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朗读是阅读的基础,它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聚焦现在的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农村小学更为突出。本文剖析这些问题,从教师 “备读”、朗读评价、以读代讲、朗读训练等具体做法着手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朗读 指导 评价
一、农村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读代讲”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中,朗读虽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对“朗读”的理解是片面的,在教学实践中,多多少少存在着以下的现象:
现状一:范读水平低,美文不“美”。
农村语文教师整体朗读水平偏低,在课堂上,有的利用现成录音磁带代替了师的范读,有的虽敢大胆范读,可是对于很多普通话还不过关的老师,要读得有感情就很困难了。“身教重于言传”,这样一来,朗读指导中老师“导”的作用就会大大地打了折扣,文本所蕴含的感染力也随之削弱,美文也变得不美了。
现状二:评价语单一,引导性不足。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问答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学生读完之后,老师评价都是“读得不错”、“好”“你读出了高兴的语气”等,这些评价太笼统,不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朗读起不到好的引导作用。学生还是不得要领,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
现状三:讲解频率高, 朗读时间少。
课堂教学中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的讲解,忽视了朗读训练,学习朗读的时间极少。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学生的朗读时间有时不足5分钟,朗读训练也是来去匆匆。比如:初读课文,一般要求学生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而实际教学时,通常在尚有三分之一学生未通读完一遍课文的情况下,老师就拍掌示意停下,转入下一教学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现状四:重读的形式,轻读的层次。
全班读了分组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学生只是被教师指挥着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课堂上,大多数的老师十分注重读的形式,一节课,有师范读、生个人读、分组读、分角色、齐读等。看似热热闹闹,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但始终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机械地重复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四点对策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显然,在教学中注重朗读培养,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然而在我们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读的功能,只以单纯的“告诉”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有的教师虽然有读的过程,但朗读指导不到位,发挥不了读的功能。基于这种认识,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这种朗读现状。笔者近几年深入农村课堂一线研究,并研读了一些名师的成长经历和经典课例,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一)提高水平,“备读”让教师胸有成竹
所谓“备读”是指教师自己要认真练习朗读,充分做好范读的准备。要像演员念台词一样,进入“角色”反复练习有感情朗读,这是语文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教师课前练习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课堂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结合自己练习朗读时的感悟、体验,从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方面,结合学生实际“吃透教材”。
案例一:
在教学《雨点儿》一课时,课文是以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要到哪儿去的对话形式展开的,有很多问句,朗读时要注意读好疑问句的语气和儿话音的读法,让学生感受到雨水滋润万物,植物生长需要它。
在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教师要用小孩的语气读出小雨点儿说的话,而大雨点儿说的话要读得粗壮有力。“我要去”的后面稍微停顿让学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因此,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表情,语调,动作等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感染学生的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从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看,教师把课文朗读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朗读课文可以活化文本。语言文字的情味、意味、趣味通过朗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重视评价,还学生一片广阔天空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在指导中,要注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评价。首先注意正音。把字音读准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要及时纠正学生没有读准的字音,尤其要注意纠正地方口音,并注意轻声、儿化韵、变调、多音字等。其次是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因教施教。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异,多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一节课内指名朗读每人一般不能超过2次,使更多的学生有锻炼机会。另外,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案例二:
《翠鸟》最后一段有这样几句话: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不容易呀!”
三年级的小朋友读老翁的话当然没有一个不童声稚气的。我说:“你这么读,我觉得你不是老渔翁,而是个不到10岁的小渔娃。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第二个学生读时,声音就立刻变粗了,速度也放慢了。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老”,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意思。“别读了,别读了,再读你们就都变成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早就该退休了。”在读声中,笑声中,让孩子们感到朗读是多么有意思!
这个案例不得不说是朗读指导中的一个亮点。于永正老师说: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这种个性化的评价语,不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激起了学生再次朗读的热情,“结果”肯定是越来越“声情并茂”了。
(三)以读代讲,书声琅琅萦绕你我间
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要有好的朗读效果,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朗读时间,精讲多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用15年时间对小学生的读写量进行研究,认为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至少需要200个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
现行教材所选编的大部分课文都是思想性强、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好作品,课后都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为了把这一要求落实到课堂上,保证学生课堂上读书的时间,可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每节课用来读书的时间不得少于时间总量的二分之一。
案例三:
如教《荷花》一课,有位老师在教案中给自己排了一个朗读训练时间表:
(1)听录音朗读:仔细体会本文作者“我”看荷花时的心情(约2分钟);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语句读连贯;读出不同的语气(3—4分钟);
(3)教师范读或指名学生读,读后评议,重点指导(3—5分钟);
(4)学生练读(同桌互相检查读),读后互评,看谁读得有感情(约5分钟);
(5)学生自告奋勇在班上朗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约5分钟)。
这一朗读训练“时间表”,增强了朗读教学的计划性,对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起到了很好的定向作用。厚积而薄发,当学生朗读到一定数量时,朗读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学生的感知、感悟也在加深,情感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渐升高,直至超越文本的要求。这个时候的朗读,不再是单纯地念字,而是朗读者从字句中感受知识、感悟到文本的情感,这时候的朗读已经变成情感的宣泄,使读者的感情迅速得到升华。
(四)循序渐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阶段,朗读教学的总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又包含了三个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朗读,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出现误读、漏读、添字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把课文读通顺、流畅,不出现破读、回读的情况;最后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即带着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朗读课文。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流利朗读,最高要求——有感情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速度适中→领会文义。教师可以根据下列这张“五星级朗读能手”来落实学生的朗读训练。
五星级朗读能手
读正确的要求 读流利的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要求
1.不用方言唱读( ) 1.不结巴,吐字清楚、响亮( ) 1.根据感情表达需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
2.不读错字音( ) 2.一字一字地读( ) 2.注意在读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
3.不读掉字( ) 3.不读破句( ) 3.注意标点、段落之间的停顿( )
4.不添字( ) 4.不颠倒( ) 4.恰当地运用重音,表现语感( )
5.不改字( ) 5.不重复( ) 5.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 )
总之,“读”贵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变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朱国贤,《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2012.05
[2]曹亚辉,《在朗读教学中追求精彩》,中国校外教育出版社,2008.12
[3]方斐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5
[4]周益民,《步入诗意的丛林》,长春出版社,2005.08
【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相关文章: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论文10-08
浅谈档案管理在石化企业中的现状及其对策10-05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10-09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10-06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10-08
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对策10-01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0-05
医学人才招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10-05
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