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浅析职业院校师资建设中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发展论文

时间:2023-03-23 11:41:30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职业院校师资建设中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文化基础课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业发展关系着职业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界的现状,笔者提出从加强学习改变观念、改革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定位、制定适应文化基础课教师职业发展的措施制度、形成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氛围等几个方面关注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浅析职业院校师资建设中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职业生涯规划

  自从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下发后,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在教育部、财政部的直接支持下,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推进:由中央、省级财政支持的各层次、各专业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首先在各地陆续成立,各级各类的培训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展开。这虽然让老师的假期忙碌了一些,但正是在这忙碌中,老师们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所有的参加者从中体会到的多是收获。然而,在这一片繁荣热烈景象中。笔者却遇到了另外的情况:翻遍了<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与教指委2008年度师资培训计划>,找不到几个针对文化基础课教师的培训内容,再看看上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06]13号),下到本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秘高[2008]1号)……几乎所有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等内容的文件,针对的教师素质内容涉及的都是专业课教师,似乎文化基础课教师在职业教育中不存在,或无需再培训提高了。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专业骨干教师紧缺,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快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当然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激励他们的职业发展也是迫切的需要,笔者只是从一个长期在职业院校从事一线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教师角度,体会到关于职业教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需要统筹兼顾的问题:统筹兼顾专业课教师和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提高,统筹兼顾专业课教师和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院校各类教师比例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发展迅速,根据教育部2008年4月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3801所,比上年增加103所;招生297.29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在校生781.63万人,比上年增加55.79万人;毕业生2O2.27万人,比上年增加19.9万人。教职工38.85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4.9万人,比上年增加1.9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也达到1168所。

  二十多年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成果,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那就是现有的各类职业院校往往由普通高中或当年的职工(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发展而来,这一历史轨迹决定了目前职业院校的一些现状,以各岗位教师比例来说,专业课教师和文化基础课教师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以本省职业高中为例,专任教师11165人中,文化课教师占64%左右,专业课教师占36%(见下表)。

  再从专业课教师和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称情况来看,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现状(见下表)。

  因此,在目前的职业院校中,文化基础课教师在整个师资队伍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较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职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合格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劳动技能,成为受行业欢迎的劳动力,还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人文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健康、健全的社会人的需要。我们培养出来的劳动者绝不能是仅掌握生产技术却对职业以外的世界孤陋寡闻,不会交流,不懂审美,情感淡漠的机器。在职业教育中以“语文”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正是从“以人为本”的大原则出发,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为目标,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手段,夯实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发展的基础的。这样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形成个人人生高雅志趣,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开拓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生存技能等方面具有极大价值。

  三、关注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关注文化基础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文化基础课教师在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中比例大。根据以上分析,目前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不协调,这当然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社会公共关注,但针对历史形成的现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基础课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提高与发展同样影响着我们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

  2.文化基础课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根据有关调查和心理研究,人们在不受重视或长期无变化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由于文化基础课教师往往来自于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有些年长的教师更是有着长期的从事基础教育的背景,职业教育理论相对缺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理解不深,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不强;另一方面,部分老师认为,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谋生的手段,因此,专业课是绝对的主课,而将语文等一些文化基础性学科视为“鸡肋”。于是,在各校争相扩张办学规模,重视专业建设的情况下,文化基础课教师却置身事外,职业倦怠情绪蔓延。

  3.文化基础课教师在校园隐性课程中的作用更大。职业院校中,专业课明确列入教学计划,排在大课表中,但学生与专业课、专业课教师的接触往往止步于此,局限在教室、实训室里,相反,学生与文化基础课及其教师的接触则更为广泛:各类校园文化体育活动、课外社团活动……元所不在。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基础课教师自身的资历与年龄结构等情况,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管理层,文化基础课出身的教师往往占据了多数,他们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二)关注文化基础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文化基础课教师自己加强学习改变观念。任何的改变都离不开人自身,因此,身为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自觉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自身只是“副课”的错误观念,主动出击,积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2.改革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定位。在职业教育界应当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职业教育绝不仅是面对一次就业的能力教育,而是关乎学生长期发展的终身能力教育。仅有某个岗位的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职业教育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教育,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综合的能力体系。因此,所有的课程教学都统一在“就业”这面旗帜之下,协调互补,并各司其职,共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贡献力量。文化基础课也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教师要自觉地站在充分合理整合教育资源的高度,把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纳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中去,切实发挥文化基础课教学应有的作用。

  3.制定适应文化基础课教师职业发展的措施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精神时,兼顾对文化基础课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设计适合文化基础课教师提高的培训计划,比如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等,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适当单列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规划,不一刀切地强调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以专业为平台;职称评审、奖励制度中适当区分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制定不同的标准。

【浅析职业院校师资建设中文化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发展论文10-08

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与维护论文10-09

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论文10-01

民族职业院校学前教育论文10-09

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转型与出路论文10-08

浅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论文10-09

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探索论文10-12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定位论文10-11

职业院校化学教育中的环保教育论文10-11

浅析科学发展观指导电子商务建设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