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初探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初探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初探论文 篇1
内容摘要: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屏边苗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它独特的社会作用。
关 键 词: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是远古时代“三苗”的后人,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位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的七个省市。其中云南的苗族人口数位居第三位,仅次于贵州和湖南,而云南的苗族主要分布在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屏边县就是位于红河州内的一个苗族自治县。屏边苗族使用川滇黔方言,属于白苗、青苗、花苗和绿苗。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代表,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芦笙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苗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要有苗族的地方,就有芦笙,就有芦笙文化,这一点在屏边苗族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源远流长
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人民的口头传承的文化来看,芦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关于屏边苗族芦笙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候,两位老人仅有一个孩子,他对老人十分孝顺,父母为其取名孝子。一日老母病故,乡亲们要分享老母的肉,孝子不肯,哭声惊动了天上的王母。于是,王母送给孝子柱子一根,吩咐他制成芦笙,再宰一头牛,将牛皮制成鼓,一边吹芦笙,一边请人击鼓,乡亲们分享牛肉后,将其母抬到山上安葬。从此,苗家人学会了做芦笙。
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苗族芦笙的记载。《宋史·西南夷》中记载:“诸夷进贡方物……一人吹瓢笙……”可见,宋元时期芦笙乐器已经是“蛮夷”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南诏野史》载:“男吹芦笙,女弹口琴,唱和相说,即为夫妇。”清田雯蒙斋《黔书》载:“每岁孟春,苗之男女相率跳月,男吹笙于前以为导,女振铃以应之,连袂把臂,宛转盘旋,各有行列。”《续云南通志》载:“婚姻不先通媒妁,每于岁正择地树芭蕉一株,集群少吹芦笙,月下婆娑歌舞,各择所配名曰‘扎山’。”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对芦笙的记载:“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除此以外,在屏边苗族的婚俗、祭祀等活动中都能见到芦笙的身影。
由此可见,芦笙文化自古就与屏边苗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它随着屏边苗族的繁衍而代代流传,已经成为屏边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重要地位
哪里有芦笙哪里就有苗族,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经历史的沉淀和一方水土的孕育,已经凝聚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在当地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第一,在喜庆节日、恋爱、祭祀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芦笙,离不开芦笙舞。
在苗族的重大节日中,必吹芦笙。每年的正月初二到初六是苗族的“花山节”,也称为“踩花山”,是苗族最重要的节日。节日开始身着鲜艳服装的男男女女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欢度节日。第一天,主办人准备一些酒放在花竿下面,芦笙师傅先吹响芦笙,围绕花竿跳三圈,主办人祈祷后,宣布节日开始。可见芦笙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节日期间,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赛芦笙”。小伙子们吹起芦笙,跳起优美的芦笙舞,博得周围姑娘们的欢心。除了在节日期间,小伙子还会到心爱的姑娘家对面吹奏芦笙来表达心意。可见,芦笙也是苗家男女的媒人。
