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木工程论文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土木工程论文1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有效地避开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所谓“开放性实验”,就是将实验室开放,学生按教学要求、自身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去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4,5]。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题目,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过程,该题目实验内容应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形式具有可开放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负责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查,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启发,并引导学生最终完成一篇综合性的实验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其实质就是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按自己的设计方案去完成实验。使他们能更好地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分析中培养克复困难的毅力,培养独立思考、学习、分析的能力和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从“开放性实验”含义可以看出,“开放性实验”教学改变了以前的那种传统式的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式”教育,把教学改为启发式的“导”,循循善诱,启迪思维[6]。
“开放性实验”在《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中具体实施步骤
我校很早在教学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大学理念,围绕创新性办学理念,学校要求在教学上要进一步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为此,笔者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对部分班级开展了“开放性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其具体步骤可概括如下。
(一)开展问题式学习,制定实验方案
因为在“开放性实验”中,问题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对于问题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来自于已解决的问题;二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前者来说,问题的解决往往是验证课程中讲授的理论或者是前人处理这一事件的经验或教训,而对于未解决的问题来说,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借助图书馆、互联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拟定实验题目,制定实验方案。
(二)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和确定实验方案
根据学生对实验方案的阐述,笔者分情况对其进行引导。从其设计的实验目的及其研究内容上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方案的可行性及创新性,通过思考,让学生修正和完善实验方案,并最终确定实验方案。
(三)结合方案特点,实施开放性实验
实验方案确定后,各小组根据实验方案开展研究,通过实验的开展,让学生自身深刻体会方案的设置对实验的重要性,在小组实验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一个好的方案会让实验事半功倍。
(四)根据实验结果,提交实验报告及分析
结合学生实验的问题,根据实验具体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判别实验结果,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结果分析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在这次“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尝试中,学生自行组建了6个“开放性实验”小组,通过“开放性实验”的研究,每一组分别完成了所设计的实验。“开放性实验”使学生在校内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具体影响可分述如下。
(一)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实验”方案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并在比较各选项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做出决策,这就模拟了实际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自己从实际问题中选择出来的设计题目,对学生来说,要么就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疑问点处,要么就是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这些都能够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实验验证、结果分析等过程,在其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架构起新旧知识的同化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如在某一组学生的“开放性实验”设计中,他们就以“石膏建材的呼吸性能”为题,针对石膏在空气中的失水性能开展实验研究,研究石膏能够一定程度的调节湿度的性能,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为此,把问题提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性实验”课程中给予完成。即使是已知答案的问题,也可将不同材料性能的比较和温湿度的测定隐含其中,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达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又比如,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本教学实验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让学生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及配合比设计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又是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组学生,分别就水灰比、混凝土型号以及混凝土中钢筋的等级三个不同方面研究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受力,研究这些因素对混凝土受力情况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开放性实验”中,对于实际工程多方案进行比较的实验题目,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比较、决策,探究等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大有帮助。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开放性实验”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针对问题开展学习研究。由于各小组所接收的问题不一致,小组成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并且“开放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研究工作,活动中的学生都是主角,实验的进行迫使学生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问题具有真实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就需要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对于任何一个实验的研究,小组成员都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首先需要初步拟定实验方案提出实验方案后和同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实验可行性;实验开展过程中,实验耗材的购置以及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协调能力。这种让学生自我组织划分工作职责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分组讨论学习过程中,也将逐渐体会到分工协作、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的重要性,这种团队协作能力往往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触及的,但对于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这种基本职业技能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三)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首先“,开放性实验”的设计就需要学生在充分掌握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方案分析比较,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从而巩固和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这次“开放性实验”尝试中,笔者组织土木20xx-1、2两个班级进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授课,共89人,分为18组。其中6组为学生自行组织的“开放性实验”小组,其余12组进行了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为了了解“开放性实验”的效果,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份“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考核试卷”,按教学要求全面考核学生知识面、分析、计算和综合能力。试卷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均在实验课程开始授课前进行的相应的讲解,然后分别进行相应的实验教学。从考核的结果来看,“开放性实验”小组成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性实验”小组的同学,如表1所示。从实验成绩考核可以看出,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明显。从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与三个班学生的成绩分析来看,卷面总成绩平均分提高约8分。由此可见,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语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并取了得积极的成果,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工科类高等教育尤其是土木工程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中设置“开放性实验”,在时间与空间上给学生创造了实验条件,吸引学生多走进实验室进行与教学相关实验甚至课外实验,对其培养创新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基本科学精神有着超乎寻常的促进作用。“开放性实验”既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查阅相关文献的检索能力,又鼓励学生之间对文献内容进行讨论,间接促使学生们在学习上的交流,以形成团结协作的研究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对新时期的工科大学生掌握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
土木工程论文2
1 徐悦,建筑施工组织. 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
2 郭庆阳. 建筑施工组织.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 张立新.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 丛培经,张书行.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闫文周.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
6 金同华,施工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
7 王洪,陈健.建设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
8 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9 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管理(美)奥博兰德(Oberlender,G.D.)著,毕星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10 刘钟莹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第一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1 王丽霞.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12 焦红.现代项目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04
13 朱红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地震出版社,2003
14 王宗昌.建筑施工细部操作质量控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5 詹炳根,殷为民.工程建设监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6 Geneva. Handbook on Exporting Technical Consultancy services from Countries in the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1991
17 Lasser, Handbook of accounting methods, D.Van Nostrand Company.INE,1993
