致、分歧争论,造成内耗,浪费时间和精力;小组进行讨论时,一些不愿承担责任的组员推卸责任,或是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影响学习积极性,降低效率,伤害感情。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中,可采用小组学习策略,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空间,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后勤工程学院积极支持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国家级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促进教与学之间的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团队意识,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学徒制策略
学徒制培养了无以数计的能工巧匠,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对技术的发展、传递以及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这种教学策略偏重实际操作技术,忽视基础理论知识,不利于大批量人才培养,因而“认知学徒制”应运而生。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目标,学生可以在其中主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必要时获得支撑。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教师活动的观察、模仿主动学习,适用于土木工程中实践性强的课程。这种策略与实践教学息息相关,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在文献[4]中有所研究。后勤工程学院开展了“学分制导师”制度,通过对教师个人的考评,确认导师资格,学生通过校园网了解导师基本情况,教师在全体学生面前自我介绍,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作为本科四年的导师。导师与学生保持联系,教师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一些实践活动中,教师带学生参加学习,学生也能以教师为榜样,学习其闪光点,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引导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环节中,可采用这种教学策略,其他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环节可结合模型或实际工程,在工地上集中讲解。这种策略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尤其重要,如测量实习、施工实习、认识实习等课程。
(五)评价策略
人们总是存在一种被他人认可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积极评价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使他们葆有学习热情。评价策略是一种适用性最为广泛的教学策略。当一个人不仅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很多大学生的热情不高,甚至毫无热情,厌烦读书。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感觉不到苦中有乐,未体验到先苦后甜的感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注意,不懂得正确的评价。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和鼓舞,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这无论是从心理学的情感认识过程和情感需要分析,还是从教育学的教育目的和审美教育检验,及时评价最直接地对学生起到催化教育的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策略的侧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哪一个教学策略是可以通用的。每一个教学策略的采用都要考虑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自己成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才能找出适合于所任学科、所教学生及自己个性风格的教学策略[5]。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学策略应该强调以下特点。
(1)土木工程教学中往往以培养土木工程师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课程的设置目的,土木工程涵义广泛,有的培养施工为主的工程师,有的培养设计为主的工程师,有的培养工程管理人员,有的培养土木工程研究人员。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待,并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
(2)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统观教学全过程,综合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教学策略的制定应体现较为完整的结构功能。土木工程基础课程(包括结构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的教学策略应考虑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而专业基础课(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等)的教学策略又应注意后续专业课的需要,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上取舍和安排。后续专业课程可能利用到哪些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想到,并在教学策略中得以体现。专业课的教学策略应注重学员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让学生了解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如何思考实际问题等。工程案例学习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方面。
(3)制定好的教学策略应该在操作层面上具有灵活性。土木工程类的'课程一般都与实际工作比较接近。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是千变万化的,不能只注重一个层面或一个方面的讲解,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注重教学过程的理论讲解,达到讲一个案例掌握一类工程的目的。如何体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是土木工程类学科教学策略的关键。
(4)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本认为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很难。这个时候就需要强调教学策略的调控性。在教学过程中原本制定好的教学策略应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教和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在采用已经制定好的教学策略时,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学生。土木工程类的课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经验性的公式在专业课中较多,有些可能找不到理论依据,不易理解。在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时,应注重策略调控性,原本制定好的替代式教学可能没有自主式更有效,而有些可能采用学徒式又更合适。
(5)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策略处于教学策略制定的课程级、指导科目级、单元级和要案级。制定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策略对后续的低层次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土木工程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策略的制定:培养以设计为主的工程师应注重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建筑规范教学内容,培养以施工技术和管理为主的工程师则应注重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在教学策略层面上应充分体现。同时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不同的教学目的也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培养以设计为主的工程师可以采用理论推演和具体化的教学手段,而培养以施工为主的工程师则多以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策略评价
教学策略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以较少的教学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制订或选择教学策略,需要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力争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功的教学策略低耗高效,保证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教学策略评价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效果、效率和效益。效果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可在考试成绩中得到体现,这一点土木工程类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相同的特点;而教学效率则主要为教学产出(效果)和教学投入之比,或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教学效益主要指教学活动的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上述三点和教师是否采取否有效的教学策略有直接关系。土木工程的教学策略评价,可以从上述三方面体现,但由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在对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评价时,考试成绩和其他方法不能完全体现和准确评价。比如,注重设计知识的掌握可能需要以实际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和内容的科学性来体现,而注重施工知识的可能需要给一个实际工程案例,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两者的差别较大。在实际的教学策略评价中应考虑到土木工程课程的特殊性和专业方向性。
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能否提高专业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师在面对不同专业课程时采取的不同教学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策略研究,对促进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策略采用学徒式较适合,而在课程设计和应用方面则合作式较合适。土木工程专业课的教学策略评价需要注意教学目的。林林总总的策略如何选择和发挥,较好地运用在所从事的专业教学课程里,面对具体的课程,如何与时俱进地创新,形成与课程相适应的新教学策略,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永恒不变的课题。
土木工程论文4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土木工程技术也随之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发展空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各种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一种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全是土木工程施工最基本的要求,而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土木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基本质量要求
1.1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水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对用水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水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当前,在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中一般都使用日常饮用的淡水,基本可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沼泽水、生活污水及各种工业废水等是不能在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中使用的,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中严禁使用海水。
1.2混凝土施工中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拌制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因此水泥的质量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也决定着整个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当前,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严格的控制标准,涉及选用、运输和储藏等各个方面。
水泥作为混凝土拌制中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在市场上有很多的品种和品牌,由于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以把当前市场中常见的水泥分为通用水泥、特种水泥和专业水泥3种类型。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工地都有其自身特点,相关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施工方案,选用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水泥,可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其利用效率。需要相关施工单位注意的是,在水泥选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环境保护的理念[l}l0在水泥的运输和储藏方面,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水泥运输的过程中有严格的'防水防潮措施;其次,对水泥储藏库房有严格的排水通风要求,确保库房的通风状况良好;第三,严格按照要求对运输到工地的水泥进行分类储藏,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等都是水泥分类储藏过程中的参考参数。
1.3混凝土中骨料的质量控制
砂石骨料是构成混凝土的最基本成分,在建筑工程中,砂石骨料的需求量往往是非常大的,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土木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为了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对砂石骨料要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不会因为超出预算太多而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增加。此外,在土木工程中,骨料质量的优劣会有连锁性的影响,对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也有很大影响,继而对整个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中,砂石骨料品种选用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仔细研究骨料的储量、物理力学指标、砂石杂质的含量、砂石骨料的开采、存储、加工等各个方面。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规范问题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比标准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对工程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当前,在混凝土的拌制中,对其成分配比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规范标准,这个标准是经过严格的实验室分析得出的,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基本前提。但是,在当前的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的各种原因所致的配比不达标的情况屡见不鲜,使用这些配比不达标的混凝土施工,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自然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混凝土浇筑是出现问题较多的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由于散热不均匀所导致的裂缝问题,当前虽然通过砂浆浇筑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但是还需要研究出来更好的对策;第二,拆模过早也会导致混凝土压得不实,进而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高,最终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第三,振捣不足的问题也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有足够时间保证振捣,否则会导致水泥浆和钢筋得不到完全的结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从而出现各种漏洞影响工程的质量。
2.3施工材料问题