屏边苗族在祭祀的时候对芦笙的使用最多,并且有专门的调子,而且学习和使用的时候也特别讲究,专门用于祭祀的调子不能在家学习,不能向家人学习,而需要到外面向其他的芦笙师傅学习。例如《入棺调》《指路调》等等,都是祭祀调。吹奏祭祀的调子有一个完整的套路,根据演奏时间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天黑调子(时间为天黑到晚上十点,其中包括晚饭调子)、半夜调子(凌点到凌晨两点)、鸡叫调子(凌晨三点到凌晨六点)、天亮调子(凌晨六点到早上九点,其中包括早饭调子)、中午饭调子(早上九点到中午十二点)、散调又称玩耍调(中午十二点到天黑)。在这些调子当中有一部分只能在祭祀活动的过程中演奏,为起始调,它是在吹奏整个套曲之前所吹奏的调子,为固定调子。不同的芦笙师傅吹奏,个别地方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框架是一样的。套曲的下面配有词,内容大意是怀念死去的人,诉说死者生前的是非好坏以及家人和朋友对他的怀念。
第二,吹芦笙和跳芦笙舞是芦笙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吹芦笙必跳芦笙舞”,乐、舞、唱的结合使得芦笙和芦笙舞密不可分。芦笙师傅一般不仅仅会吹芦笙而且还要会跳芦笙舞、会唱芦笙套曲。“蒙施”(青苗)、“蒙卑”(花苗)、“蒙楼”(白苗)吹的曲调各异,但是内容和舞蹈动作大多一致。它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祭礼性舞,包括《引子》《开门舞》《入棺舞》《早饭舞》《午饭舞》《晚饭舞》《指路舞》《带路舞》《出丧舞》等十余种。
2.自娱性舞蹈,包括《三步跳》《挤斗》《玩耍舞》等。《玩耍舞》无论婚、丧还是节日都跳,以15个动作为主:高桩转步、苍蝇搓脚、施转、转座、倒立、拍脚掌、蹲让、矮桩转步、滚牛皮、拿酒喝、单腿蹲、后滚翻、松笙抬脚、龚达、双人重叠。伴奏乐器是芦笙,表演者自吹自跳,反复数遍,直到耗尽力气为止。
三、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社会作用
第一,芦笙是屏边苗族人民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只要芦笙一响,屏边苗族人民从四方闻风而来,大家争相吹奏芦笙、欢跳芦笙舞来表达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在悠扬的芦笙音乐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它所蕴藏的民族智慧和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文化艺术的精神力量,使得人们之间更加和睦,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第二,芦笙文化在国内外社会文化交流中充当了领军人物。在云南的艺术团体中有“三山一江”的说法,“三山”中就有屏边的大围山,所指的就是屏边歌舞团,它主要以发展和弘扬苗族文化为特色,芦笙是他们的一大特色。该团创作的作品《芦笙欢歌》荣获省级和州级多项大奖,并多次到美国、荷兰等国家演出访问,受到好评。他们将芦笙文化带到了国际舞台,宣扬了民族文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世界民族的大融合中,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正在以它特有的风格和魅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滇西南民族文化沃土上,它将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继续散发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光陆《论笙与芦笙的源革》,选自《中国笙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
[2]李琼华《凤庆苗族芦笙文化探微》,http://www.gmw.cn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初探论文 篇2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苗族人通过不断的迁徙,现多居于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区域,其中贵州的苗族居民最多。由于贵州地理位置较为独特,为苗族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例如:婚姻、节日、服饰等方面都充满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气息,其中芦笙舞、芦笙乐曲、芦笙理词共同构成了苗族的芦笙文化。本文就苗族芦笙文化、功能、形态等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二、苗族芦笙文化
1、乐舞文化
乐舞文化是芦笙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芦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逐渐对芦笙舞进行了创新和改良,使得它成为了苗族人民固有的一种独特的舞步,时至今日,苗族人在跳舞时,动作依然娴熟,会做?出一系列的动作,比如爬杆、倒背等等,节奏紧凑,时快时慢,让人们时常拍案叫好、叹为观止。
2、婚恋文化
芦笙不仅是可以用来娱乐的乐器,还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重要纽带。苗族人民可以通过跳芦笙舞蹈、唱芦笙词等活动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苗族地区经常会举办一些男女定情的活动,比如芦笙坡,此时男男女女会盛装出席此次宴会,他们会在会场上欢歌起舞,一开始是由男生吹芦笙引舞,然后女生在(再)进场,最后围城(成)一个圆圈,大家一起跳舞,当音乐的氛围达到高潮时,男生们就可以向女生表达爱意,向她们吹起示爱的曲子,如果女生愿意的话,就在男生的芦笙上挂上定情信物。
3、祭祀文化
