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01 09:05:50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茶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显性特征的元素,能够促进范围经济效应的实现。我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历经传承和发扬的茶文化已然成为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篇一

  《 茶文化商业化运作的策略 》

  摘要:茶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不仅可以从茶叶生产文化中来展开,也可以从茶叶消费文化中来实现。

  基于产业链条下的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也就可以在实践和空间纬度上涵盖茶叶生产范畴和消费范畴的关联要件了。

  通过在经济学视角下进行价值分析,并对商业化运作价值的环境植根性问题进行探讨。

  有效措施可围绕着:根据排序法整合商业环境、突出商业运作的文化特质、充分论证商业运作的成本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经济学视角;茶文化;商业化;措施

  茶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显性特征的元素,能够促进范围经济效应的实现。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通过将相互关联的经济资源进行整合,便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因此,将茶文化的营造和展示纳入到商业活动中,通过与其它经济资源进行互动和关联,便能达到促进经济资源整体化有效配置的目标。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也同样是茶叶消费大国。

  茶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不仅可以从茶叶生产文化中来展开,也可以从茶叶消费文化中来实现。

  基于产业链条下的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也就可以在实践和空间纬度上涵盖茶叶生产范畴和消费范畴的关联要件了。

  1经济学视角下茶文化商业化运作的价值分析

  在经济学视角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商业化运作价值进行分析:

  1.1茶叶生产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分析

  1.1.1观赏性。

  茶叶生产本身就含有文化元素,其中手工炒茶在大多数茶叶生产企业中都有保留,且手工炒茶后茶叶商品的市价不菲。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工艺,手工炒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能与以乡村游、田园游为特色的商业旅游项目相融合。

  从范围经济的视角来看,手工炒茶的观赏板块可以置于沿途观光项目之中,并主要展示给区域外的游客。

  1.1.2体验性。

  体验性的主要内容便是邀请参观者参与到炒茶中来,游客可以“自炒自喝”。

  这种体验性就使茶叶生产与茶叶消费在旅游项目中得到了融合,并且也提升了旅游项目的新奇性和个体体验感。

  但从实践来看,这种体验性的商业运作价值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1.2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分析

  1.2.1关联商品销售。

  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内容更加丰富。

  首先提炼出关联商品销售运作模式。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发现,许多文化产品在销售中都会引入品茶项目,如书店专门开辟品茶区域,一方面方便读者休息和阅读,另一方面增加书店销售环境的舒适性。

  再者,如我国西南地区民间存在着品茶、听书等商业活动项目,从中也体现出了茶叶消费文化。

  1.2.2关联商品促销。

  从营销原理中可知,促销的目的在于巩固现实消费者,并着力挖掘潜在消费者。

  可见,关联商品促销则可看作为,茶叶消费文化助力关联商品的促销,使得消费者在品茶或购买茶叶商品的同时,获得目标商品的服务。

  2商业化运作的环境植根性问题探讨

  在对茶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时,其价值的体现还依赖于是否与目标市场的消费环境相适应。

  若是仅仅从商家自身考虑来进行商业化运作,则无法充分与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相契合,这样则不利于商业化运作价值的显现。

  为此,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环境植根性问题。

  2.1建立环境植根性的目的

  “目的”构成了建立环境植根性的价值取向,也是茶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切入点。

  具体而言,这里的“环境”主要指向商业环境,而商业环境又是由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旅游产业发达程度、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要素整合而成。

  尽管所需整合的要素诸多,但唯有与环境植根性相契合才能充分发挥出茶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价值。

  2.2建立环境植根性的手段与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价值形成途径相对应,也需要分别从茶叶生产文化和茶叶消费文化两个方面来建立。

  针对茶叶生产文化而言,需要提炼出该文化中的显性部分,即可以被游客的视觉所感知到,并借助文化载体来参与其中。

  相对而言,将茶叶消费文化通过商业化来与当地环境相契合,则远比茶叶生产文化部分复杂。

  从而,这也将成为下文阐述的重点。

  2.3建立环境植根性的效果一项商业化运作项目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实施成本和机会成本。