施工材料是对土木工程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施工材料的问题表现在原材料选用、运输和储藏等方面。首先在原材料的选用上,有相当多的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不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施工材料,自然会导致施工过程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此外,在施工时沙子和石子等施工材料是必须用到的,在石子的选用过程中,表面越光滑的材料,越不能与混凝土很好地粘连,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表面空洞比较多的石料,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石子与混凝土有效粘连;在沙子的选用中,混凝土的强度过低大多是因为沙子含土过多导致。
在施工材料的存放过程中,工地的环境比较差会导致水泥出现问题,因为水泥变质而导致的混凝土工程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当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合搅拌时,需要分布均匀,必须严格控制混合的均匀度。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投加顺序不对也是导致混凝土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很多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不注意这个问题,也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
2.4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其中,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温度和具体地形等诸多客观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这虽是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但是可以采取措施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人为的主观因素是指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够,不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制订施工方案,并且在混凝土类型的挑选上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就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混凝土裂缝一旦出现,就很难补救,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尽量在源头上避免这个问题。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施工现场的管理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要从施工现场的管理做起,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整个工程能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施工现场的管理要先做好施工场地和人员的管理,施工场地的各种细节管理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职业责任心更是需要重点提升。施工现场管理还要严格执行施工作业程序和加强监督,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对施工技术和作业程序进行管理和监督,切不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周顾质量规范的要求,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而导致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强度要严格监督,避免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标准就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
3.2加强混凝土的日常养护
混凝土固化是当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改进混凝土的拌制工艺和养护手段。混凝土的工艺技术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实施,同时要根据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土木工程质量的需要。此外,混凝土在养护时需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内,这样就可以最人限度地避免内外温差太大而导致的工程表面裂缝。加强混凝土的日常养护,可以确保混凝土一直保持在最佳的质量状态,这样就能保证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强度,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4结语
总而言之,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人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土木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因此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希望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土木工程论文5
[摘要]文章在总结了“土木工程资料”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课程缺乏、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资料;教学;方法;实践
土木工程资料是我校资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资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资料组分、结构与资料性质的关系、外界环境和施工工艺对资料性能的影响,以及资料性能改善的途径,为以后毕业设计、进行科研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
1、课程现状
1.1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
土木工程资料种类繁多。根据资料的来源,有天然资料及人造资料;根据资料的功能,有结构资料及功能资料;根据资料的成分,有无机资料、有机资料及复合资料,这就使得“土木工程资料”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另外,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而计算推理的内容相对较少。土木工程资料与工程应用紧密相连,每种土木工程资料(原资料或产品)都有相关的技术指标,有些技术指标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种资料往往构成混合资料或产品,各种资料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混合资料或产品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另外,工程应用环境对于资料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既要体现各类型资料的基本特性,又要在工程应用上形成统一体系。这些因素使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1.2实践课程缺乏,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薄弱点。传统的三大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被越来越弱化[2]。“土木工程资料”作为我校资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样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经费短缺、缺乏实习基地等问题。另外,该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且以文字叙述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作为在校学生,平时也无法接触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实验配套缺乏,更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单纯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碎片”,缺乏整体性的概念。例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与组成资料、配合比设计、养护条件、结构和构件设计紧密相关的整体论,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1.3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三新”(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技术为标志的工程建设新时代已经到来[3]。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也促进了新资料的发展。例如普通砖的砖块体积小,施工效率低,而且砖块烧制需要毁田取土,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消耗大量能源,而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但体积大、施工效率高,而且使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得到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这种传统的烧结砖正越来越多地被加气混凝土所替代。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资料的发展速度慢,而教学大纲是根据教材内容而制定的。我校的教学大纲修订年限较长,进一步导致授课内容跟不上新资料的发展速度,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
2、教改方法
2.1结合工程案例,加强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代替传统的理论讲授法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土木工程资料中叙述性的内容较多,如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工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工程中常出现的现象,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过程也符合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工地上出现的石灰墙面鼓包、开裂现象,北方地区出现的路面、桥梁用水泥或混凝土剥落现象、沿海地区大坝的钢筋裸露、锈蚀现象,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整栋房屋突然垮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各种资料特点及施工技术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另外,由于课程中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实例演示等教学信息通过屏幕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例如对于钢材的拉伸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以及时间长、操作难的实验等,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加强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实验学时有限,而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有些实验周期很长,无法在课堂内把所有实验都完成,因此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首先,在实验课上完成基础实验,例如完成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胶砂强度试件的制作,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水泥水化产物的分析,石膏制品的制作,沥青的粘度测试等实验。其次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以教师指导及研究生助教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例如各种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水化产物、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教师可以提供题目,学生确定选题,然后分组完成。最后每组同学递交实验结果及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资料性能检测实验、新资料的开发研究或者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关注学科发展前沿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资料的发展速度慢,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土木工程资料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更新,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关注学科前沿和培养创新意识上,特别注意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情况,研发符合我国工程特点的新资料。例如,在国内外,聚氨酯外墙保温资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聚氨酯的防火性较差。许多事故表明,火灾造成的巨大伤害都是由于所用资料的防火性差,并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毒气而造成的。由于我国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且高大,聚氨酯作为外墙保温资料必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引导学生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并且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新资料。另外,应缩短教学大纲的修订年限,同时应把教学内容的主动权交到教师手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固有体制会制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2.4改变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是应试教学方式中的传统评价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课堂出勤、上课听讲、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依据。平时作业紧扣教学重点,例如石灰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骨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的配合比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反应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材包含了大量关于资料的技术指标以及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公式。随着新资料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指标也会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在信息时代,电脑能够为人类提供海量数据,并可及时查询,因此很多内容无需特别记忆。因此,开卷考试能够回避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多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结合,更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3、总结
“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实验和实践认识促进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程云虹.“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xx(4):27-28.
[2]张俊,罗伟.《资料工程基础》教改[J].广东化工,20xx,38(3):200.
[3]张灵辉.《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教学的改革[J].四川建材,20xx,41(2):295-296.
[4]苏达根,张志杰,钟明峰.以学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xx,27(11):49-51.
[5]靳正国,郭瑞松,侯信,等.大资料专业“资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增刊),20xx:31-34.
土木工程论文6
1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类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大量采用,其可以切实的对房屋建筑的总体质量提供保障,在对土木工程房屋建设进行建造时,建筑公司往往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此举不仅可以确保工程正常施工,还可以提升土木工程房屋建设的使用年限和施工质量,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种类为深层搅拌桩、地下连续墙以及柱列式灌注桩排桩三种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以下着重针对这几种方案实行探讨。
1.1深层搅拌桩深基坑支护技术
该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通过专门的机械装置,将地质外观以灰色为主,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和硬化剂掺杂搅拌,以使地质软弱粘性土的物理特征产生变化,达到提升地质的稳定性的标准要求,该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和软弱粘性土等地质构造中应用最为广泛。
1.2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技术
该技术可以切实地提升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强度,提升建筑物的防渗效果,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具备操作简便,短工程周期以及高防渗能力,可以切实减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发生沉陷情况,地下连续墙在地质构造相对繁杂的土木工程房屋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
