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时间:2024-08-21 07:54:50 林强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精选16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心得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心得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精选16篇)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

  读完这本书感受颇多,首先感觉是以后要多读书,多读此类的书。也许书中的一句话就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感想。

  这本书让我获益良多。万玮老师将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及心得凝聚在这本书中,对于我们体育老师来说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这本书王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广博的人生阅历向我们阐述了他心中教师的五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作为一个讲台新人,我目前可能还处在殚精竭虑教知识的阶段,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甚至还有些手忙脚乱。所以对万老师传授的一些方法及他的一些理念深感赞同。

  初上讲台,所有新教师们几乎将自己的重心都放在了自己所教的课程上。每天都在研究教材教法,满脑子都是怎样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活动设计准备好,我也如此。再加上有繁杂的训练培训工作和各种新入职教师培训活动,我的教学常常达不到自己最初的预期。为此,有段时间我感到特别焦虑,心情低落,情绪起伏大。现在想来,还是自己年轻气盛,没有正确地把握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我的情绪基本上只是随着学生上课表现反馈而起伏,我的喜怒只是由于那几十分钟的课堂效果而反复。而实质上,教育并不应该被局限在几堂课的效果。这些让我深深体会到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出来的,要放眼未来,一个学期,一年,两年......经过长期的教育,孩子们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在我任教的第一个学期,我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备课,作预设。将每个单元的所有内容结合学生目前的动作知识特点作详尽的分析。每节课下课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是“我准备的内容做完了吗?”因为在准备的时候花了太多的心力,总觉得如果一堂课能将自己所有的预设讲解示范给学生,那么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学生还有什么问题,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们上课不认真做练习。然而,我却违背了当前教育的本质——教育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当然不像我这种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来得快,我甚至忽略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最正常的心理诉求:轻松、快乐、学有所得。我只想过怎样将动作、套路更完整地传授给他们,却从未考虑他们愿不愿意以这样的方法照单全收。这是一种最低效的教学,我忘了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至理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是人的本能,只要将学生放到合适的环境,学生自然会有效地学习。教师需要做的仅仅是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与氛围,选好适合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事半功倍了。

  另一个是在体育学科中如何体现教育的艺术表现力,如何提升体育课的魅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身体得到锻炼。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要多学习,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掌握教学规律和技巧,然后再考虑如何把课上的有趣,如何把课上的有魅力,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练习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之路漫长,我们要慢慢摸索前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刻这句话最能表达我的心声。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习惯是很重要的,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善良,更优秀,更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有资格教书育人,才能让我们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2

  今年寒假有幸读了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万老师将自己的教师生涯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这样的划分引起了我的深思,先来介绍一下万老师对着五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个阶段:教知识

  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中数学。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年级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师,也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带教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居然与她的班级不相上下,算是初步站稳脚跟。

  第二个阶段:教方法

  教了几年之后,我逐渐把关注点从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听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却迥异。于是我开始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领悟到数学与数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数学知识并不能保证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减少自己讲课的比重,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试错乃至请学生上台讲题。总之,一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这一阶段的成果是,我教得不累,基本上不需要再占用数学课之外的时间,学生成绩却维持在较高的

  水平。

  第三个阶段:教状态

  再后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哪怕数学学习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而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学习马虎,成绩就很可能不理想。有时候,你准备了一节课,设计很精彩,课上得也很顺利,为学生铺设的路径很巧妙,可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对他来说效果等于零。于是,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听课状态不理想时甚至会停下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后也更加频繁地与学生谈心、沟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与其学习状态成正比后,我便更执着于发掘学生的内驱力,而慢慢放弃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变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个阶段:教人生

  在前面三个阶段奋斗了十多年后,我的教育视野有一天突然打开。回顾自己以往的努力,总还是离不开分数二字。无论是关注知识、方法还是状态,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完成这样一种顿悟并不容易,我经历了漫长的渐悟过程。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豁然开朗。我作为老师,看到那些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之后很平庸而调皮的孩子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辛辛苦苦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当我将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这个时候,我不再只是一名学科教师,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第五个阶段:教自己

  学生在学校里除了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而我,也的确朝着育人的目标努力了好几年。然而,在做人这件事上,我慢慢意识到教师相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学生的心灵更为单纯,品格更为高尚,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甚至会自惭形秽。有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格去教学生做人?与其教学生,还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学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教,而是学,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读完了这本书,我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生涯,审视自己处在哪个阶段?从事教师工作20年,多了对教材的熟悉,对学生的了解,工作起来从容了很多。但是在以下两方面还需努力:

  一、爱学生,就要学会尊重学生。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也因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才变得多姿多彩,大家都渴望得到社会的普遍性认同,都需要掌声与鲜花。可以说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教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我们应该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学生,尊重他们说话、思考、做事的权利。当学生犯错误时,允许他们有解释的权利;在讨论问题时,允许他们有争论的权利;在做事时,允许他们有思考、选择的权利。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我们在教育中不只是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更应该扮演好对话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二、理解学生,内心就要多一丝宽容。

  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相信学生有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允许学生有错误的表现,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宽容是一种手段,能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宽容是一种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和呵护中成长;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多一点安慰,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健康身心的成长。

  只要我们能永远去做学生真正的朋友,那么一定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提升我们师生的生命质量,实现教师本身应具有的价值,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3

  每年寒假,我都会为自己准备一本书来读一读,这次我读的是名班主任工作专家万玮最新教育随笔集《教师的五重境界》。虽然万玮先生是一名数学老师,但带给我的反思却是一样的,让我在未来的语文教育道路上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在书中,作者总结了为师从教的五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系统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实现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教师的第一重境界算是达到了,那我就说说作为教师的第二重境界吧。身为学校的一线教师,每班都有80位学生,一整天上完课,一定是叫苦不迭。除了每天的正常教学以外,单单是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作文就已经耗费了工作以外的大把时间,更别说再对一部分差生进行课外辅导了。如何做一名不累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跟书中提到的一样,我想应该是我的二重境界太低,没有学会如何来教方法吧。

  具体到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我提炼了几点对我有用的信息。第一,学会“造师”。正如我上边提到的那样,班级那么多,孩子那么多,每天都是把自己忙得团团转。如果能快速培养几个得力的小助手该多好啊。孩子们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请小老师解决,既能减轻我的负担更能锻炼孩子们的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同桌合作的优势来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充分利用同桌合作的优势,将一个同桌AB,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第三,养成每天预习自学的好习惯。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说,学生们进行的预习学习不太自觉地,通常鼓励孩子们在自己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借助一部分工具来进行预习等等。逐步提高孩子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听和读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概括总结能力也要加强练习。第四,采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因此在课下,应该通过一些作业留言、及时鼓励、单独谈心等等方式加强与孩子们交流。第五,有方法,无期待。这也是这本书这重境界里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既然是在教孩子方法,那就该尊重孩子们独特的思想和探索的方法,不做那个剪断孩子翅膀还抱怨他不会飞的人。

  教学道路总是这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探索。万玮老师用了十多年才刚进入第四重境界。而我愿,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我爱的教育世界。愿面对我的每个孩子时,都能授以希望,示以美好……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4

  今年暑假,在教育局的组织下,我阅读了两本好书,书名分别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和《教师的五重境界》。这两本书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诠释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达到的五重境界,同时也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喊出了教师要善待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下面我主要就《教师的五重境界》这本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斧正。

  每辆车的车窗都有两个雨刮器,每当天落雨时,雨水将窗玻璃上灰尘淋得浮起来,弄花我们的视线,将雨刮器左右一打,玻璃即可明净通透,雨点旋即落下,溅成一朵朵雨花,再刮再净。每每读到神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时,我的脑海总会想起雨天开车的情景。

  我们的教育就是那块窗玻璃,终日纠缠于学生的繁琐事务与学校和家长中,如何能不染尘埃,我们只有透过这块玻璃才能更好的与学生交流,继而反馈自身。因此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同时也得学学神秀的笨功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教育之法与擦玻璃颇有相通之处。擦玻璃不得法,反而搞花了玻璃,任你怎样勤拭,也只是越擦越模糊。同样,日夜埋头苦教,不断重复自己,终究会产生疲怠感,反而事倍功半。原因有二,一为离本依末,二为无计可施。

  有的放矢是擦玻璃的第一步,必须洗净抹布,用净布拭之。在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目标,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首先,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长期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在当前中考的指挥棒下,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但是分数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状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单纯利用作业量来机械的记忆知识点。而是要重视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一个是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当然,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在教学中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社政课要有社政味,让他们学会自学、学会阅读。再次,发扬学生长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想方设法将他们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不是刻意指出学生的短处进行打压,补短的`终极目的在于扬长。

  对症下药又如擦玻璃的第二步,做任何事必须要有恰当的方式方法,否则就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首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与考试分数,还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过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过程中,我们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非主导者,不要把自己对他们的期望过分强加到他们身上,毕竟孩子即将迎来逆反期。其次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贴近生活的事物才能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共鸣,太过抽象的东西学生听不懂,就更别指望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了。再次,我们要分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无非在于信心不足、贪玩分心和回报遥远三个方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突破方向主要还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拆分目标三方面着手。

