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毕业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微探

时间:2023-04-01 09:30:41 物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微探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已历经十余年发展,实验依然是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微探,希望对你们有用!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微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微探

  第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传统物理教学中不注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对于实验的操作也是依据教材中的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之后进行数据统计、写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不到发挥,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毫无新意,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实验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而21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析。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中物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不注重对物理实验的资金支持,对于教师的实验意识也不做重视,造成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1、实验室设备陈旧,不注重设备的更新与补充。

  高中教育逐年扩招,学生数量逐年递增,物理实验的投人却不能与扩招相适应,造成实验室设备陈旧,仪器不够使用等现象,使得学生不能正常进行实验,实验室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实验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作用认识不足,不注重具体的实验操作,过多的将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师的讲授上,使得学生的实验课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降低。

  再者,加之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对实验的再现,以实验的展示代替了学生动手实验,从而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只停留在课本上,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缺乏实验的系统性。

  由于教师对物理实验作用认识的不足,在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也不注重实验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做过多的安排与准备,造成实验效果低下,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在实验课上由于学生没有做过多的准备,

  大多是依照教师的示范进行行为的重复,难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4、对于实验操作缺乏巩固与考察。

  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会简单操作物理实验,了解物理设备与器材,形成良好的实验修养。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学生的实验机会较少,难以有大量的时间、机会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缺乏对物理实验的巩固和考察,造成对学生的试验情况没有准确地把控,难以针对学生的试验情况进行具体策略的实施。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些学校对于学生实验的考察,完全是在考察之前,让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练习,从而应付考察,

  大多时间都是在观察教师的示范实验,以及教师的口授教学,对于实际操作较少,使得学生的实验成为了机械性的重复,缺失了实验教学的意义。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人的行为受人思想观念的支配,想要改善现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现状,就要改变学校领导、教师的教学观念。

  首先,学校领导要改变观念,在课程安排、资金分配、教师培训等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的实际操作需求,并且在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对实验教学给予重视。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物理实验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认真改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基础的教学,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生的小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进行有效运的用,进行趣味小实验的操作,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进行自主地探究、分析。

  通过课余时间的实验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巩固,加深物理知识的认识,并且能使学生养成经常动手进行实验的习惯。

  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易于操作的小实验,例如摩擦力的实验、杠杆实验、自由落体实验等,之后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验的讲评,使学生认识至」在实验中操作的正确与否。

  再者,教师对于学生的肯定,也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这样的小实验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照顾到班上不同水平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注重开设探究式实验。

  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常常存在新鲜感,从而保持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好奇心而探究欲。

  如果一成不变的实验流程,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逐渐丧失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开放型探究式实验方式,使学生保持对实验教学方式的学习积极性。

  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实验的设计、仪器选择、制定实验步骤、尝试实验、制定实验表格、收集数据、整理资料、总结结果,从而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帮助学生树立实验的自信心,并且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式评价,发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优点。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深人探究,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学生物理实验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开放型探究式实验方法的运用,不仅使学生认识实验的基本仪器、仪器的使用方法、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的设计,以及形成对实验一丝不苟的实验态度,

  还能使学生懂得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一年级必修一《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的影响。

  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摩擦力大的物体,在运动时产生的阻力较大,运动的距离较近,摩擦力小的物体在运动中产生的阻力较小,运动的较远。

  这时学生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进而思考:是否摩擦力为零时物体可以一直保持匀速运动呢?这样的思考可以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深人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走进物理教学课堂,为物理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

  首先运用多媒体可以播放实验短片,为学生提供示范,并且可以重复播放,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实验的各个步骤,从而为学生的实验提供正确的蓝本。

  再者,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仿真实验室不能进行的实验,使学生拓宽眼界,了解物理实验中的独特现象,同时多媒体还可以仿真自然现象,比如行星的运动轨迹、分子的运动等,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使学生们清晰地感受物体的运动轨迹,比如在自由落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慢物体运动的速度,

  使学生们清晰地感受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姿态以及产生的摩擦力等,从而弥补现实实验中的不足。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摄像机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法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电阻定律”实验的演示时,由于仪器较多,教师在示范时,学生难以全面顾及到多种设备上度数的变化,以及难以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线路的改变。

  这时利用摄像机和多媒体进行结合,将教师的操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现,可以使学生清晰直观地观察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度数变化,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线路的改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可见性。

  5、注重考试考核方法,提高考核有效性。

  在传统物理考试中,大多是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较少,考核的内容也不全面。

  有关于实验的考核,也多是针对某几项实验的考察,学校多是在考核之前,通过对学生密集的训练来达到应付考核的目的,并且在密集的训练中也多是以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的形式进行的,难以达到实验的教学目的,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因此,学校需要改革物理实验考试的形式以及要求,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物理的成果,达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核查。