1.3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深基坑支护技术
该深基坑支护方案能够分成密排与疏排设计两类,通过该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实行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保证砼梁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需在桩顶浇注大横截面钢筋,进行工程施工时,为了避免埋藏和运动于土层岩石空隙中的水及杂物混进深基坑内,应选用高压注浆的方案进行施工。
2土木工程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工程施工准则
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实行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工程施工时,要保证采取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符合有关标准,土木工程房屋建设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重视以下几方面施工准则:
2.1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要达到土木工程房屋建设的稳定性要求及变形标准,即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要符合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日常使用过程中,可承受的最大的荷载和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个限值的状态。
2.2为了确保总体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可靠,采取的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技术需要具备严格的安全性。
3土木工程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施工实际举例
某个房屋建设工程的建筑总面积为30624.6m2,建筑总高度为26.2m,建筑地面上为9层,地下为1层,地下设施底板是建筑标高-6.6m,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此建筑的地质构造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的垃圾土,厚度1.7m~3.1m之间,处于自重固结状态,淤泥质土厚度0.5m~6.2m之间,具备较高的在压制过程中被压缩的能力,塑性指数介于10~17之间的粘性土厚度1.1m~4.3m之间,具备相对淤泥质土稍差的在压制过程中被压缩的能力,残积粉质粘土厚度0.5m~2.2m之间,层顶埋深12.7m~16.9m之间,建筑公司对工程施工现实状况实行探究,且以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结构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以及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的能力以及技术性等角度实行综合分析,最后选用将基坑边坡通过由钢筋制成的土钉进行加固,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砼面层和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实行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在深基坑北方,西方,东方转角10m内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作为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为提升深基坑开挖阶段,淤泥质土层自身稳定效果,通过保证隧道工程开挖稳定的辅助措施,顺着深基坑安装8排土钉结构,彼此间距离为1.2m×1.2米,土钉墙厚100,选取C20砼喷射定型。
3.2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实行土木工程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之前,建筑公司要细致勘察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埋藏和运动于土层岩石空隙中的水水位改变状况以及天气气候因素,保证房屋建设深基坑工程可以正常进行,实行土木工程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前,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分配工作人员将工程施工现场中的杂物清除,确保工程施工现场的优良环境。
(2)依据工程施工现场现实状况,设立科学的工程施工方式,且明确施工技术交底及工程建筑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工程施工正常开展。
3.3选择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分为人工开挖与机械开挖,人工开挖是工作人员通过工具实行深基坑挖掘,该开挖模式相对灵活,可在多种地质条件的施工中应用,可工程工期长,人员工作强度大,且对工作人员的工作阅历要求标准较高,所以,人工开挖不适合大规模深基坑开挖,机械开挖则适合大规模深基坑开挖,需依据现实状况,采取科学的机械设备,与此同时,在工程施工阶段,采取适宜的边坡的高度与宽度之比,以确保边坡稳定,此工程施工阶段,建筑公司选用人工施工与机械施工彼此结合的方案,先利用机械设备在预定部位开挖,与深基坑坑底接近20cm位置,采用人工施工模式。
3.4选用合理的防水方案
深基坑支护工程工期较长,工程施工质量极易遭到埋藏和运动于土层岩石空隙中的水水位作用,若无法确保深基坑的防水标准,很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情况,不仅对工程正常施工不利,还有很大概率对范围内建筑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特别是地下水水位较高,对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损害极大,所以,建筑公司要依据现实状况采用合理的防水方案,土木工程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阶段,建筑公司的防水工作往往采取止水帷幕方式,该措施是通过高压器械将砼浆液喷射在深基坑内,产生具备防水能力的砼幕墙,因为砼施工和桩体质量对总体止水帷幕的质量作用巨大,所以,进行工程施工时,需提高砼施工质量,保证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最终保障总体土木工程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
4结论
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是项相对繁杂的技术,建筑公司在实行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阶段,需依据现实状况,采取科学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保证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使土木工程房屋建设的总体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土木工程论文7
摘要:研究性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基于研究性教学,提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课题化策略,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过程。通过实施教学内容课题化这一研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获得了持续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课题化
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及持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在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掌握现有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说过,教学即研究,它不是现成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哪怕所传递的知识技能是最好的。研究性教学[1-2]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特点
土木工程是一个强调工程应用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要能适应未来挑战,要有工程学识、领导能力和服务意识,要有创造、发展和传播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结合工程实践,又要体现创新[3-4]。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分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科学核心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前两类主要是对人文素养和基础知识的培养,后两类课程在文章中作重点讨论,主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能力。专业课程相互间有着较多的相似性,实践性非常强,既要以工程实际应用为导向,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要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本位,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形象设计、建造能力、统筹规划管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5-6]。
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及课题化策略研究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特点,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综合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思路出发,在近些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基础上,文章提出教学内容课题化、系统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即对教学内容以课题化为导向,对每个研究性教学课题提出“课题的知识准备―课题主体内容的研究学习及实践―课题对后续内容及其他专业课程的价值”三位一体的课题化、系统化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课题化策略以两种形式展开研究。
(一)由点到面式
土木工程专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无论是章节编排次序,还是各知识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或步骤,既相对独立性,又相互关联。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知识单元的相对独立性,每章节设立研究性教学课题。
在课题教学中,着重强调三个环节:环节一,学生根据知识单元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关联性,寻找课题的相关知识基础,即寻找课题和已学知识的关联,以获得探究新知识、新领域的知识体系支撑;环节二,学生根据课题研究学习课题的核心知识,其间,可借助教材、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模型、实物(实际工程)等多种学习途径和工具,这一环节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展开,不能偏题,但可以丰富课题的内涵,拓展课题的外延;环节三,学生探寻课题研究的价值,要求能举出实例,这也是一个必备的环节,即找出该课题与后续课程知识、后续专业课程及专业的关联,增强学生对后续课程及专业学习的期待心理,使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系统有机联结,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与欲望,提高学生对课题内容深入学习的主动性。
将教学内容课题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在以上三个环节中,环节二是课题的主体部分,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环节一、环节三确保在研究学习课题的.同时,将课题化内容与已学知识和后面待学知识联系起来,确保课题化的知识单元在课程中的系统节点地位,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从而实现由点到面的课题化策略。为了清晰、准确理清知识单元的内容及其在课程中的地位,便于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题讨论交流及未入选课题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三个环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三个环节中研究学习到位,使课题内容精准化、系统化。
学生学习的一般程序为“个人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发现问题后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学习过程―课堂讨论交流―提交课题总结小论文”,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实践、交流和总结,不仅学会了应对疑难的方式、方法,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习能力,提升了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同时,学习内容更具开放性,学习过程更具灵动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7]。
(二)由面及点式
土木工程专业每一门课程都与工程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每一门课程学习完成后,都培养学生的某项专业技能,都能有相应的实践成果。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先给定关系整门课程(或者课程大部分内容)的实际课题项目,即课题牵涉的是课程面上的知识,但在研究课题时需要涉及到课程各部分的知识点,由课题统领或巩固课程内容,在课程的考核或者课程设计中使用效果较好。文章采用由点到面式的课题化策略,研究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此方式适用于课程的学习过程。
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课题化的实践过程
(一)教学内容课题化学习实践动员
1. 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方法
学生只有了解课程的特点和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该课程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与研究性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培养研究性教学意识,增强学习自主性。
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及创新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看,学习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该课程围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综合能力”的宗旨展开研究性教学,根据研究性教学特点,对研究性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设计了相应的教案、研究性教学实施方案表、研究性教学案例、研究性教学学生须知、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细则等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讲解研究性教学方案,做好研究性教学模式实践动员。课程采用“教学内容课题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选题时只选前后内容影响程度不大、相对独立、学生易于掌控、易于探索实践的章节作为研究性教学课题。比如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将点线面综合题的解法(解法探讨及空间模型分析)、换面法模型制作(研究投影体系变换的空间分析及其变换规律)、立体表面取点线及模型制作(加强体的意识,探索基本体的投影特性及表面取点线的本质)、相贯线的画法、形体分析法读图、线面分析法读图、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剖视图的种类和画法、标高投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专业图的识读与绘制、AutoCAD的综合应用等选为研究性教学课题。未选入研究性教学课题的章节,根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作图方法和步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程特点展开,力求在自我思考、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并适当引导,由学生总结出来,以此进一步将教学内容加以完善、系统化。
2. 做好研究性教学实践的分组工作
研究性教学实践性一般每组5人左右。本着志愿的原则,小组成员由组长召集,或是自由组合,组长通过自荐或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小组间的成员互帮互学,组长与成员实行双向选择,互相协调督促做好课题,但如果个别无法协调时,就重新调整。课代表及时统计好分组情况,并报告给教师。组长准备记录本,做好学习过程的全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活动内容、讨论的问题、分工情况、完成进度、完成效果、总结),记录下表现最好的和最差的学生。
3. 小组认选课题
每组在教师设定的课题中选出一个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其余为一般研究课题。小组对照教学日历,按教学顺序对各课题展开研究学习,各组必须在组长协调下学习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首先小组讨论,拟定学习提纲,分派任务,商量课题讨论交流的时间、方式、地点等,接着小组成员有序地投入研究性学习,并适时交流讨论。
(二)教学内容课题化的学习实践过程
1. 小组的研究性学习
(1)学习内容。每个小组须按拟写的学习提纲、学习任务,认真组织学习,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学习内容按照“搜集本课题的相关知识基础(包括过去学习过的所有有用的知识)―学习本课题内容(课题的研究学习核心)―了解本课题学习对课程以及本专业的作用和影响(课题的研究价值)”三位一体的研究性学习思路展开。
