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01 01:38:24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学前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函授大专的毕业论文更应该写好,下面是小编收录的学前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学前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一】函授本科《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目 录 摘 要.............................................4

  关 键 词.............................................4

  前 言.............................................5

  摘 要.............................................4

  关 键 词.............................................4

  前 言.............................................5

  一、绘本阅读激活幼儿想象.............................5

  (一)图画,激发孩子想象的欲望.......................5

  (二)故事,启发孩子想象的思维.......................6

  二、绘本阅读中的审美教育.............................6

  (一)读绘本给孩子美的熏陶...........................7

  一、绘本阅读激活幼儿想象.............................5

  (一)图画,激发孩子想象的欲望.......................5

  (二)故事,启发孩子想象的思维.......................6

  二、绘本阅读中的审美教育.............................6

  (一)读绘本给孩子美的熏陶...........................7

  (二)读绘本收获美的体验.............................7

  三、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7

  (二)读绘本收获美的体验.............................7

  三、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7

  (一)绘本阅读,促进良好生活习惯养成.................8

  (二)绘本阅读,丰富情感体验.........................8

  (一)绘本阅读,促进良好生活习惯养成.................8

  (二)绘本阅读,丰富情感体验.........................8

  1、透过故事向榜样学习...............................9

  2、读绘本学习建立友谊...............................9

  四、绘本阅读与快乐性格培养...........................9

  结 语............................................10

  参考文献............................................11

  致 谢............................................11

  2、读绘本学习建立友谊...............................9

  四、绘本阅读与快乐性格培养...........................9

  结 语............................................10

  参考文献............................................11

  致 谢............................................11

  摘 要: 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主演的一部电影,绘本的图画唯美,充满情感;绘本的故事新奇,充满幻想;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

  一本经典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

  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通过直观化的绘本阅读,孩子吸收、激荡、转化着各种观点,无形中便培养出精湛的阅读能力,促使孩子积极地从图画阅读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另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和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本体价值和教育价值。

  绘本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在幼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绘本;阅读;发展 前 言 2001 年 9 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首次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在儿童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必要性:“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利用多种方式的绘本,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绘本作为阅读的一种读物,被国际教育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幼儿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让幼儿体会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阅读,为今后的阅读打好基础,从而终身受益。

  绘本阅读与儿童早期发展有何关系呢?我经过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做出以下论述。

  一、绘本阅读激活幼儿想象 幼儿天生就是幻想家,喜欢想象。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想象是不能缺席的也是无法缺席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

  而孩子阅读的基础就是想象力,能够用想象力描绘出眼睛看不到的故事,才是真正学会了阅读,而阅读正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好途径。

  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

  绘本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

  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

  因此绘本能让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

  (一)图画,激发孩子想象的欲望 绘本的图画形式多样,有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拼贴等等,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而孩子们读图的热情和不断发现的乐趣,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百读不厌”。

  绘本的图画往往用抒情优美或夸张细腻的笔触描绘,所以要引导孩子静静地欣赏画面,在视觉的感知与听觉的感受中,使心灵柔软起来、敏感起来。

  著 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孩子的想象。 ”因此,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启发孩子想象和感受隐藏在图画后面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故事的感悟。

  但是,并不是每一副画面都是展开细致地观察和理解。

  《好饿的毛毛虫》中,将画面定格在了故事开始的那一页“太阳升起来,从蛋里爬出来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他开始去找吃的”,旁边的画面中就出现了一个苹果、两个梨子、三个李子、四个草莓,然后就是一整个五个桔子。

  而且,每一个水果商都挖了一个小圆洞。

  这样的画面有太多的秘密,孩子就情不自禁地展开想象和讲述。

  随着孩子的想象,故事也逐渐展开了。

  (二)故事,启发孩子想象的思维 绘本故事书是以图画为主,配合较少文字或没有文字讲述故事的一种幼儿文学。

  一般是由几幅或十几幅跳跃式的静态画面,配合简短、浅显的语言,来完成一个故事世界塑造。

  绘本故事书的呈现方式似乎比纯文本的故事更易于幼儿想象,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个更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具象的凭借物,而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的幼儿想象的一个特点就是更依赖图像、图形。

  但是图画故事书并不是动画片,而是以静止的图画表达流动的故事情节,以一个个关键情节的片断,传达完整的故事,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空白、连接就需要幼儿自己去想象,去填补;同时每一幅画面,又都是表现一个瞬间,其整个动作流程的再现也是依赖于幼儿的知觉想象。

  如绘本《月亮的味道》讲述的是一群动物在一个美丽的夜晚望着月亮突发奇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啊!

