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萧氏文学思想诗教观

时间:2023-04-01 09:32:36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萧氏文学思想诗教观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兰陵萧氏为兰陵郡(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望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至西晋末年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江苏武进,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故仍以兰陵萧氏相称,为南朝“四大侨望”,贵不可言。

  萧氏文学思想诗教观

  南朝梁萧氏父子指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四人。

  他们既是梁朝的统治者,又是梁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受晋宋时文学风气影响,他们都表现出了言语崇尚的风格,但同时他们又对文学有着自己的体会与认识,并为当时和后世文学做出了贡献。

  梁武帝以开国之君的身份对文学进行提倡,必然对梁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萧纲与萧绎是“宫体诗”的倡导者,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南朝绮丽文风的形成。

  作为整体来看,四萧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时代风气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之外,他们之间所表现出的传承也是很明显的。

  梁武帝曾写作了大量艳诗,客观上对萧纲与萧绎的“宫体诗”创作有很重要的影响,而萧统正是他所提倡的雅正文风的承继者。

  萧统、萧纲、萧绎之间的文学对话对他们的文学主张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

  作为统治者,除萧统外,他们在创作中,都表现出了与所提倡的儒家文学观念相反的一面。

  在他们所提倡的儒家文学观念中,强调最多的是儒家的诗教观。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创作了一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大都缺乏文学性,并不能代表他们真正的文学思想。

  能够代表他们真实文学思想的是那些言语绮丽风格的作品,其中以萧纲的“宫体诗”最为典型。

  就文学产生来说,他们提倡的又不是儒家的诗教观,而是萧氏所倡导的物感说。

  总体来说四萧并没有真正践行他们所提倡的诗教观,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它越来越远。

  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这种文学思想的成因,本文拟对他们的儒家文学观念、特别是其中的诗教观念做出具体分析。

  一、儒家诗教观念对四萧的影响

  “诗教”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①诗教,就是用《诗》进行教育的意思。

  温柔敦厚,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

  在古代,《诗》也是可以用来歌唱的。

  所以《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②《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③梁武帝建立梁朝后,“思阐治纲,每敦儒术。

  轼闾辟馆,造次以之”,非常重视礼乐教化,并多次下诏,修礼作乐。

  ④《访百僚古乐诏》中说:“夫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所以移风易俗,明贵辨贱,而《韶》《濩》之称空传,《咸》《英》之实靡托。

  魏晋以来,陵替滋甚,遂使雅正混淆,钟石斯谬。

  ”⑤《立学诏》中说:“建国君民,立教为首。

  砥身励行,由乎经术。

  ”⑥这里强调的是礼乐教化,但从中可以看出,梁武帝提倡儒家的文学观念,并且受到了诗教观念的影响。

  昭明太子萧统在梁武帝的影响下,受到的儒家文学观念的影响更为明显。

  他在《文选序》中引《易经》的话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⑦将文学看作教化百姓的一种重要方式。

  并且他还进一步引《毛诗序》中的观点说:“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姑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⑧由此可知,萧统也是提倡“发乎情,止乎礼仪”⑨的儒家诗教观的。

  他十分推崇“雅正”的诗风,从《文选》所收录的作品来看,典雅之作多于华靡之作。

  骆鸿凯先生说他是“黜靡崇雅”瑏瑠?,这很好地体现出了萧统的诗教观立场。

  梁简文帝萧纲也受到了诗教观的深刻影响,他也是十分注重提倡诗教观的。

  他曾在《请尚书左丞贺琛奉述制旨毛诗义表》中说道:“臣闻乐由阳来,性情之本。

  《诗》以言志,政教之基。

  故能使天地咸亨,人伦敦序。

  ……孝敬之德,化洽天下,多识之风,道行比屋。

  ”瑏?瑡这表明,他已把《诗经》看作治国的基础。

  梁元帝萧绎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极深,深信儒家的“三不朽”瑏瑢?思想,这很自然地使他去提倡儒家的诗教观。

  他在《召学生教》中说:“吾亲承天旨,闻《礼》闻《诗》,方欲化行南国,被于西楚。

  ”“化行南国,被于西楚”瑏?瑣,这自然也就涵盖了诗教观在内。

  综上,从萧衍到萧绎,他们都深深受到了儒家文学观念,特别是诗教观念的影响。

  并且这种思想构成了四萧文学思想中非常特殊的一面。

  但是他们对此却没有正面提倡,而是经常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相反的一面,这就形成了他们所提倡的儒家文学观念。

  这种实际态度当然不是他们文学观念的真正表现,可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它,因为这是他们文学思想中的一部分。

  具体说来,这种儒家文学观念自有其形成的原因。

  二、萧氏文学思想中诗教观念的形成原因

  梁朝当时上承魏晋宋社会思潮的余绪,受到了玄学与佛教思想的严重影响,这时儒家正统思想虽然有减弱的趋势,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

  在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那里,儒家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主导性。

  也就是说,梁朝当时的思想是三教合流,而儒家略有优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儒家思想对统治者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封建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儒家经典是必修课,并且是被作为立身之道来学习的。

  萧衍在《会三教诗》中说:“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

  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

  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

  ”①并且,这种影响很深刻的,因为即便在他沉迷于佛学时,所写的《净业赋》的序引用的也还是《礼记》中的语句,而且结尾的“永劫扬其美名,万代流于清风,岂伏强而称勇,乃道胜而为雄”②,更是体现了儒家经世致用的观念。

  萧衍对萧统、萧纲、萧绎的培养也是如此。

  《梁书》中说昭明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

  五年六月庚戌,始出居东宫。

  太子行仁孝,自出宫,恒思恋不乐。

  ”③而简文帝萧纲在侯景之乱后题壁时写道:“有梁正士萧世缵,立身行道,始终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④俗语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从“立身行道”一句中,可看出儒家正统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

  而梁元帝萧绎则是“聪悟俊朗,天才英发。

  年五岁,高祖问:‘汝读何书?’对曰:‘能诵《曲礼》。

  ’高祖曰:‘汝试言之。

  ’即言上篇,左右莫不惊叹。

  ”⑤这里既可看出萧绎的聪明,也可看出梁武帝对儿子进行儒家教育的重视。

  萧绎自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五岁便能够背诵《曲礼》。

  从以上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学习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并且这种学习的影响是深远的。

  可以这样说,儒家思想对他们的一生都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倡儒家的文学观念,特别是诗教观念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除了可以立身行道作用外,作为统治阶级,必然还会注重儒家思想在封建统治中的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以及三纲五常观念是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四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必然会提出许多向儒家经典学习的言论。

  《礼记•经解》中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同上《礼记•经解》)同时,也可由此看出,儒家文学观念是与儒家经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其中首要的就是诗教。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儒家的文学观念强调文学的事功价值,并且高度重视文学和学术对于维护政权及社会统治秩序的作用。

  这是儒家文学观念被提倡的现实基础。

  由以上两点可知,作为梁朝统治者的萧衍、萧统、萧纲、萧绎,必然会在文学领域提倡正统的儒家文学观念以及诗教观念,而这也就是他们经常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相反一面的真正原因所在。

【萧氏文学思想诗教观】相关文章:

诗教拓出美境界10-26

古代文学思想与国学10-01

夕阳萧鼓_随笔02-15

论析曹操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10-26

秋游萧城游记随笔09-26

萧鼎经典语录语句摘录10-06

齐明帝萧鸾为何绝后10-01

萧敬腾经典语录锦集10-06

浅谈从论争看唐宋派的文学思想建设和文派要求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