(2)学习途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料;各种标准、规范、手册等是准绳;网路教学平台、历届研究性教学成果、网上有关学习资料是丰富视野、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作业、案例分析、工程实际、模型、实验(实践)指导书等实践性内容,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师生交流使课题研究得以深化、升华,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解难释疑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相应的策略。互助――组员间互帮互学,互相督促;答疑――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组内相互讨论释疑,并及时和教师交流,以便教师做好适时互动指导;质疑――教师预约部分学生质疑,以随时检查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课堂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在班级汇报,以保证各小组成员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交流,并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3)学习成果。重点研究课题要求有创新点,尽可能结合实例工程(可网上查找,也可与实际工程联系),将学习过程、课题主要内容等要求制作成电子讲稿。根据研究性学习情况,选出优胜的一组或多组,或由小组自荐(鼓励各小组积极自荐),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汇报;准备一些课题的重要问题,主持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提交学习报告或论文一篇,须紧扣主题,根据课题学习情况和内容书写。一般研究课题要求通过研究性学习过程,熟练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就课题汇报组的不足补充;准备一些有创新性的问题,在讨论时质疑、提问。
2. 课堂交流
(1)汇报、补充、问题交流。汇报组汇报后,对课题进行提问,由其他组组员讨论作答;接着由其他小组补充课题汇报不足处;各小组将准备好的问题或即兴提问,由汇报组作答,其他组员也可积极参与;指定学生提问或作答。教师在每一个问题中都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及探究的方向。
(2)教师导问。教师的问题一般为两种:一是教师在备课时预设的,既有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有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二是借助课堂交流适时提出突发性问题。这两种问题对课堂交流的补充和课题的导向起到导问的作用,可以补充和深化课题的学习。例如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形体分析法读图课题讨论交流中,围绕形体分析法读图的四个步骤“分―找―想―合”[8],预设好问题:一问为什么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二问形体分析法读图的策略是什么;三问读图时“分”什么,如何分,“找”什么,如何找,“想”什么,如何想,“合”什么,如何合;四问形体分析法读图是否可以解决所有组合体视图识读问题。教师导问应以学生思维培养为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或提出其他相关问题,提高授课效率。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只有主动提问,积极思考,才能真正主动学习。因此学生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研究性课堂的价值所在,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实际探索意义,教师要引导驾驭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问题的探讨中有效、主动地学习了课题的知识,思维也更加开阔、灵活。
学生思维比较发散,对所研究内容也把握不好,提出的问题经常和课题无关,需要教师适当引导,保证学习效果。通过引导,学生会在课题学习时更有针对性,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保护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思维。
3. 小组总结反思
在课堂汇报交流后,小组及时讨论总结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完成作业后,再进一步讨论交流,并互相点评,组长记录。重点课题组最终形成一个共同的课题学习成果,提交学习报告(或论文)一篇,以供各小组进一步讨论交流。
(三)研究性教学考核
对各小组的研究性教学考核,强化研究性教学过程意识,充分反映考核对研究性教学的导向作用,同时综合考虑研究性教学成果与效果。考核评价结果须有效地体现各小组研究性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研究性教学成果,能充分展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水平情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期末考试和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研究性教学考核标准
各组均以小组形式记载考核成绩,同时记载最差的(可以没有)和最好的,对参与汇报的小组给予适当加分。对表现良好的组长给予适当加分,否则要扣分,甚至记为不及格。研究性教学成果以20%计入期末总成绩中(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50%)。
2. 研究性教学基本考核内容
(1)组长记录本是研究性教学过程考核的基本依据。记录本不仅要记载课题计划与分配及完成情况、学习内容、交流讨论情况,作业交流情况等;而且还要客观地自评和评价小组成员,组员、组间监督、课代表、学习委员检查确认,教师权衡。
(2)课堂交流。据汇报材料完成及修改情况、课堂汇报情况、补充、提问、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评定。
(3)总结成果。据作业、学习报告(或论文)综合评定。
(4)综合素质考核。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学习热情、演讲能力、创新能力、正确的审美意识、动手制作能力、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都得到了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人格养成、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综合能力”,增强考核的导向作用,强化过程考核意识,对学生的这些综合素质也纳入考核内容中。
四、结语
在教学内容课题化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课题的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较扎实。学生学习的热情比较高,主动参与意识强,不仅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而且能在学习中互帮互学,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习能力,锻炼了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和责任意识。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获得了持续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他们自主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华.研究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洪银兴,谈哲敏.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性教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xx.
[3]林峰,顾祥林,何敏娟.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xx,15(1):26-28.
[4]刘荣桂,蔡东升.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xx,21(2):21-24.
[5]朱海华,杨为民.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xx,37(25):248-249.
[6]贾影,于桂兰,徐艳秋.结构力学研究性教学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xx,20(3):116-118.
[7]王红.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4(1):15-18.
[8]栾蓉,王红,窦春涛.建筑设计制图[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133-145.
土木工程论文8
1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特点解析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中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研究的是事物内部规律,应用型人才则指的是从事非学术型工作的实际操作者,比较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方面注重学术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注重知识的应用,但是两者都同样推动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面较广的特点,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一定的科学人文知识和财务、管理等知识具有一定了解,应用型人才在工作时还有可能涉及一定除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所以,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能够帮助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开展工作。应用型人才还具有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具备成熟的技术和规范的基础知识,并且具有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行为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应用型人才还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较高的素质能够尽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有利于其未来道路的发展。
2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学科的特点解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一般属于教学型院校和地方性院校,并且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应用学科专业,能够强化实践实训教学和提高应用能力,比较重视应用研究,能够促进学科和研究紧密结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型的实用人才。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未来工程人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土建行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土木学科人才的要求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传统的工程教育中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个是工程学科教育中实践经验不足,另一个是工程实践训练较多但是工程科学教育较缺乏。现代工程师必须坚持将工程科学教育和工程实践训练结合起来,运用并行工程的概念将两者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现代工程教育的观念,这给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本科院校中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应用和适应能力。从而为各行业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在面对现代社会高新土木建设工程领域中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基本岗位,从事解决实际问题和维持正常工作运转的高等技术型人才。这些高等技术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土木技术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在技术应用中必不可少的非技术知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一般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比较擅长技术的应用,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为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3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选项
1.课程设置
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其中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和实际社会情况相符,并以工程实际为背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目前课程设置方式主要是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并按照学习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应采用平台和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平台指的是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模块则指的是专业方向模块。很多课程设置要将人才培养需求作为导向和动态来进行确立,对专业方向并没有很强的归属性。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学时和国外高校相比较,存在很大差异,繁重的学习任务量并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首先应满足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实施来达到目的,所以,课程体系设置的根本价值在于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实践能力,以面向工程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应用能力培养目的,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减相关课程和课时,其中专业基础课程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其次,课程设置还应能够反映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之间都存在着层次类型、办学优势、办学理念和行业背景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这需要所有本科院校都要体现自身特色,培养的人才能够和当地市场的工程技术人才要求相符,利用本科院校的优势来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
2.师资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决定性地位,所以本科院校应将以人为本作为办学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师资队伍素质结构应进行调整,构建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师队伍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除了本校固有的师资力量外,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来设置和责任权利一致的特殊的教师岗位,如设置重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等技术职位。本科院校除了本校所具有的稳定的在职教师队伍外,还应从校外聘请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和外界之间信息的沟通交流。还可鼓励本校教师积极考取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如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获得执业资格的教师在课余时间参与到实际工程建设中,将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学生能够获得课本知识之外的实践技能。本科院校还可每年派几名优秀的教师挂职,如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房地产等企业单位,能够直接参与到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利用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来弥补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可从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和造价事务所等企业单位中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从事教学工作,能够更快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下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具有自身特色和较高的教学质量是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集生产、服务和管理一体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这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三种职业岗位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课程安排,来保证教学效果,提高理论教学的效率。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有效的案例式、问题引导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将建筑材料、力学、工程制图等优秀的电子课件上传到校园网页上,给学生提供课后浏览的机会,能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课堂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土木工程专业中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建筑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建筑制图等都是偏重于实践的课程,教师应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上手操作,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增强学生自信心。学校实验中心应全天候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行成立科研课题小组,利用实验中心资源,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自身实践技能水平。注重高新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且组织学生在假期参与生产实践中,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试验研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体现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思想。在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培养目的贯穿到教学中,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土木工程论文9