  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短小精薄的绘本,如同一部精采的单元剧,任何一位喜爱与孩子相处、肯用心和孩子相处的教师,都可以利用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

  二、绘本阅读中的审美教育 人天生就是爱美的,并终其一生追求美,但审美能力却是因人而异的。

  在幼儿期就给予幼儿审美教育,能为其一生奠定坚实的审美基础。

  因此,审美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甚至对其整体素质的发展形成都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读绘本给孩子美的熏陶 绘本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美的熏陶。

  好的绘本尤其是国外绘本多出自名画家之手。

  无论线条的运用,颜色的搭配,空间的布局,多种媒材的使用,绘画的技巧以及风格的统一水平都是很高的。

  运用各种手法营造故事情节,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二)读绘本收获美的体验 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

  比如绘本《蚂蚁和西瓜》,看到封面红红大大的西瓜,孩子们就一定会喜欢它,翻开页面,小小的蚂蚁和大大的西瓜的强烈对比,让画面非常吸引眼球,整本书的色彩都是满布着这片西瓜红,就这一页蚂蚁洞,就足够小朋友一次又一次沉浸在发现新事物的乐趣中了。

  在《小海螺和大鲸鱼》中,画家让大鲸鱼蓝黑色的大尾巴随小海螺移动起来,自然转到其它页的插画里。

  因此,无论他们出现在何种丰富的场景里,我们就可以一眼找到他们,整本图画书也因此有了清晰统一的主色调,小海螺的身体动态和面部表情的变化通过简单的线条变化就表现得惟妙惟肖。

  好的绘本能使幼儿获得对美的自我体验,使幼儿对美的兴趣、情绪、情感和态度毫不掩饰,喜欢表现、创造,并用美的感受再造美。

  审美能力是人生中相当重要的能力,能否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快乐,而不会迷失于低级趣味的贪恋中,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有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美的影子。

  三、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绘本书中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幼儿阅读图画书时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并在与图画故事书的接触中扩展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着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

  对学前儿童而言,阅读即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已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无形中扩展了儿童的经验。

  (一)绘本阅读,促进良好生活习惯养成 儿童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儿童社会化的一部分。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可见,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进行绘本阅读能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绘本“家有恐龙”系列里的《恐龙生病了为什么好得快》,讲的是小恐龙生病后和他们的人类爸爸妈妈、医生之间的故事,画面上是作者的一系列奇思妙想。

  感冒的小米和她妈妈来我们家做客。

  刚刚坐下,小米妈就抱怨小米不听话,不乖乖吃药,也不配合打针。

  康康马上拿来她的那本《恐龙生病了为什么好得快》,让小米大声念给大家听。

  画面上是小个子的爸爸妈妈、医生,和个头明显大一倍的恐龙宝贝们。

  小米也很快被滑稽可爱的小恐龙吸引了,全神贯注地一页一页往下翻。

  真糟糕,生病的恐龙不肯配合治疗。

  这边副节龙刚把苦药偷偷扔掉,那边的蜥龙就已经大哭大闹起来,就连去医院,他们都要藏到医生找不到的地方。

  瞧瞧这些淘气的恐龙宝宝,个头虽然比爸爸妈妈和医生明显大一倍,但那副可怜兮兮、又喜欢耍小心眼的样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绘本的每张图片下面都配上了简短的文字:万一恐龙感冒了,他会怎样呢?他会打着喷嚏,把拧鼻涕的废纸乱扔吗?他会哼哼唧唧、哭哭啼啼没个完吗?他会害怕打针,和爸爸妈妈耍赖不肯去医院吗? 正当妞妞读到小恐龙最糟糕的表现时,作者突然把口气一转——不,他不会这样!

  他会乖乖和妈妈一起去看医生;他会按时吃药;他会准时休息。

  答案终于出来了,恐龙生病了这样做才好得快。

  小米读完了,在看故事的同时了解了生病后好得快的最佳方法。

  这样,看病就不是一件难事啦。

  看来,读好的绘本,确实能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 地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绘本阅读,丰富情感体验 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移情现象,会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或喜或悲,这样就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而且阅读本身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快乐,看看沉浸在故事中的幼儿兴奋的表情,以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故事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他们在享受故事。

  另外,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

  1、透过故事向榜样学习 透过故事中的榜样,可以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等一系列品质,使其更好地与同伴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如绘本《大脚丫跳芭蕾》讲述的是芭蕾舞者贝琳达梦想成真的故事。