在我国的贵州苗族地区,人们经常会把芦笙和皮鼓结合起来用在祭祀和丧葬中,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吹笙击鼓一直不能停歇,这已经成为了苗族重要的一种习俗。芦笙被苗族人民认为是一种神器,可以在天地阴阳之间进行沟通,和死者进行对话等等,充满了神奇色彩。人们在丧葬的仪式中通过跳芦笙舞,既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又可以用来安慰死者的亲朋好友。在整个祭祀活动中,芦笙曲一直在变化,葬礼活动开始的曲子为《天亮曲》,要一直吹到出棺,中间不能停止,然后吹的是《送别曲》,直到丧葬完毕。除此之外,芦笙还可以用在祭祖或举办大型的庆典活动。
三、芦笙是苗族文化的典型载体
芦笙是一种民族乐器,在苗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特色。它是苗族的象征和标志,体现了苗族的生活、文化等民俗。芦笙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文化,具备文化的三个行为层,分别是行为层、制度层、心态层。芦笙文化既是苗族的象征和意义,还是苗族的百科全书。它具有狭义和广义的两层意思,广义的芦笙文化指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而狭义的芦笙文化就是指具体的文化现象,比如芦笙舞蹈、芦笙吹奏等等。
1、芦笙的行为层
芦笙的行为层主要是指芦笙舞蹈,它的起源非常的早,自宋朝开始就有详细的记载,一直延续至今,它的'舞蹈风格也与其他的民族舞蹈别具一格。芦笙舞蹈的另一个叫法就是“祝嘎”。芦笙舞蹈大致可以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等类型,场面最为壮观热烈的当属集体舞蹈,舞技最为复杂的就是单人舞和双人舞,舞步复杂。集体舞的场面大概是由一支芦笙队伍伴奏,队形呈一字排开,芦笙对在前,群众在后,边舞边吹。而双人芦笙舞蹈,以对舞的形式出现,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斗牛舞》,斗牛舞的跳跃动作大,动作时快时慢,技术难度大。而芦笙独舞的难度是最大的,它可以将芦笙舞的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既有重节奏又有轻节奏,舞蹈动作既娴熟又顽强。
2、芦笙的制度层
芦笙的制度层主要是指仪式“法器”,也就是芦笙“语”,吹奏芦笙相当于一种语言的传递,实现语言的交流,属于一种特殊的音乐语言。芦笙实际就是一种以音代言的工具,用音律去代替语言额声调。它的内容多种多样,每家每户办喜事或者丧葬时,都离不开芦笙,芦笙的吹奏可以带动现场的气氛。尤其在丧葬时,芦笙被赋予了特定的作用,它被视为与天地阴阳交流的“语言”,用来传递生者和死者之间交流的信息,芦笙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死者都可以听得懂,所以在老人去世、入馆、祭祀时都需要芦笙“语”。
3、芦笙的心态层
芦笙的心态层指的是感情纽带,无论是芦笙舞还是芦笙乐,它都会起到一定的社交作用,人们可以依据芦笙活动去互相交流,建立彼此之间的情感。比如典型的花帝舞就是年轻人用来谈情说爱的舞蹈,在芦笙会上,人们可以通过跳舞去享受节日所带来的欢乐。在婚假、粮食丰收、谈情说爱时都离不开芦笙的衬托。芦笙已经成为了苗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互相沟通的一种媒介。
四、芦笙的文化教育功能
1、芦笙吹奏与人的发展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长期听音乐可以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这个观点主要是由外国学者GordonShaw 所研究出来的,他让84 名学生一起听莫扎特的音乐,并对听后的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时空推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后来这项研究的结果被称为了“莫扎特效应”。所以说音乐可以刺激人们的大脑,产生反应。芦笙乐柔美抒情,经常欣赏芦笙乐可以开发人的大脑,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学习吹奏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手、眼、脑灵活并用,提高注意力。其次就是芦笙的吹奏者要不断的保持音乐上的思维,注意音调和音色之间的配合,这样又可以训练吹奏者持续注意的能力。除此之外,芦笙乐还可以锻炼吹奏者的记忆力,因为吹奏者要去不断的记谱子和吹奏的方法,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加之芦笙的好多曲子都是通过想象力创作出来的,这样又可以改变吹奏者的惯性思维,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旦这几种习惯养成,不仅在音乐上可以受益匪浅,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对人们有很大的帮助。
2、芦笙舞蹈与人的发展
从智力方面去讲,芦笙舞蹈也具有同芦笙乐的诸多优势,比如肢体协调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的因素。舞者要想把舞蹈跳的好,就必须有完美的肢体协调力,可以轻松自如的运用肌肉和关节去充分表达舞蹈的内容,其实这也等同于脑力互动,任何学习和动作都会受大脑的支配,都离不开注意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培养随意注意能力,学者的思想必须跟着舞蹈老师的动作、步伐、风格、特点去转动,这样长期的训练势必会提高学者的注意力。