课题名称:
厚硬顶板高压预注水弱化机理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科专业:岩土工程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1.1课题来源
淮南矿区已进入深部开采,厚硬顶板难冒问题突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淮南矿业集团高度重视,xx年组织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山西等多个矿业集团考察,并邀请相关科研单位论证分析淮南矿区综采面压架机理,并决定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研究。
1.2选题依据背景情况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约占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煤炭等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xx年我国原煤产量为28亿吨,xx年原煤产量29.6亿吨,xx年原煤产量超过30.0亿吨,xx年原煤产量为35.2亿吨,预计xx年原煤产量将达到37.9亿吨。我国煤炭浅部资或赋存条件相对简单资源日益减少,煤矿相继进入深部开采期,随之而来就面临着厚硬顶板控制问题。厚硬顶板由于整体性好、强度高,难于冒落,如不及时采取强制处理,将形成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大面积悬顶一旦垮落,一方面由于岩层折断时产生的强烈动载荷会损坏或推倒大量工作面支架,从而顶板常沿煤壁切断造成工作面垮冒事故;另一方面,采空区积存的大量高浓度瓦斯气体,沿风巷、机巷涌出,造成瓦斯超限,并形成破坏力很强暴风,在风暴所经过之处,其强烈的冲击作用,摧毁结构。采工作面及其邻近巷道中的支架、风门和砖墙密闭,甚至使矿车翻倒,轨道弯曲,对井下人员及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潘一矿1402(3)(压架2套)、潘一矿1602(3)、潘三矿17110(3)(压架2套)等多个工作面压架和出水现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淮南矿业集团xx年组织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山西等多个矿业集团考察,并邀请相关科研单位论证分析淮南矿区综采面压架机理,并决定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研究。
1.3课题研究目的
以往煤层强制放顶爆破采用的是常规炸药,炸药爆破过程的重要特性是炸药通过高速的化学反应,在装药孔壁上产生巨大的气体压力,使周围的介质破坏和破碎。但它存在着施工量大;炸药消耗大、污染井下空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稍微不慎可能会造成瓦斯爆炸、煤层坍塌等重大问题。压力注水弱化顶板法就是在工作面预先向顶板钻孔注压力水,利用水对岩体的压裂和软化作用,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和降低顶板岩石强度,当工作面采过后,顶板可正常垮落,减小来压对工作面的威胁。压力注水法具有改变顶板力学特性,变难冒为易冒,实现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同时可降低工作面粉尘含量,改善劳动环境;注水与回采作业平行,预先释放部分瓦斯等优点等优点。
1.4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
我国厚硬顶板控制的研究始于60年代,已有近50年历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靳钟铭、徐林生、钱鸣高等通过对厚硬顶板的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厚硬顶板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规律、采场来压预测预报、厚硬顶板采场支架受力分析、厚硬顶板的处理方法等;
王开,康天合等对坚硬顶板控制放顶方式及合理悬顶长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厚硬顶板合理的冒落步距计算方法;
靳钟铭[2]根据大同矿务局的现场试验结果,在总结其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顶板注水弱化的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陈荣华等[34][35]采用repa2d软件对注水软化厚硬顶板(关键层)做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软化系数的减小和软化厚度的增加,上覆岩层初始冒落步距及来压显著减小:若厚硬岩层岩样本身能被注水软化,而实际采场由于地质构造及开采工艺的影响未必适宜单独采用注水软化法,可选用其他弱化厚岩层的方法,或注水软化法与其他弱化方法共同使用,从而有效控制采场矿山压力。
宁宇[36]等采用了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对坚硬顶板注水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进行研究。强调顶板注水后,顶板岩体发生塑化,改变了顶板岩层中的应力分布和顶板变形位移特征。顶板岩层中的拉、压力峰值转移到了采区上方的悬顶中,从而有利于顶板在采空区上方断裂并分层次垮落,减小岩层折断时对支架的冲击载荷和传力系数,减小顶板来压强度,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了向顶板高压注水是控制坚硬难冒顶板的有效技术途径。
以上研究从模拟或实验上对注水后岩体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或从宏观上对注水软化上的机理进行了阐述,而从微观上对高压水注水的机理研究分析的较少。
1.5主要参考文献
[1]宋永津,控制煤层坚硬难冒顶板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xx,9.
[2]靳钟铭,徐林生,煤矿坚硬顶板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3]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xx,11.
[4]王桂尧,孙宗顺,徐纪成,岩石压剪断裂机理及强度准则的探讨,岩土工程学报,1996,18(4):68~74.
[5]rebinder p a,sehreiner l a,zhigach k f.h,aridness reducers in
drilling:a physico—chemical method of facilitating mechanical destruction
of rocks during[m].moscow:akad naunk,tansl.by melboune:csiro,1994.
[6]汤连生,张鹏程,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之岩石断裂力学效应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xx,21(6):22~27.
[7]郑少河,朱维中,裂隙岩体渗流损伤耦合模型的理论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xx,20(2):156~159.
[8]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9]y.p chugh,effects of moisture on strata control in coal mines,engineering geology,1981(17):241~255.
[10]康红普,水对岩石的损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94,(2):39~40.
[11]朱珍德,胡定,裂隙水压力对岩体强度的影响,岩土力学,xx,21(1):6l~67.
[12]闫少宏,宁宇,康立军等,用水力压裂处理坚硬顶板的机理及实验研究,煤炭学报,xx,25(1):32~35.
[13]a.巴内基等,a.k.雷,g.辛格,高压注水控制坚硬顶板,中国煤炭,xx,30(12):73~74.
[14]陈荣华,张连英,厚硬顶板采场注水软化的数值模拟,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xx,3:85~86.
[15]陈荣华,钱鸣高,缪协兴,注水软化法控制厚硬关键层采场来压数值模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xx,z4(13):2266~2271.
[16]宁宇,陈晖,坚硬顶板注水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煤炭学报,1990,15(1):83~92.
[17]刘东燕,严xx,陈彦峰,压剪应力作用下岩体裂纹扩展概率模型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999,21(1):56~59.
[18]孙广忠,岩体结构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课题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完成课题的条件(包括个人业务水平、所在系或学科组的技术、设备条件)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办法:
2.1课题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
本项目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的综合研究方法,开展对淮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厚硬顶板综采面高压预注水弱化砂岩顶板技术研究,使坚硬顶板弱化,使难冒顶板转化为可冒落顶板,改善坚硬顶板的冒落性,减少采空区的悬顶面积,从而减轻周期来压对工作面支架的影响,保证本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水对裂隙岩体强度的影响,重点讨论水对岩石的化学损伤机理和压力水作用下岩体的`断裂强度。
(2)研究水在岩体中的渗流问题,建立流固耦合的渗流方程,并用有限元法对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求解。
(3)研究定向水压致裂的机理,为在坚硬顶板中采用高压水定向分层提供理论依据。
2.2主要技术路线
2.3完成课题的条件(包括个人业务水平、所在系或学科组的技术、设备条件)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办法:
本人在本科阶段主修土木工程,在理论分析上对地上、地下结构,以及煤矿等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研究生阶段,在导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专门学习了煤矿岩巷、煤巷掘进理论知识和亲自到掘进工作面松动爆破实践,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另外,国内关于坚硬顶板控制资料相对较多,基于目前国内外对高压注水的研究成果、我国煤矿掘进爆破工程实例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给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足够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在课题准备阶段,在导师徐颖教授的指导下,以上各项条件均为本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课题工作量及进展计划(包括各阶段计划完成的内容和所需的时间等)。
(1)xx年2月~4月:资料收集、查阅文献资料等;
(2)xx年5月~8月:厚硬顶板高压预注水机理研究分析
(3)xx年8月~10月:对高压注水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得出结论
(4)xx年6月~xx年1月:论文编写;
(5)xx年2月~4月:论文修改;
(6)xx年4月~5月:论文送审,准备答辩
土木工程论文10
摘要:大学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但最主要的是建筑,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的房屋,现在追求舒适,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科学,推动了大学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关键词: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力学材料
大学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大学土木工程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一、大学土木工程历史悠久
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野处穴居,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用木骨泥墙构成的居室,到公元前20世纪,已发现有夯土的城墙,商代时已逐渐采用粘土做成的版筑墙,西周时期已有烧制的瓦,战国墓葬中发现有烧制的大尺寸空心砖,这些都是大学土木工程的雏形。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大学土木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各种桥梁,水利工程建筑应运而生。我国著名的万里长城、都江堰、故宫建筑群等都是我国珍贵的土木文化遗产,还有世界的众多土木建筑,也都别巨匠心,充分体现了大学土木工程的魅力。
二、大学土木工程的现状和展望
从18世纪中叶钢材及混凝土在大学土木工程中的开始应用,以及19世纪20年代后期预应力混凝土的制造成功,实现了两个飞跃,使建造摩天大楼和跨海峡1000m以上大桥成为可能。目前最高的钢结构高层建筑高度为443m,是1974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Sears塔楼,而1996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建成的石油双塔楼,高450 m,是最高的混凝土高层建筑。现在最大跨度的悬索桥跨长为1410m(英国恒伯尔桥),斜拉桥为856m法国诺曼第桥,世界高速公路最长的为美国,总长81105km,大坝最高的为瑞士大狄克桑斯坝,高285m。电视塔最高的为加拿大多伦多预应力混凝土塔,高549m。
我国改革开放后建设了很多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高420 m现居世界第三。1993年10月1日通车的上海杨浦斜拉桥,主跨602 m,位居世界第二,其余拱桥,悬索桥,铁路桥,高速公路,电视塔,大坝等也都位居世界前列。这些都是大学土木工程不断发展的结果,当然,大学土木工程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未来的大学土木工程将有许多更新的科技,科技的不断发展,必将带动大学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
三、大学土木工程相关材料机器在建筑中的作用
1.砖
砖瓦的生产和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秦砖汉瓦”之称。制砖的原料容易取得,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低、体积小便于组合,粘土砖还有防火、隔热、隔声、吸潮等优点。所以至今仍然广泛地用于墙体、基础、柱等砌筑工程中。
2.石
由于天然石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资源分布广泛,蕴藏量富,便于就地取材,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大学土木工程中修筑城垣,桥梁,房屋,道路和水利工程的主要材料,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赵洲桥以及古长城等。
3.木材
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冲击、弹性和韧性好,导热性低,纹理羌观、装饰性好等特点。木材易于加工,并且通过加工处理,远可以克服或减轻各向异性、含水率和天然疵病等对性能的不良影响。因此,木材在古建筑及现代建筑中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木材是由树木加工而成,树木种类繁多,按树种木材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针叶树主要用作承重构件和家具用材,针叶树常用品种有红松、落叶松、云杉等;阔叶树常用作尺寸较小的构件及室内装饰,阔叶树常用品种有榆木、桦木、青杨等。
到18、19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大跨度场房、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学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旧有材料在性能上满足不了新的设计要求,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在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配合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相应出现了钢材,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及其他材料。
4.水泥
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即加水拌合成塑性浆体,能够在空气中和水中凝结硬化,其他材料凝结成整体,并形成坚硬的石材。常见的硅酸盐水泥也叫做波特兰水泥,经过加水、拌合、初凝、终凝和硬化后形成坚硬的水泥石。除此之外还有适应于紧急抢修工程、低温工程和高标号混凝土预制件的快硬硅胶盐水泥;用于内外装修的白水泥;快硬,高强,耐热和耐腐蚀的高铝水泥;用于制作大口径运输水管的和各种输油输气管的,在硬化过程中不但不收缩而且有一定程度膨胀的膨胀水泥等。同样水泥有其独特的粘合性和速硬性而文明,它可以将独立的砖石结合在一起成一个稳定而坚固的整体!