  在统计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时,要将实验能力作为其中的一大板块,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欲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物理的小实验,使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并在学生完成试验后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

  树立学生实验的自信心;并且教师要灵活运用开放式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操作以及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实验仪器、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步骤的认识;

  最后教师要注重借助现代科技给物理实验带来的便利,从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实验的效率,从而提高物理实验在现代教学中的适应性,增强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合理应用

  摘要:“导学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促进作用,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科教师的广泛关注,特别针对高中物理学科,其学科主要以理论和实验教学为主,传统机械化教学,使学生难以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实验,而“导学案”的运用,可有效实现学生课堂教学的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合理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工作,将学生“科学素养”纳入课堂教学范畴,即在传统“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因某些课程的限制,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工作难以达到标准要求,随着“导学案”的应用,不仅可依据学生实际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还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发展现状

  (一)教学方式

  高考是衡量学生总体成绩的标准,更是名牌大学招生的侧重点。

  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偏离教学本质,仅以高考内容作为教学核心,利用反复教学、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对考试重点部分进行强化记忆;针对高考涉及范围较小或并不涉及的知识,教师采用一笔带过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传统意义上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育初衷的延续,也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阻碍。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目前成为高中课堂教学的主导,尤其是在高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致使教学课堂出现混乱与失控的状态。

  从整体上来讲,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选用,虽然能够对学生积极性进行全面调动,但是因学生过于对教学设备的集中,使得学生往往会忽视教学所表述的重点。

  对此,针对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合理运用,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指路人、领导人之责。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合理应用

  (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可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不仅对学生创新能力实施培养,还可在潜移默化的角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将趣味性生活实例或教学实验引入教学课堂,通过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好知识点讨论工作。

  例如:在《库伦定律》教学中,公式F=kq1q2r2(k为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学生难以对公式含义进行系统化分析,对此,教师可通过实验阐述的原理,

  结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理论,以库伦定律使用范围为前提,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电荷间作用力随着电荷量增大而增大、随距离增大而减少。

  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相较于机械化板书教学,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彰显学生教学主导地位

  教学改革的深入化解读,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设定中,对学生教学主导地位给予尊重。

  尤其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以“导学案”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对学生思路和探索途径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紧握教学节奏,结合师生指点讨论结果,由教师为核心对其进行总结,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前提下,避免学生产生惰性不良心理。

  例如:在《动量守恒定律》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可选用实验教学的方式,选用0.2kg钢球,已知其在水平方向以6.2m/s向左运动,在与坚硬物接触后,路线发生反转,以6.2m/s向右运用,判断钢球在碰撞前后动量变化。

  由于学生初次对动量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往往会在课堂讨论环节出现概念混淆。

  基于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动量计算过程进行描述并书写,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对最佳算法进行巩固,意在加深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三)营造学生思维空间

  基于“导学案”为核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难点、重点问题的讲解,为学生营造充足的思维空间。

  以动量相关内容为例,设置动量问题:质量相同的钢球,沿着直线做水平运动,已知A钢球动量为8kg•m/s、B钢球动量为2kg•m/s在A球和B球相遇并发生碰撞后,

  动量变化情况?A、B钢球在运动期间遵循的定律?碰撞后,动量值为正值的原因?利用该种阶梯性教学问题的设定,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心理与思想上的满足,实现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融合,真正意义上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四)“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价值

  针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其教学和知识点难度会随着物理学科的深入不断增加,使学生产生课业压力,从而出现心理自卑感。

  然而,随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引用,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对知识点难易内容的分解,避免高难度内容对学生产生思维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课业压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结束语

  总结上文,高中物理课程具有难度大、抽象和不易理解的特点,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可有效改善传统教学课堂存在的不足,同时在降低学生课业压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贯彻落实高效课堂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吴芝豪.“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4(88):146-146.

  [2]田红芳.“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5(9):60-60.

  [3]姜万和.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34(4):36-36.

