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学前融合教育多元人际支持系统的构建论文
早教教育是指对0~3岁婴幼儿就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保教活动,0~3岁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婴幼儿进行有效的早期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婴幼儿一生的发展。
特殊儿童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特推出2016年重点新栏目——早教、特教,期盼广大幼儿教师能积极踊跃投稿!投稿信箱:xdyjbianjibu@vip.163.com。
学前教育中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有机会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生活。融合教育不仅需要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在物理空间上结合,更重要的是为特殊儿童提供足够的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显性的特殊教育手段、条件,也包括隐性的环境和氛围,它以人际支持系统为主要元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其作用就更为突出。因此,如何构建融合教育中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成为实现融合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一、构建接纳、关心与理解的师幼关系
学前特殊儿童由于生理或智力方面的缺陷,能力相对更弱,这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关心、耐心与细心。教师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应有的照顾与帮助,还要引导特殊儿童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让他们自理自立起来。然而,比生活照顾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在心理上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缺陷,让孩子在关爱中,日渐阳光起来。同时,教师还应相信孩子有无限教育的可能,并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观察孩子的喜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研究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启发与引导孩子,积极地参与班级各项活动,使孩子在身心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做法:异常中的正常+行为矫正
菲菲是轻度的唐宝宝(唐氏综合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弱,无法集中注意听指令,会突然大叫,偶尔还会有过激行为,一不留神,她就跑得无影无踪……这给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少麻烦。她刚来那阵,班级老师还能坚持包容,时间一久也渐带厌烦情绪,抱怨不断。面对这种情况,我与班级老师共同查阅了唐氏综合症的相关知识,了解到她的异常行为是由于她所患疾病所致,这些行为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可能有些异常,但对于患病的她来说就是再正常不过。
有了“异常中的正常”的观念,我们不再对她的行为“种种计较”,尝试着用接纳与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并采取了一些适合她的行为矫正方法。例如,她管不住自己,我们请老师帮助她;她听不懂指令,就多讲几次,引导她模仿多练几次,直到她会为止;她大叫时,不给予关注,当她安静时,就给予表扬,表扬她声音轻轻真好听;引导她学习和交友的正确方法,鼓励大家和她做朋友,万一她有过激行为,鼓励其他小朋友躲开而不是回击;她喜欢跑,就让她和小朋友一起比赛跑步……渐渐地,她的不良行为减少了,脸上的笑容多了……
二、构建友好、互助与合作的双赢的同伴关系
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提出,儿童总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与内化来建构知识与发展人格。能力突出的同伴,就如同建房子的脚手架,会帮助个体获得更大的发展与成功,这正如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环境,犹如特殊儿童的“脚手架”,他们与比自己强的孩子(正常)长期生活与学习,耳濡目染习得了常态社会化的生活习惯与能力,这有助于他们日后顺利融入主流社会。但特殊儿童能否受益于普通儿童,取决于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友好、互助与合作的态度,取决于他们之间的良好的同伴关系。对普通孩子而言,自小学会接纳与关心特殊孩子,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接纳尊重差异、形成多元意识,不断学习爱的习惯与能力,也会让他们更加珍爱自己、珍爱身边人。因此,教师在对特殊儿童进行引导与教育的同时,要着力构建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孩子在友好、互助与合作的同伴关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发展。
如何让孩子们能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光看老师对普通孩子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单方面的说教可能会让他们学会谦让特殊孩子,但并不能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树立起和特殊孩子做朋友的意识。一方面弱化特殊孩子的“特殊”,另一方面还得扬长,即发现特殊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赢得普通孩子的“真心”。