18 LIU Jun’e CHEN Yan SUNJi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Real Estate[J]. 2003:347-351
土木工程论文3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言
建筑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担负着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大使命, 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做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工作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再则事故的发生, 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良的环境和较差的管理,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使人不发生误判断、误操作(人的不安全行为) , 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是施工安全动态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是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重点。
一、 建筑施工的内在特点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必须以建筑施工的内在特点为依据,具体而言,建筑施工有如下特点:
1 产品独一无二。任何一栋建筑物都具有设计、施工的单一性和产品的固定性特点,不可重复。产品的固定性,施工的长期性,导致大量的施工人员、设备、材料集中于很有限的场地,加大了安全施工的难度。同时,施工中,各方面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施工的安全管理必须对此做出反应。
2 工作环境差。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噪声大,热量多,有害气体多,尘土飞扬。而建筑施工主要以露天作业和高处作业为主。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有70%以上的部分需要露天作业,由此,施工人员极易受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现时的建筑物大多在7 层以上,施工人员需要在十几米以上的高度进行施工,极易发生坠落的危险,所有这些都是工人经常面对的不利工作环境和负荷。
3 流水作业,施工内容富于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而变化,开挖基地,浇筑混凝土,安装钢结构,处理建筑垃圾等每一个工序,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施工工艺都在不断变化。不同的工序所需要的施工设备、材料也有所不同,规则性较差,不易控制,由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必然会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变化。
4 多专业、多企业共同参加。建筑工程大,一方面涉及到的专业比较多,另一方面,庞大的工程也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够独立完成,只有多专业协调,多企业的通力协作才能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5 劳动者密集且安全意识底。建筑工程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而这些人员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在工地第一线,农民工比重占50%~70%左右,有的工程甚至高达90%,这些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底,安全意识淡漠,与此同时,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水平,不懂安全规范、标准、规章制度、违章指挥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
1 建筑市场秩序混乱以及建设主体行为不规范。有的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无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如租用高等级资质,恶意串标,非法转包等等,对建筑市场的经济秩序形成了极大的破坏影响;而有些建设单位,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这很难保证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所有这些都为安全施工埋下了隐患。
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在施工中,有部分施工单位只注重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等硬性指标,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导致安全管理的应有的投入也大大减少甚至没有,这样,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水平也大大降低,安全生产责任也落不到实处,导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工作失控,安全事故不断。
3 工作人员违章指挥、操作。同样,由于安全生产观念淡,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资金、时间,忽视了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培训,致使其安全素质底,不懂安全规范和操作规范,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旦发生事故便手忙脚乱,加剧事故带来的危害。
4 建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制不健全。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时间和资金,心存侥幸心理,没有应急救援方案,即使制定也形同虚设,于是施工安全事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事故中的人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援,于是事故扩大,人员发生伤亡,财产损失增加。
三、提高安全管理质量的措施
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质量,必须以建筑施工的内在特点以及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为依据,据此,目前提高安全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整顿建筑市场,净化建筑市场秩序是前提
即要以《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为依据, 加大建筑市场整顿力度,规范建设主体的行为,杜绝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从源头上对安全管理实施可靠保障。
2 建立健全安全施工责任制
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之所以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其根本原因在于责任不明,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施工责任制,层层建立,责任到人。尤其是法人代表的安全施工的观念及行为如何,对整个安全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法人代表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使他重视、支持安全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素质
安全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法制观念。通过全方位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得以提高,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搞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得以增强,而这恰恰是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4 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施工人员在恶劣的施工环境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不利的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针对环境因素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光线、噪声、尘土等因素对施工人员的干扰,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
5 安全管理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在安全决策阶段,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人员配备、资金以及企业自身安全施工状况,制定切实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有计划可循。但建筑施工是流水作业,施工内容富于变化,过于精确的计划,往往会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导致管理混乱,因此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当中,要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计划要具有可变性、灵活性,方能有效。
6 协调多方面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庞大,涉及到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有各个专业之间的,有总包和分包之间的,也有分包与分包之间的。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各单位各自为政,这对安全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因此,安全管理必须要协调各专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得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 其中最主要是质量、安全和进度的控制管理。“质量能产生效益, 安全同样出效益”, 这越来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同行的共识。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 建筑施工管理不断规范。为此, 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 但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土木工程论文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发展加快。土木工程建筑业也紧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创新。工程材料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在不断更显换代,朝着高性能,施工便捷化,应用更广泛,更节能环保等方向提高改进。本文根据材料的类型,对新型混凝土、新型复合材料和土木工程智能材料的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新型材料;发展趋势
1前言
在一切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都是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整个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量。当代建筑业的新型建筑材料研发速度非常快,品类繁的新型材料不断被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因此,把握好新型材料的使用技术,对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合理有效利用新型材料于土木工程,必定能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率。新型的绿色材料的使用还能降低损耗,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土木工程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2土木工程行业新材料应用概况
土木工程的发展势头在近年来表现得十分强劲,速度惊人。其工程领域不断扩大,建设技术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高层大楼、公路铁路和桥梁,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其中新材料的运用,提高了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满足了时代的需求。
2.1新型混凝土材料
普通混凝土,或调整原材料比例,引入新型原料,或调整材料比例,或施以新工艺就可以形成新型混凝土,它有着节省成本、易于施工、提高强度等优点。轻质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天然轻骨料,工业废料轻骨料,煤矸石,人造轻骨料这些原料组成的。轻质混凝土材料密度小,高施工强度高,保温效果较好,其抗冻性能表现也比较优异。其原材料使用了工业废料使得制作成本大幅降低。自密实混凝土材料不同于传统混凝土,,利用自重实现密实,不需要机械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材料虽然流动度很高,却能有效控制材料离析的现象。这种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无机械的振动噪音,夜间也能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小,对人体无害。自密实混凝土质地均匀,耐久性更强,钢筋布置较密能应用在构件体型复杂的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的使用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小现场工人劳动量。低强混凝土可以在土木工程中基础铸成和桩基浇成过程中,用作填补材料、铺垫基底、隔离材料,也可用作公路的路基以及填充路面孔洞,也可用于地下构造施工。低强混凝的混合使用可以对混凝土的相对密度进行调整、对其抗压强度调整,还能调整工作度、改变弹性模量,调整后的材料不易收缩裂缝。合理使用低强混凝土可节约工程造价。活性微粉混凝土RPC是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它的高强度表现其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活粉混凝土经加工过程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工艺。这种工艺处理使材料的堆积密度达到最合适的值、材料的延展性得到改善提升,其质地更均匀,并通过加压加温提高强度。