  认真习舞的贝琳达因为一双大脚,没有得到评审的青睐,评审们甚至冷言嘲讽,使她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只得放弃芭蕾,另找工作。

  在餐厅当服务生虽然和跳舞毫不相干,贝琳达依然态度认真,赢得餐厅老板和客人的喜爱,直到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只要坚持努力、不放弃梦想,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2、读绘本学习建立友谊 绘本《月亮,生日快乐》中的小熊喜欢月亮,他想送给月亮一份生日礼物。

  但是,小熊不知道月亮生日是哪一天?也不知道该送什么才好?于是他来到山顶和月亮交谈,决定送月亮一顶帽子……幼儿阶段,孩子总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自然对话;同时,渴望友谊、学习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历程,乐观积极的小熊真诚无邪的交友,让每个人感到温暖而会心!

  四、绘本阅读与快乐性格培养 研究表明,3~6 岁的孩子是情感、控制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喜悦、愉快的情绪能明显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反之,焦虑、恐惧、愤怒、哀伤的情绪则容易致病。

  英国的罗素说:“那些觉得生活快乐的人,自己欢喜,同样也叫别人欢喜。” 可见,正确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控制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绘本故事对孩子情感的熏陶是在“有趣”的前提下完成的,因为优秀的绘本作品无不充满着欢快明朗的色调,充满着儿童情趣,使孩子的心浸润在快乐中。

  例如:绘本《摇滚青蛙》讲述了一个让孩子们看后开怀一笑的故事。

  一支摇滚乐队中的青蛙乐手们用彩色颜料完成了与众不同的改变,最终展示了快乐的自我。

  故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青蛙音乐会就要举行了,青蛙乐手们商量应该如何装扮;第二部分是摇滚青蛙乐队的成员们用三种原色将自己打扮成了美丽的七彩青蛙;第三部分是摇滚青蛙乐队的成员们用七种色彩、七个音符成就了最酷的《摇滚青蛙》。

  故事的情节简单却寓意深刻,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并且成为群体中的一分子,才能发展自我、快乐成长。

  耶鲁大学费尔普教授说:“心理上的兴奋可以战胜身体上的不适,所以一个心绪兴奋的人是永远不会有烦恼的”。

  绘本故事的信息传入大脑,借助有效生物电,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心理兴奋。

  孩子的心情愉快了,内心就会平静,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就会焕发出神采。

  遨游在绘本故事欢快氛围中的孩子,又怎会不快乐开朗和招人喜爱呢? 结 语 结 语 美好的生命情感总和教育及其体验息息相关,教育虽不能完全决定人生的幸福,但幸福人生都是从教育的体验开始的。

  因此,就早期教育而言,重要的不是致力于知识与能力的赋予,而是对知识与能力的渴望、对求知探索的欲望以及健康向上的快乐幸福的情感世界的形成。

  早期教育中的快乐幸福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乐观感知,能唤起幼儿良好的愉悦的生命情感,而这种良好的愉悦的生命情感,就是为幼儿面对未来做好的精神准备。

  总之,绘本阅读对幼儿想象力的激发、审美能力的培养、社会化的发展和快乐性格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它能让幼儿通过绘本阅读,不仅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而且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在绘本阅读中健康发展。

  作为承载着教育责任的我们,面对着大师们的呕心沥血之作,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的儿童观,用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把这些优秀儿童读物用最广的维度,最深的理解进行领域间的有 机结合和渗透。

  从而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解读绘本的教育价值,才能够不负这些优秀绘本的历史使命,不负教书育人、传道解惑的社会重责。

  ————— 参考文献 :

  【二】函授本科《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幼师专业的发展与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 ---略论幼儿多元智力理论 姓名:王 XX 学号:XXXXXXXXXXXX 专业:学前教育 工作单位:XXXXX 机关幼儿园 摘要: 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 即言语—语言智力、 音乐—节奏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 然观察智力。

  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

  幼儿教师专业 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观念的更新、 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提高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零点项目”创立于 1967 年, 创始人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

  1973 年纳 尔逊?古德曼教授退休。

  “零点项目”开始由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卫?帕金斯教授以及霍华德? 加德纳教授负责。

  1983 年,加德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多元智力” 这一概念,这标志着多元智力理论的正式诞生。

  出乎意料的是该理论并没有在心理科学领域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甚至招致了一些 心理学专家的反对和批评。