  若是项目最终的“经济利润”小于“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则意味着该项目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因此,建立茶文化商业运作的环境植根性,则需要对经济利润进行充分论证。

  3商业化运作与环境相契合的难点问题

  3.1环境要素整合问题

  商业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旅游产业发达程度、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等在内的要素。

  是否在茶文化商业化运作时需要与之一一对应呢?笔者认为,这里需要借助经济学在谈及消费者偏好时的排序理论,即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将影响茶文化商业运作价值的要素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整合时增大前三位所占的权重。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结果可知,建立环境植根性应着力整合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旅游产业发达程度这三类要素。

  3.2消费文化植根性问题

  茶叶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运作更具挑战性,且也更具商业价值。

  茶叶消费内容包括品茶和茶叶成品销售等两大环节,而各大环节又可与关联经济资源进行联合而发挥出范围经济效应。

  为此,解决消费文化的植根性问题需要与环境要素整合相联系,并突出消费者偏好和社会人文环境要素。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在于,茶文化商业运作的主线仍需围绕着当地文化产业的开发来展开,若是将茶叶仅仅作为一种商品进行销售,那么商业化运作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3.3机会成本论证问题

  从现有的相关文献中可以感知到,许多作者在讨论茶叶项目商业化运作时主要聚焦于会计成本范畴,从而来计算出运作的实施成本。

  实则不然,经济学视角下更关注经济利润,即“会计利润-机会成本”的部分。

  因此,论证机会成本则成为了应有之义。

  然而,机会成本属于隐性成本范畴,无法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测算,所以主要依赖于“期望值”测算来进行转换。

  4应对措施构建

  4.1根据排序法整合商业环境

  若要充分实现茶文化商业化运作价值,则需要与当地的商业环境相融合。

  建立环境植根性,便需要根据影响力因子大小进行排序来进行整合。

  无论是茶叶生产文化还是消费文化,都需要与消费者偏好、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

  为此,我们首先就需要建立前置性调研机制,针对茶叶产地的消费者偏好和社会人文环境进行调研。

  然后,通过消费者偏好引导和适应来进行商业化运作。

  4.2突出商业运作的文化特质

  突出商业化运作的文化特质不仅是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外在需要。

  这就意味着,在商业化运作手段构建上,针对茶叶生产文化需要突出它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并将其纳入到当地的生态旅游项目之中。

  通过将绿色生活理念植入到商业化运作模式之中,来迎合当地和外来游客的休闲需要。

  针对茶叶消费文化,则应在获取范围经济效应目标下努力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如,与书店、茶社、文化主题场所等相关联,通过提供品茶、茶道、茶具等显性文化元素,来增强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

  4.3充分论证商业运作的成本

  机会成本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条件:第一,该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第二,该经济资源的用途具有多样性。

  根据这两个条件来剖析茶文化商业化运作发现,我们应对商业化的运作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因为项目运作包括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这些都将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

  正因如此,应发挥当地企业在项目论证中的作用,从而降低政府部门运作所带来的价值偏差。

  笔者建议,茶文化商业化运作可采取PPP模式,来实现区域茶文化项目的品牌打造。

  综上所述,如何发扬我国茶文化中的精髓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应成为业界和学界未来的思考重点。

  在我国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加大对区域性茶文化的解读。

  5小结

  本文通过在经济学视角下对商业化运作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商业化运作价值的环境植根性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有效措施可围绕着:根据排序法整合商业环境、突出商业运作的文化特质、充分论证商业运作的成本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朱海燕.试论湖南苗族茶俗的商业化运营[J].江西农业学报,2009(9):184-186.

  [2]寻桂兰.流动的晓溪———婺源县上晓起茶文化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及传承[J].农业考古,2010(2):265-270.