2.2新型复合材料
新型复合材料FRP指的是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按照设定的固定比例,将基体材料和纤维材料混合,就形成了这种高性能型材料。它的特性质轻而硬,绝缘,机械强度高,可重复利用和耐腐蚀性好。退化时间过早和结构功能不足是土木工程结构一直以来就存在两大问题,力学性能强大的FRP材料的.使用,能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FRP可代替钢筋或钢管直接应用于新建的土木结构,也可以在旧有结构基础上使用FRP进行加固。已有大量工程实践表明,FRP复合材料能承受恶劣条件的影响,能达到现代施工技术的要求。现代工程结构正向着大跨度、超高度、高重载、高强度和轻质化方向发展。FRP复合材料因其强大的属性,已逐渐被应用在桥梁建设,建筑物建设和各种地下工程结构中。
2.3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具有自诊断功能的特点,必定是土木工程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使用最广的是碳纤维机敏混凝土,它的基体是砂浆、水泥浆、或混凝土,填充相为连续的碳纤维或短切的碳纤维,将两者复合就形了纤维增强水泥。材料自身的电阻率变化与其应变和受损伤状况之间存在某方面的对应关系,对电阻率的变化进行监测,就能了解碳纤维混凝土的应变和损伤状况。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优秀,能很好的与混凝土结构兼容,施工简单易行,可用于监控道路交通车辆流和车辆的载重情况,亦可对大型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和结构进行健康监测。碳纤维混凝土的电热效应特性被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自适应工程。碳纤维混凝土电磁屏蔽特性常被用于抗电磁干扰的工程建设。智能材料能够对土木工程健康状况进行监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有利于工程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研究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意义
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乎到整个土木工程的水平,土木工程的材料是构成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石。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减轻人工施工强度。对于工程质量而言,新型材料可以克服传统建材的许多缺点,提高耐用度,强韧度。新材料的处理方法往往比较科学,紧随时代,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能较大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对资源额消耗也比较大。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集约发展的需求,节约使用建筑材料,保护生活环境,“绿色建材”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材料的原材料使用的多半是人们生活与生产中的废弃物,将这些废弃物循环使用,减轻对环境及的污染。绿色材料使用最新的高科技与技术进行生产,新工艺环保度高。整个制作的过程,生产配方,不含有害物质。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的设计紧随生产生活需求,人居性契合度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建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同时,又能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传统的土木工程建筑检测方法,从外到内进行,在对内部构造检测时很难进行工作,评估结果误差的出现在所难免,这种方法很难全面检测内部构造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使用相关检测设备测量内部构造的准确率不高,工作效率总是提不上去。运用了智能材料后,管理者通过从安装在材料内部的传感器提取数据,了解工程内部构造的状况。智能材料能实时导出数据,实现对项目的实时检测评估。智能材料用于重大工程项目,诸如大型水利水电项目和桥梁等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4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4.1新材料智能化发展
智能土木结构能有效解决评估土木工程结构的力度、完整安全性和结构持久性的问题。通过在土木结构工程里面安装一个个传感器,构成传感器网络,全面监控土木结构的性能。智能材料在土木结构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现在主要应用在高层建筑、桥梁、大型水力发电工程等项目中。而一些大型体积的混凝土结构项目像采油平台、大水坝和船闸等,也已经尝试植入传感器并构建智能土木结构工程。智能材料在近年的应用发展大局来看,大规模分布式智能传感器也被应用于对公共建筑的检测,为智能结构提供数据基础。
4.2新材料高性能化发展
高性能化是通过研制新兴建筑材料来实现工程的智能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的过程。一些特性各异的材料被研发以适应各种需求。如高耐久性材料、高保温性材料、高抗震性材料、优异装饰性材料、高吸声性材料、轻质材料、及优异防水性材料都有专门的适用领域。轻骨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空心砖、石膏板等新兴建筑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材料自重大大减轻,建筑建设发展空间更大,有利于向大跨度方向进一步发展,适应土木工程发展的大战略。
4.3新材料复合化发展
材料复合的过程,即将FRP材料通过各种方法附于构件表面承受外力,使得原构件的受力性能大大提升。目前,FRP已经在加固各类土木工程结构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其涉及的领域从桥梁和建筑结构扩大到水工结构、地下结构以及隧道等。FRP筋重量较轻且强度大,具有的高耐腐蚀性可以避免钢筋锈蚀而损害,同时也减少了维护结构的费用和时间。它具有的非磁性能应用到一些有无铁磁性要求的特殊工程中。FRP筋在也被广泛用在桥梁建设和岩土采挖工程的加筋土中。我国目前已经能生产索产品及其配套锚夹具和多种FRP筋。重点研究FRP筋混凝土与FRP筋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问题研究和FRP筋特殊弹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4.4新材料环保化发展
土木工程新材料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绿色化、节能化。我国的建筑材料的更新在加快,建筑节能化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建筑的防水保温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生活更加关注,居住环境、装修材料等越来越倾向于健康方面,绿色建筑材料得到大力推广。水泥是因其耗能高污染大,应尽可能地少采用,。尽可能地多使用以工业废渣等为原材料的新型混凝土。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环境与社会的效益也逐步被关注,充分开发利用好工业废渣必将是土木工程实现可持续化转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5结论
现代建筑的理念随着科技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进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新型材料应用于现代土木工程,能够提升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检水平,实现作业现场环保化。我们要有完备的能力充分掌握新材料,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这需要相关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新型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宽广,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张正雄.土木工程材料[M].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2]周海波.土木工程材料研究[S].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3]黄小辉.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工程性质机理研究[J].价值工程,20xx(24).
土木工程论文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满足更多人的建筑需求,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多被用于大型商场、住宅等,具有施工过程复杂,周期时间长,对建筑材料需求量大等特点,加大了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难度。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旨在提升我国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一、目前我国高层住宅建筑的显著特点和问题
近些年,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支持下,高层住宅建筑快速发展。在我国各个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其开发强度明显增大,开发数量明显增多。高层住宅建筑象征着时代的发展特征,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多,高层住宅建筑因而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难度增大
根据住宅建筑的标准,普通住宅在公共交通和设备管井方面要占有较大的空间,因而最终公摊到每家每户的面积比较多,降低了居民的实际得住率,而这一点恰是高层住宅建筑的优势。高层住宅建筑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型设计难度。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的了解,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将居民对高层住宅的实际需求考虑在内,这无疑加大了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难度。
2.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成本本、技术难度大
高层住宅建筑的投资明显要高于普通住宅建筑,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而且,高层住宅建筑中还需要配备电梯、疏散楼梯等配套设施,这大大增加了高层住宅建筑的技术难度和建设成本。
3.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交往空间欠缺、设计传统守旧
高层住宅建筑较低层住宅建筑来讲,居民缺乏必要的户外运动空间,因而相互间的交流非常少。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在构型设计上传统守旧,建筑风格上大同小异,设计新意欠缺。
二、改善我国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的控制措施
1.加强高层建筑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在组织、技术和物质三方面要做好准备工作。在组织准备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性,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体系,对工程参与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在技术准备环节,工作人员要严加审核设计方案和图纸,全面分析和研究自然及技术条件,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编制经济合理的预算和作业指导书,最终提出具体可行的施工质量保障措施和质量检测方法;在物质准备环节,准备好高层土木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构配件、机械设备以及其他的施工器具等重要设备。
2.完善施工技术质量的检测手段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的施工行为,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工程一经确定,最好不要出现转包、分包等现象。如果必须转包,整个转包过程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重点检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组合和各项技术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检查施工的每道工序,只要发现工序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解决好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进度及人员管理计划,根据相关标准制定各个环节的质量评定和检查标准,为监理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一系列的依据。最后,要建立工程技术质量检测体系,提高质检人员素质,明确责任。
3.稳抓竣工阶段的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任务
高层建筑的竣工验收,同样是确保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的重要控制措施之一。因此,在高层土木工程建设竣工后,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工程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测定,并且对评定的结果核定质量等级。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当解决完竣工阶段检查出的问题后,还要再次验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过硬。
三、结语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从某个层面来讲,高层住宅建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方人士应该共同努力,在提升我国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水平同时,为人们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建国.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xx(3):241.
[2]王泽传,童贤福.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难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20xx(9).