表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也是这样的,它的动作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又比生活中的__动作较夸张,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对动作进行组合创造。集体芦笙舞蹈给予了苗族人民很大的发挥空间,他们的舞蹈步伐可以根据音乐的改变而改变,这就要求舞蹈者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做到互相配合。
3、芦笙理词与人的发展
芦笙理词的背记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升人们的智力水平,人拥有八种主要的智能,其中言语语言智力最为重要,它是指人们获取语音、文字等的感知能力,决定着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而芦笙理词的背记起到了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此外,人们通过对芦笙理词的学习,很好的将苗族芦笙文化传承了下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芦笙文化是苗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在苗族人的心中他们离不开芦笙,而苗族人也赋予了芦笙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两者就像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契合。在苗族的历史进程中,芦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教育、婚恋、乐舞、祭祀中都对苗族人民有着重要作用。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初探论文 篇3
笙是一种独特的民族器乐形式,乐器最早的用途就是在人类祭祀活动、丧葬仪式、战争、婚礼当中使用,作为一种仪式感的事物。后来才开始在人类的生产当中进行使用。到了近代,器乐的功能逐渐转变,成为了一种娱乐性乐器。笙在中国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古代中国和外国进行交流后,笙就在不同渠道传入了外国,并且在外国生根发芽。虽然现在笙的造型有许多,但是它的演奏方式和艺术特点仍然相同没有变化。这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传承,更是民族血脉的延续。无论是艺术表演还是艺术教学,都将其作为重点对象去研究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笙的艺术魅力。
一、中国传统器乐笙的历史概述
笙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器乐之一,它糅合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特点,并且经过了漫长的沉淀期,经过了许多不同类型艺术形式的侵染,形成了一种原生态的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形式。目前留下来的笙曲目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曲目,集中体现了笙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笙的历史可以上追至上古时代。民族器乐的雏形是祭祀,古代人民由于对大自然怀有敬畏,常常要通过祭祀鬼神的办法来祈求太平,在祭祀活动里就会进行一些器乐的吹奏,笙的最早雏形在祭祀当中可以见到。这种民族器乐吹奏动作简单,形式直接,可以算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吹奏器乐。古代宫廷的民族器乐有很多就是受到笙的启发制作出来的。宫廷的主人为了求福避祸,常常会进行这种民族器乐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从周朝开始至汉、晋、唐代,对于民族器乐有了专门的定义和分类,并且开始走向专业化道路。宋元时期,笙达到巅峰,民族器乐开始逐渐渗入音乐、戏剧当中,并不断丰富。到了清朝,笙已经十分普及。
二、中国传统器乐笙的演奏方式
笙的吹奏比较简单。它的原理和歌唱的发声原理类似。人的声音和乐器发声相同,都是由一个发声质体和几个共鸣腔共同形成。但是不同的是,人声主要依靠喉头(声带)来完成,那么起到共鸣腔作用的是喉头部分。而杓状会厌壁通向喉头的关键共鸣腔,俗称为咽腔。咽从口的后部向上延伸到鼻咽腔,然后入口到延伸食管的位置,也就是喉腔。咽腔的运动原理其实就是和其他体内的管道相同,通过它的纵向肌肉和轮肌,进一步进行长度和宽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声音的变化。我们平时所说的,吹奏器乐,要先学会开嗓子,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喉咽腔打不开,就不能形成管状通道,无法进行气息的运动、呼吸,声音就不会变得通畅,也就无法打开嗓子,进行吹奏,声音也就无法变化。只有学会正确的使用咽腔,让声音达到共鸣效果,这样才能更好驾驭笙的演奏,完成表演或者学习任务。正确的咽腔共鸣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艺术。每一个笙的学习者在歌唱作品之前,都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系统训练,才能具备吹奏笙的基础和条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有效的培养。