  然而,这一理论却在教育领域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不仅在其 发源地美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欢迎,而且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得到 了认同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掀起了一股教育 改革的浪潮。

  多元智力理论的科学与实践价值及其内蕴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思 考。

  在加德纳教授《心智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 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新的 理论支撑。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重大改革的今天,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 》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包括幼 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多元智力理论不仅为我国教育工 作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益。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智力 理论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使其教 学品质、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 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 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 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 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

  加德纳教授后来则在《心 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重点论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结构。

  加德纳认为,支撑 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 能。

  提出: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 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多元智力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 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

  多元智力理论从根本上影响与 改变了当下人们的教育观念。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指个体听、说、读、写的 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 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 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 奏和歌唱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 者和乐器调音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指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 力,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 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等人身上有 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Visual 一 spatial intelligence) ,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 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籍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 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画家、雕 塑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指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 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 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 明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i intelligence) ,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 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 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哲学家、小说家、 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指个体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在教师、律师、 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8.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 ,这种智力主要指认识动物、植物和自 然环境其他部分的(比如云或者岩石)能力。

  在猎人、植物学家或者解剖学家等人身上有比 较突出的表现。

  加德纳认为,心理测量学家花了太多的时间给人排名次,而很少考虑怎样花些时间来帮 助他们。

  虽然人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测量事物和评估人的爱好,但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怎 样帮助儿童,并有责任为儿童提供有益的反馈,如识别儿童的强项和弱项,提出该儿童今 后应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指出哪种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以及评估预测儿童 未来的发展潜能等。

  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够测量的东西仅仅是语 言和数学逻辑能力,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力,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运 用该智力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的能力。

  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

  由此可 见,我们曾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 十分片面的,幼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 儿的多种智能。

  开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多元智力理论克服了传统智力观念在认识上的偏狭,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关于智力本质 的认识。

  在大量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加德纳重新定义了智力,提出了智力的新衡量 标准。

  基于对智力本质的新认识,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并且对智力的 性质以及各种智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多元智力理论的这些观点为我们科 学认识智力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加德纳的贡献在于针对当时传统的、保守的、 单一的智力模式,提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智力观。

  他的研究与今天的脑研究相关,但其智 力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从脑科学及生理角度得到证实,他的观点从心理层面上看还是一个假 说。

  但是这一假说从横向、空间的维度拓展了人们对智力的认识,拓展了对人、对世界的 看法。

  加德纳正在识别第十种智力,即道德智力,他把整个社会所拥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个 体要认识的对象,而要认识形形色色的世界,就需要各种能力。

  这些能力并不是过去没有, 只不过加德纳把它们放在一个理论架构中让人们来充分认识自己。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儿童观是一种积极的儿童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 具有 8 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 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幼儿园里不存在差生,所有的孩子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 型和发展方向的可塑性人才。

  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 8 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 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

  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 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 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 。

  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 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他们的智能、风格、 潜能像多彩 光谱一样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

  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 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

  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 发挥到更高水平。

  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孩子创造多 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 充分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

  无论何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孩子都具有在某 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教育工 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 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 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潜能的评价,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目 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因而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 能力的测试。

  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则将儿童放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采用观察、录像、 录音和文件夹等综合性的手段,从 7 个领域的多项活动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儿童的 多种智能进行不同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 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每个儿童独特的智力潜能。

  因此,幼儿教师要摈弃以单一标准片面评价幼儿能力,尤其是仅仅以“IQ”为标准,简单 评价幼儿智力的传统观念。

  教师应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幼儿的智能,从而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 观” 。

  观念的更新较之知识的更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关系到 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进而也直接影响新大纲的实施,素质教育方针 的贯彻,以及每一个幼儿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的教 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 程,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波斯纳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

  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能通过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做出客观理性 的批判分析,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并积极寻 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德纳自身的反思行为和他 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 作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缔造者,该理论提出伊始,加德纳就开展了对该理论的反思,并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

  幼儿教师应该以加德纳教授为榜样,具备探究的热 情和 质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并它 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论、树立的 观念和实施的策略,还要反思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次 与幼儿的互动等。

  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只有这样, 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也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二)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责任感 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的新解释,更在于它给传统教 育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发展,审视我们对孩子的责任感,从而要求我们幼儿教师 要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和课程观。

  由于孩子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复杂性,因而无论什么时候,不论多么优秀的教师, 都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于所有孩子的教学方法。

  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能适用于一部分孩 子,而对另一些孩子则完全无效。

  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其他方面的智力因不能得 到适当的培养而僵滞、萎缩,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 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孩子就有机会利用适合他的智力倾向的方法 来学习。

