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底色优秀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底色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底色优秀作文1
《道德经》有言曰:“刚者易逝,柔者长存。”不妨以“柔”为底色,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玉本柔而洁。玉石正是以“柔”为底色,才能承受如此高温熔炼,化形为滋润圆和的模样,方能经世保藏,成为“美好”“高洁”的象征。玉以养人,玉以专德,玉底本“柔”,方得赞颂,方得流传,“柔”是用来坚持本性的一种智慧的变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潺潺湲湲的流水将“柔”的智慧与淡然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予世界万物以润泽。穹顶之下的每一寸土地皆有流水经过的痕迹,碧落以外的每一个生命依靠着水而存在。水早已以“柔”为底色,以“柔”为形态完完全全地与万物紧密联系,再也无法将其分割。试想,若是地震来临或火山喷发,尚可有人劫后逃生,可若是水退出了世界的舞台,无论何物,无一幸免。“柔”是将自身的重要性与闪光点展现于世的一种巧妙的手段。
昔有屈灵均怀瑾握瑜,深思高举;有苏轼笑对赤壁,怅谈古今;有陶渊明种豆南山,带月荷锄;有陶朱公三散家财,泛舟西湖;有梭罗扛斧入林,日寂自然……。面对黑暗而不公的.世道,他们并不是以“钢”“坚”与其死死抵抗,而是以“柔”的姿态悄然远离世俗的尘嚣。他们在示弱,但他们以“柔”为底色,坚守一份初心。在那样的环境下,才子贤者好似一朵朵枝头盛放的花,而这些柔者以“柔”的方式避免了与那些开在枝头、显眼却又危险的花朵同流泥尘污垢的命运。他们守着那澄澈皎洁如花朝之栾月如出水之净荷的本心,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柔”是一种明智的保全之法。
然而反观现在,这个巴赫金笔下“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愤世嫉俗的大军,他们所谓的以“刚”为底色,以“坚”为姿态强硬地与生活反戈,实际只不过是暴躁与戾气过早染指了他们的岁月,他们所谓“感受到世界的荒凉”,只是因为他们忘了“柔”才是生活的本真。何妨试着让被焦躁蒙尘的心放下,以“柔”为底色,静观柔水三千?须知,过度的强硬有时并不能彰显你的什么“英雄本色”,反而会将你推向无间的深渊,与其去争,去抢而失去本心,失去未来甚至失去生命,不如以“柔”为底,求得初心不变,求得人生平安,甚至以“柔”的姿态成为让人赞叹的强者,毕竟滴水亦可穿石。
“柔”的灵魂必会受到清晨朝露的洗礼与黄昏夕照的祝福,以“柔”为底色必能活出一番开阔而安宁的新天地。
底色优秀作文2
常闻人道:“此人造诣甚厚,大抵有些底色。”底色,亦是深厚的代名。人情中有了底色,方延展出风貌昳丽的生活。
底色,既居于底,则未曾显出几分徜徉姿态。在画中,底色是整部格局的衬托,若无底色,画卷便空然无所依靠。因此,底色是底的底色。
底色,既谓之色,倒体现得几分神韵与态色。在画中,底色是主题韵味的发散,若无底色,画卷便洞然无所表闻。因此,底色更是色之底色。
从表面上看,底色是圣人深不可测的特质;往深处摸索,才获知底色是艺术与道德相交融的境界。
如此底色,终究不可一蹴而就、一观即蔽。如果我们把底色理解为深层蕴含的“韵”,那么,我们更应认识到,它绝不仅限于人情烟火的陈色,事实上还有些别样的形态——
一如一抹天际无可视其极的祥云,本是液滴的`汇集,在夕阳的掩映下,便有了底色;
一如一条水中恣意遨游的锦鲤,本是生命的须臾,吸吮漫漫长溪的快活,故融进底色;
一如一段悠远回荡山谷的乐律,本是音符的震颤,因弹奏者的寓情,方得些底色。
这些客观的事与物,本不深谙什么人情,而添了些难以言说的霞光异彩,便可在众群中熠熠生辉。而寓物于情的人,同样无往不怀着生活的底色。
却闻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即舜乐。孔夫子一旦偶闻美乐,何至三月不知肉味?圣人所以能正心,当有“韶”的熏染,心不凝滞于他物,便谓之曰浸染了底色。浸染至深的人,在生活中享着诗意的沉溺。
又正如孔子自我评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时忘食,是为用功专一而不为食扰,反过来食时不因思想过甚而坏了兴致;同样地,乐时忘忧,是为快乐时纯粹忘掉忧愁,亦是为忧愁时不得以苦作乐——长此以往,便“不知老之将至云”。这常为人赞曰“圣人之道”,其难道不也就是底色至深的境界吗?