土木工程论文6
基于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计划,20xx版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知识体系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其中专业教育又分为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方向的课程教育,总学时共计2500学时。其中通识教育1312学时,占总学时52.5%;专业基础854学时,占总学时34.2%;专业课334学时,占总学时13.4%。该培养计划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6点。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理论教学体系
以知识结构、知识点、实现方法为基础设置理论课程,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理论教学体系。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体育知识、外语知识、经管知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
2专业教育
1)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开设有材料力学、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理论力学等3门主干必修课程以及电工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B等3门限定选修课程,共计20学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流体力学(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画法几何基本原理,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2)专业基础知识。开设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等7门主干必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测量2门非主干必修课程,专业外语、土木工程CAD等2门非主干限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方向知识打下坚实基础。3)专业方向知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教育按照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等4个专业特色方向教学。
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时间共计40周。通识实践环节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实践3周(3学分)、金工实习1周(1学分)、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1周(1学分)。专业实践包括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设计等共10周(10学分),测量实习2周(2学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7周(7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6周(16学分)。此外,还专门设置课外实践5学分,安排学生从事暑假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课外实践活动。除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外,土木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省土木建筑学会举办的优秀毕业设计大赛,并举办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根据土木工程学科和专业特点,利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岩土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岩土工程训练中心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搭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培养体系采用室内实验、校内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多层次”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设计型”题目和“科研型”项目结合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在改革与实践过程中,根据土木工程专业4个不同的特色方向,探索了“设计型”题目和“科研型”题目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编制了建筑工程方向“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岩土工程方向“基础工程”与“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与“等截面悬链线砼箱形无铰板拱桥”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考核标准。地下工程方向延续了矿井建设专业的教学内容,编制了矿井建设中的.”建井工程结构立井井架”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考核标准。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理论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理论,开展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分别采用了指导教师双向遴选制度、设计题目多样化、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以及多环节答辩制度,同时说明书和绘图采用手写与打印相结合形式,达到了管理的制度化,避免了管理中的随意性;同时发挥岩土工程、地下工程两个优势学科科研实力强的特点,在优秀本科生中选取重要科研课题中的问题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做法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扩大了我校社会影响,提高了就业率。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真正实现“真刀真枪”做设计。同时要求毕业设计必须有电算内容,配备了各专业方向的电算教学软件,保证了毕业设计既有电算又有手算的特点,提高了学生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编辑出版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丛书》。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遴选标准、开提报告撰写标准、答辩基本规程、撰写标准、质量监控评价标准、评分标准、二次答辩基本规程等一系列毕业设计管理文件。
“多渠道一体化”的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体系
搭建创新精神培养平台,采用多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建立高水平学术梯队、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本科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多种渠道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一体化培养。
土木工程论文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土木工程信息技术也会随之不断发展。专业软件的运用,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善传统得分土木工程设计。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将会使土木工程建设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处理;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建设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实际的现实需求,也是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具有深远意义。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富国富民理想的一大支柱。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整体提高土木工程行业建设科技水平的有力手段,并将形成土木工程信息化这样一个新产业。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建设领域信息化是政府改革和建立高效、透明管理机制的催化剂。从土木工程企业的角度看,土木工程信息化可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速企业在宏观及微观上管理模式的创新,并极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1 土木工程信息化涵义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2 土木工程项信息管理实例分析
市政管网系统工程的一般信息管理基于GIS的某油田管网信息系统的研制是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SuperMap GIS 5,结合Su- perMap Objects 5、现代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 sic 6.0以及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而进开发的。具体功能有: (1)管网浏览与属性信息查询。 (2)管网横剖面信息查询。 (3)管网事故分析功能。管网系统工程中的灾害预警信息管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推动生命线工程的抗震防灾研究由“被动”抗震阶段向“主动”抗震阶段发展,建立相应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决策系统,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工程减灾领域中的优势。
因此,在参考国内外生命线防震减灾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以某工业区为背景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具体特点为: (1)在结合已有的震害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将震害预测理论形成震害预测模块,并开发了通用的 Monte-Carlo模拟程序,该程序可打开.txt形式存储的网络邻接矩阵,并可将震害结果保存于各种文本格式的报表,便于进行大型的网络连通性计算分析。
3 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途径
3.1 建立土木工程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
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
3.2 建立土木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
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3.3 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
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4 结束语
在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土木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潮流,同时也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因而在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光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xx.
[2] 肖珂. 试论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xx,(15)
土木工程论文8
【摘要】为了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积极进行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具体课程,提出了几点进行试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并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试验教学中进行了相关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土木工程试验;综合性试验;设计型试验;结构设计
1.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主要任务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筑施工、设计、管理等相关方面人才。这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有关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试验作为本专业实践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改革以更适应转型的需要,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的问题。
2.传统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靠在四个学年中穿插与理论课程进度相配合的实习环节;另一方面则是依靠与理论课程相关穿插在相应课程中的试验教学环节。实习环节相对试验环节而言,时间安排较为集中,持续较长,在各阶段实习中,若能对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这些实习之中,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一学年末,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在建和已建建筑,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分别安排在第三学年末和第四学年中期,此阶段学生已经学完本专业大部分理论课程学习,需深入现场在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是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联系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两项实习往往不能由老师亲自带领,只能通过口头询问学生及电话联系企业实习负责人来监管学生的实习情况,学生是否能认真完成实习,很大一部分依靠自觉。此外,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多去建筑工地进行学习,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一环节虽然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在安排上还是有不少纰漏,需要进一步完善。试验环节则是分散在土木工程各门课程之中,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实践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然而目前传统试验课程普遍具有设置较为零散,以演示试验为主,缺乏一定创新的缺点。如何使该环节更具连贯性,并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可尝试对土木工程专业试验课环节进行改革,使其从传统模式向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教学模式进行转化,尝试将土木工程专业中零散的试验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这类改革,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也可以借由室内试验模拟施工环节,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对各工艺环节有一定的了解,在未来学习阶段的实习实践中更快上手,学习热情得到提高。
3.综合性试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课设置较为零散这一问题,考虑设置综合性试验教学环节。所谓的综合性试验,是指相对于单项试验而言的,一般是指运用并发掘某一课程或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所进行的一种复杂程度较高的教学实验[2]。综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纵向综合,将一门课程中所涉及的试验联系起来,与工程实践挂钩,以改变传统试验教学中仅进行理论演示而与工程实践无关,实践性不强的弊端;另一方面是横向综合,将不同学科间的试验课程整合起来,使彼此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各理论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串联起来,熟练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
3.1纵向综合性试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纵向综合性试验教学模式是指将单个学科中各零散试验进行综合,形成一项有实践意义的综合性试验。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科所涉及的试验为例,传统的土工试验采用分散教学的方法,一般分散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内容主要包括密度、含水率、液塑限测定、压缩、直剪试验等,一般为8个学时[3]。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有限且分散,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指导教师也相对不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太高,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集中时间开展综合性试验的方法,避免土工试验分散的影响。土工试验中的击实试验就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性试验范例,击实试验是用锤击实土样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的一种方法,在工程中主要用来检测填土的压实质量。在试验时,首先需去施工现场取样,然后将土样烘干,碾碎,过筛。之后根据液塑限试验测得的土样液塑限掺入一定量的水制成扰动土样。将土样分层装入击实筒中,分层锤击,测定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计算最大干密度和相应最佳含水量。可见此一项综合性试验中包含了传统土力学试验中的密度、含水率和液塑限测定,且具有明确的工程意义。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此项试验所需时间较长,所需试验仪器击实仪也不是常规本科土工试验仪器,实验室配备很少。因此,目前仅挑选一个班级作为试点班级,将该班级划分为若干组,每组8人左右。在试验中,先由组员去现场取土,用环刀法测其天然密度,烘干法测其含水率,并由公式计算其干密度。然后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样的液限和塑限,根据所测液塑限,加入适量水配置成扰动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用烘干法测击实后土样的干密度,并计算其压实度,根据规范要求评价所取土样的压实质量并提交完整的试验成果总结。通过学生在试验课程中的表现和提交的试验报告可以发现,进行此类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试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得到了提高,大部分都能积极参与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试验。进行此类综合性试验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所做演示试验与工程实践完全脱节,学生并不能很好理解试验的实践意义因此热情不高的缺陷。
