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09 01:21:22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下面推荐小学教育管理论文相关范文,可供浏览参考。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1】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都需要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与时俱进地落实好小学教育管理,对发展教育事业、迈向现代化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管理就是合理组织好各项因素与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就是合理地组织好、协调好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呼唤着学校管理理念的改变与管理方式的变革。

  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新课程下的管理? 这就需要广大教育管理者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其最有效的措施。

  第二, 明确办学理念,做好学校定位

  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正确的学校定位, 是学校体现特色、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理念给我们的启示: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好学校管理理念,走适合自己的办学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教学思想的领导。”另外一名著名校长也谈到:“教育思想是办学的前提,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进行新课程下的教育管理时,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首要前提。

  上个世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四大支柱”教育观念,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定位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应以“每个孩子都是好的”“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学生张扬个性”等先进观念的导向,促使中小学教育管理更加生气勃勃。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

  了解当今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向,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发展要求,充分做好学校自身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好地推行和实施新课程下的教育管理,使教育教学的现实生产力得到释放。

  其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最有效地管理。

  学校管理者要对学校的师资资源、学生特点、办学条件、文化氛围以及社会效应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发挥最有效地管理。

  最后,明确办学理念,拟定学校发展规划。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学校成长的“灵魂”,也赋予了小学教育管理更大的发展自由空间,是促进学校“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的动力源泉。

  二、“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方向标。

  目前学校管理现状中,仍然存在着权威式、统一式的教育模式,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我们不断认识它、丰富它、深化它。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发展的人的个性, 让人能动性地去发展自我,不要被奴化。

  同样,“人性化”的民主管理要注重人的情绪、内心需求,注重人的思想教育、精神激励。

  人本管理可以细化为: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以学生为本。

  首先,最大化的民主管理是要提供给教师一个公平、自由的发展舞台。

  基于此点,教师的成长及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展了多少人。

  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其次,“育人先育己”,这是教师培养学生之前要达到的优秀状态。

  教师提升了自我,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最根本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施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知、情、意、行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创造美好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文化场所, 它充满着一种文化味道、文化底蕴,从而达到育人、发展人于无声无形中,潜移默化地起到感染人、引导人的作用。

  这样的文化氛围即是学校环境,其中包括学校氛围、教师群体氛围、班级风貌、教学条件等方面,这些环境的和谐状态就是美好的学校环境的体现。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师生共同创造或创设的情境、情景、氛围等都将给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以极大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开发、利用校园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第二, 更新学校管理思想,与时俱进。

  正确认识新课程下的学校环境应该是与社会发展时俱进的现代氛围,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和服务于社会,这些不仅对学校管理者的校本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同时也增强了学校在新课改理念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先进管理意识。

  这对于提高学校管理能力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思想源头的推动作用。

  第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小学教育管理在追求“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应该追求“创新与效率”的境界,这也是营造舒缓、宽松、和谐氛围的目的所在。

  以往的学校管理太注重死板权威式的管理方式, 表面上达到了整齐划一的效果,达到了所谓“好学校”的名号,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学校发展与素质教育,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正是低发展低效率的管理模式的顽疾所在。

  在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本管理下,现代学校管理模式要更新观念与方式,创造宽松、美好的环境,通过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师生情感互动、学校组织文化活动、家长与学校接触日等良好的沟通方式,真正营造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美好互动环境,使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本”的文化理念贯穿于教育管理中。

  教学管理理念的革新将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因此,教育管理者要“以学生为本”为核心思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的蓬勃发展,提高教师的自我成长,促使学生自由、快乐、个性成长,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花枝,《浅谈小学教育管理》

  [2]冯向荣,《贫困山区小学教育的探析和建议》

  中小学教育管理分析论文【2】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

  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

  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

  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

  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所在社区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

  所谓“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

  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3)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

  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

  然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用“SWOT策略分析法”,从S(优势)、W(劣势)、O(机遇)和T(威胁)四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

  其次要厘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

  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

  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

  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

  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

  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

  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

  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

  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

  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

  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

  尤其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等等,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受一定的认识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虽说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仅强调物质建设未免有些偏颇。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化校园上多做文章,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论坛、辩论会、信息发布会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术气、书卷气,体现出一种文化追求,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需要几代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重建管理制度应体现“绿色”宗旨。

  所谓“绿色”宗旨,意指新课程下的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奋进、共求发展这样的主题,要充满生命的活力。

  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要“新”。

  即总体上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改的指导思想,要体现学校的管理意图,引导、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导向功能。

  二要“活”。

  即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可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微调,同时还不束缚人的手脚,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

  总之,重建制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目标上的认同,本着促进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孝彬,程凤春?学校管理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玉琨,杨永博?中华名校管理集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袁振国?校长的文化使命[J].中小学管理,2000(12)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管理探究论文10-10

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论文10-11

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管理的论文10-10

完善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论文10-09

小学班级管理的赏识教育应用论文10-10

小学人本教育管理分析论文10-10

小学教育管理革新途径论文10-08

班主任管理小学教育论文10-08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