  人世间的道理遍布于万物之间,通过这两本书的学习,我发现我们的教育同样也能从生活中得到启示。通过遵循这些教育原理,我相信我们的教育方法肯定会越来越科学,而我们的教学成果肯定会越来越好。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5

  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题记

  暑假有幸拜读了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从标题中感悟:教师的“五重”境界指什么?也尝试回看自己做教师的10个春秋岁月,是否也践行过几种境界?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既有酣畅淋漓之感,又有豁然开朗之坦荡。许多积压已久的困惑、忧愁、思虑顷刻如烟散去,荡漾在心是一种久未体会的或淡亦浓的幸福之感。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我感悟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万玮老师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当我读完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回想恩师的教诲,不仅要感谢老师,他让我在教师这一个行当里,开阔了教育视野,建立了良好的开端。绕开了不必要的误区。

  回顾过去,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我就试着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喜欢上学校、班级、老师......慢慢的爱上与学习有关的一切。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下功夫,慢慢培养他们的一种对事物积极乐观的心态。我相信良好的心态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将来学生的一生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于是我认为只为了成绩而学习的思想,应该重新考虑。我不断的去读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渐渐地,当我将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今天,让我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万玮老师在书中说:“学习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它们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一个阶段衔接在一起的,每一个阶段相互促进联系,前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服务的,而不是初中学习就是为了考高中,高中就是为了争取高分考大学”。这与我当时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多年后,我带过的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非常的欣慰。感谢恩师的教诲,也感谢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更有信心。

  第二,教学相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境界。

  当老师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能从孩子们身上学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与品质。在这点上,万老师在他的《教师的五重境界》中也提到了,那就是第五重境界:教自己。特别是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上,我慢慢意识到教师相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学生的心灵更为单纯,品格更为高尚,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甚至会自惭形秽。与其教学生,还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学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教,而是学,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想应该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探索。感谢博爱、睿智的万玮老师,感谢《教师的五重境界》一书,及时给我的教学及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帮我梳理了教师工作的思路。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多读书多实践多反思,用爱去滋润我教育的世界,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努力做到“为人师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6

  近几年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认知能力和适应改革的能力,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各种教学活动。有提高教师基本功的活动,如:说课比赛、教学方案设计竞赛;有促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课件比赛;更有促进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活动,如:教科研立项、结项;以及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的读书征文活动,如此等等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思考教学、改革教学的热情。

  在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中,我还是偏爱读书活动,这个活动没有门槛,只要读书就可以有感受,只要读书就能写出感受。而有些教学竞赛活动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基本功,否则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课件比赛总有点力不从心,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展示出来。读书则不同,它是教师内省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在阅读作品的同时,我们经常会思考一个又一个问题,总结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提高。

  在读前三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时,能深深感受到作者作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为其在教学上的用情、用心所感动;在读后两种境界:教人生、教自己时,能深深感受到对教育教学的热爱与执着,正是有了这份执着才能获得今天的收获……;读着读着,我忽然觉得在教师的培训历程中不也同样存在着这五重境界吗!只是这五重境界略有层次之别。

  第一阶段是教师学习补充新知识阶段。这个阶段教师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这一阶段的知识是个感性认识,尚未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如现在流行的“慕课”、“微课”等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

  第二阶段是教师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与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是实践阶段。很多老师特别喜欢这个阶段单刀直入式的培训方法,认为这样有针对性,能解决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在阅读专家著作时也多有这种习惯。一个好的培训师讲往往是在这个阶段能提供贴近听众的典型案例,甚至是把自己的经历编入到案例中与大家分享交流,形成了极好的效果。而一般的培训者往往是用别人的案例告诉大家该怎样做。

  第三个阶段是接受培训和参与培训的态度转变提高,好的态度是成功的一半。

  第四个阶段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一个利国利家的`事业来做,这样就能克服种种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这样的认识观,不是一蹴而就的,源于平时的学习与思考,源于单位、同事和学生的认同与鼓励。这样的老师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五个阶段要教自己,终身学习。今天的社会是提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社会,因为社会知识的更迭之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已成为生活常态。教师要以“学无止境”为自己的日常准则。

  中职学生存在普遍年龄较小,问题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强化教育职责外,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叛逆、不足和缺陷,更多一些包容、理解、关爱、信任,多一份从容和淡定,老师和学生何尝不是一起在经历、在反思、在成长呢?