3.2横向综合性试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横向综合性试验教学模式是指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各学科试验之间进行综合,形成一项有实践意义的`综合性试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试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材料力学试验、流体力学试验、岩土力学试验、地基基础实验及混凝土结构试验等试验教学内容[4]。在传统的试验课教学中,这些学科试验彼此独立在各理论课程之中,互相之间没有联系。考虑将这些零散的存在于各学科之间的试验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试验,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梳理学科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现尝试将《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三门试验课程中相关试验进行综合。《土木工程材料》试验课程中的混凝土配合试验,在传统试验教学模式中,由指导老师给定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稠度,由学生进行原材料性能测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试验验证和调整等[5]。在《材料力学试验》中的钢筋拉伸试验,则是由学生通过钢筋的拉伸绘出拉伸曲线,测得所测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拉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将此两个试验结合起来,由学生自己按不同的配合比配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梁,并根据测得的钢筋强度,在混凝土梁中配置钢筋,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此养护成型的钢筋混凝土梁即可成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强度试验试样。对梁加载,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同,钢筋配置情况也有差异,因此钢筋混凝土梁会出现少筋破坏、适筋破坏和超筋破坏三种不同的破坏形式。让学生观察这三种不同破坏形式之间的区别并分析出现不同破坏形式的原因。由于钢筋由学生自行选择,混凝土由学生配制,钢筋混凝土梁也由学生浇筑振捣,因此对于破坏的不同形式及造成不同形式破坏的原因学生会有更好的了解,对所学内容的映像也会更加深刻。但是该综合性试验所涉及的课程不在一个学期开设,因此时间跨度较长,且需要不同科目老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实践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存放已浇筑养护成型的钢筋混凝土梁所需要的场地也较多,尚不具备较好的实践条件。目前仅有此设想,还未在教学中得以实践,该方案是否可行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并在实践中探索以不断完善此方案。
4.设计性试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前,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土木系中,最能体现设计性试验教学模式思想的是每年举办的结构设计大赛。大赛分为专业组和兴趣组,兴趣组由未受系统力学训练的一、二年级学生参加,多注重外观设计,对结构的合理性要求不高;专业组则是由学过系统力学知识的大三、大四学生参与,用指定的材料如竹皮纸、牛皮纸、胶水等设计结构并制作模型,对模型进行加载,按模型的荷质比和变形情况进行评分。在已举办的几届比赛中,每届都不乏结构合理、构思新颖的佳作。这样既是比赛,也是试验的过程,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并将所学知识充分调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除此之外,考虑到目前国内外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多以多媒体教学为主[6],还可采用数值模拟试验的方式[7],引导学生在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等理论课程时,在课外使用PKPM、ANSYS、ABAOUS等数值计算软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推导过程进行模拟实现,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并在学习这些常见结构设计软件、数值计算软件及相关的简单建模应用中,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与未来的工作内容直接接轨。
结语
教育部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各专业各学科都应积极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试验教学模式必然会逐步向综合性、设计性教学模式转变。本文中所提及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有些已经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有些则需待条件更为成熟,逐步在教学中得以实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J].新乡学院学报.20xx,32(11):74-76.
[2]黄敏,代兵权,胡小弟.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内江科技.20xx,11:71-81.
[3]何俊,陶高粱,庄心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土的渗透特性综合性试验教学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12(4):194-204.
[4]祝彦知,程楠.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xx,5:174-175.
[5]杨医博,梁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xx,11:274-278.
[6]罗亦军,左为恒.必由之路——计算机辅助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J].20xx,(4):84-86.
[7]杨勇,郭子雄.数值模拟试验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xx,14(3):65-67.
土木工程论文9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突出问题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除了上述实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学生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并没有必然对应关系。实验成绩主要是对实验报告的考评,依据单一,而且往往实验报告抄袭现象非常严重,以致学生做好做坏一个样,动手操作与旁观一个样,预习与不预习一个样,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不主动学习、实验不动手操作惰性的纵容。因此,要改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关键在于打破这种不对应关系。学生课堂学习通过试卷考试来考评,但实验成绩不能采用试卷考试成绩来考评,因为试卷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验操作情况。那么,要建立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做到学习中有考评,考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真正实现上述实验教学的两个目的。
二、实验学习与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一)实验过程控制
为了使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在实验课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1)按照自愿组合原则将每个班学生分成实验小组。
(2)详细讲解考评规则,强调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的结合方式,让学生清楚考评规则。
(3)课堂理论教学可利用视频、动漫等教学手段讲解实验,演示实验;实验课将不再讲解实验操作、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4)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对预习报告格式不作限定,但其中必须包括小组如何分工合作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实验,传统实验都安排约2个小时,其中30分钟由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但实际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实际操作时间短,但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对实验不熟悉,实验现场只好边看书边做,或者看别人做完后自己再依葫芦画瓢,学生实验操作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验安排上将实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取消教师讲授时间,将实验完成时间纳入考评成绩,以促使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以及分工合作安排,做到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人人动手操作,而不是由个别学生包办,并将实验过程的分工合作情况纳入考评成绩。1小时实验时间分成三部分:5分钟由教师简单介绍实验用仪器和原材料;40分钟由学生实验操作;15~20分钟安排实验讨论。
(二)实验情况讨论
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担心学生出错,一旦发现学生操作失误,就马上中断学生实验,再指导应该如何操作,甚至代替操作。这种教学方法表面上保证了学生实验的顺利完成,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使实验过程变得不连续,而且打击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实验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方,教师常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成熟的实验概念强制代替学生初次的实验思考。其结果是学生完成实验后对自己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应注意的细节、实验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实验操作程序是否正确都不清楚。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最好不对学生进行任何指导,不打断学生实验,只在旁边观察,了解与掌握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实验完成后再组织学生对整个实验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对操作失误的要进行重点分析。讨论分析具体步骤如下:先请一位学生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注意事项等陈述一遍。在此基础上,其他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补充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观察到的实验情况以及学生讨论的情况,对每个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与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下具体举例说明。实例一:在水泥胶砂实验讨论中,有学生说他们发现胶砂搅拌后不均匀,影响了试件成型效果。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引起搅拌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搅拌叶片与搅拌锅底距离过大,由此强调说明实验设备对实验精确性的影响,每次实验前应对实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验;然后提出如何才能使胶砂搅拌均匀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搅拌叶片停止90秒时应该做什么这一实验细节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除了强调规范中“用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的内容外,还可以引出如果用刮具将锅底胶砂搅拌起来,将有利于提高胶砂均匀效果这一实验技巧。通过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实验仪器、操作细节重要性的认识。实例二:粗骨料表观密度测量实验中包括饱和面干、开口孔隙等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用湿抹布将粗骨料表面积水抹干就直接称量。针对这一问题,在讨论时,首先对多孔材料空隙结构和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作简单复习,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中出现的细节错误,突出实验操作细节的重要性;同时对饱和面干、材料空隙结构、表观密度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将正确实验操作程序从头至尾复述一遍,突出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目的,给学生正确的实验知识。
(三)实验报告内容
每个小组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拘泥于形式,鼓励学生在形式上自由发挥,但在内容上要包括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小组每位成员对自己所负责工作的介绍以及实验操作的体会、实验结果分析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鼓励采用多种形式,如结合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等。
(四)实验考评方法
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实验时间、实验卫生、实验操作、实验讨论和实验报告。具体考评细则和评分标准如下:
(1)对实验完成时间的考验占考评成绩的5%,考评对象为各小组,小组成绩即为小组每位成员的成绩。其中每个班级10个小组前两名得分为100分,中间六名为90分,最后两名为80分。对实验完成时间的考评只作为一个鼓励措施,考评成绩不能太低。
(2)对实验卫生情况的考评占考评成绩的5%,考评对象为各小组。根据每个小组实验操作结束后对仪器设备等的整理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实验卫生是良好实验习惯的表现,考评成绩上可拉开差距。
(3)实验操作成绩占考评成绩的10%,考评对象为小组。主要考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情况和操作熟练的程度,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
(4)实验讨论考核成绩占考评成绩的30%,考评对象为每位学生。所有实验完成后,讨论时学生未发言的0分,有一次发言的80分,两次发言的90分,三次及三次以上的100分。发言讨论能反映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实验讨论成绩占考评成绩比例应大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
(5)实验报告成绩占考评成绩的50%,考评对象为小组。考评内容为实验报告内容,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在考评细则中,只有实验讨论的考核是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旨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其他四项都是对小组统一评分,鼓励团队合作;对实验报告,如果要求小组成员每人一份,很多内容会重复,流于形式,因此,可调整为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由小组统一提交一份具有实际内容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学方法实施要点
相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缩短了实验时间,加重了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
(1)教师和助教集中精力,随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操作情况,按照考评细则及时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时间、卫生情况、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和讨论发言做好定量考评;
(2)保证实验仪器运行稳定;
(3)讨论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四、结语
学生学习不主动、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不对应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实验学习与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即: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分工合作;重视对实验教学过程的控制,重点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重视实验细节,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及时总结讨论,加深学生对规范实验操作的印象;重视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结果分析多样化。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上述方法后发现,学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反映在实验过程中虽然较紧张,但大家都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印象深刻,收获也很大。
土木工程论文10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22
1.1 课题背景 8-10
1.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 10-17
1.2.1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内容 10
1.2.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理论研究 10
1.2.3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试验研究 10-17
1.3 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研究 17-19
1.3.1 混凝土构件疲劳断裂基础研究 17-18
1.3.2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18-19
1.4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疲劳问题研究 19-20
1.4.1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腐蚀断裂机理 19
1.4.2 腐蚀和疲劳耦合作用研究意义 19-20
1.5 论文研究工作 20-22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2-33
2.1 引言 22
2.2 试验梁设计和材料试验 22-24
2.2.1 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设计 22-23
2.2.2 材料试验 23-24
2.3 试验梁制作 24-26
2.4 试验梁荷载与腐蚀试验设计 26-28
2.4.1 承载力试验 26