5.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情况下养护成型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因而使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优点。按材料可分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及聚合物混凝土等。为了克服混凝土抗压强度低的缺陷,将混凝土与其他材料复合出现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各种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6.沥青
沥青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沥青除用于道路工程外,还可以作为防水材料用于房屋建筑,及用作一般大学土木工程的防腐材料等。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沥青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7.彩钢夹芯板材
分为彩钢聚氨酯夹芯板材和彩钢聚苯乙烯夹芯板材两种。用彩色涂层钢板做面层,芯材分为聚氨酯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两种,通过特定的生产工艺复合而成的隔热夹芯板。彩钢板有强度高、防水、防腐蚀好、色泽鲜艳等优点,而泡沫塑料重量轻、保温性能极佳,又可承受一定的剪力,是非常理想的保温隔热材料。
8.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绿色建材的发展是社会建筑学和工程建筑学的主流,做为一种新的思想和目标,必将带动世界材料开发发展和研究新的格局!
四、结语
大学土木工程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土木工程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的.职业,大学土木工程的根本工作目的是不断的提高生活的质量。所以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也是社会的建设者,我们作为未来的大学土木工程师,不但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工程师的严谨求是、正直诚信、创新进取的优良品质,也要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作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学生,我会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掌握好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技能,并在大学物理实验、材料实验和结构实验中掌握一般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结构检验的技能,做好技术实习、课程设计,争取在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奖。
在学习生活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从学习中提升工程能力,在学生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中培养出科技开发能力并在表达能力和公关能力上多下功夫。
不过,这些技能还构不成一个真正有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土木工程师。因为工程师最重要的是具备高尚的道德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身祖国的事业。为了国家的荣誉,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具备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有蹋实、严谨、苦干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大学土木工程师。
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大学土木工程事业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譬如国内的不少高层建筑(包括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其工程设计几乎全部由国外承担,钢材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工程总承包也大多由国外承担,只有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等工作由国内单位承担。获得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实现工程建筑的国产化,赶超国际水平,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完成!
土木工程论文1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能否达到交付使用的合格标准,监管部门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施工质量监管工作应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主管部门及管理工作人员,要随时随地对建设项目的各个部门,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跟踪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可行性整改建议给予纠正。可目前监理市场监管混乱,工程监理人员良莠难别,经验不足,法律及合同意识淡薄,在缺乏良知的承包商引诱利用下,监理人员只充当了质检员的角色,很难起到工程监理人员应起到的作用,致使土木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漏洞百出。为了纠正监管方面的被动局面,用工单位应主动组建自己的质量监督队伍,聘请一些德高望重、责任心强、熟悉建筑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业务能力高,善于沟通的人员,从设计到施工对设计单位、监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监控,并根据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查取证,实行阶段性责任制,不定时的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巡检监督,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控制要点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通过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巡检,了解施工现场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源头上杜绝施工中出现的一切隐患,为保证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扫除障碍。
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我国建筑行业,由于建筑市场尚未成熟,监管方法不够规范,缺乏力度,再加上合同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用工作单位和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着“欠平等条款”。为了接到该项目工程,施工企业往往会爽快答应,勉强接受所有条款。但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企业盈利最大化,他们常常不顾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实际要求,随意临时修改合同条款,使企业承担难以预料的法律风险。为此,在签订合同时,用工单位和施工方都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出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兼顾双方利益的合同条款,并严格按照签订、审查、授权、公正、监督、执行的法律程序来履行合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坚决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杜绝违约现象出现。
安全施工确保质量
奋力拼搏,安全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各部门各班组都要坚决贯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面向全部员工,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力争做到施工现场处处井井有条,事事安全有序,一丝不苟。并尽力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预控,严加防范,以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规划施工严加管理
加强施工规划方面的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严加管、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施工单位必须严加管理,时时掌控,在土木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过程中,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前期规划工作,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施工设备、材料存放合理,养护有序,为安全施工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它不但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前程,还涉及到国计民生,决不可掉以轻心,建筑行业的有识之士,都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从事这一工作,兢兢业业,克己职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相互监督,在良性竞争中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创出一片新天地。
土木工程论文12
摘要:力学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并证实的,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建筑的发展与力学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土木工程中也广泛应用到力学知识,随着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力学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同时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力学的基本内容,并且对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力学;土木工程;应用;发展
土木工程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力学理论是所有建筑的构造基础,也是建筑施工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力学与土木工程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力学理论的进步能够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中技术应用的科学性,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土木工程中遇到的难题也促使力学做出突破,乃至提出新的力学理论。
1力学的基本内容
力学是属于物理学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另一物体在施加这种作用,称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学主要内容是力的分解、合成与平衡。目前,力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力的性质,可以分为重力、摩擦力、电磁力等;根据力的效果,可以分为压力,支持力、阻力等。力学发展来源于生活,力学的定理和规律是科学家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并证实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应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土木工程建设中,力学就被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压力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力学基本知识就能为土木工程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如压力、摩擦力等,由于压力相关知识是土木工程施工的理论基础之一,也就称为了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关注的重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的材料、建设宽度、广度等都受物体最大承受压力水平的影响,压力的有效运用可以很好的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比如,桥梁施工中,需要重点参考桥梁和桥墩的受压情况,保证桥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此外,工程验收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测时,需要测量建筑中与承压相关的数据。因此,压力不仅是土木工程的施工参考数据,还是工程质量的检测指标。
2.2摩擦力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中,摩擦力相关知识也被广泛应用。首先,材料起吊运输时,一般通过采用滑轮来对力的方向作出调整,将原有阻力转化为材料运输的动力;其次,通过增加土木工程部件连接部位的接触面,增强接触面的受压能力,通过摩擦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使土木工程更加稳定,摩擦力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还能够大大降低技术成本,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2.3重力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重力是力学在土木工程中最主要的应用,工具为物理学中与重力有关的运算公式,实现对不同材料和不同施工阶段的力的作用分析,在施工之前就能够测试施工实际效果,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高了预见性;此外,在材料采购时,就要将材料的重力因素考虑在内,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稳定性。重力等因素的综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比如,在土木工程材料运输中,可以利用重力和反作用力,调节使工作有用功率与无用功率的关系。
2.4合力作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对力学进行合理和综合应用的体现,也就是说,不同的力形成的合力在土木工程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不同力的叠加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率和稳定性。比如,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将材料本身具有的重力转化成可直接利用的动力。此外,各种力在同一部件上的相互平衡和相互制约也使土木工程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3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者融合形成了建筑力学理论,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3.1理论力学
建筑理论力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是一般力学的基础,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静力学主要研究受力物体达到平衡时所受各种作用力应满足的条件,还研究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和力系的简化;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与所受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运动学主要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运动,而不研究物体的运动原因。
3.2固体力学
固体力学是力学中主要研究固体机械性质的学科,具体研究固体介质在外力、形变和温度作用下的表现,包括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比如,单个杆件是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将其看着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可变性固体,涉及到杆件的拉、弯、压、扭、剪等特征,以及刚度、强度、稳定性计算,包括力的分解、合成与平衡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固体力学在土木工程的设计中,围观模拟方法、复杂结构仿真等内容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3.3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流动和平衡时的机械运动规律,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包括物理浮力定律和附体稳定性液体平衡理论等,研究的对象是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流体力学是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比如我国秦朝时的都江堰、古罗马的大型供水管道系统等,都是流体力学在土木工程中成功应用的案例。随着对流体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如开采石油、天然气等,流体力学也不断的完善,获得了新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将力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土木工程中,是新形势下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运用的要求。随着我国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力学应用已经具有较高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还需要不断发展力学理论,研究力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沁琳.新形势下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xx(22):97.
