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8:47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教育论文

  大家都知道,教育就应该从幼儿的时候开始,其中也有许多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幼儿教育论文

  论文1:采茶戏对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摘要: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在幼儿教育中融入这项艺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赣南采茶戏的内涵,并进一步介绍了赣南采茶戏对幼儿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介绍了赣南采茶戏对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策略。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幼儿;音乐;教育

  1赣南采茶戏的内涵

  赣南采茶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以赣南地区当地的茶事为创作素材,充分展示了当地茶农劳动的特性。

  赣南采茶戏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演形式,并且凝聚了客家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

  传统的音乐元素在当下的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是宣扬我国的本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悠久,并且蕴含了几千年的精华沉淀,体现出了丰厚的中华特色。

  赣南采茶戏的地域特色十分鲜明。

  它作为当地民间舞蹈和文学的结合戏中,是当地居民不可或缺的茶事行动之一,体现了当地的生产情况,并且反映入了赣南地区人们朴实、勤劳的生活作风,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赣南采茶戏同样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它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于一格,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享乐氛围。

  其中运用的语言是当地的方言,所以具有一定的乡土气息,且语言幽默,表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广受当地人民的热爱。

  采茶戏作为老百姓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它具有较强的生命表现力。

  这种具有原始性、淳朴性的表现方式,有效地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最真实、质朴的表演方式中,观众从中去体会当地人民融入的情感,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2赣南采茶戏对幼儿的影响

  赣南采茶戏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且乡土气息浓厚,采茶戏源于民间,表演形式也各式各样,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总的来说,赣南采茶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诸多有利的影响。

  2.1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可以说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身体的成长还是习惯的养成,这都是一个关键的时期。

  幼儿身体发展快速,且很多习惯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在表现形式上,多为歌舞的形式,且动作十分简单,这对于提升幼儿的锻炼,实现对幼儿身体的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具体幼儿发育的过程中,通过赣南采茶戏可以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使得幼儿的骨骼、呼吸以及肌肉等不同方面得到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

  幼儿在当下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需求,这个时候,教师更不能忽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2.2实现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塑造

  幼儿正处于一个学习语言的时期,很多新鲜有趣的内容都可以充分地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欲望。

  赣南采茶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戏曲中有一些语言表达,且内容十分有趣,加上表演的层层配合,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在学习中的兴趣,进一步促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丰富、有趣的表达词汇,完善自身的表达能力。

  2.3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赣南采茶戏不仅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其中也不乏童谣部分。

  这些儿歌节奏轻松明快,唱起来也朗朗上口,加上动作与之配合,整体表现下来,形式活泼动人。

  幼儿在具体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儿歌来加强节奏的训练,进一步提升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2.4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赣南采茶戏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分为“茶腔”、“路腔”“灯腔”以及“杂调”等内容。

  在带领幼儿学习采茶戏的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审美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更多的认知和见解。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幼儿会渐渐形成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在实践中热爱。

  2.5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品质

  赣南采茶戏通常不是只有一个人表演完成的,它需要多人配合,所以在具体的学习中,幼儿也不能单独学习,需要和多个幼儿一同完成,这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契合排练的需要,

  这种形式更有助于帮助幼儿养成合作和礼让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影响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态度和行为。

  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达到要求,对表演的质量起到了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通过这样的教育,帮助幼儿完成自我控制,这对他们今后的心理品质能够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3赣南采茶戏对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策略

  3.1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

  要想让一门艺术真正地作用于幼儿的成长,首先就需要引领幼儿去了解这门艺术。

  引导孩子走入赣南采茶戏的世界当中,让孩子了解到戏曲当中的造型、服饰、台步以及亮相的动作,在审美体验中对赣南采茶戏产生兴趣。

  平时多为孩子营造一些这样的氛围,让孩子感受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特点,提供一些音乐、道具,鼓励孩子去尝试表演,进一步获得更加丰盛的心灵体验。

  其次,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戏曲表演的资料,供幼儿进行观看和欣赏,通过耳濡目染的教学,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戏曲的兴趣。

  例如在教师中张贴不同戏曲的剧照,借一些漂亮的戏服向幼儿们介绍。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戏曲教学活动,让孩子在其中去学习如何勾画脸谱、如何摆造型、如何学唱腔,鼓励他们给彼此打扮,然后表演,在教师的指导下,去编排相关的戏曲,从中为孩子赢得成就感。

  幼儿园音乐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提升幼儿的实践性,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乐感的了解情况,促进幼儿对乐感的掌握。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幼儿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在实践中去感受音乐,这样不仅有效率,且有质量。