我的做法:扬特殊儿童所长——我们的“爬竿冠军”
随着年龄增长,菲菲的不良行为渐渐招致了不少过于“懂事”孩子的不满。如何让大家真正愿意和她做朋友,这成了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她爬竿特别厉害,而且这个本领只有她一个人会。于是,我决定组织一场“爬竿比赛”,赢了的孩子将成为我们班的“爬竿冠军”。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顿时对“爬竿冠军”——菲菲崇拜至极,菲菲也特别开心、自豪。为了巩固这场比赛的效果,我们鼓励大家向冠军学习爬竿的方法,菲菲也热情地手把手地教起每一位热心的学习者。于是,菲菲不仅成了爬竿冠军、大家的小老师,还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他们一有机会就一起比赛爬竿,并慢慢发展到一起玩游戏、玩区域活动,学本领也会坐在一起。
三、构建民主、平等、畅通的家园沟通渠道
特殊孩子的家长,往往因为孩子的问题或多或少存在消极的心理障碍,对于老师常常采取小心翼翼的回避态度,如害怕老师告状、害怕遣退孩子、害怕要求花高价聘请随班就读的老师,因此他们一般不太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作为教师,在意识到家长的这种心理后,就要用民主平等、积极热情的态度,主动与家长就孩子的问题真诚友好地沟通与交流。在报告孩子在园的情况的基础上,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与在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与家长共同商讨可行的教育策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目的也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从而消除疑虑,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我们的做法:畅通家园沟通渠道
菲菲父母很少主动和我们联系,接送的阿姨成了我们家园沟通的传声筒,他们也拒绝了一切班级亲子活动,从来不和其他家长互动。经过接触了解,我发现相对于爸爸,菲菲的妈妈性格更为温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更为重视。于是,我们决定从她妈妈着手,开始家园沟通。
与她第一次郑重地沟通前,我查阅了唐氏综合症的相关的知识,并针对她的问题整理了一系列的改善方案,包括家人接纳现实的重要意义、与孩子建立接纳与尊重关系的重要性、孩子参与班级活动的重要性、如何应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在与菲菲妈妈沟通时,我从多方面与她进行了深入了沟通,让她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她走进家长群,带领孩子与同伴共同玩耍,建立友好关系,并鼓励她有问题可以和我们共同探讨,家园共同努力解决。
在这种深度沟通后,菲菲妈一改往日的愁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及家长群活动,每周定期与我们电话沟通咨询,家园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在她的积极努力下,菲菲爸爸态度也在慢慢转变,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变化也极为明显。
四、构建友好互助、融洽包容的家长关系
在我国,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包容度还十分有限。融合教育中很大一部分阻力来自于普通儿童的家长的反对,他们认为特殊儿童会影响自己孩子在园的生活与学习,从心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持排斥、拒绝、忽视的态度,从而间接影响正常孩子对待特殊儿童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对家长集体在观念与行为上加以引导,让家长群体成为融合教育的助力而非阻力。
我们的做法:四步走
第一步:坦诚。孩子来园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坦诚地向家长公布了班上菲菲的特殊情况,并真诚地邀请家长们一起成为菲菲成长路上的“贵人”。第二步:合理化。我们将事先收集的有关国外融合教育的图片与视频分享给家长,让他们了解国外对特殊人群的常态化做法,鼓励他们接受特殊儿童,消除对特殊儿童的偏见。
第三步:晓之以理。与家长共同分析普通孩子与特殊孩子共同生活与学习的利弊,且利大于弊的辩证关系,如孩子学习接纳差异、形成多元意识,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创新学习;孩子学习关爱特殊孩子,有助于他们爱的能力的发展,以后会更加爱自己、爱父母、爱身边的人,也更容易成为幸福的人……第四步:动之以情。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去看待特殊孩子和家人的不容易。因为这次刚入园的发动工作,三年来,我们从未收到家长有关特殊孩子的投诉,相反,家长们极尽热情地邀请菲菲父母参与到各种活动,鼓励孩子与菲菲玩在一起,一班人其乐融融。
特殊儿童的人际支持系统决定了融合教育的成效,学前阶段是特殊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种支持也就更为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关注特殊儿童的人际关系,让其在快乐、温馨的氛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浅谈学前融合教育多元人际支持系统的构建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融合论文10-10
学前教育引入多元化评价论文10-09
好莱坞动漫电影中的多元文化的融合机制论文10-09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10-11
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论文10-08
多元化高中化学课堂的构建论文10-12
构建农村学前教育共同体论文10-09
浅谈独立学院学前教育的优秀论文10-10
浅谈旅游和电子商务的融合论文10-12