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对于很多高校应届生来说,毕业论文写作是一次艰难的创作过程,只有完成论文才能顺利毕业。下面文书帮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如何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黑陶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沁阳黑陶产业为例,经实地调研,分析了其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提出了黑陶文化产业的创新策略,并以实例佐证。
关键词:黑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创新 文化产业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文化产业的过度商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随着手工生产逐渐被机械化生产取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该何去何从?
目前鲜有研究黑陶产品的相关专著,而对于制陶技艺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基于沁阳黑陶产品的设计实践,试图通过对非遗在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保护中华根文化。正如冯骥才所说;“在一个非正常的转型时期,不能让民间文化正常消亡。”
一、黑陶文化
(1)黑陶
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漫长的繁衍历程中洗尽铅华,孕育出了继马家窑彩陶文化之后饮誉中外的东方艺术瑰宝――黑陶文化。据考证,黑陶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的成就达到最高峰,其中出土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以其高超的技艺与优美的造型特点而成为经典传世佳作,就算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鲜有黑陶作品与之相提并论。
(2)黑陶艺术
陶器是伴随着社会生产需要而产生的,陶器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以至于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黑陶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大成者,后人美其名曰“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黑陶“质如墨玉而光若珠玑,有金石之声而具鸿毛之轻”,素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的美誉。“黑如漆”是其色彩特征;“明如镜”代表其质感美;“薄如纸”突出其高超的制作技艺;“硬如瓷”和“声如磬”强调其质地坚硬。以上特征是对黑陶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风格的总体概括。
(3)黑陶产业的发展
沁阳黑陶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河内县(今沁阳市)万善镇北有红土坡,土宜制陶,镇上居民依山建窑,盆窑村在此基础上形成。至武则天登基,始称“御封陶器”。此举沿袭到了明朝,不过进贡的陶器除了简单的瓦瓮,还增加了大量更具观赏性的鼓瓶、青狮、白象、福鹿、孔雀等礼器,深受青睐。光绪年间,盆窑村发展壮大,所产的陶器以带盖瓮、蒸馍盒、花鱼盆居多,以其品种多、质量高、呈色好、声音脆而行销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当时京城商贾云集.黑陶产业发展到北京,得到光绪皇帝的欣赏,至此,黑陶在国内名声大震。此后,各地官家订单络绎不绝,黑陶产品一度成为官方消费品。
清末至抗战前夕是沁阳黑陶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家家木轮转,户户窑冒烟”之说,村里也是能人辈出,由于竞争激烈,匠人们积极改进黑陶的制作工艺,增加花色。民国三年,盆窑村新烧制的墩、樽、鼎、壶等工艺品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和马尼拉“世界工艺品展览会”展出,备受国外嘉奖,沁阳黑陶从此名扬海外、销路大畅。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民国三十二年河南大灾荒,加之战乱频仍,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百姓不堪徭役负重,在如此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前,盆窑村烧陶业就此衰败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盆窑村又恢复了以往的繁荣。又因1982年的洪灾,造成大量窑炉坍塌,到现在为止,能烧陶的窑已经剩下十来个,能转的木轮也为数不多。纵观整个盆窑村的黑陶史,可谓是一波多折,如今,虽然黑陶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对盆窑村的制陶业大加扶持,但是黑陶产业并没有因此而重新焕发生机。
二、黑陶文化产业面临的境况
虽然黑陶被誉为“陶之君”,但并不像宋代才出现的紫砂陶器自打出世就一直兴盛不衰,而是几经波折。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文化的地域性不强,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虽然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沁阳更是贤能辈出,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文化产业,会烧制黑陶只是当地人谋生的手艺,他们制作黑陶的初衷是为了养家糊口,锅碗瓢盆都是自给自足。然而,后工业时代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传统手工业,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塑料、金属制品也取代其地位。因而在古代除了贡品之外,再无其他观赏性强的工艺品,亦没有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紫砂相比,又少了深厚的人文积淀。
(2)黑陶文化产品设计不符合现代生活美学,企业创新能力弱
现代生活美学是后工业时代人们对产品寄予的多元化精神诉求在与产品互动时产生情感的连结与认同。据考证,黑陶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人类的审美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有时盲目跟风也会影响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从装饰和造型来说,现代黑陶基本还沿袭传统,导致其设计风格趋于雷同,千篇一律、良莠不齐。这与制陶工艺的传承沿袭方式有关,家传式、师徒式的传统相传模式多以实际仿效方式完成,鲜有创新。