2.4.2 恒定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6-27
2.4.3 交变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7-28
2.5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方法 28-30
2.6 试验梁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30-32
2.6.1 混凝土粉末取样方法 30-31
2.6.2 氯离子含量测试 31-32
2.7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33-42
3.1 引言 33
3.2 承载力试验 33-37
3.3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梁性能试验研究 37-41
3.3.1 试验加载过程 37-39
3.3.2 试验梁挠度结果分析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交变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42-64
4.1 引言 42
4.2 试验概述 42-44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7
4.3.1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44-47
4.3.2 疲劳梁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47-52
4.3.3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应变分析 52-54
4.3.4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裂缝分析 54-56
4.3.5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固有频率分析 56-57
4.3.6 腐蚀试验梁钢筋锈蚀电位分析 57
4.4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梁氯离子扩散规律分析 57-61
4.4.1 腐蚀疲劳梁氯离子含量 57-59
4.4.2 恒载和交变试验梁氯离子含量对比 59-61
4.5 腐蚀疲劳特征分析 61-62
4.6 本章小结 62-6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5.1 引言 64
5.2 基本结论 64-65
5.3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69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9-70
致谢 70
土木工程论文11
题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年 月 日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成为建筑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各类安全隐患,控制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监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关于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承担的安全监理责任,经过了存在争议、被动应付、主动承担的过程。随着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安全监理的责任日渐明晰,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意识普遍提高,安全监理工作全面展开,安全监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职责的产生
1.从监理的定位提出来的。《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明确提出:监理是“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监理的定位定到“项目管理”上,项目管理当然缺少不了安全管理。应该说,安全监理是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质量、进度、投资等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项目目标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现出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
2.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我国目前颁布的《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中,没有明确提及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职责。但是,随着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在20xx年11月24日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职责有明确的规定,使建设监理目标管理的“三控制、两协调”(质量、进度。造价的控制,合同、信息的协调)变为“三控制、一监督、两协调”,安全监督成为建设监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3.行业安全管理的需求。建设工程由于其工种多,工期长,工序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立体、露天、高空、交叉作业等,导致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成为高危行业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高、大、难项目越来越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事实证明,仅靠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依法干预以及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不够的,还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第一”方针。
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属于社会属性的安全监理便应运而生了。
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安全监理及其责任已成为监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为了进一步落实工程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监理责任,促进项目安全监理人员工作规范化,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水平和效果,如何做好今后安全监理工作,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所以选择“如何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理”作为研究课题,在本文的编制过程中通过查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书籍、以及相关论文资料,结合自己编写过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大纲》所针对的建筑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引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接着阐述建筑施工安全监理的工作范围、职责、要点,最终总结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在施工中应做的一系列工作。安全监理工作除应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应符合行业和地方现行规程中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土木工程论文1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当今我国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发展高峰期。土木工程作为我国项目工程建设的热点,为了能够保障土木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需要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保证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想要提高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需要组建一支高素养的管理团队,加强对工程设计、施工的监管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当今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质量管理;土木工程;管理措施;问题
1引言
土木工程作为人们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建筑工程,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却非常复杂、繁琐、系统。从项目前期立项到最后的验收,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避免个别阶段对整个土建工程质量的影响。因此,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筑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不同工种之间的协调性,充分发挥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安全问题、施工技术问题、人为因素等问题,从而导致在施工质量管理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2土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非常庞大、系统的建设活动,其中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繁多,包括多部门、多环节、多工种等,并且这些主体交叉存在,从而导致管理困难等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如果某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整个土木工程带来严重影响。从当今我国土木质量管理现状来看,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2.1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土木工程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其中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为核心,这就需要在施工管理中有所侧重。在质量管理当中,需要重点检查施工机械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达标等。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过于注重施工进度和成本,忽视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导致施工现场所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严重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从本质上来说,建筑工程“四大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追求成本效益就会降低施工质量,同时,过于追求施工效率会降低生产安全性和质量性,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
2.2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整个工程使用年限有着直接关系,在我国虽然房产的使用期限是70年,但其寿命往往只有40~50年,土木工程质量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甚至很多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不过关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钢筋绑扎不可合理、混凝土配比不标准、墙体渗透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土木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会对整个土木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再者,很多施工单位对质量管理工作缺乏重视,认为开展质量管理多此一举,再加上所提出的'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程度不到位,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往往只是过场、走形式,导致质量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此外,在信息时代下,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依然采用传统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工程施工存在很多盲点难以被察觉,降低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2.3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想要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当今很多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缺乏认识,不重视监理工作,在加上在施工过程中不配合质量管理工作,针对施工问题采取不积极的态度,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欠缺,从而导致质量监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也无法发挥其作用。我们所说的监理工作通常是指施工过程的监理工程,其他环节的缺乏监督与管理,导致监理工作开展存在很强的片面性,一旦出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得以解决,再加上当今监理市场较为混乱,想要发挥监理作用,提高土木工程质量非常困难。此外,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管理知识,同时也要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够发现施工中的问题。但是大部分质量管理岗位都是由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其对质量管理知识掌握甚少,专业技术不足,在开展质量管理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质量问题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给整个建筑工程埋下了隐患。所以对于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求持证上岗,经过专业的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这样能够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质量意识也能够得到增强。
3强化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加强过程监督力度,提高监管效果
对质量管理工作来说,想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是要提供管理制度上的支持,其次是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质量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的问题。第一,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注重过程控制,提高制度的落实程度,保证每项要求都能够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才能够保证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和约束性。第二,组建高技术、高素质的质量管理队伍。对于质量管理工作来说,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十分重要,需要聘请专业的质量管理监督人员,领导质量管理人员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管理,从细节层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由于土木工程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每个施工环节要求、技术标准、监理重点不同,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质量管理中要有核心侧重,这样才能够以点带面,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3.2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影响施工质量的环节出发,将土木工程各个质量管理环节进行划分,每个环节要派专人进行管理,从而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性,避免出现质量盲点问题。将质量管理制度标准落实到每一位管理人员身上,根据土木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管理对策和标准,并将对策标准装订成册下发给施工人员,保证质量控制对策切实能够发挥作用。同时,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管理,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货比三家,重点选择质优价优产品,在材料入库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和试验工作,合格后即可入库或使用。对于施工设备来说,在正式应用前,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运行,如果存在老旧部件或故障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保证设备在正式投入生产时的有效性。
3.3提高质量意识,提高培训工作
从本质上来说,影响土木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人为因素,这就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水平。为了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的施工岗位制定不同的施工计划,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生产需求;对于质量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掌握基础的施工知识,并结合工程情况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着的问题。同时,在施工现场关键点装设摄像设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调查监控落实责任。并且为了能够提高工程生产效率,可以通过微信、QQ等加强管理人员联系,实时掌握其他生产领域的工作情况,避免出现施工冲突等问题。此外,为了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可以指定奖罚制度,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惩罚;反之,则给予一定奖励,从而发挥现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当今城市中的土木工程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质量管理中现存问题,并从施工过程质量监督、全面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培训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建议,旨在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强.刍议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对策[J].建筑知识,20xx(22):1~3.