由此,底色更是一种道德与艺术的心境交融的产物。尚且不必在逡巡之余寻觅底色,但求深厚的底蕴却时常含着道不尽的功利。倘若世间不谈及什么人间正道,心怀底色之人,同样自有砥砺前行的勇气。
底色优秀作文3
揭开层层雾霭,飞往悠悠北冥,浸入远远深海,静得只剩下呼吸声时,我们才能看出生命的底色。
刚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秒,我有点惊诧:底色?难道平时看到的风景并非底色吗?青翠茂密的梧桐,晴空万里的天气,书声朗朗的校园,一切岁月静好。然而,梧桐到秋天也会落叶,天空多几片云彩也会变差,校园放学后也会宛如空城。这样想来,似乎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瞬间的认识并不足以来评价一件事物的底色。
那么,长时间的认识呢?认识十年的同学可能白头如新,研究二十年的植物可能还有未知未被发掘,活了一辈子的人可能不能探索完全世界,五千年的历史也没能把中国变成大同社会,百亿年的形成可能未完成一个宇宙。由此,又什么算短时间,什么算长时间呢?终于懂得苏轼在写“哀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时的兴怀感慨了。
既然这样,那世间还有什么事物是能看清底色的呢?纷繁复杂,物换星移,看不清底色的事实令我隍恐不安。难道此时的我们,都没有办法看清底色了吗?
事实上,万物都有底色,并且底色都十分简洁又简单。由此,世界的.五彩斑谰洒在底色上时,才能形成美丽的图案。人也是有底色的。刚初生的孩童,本就是善良之人,以无辜的态度对待事件。随后,因为家庭环境,教育文化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才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性格随和或暴躁,喜欢寂静或热闹,才形成这大千世界。这些外界因素影响的都是底色上的图案。它们以底色作为载体,做生意挥洒墨水。而这些墨水,又因时代的不同更替选择标准。一个时代,决定着那个中人的命运。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时代的不同,所以此社会的底色非彼社会的底色。于此,人们在不断发展中还要那就求一种生存的平衡。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自己获得“超然”的状态,安之若素。
底色,底色。这个词语十分美妙,他用一个“底”字,撇开了所有的纷纷扰扰,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其它颜色如何造作。他以他独有简洁简单性格,受到所有的颜色的欢迎。所有颜色都愿意在他身上绘画出来,认为可以显示出各种颜色的自然美。我愰然大悟:做颜色如此,做人为何不能也如此呢?
做一个正直的人,拥有简洁思维方式和简单的心态看待这世界,追寻世界中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以“底色”的态度应万变。于此,我们就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底色优秀作文4
“多大年纪了,还穿这颜色的衣服,快去换了!”
“妈,你还当自己十八啊?”