(3)产业规模小,集约效应差
沁阳市现有黑陶企业极为少数,稍大点就数市里的沁阳市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盆窑村黑陶工艺厂和传承人王正成、王亮亮的黑陶厂,其他均为小型个体户,一个拉坯师和雕刻师就组成了一条很简单的生产链。除了蓝钻公司主要生产工艺品外,其他生产商基本以鱼盆为主。集聚效应不好也源于此,各企业出发角度不同,不能共同合作交流,进而阻碍了黑陶产业的发展。而政府方面,只是在扶持个别企业,并没有从全局考虑,民间大师没有专门的创作基地,不能形成创新思想的碰撞。
(4)文化消费水平层次不高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所占总消费的比重在逐年递减,文化消费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文化消费水品低也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关,沁阳市周边城市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购买力。其次,工艺品本身所具有的易损坏性使网络销售无人问津。
(5)人才匮乏
沁阳黑陶在2011年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烧陶业的村民有逐渐多了起来,本以为村民是有了非遗保护意识,黑陶产业会峰回路转。可是时间不长,坚持下来的人已寥寥无几,说到底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养家糊口的阶段,他们认为政府既然重视了黑陶产业,重操旧业定能赚些钱,实则跟风使市场上的黑陶供大于求,黑陶产业还是衰败下来。据盆窑村的老人们说,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年轻人再愿意做黑陶了,剩下的都是中老年人。所以,即使有再厉害的师傅,也收不到徒弟。目前,虽然国家颁布了《非遗保护法》,确定传承人,给予资金补助,但多数时候,资金不能落实,这是其一。其二,当下沁阳黑陶工艺从业人员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工人们基本没受过高等文化教育,完全依赖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创新能力弱。
三、黑陶文化产业的创新策略
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是造成工艺品艺术感缺失的主要原因,艺术性趋于雷同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伤”。
(1)校企合作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企业发展也大有裨益。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其二,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在文化成果研究方面的优势;其三,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2013年6月,沁阳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神农陶”茶具创意设计大赛,“炎”壶脱颖而出。以“炎”壶为例,探讨如何对黑陶文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图1)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讲,符号学注重人类精神层面的问题思考。此“炎”壶的设计利用符号学的知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不影响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华夏始祖神农氏又名“炎帝”,壶盖和壶柄的造型元素是“火”的抽象形,既代表“神农耕而作陶”的典故,也有生命延续的寓意,同时它又是“龙”的简化符号,象征“龙的传人”,再次又像是“牛角”,符合神农牛首人身的形象;壶身的水纹装饰象征生命之源。这些元素符号的运用体现了对华夏文明的传承。
(2)以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主体建立本土文化符号架构,作为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知识体系。
布希亚曾说:“物必须成为符号,才能成为被消费的物。”有形的产品是承载和传播无形文化的主体,文化必须转化为符号才能为本土知识体系所用。当地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科研优势,利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的典型特征元素,并运用到黑陶产品开发中去。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些元素符号化,作为黑陶产业从业人员记忆中存储的表征,此类表征在不同的人创作时会呈现不同的提取信息,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四、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的,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刻不容缓,其最有效的方法是文化产业化,保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依靠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能够为其提供新鲜的血液,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当然,过度的商业化终究会违背我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我们要在文化产业化和商业化之间寻求平衡点,让文化不失其传统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议书06-07
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05-20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全文06-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论文(通用8篇)08-25
关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全文11-02
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作文(通用22篇)07-31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11-01
陵水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