  [3]张信刚.茶叶与咖啡的商业寻踪[J].商界:评论,2011(5):46-49.[4]蔡泉宝.茶文化研究的新思路[J].农业考古,2011(2):7-8.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篇二

  《 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 》

  摘要:快速增加且供不应求的旅游需求,使得整个旅游市场呈现质量层次不齐的状况,这不仅制约了旅游产业的成熟和有效发展,同时也使得部分区域错失旅游行业发展的契机。

  因此,旅游开发要在充分发挥项目地环境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等一系列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整个项目发展,根据相关理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本文拟从旅游开发的背景出发,结合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相关内容,通过深度融合茶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从而探索契合实际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关键词:旅游地理;筛选理论;茶文化旅游模式;开发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旅游当中,但生态环境的蜕变和恶化,使得人们向往生态游。

  目前生态环境的客观状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更为严重。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些景色优美的地方就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加之国家政策的推动,旅游市场的庞大需求被有效激发。

  然而在这一市场环境下,自然资源被破坏,使得人们的旅游需求很难被满足,整个旅游行业自身发展也遭受制约和限制,很难实现长远发展和实质突破。

  1旅游开发背景分析

  随着国家新政策不断完善,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旅游投资,还是开发建设都有更为宽松的政策空间。

  完善的政策体系,也让相关涉游投资企业感知到市场发展的先机,这也是实施旅游投资开发的首要要素。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多数家庭愿意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当做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这就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市场空间和实际需求。

  市场的需求就是投资的热点和风向标,也是决定投资的重要导向。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旅游服务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品,这就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与合理,以旅游业发展为先导,融入时代发展需求,调整产业内容,实现重点突破,就成为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全新方向,这也是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需要通过实施旅游开发,以新组建的旅游公司为主体,整合旅游资源,孵化旅游需求,对接政策支持,必然能够为产业转型突围寻找到精准的市场突破口和发展切入点。

  2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及茶文化旅游认知分析

  2.1旅游地理筛选理论概述

  旅游是针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所产生的一种行为。

  任何旅游活动都是基于一定载体所实施的。

  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由于其客观特性,其开发和利用过程都会受到部分客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而对游客来说,其决定选择旅游线路时,往往会结合一定信息进行目的地筛选。

  筛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针对旅游目的地的具体资源进行分类、细化的过程。

  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实际上是游客针对旅游地自然资源所作出的社会行为。

  其往往会造成某一区域旅游资源很热,而其临近区域由于产品的雷同化或同质化,形成较冷的局面。

  筛选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是对自然资源的考量,其有自然属性原因,也有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客观原因。

  因此,通过融入旅游地理的筛选理论,我们在实施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想要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就必须针对性的筛选,做好区分和细化,在差异化开发建设基础上,确保旅游产品资源的品质与实质内涵。

  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融入多元内容,也能够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有全面深刻的认知,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冷与热的景点游览状况。

  2.2茶文化旅游的特点及内涵分析

  想要对茶文化旅游有深度认知,首先就需要明确茶文化旅游是什么?有什么内容?包含哪些产品?正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如今所有要开发的产品都必须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而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养生特点,充分融入采茶、制茶体验、品茶文化、茶道、制茶程序学习、茶艺欣赏等内容的体系化旅游活动。

  当前开发茶文化资源,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结合市场需要进行相关资源的开发,以市场需求进而完善旅游资源。

  另一方面要针对消费者的客观需求,对现有资源进行及时调整。

  这两个方面都是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营销理念为前提。

  茶文化旅游作为基于茶文化资源基础、融入消费者多元消费需求和市场变化的活动,其主要特点集中表现为:首先,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元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休闲养生当做自身生活的主要内容。

  关于茶的各个环节都成为人们的兴趣点,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深度了解茶的文化。

  这就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

  其次,由于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其生产和成长有着一定独特性,这就决定了茶文化旅游资源也是具有区域特性的旅游产品。

  同时,茶文化旅游资源所包含的内容是体系化、系统化。

  正是几千年的时代发展,形成了极具历史积淀的茶文化,可以说,茶文化旅游产品,先是一种多元文化,之后才是旅游产品。

  内容丰富、产品多元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最后,随着旅游行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游客参与旅游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观光旅游,成为参与体验式旅游活动,正是游客自身旅游理念的不断成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者才必须充分考虑客户的感受与体验。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产品延伸,有效促进了茶叶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把茶文化旅游亮点结合到旅游群体上,使之产生效益,关系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所以茶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弥补区域元素、自然元素所造成的影响,着重构建文化内涵与旅游品质。