[2]胡立虹.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xx(11):154~160.
[3]邓军.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与质量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xx(20):267.
[4]曾定能.施工质量管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xx(22):265.
土木工程论文13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其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在理论教学中引入网络数据资源,将学术前沿、双语教学及创新引导集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建立配套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可以实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创新人才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不仅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紧密相连,更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或深造密不可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检测手段、实验原理、验收中的规定,了解材料在储运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防护的原则,了解材料的发展趋势。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是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学科交叉大、逻辑性差、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1],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验证性试验的开设更让学生收获甚少。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平时的教育和学习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高校各专业各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为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创造条件,突出培养各级在校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三部分,理论教学仅32学时,实验教学仅8学时,实践教学为课外完成部分,已有的教学内容安排颇为紧张,在此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学习内容,只会让课程更加冗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就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下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创新思路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一、土木工程材料理论教学的创新切入点
(一)数据库资源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网络信息化社会,可利用资源丰富,但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却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将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谷歌或百度的'学术数据库资源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创新思维,更可为其深造打下基础。例如,混凝土的耐久性章节,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实际工程中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通过以下方式化解知识的乏味。第一,进入中国知网搜索首页,输入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时,搜索结果中《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指标研究》和《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正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等论文在课堂上不用打开详细浏览,只需使学生了解题目,并进行引导,例如基于《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提出内蒙古冬季冻害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问题,让学生作为课堂作业完成;或者基于《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引导学生思考已学的几种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或者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其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第二,为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可用互联网网页辅助学习。如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学生可根据被引量的高低明确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可根据相关搜索词扩展混凝土耐久性的相关知识点,并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如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渗透性等都是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内容。
(二)学术前沿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不增加现有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将学术前沿与基础知识教学融会贯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课外知识面广,好奇心强,将课堂中提到的学术前沿与课外创造相连,更能培养其研究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功能性及绿色智能化土木工程材料章节,除传统的防水、保温隔热、吸声隔声及绿色建材外,可引入目前研究较热但未进入教材内的自修复混凝土、导电混凝土、融雪化冰混凝土等。混凝土作为使用量最大的承重结构材料,加入自修复粘结剂,可使其对损伤破坏产生自修复和再生的功能,具备机敏特性,成为智能混凝土;加入导电纤维或填料,使其具备压敏或拉敏特性,可作为功能元件,用于结构健康监测或交通探测;对该种混凝土通电后,使其具备电热特性,用于融雪化冰,可解决因撒布除冰盐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问题,还可解决机场跑道的安全问题。这些新颖的学术前沿知识不会增加教学课时,但却能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如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其视野。当然,此部分知识点的讲授更不适合于灌溉式教学,除采用前述中提到的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源或者百度学术资源引导学生探索外,还可采用课间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如TED演讲视频———一种自我修复的沥青,及融雪化冰混凝土试验视频等。
(三)双语教学与理论创新的结合
为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双语教学已成为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但限于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课时,只能在课件中标示出专业词汇,此时,将专业词汇与百度或谷歌学术检索相结合成为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突破点。可将相关知识搜索结果中的一篇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让其进行翻译并思考。
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创新切入点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在该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源泉。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并,加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同时[3-4],更应探索创新性实验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立。
(一)探索实验设计方法
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是该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使已经开设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逐步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转变。目前,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环节的规划已根据创新性思路进行调整,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水泥基本性能实验。在确保学生准确掌握水泥胶砂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基本概念与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征集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有疑义的问题如搅拌速度、养护温湿度、水泥水化进程等,让学生在完成试验报告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解答其中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增设特种水泥的实验。此部分为开放性实验,不占用实验学时。如油井水泥,对比分析并讨论实验效果的不同,进而引导有想法的学生探讨油井水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三,在砂石实验部分,增加标准砂细度模数的测定,并增加不同细度模数砂的设计试验。如连续级配、间断级配及单粒级设计,并将其用于配制同等级别的混凝土,对比性能指标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现象。第四,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部分,除普通混凝土外,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尝试制备特种混凝土,如泡沫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等。第五,在混凝土强度实验部分,不同组的学生可制作不同尺寸的试件,或同尺寸不同配合比的试件,进行对比研究。第六,加设开放试验环节。鼓励学生实践新思路、新想法。并为可行性较强的实验思路落实条件。为保证实验改革部分达到预期效果,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将此部分放入作业考核环节,以作业成绩计入最终综合测评成绩。
(二)建设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
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对现场新的工程情况的解决做出有突破性、创造性贡献的人才。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训练与锻炼,是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等赛事的举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练武之地,与此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基于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可完成由理论引导到实践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设计,并已经初见成效。在不影响土木工程材料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要点。数据库资源的利用,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检索方式,更可拓宽其知识范围;开放式地引入学术前沿,可在激发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为其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双语教学的引入可将大学生创新平台与世界同行发展接轨;在理论引导的同时,探索创新型实验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董素芬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淑春,吕恒林,吴元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
[2]魏太兵,陈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8).
[3]徐松芝,刘嘉诚,林晓兰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S1).
[4]董素芬.工程造价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9).
