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扩写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子吟扩写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子吟扩写作文1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万家灯火早已熄灭人们渐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只有那不知疲惫的皎洁月亮和那若隐若现、影影绰绰的星星在相互诉说着悄悄话。从一间简陋的并不大的茅草屋里透出一丝丝微弱的灯光……
屋内的摆设极其简单,一对母子围着一盏油灯在忙碌着各自的事情。早已年过七旬的老母已是满面皱纹、两鬓白发,接着微弱的灯光他时而穿针引线、事儿缝制针脚,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母亲看不清哪细小的针孔,不知引了多少次,不知被针孔扎了多少下,可是,母亲看着那在灯下埋头苦读的儿子: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了,一路上,道路坎坷,风雨交加,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不知多久才能回来,我一定要让儿子穿得暖暖的,直到儿子回来的那一天。
刻苦读书的儿子一丝不苟的在学习,时而抬起头看一看年迈的老母亲:母亲为我付出得太多太多了,我就像那春天的'小草一般,我的一份孝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夜深了,想到明天的离别,母亲和儿子在微弱的灯光中泪眼朦胧……
游子吟扩写作文2
夜,越来越深,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散发出微微亮光。这个村庄的人们都渐渐入睡,唯独孟家屋子里还有一丝昏暗的灯光。
孟郊即将远行。孟母得知此事后,从柜子里找出针线,坐在一个破旧的小木椅上,颤抖地用左手捏起针,用右手拿着线。慢慢地举起来,用嘴唇抿了一下线,眯着眼,将细细的线穿入针孔。孟母穿了好久,终于将线穿入针孔。孟母拿起针,瞄准要缝补的地方,扎进去,又抽出来,一上一下来回穿梭。缝了许久,才缝好一件衣裳。孟母早已满头大汗,却又不肯停下。她生怕孟郊迟迟不回,于是又缝补了很多衣物。
临行之际,孟母用手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双手递给孟郊不舍地看着他,说:“儿啊,这些衣服是娘昨天晚上熬夜下来缝补的衣服。在外边小心点,有什么事情就回家啊。”孟郊双手接过衣物边抹眼泪边说:“娘,谢谢您,我都记住了。我一定会回来的,您不必担心。”孟郊乘上木船,划着小船,向远方漂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就像一株小草,母亲的爱是春天的`温暖。谁说渺小的小草不能报答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呢?
游子吟扩写作文3
《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大诗人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其为诗惨淡经营,苦心孤诣,多穷之词,即苏轼所谓的“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属苦吟诗派。他的诗继承了杜甫而别开路溪径。
这首诗讲的是一位正在为即将远游儿子缝补衣裳的慈母。这位老母亲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她正默默无闻,一针一针地给儿子缝补衣衫。
儿要离娘远游,做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临行前将衣服缝补得又细又密,怕儿在外无人照顾,担心儿子迟迟还能回来。整首诗处处都凝结着母亲对儿的无限疼爱和深情,非常真切感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描述的是春天的阳光温暖大地,小草破土而出,小草在阳光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诗句将母亲对儿女的恩泽比作阳光的赐予,是丰厚得无以报答,把母爱的.伟大与深厚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给后人以教育和深刻的启迪。
《游子吟》这首诗只是从中选择了母亲为即将远游的儿子缝补衣裳的一个普通场景,正是因为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景却充分表现了母爱的至深博大。
【游子吟扩写作文】相关文章:
《游子吟》扩写作文(精选21篇)11-25
游子吟扩写作文2篇04-16
游子吟扩写作文4篇01-19
游子吟扩写作文(4篇)01-19
沁园春扩写作文06-04
穷人扩写作文06-04
《卖炭翁》扩写作文04-27
《村居》扩写作文03-17
《亡羊补牢》扩写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