  茶文化旅游实质上是将茶元素深化升级为文化内涵,通过融入旅游行业的特质,结合产业特点所进行的开发经营。

  3融入茶文化元素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鉴于政府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机遇、消费市场需求等因素,结合茶文化本身资源优势及结构调整要求实施旅游开发,完全符合时代要求。

  融入茶文化元素,进行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规划、运营,需要系统化的理念。

  理念是指导我们做事的基础和前提,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战略。

  3.1准确定位,结合特点———构建体系化定位

  构建开发模式,首先要有超常规性的定位,从而满足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构建。

  定位是模式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是决定开发思路的重要要求,因此在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产品定位。

  同时,要清楚认识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既要充分结合传统要素,同时也要与发展需求相结合,要有跨时代性的开发理念,既要看到传统,又要描述未来情况。

  单一的行业结构很难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在实施开发过程中,不能割裂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要素,通过跨行业融合,实现多元要素构建。

  3.2创新开发,融合打造———构建融入旅游特点与市场的开发思路

  随着旅游市场发展和不断成熟,游客的旅游需求也不断深化,其旅游消费需求逐渐突破传统的范围界定。

  在结合茶文化区域绿色资源基础上,实现创新开发。

  要突破游客的认知偏差,避免出现“被归类”的现象,融合性打造,融合性实质上就是跨行业发展。

  要融入与旅游相关的多个行业,同时整个区域内各个板块之间也要互相融合。

  想要避免出现“区域热,自身冷”的开发、经营局面,就需要实施融入旅游产品特点与市场需求的开发思路。

  3.3丰富产品内涵,推动行业内融合互动———实施多元化经营思路

  想要有效避免自身被游客屏蔽,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丰富自身产品的内涵与多样性,只有自身产品具备全面性,才能确保自身旅游产品能够被更多游客所接受。

  通过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各项要素,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尽可能满足游客需求。

  此外,实现行业内高效融合与互动,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给与游客更多体验。

  通过行业内融合互动,从产品本身出发,结合产品多元化、结构多样化、体系化互动,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4结语

  随着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不断兴起,一些新的旅游热点被有效开发,与茶文化相关的区域就是其中的典范。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度假区域由于其明显的“茶叶”单一性,使得其单一特性日益明显,这实际上就是旅游地理中的筛选理论。

  所谓“筛选”,实际上是环境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更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通过有效挖掘茶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实现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全面高效整合。

  同时产品内容的“去标签化”更是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升级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斌.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索[J].北方经济,2012,10(20):33-36

  [2]余心蓬.茶文化旅游的定位与开拓[J].农业考古,2013,1(3):98-100

  [3]周晓燕.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学术探索,2013,7(13):211-215

  [4]李萍“.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篇三

  《 茶文化旅游境外市场拓展途径 》

  摘要:浮梁是我国著名的茶乡之一。

  这里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存留有几千年的茶文化遗址,同时也包含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茶文化旅游代表。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境外市场不断扩张,浮梁如何抓住这一趋势,发展境外游,成为浮梁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浮梁茶文化自身优势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境外市场拓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浮梁旅游;茶文化;境外市场

  1浮梁开拓境外茶文化旅游市场的优势

  1.1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历来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象征,浮梁最早也是因为茶才得以闻名于世。

  早在南北朝时期,浮梁就开始因茶而崭露头角,那时的浮梁已经成为古代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在古代众多文人的作品中均记录了浮梁茶贸易中心的繁荣景象。

  至唐代白居易曾在他的代表作《琵琶行》中就有这样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通过白居易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茶叶贸易在唐代已得到迅猛发展。