土木工程论文14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是一门专业启蒙教育课,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大土木”工程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专业素质、引入工程美学教育及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 教学 工程美学教育
前言
为了配合教育部对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旨在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新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几年来,土木工程专业由单一的建筑工程正向着更广泛的“大土木”工程方向发展,如何适应更高层次上的“大土木”工程的教学要求,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扩展《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1.在“大土木”工程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包涵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环境工程等。在这一“大土木”工程范畴内,应构建更宽泛的知识结构体系。经过精心筛选,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整合与扩展,形成了简明、实用、合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土木工程专业概述、土木工程的内涵与发展历史、土木工程中的材料、土木工程的力学与结构概念、各类土木工程概述、土木工程中的灾害、木工程的展望、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安排与学习方法。这些教学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土木工程的类型及其各类工程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初步具备土木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进程安排,明确教学要求与努力方向,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理念,为学生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本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对学生工程意识与专业素质的培养
土木工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具有很强的工程意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有待于日后不断学习与实践训练得到充实,而工程意识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甚至是教训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综合素质。在现阶段,学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是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工程概念并从专业角度理性分析问题的意识。例如:在讨论房屋工程的建设过程时,介绍它包括规划、审批、勘察、设计(建筑、结构和设备)、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等阶段,使学生清楚工程建设的过程是各部门、多工种全面协调合作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建立统筹整体、协同工作的大局意识。工程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理论联系实际,灌输实际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想,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概念,树立专业的思维方式,为工程意识逐渐形成日后的自觉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适当引入工程美学教育,突出“美学育人”的功能
当今中国理工科高等教育中美学教育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人们一提到土木工程,就认为是“土”和“木”的简单结合,仿佛我们培养的就是“又土又木”的工匠;土木工程冰冷、死板的外表使人们似乎处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缺少艺术气息。其实,土木工程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品;工程技术的实践过程也是艺术的创作过程,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引入工程的美学教育。通过史诗般的土木工程发展史、大量丰富的世界著名建筑典范、千姿百态的桥梁工程、功绩卓越的'建筑大师与桥梁专家的不凡人生来激荡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静止的建筑与桥梁工程犹如凝固的音乐,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增加工程教育的“文化”内涵,突出“美学育人”的功能,学生从中既领略了工程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又树立了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工程设计理念。
4.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图片丰富,叙述性强,如果以课堂灌输的方式教学,不仅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且学生听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关键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4.1 利用多媒体教学
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知识结构、应用领域和发展动态能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感知。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课件,通过大量直观明了的图像配合抽象内容的叙述,并结合参观进行现场教学,如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如土木工程模型室、材料样品室、施工工艺操作实践教学基地等);或者通过参观校园内的现有建筑及建筑工地现场等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得到极大提高。其次,可观看与土木工程有关的DVD录像片,欣赏优雅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令人惊叹的埃及金字塔、气势恢宏的故宫建筑群、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融合最前沿技术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这些古今中外优秀的工程范例深深吸引着学生,激励学生为之奋斗,既对学生进行了工程美学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社会责任感。
4.2 结合问题式教学,使学生养成查阅文献的学习习惯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使师生间缺少必要的互动与学生的独立思考,况且学时有限,学习知识光靠老师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采用问题式教学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古代土木工程离我们较远,讲起来比较抽象、乏味,若提问:山西应县木塔为何历经多次大地震仍完好无损?埃及金字塔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古人是怎样开采如此巨型石材的?又如何建造高程如此精确的工程的?这些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留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如在“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之“地震”一节中,在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抗震防震的方针及措施等问题后,联系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再让学生回去查阅5.12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原因、强度等级、危害范围、社会影响(包括心理方面)等文献,并思考今后如何防震减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肩负起哪些社会责任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学会汲取前人或他人的知识,提升理性的思维能力;并通过撰写读书报告或总结报告,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为今后书写摘要、论文、报告等文章奠定写作基础,养成遇到问题查阅文献的学习习惯。
5.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内容十分庞杂,而实践性、综合性又强,需要在“大土木”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入工程美学教育,通过现场教学和参观等实践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工程脉络,具备初步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顺利迈进专业的大门。
注:本文作者宿晓萍为在读博士。
课题项目:本谭题得到吉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支持,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第三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2]况龙川,等.“土木工程概论”多媒体课件制作.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7-38.□
土木工程论文15
目的实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对于项目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裂缝,必须要深入寻找其中的原则,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原因
(一)混凝土裂缝原因
研究显示,在土木工程施工时,混凝土裂缝是一个必然的问题,出现裂缝的原因是非常多的。
1.混凝土质量原因混凝土包括砂、石、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组成,在配合的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数量、质量以及混合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配合质量,举例来说,选择水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温度、湿度等问题,还要分析具体的工程特点,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水泥种类。在选择砂浆时也要遵循相关的要求,在选择砂浆的过程中,要分析砂浆性能,还要考虑颗粒级配,根据一定的要求来选择外加剂、水、矿物参合料,如果其中一种材料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运输与养护原因在运输混凝土时,很容易发生离析与分层问题,如果这一问题,需要进行二次搅拌,在运输完成后,要检查坍落度,如果未达到相关的标准,很容易致使混凝土发生裂缝。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覆盖麻袋与草帘,如果未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处理,也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开裂问题,此外,在洒水养护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或者不均匀洒水,也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二)地基变形问题出现的裂缝
在混凝土重力因素的影响下,如果颗粒下沉很容易导致水泥浆上浮,如果这种问题与模板和钢筋发生作用,就很容易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在塑性环境下,混凝土基础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在外力影响下,混凝土很容易变形,继而出现裂缝。
(三)施工技术引起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技术人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费用,私自让技术水平不达标的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过程中,他们缺乏施工经验,也未参与过系统的培训,甚至不了解施工常识,在施工时很容易出现错误,继而产生裂缝,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四)混凝土受力不均匀
如果混凝土受力不均匀,很容易出现裂缝,一般情况下,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时,主要会受到三个作用力的影响,静荷载、动荷载、次应力,这几个力是出现裂缝的主要诱因。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对策
在目前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广泛存在的,这一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要解决裂缝问题,必须要深入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为工程施工提供系统的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的处理对策。
(一)控制好水泥类型与用量
在建筑施工时,必须要选择好水泥品种,这需要综合考虑到施工地的湿度、温度和地质条件,水泥的主要成分包括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铝酸三钙几种,这些矿物质的水华特征是存在差异的,其凝结硬化速度、水泥强度与水化放热特性也会表现出差异,综合各类因素限制,水泥温度与释放速度主要是由着几种矿物来决定。其中,铝酸三钙发热速率最快,热量最高,凝结硬化速度也是最快的,成分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施工时,可以根据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选择其品种和用量,只要可以把好这一关,就可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二)控制好温度
温度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搅拌与养护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科学控制好各个阶段的温度可以有效降低裂缝发生率。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并添加一定量的缓凝剂。在入模时,需要合理降低温度,控制好内外温差,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冷却水管。
(三)注重混凝土的养护
在水化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会凝结硬化,但是这种水化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下才能够进行,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湿度和温度,让混凝土可以达到理想的强度。就目前来看,养护方式有蒸汽养护法和自然养护法两种类型,可以根据环境来选择养护措施,养护的重点是避免水分的流失。
三、结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需要针对于出现裂缝问题寻找原因,根据原因进行裂缝的处理,有助于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促进土木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顺利竣工。
【土木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土木工程论文11-15
土木工程论文(精选)06-11
土木工程论文05-15
土木工程的论文11-13
土木工程经典论文10-08
土木工程的论文10-08
教育技术土木工程论文论文10-08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11-11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06-14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