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1
20xx年新颁布的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标细化了培养目标,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深入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挥。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新变化
1、新课标细化了培养要求,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求。从五年级开始,明显地看出课本内容增加了许多政治性、历史性、地理性特别强的知识,六年级上册的德法课本是法治专册。
2、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议,重点组织三科修订组对课程标准做了进一步充实更新,补充了有关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内容,规范了有关表述。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精选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成果、突破性进展和普遍性经验等,让学生感受体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新鲜经验。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从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近代史到现在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正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体现。
二、新思考
1、课堂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2、要牢固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2
今天我们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集体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
一、及时更新理念
新旧课标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涤孩子的心灵。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积极做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二、营造道德课堂
“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德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信号。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达成,还应该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让课堂氛围充满尊重和真实,让每位学生得到公正对待,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四、激发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竞争机制。生活处处皆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教会学生想办法,愈挫愈勇。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难免,要正确对待挫折。
《道德与法治》课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课标的指引下,我们探究多样的教学方法,拓展更多的教育资源,一定会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3
“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教书是育人的前提,教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所谓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师是不存在的。”作为一个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奋战40余年的“老兵”,石河子大学教授曹连莆如是说。可谓一语中的,这句话鲜明地道出了教学过程中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书与育人即该如此。
一、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把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树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的思想,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时,学生产生了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信赖的人,学生对教师愈加信赖,教师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学生。
而对做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光是会上宣讲,也不光是课余谈心,还应当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更有巨大的示范引导作用。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相辅相成。
二、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才能潜心钻研业务,乐于从教,勤奋工作,不断创新,取得成绩。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树立起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而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教师的崇高责任,要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探索新世纪、新时代的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因此,在常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忌“填鸭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在任何课程教学中,都要认识到学生兴趣的差异,搞好教书育人工作。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是在物质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一旦对工作和学习发生了兴趣,也就获得了搞好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听课专心,完成作业的态度好,钻研精神强,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对待困难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而学习兴趣低的学生,学习不专心,遇到困难时往往失去信心,有的甚至不能坚持学习。还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形成或基本形成,但停留在期望和等待的状态中,缺乏推动力量,学习效率较低,效果不够好。因此,要教好书,育好人,不可不研究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建立起对课程的感情,激发其学习兴趣。教育、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味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出其学习的动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工作的“园侗,一定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是否有学生在场,是否与学生交谈,都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切实做到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带动学生,共创良好学习氛围。不仅如此,作为教师还要时时刻刻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体现出真善美的形象,切不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见利忘义,迷失方向,出现为教不廉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玷污“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我在教学当中的几点体会,总之,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常思为师之道,常存育人之责,常怀爱生之心,才能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要通过人类文明精华去影响学生,要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达到对学生的正向影响,要在教书中育人,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成人、成才!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4
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当人的行为突破道德的底线时,那么他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目前推行依法治国方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道德与法治更新了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性质,该科目作为一门以学校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喜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综合性课程。详细介绍了它的课程特点,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具有生活性,二是具有活动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开放性。再次定义了该课程的课程理念,它的设置以引导儿童喜爱生活,学会关怀,积极探究为课程的核心,要求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敬重儿童的权益,让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最终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课程的设计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分别为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分别是健康安全,生活开心,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错,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从宏观与微观共同入手,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此次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是紧跟时代步伐,适应低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课程标准的更新引导教学实践做出变革,对于实现加强儿童道德与法治意识的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范文04-04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07-30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的心得体会03-15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09-19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1-28
小学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总结11-29
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03-17
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3-19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