  成长是人类的基本过程,更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年轻时的无知者无畏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没有比较、没有学习哪儿来的成长?在当今这样一个变革时代,对每个人都提出了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更是如此,经历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讲都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经历后的学习,人类只有在实践后的学习中才能正确反思。因此,工作、学习、反思对于我们中职教师而言是尤为重要。

  教师培训的五重境界与《教师的五重境界》有所不同,教师培训五重境界的前两重是知识与方法的培训,没有第一重培训,则第二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后三重则是师德与世界观的精神层面的培训与引导。精神层面的提高,更多的是靠环境的引导与教师自己的内省,终身学习是教育工作者实现自我完善、与时俱进的重要手段。

  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思考,在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零散的、系统的都有。只是近期在思考和进行着省职教课题《中职学校转型背景下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对教师的培训问题想的更多,因而形成了这样一个发散性的感想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7

  当我终于看完《教师的五重境界》的最后一篇《这一生,至少当一次教育的傻瓜》时,脑海却一直盘旋这一句话: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于是,以此做标题记录阅读这本经典之作的所思所悟。

  学生,也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一位叫木村的日本农民,一辈子就只做了一件事——种苹果。他所谓的只傻一次,其实是傻了一辈子。不用农药和化肥,不除草,想种苹果树,本身就是“傻得天真可爱”的想法。更“傻荒唐可笑”的是,他还把苹果当自己的孩子,时常轻抚这些苹果树,常跟它们“唠嗑”:给它鼓劲“实在太了不起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也向它致歉“让你们这么辛苦,我真的很抱歉。就算不开花也没有关系,不结果实也无所谓,千万不要死去。”。

  结果很美好!痴心坚守十年,终于创造“奇迹”:不用农药不用肥料而种植出全日本都想“一生能吃到一次就好”的苹果。木村种苹果的诀窍到底是什么?“把苹果树真正地当生命来看待”!在苹果树不开花的日子里,木村曾带着全家一起捉虫,虫子无穷无尽,一天木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苹果树也想活下去啊!虫子到处都有,只有让苹果树自己变坚强了,才能真正抵御那些害虫。木村始终信奉:苹果是主角,我只是帮助它生长。毕竟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靠自己开出一朵苹果花。所以,木村在苹果树缓慢而用力生长进行中时,总是对着果树傻傻地虔诚鼓励“实在太了不起了,我知道你很努力。”。

  然而,很多农民种植苹果时,为了让苹果树开花结果,而采用各种手段:除草,施肥,洒药。如此功利速成的结果便是,结出的并不是自然的苹果,切开后,遇风即烂。一如当今教育生态的写照:家长与教师不遗余力的为孩子“拔苗助长”:除草——没收手机电脑,禁止课外书,取消运动,禁止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施肥——大大小小的补课班,无论是科任教师的小灶,还是补习机构的大班,乃至请到家里一对一的辅导;洒药——各种说教励志故事、心灵鸡汤、心理辅导等,皆是帮助孩子集中精力走向应试。

  结果呢?大批“高分低能”的象牙学子们,“毕业即失业”的“啃老族”悲哀;越来越多“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无语心痛;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狼狈困窘;教育,成为人们兴师问罪、口诛笔伐的对象!

  为什么教育为本的`百年大计,行进得如此艰难仄逼?是不是我们太“聪明”了,缺失了木村的那颗“傻心”:“把苹果树真正地当生命来看待”!在波澜壮阔的课堂改革浪潮中,遗忘了:学生,也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当天真烂漫的孩子被家长以“爱的名义”绑架时;因为排名、分数而被剥夺童年美好时光时;被教师当作“知识的容器”拼命灌输时;为人师者是否该扪心自问:我懂得孩子吗?我对他们是“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我有没有把学生当作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教师,应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单位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是一位母亲,目送孩子走进学堂时,向学校、向教师、向社会说出的一句天下母亲发自内心的问话。追问着每一位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们,能否不负重托,还天下母亲一个热爱智慧、勇于探索、心地光明、追求幸福的好青年呢?!