  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 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 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 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为一两种核心智力而教, 是通过整齐划一的直接讲授来教。

  这种学校课程使得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多是片面 发展的学生,而且多是循规蹈矩的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的理念和 实践, 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两点, 其一是 “为多元智力而教” , 其二是 “通 过多元智力来教” 。

  前者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后者则可以 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新追求。

  “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 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摒弃原来只围绕语文和数理化设计课程的惯有思路,而对孩子的 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在观念上把多种智力领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实践中把多种智 力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孩子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

  同时, “为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充分认识到不同孩子的不 同智力特点,强调使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出 发,促进孩子其他各种智力领域特别是智力弱项的发展。

  “通过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 进行学校课程设计的时候,在使不同智力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 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 果。

  “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可以直接地为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提供积极的借鉴,帮助教师改 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譬如,教师可以根据言语语言智力的特点,在任何一种课堂 教学中,注意增加师生 之间的对话,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并据 此做出反应,另外,这样的师生互动也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评价观 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孩子的成绩作 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孩子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 向于训练和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 却忽视了孩子其他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大 的评价观,树立多维的评价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 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 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评价。

  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 的优点和弱势,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孩子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 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孩子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 段。

  关于该理论的应用,加德纳提出了如下忠告: —— 没有理由推断可以采用对英语吧中智力的八种不同方式对每个对象实施有效教 育,这种努力使徒劳无功的。

  ——不要认为仅仅运用某一种特定智力就够了。

  例如,关于身体-运动智力,随意的肌 肉运动和认知技能的培养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理由认为,儿童在从事和一种智力类型相关的活动时,将另一智力作为背景 活动会有何种帮助。

  例如,加德纳认为,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以音乐作为背景就是对他的理 论的错误应用。

  参考文献:

  【三】 简析学前教育中德育渗透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幼儿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幼儿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可见,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等道德行为,使幼儿终身受益。

  现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前幼儿德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时光,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观,使我们的幼儿从孩子便养成了任性,骄傲等道德意识和行为

  部分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不良个性和品质,,如脾气大,个性固执,挨不得批评,不懂礼貌,打人,遇到困难爱哭等等.

  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加强德育更显的十分重要.我们要让幼儿从小怀有感恩的心,从小尊重人。

  学前幼儿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个性。

  幼儿出生后,在适宜的生活环境下发展很快。

  只有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将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思想家孔子曾告诫人们:“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格教育端赖于6岁前之培养。

  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这些幼儿升入小学,教师需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 ”由此可见,在学前期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二、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

  (一)幼儿老师要了解学生

  幼儿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原因就在于她们不是真的了解幼儿。

  尽管每天都在认真地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可是关爱方式方法,让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让孩子感到很难受。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搞好幼儿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特长、品质和性格,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情况,并建立起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

  同时,还应注意随时了解和研究幼儿的变化,以便充实和修改,在全面了解每个幼儿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幼儿不同情况分别给他们制定出近期和长远奋斗目标,开展个别教育。

  (二)要让幼儿感受爱、学会表达爱

  师生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这个“关系”和“距离”通过师生间的交往得以实现。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是以爱为基础的,具体表现为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沟通,由此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精神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幼儿不断地积累情感经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幼儿只有在有了良好的情感后,才会以相应的关心、友善的方式表达他对周围人的爱。

  作为教师,应积极地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

  在孩子入园初期,教师除了要做到对幼儿每日抱一抱、亲一亲外,还必须保证与每个幼儿有个别游戏与交流的时间。

  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谈谈他喜欢的亲人,喜欢的玩具,喜欢的衣服和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会逐步培养幼儿愿意和教师说“悄悄话”的习惯。

  (三)要加强师德修养

  师行无小事,处处皆楷模。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孩子直接的影响。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

  可见教师形象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都会认真地模仿,可见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做有心人,要求幼儿做的,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幼儿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要用自己文明的语言、行为为幼儿做出榜样。

  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神奇的,教师的健康、优秀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仿效了。

  教师的天职不仅是向孩子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孩子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优秀的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不断完善自已的道德品质。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智能的人才。

  (四)幼儿教师要有爱心

  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

  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

  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

  比如,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

  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德育培养,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学前函授大专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函授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09-30

学前教育函授大专毕业论文10-05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11-17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优秀11-16

建筑函授大专毕业论文10-05

函授大专通风毕业论文10-05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8篇11-18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8篇)11-19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6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