  到了宋代,我国最大的产茶地就是浮梁。

  同时与唐代相比,茶的品质也有很大提高。

  就在宋代,我国许多名贵茶叶在此诞生,而且有大量品质上好的茶被进贡给朝廷。

  到了元、明、清时期,浮梁茶叶产量大幅下降,但是仍然有一些佳品被保留下来,流传至今:“浮梁的仙芝茶就被称之为茶中精品”。

  除此之外,汤显祖、明谈迁等人对浮梁产茶叶也是赞不绝口,虽然浮梁茶叶发展进入低谷,但还是贡茶之一。

  在清同治—光绪时期,浮梁的制茶工艺由绿茶生产转向红茶研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销量上,都有了明显增加,而且还远销海外。

  早在1915年,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浮梁所产红茶就在太平洋评选中获得金奖,从此名声大噪。

  建国后,浮梁茶叶迅速振兴,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恢复到了较高水平。

  1.2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浮梁县的每一个村落都被茶文化所氛围覆盖。

  在文物普查过程中,浮梁县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拥有着大量的茶文化遗产。

  特别是严台村,茶文化遗迹数不胜数,这得益于严台村村民的精心保护,严台村因此也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了解,严台村茶园面积大、与茶相关的器具数量多,除此之外,有两处老旧的制作坊也被保留下来。

  村中的一个茶叶桶,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

  2010年的“中国历史名村”称号被沧溪村获得,沧溪村一共有800亩茶园,村民收入主要来自于茶叶和茶油。

  在清末民初时期,这里一共有六家茶号,一些茶商宅院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这些宅院面积之大、装饰之精美,从中我们不难想象沧溪村当时在茶叶贸易方面是何等兴盛。

  至今为止,一些传统的制茶工艺也被村民传承下来。

  磻溪村也是浮梁县的有名村落,从古至今,茶叶都是磻溪村的支柱产业,古时它是浮梁北部的古茶市,历史上记载磻溪是以茶叶为支柱产业,据史料记载,茶园面积最大时达到了3000亩,而茶号就有数十家。

  茶商将茶叶收上来之后,经由上海出口。

  1.3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

  汉代景德镇开始进行陶瓷生产,到了唐代,景德镇瓷业进入到了鼎盛发展时期。

  其中最为主要原因就是唐代茶叶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兴起了一股饮茶之风,而当时浮梁是最大的茶叶贸易中心,因此对陶瓷的需求非常之大。

  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瓷业中心。

  这两个朝代都将御窑厂设立在这里,在生产的众多瓷器中,茶具占到绝大部分。

  2浮梁开拓境外茶文化旅游市场的不足

  2.1旅游资源未深入挖掘

  不可否认的是。

  浮梁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

  但是从中国市场来看,以茶叶为主的品牌效应还没有形成,国外更是对浮梁这座茶文化古城知之甚少。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制茶工艺的不断改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茶文化宣传,导致我国产茶地区数量越来越多,浮梁茶叶在全国茶叶中的地位明显下降,显著特色已经丧失;其次,我国陶瓷可以说是世界闻名,中国和国外游客到这里大多数是为瓷器而来,而茶并不是人人喜欢,影响范围也没有陶瓷大,因此,浮梁茶文化被掩盖在陶瓷文化之下;第三,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茶文化旅游才刚刚起步,但是宣传却没有及时跟上,虽然我国很多次茶文化节都是在浮梁举办,但是浮梁当地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今后浮梁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这一方面的宣传力度,把浮梁茶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宝贵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2.2旅游线路设施落后

  中国游客以及境外游客想要到达景德镇市还是非常方便的,有多条高速公路可供选择,但是下高速之后,想要到达浮梁县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一些村落,为了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留,这些村落尽可能减少现代设施。

  因此,浮梁县大部分村落的接待设施硬件极为落后。

  购物中心、酒店、停车场建设也非常落后。

  对于旅游景点来说,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吸引游客,吸引多少游客,尤其是在人们格外重视环境的今天,浮梁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制约其拓展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

  2.3旅游产品单一

  对于境外游客,他们到中国旅游,是尽可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才能不虚此行。

  尤其是对于茶文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含金量和品质。

  但是从目前来看,浮梁在这两个方面依然较为落后,既没有修建茶文化馆,而且即使身处这座古城,却感觉不到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浮梁境内茶叶种植面积大,但是却没有茶文化的一席之地。