沉闷的“咔哒”一声,妈妈轻轻走进卧室,关上了门,双唇紧抿。
渐渐地,妈妈的衣柜被深暗的颜色填充,好像只有这样才符合她的身份与年龄。素净的白与朴素的灰,才应该是人的本色嘛,我想。
一日,我正在写作业,妈妈抱来一摞衣服。
“快来试试,要不放着多可惜了”,妈招呼我。
我放下笔过去。那是些我从未见过的衣服,水红色的长裙,带着碎花图样的衬衫,天蓝的外套……色彩鲜艳美好,但无一不是款式老旧。一手提起衣服边角,便有淡淡的木料香气,和潮湿的霉味一起散发出来,空气中飘扬起些许灰尘与纤维。
“妈,你开玩笑吧,现在谁还穿这个呢?”我有点哭笑不得。
妈不理会我,在衣服堆里挑拣了半天,拿了一件不张扬的格子短裙换上了身。一件本不难看的裙子,给妈妈撑得走形,妈妈有点尴尬,讪讪地笑了。嘴边嘲讽的话也被我生生咽了下去:“妈,还是脱下来吧。”妈嗔道:“嫌你妈穿着不好看啊,嗯?”但她还是边笑边脱下了裙子。
妈又挑了件连衣裙递给了我:“穿上看看吧,我年轻时最喜欢这件了。”我不忍拒绝,只得换上。可我本就属于瘦高的身材,这身雪白的连衣裙穿在身上,镜子就中更显空旷。一头披散着的柔软黑发,我像是回到了妈妈的年代。有些怔住,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跑过去,翻出那本封面边缘已经磨损的老相册,我翻到了那几张妈妈的照片。那是妈妈与几位女同学到项王故里游玩,有一张是她手扶着园中的石马。阳光洒射下来,风吹起白底碎花的裙摆,耳边的短发被风拂起,她的眼睛因笑而眯到了一块。那时妈妈还是很清瘦的`,整个人不张扬,但清爽,透出青春的亮色。
对门一身暗色套装的阿姨走进来,眯起眼笑:“还是你穿上好看!”妈妈的眼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年轻时的她重合了。妈妈的身上,似乎也散发出越过暗色套装的,柔和的光芒。
人无论长到多大,青春的亮色永远不会消失,因为那亮色是人生的底色。哪怕世俗的眼光遮蔽了它,在无人处还会升起。
那些衣服被收了起来,但底色不曾。
底色优秀作文5
我第一次知道她,是因了那句已然流行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于是我就去找了那本同名的传记来看,后来又买了另一本《念人间?刹那芳华》的同类传记。
书中唯美的文字和浪漫的故事吸引了我,我喃喃的念着诸如“她在红尘边上住”这样文艺诗意语句,品味着“康桥绝恋”或是“梁林木缘”的爱情,我觉得我喜欢上了这个叫林徽因的女子。
那时她在我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呢?
首先容貌是极好的,足以让世间的男子所倾倒。她必须是一身青衣素裙,温婉的笑,纤弱美好的样子。她真是个聪慧的女子,能够完美地把握住爱情,让梁思成宠爱一生,让徐志摩崇慕一生,让金岳霖痴守一生。
她是散落人间的天外红尘,是“遗世独立”的仙子,是纯净至极不可触碰的传说。
后来,我买了一本《林徽因文集》,满心期待的打开看,却发现比想象中难懂得多,无关爱情,也没有那么多缠绵。有的是对时局的忧虑,对文学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我才发现真正的林徽因,与我最初所想象的并不一样。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了解到更多: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是中国建筑史的撰写者之一,是抢救景泰蓝的工艺美术小组的建立者之一,是保护古建筑的先行者之一……
她的美丽,她的爱情,只是她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她和丈夫梁思成曾深入基层考察古建筑,尽管条件艰苦,旅程颠沛,她却仍潜心研究;流亡时期,她同家人辗转逃难又肺病复发,在床榻上依然致力于学问;最后的岁月,她抱病在身,也不忘教诲育人,拼尽全力维护古建筑,不顾自己的病情加重;当美国友人劝她和丈夫飞赴美国躲避战乱时,患病卧床不起的她给了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回答:“门外就是扬子江”。她身上更多的,是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对建筑事业的热爱,是潜心学问的专业精神、诚挚热血的家国情怀。
穿过氤氲着的`暧昧的迷雾来看林徽因,才发现她一身清朗风骨,超越了华丽文字下那个袅袅婷婷的“民国女神”。温婉动人的笑意背后是澎湃的热血,纤弱美好的外表下有一颗坚韧的心。她是一个美好的女性,亦是一个诚挚的学者,彰显了那个时代真正的文人风貌。
我想这才是她的底色。
【底色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底色的作文03-12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作文08-26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作文09-07
以底色为题的高中作文04-18
春天的不同底色随笔散文04-07
教育的生命底色读书心得03-17
初中优秀作文优秀02-16
我的伙伴优秀作文优秀02-27
寒假趣事优秀作文优秀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