[2]陈熙坤.力学与土木工程简述[J].科技风.20xx(22):94.
[3]李永刚.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xx(1):195.
土木工程论文13
摘要: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土木工程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对工程质量的控制问题必须尽快提出对策,以便迎合社会的发展和建筑的现代化建设。但是目前确实在材料选择和质量把控方面存在众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实际问题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前言
近年来国家大兴土建,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土木行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施工项目逐年增长。在进行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但是当前部分地区或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该项问题的严重性,给人们居住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缺乏材料管理的专业人员
在现实的施工作业中部分企业并没有对材料的质量把控问题当作一个重要的事项去对待,导致了施工现场中在材料选择方面的专业人员极具缺乏,而具有该项专业技能的人员却远离工地。并且目前部分进行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没有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和交流,导致在工程施工之前材料方面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后期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材料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材料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并且在整个工程进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工程材料质量把控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这样能得到两个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保证了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减少了质量隐患。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施工作业中材料管理制度依旧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一味的追求建筑工程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样使得材料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变得举步维艰,仅仅在部分人心中留下印象,严重的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使得建成的建筑物无法满足相关质量要求。
材料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时代的进步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如今的建筑材料管理方法正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中,丢掉传统陈旧的管理方法刻不容缓。但是部分企业仍然在材料管理方法方面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突破精神,依旧沿用旧的方式方法进行现代化建设,明显与时代脱轨。这样不仅仅能够给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危害,而且还能够增加大量的工程成本,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的对策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
专业人员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能够对选择和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质量判断和检验。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对进行材料管理的人员进行课堂上的教育学习,并即使开展学习交流会议,方便大家对部分不熟悉的知识进行分享和解答。并且在公司内部还要监理人才选拔制度,让优秀的员工进行材料的管理工作,增强对质量的控制。
建立和完善材料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各层
控制材料的选择,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一,因此为确保材料质量的控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保障工程质量。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材料管理制度,加强对该工作的宣传和交流,通过经常开会和交流来确保该制度能够落实到公司的每位员工的心中,建立良好的单位形象。
完善材料选购管理方法,加大监督力度
在材料选购阶段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进行制度设计和建立专业的工作部门进行公开采购,避免出现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发生。另外还要加大监督力度,人人监督,形成全公司对不良现象的抵制,极大的形成公司凝聚力,并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不断壮大,特别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使得在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材料质量问题变得尤为的重要,建筑的安全质量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大的重视。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非常重要了。作者首先对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并且提出了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的对策,希望能够给众多建设人员提供建议。
土木工程论文14
摘要: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但最主要的是建筑,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的房屋,现在追求舒适,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科学,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力学;材料。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的原意是与“军事工程”相对应的。在英语中,历史上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都属于Civil Engineering,因为它们都具有民用性。后来,随着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电气、化工都已逐渐形成独立的科学,Civil Engineering就成为土木工程的专门名词。至今,在英语中,Civil Engineering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也成为与土木工程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土木工程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土木工程是一种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的工程。其中与“住”的关系是直接的。因为,要解决“住”的问题必须建造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而解决“行、食衣”的问题既有直接的一面,也有间接的一面。要“行”,必须建造铁路、道路、桥梁;要“食”,必须打井取水、兴修水利、进行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排水等,这是直接关系。而间接关系则不论做什么,制造汽车、轮船也好,纺纱、织布、制衣也好,乃至生产钢铁、发射卫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1]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 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建筑工程就是兴建房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总称。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场所。
房屋好比一个人,它的规划就像人生活的环境,是由规划师负责的;它的布局和艺术处理相应于人的体形、容貌、气质,是由建筑师负责的;它的结构好比人的骨骼和寿命,是由结构工程师负责的;它的给排水、供热通风和电气等设施就如人的器官、神经,是由设备工程师负责的。也像自然界完好地塑造人一样,在城市我地区规划基础上建造房屋,是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各种设计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全面协调合作的过程。
结构说穿了,不过就是受力体的反力与内部应力如何与外力达到平衡。建筑首先要解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受力的问题。我们把解决 这个问题的学科称为建筑力学。建筑力学有可以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体系。建筑力学是讨论和研究建筑结构及构件在荷载和其他因素影响的 工作状况,也就是建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的建筑结构和构件会引起周围的物体对它们的作用,同时物件本身受载荷作用而 产生变形,并且存在着被破坏的可能性,但是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而结构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是与构件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尺寸,受力性质,工作条件和构造情况有关。而这些关系都可以由力学关系式通过计算而得以解决。
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远古时代,人类的住、行采用的是石块和
树木。公元前12~4世纪先后创制了瓦和砖,人类才有用人造材料做成的住房。17世纪有了生铁和熟铁以后,直到18世纪有了波特兰水泥,才使后来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得到蓬勃发展。如今各种高强度结构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和防水材料的开发,则和20世纪中期以来高分子有机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在所有材料中,最为主要和最为大众的是钢材、混凝土、木材、砌体。近年来,采用两种材料的优点,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做成的组合结构得到很快发展。现在的建筑中,工程质量的优劣通常与所采用材料的优劣,性能及使用的合理与否有直接的联系,在满足相同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方法,都对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影响。[2]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是和与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同样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施工是将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及构思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从古代的穴居巢处到现在的摩天大楼,从农村的乡间小道到城市的高架道路都需要通过“施工”的手段来实现。一个工程的施工包括许多工种工程,诸如土石方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各个工种工程都有自己的规律,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及施工环境条件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的同时,需要与有关的水电及其它设备组成一个整体,各工程之间合理的组织与协调,更好的发挥投资的效益。土木工程施工在发挥效益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任何建筑无不修建在地球表面的地层上,建筑的重量最后都会传给地层,有地层来承受。支撑建筑的地层被统称为地基,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 结构的自重与所承担的载荷传递到地基上的构件或部分构件称为基础。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建筑物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三者的功能不同,但在载荷的作用下, 它们彼此相关,是共同作用的整体。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根据埋深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基础和地基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关 键所在,建筑物的地基在建筑物的载荷作用下既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又要是地基产生的沉降在建筑物许可范围内,而地基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同时还要考虑修基础的方法和必要的挡土挡水及相关措施。 [3]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建筑空间已经不仅仅单纯从数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从质量上也提车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环境的美观,有一定的舒适度。这就需要对建筑进行必要的装修。如果说建筑主体工程构成了建筑的骨架,那么装饰后的建筑则成了有血有肉的有机体,最终以丰富的,完善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最佳的建筑应该充分体现各种装饰材料的有关特性,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最有效的手法,来达到构思所要表达的效果。建筑装 修要考虑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保护主体机构免受损害,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装饰材料和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等。房屋建筑发展的同时,像房屋建筑一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道路,桥梁,隧道等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为了争取生存,为了争取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必将更加重视土木工程。在不久的将来,一些重大项目将会陆续兴建,插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横跨大洋的