咽腔共鸣作为基本功的存在,对于笙的额吹奏技艺提升比较实用,在现代歌唱艺术的背景下,作为一种音乐表演的手段,咽腔共鸣对于笙的吹奏的观念和认识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这是和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笙按照簧片分为17 簧、21 簧、24 簧和36 簧几种,在形状上面分为圆笙、方笙、加键扩音笙、抱笙、次中音小排笙等几种。笙是由笙斗、簧片、笙脚、笙苗、笙箍、按音孔等结合而制。最早的笙,用匏(葫芦)制作,到了宋代,由黄木制作,直到现代才变为铜体质。如果是竹管的笙,右手食指可以插入孔洞。在吹奏笙之前,首先,利用喉咽腔对呼吸进行调节。当人张口呼吸时,喉、咽就处在张开状态,张开越充分,气流就越舒畅。并且不会感到难受。喉咙也没有负担。这样才是吹奏笙的基本功。初学者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嗓子感到疲劳和紧张,否则就会破坏喉腔和咽腔。其次,鼻咽腔可以突出高音。吹笙的高音的人就必须要学会使用鼻咽腔。因为高音需要一种关闭嗓子的技巧。这种关闭是循序渐进的,逐步的关闭,达到高音的效果。是有一个过度的步骤。最终把高音放在鼻咽上面,才可以产生高音的振动和持续发声。
三、中国传统器乐笙的艺术特点
首先,情景模拟。笙器乐的特殊构造决定了它的'演奏方式,它可以表现出人声包括自然声音的味道,这是它特殊的共鸣箱产生的效果。而且这种模拟非常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演奏的变化也丰富多样,在指法上面只需要简单的配合就可完成。云南的傣族作品中也大量的包含了人声模拟的元素。傣族本身就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他们的音乐,他们的舞蹈都是如此。比如孔雀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作品,有歌曲也有舞曲,充分反应了傣族的作品模拟特点。笙的特殊音色,如泣如诉,就像孔雀在低沉诉说,也像孔雀在独自欣赏自然的美色。配合笙的演奏,有如情景再现。
其次,展现民族特性。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统器乐当中占据一席之地,与它特殊的民族性分不开。民族乐器扎根于民间,汲取民间的养料,吸收民间的文化,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民族特性,可以说是民族的一颗活化石。无论是音色还是韵味,都能够体现民族之中包涵的特殊魅力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笙的演奏表现力丰富,可以表现壮烈悲惨的意境,也可以表现柔情似水的意境。如,当民族儿女豪情万丈时,笙就用高音吹奏来表现,展现了大家的英雄气概;当人们安详快乐时,笙就用缓慢节奏配以低音,缠绵悱恻,温柔甜蜜。这种转化浑然天成,收发自如。因此说,笙器乐在演奏民族生活的时候,非常自然,贴切适合。尤其对气场的表现,更是符合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对内心世界的描述,也十分自然。这两种形式的结合并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各自的艺术内涵所决定的。一经结合,便相得益彰,这都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根底的。
最后,表达精神韵味。韵味主要是笙演奏时的韵味。这种韵味是针对演奏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知觉。当笙在处理演奏对象时,为了完美体现演奏对象,就要尽量做到形似、神似、气似。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描写。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作品大多以情景为主,突出情景中的气氛、韵味。笙为了表现这种情景,就必须要展示出民族韵味。民族韵味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精神气,它是最难以把握的东西,也是最真情、最直接的流露。这些表现力是笙演奏的独到之处。总之,笙作为一种民族器乐,从民族精神当中汲取营养,因此最符合民族文化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积淀。作为一种活文化,它既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又融合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精华,因此研究笙的历史和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初探论文 篇4
【摘要】
笙吹奏中的气息与吐奏,是笙吹奏技法中的重要基础内容,也是关系到将来笙演奏水平是否能够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笙的教材和资料,在讲到这些技法时,只讲了一个基本原理或基本做法。但随着演奏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应从更深入的层次去理解和研究它。使学笙者,无论在对技法概念理解方面,还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方面,少走弯路。本文没有从技法原理的角度去过多叙述,而是从如何去理解、判断技法概念的合理性,如何在练习中纠正或避免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如何判断与解决好这些问题的角度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