  3.2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

  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集多样艺术为一体的复杂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了音乐、化妆、舞蹈、器乐等多种成分,如果单单是幼儿园的表演学习,是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求的。

  这里就需要家长完成相关的配合工作,幼儿园方面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孩子和家长一同欣赏这项戏曲艺术,共同品位其中唱腔的文化内涵。

  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将幼儿园表演的成果发到网络上,供家长浏览,这样让家长也可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情况,利用网络交流的方式,及时交流心得,共同优化对孩子的教育。

  3.3加大培训力度

  当地的教育部门要加强与专业剧团的联系,选择一些专业的赣南采茶戏的名家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顾问和指导,为幼儿园的采茶戏进行填词和编剧,将乡镇、城市的赣南文化精髓都融入其中。

  定期开展赣南采茶戏教育讲座,加强幼儿园和业界之间的联系,为采茶戏的传播普及教材和知识,安排一些赣南采茶戏的培训班,鼓励教师去完善自我的修养,加强幼儿园的专业学习。

  教师本身要加强自学能力,提升自身的戏曲素养,掌握好赣南采茶戏的有关理论,为教育幼儿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有着年龄小,认知程度较低的特点。

  所以,在接触新鲜事物上,往往有三分钟热度,但难以持久。

  所以,要想在教学中融入赣南采茶戏,就需要利用一些游戏,提升幼儿对戏曲的关注度,最终达到学习戏曲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穿插进去一些有趣的小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这些小故事中,鼓励孩子们去体会采茶戏的唱腔和节奏。

  在讲解完成某个阶段之后,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演某个片段,并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让他们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5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赣南采茶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但是它融合了多重艺术,包括音乐、表演和器乐。

  在幼儿园中安排赣南采茶戏的课程,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于幼儿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幼儿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虽然在配合上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协调性,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让孩子能够真正地从采茶戏中获得一些知识,进一步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家长需要充分投入其中,与孩子共同完成采茶戏的学习任务。

  尤其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幼儿营造赣南采茶戏的宣传氛围,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有关产品,不断整合新的教学手法与舞台效果,打造出能够吸引幼儿的课堂内容。

  结语

  赣南采茶戏富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将其融入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可以带给孩子们更加丰富、富有内涵的课堂。

  幼儿作为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带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对其成长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结合赣南采茶戏的优点,根据幼儿的审美特点,丰富他们的音乐课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促进赣南采茶戏和幼儿教育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珊铭.本土地方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粤北韶关学院为例[J].音乐创作,2016,08:190-191.

  [2]王芳,肖文礼.中国民族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基于田野工作新视阈[J].教育学术月刊,2016,05:97-102.

  [3]陈雅先.跨界合作缔造“岭南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硅谷”———“2015中国广州第二届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述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02:139-144.

  [4]陈晓清,温小兴.赣南客家民间信仰的地方性传承———基于传承主体视角[J].龙岩学院学报,2016,03:15-20.

  [5]常俊勇.赣南民间舞蹈教材建设对赣南高等舞蹈教育的意义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81-83.

  论文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幼小衔接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问题、缘由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的分析。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明晰“小学化”内容界线、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为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述评

  幼儿教育“小学化”作为学前教育界近年来重视的问题,在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有提到:“禁止在幼儿园教育中使用各种形式的‘小学化’的教育。

  ”2016年5月,学前教育宣传月以“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主题,再一次把幼小衔接问题提上日程,体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对于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

  经资料收集可知,我国学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相对较多,涉及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各个方面。

  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有助于今后研究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现状的把握和了解,避免在拓展新思路新方向的过程中走弯路、回头路。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幼儿教育小学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数据统计如下:从表1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相对较多。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06年开始到2015年,以“幼儿教育小学化”为主题的研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这充分说明我国研究者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且从2011年以后,对此主题的研究每年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这与2011年我国颁布《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文件有关,说明国家政策的颁布对于研究方向有着重要影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笔者从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及问题、原因、危害、对策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相关分析如下: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及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观念小学化,以小学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教学;教育日常管理小学化,按照小学生的作息来要求幼儿;教学形式小学化,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教学;教学内容小学化,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评价模式小学化,用考试分数评价幼儿的成长,重结果轻过程。

  除此之外,还有家庭作业、行为规范等类比小学生;过度开发幼儿早期特长等。

  如徐晓燕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是:办园观念固化,幼教理念扭曲;教学内容过载、课余学习过重;教学体系混乱、教学方式简单(徐晓燕,2014)。

  王芸梅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上,以智力教育为主;教育方法上,幼儿自我学习;教育评价方面,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王芸梅,2015)。