  第三篇: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对策分析

  摘要:科学研究要以实验为基础,我们的高中物理学习也不例外。

  实验已经成为物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实验中由其以电学实验最为重要。

  电学实验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如何让学生们更为有效的理解所学的电学知识,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有效的;对策

  引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是注重最终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意义。

  对于实验我们一般都是省略直接讲解得出结论,学生们通过老师的讲解直接得到结果,这虽然有利于教学时间的缩短,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却大大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况且随着教育的改革,我们一味的学习只会很大程度的限制我们的思维,只有让学生投入到其中,让学生们自己发觉探索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终结果。

  1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现如今高考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老师和学生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一现象,采取实验能省就省的态度,大多时间用于做题记忆。

  很多人认为实验结果比实验本身重要得多,这来源于大多数老师的上课方式。

  这类老师讲的都是要考的考点,他们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和死记硬背来实现对实验的了解。

  这种方式是舍本逐末的,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理解只有让他们投身入其中,只有参与了才会注意那些细节,我们一味的记忆式做题得到的不容易记住,而亲身参与的会让我们记住很长时间而不会忘记。

  比如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近几年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命题对其应用多次直接或渗透考查.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设计控制电路仍是历届考生应考的难点。

  滑动变阻器有两种接法分别是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两种电路均可调节负载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但在不同条件下,调节效果大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光是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不会立即明白了解的。

  如果换成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自己做实验探究,那么这类问题就简单的多了。

  2教学对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从老师,学生,课堂等几方面入手解决。

  2.1改变老师自身思想

  老师的思想将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按照老师的重视程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果我们作为老师本身不注重实验过程的操作那么学生也会认为那不重要,不能亲身体验,导致有些小问题演变成永远会忘记的大问题了。

  通常情况下老师会把实验通过讲的方式带过,把实践变成理论,不仅学生失去了兴趣,同样影响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这门实验。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实验为载体,在每一次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搜集证据,并能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

  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养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2.2改变学生思想

  改变学生的思想即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在老师正视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究电学实验上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指正本来复杂的一个问题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例如在电学实验题中有关于电路的连接和电原件的选择,我们都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加深我们的理解。

  我在伏安法测电阻这一试验中先向同学们阐述了伏安法的原理,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以及我的指正下,学生们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通过比较我发现学生们自己得出的结论更容易让他们牢记于心。

  2.3改变课堂

  以前我们的课堂比较单一,教学条件也比较艰苦。

  可能有些实验因为缺乏器材而不了了之。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变得丰富起来。

  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资源,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我们才能更为清楚的传递实验的原理,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比如在刚接触电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电原件带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

  在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滑动变阻器来掌握滑动变阻器的效用。

  只有让学生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去发现,这样才能更完美的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3电学实验的难点

  现在的学生普遍反映电学实验比较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认识模糊,导致读数的有效数字错误;第二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

  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第三对实验测量电路、电学仪器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仪器选用错误;第四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

  第五对于创新型实验设计平时缺乏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替代法等)进行归纳,在全新的实验情景下,找不到实验设计的原理,无法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案。

  受思维定势影响,缺乏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进行新情境下的迁移利用,缺乏创新意识。

  4难点的应对方法

  既然我们找出了电学实验中的问题也得到了应对的方法,并且分析了难点,那么一切的问题就都变得简单多了,我们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训练就可以在高考中万无一失了。

  4.1电流电压表的读数

  对于读数问题其实就是考的我们的细心程度,读数其实不难,这类问题上出错的同学都是粗心造成的,我们读数前先要看清量程,搞清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就可以了。

  4.2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学们经常不能正确的处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或是不能正确分析有关滑动变阻器的电路问题等。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滑动变阻器的原理,这样我们就能正确的连接滑动变阻器。

  其次由于滑动变阻器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既限流式和分压式,同样的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原理我们才能正确的应用。

  4.3电学仪器的选择

  简单的说就是先预估测量的电压电流值,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选用小的量程。

  如果不能预估,可以先用大量程试接,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是不是要改用小的量程。

  滑动变阻器基本上也是这个思路,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需选择滑动变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的额定值,对大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是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4.4电阻的测量

  对于电阻的测量有诸多的方法,最常用的有(1)欧姆表测量(2)替代法(3)伏安法(4)比例法(5)半偏法。

  我们要掌握这类问题就要对这5种方法进行专项训练,掌握其中原理,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

  4.5创新型实验

  近年来这类题目难倒了一大批人,学生们习惯了传统的题目,让自己创新时,就会手无足措。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本实验原理基础上,应用基本测量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命题的考查内容,涉及到对实验原理的再认识和加工,

  实验方案的确定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只要平时积累的多,这种比较活的题目就属于送分题了。

  5结语

  电学实验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我们要去重视它,改变对他的看法,在实验教学中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实验,大胆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求知精神从而为学生的电学试验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通过对电学重难点的总结,让学生自主分析弱点专项训练,最终使得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文榜.数字化实验系统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曾广平.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新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4,(11)

  [3]周爱军.浅谈如何创新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4,(8):76.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微探】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微探论文10-08

高中物理电磁学的教学方法10-07

微探法学研究方法10-26

高中物理课堂问题教学探论论文10-02

高中物理电磁学的教学方法创新10-05

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方法10-07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09-04

关于高中物理实验论文11-13

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