笙吹奏技法气息吐奏判断监听
作为笙吹奏中的重要基础技法———气息与吐奏,在各种笙的教材当中均有所说明,但这些解释,只是从这些技法的基本原理方面进行了叙述,大都没有再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些技法质量的练习方法?技法运用得是否恰当?以及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会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进行更加深层的论述。因此,我们看到的已经出版的大部分笙的基础教程、演奏教程等,告诉大家的只是技法的基本原理,而不是只要按照这些基本方法去练就肯定会将各种技法掌握得非常准确或肯定会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技术状态。
笙的气息形成与运用,与其他吹管乐的基本原理是类似的,只不过笙在演奏中是一件既能吹气又能吸气的乐器。在对气息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吹、吸很简单,但将气息吸到什么程度和吹到什么程度比较合理,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吹吸问题了,而是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基础,以准确理解和判断作保障,才能够做好、做快。比如说有这样一种常见现象,“一些初学笙者在拿起笙开始吹奏时,第一口气不是从吹气开始,而是从吸气开始。[1]
虽然,在各种有关气息练习的教程中都没有谈到是先吹还是先吸,但是,吹管乐的呼吸规律,第一口气应该是先从吹气开始,这是符合人们正常呼吸理念的,先从吸气开始是一种违背正常呼吸理念的现象,在初学者中却经常见到这种不可思议的问题。
吐奏,是笙吹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基本技法,也是每一位学笙者必须要掌握好的一种吹奏技法。
吐奏即吐音。 在音乐中使用吐音是为了让吹出的音符更加清晰;在需要断开的音乐句逗中划分清楚;在需要强调的音符、乐句和音乐段落时要奏得饱满,错落有致。
(一)在吐奏练习中,吹吸舌位不统一,效果不一致,是吹奏练习中的严重问题。
如果将吹吸效果不一样的吐奏运用到乐曲当中去,所反映出来的是音乐进行不平稳,不流畅,是一种“瘸腿”感觉。其实,这种错误无论从感觉还是从耳朵的监听,都可以完全辨别清楚,可以在练习中去纠正和避免的。
(二)吐奏质量低。
主要体现在吐奏声音的笨重、迟钝、生硬和没有弹性上。造成的主要原因:吹奏时舌尖运动部位过多;唇肌、口腔收缩过紧,影响舌头在口腔内的运动;吸气时舌根回收过多,造成舌根对吸入气息的阻塞;没有有效借助气息的冲击力进行吐奏。高质量的吐音,主要体现在吐奏声音的干净、结实、敏捷、轻快和富有弹性上。若想吹奏出高质量的吐音,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稳定的舌位,其次,取决于在吐奏时使用舌尖部位的大小和气息支持的质量高低。一般来讲,舌尖运动的部位越少,吐奏就越灵巧、轻快,如果再借助上气息的冲击力,就更加富有弹性,但也要注意舌尖不可运用部位过少,否则,就会影响吐奏的结实与饱满。当然,随着力度的不断加强,舌尖运动的部位也要逐渐加大。
吐奏不单是一种吹奏技法,有时还会对一个人吐奏风格形成产生影响。比如,在前八分后十六的三吐结构中,在乐谱的时值记写上是完全一样的,看不出任何不同,然而,在实际演奏这些三吐时,会因吐奏处理的不同而显露出了明显的'吐奏风格,最突出的当属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先生的三吐吹奏,在他演奏的乐曲中,连续的三吐,均将前八分音符进行了稍稍延长处理,基本形成了第一个音符占用了整体时值的四分之三,后面的两个十六分音符实际吹成了三十二分音符的时值。用这种处理方法吹奏出来的三吐,更加有弹性,具有鲜明的吐奏特点。特别是快板中的连续三吐,更加增强了音乐的跳跃性和向前发展的冲击力。在他演奏的《草原巡逻兵》《阿细欢歌》《石油赞歌》等乐曲中,都清晰地体现了这一吐奏风格,因此,这样的三吐时值处理也就成为了胡老师的典型风格。
总之,无论是气息还是吐奏,在练习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真正做好这些技法,首先要正确理解这些技法的形成过程和练习方法,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自我监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沛著《笙学艺术文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7月出版。第23页
[2]阎海登高金香编著《笙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月出版。第9页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初探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论文11-04
文化与道德相关的论文09-26
跨文化交际论文11-03
中国茶文化论文07-20
文化的差异论文(精选12篇)09-15
茶文化论文15篇11-22
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07-21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07-21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