  还有学者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为日常管理小学化以及教学形式小学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了参照,但大多数研究者所得结论是基于个人经验,具有极强的思辩性,无实证调研的支撑,缺乏说服力。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

  总的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观念方面,传统儿童观、教育观以及人才观是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根源。

  其次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管缺失,造成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非法幼儿园过多等现象。

  最后家长及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错误评价,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

  比如黄绍文认为,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人才观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未予以应有的重视(黄绍文,2005)。

  周小青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观念层面,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幼儿园层面,办园宗旨不端正,以营利为目的;社会及家长层面,缺乏正确的教育导向(周小青,2011)。

  郑晓娜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受升学压力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口众多,受教育者也多,各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各地发展不均衡,各家庭经济情况不一样(郑晓娜,2014)。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各有侧重,为今后研究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幼儿身心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相关文献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做了多方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的最主要对象是幼儿,研究者主要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做了总结。

  孙丽旭指出幼儿教学“小学化”的危害:首先,导致幼儿缺乏发散思维的能力;其次,违背幼儿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让幼儿强制性接受教育会使幼儿产生厌学的不良心理(孙丽旭,2013)。

  夏雁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首先,不顾年龄特点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和心理压力,后天厌学;其次,导致幼儿在上小学后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上课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夏雁,2013)。

  邓付芳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危害:首先,是扼杀孩子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其次,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再次,与小学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邓付芳,2004)。

  通过对文献分析可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危害到幼儿的身体,对幼儿的心理危害更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研究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的研究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对象,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也受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的。

  (四)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关于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不同研究者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主要从政府、社会、幼儿园及家长这四个方面提出。

  从政府层面,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从社会层面,广泛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端正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从幼儿园层面,应端正幼儿园办园宗旨,科学办园,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管理干部以及幼儿教师师资培训工作;开展家园共育,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从家长层面,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转变家长盲目超前、片面注重知识学习的错误思想倾向。

  除了以上四方面的建议外,还要加快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接轨,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取消小学入学选拔制度,等等。

  研究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的研究通常针对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具有一定针对性,但是其对策的提出主要是研究者自己的思辨以及个人经验得来,缺少实质性意义。

  三、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展望

  已有的研究为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就此提出展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界定幼儿教育“小学化”教育内容

  目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的研究主要是思想观念、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的阐述,研究者极少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教育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我们并不能绝对地认为任何教授给幼儿知识的行为都属于“小学化”。

  如果幼儿园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处于其所能接受和承受的范围,并且符合幼儿思维发展阶段时,就不能简单认为它就是“小学化”。

  所以我们应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内容界定一个明确的范围,比如以所教授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其判定的一个标准。

  幼儿教育“小学化”内容的明确界定,对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将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丰富研究方法

  目前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多是经验之谈,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缺乏实证调研及数据支撑。

  纵然定性研究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了解会更深入且具有针对性,但是定量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也很有说服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适当增加定量研究,为定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使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更客观、科学。

  (三)拓展研究视野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其现状、原因、危害及对策的研究,且研究结果相似度、重复率较高,创新性极低。

  今后的研究者可以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从新的角度或视野去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比如从教育政策视野出发进行研究等,使未来研究者对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有多维度多层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四)借鉴国外成熟的教育经验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且在发展过程中不免会有很多问题。

  在我国之前的研究中多是从自身进行分析,较少与国外幼儿教育进行对比。

  因此,我国在关注自身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多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

  例如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在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上有成熟的理论和政策,借鉴国外先进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可以对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邓付芳.(2004).怎样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教育科研,2.

  杜成志.(2013).浅谈转变教育理念,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现代阅读,1,73-74.

  黄绍文.(2005).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学前教育研究,9.

  李康耀.(2011).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

  李征.(2010).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探究.大连教育学院学报,3.

  秦宁.(2006).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科技资讯,29,159.

  孙丽旭.(2013).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中国校外教育,7,153.

  王芸梅.(2015).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幼儿教育,4,12.

  夏雁.(2013).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剖析及思考.工作研究.3.

  徐晓燕.(2014).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科教导刊,26(06),151-152.

  张晶晶,李佳孝.(2013).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评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4(01).

  郑晓娜.(2014).家园合作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研究.教育教学论坛,37.

  周小青.(2011).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8,37-39.

【幼儿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有关幼儿教育论文10-01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10-01

幼儿教育论文提纲10-06

艺术素养幼儿教育论文论文10-04

浅谈学前幼儿教育论文10-08

学前幼儿教育游戏的论文10-04

游戏对幼儿教育研究论文10-01

学前幼儿教育游戏论文10-09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