  北师大肖川博士曾写文反思: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应把人类文明的精华、智慧结晶如同传递奥运圣火一样传承到孩子们的手中。但由于师范教育学科体系的缺陷以及社会历史的局限等原因,使教师对于“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对于教育的实践缺乏深刻的反思,我们的教师还没有成为真正“有思想的教师”。许多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学识积累过于单薄,缺乏对人类历史文化和人性富于深度的理解。直接导致中小学教师付出了大量劳动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缺乏对于学生精神上的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而是把“教育”浅化为、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

  肖川博士大声疾呼:教师只有作为思想者,才会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才会有对“儿童”内涵的深切体察,才会有对“生命”与“幸福”的蓦然顿悟。一言蔽之,教师,应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我觉得,上海名校长万玮老师的新著作《教师的五重境界》,给出了很好的注解。赫赫名校走出的高材生,从底层教师一路猛进跃升为引领者的名校长,万玮老师结合从教的亲身经历,总结了为师从教的五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系统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实现途径。

  万校长在开篇强调:“这五重境界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只是代表了教师工作五个不同的方面”。的确,这五个境界很难清晰地划分,不过琢磨起来,还是觉得有层次高下之分。回想自己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对照万校长阐述的五重境界,自觉羞愧在教知识,教方法的浅层次徘徊得太久,终于悟到教育其实更应该指向教师的自我成长,才能更好的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状态时,已近不惑之年,深感时光的匆匆。也悔恨曾经的浅薄无知而误人子弟。不免常常感叹:教育,最好该是中年人的事业!

  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的人的过程。教师,作为未来主人的启蒙引路人,就更应该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教师的思想丰赡、深刻,学生的心灵才会丰厚、光明。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更宏大更精微的视角看待问题,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会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精神滋养。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8

  在阅读《教师五重境界》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书中提出的教师五重境界——教知识、育方法、启智慧、润生命、达至善,不仅是对教师成长路径的精辟概括,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先,“教知识”作为最基础的境界,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但这仅仅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能运用知识,这便引出了“育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是我在阅读中最受启发的部分。

  进一步,“启智慧”则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更高追求。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思维的活跃与创新的火花。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润生命”这一境界,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温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滋养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们应当以爱心和耐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生命因教育而更加丰盈。

  最终,“达至善”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不仅是对学生品德的塑造,也是对教师自身修养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以身作则,追求真善美,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9

  《教师五重境界》不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实践指南。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成长的方向。

  反思自己在“教知识”这一层面,我是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馈?在“育方法”方面,我是否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在“启智慧”上,我是否敢于挑战传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阅读,我认识到自己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润生命”和“达至善”这两个境界,更是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爱心和耐心去关怀他们,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师五重境界》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境界。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0

  《教师五重境界》不仅为我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更点燃了我对教育梦想的热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

  在“教知识”的基础上,我渴望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他们的智慧之光,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力量。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以身作则,追求真善美,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

  《教师五重境界》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本书将成为我教育梦想航程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不断前行。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1

  在阅读《教师五重境界》这本书时,我仿佛踏上了一场心灵的修行之旅。作者以深邃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五个层次: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这一层层递进的境界,不仅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也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求更高的教育理想。

  **教知识**是教师的基础职责,但仅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书中强调,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即**教方法**。这让我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而非仅仅是灌输知识。

  进一步地,**教状态**这一境界让我深受启发。它提醒我,教师的情绪、态度乃至整个教学氛围都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教学,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人生**则是对教师职责的升华。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最后,**教自己**是教师成长的最高境界。它教会我,教育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我们应当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2

  《教师五重境界》不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指导教育实践的宝典。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将书中的理念与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收获颇丰。

  在教知识方面,我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努力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也开始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方法和教状态方面,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也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教人生方面,我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等方面。我尝试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自己方面,我始终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3

  《教师五重境界》不仅对我个人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我对整个教育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与伟大。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的每一个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同时,《教师五重境界》也让我看到了教育行业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教师五重境界》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研读的`好书。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和价值,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继续秉持书中的理念和精神,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4

  在阅读《教师五重境界》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踏上了一场心灵的朝圣之旅,书中对教师职业的五重境界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重境界“教知识”,是每位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它提醒我们,作为教师,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书中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未知,而非被动接受。这让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灌输,更是点燃学生内心求知的火焰。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步入第二重境界“育方法”。这一境界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为他们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5

  进入第三重境界“建信仰”,我感受到了教师角色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书中提到,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用正能量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坚定的信仰和追求。

  第四重境界“给智慧”则让我看到了教师职业的'更高追求。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或方法的教授,更是智慧的启迪。书中指出,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 16

  最终,我抵达了第五重境界“赢人生”。这一境界将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或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是为了帮助他们赢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意义的人生。书中通过讲述许多优秀教师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如何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汗水,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天空。这让我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和使命。

  总之,《教师五重境界》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一套关于教师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更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不断前行,与学生们共赴教育的诗意远方。

【《教师五重境界》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书的三重境界10-13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09-02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05-06

杂谈读书三境界中学老师随笔09-13

《教师的五重境界》优秀读后感范文04-06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3篇03-22

品茶的境界10-06

境界优秀随笔03-23

人生的境界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