  如果浮梁在开展境外旅游时,只是一味地注重茶叶营销,不注重文化宣传,其发展必然受到严重阻碍。

  同时,境外游客接待人员素质不高,几乎没有人会说英语,无论是在接待水平还是在综合素质上都亟待提高。

  3浮梁茶文化旅游境外市场拓展的有效途径

  3.1旅行社和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首先,当地旅游社对浮梁茶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和设计,设计完成之后,将浮梁茶文化旅游推广给江西境内所有的国际旅行社,再由这些旅行社将浮梁旅游资源推荐给与其合作的境外旅行社。

  与旅行社建立良好、长久的合作关系,输送客源,作为地接社的浮梁,应当将浮梁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常规旅游产品。

  此外,江西和浮梁当地政府也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将浮梁旅游作为与他国交流项目的一个附带旅游产品。

  在政府的推动下,浮梁茶文化旅游将形成品牌。

  同时,在接待外国来宾时,注重推荐浮梁茶文化旅游产品。

  同时,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比如旅游指南和浮梁介绍视频等的制作。

  当地政府可以将浮梁茶文化旅游印制成宣传资料,国外友人将宣传资料带回后,就能够产生宣传效应。

  3.2市场细分

  市场划分是开拓境外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市场划分,指的就是将有共同需求倾向的个体构成一个群体。

  对浮梁这一茶文化旅游景点来说,有些境外游客是想体验采茶乐趣的,有些游客想要参观古老的制茶工艺,还有些游客是购买新鲜的浮梁茶叶。

  由此可以看出,游客到浮梁旅游的目的是不同的,而经过细分之后,每一个群体的需求都非常相似,根据需求划分多种旅游路线,这样既不浪费游客时间,而且还能得到更好的体验。

  3.3市场定位

  浮梁拓展境外旅游市场,一定要做好市场定位,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突出特色。

  这是最重要的内容。

  自古以来,浮梁都是因茶而出名的,通过前文论述,我们也知道一些古老的茶商庭院、制茶工具等都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浮梁的特色,凭借这些特色就能让游客产生消费欲望,比如浮梁茶叶曾被作为贡茶,上供给朝廷,在进行宣传时,就要突出贡茶。

  (2)时机把握得当。

  现阶段,中国传统文化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一大批境外游客到我国参观旅游,浮梁一定要抓准这一时机,把浮梁茶文化推向世界。

  (3)品质的提升。

  境外游客到我国旅游,是为了获取更好的中国体验,享受中国传统文化大餐,他们对于价格并不敏感,更在乎的是体验、感受和服务。

  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相关企业可以采取“高价格,高品位,高享受”的服务,让他们的高品质需求得到满足。

  3.4完善设施建设

  浮梁自身要加快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酒店、商场等公共设施的档次,为境外游客带来舒适体验。

  除此之外,境外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将越来越多,因此,浮梁旅游部门和企业应当加快培养英语或小语种接待人员,提高接待人员水平和综合素质。

  4结语

  浮梁茶文化境外旅游市场的拓展,不仅对宣传浮梁自身有利,同时它带动了整个江西茶产业的发展,也在境外游客面前,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

  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人们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将得到的蓬勃发展。

  浮梁一定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自身探索拓展境外旅游市场的有效路径,实现浮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定益.论景德镇•浮梁茶文化之建设及茶文化旅游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1(5).

  [2]占春萍.杭州茶文化旅游境外市场的拓展———以日本为例[J].现代物业,2011(05).

  [3]江毅,付火水.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4(6).

  [4]江毅,李琳燕,付火水.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浮梁茶文化旅游研究[J].大众文艺,2014(24).

  [5]周文杰,赵博生.境外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拓展研究[J].管理学家,2011(1).

  [6]安文.中国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首届中国茶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J].农业考古,2013(5).

【茶文化商业化研究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格式范文10-01

茶文化通感研究毕业论文范文10-01

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研究毕业论文10-01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研究10-01

广告文案商业化与艺术化的研究10-05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研究论文10-01

浅谈茶文化相关毕业论文范文10-01

茶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3-30

茶文化元素应用毕业论文范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