桥梁,更加方便的交通将不是梦想。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必将促使土木工程向太空和海洋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工程 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木材和砖材,在未来,传统材料将得到改观,一些全新的更加适合建筑的材料将问世,尤其是化学合成材料将推动建筑走向更高点。同时,设计方法的精确化,设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和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引入,将会是人们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一句话,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等都将使土木工程有一个新的飞跃。
这是一门需要心平气和和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的专业。因为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根线条要把建筑物的每一处结构清楚的反映出来。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什么事情都只是浮在表面上,对任何一幢建筑的结构,对要从事的事业便不可能有一个清晰、准确和深刻的认识,这自然是不行的。从事这个行业,可能没有挑灯夜战的勇气,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会被同行所淘汰。
这是一个需要责任感和爱心的行业。要有一颗负责的心——我一人之命在我手,千万人之命在我手。既然选择了土木,就应该踏踏实实的肩负起这个责任。
最后,这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行业。金字塔,壮观吧;长城,雄伟吧......但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追求,今天的我们或许还用那种最古老的办法来造这同样的建筑。设计一幢建筑的结构是很繁,但是这都是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涤荡,经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改良,不断创新所得到的。而且这样的追求,绝不局限于过去。试想,如果设计一幢建筑能够像计算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简单而易于掌握,那何了而不为呢?因此,土木工程师总是在不断的求索中。一个最简单的结构,最少的耗费,最大的功用。选择土木,选择了一条踏实勤奋,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福午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概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
[2]王福川,宫米贵主编.建筑工程材料.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xx
[3]江见鲸,叶志明主编.土木工程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土木工程论文15
摘要:
土木工程专业是个庞大的学科,但最主要的是建筑,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的房屋,现在追求舒适,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科学,推动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力学;材料。
土木工程专业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的原意是与“军事工程”相对应的。在英语中,历史上土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都属于Civil Engineering,因为它们都具有民用性。后来,随着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电气、化工都已逐渐形成独立的科学,Civil Engineering就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专门名词。至今,在英语中,Civil Engineering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也成为与土木工程专业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土木工程专业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种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的工程。其中与“住”的关系是直接的。因为,要解决“住”的问题必须建造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而解决“行、食衣”的问题既有直接的一面,也有间接的一面。要“行”,必须建造铁路、道路、桥梁;要“食”,必须打井取水、兴修水利、进行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排水等,这是直接关系。而间接关系则不论做什么,制造汽车、轮船也好,纺纱、织布、制衣也好,乃至生产钢铁、发射卫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
土木工程专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专业,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1]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土木工程专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 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建筑工程专业就是兴建房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总称。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场所。
房屋好比一个人,它的规划就像人生活的环境,是由规划师负责的;它的布局和艺术处理相应于人的体形、容貌、气质,是由建筑师负责的;它的结构好比人的骨骼和寿命,是由结构工程师负责的;它的给排水、供热通风和电气等设施就如人的器官、神经,是由设备工程师负责的。也像自然界完好地塑造人一样,在城市我地区规划基础上建造房屋,是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各种设计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全面协调合作的过程。
结构说穿了,不过就是受力体的反力与内部应力如何与外力达到平衡。建筑首先要解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受力的问题。我们把解决 这个问题的学科称为建筑力学。建筑力学有可以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体系。建筑力学是讨论和研究建筑结构及构件在荷载和其他因素影响的 工作状况,也就是建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的建筑结构和构件会引起周围的物体对它们的作用,同时物件本身受载荷作用而 产生变形,并且存在着被破坏的可能性,但是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而结构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是与构件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尺寸,受力性质,工作条件和构造情况有关。而这些关系都可以由力学关系式通过计算而得以解决。
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远古时代,人类的住、行采用的是石块和
树木。公元前12~4世纪先后创制了瓦和砖,人类才有用人造材料做成的住房。17世纪有了生铁和熟铁以后,直到18世纪有了波特兰水泥,才使后来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得到蓬勃发展。如今各种高强度结构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和防水材料的开发,则和20世纪中期以来高分子有机材料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在所有材料中,最为主要和最为大众的是钢材、混凝土、木材、砌体。近年来,采用两种材料的优点,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做成的组合结构得到很快发展。现在的建筑中,工程质量的优劣通常与所采用材料的优劣,性能及使用的合理与否有直接的联系,在满足相同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方法,都对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影响。[2]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是和与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同样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施工是将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及构思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从古代的穴居巢处到现在的摩天大楼,从农村的乡间小道到城市的高架道路都需要通过“施工”的手段来实现。一个工程的施工包括许多工种工程,诸如土石方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各个工种工程都有自己的规律,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及施工环境条件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的同时,需要与有关的水电及其它设备组成一个整体,各工程之间合理的组织与协调,更好的发挥投资的效益。土木工程专业施工在发挥效益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任何建筑无不修建在地球表面的地层上,建筑的重量最后都会传给地层,有地层来承受。支撑建筑的地层被统称为地基,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 结构的自重与所承担的载荷传递到地基上的构件或部分构件称为基础。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建筑物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三者的功能不同,但在载荷的作用下, 它们彼此相关,是共同作用的整体。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根据埋深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基础和地基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关 键所在,建筑物的地基在建筑物的载荷作用下既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又要是地基产生的沉降在建筑物许可范围内,而地基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同时还要考虑修基础的方法和必要的挡土挡水及相关措施。 [3]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建筑空间已经不仅仅单纯从数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从质量上也提车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环境的美观,有一定的舒适度。这就需要对建筑进行必要的装修。如果说建筑主体工程构成了建筑的骨架,那么装饰后的建筑则成了有血有肉的有机体,最终以丰富的,完善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最佳的建筑应该充分体现各种装饰材料的有关特性,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最有效的手法,来达到构思所要表达的效果。建筑装 修要考虑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保护主体机构免受损害,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装饰材料和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等。房屋建筑发展的同时,像房屋建筑一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道路,桥梁,隧道等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专业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为了争取生存,为了争取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必将更加重视土木工程专业。在不久的将来,一些重大项目将会陆续兴建,插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横跨大洋的
桥梁,更加方便的交通将不是梦想。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必将促使土木工程专业向太空和海洋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工程 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木材和砖材,在未来,传统材料将得到改观,一些全新的更加适合建筑的材料将问世,尤其是化学合成材料将推动建筑走向更高点。同时,设计方法的精确化,设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和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引入,将会是人们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一句话,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等都将使土木工程专业有一个新的飞跃。
这是一门需要心平气和和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的专业。因为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根线条要把建筑物的每一处结构清楚的反映出来。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什么事情都只是浮在表面上,对任何一幢建筑的结构,对要从事的事业便不可能有一个清晰、准确和深刻的认识,这自然是不行的。从事这个行业,可能没有挑灯夜战的勇气,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会被同行所淘汰。
这是一个需要责任感和爱心的行业。要有一颗负责的心——我一人之命在我手,千万人之命在我手。既然选择了土木,就应该踏踏实实的肩负起这个责任。
最后,这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行业。金字塔,壮观吧;长城,雄伟吧......但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追求,今天的我们或许还用那种最古老的办法来造这同样的建筑。设计一幢建筑的结构是很繁,但是这都是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涤荡,经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改良,不断创新所得到的。而且这样的追求,绝不局限于过去。试想,如果设计一幢建筑能够像计算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简单而易于掌握,那何了而不为呢?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师总是在不断的求索中。一个最简单的结构,最少的耗费,最大的功用。选择土木,选择了一条踏实勤奋,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福午主编.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概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
[2]王福川,宫米贵主编.建筑工程专业材料.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xx
[3]江见鲸,叶志明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土木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土木工程论文11-15
土木工程的论文10-08
土木工程论文05-15
土木工程的论文11-13
土木工程经典论文10-08
教育技术土木工程论文论文10-08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11-11
关于土木工程的论文10-08
关于土木工程论文10-08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